传统媒体

我真希望这本书是我写的

我用最快的速度看完了《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这本书,期间有人不断发短信邀我去参加一个爬梯,说有一众美女在场,希望我去玩。我谢绝了,美女我看到的多了,但是这…

阅读更多

天石:网络民意与理性维权

谈及网络民意,我们可能的想到的是王石事件、范跑跑事件,还有深圳官员猥亵少女事件、铁岭问题官员复出事件,前者是大众民意与所谓精英道德的博弈,后者则意味网络民意对政府的监督。虽然许多事件起源于传统媒体、最先被传统媒体所关注,但是他们却被网络 …

阅读更多

局长的手与女大学生的屁股

作者:王馨语 | 评论(2) | 标签:局长, 女大学生, , 屁股

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 /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 /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 /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 /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 /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要看进来,没有内容概要/

—————————————————————————————

悲哀。

一个帖子是否能带来众人的高潮?

说来,像我这种没有名气却占据专栏的人,帖子的浏览量跟帖子的标题直接挂钩。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拿最近我的几个帖子来说吧(按每个帖子24小时浏览量):

中国矛盾(二):700左右

从法国性工作者想到中国:1200左右

狗肉美味30种:350左右

第一个是说中国的意识形态输出,第二个是说歧视问题,第三个是说吃狗肉。在我看来,这三个主题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很平等。但是就因为第二个的题目当中有法国性工作者几个字,使得它单日的浏览量是其他两个之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获得点击最多的这个帖子获得的评论数是最少的,实际上这个帖子里可争议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我想大家没顾得上评论,而且看了帖子以后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原以为是A片,看了之后发现是革命历史片,最后就连骂都懒得骂了。

有时候我们真的不能怪媒体,他们只是给了我们想看的,仅此而已。煽情的,sensational的,暴力的,色情的… … 我的帖子不给我带来利益,因此别人爱看不爱看我无所谓,媒体不同,看的人越多赚的越多。另外还有要出名的,必须把写的东西弄得符合观众口味,什么中国被C 字型包围的,什么这个那个的,写的越邪乎越好。1510头条上虽然点击率普遍很高,但是分化也很大。文学的,历史的总是很惨淡。不管在哪个国家,每到晚上的新闻时间,那真是全世界惨事尽收眼底,有良心和同情心的人要么看完之后不吃饭了,要么事先吃过的去吐掉,没有办法,大家就是爱看这些,恶心和呕吐也是会上瘾的。

说传统媒体被政治或者经济利益控制,这可能不假,可是谁让政治对我们一忽悠一个准呢,媒体对我们也正好是对症下药。现在我们有了新媒体了,刺激更多,而且可以自己找刺激了,看看各大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排名,那真是不谋而合。把新媒体当作解决未来一切问题的良药的人,最好先知道,如果说传统媒体是别人的工具,那么新媒体首先只是我们的玩具。

某个局长上班的时候被办公室的门夹了手,流血受伤,这不是新闻,再说,他死不死关我们什么事。一个女大学生半夜从寝室床上掉了下来摔坏了屁股,这不是新闻,如果是个俊俏的,我们稍微意淫一下那可怜的屁股也就算了。但是,当这个局长的手不是被门夹伤的,而是被从天而降的屁股砸伤的,如果那个女学生的屁股不是摔伤的,而是被地上的一只手膈伤的,新闻就诞生了,这只手跟这双屁股如何同处一室?然后我写一篇帖子,叫做“局长的手与女大学生的屁股”,哇,轰动,然后大家兴奋地度过美好的一天。

可惜,确实有个局长手夹了,也确实有个女大学生屁股摔伤了,但是,都是独立事件,但是在我看来,此事件跟彼事件同样重要,跟合起来一起发生的事件同样重要。作为公民记者,我觉得有必要报道一下。篇幅问题,将两个事件写在一起,免得读者看两次,既然事件同样重要,因此题目采用并列词组。把局长的手放在女大学生的屁股的前面室因为前者受伤早于后者。

报道完毕,欢迎大家对事件发表评论。

====================================

王馨语私人博客:http://yourongnaida.com/wangxinyu/

王馨语语言教学博客:http://yourongnaida.com/wxylanguage/

王馨语1510文章分类: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00025484f84138b3

====================================

王馨语的最新更新:
  • 拨乱反正之传统 / 2010-04-25 05:51 / 评论数(3)
  • 狗肉美味30种 / 2010-04-24 16:49 / 评论数(12)
  • 从法国性工作者想到中国 / 2010-04-23 05:17 / 评论数(2)
  • 中国矛盾(二) / 2010-04-20 21:16 / 评论数(3)
  • (1510)头条,专栏,其他 / 2010-04-19 15:54 / 评论数(4)
  • 阅读更多

    读书(五):新媒体(互联网)理论书

    我在这个系列的前文中说过,有所谓实务书,也有所谓专业书,实务书是最贴近实际操作的,专业书是讲一个或多个实务操作时候的理念的,而理论书,就和具体微观的实务操作离得相对远点。即使在谈微观问题,也比较笼统。更何况,大部分的理论书,谈的都是宏观问题。 很多人很轻视理论——我以前也是——但其实理论就是个归纳的过程。归纳好了,就可以演绎。我们小时候学1+1=2的时候,都是从1个苹果加1个苹果等于2个苹果开始的。归纳好了,就变成1+1=2,然后再进行演绎:1个桔子+1个桔子便是2个桔子。 人文社科的理论具象表现为一种变量和一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说,越帅的男性越容易得到女性青睐,其实这就是一种理论的雏形:帅这个变量和青睐这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正比。当这种雏形——专业名词叫假设(hypothesis)——被实际数据验证后,就成了理论(theory)。 但人类社会中,单一变量和单一变量形成关系的理论很少,通常情况下,需要多变量。比如帅、聪明、有产这些变量加上去后,被青睐的可能性加大了。那么,这三个变量各占多少呢?各自的关系又如何?再复杂一点,那一头,什么样的女性青睐呢?又多了一侧的变量集合。于是,模型(model)出现了。模型是较为复杂的假设关系,模型被证明后(可能是定量证明的,也可能是定性证明的),就成为理论。故而,事实上,大量的理论书,也许叫模型书更为恰当一些。 扎扎实实地做一个理论,对两样学科要求很高。要么是数学,要么是哲学。前者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后者是定性研究的源泉。所谓数学是所有学科之父,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母,大抵就是这么来的吧。我个人这两个都不怎么的,故而这辈子怕是建构不了什么理论,只好努力去做个二流学者:评判理论。 我是蛮喜欢看理论书的,一方面兴趣所在,一方面工作需要。在理论建构方面,老外比我们做得出色。有时候我认为,中国互联网没有创新,甚少理论基石是原因之一,搞个sns都是借用别人的所谓六度理论。归纳不到位,演绎也难。 这方面的书,我应该一篇文章列不完,会有几个续。 这应该是我最早接触的网络理论书中的一本,也是我最钟爱的一本。相当薄,区区12万字,简直应该叫成“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谈的是民主和网络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网络有带来信息窄化的可能(拜大量的度身定制功能)。我相当认同。我认为“人以群分”的各种SNS(包括微博)的确很容易带来小团队思考(small group thinking),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不能被那堆有link的人所发出来的信息所误导,事实上,客观现实,未必如此。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网络民意不等于社会民意。我是相当反对将整个社会的事用网络投票来体现民意的。在中国,只代表了三分之一弱的人口。 07年我写过一个短书评,不赘。 这也是我早期接触的书籍,作者Lessig是美国著名的大律师,Napster音乐版权案他就是辩护律师,creative commons这种版权协议,也是他的发明。我在版权上面的很多想法,受他的影响很深。 《代码》后来作者写了第二版,但代码2并没有印成实体书,而是遵循cc协议的原则在网上自由传播。我一度尝试翻译过此书,但翻译了大概四章之后,就虎头蛇尾了,鄙视一下自己。 代码作为书名,很容易被误解为一本技术书。但完全不是。Lessig在此书中的主要观点是:由代码组成的网络空间正在变为一个高度可规制的空间,而不是什么自由世界。——我对互联网的一些悲观立场,某种程度上,来源于此。虽然近来有些松动,但技术不是中立的这一看法,我始终没有改变过。 《思想的未来》是一部讨论互联网版权的书,作者很明显认为现有的版权制度已经不再适应我们人类思想的未来。我也写过一个短书评,不再展开。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本书是我有一年北上参加清华一个小型论坛所得到的赠书:这本书很贵,要100个大洋(找钱2块) 虽然我们有了类似wiki这样的东东,但身边还是应该有本工具书。作为大百科字典而言,wiki是做得最翔实的,可惜中文条目很少。而国内的百科通常不会太翔实。这本书,恰恰就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内容——虽然总条目数并不多,但很精。 比如上面提到的Lessig,作为一个条目此书中有,长达3页有余,介绍得相当详尽。 95年出版的此书可以用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来形容,但奇怪的是,现在居然没有卖了。这么有名的书,为何不三版四版呢? 严格意义上,这不是一本理论书,作者自己也承认只花了六个星期就写完了——理论不是这么搞法的,呵呵。但这本书的大名,来自于它的预言实现了:计算不再仅仅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但是,作者有很明显的技术工具倾向,有些地方也委实太过乐观。是的,我们是数字化生存了,但不见得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光看此书是不够的,需要再看看波斯曼的《技术垄断》来平衡一下。反之亦然。 《数字化生存》的译者就是此书的作者,此书源自于胡泳师从人大张鸣教授作为政治学博士的毕业论文。 这本书主要探讨的是在网络空间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政治学的范畴)。在前网络时代,公私之分是很清楚,或者说,很稳定的。但到了互联网时代后,这个分界变得游移不定起来,胡泳做了很好的剖析和研究。 说到胡泳这个人,这是一个相当异类的网络界学者。早年他从事传统媒体《三联生活周刊》,后来又很起劲地琢磨瀛海威。97年写了《网络为王》(天,97年,我还把互联网看成一个可以看花花公子一小撮照片的工具)。翻译的《数字化生存》几乎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的启蒙之作。 在此系列的(三)中,我提到了《我们的防火墙》。我当时还没注意到,这两本书的书系“思想@网络.中国”的策划人就是张树新女士。看来瀛海威结束之后,她并没有离开网络。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每当我想起这句瀛海威的广告语,都会心情澎湃,激动不已。以至于曾经在一次公司内训上,哽咽无语。瀛海威是消亡了,但这份理想,这份伟大,将永远存在。 未完待续 Copyleft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follow我的twitter 分享我的分享 与本日志可能相关的文章有:读书(四):江湖的书 (9)读杂志:《中国改革》 (8)读书:潜入深海 (13)读书(三):新媒体(互联网)专业书籍 (15)读书(二):新媒体(互联网)实务书籍 (15)读书(一):中国互联网史 (23)读书:吴敬琏传 (17)读书:数字时代 盗版无罪? (18)读书:压力下的角逐 (6)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我们仍缺乏让游戏行业自由健康发展的氛围

    【网络民议】“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