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精选

为什么台湾人”现在”不认同『中国』呢?

而这作业簿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在作业本的封底上,印有两行字:『当个活活泼泼的好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于是为了要满足某些 政治 上的目的,因此 党国 教育与宣传系统对台湾人民大举宣传,台湾人是中国人的『 政治 术语』。 …. 因为在约莫半年后, 台湾发生了一样的事情,台湾学生万人聚集在中正纪念堂要求政府 政治改革 ,只是不同于大陆,台湾领导李登辉接受了学生的要求,之后大刀阔斧的实施民主化,从此专制威权不再,台湾与中国便在90年代初期走向了一条完全相反的 …

阅读更多

中英就英相会见达赖喇嘛起争执

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副首相克莱格星期一在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和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会面,达赖喇嘛在那里接受邓普顿奖和110万英镑奖金。虽然这并不是在首相官邸举行的正式会面,但是仍然遭到中国强烈抗议。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星期二召英国驻华大使,就此事表达严厉抗议。宋涛说,此举严重干预中国内政。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星期二的例行记者会上说,英国政府此举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英方必须停止纵容和支持分离分子推动西藏独立的企图,英国现在需要采取行动修复中英关系。外交部还在一份声明中说,英国领导人应该全面考虑与达赖喇嘛会面的严重后果。 针对中国的反应,英国星期二表示,卡梅伦首相和副首相可以自由会晤任何他们想见的人士。英国政府的一位女发言人说,英国不希望看到英中关系受到达赖喇嘛来访的影响,但是达赖喇嘛是重要的宗教人物,他积极推动和平,首相经常和这样的人士会面,而且达赖喇嘛到世界各地访问,他几次访问过英国,也曾经跟几位前首相会晤。

阅读更多

BBC | 腾龙说事:英国校车安全琐谈

英国的校车不像美国那样统一规范,虽然在一些地方也引进了美式黄色巴士校车。但是,无论谁组织运营,有关校车的安全规章要求却是一致的。 儿童乘车的严格规定,是血的教训总结、避免流血的保障。 眼下上到中国的、英国的网上,议论校车问题的人都很多,情绪都很激动。 英国5-16岁的学龄儿童,如果家距最近的学校超过3英里,地方政府有义务提供免费校车服务。但是,英国近四分之三的地方政府正在考虑或已经开始削减校车经费。 原因很简单,没钱了。而在英国的乡村地区,校车服务是许多学生,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们不可或缺的。家长们在网上炸了窝,一场“保卫校车”运动方兴未艾。 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中国的一些网民,也在为一则有关校车的新闻愤愤然。中国外交部网站上图文并茂的展示了中国驻马其顿大使馆向该国捐赠23辆专用校车的捐赠仪式。 有网民比较两国的GDP,质疑向马其顿捐赠校车的真正动机;有网民气愤自己啃窝窝头,给别人蒸肉包子的“国际主义”义务… 其实都不是。别说23辆校车,就是23架波音飞机,国家也给得起。关键是给的时机:11月25日,距11月16日甘肃农村发生19名幼童因校车事故死亡的惨祸仅隔9天。 外交部网站上这个时候发布这样的消息,套用一句中国外交部常用的官话,叫“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但是,如果不是9天,而是9个月、19个月后发布同样的消息,网上反弹会这么大么?如果中国外交部网站上今天发布向某国捐赠23栋优质抗震的小学教学楼,大家会义愤填膺吗? 有关甘肃校车惨祸,无论是中国的网站上,还是BBC中文网的论坛上,有一点大家的观点令人悲哀的一致,即对中国全国规模的校车安全检查、清理整顿的成效没有信心。抓几个、判几个,撤几个,时过境迁,直到下一个惨剧发生… 英国校车的安全规章是哪来的 在英国生活多年,一个深切的感受是,绝大多数英国人对规章制度的态度是认真的,遵守是自觉自愿的。 作为一个学龄儿童的家长,孩子每次坐校车出行,我总是涅着一把汗。对甘肃校车惨祸的悲愤,形同身受。这里想谈谈有关英国校车的安全规章,特别是英国人对规章的态度。 英国的校车不像美国那样统一规范,有地方政府提供的、有学校从客车公司包租的、有家长自己组织租用的,在一些乡间也引进了美式黄色巴士校车。但是,无论谁组织运营,有关校车的安全规章要求却是一致的。 这些规章,不是官僚闭门造车,而是事故的教训总结,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换来的。英国发生涉及校车的交通事故相对是很少的,每一次发生了,都会成为全国新闻。 如果造成了学生死亡,不但要由地方法院甚至国家级的法医进行调查,提交调查报告,甚至会导致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听证。调查或许要数月、甚至数年。调查得出的结论,往往成为制定新的规章或修改现行规则的依据。 “这个悲剧的教训很简单:系上安全带” 举一个最新的例子。2010年5月24日,一辆行驶在坎布里亚湖区公路上的校车与一辆轿车迎面相撞。一名16岁的男生和一名15岁的女生被撞击的冲力抛出车窗,当即死亡。车上多名学生受伤。 两人都没有系安全带。车上38名学生多数也都没有系安全带。发生事故的瞬间,那位男生站在校车过道上,要打开车窗,那位女生双膝跪在他身边的座位上。 坎布里亚法医罗伯茨(D Roberts)的调查报告说,如果身亡的两名学生佩戴了车座上的安全带,或至少是坐在座位上,他们就不至于被甩出车窗。如果学生们佩戴了车座上的安全带,就可以减少受伤,避免死亡。 罗伯茨的报告结论:“从这个悲剧中应该汲取的教训很简单:佩戴安全带。” 正是像这样的事故和从中得出的教训,决定了有关法律规章,如《机动车辆规章》中具体细则的制定和不断的修订。比如儿童乘客不得在校车行进中站立、必须佩戴客车座位上提供的安全带、后排长座上不得三人挤在两人座位上等等。 规章是人制定的,还得人来执行和遵守 这起事故不能全怪学生。实际上,主要责任人是校车司机。《机动车辆规章》第15节B(2)中明文规定:车辆启动前,司机必须用声音和手势正式宣布演示,提醒每一个人系好座位上的安全带。违规者最高可以处以2500英镑罚款和法律追究。 这起不幸事故生动的证明,无论规则定的多么严格、具体,如果不遵守、不执行,就形同虚设、废纸一张。 值得宽慰的是,这样的例子是个别的。在英国生活多年,一个深切的感受是,绝大多数英国人对规章制度的态度是认真的,遵守是自觉自愿的。规章制度要想行之有效,不光靠法律或行政的约束,归根结底要靠每一个人的遵守和监督。 再举一个上个月刚发生的例子。一名12岁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后,给妈妈看他用手机拍下的一段录像。画面显示男孩乘坐的校车司机边开车,边玩填字游戏。孩子的妈妈震惊之余报告了学校和提供校车服务的公司。 客车公司立刻炒了司机的鱿鱼,弄得孩子的妈妈心里很过意不去,说她并没想砸别人的饭碗呀。但客车公司的态度很明确:没有下不为例。 回到甘肃校车惨祸上。导致事故的具体原因和责任人可以查出,但作为整个社会,对规章制度、安全意识,每一个人是否都应该反省? 与中国朋友一起聊天,常听到讥笑英国人的“憨”、“傻”、“不开窍”、“一根筋”。 “大智”可能“若愚”。“聪明”可能反被“聪明”误。 联络/荐言 * 须填写项目

阅读更多

中共外交部变援交部 中国网民造新词

(参与2011年11月26日讯)本网此前曾做了《网友痛骂中共政府向马其顿捐校车》(http://canyu.org/n35265c6.aspx) 的报道。在这个报道中,有一条叫“夜伴福桥”的网民留言:“有人不满中国这么多该援助的地方不援助,为什么要援助外国。这就像上学时候捐款,人人都捐,所 以你也不得不捐点。但你见过给班里的特困户捐点吗?还是的嘛,甘肃校车事故中国援交部得出的结论就是,不能再让马其顿人民受苦了!”...

阅读更多

《南方周末》:谁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过去六十余年,共有601人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们来自五大洲123个国家。 早年,反帝、反殖、反侵略是辨识“老朋友”的依据。而“随着中国外交不断走向务实,‘老朋友’称呼的意义也逐渐淡化”。 □《南方周末》2011年3月3日 记者 方可成 有这样一群外国人,大多数中国民众一辈子未曾与他们谋面,但这些人的名字一旦出现,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脑中都会条件反射地出现一个称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阅读更多
  • 1
  • 2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