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自由

英国尘封的杀人悬案

记录在案的最古老的未破凶杀案发生在1866年。 众所周知,并非所有的杀人案件最后都被侦破。其中,有很多成为悬案,至今仍是个谜。那么,英国又多少未破的杀人悬案呢? BBC最近根据信息自由法案,发现英国在册的杀人悬案案件数为1143件,其中最古老的未破杀人案件发生在1866年。 BBC向50个警局提出获取这方面信息的要求,除了两个地区的警局未提供数据外,其余均予以答复。其中,只有6家警局说,他们手上没有长达一年还未侦破的杀人案。 不出所料,伦敦警局的未破杀人案件数最高,为341件,而且这还是从1996年之后统计的结果。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1月,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杀人案件数为651起,这听上去似乎很多,不过远低于美国的谋杀率。 2008至2009年期间, 英格兰和威尔士被侦破的杀人案件比例为92%,侦破的定义在此为有人被定罪或者被起诉随后被证明无罪。 悬案去向 那么,这些悬案会被怎么处理呢?尤其是150年前最老的命案。 侦探们通常不会结束未解的命案,而是寄望着有朝一日,真想会大白天下,甚至是找到凶手。 如果某个凶杀案的调查真的走进死胡同,没有了任何线索,高级警官就需要做出决定,是否需要将案件束之高阁。 即便做出这个决定,也不意味着这个案件就此尘封了。英国的规定是每两年需要对这些案件进行重审。为什么是两年的期间呢?警方是希望这期间内的科学能取得进步,提供更好更先进的手段,或者是发现了新的证据,比如DNA什么的,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悬案。 调查凶案 退役警官威尔·奥莱利(Will O’Reilly)曾担任伦敦警署的凶杀案刑侦组负责人。他解释了调查凶杀案的程序。 奥莱利说,面对凶杀案,警方的假设通常是,这不会是陌生人所为。他说:多数的凶杀案中,受害人通常与凶手认识。如果能回答是什么让凶手在那个时间出现的问题,就有了初步的线索。 奥莱利还说,时间是侦破凶杀案的关键,黄金时间段通常是发生案件后的24至48小时。 对很多人来说,脑海里的凶案调查似乎就是好莱坞大片里描述的那样——发现尸体后,警方开车来到现场,封锁现场后,一两名魁梧高大的警察进入现场调查,这一两名警察不出意外的话,就是该片的男主角。 奥莱利说,现实生活中的命案调查绝非如此,前往现场侦查的不是一两名警察,而是多多益善,因为,人越多,发现线索的机会就越大。 奥莱利说,接到命案后,他通常会带领30名警官前往现场,要他们从各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尽量发现所有疑点。

阅读更多

史诗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

2010年4月,America: The Story of US「美国:我们的故事」在美国的历史频道首映。这是一部12集的史诗纪录片,收视率超过了绝大部分美国虚构电视剧。它全面使用电脑CG,把阿凡达式的视觉效果

阅读更多

信息自由与隐私

这是知情权与隐私权互相冲突的又一个例子,只不过这次是由网络技术的应用而引起。美国没有联同上述10个国家指责谷歌,或许是由于它的自由表达的标准更宽泛一些,但美国最近也出现了

阅读更多

信息自由不可挡

—- 信息自由 无法阻挡—祝贺网民人数超4亿 2010年1月12日,Google公司首席法律事务官在其官方博客上发表《对中国的新策略》一文,凸显了google公司和中国政府在信息自由和网络审查方面的冲突,“谷歌退出中国”的说法因此传遍媒体。此后,Google和中国相关政府机构展开了多轮谈判,但是由于中国政府坚持在网络审查方面不容谈判,因此在2010年3月23日, 谷歌公司最终宣布停止对中文搜索结果进行屏蔽,停止 google.cn 网址的运行,而把中文搜索页面导向其在香港的网址和服务器。 作为一个致力于有效信息传播的商业机构,Google因为秉持其“不成为邪恶”的价值理念暂时失去了在中国的商业发展空间,但是其公司的道德形象却赢得了无数网民的喝彩,许多网民自发前往Google中国办公室献花,表达他们的敬意。 这显然是让中国官方极为尴尬的一件丑闻。通过Google退出中国事件,中国政府操控互联网,阻碍信息自由的面目被聚焦在镁光灯下,其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中国政府事实上成为最大的输家。正如陈志武教授所说的,谷歌的事情,可能是20年来中国面对的最大国际公关败笔。中国政府近年有意提升自身的软实力,但是一件谷歌这样的事,不仅使其前功尽弃,而且对中国品牌伤害极大。 当然中国政府可以继续为自己辩护,强调中国互联网是“开放的和自由的”。但对于数亿中国网民来说,其个人的上网经历是最好的证明。无数的敏感词,不断的删贴和屏蔽,加上政府雇佣的五毛党和耗费巨资建立的网络长城,都使得官方“开放和自由的互联网”的自我标榜成为公开的笑话。如果再考虑动辄启动的跨省追捕,还有无数因言获罪被捕入狱的良心犯,那么中国政府的网络控制已经是臭名昭著。正如国外一些机构所评比的那样,中国政府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敌人。Google退出中国事件再次强化了这个事实而已。 我们知道,信息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根据《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相关条款,信息自由可以被表述为:自由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以及寻求、接受和传递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的信息和思想。各国国内和国际间的信息与传播是促进社会发展,维系人类和平的基石。没有信息的自由,思想就会枯竭,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就失去了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政府在互联网上控制信息流动的系列措施没有任何正当性可言,折射了统治阶层的虚弱,表明了其政治结构的落后。 但是在一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任何试图阻碍信息自由流动的作法终究是要失败的。在互联网的世界里,Google公司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对信息自由的推动和信息自由带来的创新能力,并不逊于一个国家,也未必逊于一个貌似强大的但是缺乏统治的民意基础的国家—比如中国。Google搜索服务虽然退出了中国,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赢得了控制互联网战争的胜利。Google退出的后续效应还在酝酿,技术的变革很可能会让中国政府的网络长城顷刻瓦解。 当然,决定这场战争的最重要的力量是中国无数的网民。而中国网民的很大部分,是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自由的获取信息已经像氧气一样,成为正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维护网络自由这场持久的战争中,当局长期灌输的那些民族主义说辞已经失效,当政府耗费大量的资源来压制甚至剥夺网民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的时候,网民们将站在政府的对立面,因为他们知道,政府已经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

阅读更多

中国宣传部门强化报导取向

中国宣传主管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规定了上海世博会以及玉树地震的报导原则。国际媒体机构认为,这是中国加强新闻审查,限制信息自由流通的行动。另外,香港记者协会对某些香港媒体未…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