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化教育

萝卜网 | 日本民众为何不够“爱国”

日本“爱国右翼”并不怎么受待见 导语:9月10日下午,日本政府正式通过钓鱼岛“国有化”方针。日本非法“购岛”后,中国政府坚决反对,要求日方撤销错误决定。并公布钓鱼岛领海基线,终止了一系列的与日本的官方交流活动。 钓鱼岛冲突至此达到沸点,中国国内民众也纷纷通过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等行动表达爱国情绪,用外交部发言人洪磊的表述,“举国上下对日方错误行径义愤填膺”。 知己知彼,方能占据国际竞争的主动,那对于钓鱼岛冲突,日本民众的反应又是怎么一个状态呢? 一、对比中国,日本民众的确不够“爱国” 1、领土主张:仍有民众不认可政府立场 1972年日本外务省《关于尖阁群岛领有权的基本见解》详细阐述了对钓鱼岛的领土主张。 日本民众对此的接受程度如何?这并没有很严格的调查结果。但日本不少电视台都有一些不太正规的调查方法,比如说在街头随机找人询问之后统计,大致看来,支持日本政府在钓鱼岛和竹岛主张的民众大概是70%多,是主流认识;剩下的15%的人,认为“不懂”或者“不关我事”;也有人反对政府立场的,还不少,大约有10%。 按照中国的语境,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日本奸”,不过,他们的生活没受什么影响,对日本人来说,有这种认知分歧被看做是很正常的。 2、爱国基调:多数人不会从“领土不可侵犯”、“爱国主义”去考虑问题 钓鱼岛、竹岛这种争议领土,日本民众大多数不会首先从“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爱国精神”的角度考虑问题。日本问题专家俞天任与众多日本同事交流这些问题,通常听到的话就是:“这个小岛离台湾这么近,真的是日本的吗?这个小岛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有很多经济价值,可以让政府不惜和中国搞得如此僵硬吗?”说到韩国的独岛:“无非是一点水产资源,日本人口现在已减少了,反正也消耗不了那么多资源,分点给韩国也没关系。” 从这一点可以看到,日本民众的确不像“中国人”这样,把“爱国主义”看做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石原慎太郎这样的“爱国右翼”就曾感慨,“日本没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日本已经堕落为个人主义之国,(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连带感已经消失了。” 事实上,日本战后,“爱国主义”很长时间内斗是一个有点负面意义的词,直到安倍晋三当首相,才在2006年把“爱国主义”写进了日本教科书。 3、批评政府:政府把中日关系搞得乱七八糟 一位民俗学的旅日留学生,询问了一些亲中派人士,他们对于争端最主要的态度并不在钓鱼岛本身,而是批评政府的处理方式。“岛是谁的先放一边,日本政府处理方式糟透了。” 一期日中友好协会报纸,上面严厉谴责了购买钓鱼岛事件对中日关系的恶劣影响。然而有趣的是此新闻并未指出“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只是认为日方对钓鱼岛的处理上“太恶劣”,“没有考虑中方心情”。而对中国友善的朝日新闻,也多次批评日本政府不顾风险触及中方的底线。这写观点代表很多温和派日本人的态度。 4、抵制中国货:没有因为钓鱼岛抵制中国货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数据,2011年中日贸易总额高达3449.1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4.3%,连续两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进口总额增长了20.0%,达1834.22亿美元。除通讯设备、衣物和食品外,生产不断向中国转移的汽车零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也有所增长。 至于抵制中国货,现在日本满地也是中国制造,对绝大多数的日本民众来说,不可能因为钓鱼岛纠纷而做这样的事情,只能产品质量、安全、性价比等市场因素进行自己的选择,因此,除了“毒饺子”事件,日本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抵制中国货的行动。 5、中国人安全:游客和留学生生活不受影响 这是一个留日学生的描述:早上我穿着印有中文的原大学文化衫坐地铁,打工的时候,日本老太太还是每天会送我自己亲手做的饭团,来开会的客人也不会因为看到我带着印有“宋”的名牌而横眉竖眼,在饭店吃饭的时候也依旧和同学用中文聊天。因为我上班的地方就在靖国神社的边上,8月15号那天,路上被戒严,警察也不会因为我们用中文聊天对他们拍照而给我们什么特别照顾。 旅日学生阿徽,在询问日本民众对于钓鱼岛的态度时候,这些日本民众即便知道双方立场是有冲突的,也会很友好的对待对方。大部分日本民众潜意识里是认为一对一的民间交流和领土纠纷时两码事。“你们在日本没事吧,最近乱,别没事出去,多注意安全啊”,一些中国人担忧的这个问题并不存在。 6、 游行示威:“爱国主义”的右翼没多少人搭理 东京也会有针对钓鱼岛的示威游行,但通常都是几百人的规模。大部分日本人对这个问题态度其实是不感兴趣,天天在银座新宿竖着彩旗拿着喇叭喊的日本右翼,并不怎么受人待见,旅日人士张志浩描述,“好几次我都发现围观拍照的是中国游客,日本人行色匆匆,没工夫搭理他”。 不过,就算日本最流氓的政治流氓—右翼,在举行抗议活动时也不敢采用过激行为,“打砸抢”等方式来宣扬自己的爱国情绪,而是老老实实守规矩,游行示威秩序井然。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比较,中国的爱国青年实在有理由耻笑这些日本民众了,和他们比起来,日本民众的确表现的不够“爱国”。 二、“不爱国”的日本人怎么炼成 1、日本战后,防“爱国主义”如洪水猛兽 战败后,日本开始反思,他们认为是教育的错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军国主义的教育,让年轻人效忠天皇,天天唱君之代,升日章旗,宣扬武士道精神,崇尚国粹主义和皇国史观用狂热的爱国主义把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培养成了敢为国家献身的人肉炸弹。 教育领域成了日本社会开始反省的排头兵,而大中小学校的教师,可能算是社会中思维最活跃最开放的人群。日本的教师们成立了发起运动的组织——日本教职员组合,这个组织在战争结束时的规模非常大,参加的日本教师比例甚至达到了90%。他们反对一切战争时期的教育模式,国歌,不要唱了,国旗,不许升了,天皇,不许提了,甚至连“爱国”这两个字都成了教育界的屏蔽词。 2、“宽松教育”:培育青少年自主精神,整体、团队、服从精神进一步削弱 日本战后对教育的重视,除了对专业知识、技术方面人才的培养之外,同时高度管理化、机制化了的教育体制培养出了日本整体民族的团队、勤奋、敬业的精神,在快速成长的发展态势下,这些精神不断输入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舞台中去。但后来的政府对教育环境进行的“宽松政策”给日本孩子们的国际竞争力带来了冲击。 “宽松教育”实施之后,一方面,导致学生学力降低;另一方面,学生们越来越趋向根据个人喜好、个人选择个性化的发展,这也削弱了强调整体、团队、服从、敬业等和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相契合的东西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分量。 三、“不爱国”的另一面:关系切身利益毫不退让 1、日本人更在意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 经过战后60十年的发展,日本国民已经养成了独立自由的思维方式,也很难因为“爱国主义”而产生巨大的群体效应,更不可能因为“爱国”而让渡个人的利益,但是,这样的国民却更加让日本政府“头疼”。因为,这些国民在捍卫自身切身利益上,几乎在时时刻刻在找日本政府麻烦。 去年大地震后,日本各地连续掀起了大规模反核电游行,规模为日本近年来所罕见,完全不是钓鱼岛、竹岛示威的规模可以比较,这是因为福岛核泄漏之后,民众认识到核电政策关系到自己的安全,必须站出来为自己说话,维护自己的利益,否则可能会成为利益集团的牺牲品。直到现在,“反核”的游行示威还在持续,每到周末。首相官邸挤满了游行示威的人群几乎成了惯例。 在其他诸如食品安全、官员廉洁等关系切身利益的方面,日本民众也发挥出这种坚持不懈、丝毫不退让的品质,对政府实现零容忍。 结语:这里不做价值高低的判断,只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两个国家,两种不同的“爱国”方式,给您留下怎样的启发? 链接:http://news.qq.com/a/20120914/000309.htm

阅读更多

钓鱼岛是新华社的:网友回应辽宁纸媒拒登保钓广告

@郎遥远:[一个被辽宁所有报纸封杀的保钓广告]日本悍然宣布购钓鱼岛,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中国人民义愤填膺。沈阳中街九龙港欲投50万元,在辽沈七家纸媒刊登<我们庄严宣示:钓鱼岛是中国的!>爱国广告,结果无一家报纸敢登。辽宁日报社答复:钓鱼岛事件一律遵循新华社发稿。国民宣传保钓,必需审批。

阅读更多

敏感词库| “国教科”、“政总”及其他 2012-9-7

香港反国教科抗议活动相关:

国民教育
国教科(国民教育科的简称)
政府总部
政总(政府总部的简称)
罢课

复测:梁振英, 学民思潮

其他:
鱼素鸡 (即“俞书记”的上海话发音,指俞正声)

备注:

所有中文词语在测试时都为简体。繁体搜索结果偶尔会有不同。

阅读更多

发现新闻 | 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藏人流亡地达兰萨拉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世纪之交之前从西藏逃到印度的僧侣康亚次仁(Kanyag Tsering)说: “1999年我逃往印度。当时,我所在的寺院对所有僧侣进行所谓的再教育。僧侣被教导要热爱中国政府。所有涉嫌不愿接受再教育的人都被逮捕关入监禁。” 康亚次仁说,那时候,寺庙里所有的人都非常恐惧。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再有任何幸福的感觉。因此,他告别家乡 – 踏上了危险的逃亡之路。他回忆说:”我先是乘坐汽车逃亡了一段路程。但是通往尼泊尔边界的最后一段路程我必须徒步行走,路途耗时7天,而且只能在夜间赶路。为了不被发现和逮捕,白天我都是藏在村民家中。” 48岁的次仁在向记者讲述他当年逃亡的经历时,桌子上放着他事先从长袍内掏出的两部手机。次仁仍然和他所逃离的寺院保持着联络。他说,90年代末,寺院的情况很糟糕。如今更是难以忍受。僧侣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密监控:”2011年出现自焚浪潮时,约500名警察来到寺院,一些人穿便装,其他人身穿警服。他们昼夜监督僧侣的活动,14台摄像机时刻监控着寺庙内的情况。” 僧侣自焚之多前所未有 藏人僧侣 尤其是次仁逃离的格尔登寺(Kirti),因最近几个月连续发生僧人自焚的悲剧而闻名。许多僧侣采用了用汽油浇身放火自焚,多数情况下导致死亡的这一惨烈的抗议形式。 在西藏历史上,从未像今年这样发生如此多的自焚事件。一旦在喜马拉雅山的中国一侧有僧侣自焚身亡,在喜马拉雅山另一侧的藏人流亡地、印度的达兰萨拉,流亡藏人都会点燃蜡烛悼念死者。 流亡藏人像崇敬烈士一样崇敬自焚死亡的僧侣。但僧人将自己变成火把,以此让世界了解他们的绝望的这种抗议方式也不是没有争议。27岁的流亡藏人强巴益西(Jamphel Yeshi)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自焚死亡的一刻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如同火人般奔跑的照片在互联网上迅速流传,被世界所有主要报刊转载。 佛教禁止自焚 从另一方面来说,佛教是禁止自焚的。而且,这种抗议方式也令位于达兰萨拉的西藏流亡政府陷入尴尬的境地。一年前当选为西藏流亡政府总理的洛桑桑盖(Lobsang Sangay)也表示:”我们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我们是人,不希望看到有人死亡。因此我们一再呼吁不要采取过激的行动,包括自焚。但我们也理解人们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在中国根本没有举行抗议活动的余地。虽然在佛教范围内对此可能存在不同意见,但是这一行动的动机是明确的,他们为了其它藏人,只对自己作出伤害。作为凡人,人们试图阻止这种做法。作为佛教徒,人们为他们祈祷。作为藏人,我们对他们表示声援。” 西藏流亡政府总理洛桑桑盖 局势是复杂的:首先,自焚事件引起世界舆论的关注,这是西藏流亡政府所希望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西藏流亡政府需要另辟蹊径,不再走达赖喇嘛所选定的、与中国开展对话这一所谓的中间道路:”我的工作已经足够艰难,现在又增加了一层困难。我们的立场非常明确:我们主张非暴力和民主,不会做任何妥协。” 中国逃亡藏人接待中心的餐厅可容纳500人。墙壁上挂着面带微笑的达赖喇嘛的巨幅照片。但在这一天在这里用餐的只有大约五人,全部是食堂的工作人员。 这个逃亡藏人收容所是美国出资新建的。收容所附近有一条河,接待所是以美国提供的资金建成。从外部看上去,这里完全不像是一个难民营,而更像是一个环境高雅的中产阶级住宅区。但是目前,这里所有的建筑几乎空无一人: 控制严密逃亡难 藏人流亡地达兰萨拉 接待中心副主任明就尤頓(Mungyur Yondon)说,.”在2008年西藏起义之前,我们每年接收2000到3000的难民,但自那时以来局势变得非常紧张,中国政府增加了边境检查站,边境地区驻扎着军队,现在很难越境。” 这个位于印度北部的可容纳500人的逃亡藏人接待中心,目前只居住着2名逃离西藏的僧侣。逃离西藏不仅太危险,而且也过于昂贵。 尽管如此,两名僧侣中的其中一人,嘉荣崇佩(gayrong Chonphel)还是成功地逃亡到这里。几乎所有逃亡到这里的藏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会见达赖喇嘛。但是嘉荣崇佩 还有另一个愿望,他要让全世界知道他所在的寺院所发生的事情。.他说,为了执行所谓的再教育计划,2008年军队和警方占领了他所在的寺院。他们要求他背弃达赖喇。几乎对于每个藏族僧人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如今,如果有人被发现收藏达赖喇嘛的画像,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嘉荣崇佩说,当时在逃亡途中,他曾经在树林中躲藏了几个月。 作者:Kai Küstner 编译: 李京慧 责编: 张筠青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