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媒体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王立军事件对重庆产生负面效应

    自2007年11月30日薄熙来出任重庆市委书记以来,每年的全国两会,重庆代表团都是媒体关註的焦点。   今年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无疑是焦点之中的焦点,一方面因为重庆副市长「王立军事件」引发的高度关註度,另一方面涉及「重庆模式」在「王立军事件」之后能否继续推进。   3月9日,重庆代表团举行开放日,吸引了大批中外记者,许多人从早上7点排队,还未被允许入场。在近1个半小时的问答环节,薄熙来首次谈及「王立军事件」,他指出,目前事件还在调查当中。他承认,在「王立军事件」中,他用人失察,为此「感到痛心」。但不能因此否定「打黑」的功绩,他个人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    迷雾渐散?   虽然各方都有了表态,但引起轩然大波的「王立军事件」究竟是由何事引发,隻能在随后的时间里找到答案。   「王立军怎么回事,重庆发生了什么?」2月底,《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日本採访期间,素以不关心政治着称的日本人频频向本报记者瞭解「王立军事件」。从2月6日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步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之后,「重庆」、「王立军」等词汇就成了全球各大媒体上的热点词汇。   3月2日,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表示,「王立军目前正在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调查工作也取得了进展。他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已经请假不出席这次会议。」   重庆官方也在沉寂近一个月后,发佈了王立军的最新信息。3月5日,重庆市新闻发言人称,「王立军目前正在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调查工作也取得了进展,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全面深入调查后,中央将会严格依纪、依法作出处理。」   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此前发佈的「王立军副市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不适,经同意,现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相比,这次的表态略有不同,政经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表态直指王立军可能涉及「违法违纪」。   重庆官方的表态,让带着离奇色彩的「王立军事件」得到了部分澄清。在过去的传闻中,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带着70辆警车赴成都。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表示,隻有黄奇帆、陈存根、徐敬业叁位重庆市领导和市政府秘书长受市委、市政府委派一起去的,根本不存在70辆警车一说,这一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完全是造谣。   重庆官方进行表态的同时,涉及到「王立军事件」的多方也在两会期间进行表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回答媒体关于「王立军是否被赶出总领事馆」的提问时明确表示,王立军是自行离开的。   在王立军工作过的辽宁,也有王立军与此前落马的铁岭市公安局局长谷凤杰有关的传言。对此,辽宁省委书记王珉也是明确表示,「塬辽宁省铁岭市副市长、公安局长谷凤杰案件涉嫌买官卖官、贪污受贿,目前已移送检察院,谷凤杰案是孤立事件,王立军的事和谷凤杰没有关係。」   虽然各方都有了表态,但引起轩然大波的「王立军事件」究竟是由何事引发,王立军为什么会在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或许隻能在随后的时间里找到答案。    问题凸显   外方投资者在高度关註重庆政情之余,重庆财政资金问题和债务问题也被高度关註。   从王立军事件发生到两会召开期间,「王立军事件」一直影响着重庆。   记者瞭解到,重庆两江新区一个重要工业园的投资建设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王立军事件」,外方投资者希望瞭解到更多的准确信息来消除担心。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对此表示:「担心是正常的,但是目前重庆两江新区的重点项目进展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随后还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近日,记者与多位日本企业和韩国企业高层人士进行了交流,相关人士表示,在西部投资的参考要素中,当地政情是很重要的信息。当然,随着「王立军事件」的迷雾消散,外方投资者的担忧也渐渐得到了缓解。两江新区管委会人士表示:「西部重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点区域,外资企业必须要抢佔到这个高地。」   另一方面,外方投资者在高度关註重庆政情之余,重庆财政资金问题和债务问题也被高度关註。   根据重庆市财政局公佈的2011年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2011年,重庆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908.8亿元,支出达到3961.7亿元,支出比收入高出1000亿元。其实,薄熙来主政重庆以后,推行「五个重庆」建设,财政支出巨大,这引发了各界质疑重庆「寅吃卯粮」,透支未来财政的疑问。   对此,黄奇帆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採访时表示,「重庆市地方财政2900亿元,支出是3600亿元,透支的部分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平衡,这个钱多出百分之二十几,其实这个比例在中西部地区是最低的。」   根据重庆市财政局公佈的数据,2011年重庆财政支出相比收入高出1000亿元,透支比例实际上超过30%。另外,记者发现陕西2011年财政支出2928.85亿元,财政收入2577.97亿元,透支比例实际上还不到20%。   比较2008年以来的财政收支情况,重庆财政超支并不是从2011年才开始激增的。以2009年为例,当时重庆财政收入1165.7亿元,支出1806亿元,透支比例近50%。   正如重庆财政局官员的表态,重庆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收入结构有待优化,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专项资金使用仍然存在浪费,债务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新一年的财政工作必须予以高度关註,并且加以解决。   与财政问题同样受到外界关心的是重庆的地方债务问题。黄奇帆表示:「经济学上有个基本观点,政府债务如果超过GDP的60%,就进入危机报警阶段,重庆各级政府去年的债务余额是1800亿元,这里包括财政的直接债务,还有财政担保的贷款。我们GDP是一万亿元多一点,我们的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不到20%,所以是比较安全的。」    无碍共富大局   在「王立军事件」的阴影消煺后,处在「共同富裕」关键节点上的重庆或许将会走得更加稳当。   随着「王立军事件」迷雾渐散,重庆市一位参与招商引资的官员不无感慨地说:「现在我们感觉鬆了口气,一个月来,各方都在瞭解发生了什么事情,继续拖下去对重庆肯定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后果。」   重庆两会代表在高压中步入了人民大会堂,「王立军事件」成为媒体採访最集中的话题。然而,峰迴路转的是,「王立军事件」的各方表态让这种压力渐渐得到了释放。   3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专程来到重庆代表团驻地看望重庆两会代表,他表示,「对这些年来重庆所取得的新成就、重庆面貌发生的新变化,我感到由衷的高兴。」贺国强表态之后,薄熙来也表示:「市委、市政府一定按照国强书记的要求,坚定不移,常抓不懈。要不断反躬自问,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继续加强党的建设,转变干部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3月5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在通报「王立军事件」的最新情况时也刻意提到,「近期,中央主要领导明确指出,重庆的成绩来之不易,应该充分肯定,继续推进。」   一连串的信息获得释放之后,重庆代表团在两会期间谈及了「共同富裕」话题,也受到了各方关註。3月5日,薄熙来在畅谈「收入分配改革」时表示,从重庆经验可以看出,公平分配与优质高速发展可以兼得。   薄熙来特意提到, 重庆2007年GDP为4670亿元,2011年翻一番,超过一万亿元,年均增幅15.7%; 农民收入2007年是3500元,2011年达到6480元,城镇居民收入2007年1.2万元,2011年突破2万元,都几乎翻了一番。他强调这些数据,意思是共同富裕之路是走得通的,「这是在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取得经济高速优质发展,而且走在全国前列,我觉得是可能的,二者是可以兼得的。」   3月6日黄奇帆也表示, 2010年重庆推出「民生十条」,计画投资3400多亿元,两年下来已经投入2500亿元,今年还有七八百亿元;2011年搞的「共富12条」,涉及投资量高达1.2万亿元。正是基于这一系列的投入,重庆在「共同富裕」上出现了显着变化。   在「王立军事件」的阴影消煺后,处在「共同富裕」关键节点上的重庆或许将会走得更加稳当。负面效应在于财政透支过大、投资效率低等问题引起了警惕,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易鹏表示:「隻有尊重市场的力量,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    薄熙来两会语录   重庆走出了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缩小「叁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子,实现了民生与发展同步、公平与效率兼得。   这几年,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将市级一般预算支出50%以上直接用于民生(综合民生支出70%以上),75%用于区县和基层,新增财力70%投向农村。   通过实施「五个重庆」、「民生十条」、「共富12条」,重庆在民生导向、缩差共富上迈出了实实在在的步伐。

阅读更多

Global Voices | 波多黎各:365天光景

摄影师 José Rodrigo Madera 为了自己的“365”计划,两年之内每天拍摄一张照片,原本只有他在Facebook里的好友才能欣赏,直到 《Revista Cruce》杂志刊载其中20幅 ,大众才有机会见到这些作品。 José Rodrigo Madera自称: 是位从未正式学习艺术的专业摄影师,过去在Interamericana大学主修传播,希望教授摄影,相信婚姻、自认是个左派份子,所有作品献给一生最重要的人Emil Alejandro,以及一生最爱的女子Penelope。 以下为部分作品选辑:(注)   投手:一,这种人基于不同原因,不遵守自己提出的责任或承诺。二,不回电话的人。 看。 穿着红裤的孩子。 早餐。 Agostini准备拍照。 鬼魅之云。 狂笑。 螺旋。 眼。 蓝色之母。   (注)所有照片均经摄影师及《Revista Cruce》杂志同意后转载。 校对: Sychan 作者 Firuzeh Shokooh Valle · 译者 Leonard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阅读更多

OhMyMedia | 凤凰周刊:讲政治的新浪

微博崛起 在理想国际大厦参观新浪微博的办公场所时,记者看到,新浪副总裁、新浪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掌舵的这个部门,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很多其他部门的标牌还没有来得及更换,就已经坐满了微博的工作人员。 由于人员不断增加,一层的办公场所已经不够使用,新浪不得不把微博部门的员工安排在两个不相邻的楼层办公。不过他们很快就可以告别这种不方便了,“整个新浪微博部门马上就要搬到理想国际大厦旁边的一个大楼里去,到时候就宽敞多了。”彭少彬的助理指了指窗外,告诉本刊记者。 没有人预料到新浪微博会以如此迅猛的速度扩张。两年半前,当新浪酝酿自己的微博战略时,社交网络在国际上如日中天, Twitter成为2009年最热门的英语单词。同期,大陆互联网界变故频生:Twitter、Facebook等境外网站大陆被禁止访问;中国版“Twitter”“饭否”无限期关停;随后同类网站“叽歪”也遭相同命运;腾讯“滔滔”也因“复杂原因”突然关闭…… 这些意外给尚处在研发阶段的新浪微博蒙上了一层阴影。不过,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微博)最终还是拍板继续微博战略。彭少彬在那时即坚信,“微博一定会成为最受欢迎的新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的工具,这是大势所趋,不可改变。” 新浪微博大戏的序幕由此拉开。曹国伟亲自上阵,作为新浪微博的总负责人,他将微博作为新浪第二次创业的基点,要求全公司各个部门配合微博的工作。 有人将新浪微博的推广策略总结为“名人推动+群众运动”,曹国伟等一干高管各尽所能,遍寻名人,说服他们在新浪微博开博。在微博发展的前期,新浪把自己在名人博客上的理念和资源优势移植到微博中来,还专门在搜索引擎上购买这些名人名字作为关键词,推广微博。 当时新浪的800多员工,也全部被定下了“拉人”的任务。新浪的“群众运动”是硬性规定,任务每周完成一次,每人定额完成一个名人和两个记者。而且,光注册不算,必须要保证“拉来”的用户足够活跃,同时通过实名、上传头像以及发7条留言的要求,方算合格。 越来越多的名人入驻新浪微博,这些名人又为新浪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新用户。新浪编辑请来比尔·盖茨开微博,有关编辑奖励了一万块。新浪甚至请来了在大陆颇具人气的日本AV女优苍井空开微博,尽管由于“扫黄”风暴而推迟了一段时间。 新浪网执行副总裁、总编辑陈彤说:“这是新浪第一次集中全部力量去做一件事情。为了做好微博,新浪的技术、采编、运营三大部门同时出击,付出了很多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这个产品。”  监管压力 微博是一柄双刃剑。随着注册用户的增长,微博在扩大民意表达空间、推动社会民主化的同时,其消极影响也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干扰。2010年12月25日,浙江省乐清市蒲岐镇虹南公路寨桥村原村委会主任钱云会被一辆工程车压死,在事件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微博舆论一度与政府部门完全对立,挑动公众情绪,引发警民冲突。 类似的社会情绪,在日本地震后的抢盐风波、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谣言、“我爸是李刚”等事件中,一再被微博引爆。业内人士对此深感忧虑,因为微博产品本身并没什么秘密和核心竞争力,决定其成败的,除了企业的经济实力,还有企业自我约束监管、恪尽社会责任等软实力。当初“饭否网”之所以无限期关闭,就是因为公司监管不到位,网络主管部门要求“饭否网”处理一些有关新疆问题的不当言论时,发现网站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 为避免前车之鉴,新浪微博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专门的信息过滤和监控部门,每天通过机器智能加人工的方式对用户发布的微博进行管理。据公开报道,新浪微博目前已经有近百人的监控团队,每天24小时进行信息监控。微博小秘书在用户注册微博时,就会悄悄告诉每一个用户:“为了共同维护微博内预期的良好气氛和今后良好的发展,请不要谈论不宜的话题。” 曹国伟把微博信息安全的任务交给了陈彤。陈深感任务“光荣而艰巨”,坦言新浪微博刚上线时,“战战兢兢,不知道会是什么态度。”曹本人尽管一改往日的低调,公开场合不遗余力地宣传新浪微博,但涉及监管问题,他从未对媒体吐露过心迹。仅有的一次,是2009年大年三十,当天下午3点多,酒喝得有点多了的曹国伟回到办公室,无意中和助手刘运利聊了起来。其中几句话让刘印象颇深—— “很多事情一定要乐观地去面对,你越是着急,越是疯狂地去追求,不见得能得到。更多的时候,要学会享受过程,你只要认真去面对它,至于结果,成也好,败也好,都不是你可控的。” 当时,新浪微博战略刚刚启动,官方对于微博的规限仍不明朗。曹国伟这几句话尽管没有明言所指,刘运利仍能从中体会到他的复杂心境。 曹国伟深谙大陆民众对于话语平台的需求,也很清楚微博对于新浪未来的重要性。凭借对中国政治与局势的洞悉,他相信,不久的将来,微博必定会影响并改变中国。 这份自信心和洞察力成就了新浪微博。接下来的两年,新浪微博顺风顺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网易、腾讯、搜狐等竞争对手迅速跟进。“尽管腾讯是林子里起得很早的鸟,但当时因为信息安全和政府监管的困扰,并没有吃到果子,而新浪把这个市场做起来了,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震撼,我对老曹感到很敬佩。”腾讯总裁马化腾对曹国伟不吝溢美之词。 网易丁磊也公开称赞新浪“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找到微博这个突破口,改变了中国4.8亿网民获取信息的方式。作为互联网同行,我非常尊重他们”。 “微博用分布式表达,扭转了网民在言论领域的空间,使监管者面临新的,而且是更大的困难。”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永刚在分析新浪微博的成功后断言,新浪的尝试拓展了整个微博行业的生存空间,但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来自当局的监管压力将成为微博的新挑战。  新浪平衡术 果不其然。2010年7月,四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及腾讯的微博,有的转为测试版,有的甚至短暂关闭。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援引本港《明报》报道说,这是因为当局发现,部分微博出现过激言论而且没有屏蔽敏感词,要求关停整顿。但这些网站都出面否认,声称没有受到官方审查压力,强调是网站升级需要。 “测试版”引发了网民的广泛担心,被认为是官方强化微博管理的先兆。直到今天,这三个字仍像是悬在各个微博运营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在告诉你:‘我没有关闭你,但我随时可以关闭你’。”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慨叹。 “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有100%自由的媒体。”曹国伟说,新浪一步步走过来,不管门户也好,博客也好,微博也好,我们很清楚,应该怎样才能做到既有一个包容的媒体发展环境,又有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 新浪相信自己正在公众期待与政府接受度的底线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对于官方的监管,新浪一向默契有加。早先,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十多家内容提供商曾共同签署《博客服务自律公约》,鼓励博客用户实名注册,自觉履行对博客内容的监管义务。2010年9月,新浪正式聘请十名自律专员监督网站内容,成为互联网首家试点运行网络媒体内部监督机制的互联网公司。他们创设的自律专员制度,后来在官方推动下,推广到各大网站。 现在,为了满足官方新的监管要求,同时又尽量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新浪微博开发出诸多技术手段限制敏感信息的传播,并对用户设置分级管理,有“普通用户、初级用户、敏感用户、高级用户、绿色用户、封杀用户、危险用户、冻结用户”等详细分类,在内容审核上还有“左派言论”和“右派言论”的区分。有外媒报道说,有些敏感人物的新浪微博被加上了三层过滤,包括延迟显示、双重敏感字词和暂时隔离功能。 但其实他们发布的很多敏感信息并没有被新浪屏蔽。曾在新浪供职过的人士说,有些人已经和新浪达成一种默契,“如果你们觉得确实有必要删,那你们就删,但是如果你们觉得能晚一点删,就多给我们争取一点时间。其实从新浪的角度来说,还是想让大家能够有一个更自由的环境去推进社会的发展的。” “我们在做的事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上述人士说,“我们不希望民众跟政府变成一个对立,民众需要一个渲泄的渠道跟出口,政府需要得到信息安全的保障,如果任由一些敏感信息过分传播,就会激化两者之间的对立。而这恰恰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转世党”网络攻防战 新浪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得到部分用户的理解,知名微博用户张鸣等人就曾因为新浪微博的“自律”愤而退出。部分人士在离开新浪微博时发表公开信,指责其屏蔽制度。 新浪微博被指责最多的就是“自我审查”。2011年11月,一封公开信呼吁新浪的投资者通过减持新浪股票,间接给新浪网及新浪微博施加压力,迫使其回到明确的审查规则上来。 “我只能说,我们很难让100%的用户满意,但我们会尽力让尽可能多的用户满意。”陈彤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很努力,但真的很难让100%的用户满意。 令新浪始料未及的是,他们为了降低运营风险而做的努力,催生了一个给自己带来更大风险的特殊人群——“转世党”。由于发表过激内容的微博用户会被注销账号,一部分人便选择重新注册账号坚持发声,并在用户名后标明“二世”、“三世”、“十世”等转世次数以示抗议。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萧瀚被认为是“转世党”的发起者。他“转世”多达100次,最终还是因为无法忍受新浪的审查制度,在2011年6月删除了新浪微博主账号上的全部信息,随后离开了新浪微博。这个过程耗时将近8小时,点击鼠标近18000次。 萧瀚离开了,“转世党”这个群体并没有消失。由于微博平台的开放性,用户重新“转世”后,系统就会自动推荐数十人可供批量关注,“转世党”很容易找到自己人。 “新浪‘转世党’一两天就能把‘粉丝’数增加至500名以上,除非新浪用人盯人方式管理“转世党”的微博,要不然他们想达成有效控制“转世党”信息流的目标绝非易事。”“转世党”中的另外一位重要成员温云超说。 为了联合更多成员,也有人建立“转世党总部”、“中国转世党”、“转世党总动员”等账号,专门用于“转发各‘转世党’成员的微博及对转世账号进行推广”。不过,和那些“转世党”的个人账号一样,这些账号最终也难以逃过被删除的命运。于是,他们建立QQ群、Skype群,在Facebook建立“新浪转世党俱乐部”,在Google的社交网站Google+交流信息。 “转世党”经常从“墙外”搬运信息进入“墙内”,言论大多非常敏感,有些甚至很极端;他们还往往就一些敏感事件发起网络行动,如果管控不好,很有可能威胁到新浪微博的生存。 这个群体令新浪颇为头疼,而且束手无策。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出台微博管理新规,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都应当使用真实身份信息”。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温云超很快就在Google+发帖告诉大家:“对付的办法很简单,到网上搜索或直接说自己是海外用户,让运营商无法比对。” 没有硝烟的网络攻防战还在继续。微博实名制对控制“转世党”有一定作用,但效果如何,仍有待继续观察。  微博辟谣与自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敏感信息之外,虚假信息的泛滥成为决定微博生死的的又一个突出问题。 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事故之后,网民对事故真相的渴求,使得微博上各类流言迅速扩散。8月22日,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视察新浪公司,敦促他们要“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坚决杜绝虚假信息”。 刘淇视察后第四天,新浪在26日首次以系统通知的方式,向旗下微博用户发出两条“辟谣公告”——“无偿献血被红十字会以一袋200元卖给医院”说法不实、“武汉少女被杀,疑犯被有权势的父亲保释”说法不实。这两条信息的发布者,还被新浪暂停使用账号一个月,力度之大,引发诸多争议。 随后不久,曹国伟表示,“微博上有很多虚假信息和谣言,给在这个平台上的政府和商家构成很大的挑战,新浪微博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建立更多辟谣机制。” 10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国家互联网资讯办主任王晨在一次关于微博管理的经验交流会上,再次表示,希望“微博网站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不给谣言提供传播渠道;对捏造事实、编造谎言在网上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新浪迅速呼应。两天后,陈彤即表示,新浪正在筹建微博信用体系,以达到用户自律、他人监督的双重效果;新浪还拟对低信用用户以图标形式公示,并限制其部分使用功能,从而达到抑制谣言传播、惩戒谣言发布者的目的。 对比此前陈彤对于网络谣言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陈彤此番表态几乎转了一个180度的大弯。他在2010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曾说:“我们极端重视微博删帖这件事。我们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少删。微博和其他产品不一样,是实名制的个人媒体,我们没理由去轻易侵犯个人舆论权,除非真违反了法律,或是散播色情类内容。” 现在,陈彤亲自负责新浪的微博辟谣小组,通过新浪各个部门去核实消息的真实性,官方辟谣账号的每一条都要经他亲自审定。为了保住微博这块阵地,新浪可以说是殚精竭虑。 新浪微博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三层监控体系,第一层是运用成形的技术手段进行敏感词过滤,第二层工作人员则针对没有出现过的新内容或新形式进行处理,并将信息上传到第三层,最后再由第三层的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件进行总结,并制定策略下发到前端,再交由第一层工作人员按同样的处理方式执行。 事件发生的重要程度不同,新浪响应级别也有所不同。新浪有一个六百多人的团队可以随时调动,一旦发生像“7·23”动车故事这样重大的紧急事件,这六百多人便同时上阵投入监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中不仅包括新浪现有员工,曾经在新浪网工作过的编辑也可以临时上岗,另外还有新浪招聘的自律专员。“虽然是无偿的工作,但这方面热心人士很多,号召几百人帮忙做事并不难。”彭少彬说。 这些自律专员是新浪通过公开邀请等方式向社会招募来的,他们“平时就是在微博上维护网络稳定和安全的热心人士”。新浪每月会通过举报数据,发掘一些积极参与举报的网友,并汇聚这些网友加入微群,这些网友便是新浪自律专员选拔的后备力量。 新浪对于自律专员机制“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自律专员机制的落实和运营。”记者联系到一位新浪微博的自律专员,但对方称“由于公司有规定,谢绝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新浪此举,使其成为北京市首家运行网络媒体内部监督机制的互联网公司。  政务微博全覆盖 新浪以其高超的平衡技术,游走于官方监管与公众需要之间,社会影响日趋强大。2011年4月21日,曹国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时代》周刊称他在形势并不是十分有利的情况下抓住机会,推出新浪微博,成为一项极具影响力的服务,“尽管存在内容审查,仍不失为中国最为开放的网络平台之一。”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微博被关闭的风险也日渐式微。微博上线第一年,也是其风险最大的时候。现在,新浪微博管理团队政治上日益成熟,陈彤甚至在自己的微博中肯定地说:“20年内新浪微博被关闭的可能性是零。”前不久,有传言称新浪因“未获微博运营牌照”而导致股份大幅下挫,新浪除了利用其辟谣官方账号称“此说法纯属谣言”之外,并没有过度紧张。 “其实政府最看重的,是我们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在这方面他们希望我们起到更好的作用。”彭少彬说,在舆论监控方面,现在的新浪不再完全被动地回应政府,反过来开始有意识地引导政府,试图说服他们对一些信息不必过于敏感,“政府现在对我们的意见也听得进去。” 2010年底,新浪推出政务微博,开始将微博开拓的重点转向政府部门及官员群体。他们最初的考虑仍基于风险防范,“越多的官员入驻,意味着新浪微博越安全。”此举得到官方的积极回应。在当局的推动下,新浪微博中经过认证的政府和官员微博,到去年底已经发展到2万余个,覆盖大陆所有省级行政区域,“政务微博从局部尝试走向全面应用。” 这是新浪打出的一张极为出色的政治牌。现在,大陆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开始利用微博来作为宣传工具,跟网民互动。通过官方参与,更为广泛地占领微博舆论阵地,被认为是大陆官方管控微博思路的一大转变。 2011年12月12日,由新浪与《中国改革》杂志联合主办的“2011政务微博年度高峰论坛”上,面对来自大陆20余个省市的180余名代表,陈彤谦虚地表示:“今天的主角并不是主办方,而是在座的各位嘉宾。” 与此同时,曹国伟走进中央党校,录制电视专题,教官员们如何使用微博,如何利用微博来做好社会服务和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他最想讲的是“微博作为社交媒体,改变了社会信息透明度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戴建业:道德楷模与政治教化——“雷锋日”反思

戴建业:道德楷模与政治教化——“雷锋日”反思 进入专题 : 雷锋    ● 戴建业 ( 进入专栏 )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很快又到了“雷锋日”。我们这些五六十年代的人对雷锋的感情十分复杂。记得我小时候给老奶奶或老爷爷做好事,当老人问我叫什么名字时,我也模仿雷锋的口气说:“别问了,我是毛主席的学生。”国家虽然隔三差五就要推出一批模范人物,到处都有英雄事迹报告会,但很多英雄模范都是过眼云烟,只有张思德、白求恩和雷锋的影响最大。由于张思德离我们太远,白求恩又是外国医生,而雷锋不仅在时间上离我们很近,在心理上离我们更近——好像只要你我愿意,人人都可以当雷锋。     遗憾的是,我们社会不仅没有人人成为雷锋,雷锋反而离我们社会越来越远。学习雷锋的宣传越隆重,雷锋精神就越稀薄;雷锋的榜样抬得越高,效法雷锋的人就变得越少。连温总理也承认全社会道德滑坡十分厉害,其实总理不说破大家也能感受得到,几年以前武汉市一个车站贴出“别与陌生人讲话”的告示,这一善意提醒正好反映了社会缺乏善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业已瓦解,才会出现对陌生人的高度戒备;人们在社会上受骗太多,人和人之间才会相互提防——我们社会进入了恶性循环。我们已经将萨特的魔咒变为了血淋淋的现实:“他人即地狱。”     这六七十年来我们塑造的英雄人物难道还少了?我们树立的先进典型难道还不够高大?我们宣传雷锋精神难道还不卖力?可是,我们社会的道德底线为什么一再被冲破?人们的精神为什么日益堕落?为什么有些人开始挖苦和讨厌雷锋?     在一年一度的“雷锋日”来临之际,我相信许多有识之士都会思考这一问题。下面是胡锡进先生思索的答案:“@胡锡进: 在中国官方政治语境下,一“学雷锋”就把雷锋精神完美化。网上舆论出现一些挖苦,是对宣传绝对化的逆反。这已是中国舆论的家常便饭。但这不意味着民间不喜欢雷锋。“反雷锋人士”们得清楚,他们其实扮演了多元化舆论场上的平衡器角色,不可高估自己的影响。我个人喜欢真实、温暖的雷锋。”     胡总编将人们“挖苦”雷锋,看成是对官方完美化雷锋的逆反心理。这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还不是最本质的方面。过分美化雷锋造成社会的逆反心理,那还是不幸不中的万幸,将模范人物不断神化和圣化,不是造成整个社会的弱智愚昧,就是造成整个社会的道德虚伪。我生活的这半个世纪,我国宣传部门的领导们也许他们自己是白痴,也许他们把老百姓当白痴。他们总是把大张旗鼓宣传的英雄形象和道德楷模,塑造成半神半鬼的怪物,或者让人们觉得高不可攀,或者让人们觉得十分讨厌。雷锋没有半点私心,没有半点杂念,没有半点情欲,甚至没有半点自我意识,只想无条件地忠于党,无条件地奉献给革命,只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当然非常崇高,但过分崇高就成了神,神就只能给别人供奉,绝不能让别人模仿,就像女神只能给男性敬仰,绝不会和男性谈恋爱一样。可是,我们政府又偏偏要它治下的人民都成为雷锋,这无异于要那些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全部变成没有私心没有情欲的神。     强人之所不能,事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这一道理古人早就明白,可我们领导人决意要反其道而行之。     更要命的是,雷锋这个道德楷模首先是个一个政治符号,是一位忠于党热爱毛主席的标兵,你听听雷锋在他日记中的自白就知道,雷锋这个英雄形象主要的特质是什么:“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是革命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他还在自己的日记中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歌颂毛主席:“棉暖不如皮,糖甜不如蜜,爹娘恩情比不上毛主席。”由于目前人在台湾,手头一时找不到《雷锋日记》,这本日记中还有很多讴歌党和毛主席的名言名句。     那个年代的雷锋对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我相信真挚而又纯朴,但我也相信纯朴的雷锋写不出那么美丽的日记。就像我们国家所有的“好人好事”一样,雷锋也是一个被塑造加工出来的典型,《雷锋日记》中的雷锋文学素养很高,一般的大学生研究生也写不出语言如此优美的日记,更写不出那么多“忠于”什么“热爱”什么的格言。党中央喉舌《环球时报》的总编胡锡进先生也说:“我个人喜欢真实、温暖的雷锋。”真实的雷锋也许是个纯朴善良的小伙,但谁能复原有血有肉的真实雷锋呢?老实说,《雷锋的故事》和《雷锋日记》中的雷锋,只是一个被塑造出来的文学形象,只是一尊供人瞻仰的神灵。     就算雷锋真的觉得“棉暖不如皮,糖甜不如蜜,爹娘恩情比不上毛主席”,这也不宜于通过国家力量进行大肆宣传。我同样相信有人可能认为毛主席对他恩重于山,但对绝大多数政治觉悟不高不低的人来说,自己爹娘的恩情肯定重于毛主席。记得前年一个荣获世界金牌的体育运动员,在获奖感言中首先感谢自己的父母,竟然遭到了领导的批评,指责她应该首先感谢党和国家,感谢上级的英明领导。谁在说真话,谁是伪君子,即使脑袋灌了水的人也心知肚明。     为什么要把党和毛主席的恩情置于父母之上呢?这二者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对党和毛主席的感情属于一种政治觉悟,对父母的感情扎根于深沉的人性,政治只是一时,人性却将永久。我们国家的政治人物极其短视,以政治来践踏人性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人们对政治理想的幻灭,必然是人们对人性底线突破,必然是整个社会的虚无和堕落。我们从小就听过和唱过“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小时听它和唱它觉得都很动情,现在想起来觉得非常不妥。我不是说党和毛主席对我们大家没有恩情,而是不能将政党伦理化,不能将政治圣洁化,这会带来非常严重的政治后果。     如果国家的政治目标和道德教化,从本质上背离了人情和人性,人民就会与他的国家疏离甚至对抗,国家伦理必定完全外在于个体的价值取向,因此,国之所重则为民之所轻,国家之所取则为民之所弃,因此这样的结局就是势所必然的了——雷锋从群体楷模慢慢变为大众笑柄。     如果一个政府利用道德楷模来从事政治教化,这不仅是对道德的羞辱,并必将引起道德价值的解体;一个国家建立一些被高度政治化和完全神化的学习模范,这些模范最终都会被大众所嘲弄和唾弃。     人类拥有某些共同的伦理原则和道德价值,它们代表了人类精神向上提升的共同追求,如果将这些道德价值与党派观念相互捆绑,将这些精神财富与意识形态彼此搅和,当人们不认同这种党派观念,并拒绝某种意识形态的时候,就必然唾弃这些道德价值,就有可能拒绝这一笔精神财富。     为人类共同遵循的道德价值和伦理原则具有普适性,它们在政治上呈现出“中性”的特点,所以不同政治倾向的人都守护这些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我们最大的问题的是将中性的道德价值染上政治色彩,人们一旦讨厌了这些政治教化,也会讨厌这些伦理原则——这也许是中国目前道德崩溃的内在原因。     前年奥巴马总统准备到一所小学演讲,遭到全社会一致的声讨,声讨的最大理由是政治人物不能把党派观念带进学校中,最后是奥巴马总统放弃了这次演讲。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要到哪所小学演讲,那不仅是这所小学的荣耀,也是这个县的荣耀,也是这个省的荣耀。谁还会谁还敢拒绝国家最高领导呢?我们这里权力没有任何边界,政治教化伸展到每个角落。     有权有钱人的后代纷纷去西方留学和移民,只有无权无钱人的子弟还守在国内学雷锋,这是一件谁也不想说破的皇帝新衣,不是不能说破,而是说破了太残忍,说破了太难堪。     今天,谁能说清雷锋是个政治标兵还是个道德楷模?谁见到过把自己做的好事都写进日记的“高尚人物”?谁愿意当一个没有任何怀疑精神的傻瓜?谁愿意做一块没有灵魂的“砖头”?谁愿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独立精神的笨蛋?谁愿意做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先进标兵?     奉献不是愚忠,淳朴不是愚昧。如果将道德楷模与政治教化混为一谈,“雷锋日”就将成为和“比傻日”,这将让一个比一个更傻逼,让一代比一代更傻逼,让神州大地没有最傻只有更傻。     我虽然不是党员,但是体制内的学者,高度肯定近三十年来改革的巨大成就,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了经济繁荣的成果,因而非常珍惜国家和个人所取得的一切,在台湾讲学这段时间,我更意识到大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之不易。我只是希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全社会的精神也不断向上提升。可惜,目前的走势却恰恰相反:经济在急速向前发展,精神却在快速向下沉沦。     我和很多人一样,想追问目前这种经济与精神反向运动的深层动因,并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方案。          2012、3、2于台湾 进入 戴建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雷锋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笔会 > 杂文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0848.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钱学森被迫回国的历史真相

钱学森被迫回国的历史真相 进入专题 : 钱学森    ● 多维历史       电影《钱学森》在中国公映,电影中,把钱学森描写成新中国成立后,满怀爱国主义毅然决然的回国报效祖国的高大全形象。这种传统主旋律宣传手段和表达方式是严重违背历史客观事实的。     其实我们从小被灌输的伟人故事有多少是被加工过而面目全非的,很多我们已经相信的事情其实并非如此。在此,告诉大家钱学森被迫回国的真相。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浙江杭州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的钱学森于8月,赴南京中央大学参加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公费生考试。10月成为20名留美公费生之一。     1935年9月,钱学森等20名庚款留美公费生,从上海搭乘杰克逊总统号轮船,赴美国西雅图。1936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同年秋,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师从冯·卡门。1939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因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位列美国陆军航空兵上校。     1943年美军情报部探知德军正在德国境内建立大规模的火箭发射基地,火速拨款成立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下设弹道、材料、喷气、结构四组。钱学森任喷气研究组组长,成为世界知名的火箭喷气推进专家。     1944年美国国防部聘冯·卡门为美国空军顾问,草拟未来20年美国太空研究的蓝图。冯·卡门特约钱学森到华盛顿参加他领导的国防部科学顾问小组。1944年冬,钱学森辞去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的各项职务,到华盛顿参加国防部科学顾问组。     1945年4月美国国防部派遣以冯?卡门为首、团员包括钱学森在内的调查组,飞往德国,询问德国火箭科学家。钱学森亲自询问德国火箭科学家包括沃纳?冯?布劳恩、鲁道夫?赫曼。冯?布劳恩应钱学森的要求,写出书面报告《德国液态火箭研究与展望》。钱学森还视察隐蔽在不伦瑞克市郊松林中德军绝密的戈林空气动力学研究所和德国其他地方的风洞,撰写多份报告。冬天,钱学森由助教晋升为副教授。     1947年晋升为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9月,与声乐家蒋英在上海结婚。1949年应聘为加州理工学院正教授,并出任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领导美国太空火箭的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10月成立后,钱学森向美国移民局提出了入籍归化的申请。要求加入美国国籍。     由于美国在1950年麦卡锡主义盛行,反共思想高涨,而FBI又从美国共产党的文件中发现钱学森曾接触到过周恩来特使。于是驳回其入籍申请,并禁止其参加机密工作。钱学森无法继续他的研究。两星期后钱学森先告知学校其去中国探亲数月之意愿,学校并无异议且愿意配合。但是当时海军部次长丹?金布尔知道后,以钱学森涉及美军机密工作之深,在当时中美苏关系恶劣状况之下,应设法劝阻其访中为宜。     结果联邦调查局仅凭一份钱学森早年参加过的社交餐聚人士名单,指控他在入籍申请中故意否认隐瞒不报。司法部藉“伪证”罪吊销他的机密工作许可并将他驱逐出境。     诸位,在百度百科中关于钱学森的这一段历史经历的记述却是: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1955年10月……     而事实上是,钱学森当时只是回国两个月,是探亲;而后边引用的金布尔的话更是子虚乌有,纯粹的捏造。钱学森是因为要被驱除出境被临时关押过15天,并不是被关押了5年,这5年里他每天还在大学教课上班呢。     美国司法部于于1950年8月30日将钱学森临时收押在特米诺岛(Terminal Island)的监狱里15天。由于加州理工学院的不懈努力和抗争,钱学森很快被取保候审。为了避免被驱逐出境,钱学森聘请纽约市知名辩护律师Grant Cooper代表出庭,与美国移民局展开了长达5年的法庭斗争。海军次长知道司法部的行动后也表示震惊:“我没有要把他关起来的意思啊,真是糟透了。他不是共产党员,我们没有理由拘禁他。”自始至终,钱学森从未被美国政府以间谍或泄密罪名起诉。钱学森的移民上诉案件直到1954年才被判败诉。在上诉5年期间,钱学森只能涉及一些基础学科的研究与教学。联调局认为钱学森所知的机密信息5年后就会变得过时而没有用处。最终被驱除出境交换回中国。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后,钱获颁杰出校友奖受到加州理工学院邀请,但却因美政府递解出境令仍然有效而无法入境。该奖项后于2001年由加州理工学院好友法兰克·马波教授及夫人送达钱学森家中(马波教授于1955年钱学森离美时亲自去洛杉矶港口送行)。     不管钱学森是怎么样才回的中国,但是钱学森回国后对于这个国家所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也是很多科学家所不及的。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境况就是迫切的需要钱学森这些前沿的科学家。也许钱学森的回国只能用”天佑中华“来解释。历史就是这个样子,很多事情在无数的巧合中被串联,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命运“。     如果没有这些故事,钱学森没有回国继续在美工作和研究,那么很有可能第一个把人类送上月球的就是美籍华人“钱学森”,而不是1945年被钱学森审讯的德国科学家冯·布劳恩。          来源:http://history.dwnews.com/news/2012-03-07/58640710.html    进入专题: 钱学森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1030.html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