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运动

共识网 | 穹顶之下,深陷雾霾的公共舆论

两会前夕,柴静制作的专题片《穹顶之下》引发了中国对于雾霾问题最大范围的舆论聚焦。尽管雾霾可能对所有此片观众的健康构成威胁,但这部片子并未如很多人最初预想的那样,形成共识性的公共舆论,进而促成建设性的公民行动。作为这部作品的衍生物,舆论围绕柴静品行、动机以及专题片的传播技巧、科学内容的辩护与质疑,已遮蔽了最应被正视的公共问题——治霾。 柴静抛出的治霾议题在民间裹足不前,其困境在于议题本身的性质、提出议题的个人,以及扭曲的公共舆论。 首先,雾霾虽事关所有人的健康,但作为一个公共问题却具有较高的讨论门槛。它不单需要专业的环境科学知识,亦涉及政府、企业、民间相互间及各自内部的复杂博弈。这意味着有专业资格进行深度讨论的人数有限,广大受众也不具备判断其真假对错的能力。而且严肃深刻的讨论,需要的时间成本较高,这中间的空窗期也会使得好不容易唤起的民间热度逐渐冷却。另外,不少有价值的跟进文章,也被更多吸引眼球却无助问题解决的信息浪潮所淹没,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其次,无论是在新闻专业领域还是在公共领域,柴静都是让各方人士争执不休的热点人物。从其节目强烈的情感导向到赴美产子、离职央视,使她收获了影响力,也极具争议性;既拥趸如云,亦不乏如潮反对。对很多不懂雾霾的人而言,柴静本人更容易激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因为围绕名人私生活和品行的讨论,几乎无门槛可言,被片子巨大影响力撑开的言论空间,为各类溢美之词和流言蜚语大开方便之门,使得大量的注意力从“事”(治霾)转移到“人”(柴静)上。 再次,在“道德批判”和“动机指责”已成主流公共话语的舆论氛围下,公共对话极易掉进越辩越僵的陷阱。近两年,对贪官、网络大V、境外势力进行道德批判和动机指责、将其搞臭、污名化已成为常态化的官方主流话语,并使这种阶级斗争、敌我划分的舆论氛围潜移默化地传导到不少普通网民身上,强化了公共对话中各对话群体的敌意与成见。大量带有阴谋论意味的揣测、只求打倒对话者而不求共识的对话铺天盖地,以至于呈现舆论两极化、情绪化和大量中间群体的厌倦和退出。 在本次事件中,这一倾向尤其明显,以致于连分歧性意见(如“公民应重视治霾”和“发达国家都是先发展后治理”逻辑上并不冲突)都演化为针锋相对,建设性沟通越来越难。可见,柴静这部通俗易懂、话语间常带情感的专题片,短暂地使国人结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穹顶之下》一夜之间成民心所向,近乎无人不知;但这波舆论大潮在一个别扭的公共舆论空间中,亦迅速被很多人视为众矢之的。公共对话不欢而散,公共舆论一盘散沙,公民行动深陷泥潭的背后,是民众对公民话语及行动的怀疑和厌烦。 近年来,知识分子和公民团体的公共话语和行动在约束公权力上少有建树,也甚少转化为大众实实在在的权益和成果,其话语模式难免带来审美疲劳。加上公权力对舆论更深层次的介入,官方对其一边倒的负面评价,使得在越来越多民众的观感中,公共批评不过是牢骚满腹,日日空谈不如实干自给。 国内本就脆弱的公民主体意识正一步步被愈发普遍的政治犬儒主义所侵蚀:顺应现实,对公民行动少有热情与信心;精致利己,对他人和社会袖手旁观;愤世嫉俗,认为道义不过是自利的外衣;娱乐至死,公共问题不过只是消遣。即便《穹顶之下》指向的治霾问题有着相当大的共识空间,却依然面临着如此尴尬的动员困境,说公共舆论深陷雾霾之中,并不为过。 《穹顶之下》的大热昭示了公共话语和公民行动仍有巨大的动员潜能,而它走向歧途却提示了公民话语的动员效果、民间主体意识和自主组织能力面临的危机。当下,与其惯常性地将窘境归咎于公权力对议程和舆论的干预,不如三省吾身,对公共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思索。

阅读更多

共识网 | 《穹顶之下》:“雾霾”中的新政治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把世界联为一体,我们也越来越没有延时地加入到各种国际热点之中,从鸟叔到冰桶挑战到蓝黑白金裙子,都是如此。但突然有一天,一个像公民一样、也把我们当成公民一样,一起切实探讨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难题的视频,席卷了网络,很短的时间内上千万次的点击量,微信圈、微博很快都被刷屏,人们都在转发它、谈论它,进而加入它所激起的讨论中。这在本土作品的网络传播史上,可能是一个空前的奇迹。   不用多说,这就是柴静用了一年时间奉献给我们的《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一部讨论我们这些年所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雾霾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的纪录片。   有人对这部片子不以为意,毕竟,它的内容并无多少新奇之处,雾霾问题引起关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确实,《穹顶之下》并不像先知、启蒙者一样在向我们传播什么新观念,然而这在我看来甚至是它的可取之处:它更像是在邀请我们参加一次邻里大会,一起讨论邻里遇到的、我们也已经意识到的生活问题:需要装一个路灯,或者维修一处破旧的公共设施吗?不错,就是这样的感觉,它在邀请像你我一样有些了解并关注这个问题的人,一起加入这个讨论。这正是我们今天尤其需要的。   也有人因为片子的迅速传播和广泛影响而心生疑虑甚至猜忌,但对我而言又是恰恰相反的看法。老实地说,我自己看的时候感觉片子还可以,但也没有觉得有那么好。但是当我知道有上千万人和我一起在观看它、议论它时,我因此而觉得它更好了。这不是娱乐至死,也不是被人类解放或民族振兴大业而激起的热情,这是另一种更平凡的激动,是当我们知道邻里有那么多人在同样关心邻里的难题、愿意参与讨论时而产生的感觉。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罕见。   诚然,我们不可以用过于玫瑰色的眼光去看待这样的邻里大会。它接下来产生的,可能有相互的接近,也可能是彼此的分歧,在争吵的一瞬间甚至可能让我们感到彼此其实根本无法接近。所以我们看到,纪录片播出之后,有从科学的、社会分层的、传播的等不同角度的严肃讨论,也有对“召集人”的阴谋论的揣测,有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那种不屑一顾的傲慢,有我们熟悉而又常常落入其圈套的用信息编造进行的讨伐。后面这些,禁不住会打击我们刚刚萌发的乐观情绪和休戚与共的感觉,然而,它的根源,很大程度上还不是在于邻里长久的相互隔离,没有一种真实切近的公共生活,人人习惯于一种仿佛置身事外的挑剔和攻讦心态吗?这种心态,不正是需要多一些这样的讨论,多一些与我们切身相关的邻里问题的大会,最后是多一些的共同行动,来加以克服吗?说穿了,它源于我们长期缺乏自发的为解决共同问题而进行的合作,进而缺乏由此而带来的邻里共同感。   《穹顶之下》呈现给我们的意义正在这里,它揭示了一种新政治的可能。长期以来,无论是日常与普通人的私下交流,还是有限而难得的互联网讨论都让我感到,今天妨碍我们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多数人们对身边切近的问题保持着关注,他们的判断也是敏锐而准确的,但这方面他们常常伴随着最大的无力感;同时他们缺乏一种谈论未来的语言,一种关于未来的明确设想,前面既然没有希望,于是他们只是在过去和现在之间选择,并由于不满现状和无力感而选择过去。 从这个角度说,《穹顶之下》不单纯是一部纪录片,它是发起一次公民讨论的邀请,它让我们意识到那上千万点击量背后的我们所具有的公民潜能和合作愿望,看到克服人们的疏离和隔阂的可能。进而,它也让我们开始憧憬,我们的未来不在于一种强加的、观念化的政治,而在于一种从身边切实生活延伸开的新政治,——而这也正可以说明它后来受到压制的原因。   这个憧憬暂时也许不会成为现实,但它已经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浮现。

阅读更多

德国之声 | 台湾公民运动“风暴”或刮到港澳?

周末台湾举行地方选举,亲中派的执政党遭遇耻辱性的失败。政治分析人士发现一股当地的新趋势:脱离政党政治,更多公民参与。投票箱中的结果激发香港、澳门和北京较量的活动人士也开始考虑他们是否可以从类似的活动中受益。台湾公民权利组织”华人民主文化协会”理事长顾忠华周日(11月30日)表示:”我们看到一种新的民主发展形式。它推翻了现有有关台湾选举的理论。”公民运动 大势所趋顾忠华分析说,过去执政党国民党一直依靠”动员选票”活动和将地方团体融入其政治机器的方式拉选票。周六的选举中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股集公民运动和年轻人积极网络参与为一体的浪潮变成强势海啸,席卷了之前执政党的管辖区。”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黃之鋒被捕前留言錄音

2014年11月25日夜,黃之鋒打算與群眾留守到最後一刻,亦已作好心理準備再次被捕,接受公民抗命的沉重代價。之鋒深明上次拘捕已對他的家人做成嚴重的滋擾與心理壓力,他一直說自己不是一個稱職的好兒子,這次...

阅读更多

博谈网 | 北京冒着失去整整一代人的风险

(博谈网记者周洁编译)我想几乎没有人,包括占领中环运动的创始人和学生领袖们,曾预料到香港的亲民主抗议运动能够规模如此之大,持续如此之长。现在,该运动已进入了第二个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问这场运动将如何结...

阅读更多
  • 1
  • ……
  • 4
  • 5
  • 6
  • ……
  • 12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我们仍缺乏让游戏行业自由健康发展的氛围

【网络民议】“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