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CN|Sharon:一顶帐篷
没有记忆的人,从本质上说,就是和过去生命割断的木头和板材,它们的未来是什么物形和东西,由锯子和斧头说了算。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6 月 4, 2022
没有记忆的人,从本质上说,就是和过去生命割断的木头和板材,它们的未来是什么物形和东西,由锯子和斧头说了算。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6 月 4, 2022
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在《理性的生活》一书中说,“那些没有记住历史的人必将重蹈覆辙。”这本书倡导,虽然对真相保持透明的态度往往是痛苦的,但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并向前进步。英国支持这一准则。
阅读更多发布者elijah | 6 月 3, 2022
这33年间,学生运动并没有停止。事实上,就在2022年的新冠清零运动中,也有许多高校的学生站出来集体示威游行,反抗不合理的封控措施。
为了致敬33年前的六四民主运动,我们将梳理介绍1989年以来由中国学生所发起、组织、参与或者支持的政治抗争。我们将从新冠疫情管控期间的抗议开始,再按时间顺序回顾八九之后的学生政治抗议活动。包括人大“读书社”、北京新青年学会、广东佳士工友维权事件、北大马克思主义协会、中国高校的米兔运动、高校LGBTQ社团以及少数民族地方校园的抗争活动。
发布者一朵后浪 | 6 月 30, 2020
六月,是一个与权力争夺记忆的季节:从三十一年前的天安门民主运动,到一年前的香港反送中运动,再到年初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权力无孔不入迫不及待地提供一个叙述模板,控制着集体记忆,给国人输入一个“正确集体记忆”。正如奥威尔在《1984》中所说: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因此,如何摆脱官方的“正确集体记忆”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保存个人的卑微的记忆,与权力争夺记忆。纪念六四、为天安门母亲呐喊、悼念梁凌杰、记录疫情期间的不正确记忆、写下那些普通人的故事、在微博上留下一句真话,都可以说是中国民众在挑战官方的“正确集体记忆”,挑战权力对记忆的控制。
只要这个体制没有改变,六月的记忆就不会淡去。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