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

叙利亚: 叙利亚军队继续挺进反政府民众控制街区

叙利亚军队继续挺进反政府民众控制街区 作者 法广 叙利亚军队继续镇压国内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周日清晨,军队装甲车开进南部城市Tafas。当地居民向路透社表示,军队和防暴警察闯入民宅,抓捕年轻人。他们还向路透社表示,有枪击事件发生。Tafas市位置靠近叙利亚反政府活动最为活跃的城市德拉。 昨夜今晨,军队装甲车也开进该国中部工业城市Homs一些由反政府民众控制的街区。一名反政府人士向法新社表示,他听到街上有重机枪的声音。Youtube网站上一段视频显示满载军人的车辆正向这些街区行进。 周六,叙利亚军队的装甲车也在另一个反政府抗议活动活跃的城市―巴尼亚斯展开行动,向抗议游行民众开枪。据叙利亚人权观察所提供的数字,至少6名平民百姓死亡,而且,当地已被断水断电,完全与外界隔离。该组织还表示,自3月15日叙利亚各地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以来,政府的镇压行动已经至少造成800人丧生。其他人权观察团体的数字还显示,有8000余人被逮捕。 叙利亚政府的镇压行动引发国际社会抗议。周六,近六百人在伦敦叙利亚驻英国大使馆门前示威,表达抗议。   关键词 叙利亚

阅读更多

反对派说利比亚军队又轰炸米苏拉塔

反对派说利比亚军队又轰炸米苏拉塔 记者: 美国之音 | 华盛顿  2011年 5月 02日 目击者和反对派发言人说,利比亚军队在米苏拉塔市西部发动了新的进攻。目击者称,政府军坦克在被占领的米苏拉塔市西部发射炮弹,一天前,政府军部队袭击了米苏拉塔严重受损的港口地区。星期天的袭击发生时,一艘马尔他援助船只正在卸下食物和医疗用品。这艘船很快驶回海中。 同样在星期天,意大利和英国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大使馆遭到袭击,这显然是对北约发动的一次导弹袭击进行报复。据报道,在那次导弹袭击中,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小儿子和三个年幼的孙子被炸死。这次事件迫使联合国从的黎波里撤出他们的国际雇员。 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谴责对使馆的袭击,英国使馆在袭击中被严重烧毁。黑格说,袭击外交使馆违反维也纳公约,并说英国政府将驱逐利比亚驻英国大使。 意大利证实,它的使馆也是的黎波里被破坏者损坏的几个使馆之一,他指责卡扎菲政府未能采取措施保护外国使团。 多数西方盟国在几个星期前就关闭了它们驻的黎波里的大使馆,并从那里撤离了他们的使馆工作人员,因为北约开始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 电邮此文   打印此页  

阅读更多

利比亚反叛组织继续抵抗卡扎菲军队进攻

利比亚海港城市米苏拉塔再次传来反抗武装同当权者卡扎菲部队之间的战事消息。反抗武装称抵挡住了卡扎菲部队的一次坦克进攻。通讯社报道称,有医生表示自周日晚间开始的战斗已造成至少10人死亡。与此同时,土耳其已关闭了驻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大使馆。此前,联合国将工作人员从的黎波里撤离。周日,媒体报道在北约空袭中卡扎菲的一个儿子被打死的消息之后,卡扎菲支持者在英国和意大利驻的黎波里使馆纵火,并袭击了联合国在当地的办公大楼。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叙利亚在港口城市部署军队

叙利亚在港口城市部署军队 记者: 美国之音 | 华盛顿  2011年 3月 27日 叙利亚的安全部队在武装男子团伙横行街头之后,试图恢复地中海港口城市拉塔基亚的秩序。持续了两天的暴力活动导致至少12人在这个种族混杂的城市中死亡。 星期天日落前,年轻男子使用铁制路障和大石块拦截道路。街上行人很少,商店大多关门。大量士兵进行巡逻,拦截行人和车辆进行身份检查。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星期六晚上在拉塔基亚部署军队和安全部队,此前目击者和人权组织说政府军向示威者开火。数十人在叙利亚一个多星期的反政府示威中死亡。示威星期五从南部城市德拉扩展到其他几个地区,包括拉塔基亚和首都大马士革。 拉塔基亚似乎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暴力,该城人口中存在既有逊尼派穆斯林,又有阿萨德少数党成员的混杂情况。美联社报导说,参加示威的人宗教信仰不一。人们对于德拉的示威者表示同情。这些示威者要求拥有更多自由和结束官方腐败。政府试图采取退让态度稳定局势。 阿萨德的首席发言人星期日说,1963年复兴党执政以来一直实行的紧急状态将很快被取消。据报,当局还表示将废除其他对于民权自由和政治自由的严格限制。 ===================================== 相关新闻:叙利亚12人在拉塔基亚暴力中身亡 叙利亚政府说,12人在地中海海滨城市拉塔基亚持续了两天的暴力事件中身亡。之前,政府决定派兵进驻拉塔基亚,因为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的反政府抗议活动星期五已经扩展到数个城镇。 叙利亚是最新一个被反对长期执政的政府的暴力活动困扰的阿拉伯国家。 另外,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顾问星期天说,1963年复兴党执政以来一直实行的紧急状态将被取消。他没有说具体什么时间取消紧急状态。 电邮此文   打印此页  

阅读更多

解放军参观美军基地后目瞪口呆

美军的一个基地参观,根据事先安排好的行程,基地司令在参观结束后请我们共进午餐,几个美军军官陪同。 午餐是在基地的一个招待所举行。午餐其实很简单,一道蔬菜沙拉,一道各人自点的主食,一道甜点,然后是咖啡。尽管我们的人都不太喜欢西餐,但双方谈天说地,聊得甚欢。 喝咖啡的时候,走过来一个军士,对基地司令说了一句:长官,你们的餐费是每人七美元。司令听毕,掏出钱包,取出了七美元,其他的军官也纷纷掏出钱包,并相互换零钱,交到了军士的手里。 我们的人见此情景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我也掏出钱来,把代表团每一个人的餐费一起交了。 美国人的这一举动让我们整个代表团餐后感慨颇多。在我们的饮食文化中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情景。第一,客人来了理应主人宴请,而且中国人在这一方面极为大方。我们可以没有钱搞训练,但吃饭喝酒的钱永远都是有的。但美军这方面则相反,他们的接待费用中并没有宴请这一支出,于是只能自费。 第二,在中国的餐桌你是不可能看到领导掏钱,买单永远是下属的事(肯定会有下属抢着买单)。第三,公私分明,属于公家的钱不可动,属于自己的每一个美元也都会计算得清清楚楚。第四,吃饭只是一个交流的场合,重点在谈什么,而不是吃什么. 后来,我们又去了许多美军的部队,每到一处都会到他们的食堂吃饭。到连队士兵食堂吃饭的时候,我们每个人要交一美元,但吃的是自助餐,品种非常丰富,比我们连队的伙食要好得多。为了防止营养过剩和肥胖(美军对体重有严格的限定),每一种食物上都会标明这一食物所含的热量。 还有一次,我住在美军的一个招待所里,夜里口渴,打开冰箱喝了一罐可乐。第二天一早就离开这个军营前往下一站。快上车的时候,招待所的一个军士勿勿跑过来说:长官,您喝了一罐可乐,请交一美元。让我好生难堪。 十六年来,作为总部的军官,我到过我们的许许多多部队,吃过许许多多顿饭,喝过许许多的酒,带回过许许多多的土特产,并在两年内就把我的体重提高了三十斤。但我从来没有交过一分钱,看起来也没有人为我掏过他们自己的腰包。 二、握住将军的手 经常问自己,我们与美军的差距在哪里?除了装备技术上差距外,我想人的素质差距最为关键。而人的差距最明显地表现在军官的体型上。 在美国各地你都可以看到极度肥胖的人。在美军的军营里也不例外,但那都是文职人员。所有的美军人员,无论是军官和士兵,绝少能看到肥胖者。军官的军姿挺拔,浑身透着精干。在中国的城市里,随处可见肥头大肚的军人,整个人呈现下坠的感觉,我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但我唯一的优点是我在穿军装的时候总是挺起腰杆. 美国军人能保持这一状态是因为美军从制度上来消灭肥胖。美军专门有一项军官体形标准规定,一旦军官体重超过规定标准,你就会受到警告,并被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依然达不到标准的,就不能在军队继续服役。 原海军作战部副部长亚瑟四星上将曾被提名担任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但由于他的体重超过规定,未能通过参议院的审查,结果被命令提前退休。 美军采取这一措施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保持战斗力,因为美军每时每刻都在打仗。于是在美军,无论是在五角大楼,还是在后勤基地,每天下午你都可以看到军人在跑步。在著名的101空中突击师,我目睹了美军作战部队的日常训练,比我们绝大部分的部队训练强度要大得多。 于是我看到美国的军人们体格都很健壮,将军也不例外。每次出去开国际会议,我都会带跑鞋,因为在一天的会议结束后,我会在宾馆的健身房里见到美军的军官,我在那里与他们有新的交流,有时我也会和他们一起在外面跑上一会。 这样的事情不会在中国发生,为我们衡量军官的第一标准是忠诚(不一定是对国家),战斗力却不很重要。 2002年,我们也有了自己的体能标准,但只是对40岁以前的作战部队军官有所规定,但谁知道又能落实多少。自打进入国防部后的十六年里,我好象没有再参加过部队的训练。如果有一天,我们在战场上与美军相遇,抛开装备差距不算,我们是否还能嘲笑美国的“老爷兵”呢。 三、长官,您逃生的方向是10点 加利福尼亚的沙漠中有一个赌城叫拉斯维加斯。离赌城不远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军基地–欧文堡。它是美军的国家训练中心(NationalTrainingCenter,简称NTC)。前者是许多中国人,包括我们的官方代表团所向往的地方,后者很少有人去. 作为口译,我跟着我们的代表团先去了赌城游览,后去了欧文堡。 欧文堡覆盖的范围非常大,方圆两千多平方公里,完全处于沙漠中。美军的两支部队正在这里进行对抗性的实兵演习,我们是来看演习的。 在基地的导演部进行了简单的参观,了解了一下目前红蓝两军的对峙状况,下一步美军安排我们前往沙漠腹地的演习现场参观。基地导演部给我们每个人临时配备了美国陆军的迷彩服和防弹衣,还有头盔和沙漠色的风镜。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些东西是刚从演习前线归来的美军官兵身上脱下来的,不仅看上去有点脏,晃一晃还能掉出许多沙子来。 穿戴整齐后我们混身上下就露出了两个鼻孔。一听说要乘坐直升机,我们的团长不仅皱起来了眉头。这是我非常熟悉的眉头,因为我见过许许多多的中国将军在听说要坐直升机后皱起过这样的眉头。不乘坐直升机已经成了我们各个军事代表团出访时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因为有一年成都军区的一位中将副司令等高级军官乘坐直升飞机失事。 但在国外的军队,乘坐直升机参观部队是家常便饭,因为直升机高效而便捷,可以大大节约我们的时间。我在美国、日本、以色列、新西兰、巴基斯坦等国,甚至朝鲜和缅甸等国家访问的时候都乘坐过直升机,但更多的时候乘坐的是各个国家的贵宾专机。为了避免乘坐直升机,我们会找出各种理由与外方交涉,搞得外军的接待人员十分不解.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文章总汇】黄雪琴 王建兵

五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主因是什么?主因就是您啊主席!

【网络民议】“今年夏天,你想收到什么礼物?”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