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

高鹏 | 我为什么没当医生——一个协和医学博士自白

17岁那年,出于对某种生活的模糊憧憬,我报考了中国最好的医学院。直到交志愿表的前一个月,我还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医学生。就在这时,朋友向我说起她看过的一个纪录片,说的是协和医院妇产科名医林巧稚,说她如何医术高超,做人一品,说那灰砖绿瓦的医学院如何著名,如何培养一流的医学生。几句话勾勒的图画,在一刹那击中了我的某根神经。因为17岁的我,一直希望自己能走一条不同于别人的路。我一边觉得这8年医学生活会充满艰辛,一边又觉得它将不同寻常、不落俗套。...

阅读更多

南方周末 | 中国医疗暴力史

“医生成了社会矛盾的宣泄口,这是最近几年医疗暴力事件中的深层次原因。” 医疗暴力正从打砸医院、医闹,向无目的地滥杀医生转变,并在2012年到达顶峰。 最近几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一直维持在5%左右,远远低于9.7%的全球平均水平,更不用提美国16%的比例。 2013年11月5日,一组上海华山医院医生跟公安学武的照片在网络爆红,有网友调侃道:“医而优则武”。调侃背后,折射的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曾被誉为白衣天使的医生正成为当下中国最高危的职业之一。...

阅读更多

【图说天朝】医而忧则武

11月5日,上海华山医院邀请宝山公安分局教官,向职工培训面对暴力侵害如何自卫;同日,中山医院也邀请世界跆拳道联盟黑带四段高手,前来传授防身绝招,吸引了大批医护员工。...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中国患者殴打医生事件缘何层出不穷

中国的医院是个战场——不仅是对抗疾病的战场,还是医生和病人开仗的战场。 如果说这个说法显得有些极端,不妨看看来自国家医疗机构的这些数据: 据中国新闻机构报道,中国医院协会统计表明,每家医院平均每两周就会发生一起病人或病人家属袭击医护人员的事件。 过去两周,至少发生了六起恶性事件。其中一起发生在10月21日,广东省医生熊旭明因拒绝让病人亲属进入特护病房而遭殴打,结果眼部受伤,脾脏破裂;另一起发生在10月25日,浙江省医生王云杰被一名对治疗不满的患者刺死。...

阅读更多

网易评论 | 医患关系恶化:一些媒体难辞其咎

导语: 28日上午,浙江温岭市上百名医务人员聚众抗议医疗暴力 。10月17日至27日短短十天的时间里,中国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多位医护人员重伤甚至死亡。引发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暴力频发的原因错综复杂。而公众医疗专业知识的匮乏,许多媒体对医生的扭曲报道,在一定程度确实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 “坏消息才是好新闻”,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认为中国媒体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 据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最新调查, 中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 医患关系的紧张状态,原因错综复杂。但医疗纠纷与医患冲突成时下社会热点,与媒体的强力介入不无关系,媒体在一个时期内集中讨论的问题往往构成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而人们往往把媒体报道的世界当做真实的世界,过度集中地报道医疗纠纷使人们在与医院或医生打交道时抱着敌对的态度,对加剧医患矛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 The Lancet) 于2010 年 8 月刊发 《中国医生:威胁下的生存》(Chinese doctors are under threat) 一文剖析中国医生的处境,认为中国媒体对医生的扭曲报道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 “缝肛门”事件:助产士只是对痔疮做了处理,媒体混淆了”把肛门完全封闭”和”缝合(或结扎)肛门痔疮出血点”的区别 “八毛门”事件:患儿确有先天性巨结肠需手术治疗,媒体先入为主指责医院过度医疗 北大医院”非法行医案”:有医生执业资格而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非法行医,媒体断章取义解读《执业医师法》 2006年初,北大医院心血管研究所研究员熊卓为在北大医院接受手术后死亡,医院的死亡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熊卓为家属将北大医院诉至法院,称其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过失。二审开庭前,央视”经济半小时”就此事进行了报道,报道中”纵容非法行医”、”草菅人命”等字眼迅速点燃了舆论对医院的强烈不满。其实北大医院是否有过错,是否涉案医生是否非法行医,涉及复杂的医学知识,应由专业机构鉴定,司法机关给出裁判。二审结果虽判北医败诉,但判决书并没有认定该院”非法行医”,可见有医生执业资格而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非法行医,央视断章取义解读《执业医师法》。 绿茶饮料”尿检”:优秀的检验人员也无法分辨冒充尿样的茶水,媒体以有罪推定的”钓鱼”采访指控医生坑害患者 哈尔滨”323伤害医务人员”:因”心生不满就杀人”本是典型”激情犯罪”,媒体为博眼球扯上”医患仇恨”,激化矛盾 2012 年 3 月 23 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名17岁的少年持刀砍死一名27岁的实习医生,还造成三人受伤。 当晚,有网站刊登新闻后附带”读完这篇新闻后的心情”调查,选择”高兴”者占总数的六成以上,被一些媒体解读成”医患仇恨”大肆报道。仅因”心生不满”就现杀气,在其他场合凶案同样会发生,是典型的”激情犯罪”,属于刑事案件,并不应该与医患矛盾扯上关系。而在报道当中去有意识地用吸引人眼球的方式确立一种仇恨,甚至鼓励一种仇恨,只会火上浇油,使医患矛盾更加激化。 滥用媒介话语权肆意进行”舆论审判”,报道医院医疗纠纷89例中,无权威鉴定就黑医生的达62例 纵然在人人可以发声的社交媒体时代,专业媒体的话语权依然是一种宝贵资源。媒体的医疗报道常常决定舆论走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中美医患新闻报道比较研究:实务、效果与评价”中,学者庞慧敏曾采集2009年至2011年中国社会媒体报道医院医疗纠纷89例进行分析研究。医患纠纷中的孰是孰非本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中立的、权威的机构进行鉴定。而此89例医疗纠纷中,在权威专家鉴定意见之前就开始指责医生、同情患者的报道达62起,占69%。 对医生污名化的报道模糊了医疗暴力的实质,使得官从医者和患者的纠纷和公众视野中脱身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公布的数据,中国公共卫生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在全球191个国家中排名第188(倒数第四)。中国的公立医院,年收入仅约10%的资金来自政府,其余90%的收入来自病人的自费和医疗保险。正是这种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导致”看病难、看病贵”一直难以解决。而媒体集体陷入对医生污名化的报道中,不仅模糊了公众视线,混淆了真正的问题,使得官方得以从医者和患者的纠纷和公众视野中脱身,也无益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阅读更多
  • 1
  • ……
  • 5
  • 6
  • 7

CDT/CDS今日重点

【文章总汇】哥大学生抗议风波

四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