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

BBC中文:中国成为最大博士生产国的背后

周文彰表示,目前中国人才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已成为世界科技人才大国,每年毕业博士生数量、各类人才资源总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 其实,周文彰这种说法一直在引起争议,特别是最近中国学术界和商界发生的一系列“抄袭门”,“学历门”事件,更给中国的“人才强国”战略罩上阴影。 博士贬值 不知是否存在某种巧合,正当中国媒体大力宣传“人才强国战略”和“中国博士数量超过美国”之际,《长江日报》8月25日报道引述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完成的调查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博士生数量迅速增长,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博士生教育水平下降和学术质量滑坡。 报告显示,全国46%的博士导师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但大部分博导认为自己适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6名。 此外,周光礼还披露,大多数博士生已成为廉价高级劳动力,他们的老板则是导师博士不像博士,导师不像导师,博士与导师之间原本纯洁和纯粹的师生关系、指导与被指导的学术关系,早已异化为雇佣关系和经济关系。 据报道,中国现在博士就业还出现新动向,过去95%的博士毕业后都会留在高校或科研院所,而现在半数以上都进入政府部门,当了公务员。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也曾指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 学术腐败 这一普遍现象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官员凭借手中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在博士考试中“脱颖而出”,甚至有的官员连正式的大学毕业学历都没有,却能一帆风顺摘得“博 士帽”。 具体到大学博士导师的学风和蜕变,四川在线特约网络评论员钱桂林评论说,“大概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使博导成为一种头衔的国家。人们一听博导便肃然起敬。在中国,博导已成为比教授还要高级的头衔。而事实上,这些博导真的名副其实吗?” 澳际留学业务总监孙南在博客中指出,“看到中国的博士教育信息,我只能说留学海外人数大幅增长绝不仅仅是中国国力增强这一个原因,我们的硕士/博士教育体制、我们提供的教育产品质量以及浮躁的功利心态,已经迫使人才被动流失,而潜在的外汇流失、思想输入才是更加需要警惕的。” 中国学界人士猛烈抨击说,这种博士“泛滥”现象不仅是教育界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国民教育资源滥砍滥伐,“博士大跃进”带来的就是博士的贬值。 信誉下滑 最新一期《经济学家》杂志就中国的学术造假发表评论说,中国领导人胡锦涛经常强调鼓励创新对于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性,但科研学术界非常普遍的造假、作弊和学术剽窃使得中国实现这个目标变得很困难。 文章说,这种不道德的现象不是中国独有的,但中国的同行互审机制薄弱,奖励机制错位,还有对学术行为缺乏监督检查,使得学术造假舞弊几乎成为常态。 文章进一步指出,学术和科研领域的不端行为普遍,会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因为这使外界对中国的科研行业整体的信誉产生怀疑,并殃及中国产品的声誉和来自中国的信息的可信度。 今年6月中国政府发表中长期人才规划发展纲要,最终目标是将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 政治改革 中国走向“世界人才强国”还面临着国际人才竞争的压力。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表示,目前德国、法国等欧洲老牌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人才战略,通过经济技术移民、提供工作签证、增加科研经费、扩大接受外国留学生等措施吸引人才。 但是周文彰回避了中国政治体制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严重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卫志民指出,教育体制是在更为基础的政治体制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制度。所以,基础性的教育体制改革只能跟随于政治体制的改革,而难以领先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他说,体制性的学术腐败,只能依靠基础性的体制创新来解决,舍此别无它途。 近一两年,有关中国学术不公、学术腐败以及学术造假,特别是官员学术腐败的报道和评述屡见各种媒体。如果中国不推进政治改革和教育改革,那么政府提出的“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举措也只能成为空谈。

Read More

英伦在线:不孝有三,读博为大

标题是师弟的msn签名,其人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我常常通过阅读老朋友的博客、微博或者msn签名,跟上时代的脚步,所谓“温故知新”。2010年的今天,我读到这个网络论语,让自己有躲过一颗时代的冷枪,幸免遇难的感觉。 因为,两年前,我毕业了。 当时父母到英国来看我,在毕业典礼那天,父母和我们一起合了一张影。现在悬放在家里的客厅,这么多年的长途电话、火车飞机的辗转、过年的见面,加上童年时五六点就准备的早点,最后就压薄成这样一张照片,他们似乎很满意,我也已经三十一了。 记得五年前,我来英国读书,父母担心我的导师会怎么样,父亲特地让我上网找来导师照片,让他看看面相如何,我不知道他还有这个本事,信基督教的我妈却一反常态地说,你爸能够看人的好坏。 到国外读博士,听起来是风光无限的事情,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这个滋味如何。白先勇先生写过很多在海外生活的小说,讲述很多在美国台湾青年人的苦闷,里面有富二代、官二代的无聊和消遣,也有类似我这样的准洋博士、洋博士的生活。类似的生活,使得我对人生的态度,找到了新的理解角度。我看到马克思在柏林读书的时候,写信给家里要钱,他母亲写信抱怨儿子开销太大。我看那些历史名人,在海外的坎坷,找到他们的钱从哪里,因为每个人领钱花钱的时刻,看似庸俗不堪,却常常日常生活的节点,好似人身上的经络穴道,压住了那个点,才能够理解内心里的那一阵子痛与爽。 我至今记得一篇小说,叫《芝加哥之死》,讲述一名文学博士住在地下室,顶着种种对于生活的幻象,轰隆隆的地铁声,折磨他的神经,他在一页又一页的论文之间,努力避免把PhD变成permanent head damage的下场。当时,这样的博士所处在的台湾与美国的关系,类似今天的中国大陆与这个世界,一边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一边是难以融入的美国社会,即使所谓博士,也只不过那股时代浪潮中,一枚在海船上有些生锈的钉子而已,动弹不得。 所有这些关注,都是落在经济与对未来的关注上面。作为当事人的另一方面,过去的家,常常被我们这些博士所忽略。这对做研究的人来说,显然搜集材料方面,出现了盲点。除了自己,还有家人那段的感受,也很重要。对我来说,现在父母那边,越来越多的是回忆了。 比如,二十一年的那个夏天,父母带着我和妹妹第一次做海轮,坐飞机,离开温州,去上海,去北京,去看外面的世界。记得因为台风,我们一家四口,被困在温州借住的一间单元里,全家从来不知道打牌为何物,却居然一起打扑克,其乐融融。 我在上海第一次吃到了鱼香肉丝,不停地追着服务员问,这里面真的有鱼汤吗?在北京,我怀揣着家里给我的10块钱傍身,到处瞎逛。我的世界观,就是如此,仅仅是“好奇”两个字而已。在这点上,我觉得自己和曾笠,就是两兄弟,他喝完了牛奶,非要缠着爷爷奶奶,再打开那碗方便面,不管肚子饿不饿,还要尝尝里面的滋味。这么多年了,我觉得那身边的10块钱,真的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宿命,走得再远,钱还是家里的,而且还没有还。 刚刚开始读博,父亲曾经让我每个月给他100镑,当时的汇率是1比15,给他买小古董来消遣,结果我把这每月100镑,都变成了自己的酒钱,帮父亲在英国喝了不计其数的酒。 现在,我决定从这个月开始,每个月把这笔钱给他补上,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师弟这句新时代的“论语”一样的格言,稍微补偿读博时候留下来的那笔遗憾。 全文在此 http://www.bbc.co.uk/ukchina/simp/uk_education/students_diary/100604_zengbiao_phd.shtml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2 个评论 英伦在线的最新更新: TalkTone调查问题一览 / 2010-06-06 21:01 / 评论数( 1 ) 75%被调查者认为天安号护卫舰被朝鲜鱼雷击沉 / 2010-06-06 19:20 / 评论数( 10 ) 英国入侵西藏意图不在中国 / 2010-06-04 22:45 / 评论数( 12 ) 东印度公司:公司,地方政府,还是打手? / 2010-06-03 00:31 / 评论数( 0 ) 鸦片战争不是中英政府之间冲突 / 2010-06-01 18:24 / 评论数( 13 )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