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

中国官媒和卡扎菲“划清界限”

普通话主页 > 亚太报道 中国官媒和卡扎菲“划清界限” 2011-04-09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在利比亚设置禁飞区,中国代表投了弃权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声明,中国不主张在国际事务上使用武力。中国官方媒体也一直批评北约联军的空袭伤及平民。但随着利比亚局势的变化,一些中国官方报纸开始转变立场,出现“卡扎菲并不是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声音。 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旗下的《青年参考》四月六号网络版刊登一篇题为《卡扎菲并非中国人民老朋友》的文章,回顾了卡扎菲政权和中国的关系,披露卡扎菲曾经玩两个中国的把戏,与台湾当局眉来眼去,2006年允许时任台湾总统的陈水扁过境利比亚;在中国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上故意派出低级别代表,冷落中国;将重要的石油合同大多交给西方公司,而不给中国;对华政策摇摆不定。文章得出结论说,卡扎菲并不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自从北约联军为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卡扎菲的军事设施实施空袭以来,中国官方媒体批评这是“西方军事介入”,并大量报道卡扎菲统治的成就,说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青年参考》此时刊登这篇报道,被外界认为是,中国官方媒体出现了不同声音。 不过,香港《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认为,这种所谓不同声音,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中共当局对利比亚形势判断的一种变化。 “中国的媒体都是党的喉舌,都是党的工具,尤其是涉及到大的外交问题几乎没有自己言说的空间。实际上中央电视台这两天也有一点转拍了。开始对卡扎菲有一些不正面的报道了。就看得出它已经意识到卡扎菲的来日不多吧。” 北京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刘先生认为,在涉及利比亚局势的报道上,《青年参考》很难发挥什么独立见解,《青年参考》对卡扎菲的新定位,是中国政府要下台阶的一个试探气球。 “这个话说的肯定跟现在的形势转变有关,因为现在卡扎菲的倒台肯定是早晚的事儿。好的时候把你说成一朵花儿,跟你不好的时候,马上把你是一堆臭狗屎。把你撇开,这是它一惯的。从政治层面上看,中共一贯的它要在国际社会树立形象,它要把自己摘出来。因为现在国际上对它的暧昧态度了,甚至挺卡扎菲这一点舆论是很大的。” 刘先生表示,实际上最近一个星期以来,中国官方媒体,甚至中央电视台对利比亚事件的报道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原先那种有倾向性的报道减少。在中国大陆,《中国青年报》一直是官方媒体中比较敢言的报纸。张伟国说,最近两三年来,《中国青年报》的变化很大,与以前完全不同。 “《中国青年报》在中国整个现有的媒体里面也算是比较开放的,它一直是以开明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政府对于包括媒体在内的言论控制日益紧密。《中国青年报》自己的空间是很有限的。顶多也就是扮演政府赋予它的一个角色而已。” 刘先生也认为,虽然中青报系统经过多次整肃已经彻底变化,但中青报的编辑记者确实还有不少具有独立见解的人,这在最近《青年参考》刊登的文章中也有体现。 “《中国青年报》还有它们团系的报刊总有些说法。权术之上有价值在;冲突之中有规则在;武力之外有人文在,利益也是要区别道义的,等等这些说法。就是跟过去全毛论确实是有了很大的差异。” 《青年参考》隶属于《中国青年报》,每周出两期。有评论认为,《青年参考》比新华社的《参考消息》、《环球时报》意识形态色彩较淡薄,报道立场相对平衡。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Copyright © 1998-2011 Radio Free Asia.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更多

卡扎菲将因亲信背叛而下台–意外长

路透罗马3月31日电—意大利外交部长周四表示,卡扎菲亲信的背叛,而非西方军事行动,将最终导致卡扎菲下台。 意外长弗拉蒂尼将于下周一会见利比亚反抗力量的一位领导人。他是在利比亚外交部长库萨叛逃到英国的消息传开後做出上述表示的。 弗拉蒂尼在接受Canale 5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们不是要通过战争,而是要通过强大的国际压力,迫使他的亲信背叛他,而促使卡扎菲下台。” “(那些人)已经知道或很快会知道,这个政权是受到国际孤立的,卡扎菲不能成为利比亚和解进程的一部分。” 利比亚动乱爆发之前,早年为利比亚宗主国的意大利曾经是卡扎菲在欧洲最亲密的盟友。前不久,意大利有些不太情愿地加入了打击卡扎菲部队的西方军事行动。(完) 编译:高虹 发稿:段晓冬 路透全新邮件产品服务——“每日财经荟萃”,让您在每日清晨收到路透全球财经资讯精华和最新投资动向。请点击此处( here )开通此服务。

阅读更多

痛悔卢旺达,义惩卡扎菲

作者: 吴澧  |  评论(3)  | 标签: 卢旺达 , 利比亚 , 卡扎菲 , 国家保护责任 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震惊了世界的良心。惨案的发生,实在说来,出乎任何人预料。卢旺达当时有来自欧洲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但欧洲人怎么想的到,胡图族人拿着粗陋的砍刀,竟能杀死八十万图西族人——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卢旺达大饭店》(Hotal Rwanda, 2004),对次有触目惊心的重现。当时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后来在回忆录里说:未能制止卢旺达大屠杀,是他八年总统任期内最大的遗憾。克林顿那位负责非洲事务的白宫顾问苏珊·赖斯,则发了一个重誓:下次再遇上这种危机,哪怕烈火烧身下地狱,也要站在断然行动一边! 大屠杀发生时,联合国内负责维和事务的是后来当了秘书长的科菲·安南。面对惨案现场,他发誓“永远不再”。1997元旦,安南莅任联合国秘书长。在他和其他人士推动下,一个简称R2P(国家保护责任,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的新概念开始在国际政治圈流转——即政府有责任保护平民,如果一国政府做不到,国际社会可以采取行动。 2002年,非洲国家在南非城市德班(Durban)举行首脑会议,正式成立非洲联盟。接受了卢旺达大屠杀的教训,联盟通过的文件里,声明联盟有责任干涉,如果某成员国听任其人民遭受反人类罪行。非盟成了第一个将R2P纳入指导原则的地区组织。签字的国家里,有一个叫作利比亚。 随后,2005年9月,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首脑会议上,一百八十位各国元首无异议通过的大会公报里,正式规定了R2P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基本原则。 陶金虎主席代表中国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 大会文件虽然允许外部干涉,但订立了五个很难同时满足的条件。2005年以来,虽然安理会决议中引用过R2P这一概念,却要到这次利比亚事件,安理会才第一次授权集体干涉。联合国首脑会议公报里,提到干涉的是编号段落第138段里一句长长的话: In this context, we are prepared to take collective action, in a timely and decisive manner, through the Security Counci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ter, including Chapter VII, on a case-by-case basis and in cooperation with relevant regional organizations as appropriate, should peaceful means be inadequate and national authorities manifestly fail to protect their populations from genocide, war crimes, ethnic cleansing an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按英文原文的顺序,五个条件可以罗列如下。 (1) 必须是集体行动,而不是单个国家对他国采取行动,以避免侵略之嫌。联军对利比亚的干涉满足这一条件。 (2) 必须由安理会授权。联军这次有安理会3月17日通过的1973号决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授权采用“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平民。虽然决议并没有明说“一切必要措施”包括军事措施。但决议同一长句子里继续讲,(这些措施中)排除直接军事占领——换而言之,直接军事占领之外的任何“必要”军事措施都是允许的。 (3) 最可能受到军事行动影响(比如难民过界)的邻近国家必须愿意配合。这次阿拉伯联盟主动提出设立禁飞区。 (4) 和平手段试过了无效。1973号决议之前,2月26日,安理会另有1970号决议,要求卡扎菲停火。卡扎菲不接受。1970号决议里,已经点明了利比亚当局的国家保护责任。 (5) 某国政府明显地让民众受到反人类罪行的威胁。卡扎菲收买外国雇佣兵镇压本国民众,并在电视讲话里威胁班加西民众:我们今晚就来,如果不在军队进城前放下武器,那就无仁慈,无宽恕,军队一家一家搜,躲到女人的衣柜里也要抓出来!奥巴马在说明为什么要轰炸利比亚政府军时,就引用了卡扎菲这些“豪言壮语”。 幸亏卡扎菲配合,让联军在合法性上做足工夫,顺利走完所有程序,将该敲的章都敲了,破天荒地满足了R2P所有条件。是卡扎菲出动飞机轰炸平民,气到外交官纷纷倒戈,利比亚驻联合国大使含泪恳求安理会救救他的祖国,这才有1970号决议的及早通过,为后续行动铺平道路;是卡扎菲雇佣外国人攻击本国的阿拉伯裔公民,逼得阿拉伯联盟也要制裁他——这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所说的“根本性转折”(the game change); 也正是卡扎菲的成吉思汗式破城语言,才让本来迟疑的奥巴马,终于签发了攻击令。 即使程序完全符合国际法,美国政府内部,也有过反对干涉的强烈意见。主要是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反对。盖茨是共和党人。自越战以来,这已经是美国新传统了:凡是民主党总统主战,军方一定叽哩咕噜。军方比较保守,军官多是共和党,他们信不过民主党总统,怀疑民主党总统软弱。奥巴马是打着反战旗号竞选的,军方怎敢信任他?盖茨提出两条顾虑,一是西方干涉会激起阿拉伯国家和穆司令世界的仇视;二是单靠禁飞区未必能阻止政府军的地面进攻。结果这两条顾虑被两个女人分别解决了。 一个女人是认卢旺达大屠杀为任期最大污点的克林顿总统的夫人,希拉里身为国务卿与阿拉伯元首关系良好,认识他们二十年了。她说服了卡达尔和阿联酋直接参加军事行动。于是,不但禁飞区有阿拉伯联盟的背书,而且将有阿拉伯军机参与。这解决了盖茨的第一个疑虑。 另一女人就是为卢旺达大屠杀立下重誓的苏珊·赖斯,如今是驻联合国大使。赖斯拍胸脯担保,她有把握抓住通过决议所需的至少九票,可以加入超越禁飞区的条款,为保护平民,允许攻击地面部队。这解决了盖茨的第二个疑虑。盖茨改变了态度,其他反对者就跟着改变了。 苏珊·赖斯的誓言真不是白下的。她居然早就准备了这样一个提案,拿出来塞在黎巴嫩代表手里,让他以阿拉伯国家的身分作为提案国,一举拿下1973号决议。 这次干涉利比亚,必将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的重要先例,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要真的采取断然行动,无论是满足联合国文件的要求,还是说服有关国家内部的反对意见,都不是容易的,甚至要一点机缘凑巧。所以,当奥巴马本周一晚上全国电视讲话解释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时,当他讲了“有的国家能对他国内部屠杀视而不见,我们美国是不一样的”,接着就要说明,利比亚只是一个特殊例子。即使美国有能力有愿心,有着那些对屠杀人民视而不见的国家,美国要获得安理会授权也会非常困难。 其实,奥巴马大可不必讽刺那些坐视卡扎菲屠杀人民的国家。轰炸不能彻底解决地面上的问题,利比亚的前途仍然要靠政治谈判。这就牵涉到卡扎菲的出路。若要卡扎菲流亡出国,那些国家显然是他的首选。只有在那样的国家,特别是去那个领头对屠杀人民视而不见的“为人民服务”大国,卡扎菲才会比较安心,不必夜夜担忧被扭送国际刑事法庭,被迫回答安理会1970号决议所启动的反人类罪行调查。 (本文平装版已于今日见报)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3 个评论 吴澧的最新更新: 中美搞关系,人民要交谊 / 2011-03-09 12:47 / 评论数( 4 ) 莫看继位尊,难改积弊深 / 2011-03-03 07:04 / 评论数( 12 ) 国中娱秋雨,天外惊春雷 / 2011-02-17 07:16 / 评论数( 7 ) 埃及见民意,中东看国运 / 2011-02-15 07:10 / 评论数( 6 ) 老夫子归位,小鸡贼现形 / 2011-01-30 07:35 / 评论数( 32 )

阅读更多

卡扎菲究竟被誰拋棄

卡扎菲究竟被誰拋棄 卡扎菲對群眾又愛又怕,他的小說選早已為自己的命運埋下伏筆。 很少人知道,中國的長江文藝出版社二零零一年曾翻譯、出版過一本一百多頁的《卡扎菲小說選》,當年的印數是五千冊。在《逃往火獄》一文開頭,卡扎菲直抒胸臆寫道:「我愛群眾,就像愛我父親一樣;可我又怕群眾,也像怕我父親一樣——在一個沒有政府管轄的貝杜因人的社會裏,有誰能阻止一個父親對他的一個兒子進行報復?」如今,被稱為「狂人」的卡扎菲,逃不出墨菲定律的夢魘,他又愛又怕的群眾,不堪忍受他四十二年的獨裁統治,起來抗議示威,進而組成革命軍,點燃內戰烽火。 卡扎菲對群眾的又愛又懼,卻並不妨礙他動員、利用進而控制群眾,維持其長期統治。一九七三年五月,卡扎菲仿效當時的中國,提出「伊斯蘭社會主義」,發動利比亞的「文化大革命」,停止執行一切法律,解散所有政黨,取消各級政府,直接軍事獨裁,還模仿毛澤東的《紅皮書》,將自己的「最高指示」和「偉大思想」印成人手一冊的《綠皮書》。 一九四二年六月生於利比亞南部費贊沙漠地區一個普通遊牧家庭的卡扎菲,童年最大愛好就是聽英雄故事,崇拜埃及總統納賽爾。一九六一年,卡扎菲進入班加西大學主修地理。後轉學至班加西的軍校,並在一九六五年畢業後加入利比亞陸軍。一九六六年,卡扎菲赴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受訓半年。回國後,卡扎菲成立了以中下級軍官為核心的「自由軍官組織」,積極謀劃革命大業,終於在一九六九年的軍事政變中如願以償,推翻伊德里斯王朝。 長期以來,卡扎菲在國際上一直以激烈反美立場著稱。上台後不久,他即宣布將美國在利比亞的石油公司收歸國有。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一批利比亞民眾放火焚燒美國駐的黎波里使館。一九八一年、一九八六年,美國兩度以利比亞涉嫌恐怖主義為由轟炸利比亞。前一次擊落兩架飛機導致美國和利比亞正式斷交。而第二次對的黎波里和重要港口班加西市的空襲,造成七百多人喪生,包括卡扎菲的養女。一九八八年發生的洛克比空難事件,被認為是卡扎菲的報仇行動。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泛美航空一零三號班機成為恐怖襲擊目標,在蘇格蘭邊境小鎮洛克比上空爆炸,二百七十人罹難。一九九一年,聯合國對利比亞實施長達十一年的制裁。 零三年伊拉克戰爭後,卡扎菲的反美態度發生重大轉變。他放棄反美立場,宣布對洛克比空難承擔責任,並對受害者家屬進行補償,更成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個要求緝拿拉登、並向美國九一一事件遇難者表示哀悼的領導人。他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把造核武器的設備送給了美國人,還以優惠的經濟協議拉攏西方社會。隨後,西方與聯合國取消了制裁。二零零六年,利比亞與美國恢復邦交。 可圈可點的是,卡扎菲在穆斯林世界積極倡導婦女解放。一九七八年,卡扎菲創辦的黎波里女子軍事學院,主張女人不要蒙面紗,可以和男人公開說話。二零一零年,卡扎菲用二十六年時間和二百億美元修建的一個巨型灌溉系統竣工,這個系統長達三千七百公里,可以從沙漠深處抽取地下水,有望把沙漠變成耕地,可以使利比亞從此不用再進口糧食。種種跡象表明,卡扎菲已經決定結束自己的瘋狂時代,給自己退下政壇鋪路,也給利比亞留些好的遺產。 可惜,歷史似乎不再給他機會犯錯。卡扎菲武力鎮壓茉莉花示威群眾,轟炸平民,引發革命軍反抗和國際社會的制裁。同樣在《逃往火獄》,卡扎菲寫道:「個人的暴虐是暴虐中最容易對付的一種,因為無論如何,他畢竟只是一個人,集體可以除掉他。」如今,一語成讖。■ (柴子文、白路) 回頁頂 網站導航 | 私隱政策 | 下載中文字庫 | 聯絡我們 亞洲週刊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C) Yazhou Zhouka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