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

王思想家 | 南京大屠杀:从来不是国耻

南京大屠杀:从来不是国耻       每年12月13日,不是看雪的冬季,是他们发春的季节。这一天,反日愤青们欣欣然张开了眼,跑到电脑前,兴奋地敲下:南京大屠杀,国耻纪念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他们很熟练。     他们的每次表演都让我感到看小丑表演时候的那种快感。吐着烟圈,看着屏幕上的小丑,我微笑着说出对他们的评价:民族败类。     说“南京大屠杀是国耻”的人,是民族败类?是的,没错。          关于南京大屠杀,远东军事法庭认为死了20万至30万人。中国人受虐狂心态严重,坚决取上限,一口咬定死了30万,却提供不出证据。人死了那么多,确实不可能有准确的证据。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当时的户籍资料、军队人员统计、目击者记录等等,从各个方面进行证据的搜集、拼接吧。我们注重死亡人数,却不注重死亡的个体,这是一贯的。好了,今天不说这个,本文暂时认定死亡25万人左右。     25万人被杀,就是国耻?那扬州十日呢?嘉定三屠呢?蒙古人对中华民族的的屠城呢?都是国耻吗?不是有很多中国人还把成吉思汗当成自豪来炫耀了吗?好了,今天重点也不说这个。          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失败了,这是国耻吗?当然不是。成王败寇是强盗逻辑。战争总有胜负,失败固然不光彩,但也绝对不是国耻。士兵们勇敢抵御过外敌,他们已是英雄。     许多士兵过早溃败,是国耻吗?不是。不由联想到常德保卫战,国军57师8000多人,只活下300余人,师长余程万发出“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的电报后,不服从命令,未继续保卫常得,而是擅自率领百余人突围。有学者甚至认为余程万投降了日军,只不过又跑出去了。我则认为:常德保卫战是光荣之战,虽败犹荣,每次想起此战来都眼眶发热,余程万即便真的战败投降,也是英雄。     南京保卫战,就算军队失败不是国耻,那军队无法保护百姓,导致百姓被杀,总是国耻吧?这个分析略微靠谱,但也不能成立。因为军队失败与百姓被害几乎就是同一回事。人类历史上的城市保卫战,防守方一旦失败,大多都会导致百姓受摧残,如果动辄说什么国耻,那人类历史上的国耻也太多了,得有100万个国耻了。          那么,南京大屠杀就这么湮没在历史中拉倒了?不,历史要记住南京大屠杀,并且以“国耻”的名义记住——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人的国耻。     全副武装的军队,对放下武器的士兵以及无辜的平民,进行连续的、大规模的屠杀,这不是被害者的耻辱,而是加害者的耻辱。日本政府应该为战争忏悔,他们应该把12月13日定为日本的国耻日。     而当今某些中国人,把日本人的国耻,称为中国人的国耻,这不是民族败类是什么?          我做这样的论述,绝非玩文字游戏。确定国耻,非常重要。知耻而后勇,如果连耻都搞不清,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那么,什么是中国的国家级耻辱?     我来告诉你们。咱从1937年12月13日往后看:     抗日战争起,某些人躲在日本人从未到过的地方,叫喊抗日,摘胜利果实。国耻。     1945年,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没有享受战胜国的荣耀,而是很快陷入残酷的内战。国耻。     1948年,长春之战。国耻。         大批抗日英雄死于内战。国耻。     掠夺地主土地,摧毁了维护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乡绅阶级。国耻。     掠夺城市资本家财产,摧毁整个国家最具活力的经济细胞。国耻。     某年,出兵某国,陷人家于民族分裂、生灵涂炭。国耻。     1950年代,反右。国耻。     1960年代,和平年代,饿死3000万人。国耻。     1970年前后,文化大革命。国耻。         某年夏天。国耻。     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让领导先走。国耻。     2000年代,贪官人数、贪腐金额,比全世界其他200个国家的贪腐加起来还多。国耻。     2010年代,以权力构筑垄断企业,抢劫百姓。国耻。         高税收,低福利。国耻。         到了21世纪,我们眼光放远一些:     全世界已有137个国家公布官员财产,那些至今没有公布官员财产的国家,国耻。     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实行了民主选举,那些仅存的专制国家,国耻。             

阅读更多

王思想家 | 只要钓鱼岛,不要海参崴?

只要钓鱼岛,不要海参崴?       爱国需要勇气吗?有的人需要,有的人不需要。     真正的爱国需要勇气。要将国家的真实历史、真实现状说出来,指出一条被人类验证了的光明道路,竟然是需要勇气的。     虚假的爱国不需要勇气,只需要廉价的无风险表演就成。要进行这样的爱国表演,关键是选择好道具。我提供一个最简单的办法供爱国贼们使用,7个字:反美反日不反俄。圣上有旨:允许反美反日,不许反俄。钦此。     很多爱国贼已经很熟练地运用圣旨下的7字方针了。比如,他们一直鼓噪钓鱼岛,很少说起海参崴。     这两个地方现在都不被中国人控制。到底哪个更接近于“中国固有领土”呢?我们来比较一下:     1,中国人最早的历史足迹。海参崴,最迟在唐朝,已经有中国人在上面活动。钓鱼岛,最早只能追溯到明朝。     2,中国历朝政府统治。     海参崴,唐代渤海国时期属率宾府辖地,金属恤品路,元属水达达路,清初属宁古塔副都统,后划归珲春副都统管辖。     钓鱼岛从未直接受到中国历朝历代直接统治过。也难怪,这么一荒岛,当时的人哪里看在眼里。     3,纷争国是否承认过。     康熙年间清朝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属清朝。民国时期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协议》明文规定苏联承认中国对海参威的主权,苏联同意在1996年之前撤走苏联驻海参威所有驻军。     日本从未承认钓鱼岛属中国。     4,两地面积比较。海参崴600平方公里。钓鱼岛4.3平方公里,不到海参崴1%。     5,两块土地价值对比。海参崴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是天然的不冻港,不仅渔业资源丰富,并且是世界著名旅游疗养胜地。钓鱼岛下面发现了油气资源。     6,两地现状。海参崴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交通枢纽,军事重地。钓鱼岛上面没有淡水,至今无人居住。          显然,海参崴才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一部分”,而钓鱼岛,性质确实模糊。能找到的证据,就是钓鱼岛属琉球国,琉球是明、清两朝的藩属国,向明、清朝贡。而恰恰这一点,又被日本人用来说明钓鱼岛不属于中国。因为大家知道,朝鲜越南也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而中国人无法迈过去的一点是:假如要说钓鱼岛属于中国,那就必须同时说琉球(现在的冲绳)属于中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明确承认琉球属于日本。     奇怪的是,对于铁定的中国领土海参崴,中国人现在已经完全按照俄罗斯的叫法,称之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竟然是“征服东方”!),并且,领导人2012年去那里参加俄罗斯主办的APEC会议。而对钓鱼岛,中国人坚持不采用日本人尖阁列岛的称呼,仿佛很有民族气节嘛。     只有台湾,仍然坚持称大陆人所说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为:海参崴。          爱国贼呀,我实在是搞不懂你们了。你们为什么只要钓鱼岛,不要海参崴?我猜测了几个原因:     是因为爱国贼太穷,吃不起海参,只能吃得起鱼?     是因为斯大林曾经是干爹?可现在干爹都死那么多年了呀。     是因为南京大屠杀,所以仇恨日本?那么,江东64屯,海兰泡大屠杀呢?爱国贼们一般没有念过什么书,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大屠杀。     或许,是因为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土地割让多了不在乎吧。要知道,俄罗斯抢走了中国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呢。怪只怪日本人抢走的中国土地太少,所以,一个4平方公里的小岛也要发生争执。只相当于俄罗斯抢走的40万分之一。         我看到钓鱼岛在闹腾,看到海参崴在哭泣。更看到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嘲笑,以“征服东方”的名义,公开嘲笑着东方的一群猪。      链接: 《抗日战争:掉进了“苏联陷阱”》               《 又到“以俄为师”时》

阅读更多

王思想家 | 香港为何在97年7月1日回归?

香港为何在 97 年 7 月 1 日回归?     这个问题,我以为多数人知道。后来发现我错了。因为很多人居然说:那是中英两国激烈斗争的结果,英国政府被迫放弃香港。     先看香港是怎么割让出去的。这牵涉到 3 个条约。     第一个条约, 1843 年的《南京条约》。 1842 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1843 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其中一项是“把香港岛给予英国”。     第 2 个条约, 1860 年《北京条约》。当时清军败于英法联军,签下《北京条约》,将九龙南部割让给英国。     第 3 个条约, 1898 年的中英签署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以及一系列租借条款中,将九龙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方及附近二百多个离岛(新界)租借给英国。     说了这 3 个条约的内容,接下来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要知道 3 个条约的时效。前两个条约,都没有约定时期,可以理解为永久割让。第 3 个条约,明确了日期, 99 年, 1997 年到期。     然后要知道,这 3 个条约割让的领土分别是多少呢?可以这样比照一下:第 3 次条约的租借地陆地面积 376 平方英里,其中大陆 286 平方英里,岛屿 90 平方英里,较原香港行政区陆地面积扩大了约 11 倍,租借地水域较前扩大近 50 倍。     也就是说, 1997 年收回 95% 的陆地、岛屿、水域,是履约。 1997 年收回主权,是清政府当年与英国人商量好的。对此,英国人没有任何疑义。     问题在于早先割让的那 5% 的面积。 英国为什么要放弃这 5% ?他没办法不放弃。 香港整体没有因 3 条约而特别分开发展。 1990 年代,曾经有英国人想保留那 5% ,但是显然不现实。他根本无法自给自足,食物、淡水都靠大陆供应,加上殖民地的军费支出庞大,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中国。     不管怎么说,能把 5% 那部分收回来,是中国共产党政府的功劳,这个是要承认的。       还有一个小问题,为什么主权更迭的日期是 7 月 1 日?对于这个问题,大陆的媒体很少谈论。因为大部分人不懂,少部分人故意不想让民众知道。     于是许多人猜测:既然当年说好了 1997年 还给中国,那么,就定个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交界点,也就是 7 月 1 日零点,这样大家都不吃亏。再加上 7 月 1 日是中共建党日,该党也乐意在党日这天收回主权。     这样的猜测非常有道理,却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真正的事实很简单:当年是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签定的条约,约定五月十三日割让新界,而那一天,条约中写得明明白白,正好是“西历七月一日”。     约定主权交割在1997年7月1日,但没有说具体几点。那么,继续按照“二一添做五”的江湖规矩,应该是7月1日中午12点交割。实际交割时间早了12个小时,这是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     所以,从时间上来看,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是清政府的功劳;7月1日零点收回主权,提前了12小时,这是当今政府的功劳。感谢国家,感谢两次。        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     1 ,割让香港给英国,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然是好事。白痴才认为是坏事呢。     感谢国家。(备注:此处的国家,指清政府)     所割让的土地,当时都是所谓的“蛮荒之地”,后来的“东方之珠”是英国殖民者和香港民众共同创造出的奇迹。       2 , 1997 年收回香港,大陆的纳税人亏了还是赚了?     我们目前的国家喜欢“ GDP 崇拜”,那么,香港为我们增加了 GDP ?香港给中央政府上缴税收?还是说香港一分钱不上缴,反倒要中国大陆的纳税人承担庞大的国防军费?纳税人要求政府向纳税人汇报一下。打肿脸充胖子,那是傻瓜才干的事。       3 ,香港割让的功绩,仅仅是那些经济成就吗?     当然不是。 100 多年以来,香港逐步成为中国人民通往自由的桥梁,香港是我们的“自由之塔”。这座伟大的灯塔,至今仍然闪耀着自由的光芒,让待宰的羔羊不至于绝望。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更多

王思想家 | 埃及审判:不要奢望宽恕

埃及审判:不要奢望宽恕     审判在6月2日进行。穆巴拉克被判终身监禁,这是一个比较恰当的审判。相对于突尼斯和利比亚的专制者,穆巴拉克取了一个中间值。     一年前的4月15日,埃及总检察长表示,如果法院认定现年82岁的穆巴拉克暴力镇压游行示威者的罪名成立,那么他将可能面临死刑。如果最终证明穆巴拉克并没有下令杀害示威者,那么他将只会被判刑3-5年;再加上贪污和渎职罪名,其刑期将会在3至15年之间。     现在判终身监禁,属于折中。法院认为他“参与了镇压”。事实上很有可能是他一人下令镇压的。只是今天的审判者为了民族和解,偷换了说法。       理论上我们必须坚持:任何国家,任何下令镇压百姓者,必须判处死刑。     以后少说一点“四大文明古国”那种屁话吧。以前,用那种屁话来歪曲历史,意淫伤身。如今,再说那种屁话,只能让自己难看——老印、老埃、老伊,都走向民主自由了,只剩一蠢货在那里发呆了。       埃及法庭居然放弃了对穆巴拉克2子的指控,理由是其两个儿子与商人萨利姆涉嫌土地买卖等贪污案件已经超出法律追溯时效。这个让人大惑不解:难道刑事案件也有法律追溯时效?如果这是埃及法律规定的,那也没办法。     逝去的英烈永垂不朽。刽子手将在地狱里受到惩罚。     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刑事案件没有法律追溯期,因此,对于专制者的罪孽,要永远追溯。     穆巴拉克的经济罪行,在今天的中国人看来,是很轻微的:法官要他解释如何有能力购买红海边的600万美元豪华庄园,以及为何动用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建设和维护资金作为个人用途。     这简直是毛毛雨嘛。就如同陈水扁的所谓贪污,连个戒指都被法官拿出来说事。分明是很廉洁嘛。     那年之前,很多人都爱这个国家甚至是爱这个国家的朝廷。那年之后,一切都改变了。朝廷仍然假装威武,但在民众心目中,朝廷已死。       叙利亚的统治者还在顽抗,等待他的,只能是卡扎菲的下场,齐奥赛斯库的下场。     你们可以继续撒谎,反正已撒了近1个世纪的谎。人民曾经被你们欺骗,今天,历史无法隐瞒,人民已经觉醒。你们的罪孽仍在继续累计。       穆巴拉克到底杀了多少人?我想,数字会调查出来的,名单也会清晰起来的。     5月到底有多少天?据说有30好几天?     你们少放风说什么为**平反。你们唯一能做的,是认罪。       思维有点跳跃,我总把埃及和另外一个国家混淆在一起。     按照穆巴拉克的罪行,他被枪毙100次也难解人们心头之恨。但毕竟,在最后关头,他认清了形势,放弃了无望的镇压。     为了减少冲突,可以宽恕当年的专制者?     这两年,总有人在谈什么宽恕。非常荒诞。我坚持:不要轻言宽恕。在统治阶级没有放下屠刀并忏悔之前,被统治阶级着急忙慌地喊“宽恕”,怎么看都像是狗跪在地上献媚。    链接: 《埃及,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             《同情张召忠胡锡进 》       《卡扎菲的覆灭,与你我相关》                秀萌宝照片,酷赢“拉比盒子”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发现兴趣所在,玩转新浪Qing!

阅读更多

王思想家 | 五四运动引领中国走上歧途

五四运动引领中国走上歧途 ——9评五四运动       [ 核心提示:“五四”可以算是爱国主义运动。但是,作为一个群 体 性 事 件,难以掌控的五四运动也造成了很多误伤,尤其是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误伤。再加上某些无良心历史学家的歪曲,五四精神终于被阉割、被扭曲。 ]     “五四”的重要性,是被中国御用历史学家隆重夸赞的,甚至将这 1919 年这一天,作为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史的分界线。过去,他们阉割、篡改五四精神,今天,他们连阉割、篡改后的五四精神也不放心了,还要继续阉割、篡改。     为什么那些人要将“五四”夸张、阉割、篡改?五四运动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1 ,简述“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大家都熟悉,简单叙述:     1919 年 5 月 4 日 发端于北京的学生运动。一战结束,巴黎和会, 21 条,山东从德国转给日本……     通过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爱国学生让当时的政府看到了民众的力量,也让民众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这是五四运动的历史功绩。       新文化运动具体起源并不确切。     19 世纪以后,出现了许多觉醒的中国人,比如魏源、徐继畬、梁廷枏,王韬、郑观应等,他们著书介绍西方的民主制度,一些洋务知识分子或早期维新思想家还主张以西方的“君民共主”制度取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到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不仅着力宣传过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权思想,而且也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进行过提倡和介绍。     特别是严复的“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思想的提出,为新文化运动铺好了最后一块砖。     个人认为可以将 1915 年 9 月出版的《新青年》创刊号 ( 《青年》第 1 卷第 1 号 ) 作为新文化运动起源。陈独秀在该创刊号中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新青年》从创刊之日起,一再发表文章, 解释国家、政府、个人三者的关系,归结到一点,是要“堂堂正正以个人主义为前提”。     也就是说, 新文化运动萌芽于严复的“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正式起始于陈独秀的“人权和科学”,最终升华并定格为“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地区,是上海,后来推广到北京。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他是中国人第一次知道应该走出中世纪。 如果要按近代、现代来划分中国历史,我认为应当以 1915 年 9 月 15 日 陈独秀的《新青年》创刊号为界限,而不是五四 。   2 ,“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从两个运动的核心思想说起。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什么?是“民主,科学”,那时候对“自由”尚无充分重视。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注意两个词组之间的区别。实际上,五四精神的八字方针,如上面所述,被某些别有用心的所谓历史学家给阉割成了只剩“爱国” 2 字。       其次,从形成过程来看。     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国家的苦难、思想者的觉醒,具有相仿丰厚的铺垫。     “五四”起因有相当程度的偶然性。马哲分子如果楞要习惯性地从偶然中找必然,我们也不阻拦。        第三,从方式书看。     “五四”是街头运动。“新文化”则是思想运动,以传媒为主要活动地点。     构成新文化运动主体的报刊很多。影响比较大期刊的有《新青年》、《太平洋》、《每周评论》、《新潮》、《国民》、《新教育》、《星期评论》、《少年中国》、《建设》、《 解放与改造》、《少年世界》等 11 种。影响比较大的报纸有《晨报》和《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及其副刊《学灯》、《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等等,         第四,从参与主体来看:     “五四”是有热情、无思想的青年学生。一腔热血,一心爱国。     “新文化”则是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文学家。陈独秀是第一核心人物,其他还有胡适,鲁迅,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等等。       第五,从思想高度来看。     新文化运动提出的 司法独立 、教育独立、舆论独立、少数人的权利、公民权利的宪法保障,等等,远非“五四”所能比。       第六,从两个运动的结果来看。见下一部分。       3 ,被阉割、篡改的“五四”     为什么御用历史学家要夸张五四?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五四精神”之前,俄国刚刚进行了十月革命(其实叫十一月革命更准确)。 也就是说, 1940 年代以后,深受苏联影响的中国所谓历史学家们,将“五四”视为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响应,所以将其提高到了本来没有的高度。      他们是如何阉割、篡改五四呢?他们把“五四精神”的核心“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给阉割成了只剩“爱国” 2 字。   4 ,恶劣词汇:“五四新文化运动”     御用学者们创造了这个词,有意将两个运动混为一谈,从而使得“新文化运动”无疾而终,达到了 偷梁换柱 的目的。     于是,“新文化运动”成了植物人,御用学者利用“五四运动”抽去了民主与科学的精髓,戴着“爱国”的面具上场表演。     “五四”与“新文化”是有区别的。比如孙中山,他就欣赏五四,却对新文化运动多次质疑。其实,国共两党与孙中山的态度基本一样,但是他们并不想直接反对,而是曲解。这也是导致“五四新文化”这个恶劣词汇出现的原因。   5 ,“五四”仅有的意义却被掩盖     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在于,草民可以用街头运动来发出自己的呐喊。    此前虽然有“公车上书”,但那仍然是“忠臣谏言”式的,是跪着恳求统治阶级。    五四则是用呐喊来表达愤怒。而恰恰这一伟大之处,是要被御用学者刻意回避、掩盖的。    6 ,恶果:“五四暴雨”浇灭 “新文化火炬”     “五四精神”在新文化核心前面加了“爱国,进步”四个字。所谓“进步”是虚的,不值得批驳。其真正的指向是“爱国”。     也就是说,用民族主义情绪的所谓“爱国”,覆盖、阉割、抹杀了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     我怀疑陈独秀发现了“五四”的危险倾向,所以他在“五四”运动期间,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的五项要求之一,是“市民须有绝对集会言论自由权。”但他无法扭转“五四”参与者的肤浅与狂热。     从这个意义上讲,“五四”是中国历史、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大倒退。中国近代刚刚亮起的现代文明火种被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狂躁给抹杀了。     爱国,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7 ,秦始皇与“五四”:故意谋杀与过失谋杀     数千年(有人说是 5000 年)中国历史,只有 3 次思想大繁荣。     第一次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终止 于暴君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第 2 次是 20 世纪的新文化运动。终止,或者说消融于“五四运动”。     第 3 次是黄金的 1980 年代……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走出中世纪的一次努力,可惜没有成功。     谁说好心办不了坏事?   8 ,如果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会死于暴力革命     当然,必然会有人问: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就能带领中国人走出中世纪吗?     我的回答是:即便“新文化运动”不死于“五四”,也很可能会死于其他。苦难中的思想启蒙,很难一次成功。     如果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会死于暴力革命。也就是说,本来是“兵杀秀才”,现在却是“秀才杀秀才”,内讧。     你不杀人,别人也会杀,但是现在,毕竟是你杀了人。     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幽冥中负此良友。     我并不想谴责“五四”,我只想表达遗憾。   9 ,总结: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胜利,人民的苦难     说轻松一点,“五四”是“新文化运动”的硬着陆。     说严重一点, “五四”以狂风暴雨的形式,将新文化运动点亮的“民主与科学”的火炬给浇灭了。几千年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葬送了迄今最后一次复兴的希望。 尤其 后来一些无良心历史学家利用了“五四”,曲解了“五四”,至今还在欺骗、误导国民。     “五四”之后,中国人就在自卑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泥潭中难以自由地呼吸,直到今天。(首发于20090504)   爱国诚可贵, 自由价更高; 误伤酿恶果, 五四害中国。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