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独立

中国选举与治理 | 郑永年:台湾民主与中国的政治发展

  台湾民主对中国的政治发展意味着什么?这已经是一个相当老的问题。自从台湾在蒋经国后期开启民主化之后,人们一直在关注台湾对中国大陆政治的影响。这种关注不仅仅在两岸学者和政治人物中间,而且也发生在海外华人、学界、政界和商界中间。很多人一直相信,台湾能够成为中国大陆政治转型的一个参照模式。   但不幸的是,台湾的民主往往和台湾的统独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台湾的“独立”往往成为政治人物操纵选举的主轴。这个局面在很多年里一直影响着人们,尤其是中国大陆对台湾民主作一个客观的认知。自李登辉和陈水扁把台湾民主和独立运动捆绑起来之后,至少中国大陆对台湾民主化的认识趋向于负面。除了中国的自由派继续对台湾民主抱有信仰之外,很多人尽管也认同民主,但不能接受民主化和台独关联在一起这样一个事实。   不过,今年这次台湾选举的和平性质以及族群议题、台湾独立没有成为选举的主轴,又再次在改变人们对台湾民主的认识。在很多方面,人们已经感觉到,当台湾老百姓对民主的狂热度急剧下降的时候,中国大陆很多人,尤其是知识界开始对民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台湾趋向成为一个正常的民主政体的时候,其对大陆的影响只会有增无减。这种认知趋势纯属正常。台湾民主正常化表明民主政体的制度化程度的提高。一种起伏很大、反复无常的台湾民主,没有可能产生正面的外在效应,而只有一种制度化了的民主,才会对大陆有参考意义。   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海内外学者,对台湾的民主化运动已经作了详细的研究,但很多研究对中国大陆的参考意义并不很大。主要的问题在于人们往往把台湾的民主化,仅仅看成是全球民主化浪潮的一部分,他们对台湾民主所作的解读大都是西方式的。出于意识形态,无论是西方学者还是台湾学者,都把台湾民主视为是西方民主的延伸。西方式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妨碍着人们对台湾民主的客观认识。   中国大陆最关切的是政治发展的有序性,包括有序的民主化进程。对中国大陆来说,台湾民主化的参考价值,并不在于台湾民主化的具体路径或者制度表述方式;最具有价值的在于台湾民主的和平性质。   台湾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正式民主化,马上成为亚洲“第三波”民主化的代表。较之其它地区,台湾民主化的和平性特点非常显著。历史上,民主化经常充满暴力和鲜血。民主最先在欧洲产生,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英国是民主化的代表,但即使在英国,也割了国王的头。在其他欧洲国家,民主化是长期的社会运动,包括工人阶级运动和各种形式的民权运动的结果。民主传播到非西方世界之后,其过程更显得暴力。   中国大陆倾心于台湾民主的人们,往往过分简单解读台湾民主化。他们所强调的是纯粹的民主化进程,即从台湾早期的地方选举到开放党禁和报禁等政治方面的发展进程。不过,所有这些政治因素都很难充分解释台湾民主化的相对和平性质。如果从民主化的路径和制度表达方式来看,不难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是不同的。在西方,没有两个民主政体的实现路径和制度表达方式是相同的,在亚洲也如此。当然。民主化路径和制度表达方式的不同,并不表示民主政体没有共同性质,例如选举、多党制和自由的媒体等等。   但也很显然,无论从民主化的路径和制度表达方式,都很难回答这一关键问题:为什么一些民主化进程是和平的,但另一些则具有暴力性质?在很多已经民主化的非西方国家和地区,尽管有选举、多党制和自由媒体等被人们称之为民主的制度,但所有这些制度并没有为那里的人民带来清廉、有效政府,没有带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带来社会的稳定和和平。相反,在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很多民主政体往往和政府腐败、人民贫穷和社会暴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民主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那么,如何避免腐败、贫穷和暴力的民主,追求清廉、富裕和和平的民主呢?两种不同状态的民主,并不能从民主化本身的路径和制度表现方式来理解。   看来,人们必须对台湾民主作一新的解释,这一新解释,必须跳出民主化的路径和制度表达方式,而深入和扩展到社会经济发展层面,也就是民主化发生和发展的宏观环境。民主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历来就是民主政治研究的一项极其关键的内容,但在亚洲,这项内容被大大忽视。   简单地说,今天台湾民主的质量和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建设有关联。先经济发展,后社会建设,然后再民主化,这个过程是所有优质民主必须要经历的。西方如此,亚洲的日本和“四小龙”也如此。经济发展水平与民主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人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控制民主进程中的腐败。就选举民主来说,人均国民所得3000美元的国家,和人均国民所得3万美元的国家都可以实现民主,但是,这两种民主的质量绝然不同,前者更多的是劣质民主,而后者更多的则是优质民主。人均3000美元的时候,选票不值钱,一包香烟和一块肥皂就可以搞定一张选票。不难观察到,在低收入国家,选举过程中往往买票现象严重。在中国的地方选举中,这种现象也非常普遍。但是一旦到了人均收入3万美元的时候,很难买得动选票。这对候选人也是如此。在欧洲,很长时间里,参与政治的是贵族和社会精英。他们参政不是为了养家糊口。但现在,西方是大众民主,任何人只要能够得到足够的选票都可以被当选。但对那些来自贫民阶层的政治人物来说,他们所得到的职位,无论是议员还是政府官员,都是为了养家糊口的。当他们的职位不能给与他们足够的收入,来支撑一个体面的生活的时候,腐败就变得不可避免。英国议员近年来的腐败就是其中一个案例。   台湾民主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一点。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在民主化之前,其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中上收入水平,也就是具有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台湾在民主化过程中,“黑金政治”、选票贿赂也有发生,但大多发生在收入较低的阶层,主要是农村基层。这很能说明高收入水平对民主的重要性。如果选票可以被收购,那么民主就失去了其意义。在政治人物方面,被称为“台湾之子”、从基层打拼上来的陈水扁,在成为总统之后变得如此腐败,更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第二,经济发展和国民的受教育水平有关。在人均国民所得3000美元的时候,国民的教育水平还很低,很多人甚至还没有能力接受基本教育。但在人均国民所得3万美元的时候,大多数国民就已经接受了高等教育。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民主的质量有关联。例如要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贿赂选票就比较难一些,同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较能够收集和处理有关候选人的政策信息,并对其政策作理性判断。这并不是说,没有接受过教育或者接受教育不充分的人不会理性思考,而是说收集和处理政策信息需要知识成本。   第三,经济发展导致中产阶级,而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是民主稳定的社会基础。在任何社会,中产阶级都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中产阶级,就没有社会稳定,这是政治定律。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使得政治人物比较难以操纵政治,不管政治人物持什么样的意识形态,都必须照顾到中产阶级的利益。台湾在民主化之前,已经造就出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尽管台湾被族群议题所困扰,人民被族群议题所分裂,但是其民主进程相对来说还是相当和平,这和中产阶级的庞大有关。刚刚结束的选举也表明,一旦族群议题不再成为选举主题,和平就会有保障。   台湾的社会改革也同样重要。社会改革对和平的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性怎么说也不会过。在欧洲,民主政治可以说是资本主义或者市场经济的产物,但欧洲经历了长期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阶级运动,才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运动既促成了资本主义的转型,即从早期的原始资本主义转变成为福利资本主义,也促成了民主的转型,即从早期的精英(资产阶级)民主向大众民主(一人一票)转型。在亚洲,无论是早期的日本,还是后来的“四小龙”,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从而保障了民主化的和平性质。   台湾在民主化之前,在蒋经国先生时期,已经开始确立一整套社会保护机制,包括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制度。社会制度建设在把产业工人转化成为中产阶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有社会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有劳动工资的提高,这使得台湾在很短的时间里,培养出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同时,台湾政府也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经济结构上保障比较公平的财富分配。所有这一些,都使得台湾能够避免欧洲式的长期、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促成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民主化的和平进展。   有了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有效的社会制度,政治开放和民主化也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了。民主是普世的,就是说尽管民主先发生在西方,并不是说民主只属于西方。任何社会一旦其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其人民必然会产生政治参与的要求。台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学术界,人们认为存在一个东亚模式,主要指的是经济发展模式,包括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但实际上,也存在一个东亚政治发展模式,这个模式的特点就是先经济、再社会、后政治,先发展、再分配、后民主。除了台湾之外,韩国和新加坡也是这样。香港尽管还没有普选制度,但到目前为止的民主化运动也非常和平。有人说,香港已经成为“抗议之都”,什么样的抗议都可以发生在香港,但这么多年里,香港的抗议非常和平。很简单,从历史上看,无产阶级的抗议运动充满无限的暴力,但中产阶级的抗议运动则倾向于和平。   那么,中国大陆的政治发展会不会成为东亚模式的一部分呢?成为东亚模式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中国大陆也会沿着日本或者“四小龙”的政治路径。实际上,日本和“四小龙”经济体的政治路径都是不同的。再者,成为东亚模式的一部分,也并非意味着中国大陆的民主的制度表达方式,也会和日本与“四小龙”的类似。中国可以也必然发展出不同的民主模式。   中国可能成为东亚模式的一部分   从中国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看,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东亚政治发展模式的一部分,即走一条先经济、再社会、后政治;先发展、再分配、后民主的道路。中国在前面30多年里,其重点在于经济,在于发展。今天中国的改革目标,已经逐渐转移到社会改革和社会制度的建设。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或者阶层。围绕着这个目标,中国正在展开几个方面的改革。例如深化经济改革,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从而逃避“中等收入陷阱”。再如建设社会制度,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和公共住房,在为中产阶级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也为社会底层提供基本的社会保护机制。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中国目前改革的内容还是以民生问题为主体。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社会改革的目标,就是在继续做大经济大饼的同时,以更公平的方式来分配经济大饼。社会制度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公平地分经济大饼(例如以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另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做大经济大饼。社会制度建设好了,消费社会才会成为可能,社会稳定才会有可能。而消费社会和社会稳定,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建设或民主化,中国可以向日本和“四小龙”,尤其是台湾学到很多经验教训。如果中国大陆的人们仅仅局限于东亚的民主化进程,而忽视了全面民主化之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那么就会不得要领。实际上,就民主化的具体路径和制度表述来说,日本和“四小龙”是有很多教训的,它们中的一些能够找到符合自己的民主模式,而另一些则比较西方化。“去西方化”和“西方化”的民主模式,对一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问题已经不再是要不要民主,而是需要什么样的民主,如何实现民主。不过,大多数人会同意,中国需要追求和平的优质民主,而非暴力的劣质民主。如何避免劣质民主、追求优质民主呢?这是今天人们讨论包括台湾在内的东亚民主发展模式的意义之所在。   民主是普世的,就是说尽管民主先发生在西方,并不是说民主只属于西方。任何社会一旦其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其人民必然会产生政治参与的要求。        

阅读更多

BBC | 网友热议:《观台湾大选 大陆人的无奈》

网友黄河的投稿—《 按键 观台湾大选 大陆人的无奈 》在BBC中文网《大家谈中国》栏目中发表之后,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以下是网友就此文章的反馈意见。你对黄河的观点和网友的反馈有何看法?欢迎大家留言。 我根本不相信民进党的政见。我只有看到一堆空头的理念,没有看到会对经济有帮助的。每到选举就令人疯狂,路上12小时有宣传车在超高分贝在广播、每天不定时好几通电脑语音拜票与超多垃圾简讯,真希望能像日本那样冷感一点,规定候选人只能自己在街头上拿着扩音器讲,且有规定时间跟音量…… 未署名 你所说的大陆人无奈!所指的不知道是哪些人!在大陆有政治协商制~蔡英文最后也抛出这样的说法!告诉大家~台湾的人民最大党[许X淑],早已经参加大陆的政治协商!大陆人不见得都懂政治~在美国也一样[人民只知道美国有多伟大]!中国的今天~已经是世界最大的观光出口国,所以我认为”无奈”倒不一定,参考观摩到是肯定的! david Jhang, 台北 看了一个有关两岸三地的选举笑话,觉得很好笑但写实.大意是台湾人早上选举,下午便知道结果了,大陆人今天选举,昨天便知道结果了,而香港人更「厉害」,根本还没有选举便巳经知道结果了。共产党基本上都在学国民党(人大代表就学国大代表)但共产党落后了国民党大约50年,我预言2020年大陆会开始民选.2030 年共产党会失去政权.请拭目以待. DTYuan, Cleveland, USA 在台湾,很多支持蔡英文的人,是因为蔡英文提出的东西具体而有内容,或是她坚持不靠财团,小额募款。资本主义下,台湾政府与财团过于紧密,表面上看起来失业率下降了,但实际上平民百姓薪水下降,物价上涨。她所提出的公平正义与理性和有所坚持,是很多人支持她的原因。至于九二共识,老实说~可以做个调查,看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九二共识的内容是甚么? 大概小于10%的人知道。 台湾人, 台湾 既然这么多人崇尚所谓的”普世价值“,为什么不行动起来?移民墨西哥、印度、伊拉克或者尼日利亚,这些国家移民都非常简便,为什么要在这么差劲的中国呆着哀叹? 未署名 不可否认,台湾的民主其实问题重重,但瑕不掩瑜,台湾选前风风火火、选后却能回归和谐,这样的民主态度绝对值得称赞与骄傲! iansung, 台北市,台湾 推荐这篇文章:台湾的选举,都得等投票当日的晚上,计票结果出来,才知道当选人是谁;中国的选举,在投票前就已经知道谁会当选了…还是中国人比较厉害阿!我热烈支持中国人民争取选择的自由,而同样的自由民主,也应扩及到西藏,和您们的西域(他人的东土)等地区才是.

阅读更多

BBC | 民进党接受党主席蔡英文辞职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总统败选后请辞 民进党召开临时中常会,通过了主席蔡英文在总统败选后的请辞案,将在三月起正式生效,该党并检讨其总统选举败选的原因。 蔡英文在败选后第一时间即宣布将按民进党惯例辞职下台,虽然获得了民进党内及支持者的慰留,但她坚持请辞。 加入民进党时间相对不长的蔡英文虽然辞去党主席职务,但她也表示将是民进党终生党员,不会离开民进党。 目前接任人选仍未明,有猜测将由前行政院长苏贞昌或谢长廷接任,也有猜测可能将由像台南市长赖清德这样的中生代政治明星接任。 民进党在败选后除了将面临党内权力结构改变外,另一议题是其正检讨这场原先被认为有机会取胜的选举,为何出意料的落败。 检讨落败原因 民进党人士纷纷提出各种看法,谢长廷说投票率低于原先预估的八成仅七成多,以及年轻选民"首投族"因大学期末考因素未投票等,都是可能原因。 民进党的嘉义县长张花冠则说这次选举该党同时面对了两只老虎,一个是全球最有钱政党国民党,一个是最凶猛的中共。她将选举称为"不公平战争",并说国民党打的安定牌的确奏效。 此前预测蔡英文击败马英九的政大未来事件交易所则指出,这次预测失准的原因是因为泛蓝对宋楚瑜的弃保效应,各方原预估宋楚瑜将得到6-10%选票,但他实际仅得约2.8%。 在败选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也成为未来该党将检讨的项目之一。蔡英文本次选举提出"台湾共识"不同于陈水扁的明确独立诉求,但被马英九批评其说不清,美国前驻台官员包格道则说其空泛且不可能。 民进党本次提出的两岸政策被认为向中间移动,若就选票上来说,比民进党主张台湾独立力度更大的台联党,此次在立法院改选获得了近9%选票。

阅读更多

法广 | 当今世界: 林浊水分析六十年来两岸关系经历的三阶段

林浊水是民进党两岸政策的重要制定者,他在选举前夕表示无论台湾大选结局如何,两岸关系都不会有重大转变,因为“两岸各自分立的现实,和台湾独立难以获得国际承认”这两个框架局限,“逼使共产党、国民党和民进党三党在处理台湾问题上走向务实方向”。 投票日临近,在设于新北市新庄的竞选办公室里,正忙于第八届立法委员选举的林浊水把1949年以来困绕的两岸关系的难题概括为“各自分立,对主权又各有不同主张。”他把60多年的两岸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认为从趋势上看,无论政治家们在表面上吵得多厉害,都无法掩盖走向缓和的事实。 林浊水说:“早期的解决方式是武力解决。北京说要武力解放台湾,蒋介石宣称的反攻大陆也是武力解决。到了蒋经国和邓小平的时代,大方向已经转变为和平解决。台湾说要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陆方面说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这两个阶段的转变不仅发生在执政的国共两党,也发生在新生的民进党,尽管在戒严时期,早期的台湾民主运动无法清晰地表达他们的主权主张,但根据与党外运动高层有联系的台湾海外同乡会回忆,他们的主流也是主张武装革命的。而在美丽岛事件之后,海外主张武力的人才逐渐回到台湾从事和平民主运动。 林浊水认为无论是共产党、国民党或民进党,在前两个阶段几乎是以同样的步调在发展。 两岸关系的第三个阶段开始于1990年代,特点是主权问题逐渐被经贸问题掩盖,但北京并没有放松对台湾独立的防范。林浊水说就在这个阶段,北京出台了被国民党和民进党普遍认为是大陆武力犯台法源的《反国家分裂法》,但他不这么看,因为发动战争不需要法源。令林浊水感到意外的是,《反分裂法》规定,在三种条件下,大陆会采取非和平手段对付台湾独立,他认为这与大陆的宪法相冲突,因为中国宪法不可能允许对主权独立问题讨价还价。那北京为什么要违宪制定有附加条件的《反分裂法》,林浊水分析是为了向台湾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现阶段把武力废而不用,把统一问题搁置到未来,把现阶段两岸关系的主轴放在经贸关系上。 林浊水认为此次大选大陆成功做到了以商促统、以商为政,经贸的统战效应充分得以体现。因为选前,台湾著名实业家纷纷表态支持九二共识。与北京同步的是,国民党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也是搁置主权,大力推进两岸经贸关系。民进党也在不放弃建国努力的基础上,改激进方式为和平务实,蔡英文甚至表示可以概括承受马英九与大陆签订的ECFA。 林浊水说:“两岸关系的三大阶段,每一阶段都延续一二十年或三十年,这说明趋势如此,我觉得要推翻两岸各自分立的现实不易,本土人士想急切追求独立并获得国际承认也不易,这两个条件的框架局限,逼使共产党、国民党和民进党三党逐渐走向务实方向处理台湾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此次台湾大选的结果如何,两岸关系不会有很大变化。” 台湾民意也似乎印证了林浊水的说法,12月份的一次民调询问如果蔡英文当选,两岸关系是否会倒退?结果只有少数人回答会倒退。

阅读更多

法广 | 法国报纸摘要: 台湾在北京眼皮底下投票

绿色选民:决不让专制中国吞掉我们 法国解放报特派记者格朗日罗(Grangereau)今天以“台湾在北京的眼皮底下投票”为题,发自台北的报道说,从北京到“另一个中国”台北,绝对是“震撼”:人们可以随意进出国民党或民进党的竞选总部。蓝绿两党的数十万支持者,佩戴着本党的标致帽和袖章,微笑着欢迎你。他们拉着横幅,打着标语,从一个地方奔跑到另一个地方,白热化的气氛预示着竞争激烈,得票比分接近。 解放报记者看到,在民进党总部,人们正在打开一些小猪存钱罐的肚子,往出倒钱。此前,有民进党支持者让小孩子打开存钱罐为民进党募捐。国民党对这个做法表示愤怒,威胁要以违反选举法提出法律诉讼。但民进党随后又制造了数百万个小猪储钱罐,到处发放。 在民进党竞选总部,一名支持者以简短的语言向解放报记者解释这次选举的关键意义说,“民主是台湾现在的身份定位,我们决不让专制的中国把我们吞掉”。 这个报道还说,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在本次竞选中主打两张牌:一是反对社会不公,二是谴责工厂迁往大陆造成台湾失业率飙升。至于民进党的台湾独立诉求,蔡英文暂时将其搁置,目的是不想激怒北京。 解放报还说,对于这次台湾总统大选,中共没有像1996年那样向台湾发射导弹,北京也不敢像2000年那样,威胁要血洗支持民进党的台湾选民。解放报说,过去中共的威胁,对于2300万台湾人来说,总是起到相反作用。 两岸关系在大选中压倒一切 法国世界报记者佩德罗莱蒂(Pedroletti)发自台北的报道说,两岸关系在台湾总统大选辩论中是压倒一切的主题。台湾经济越来越融入大陆的经济,台湾的国际空间却含糊不清,各国虽然都承认台湾,却不能言明。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掌控两岸关系,是台湾总统候选人当选后的执政核心要素。 世界报的文章说,1971年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北京取代后,台湾所维持的“现状”有所变化:首先是,国民党政权在90年代实现了民主转型,催生出一个脱离蒋介石“大中华”计划的政治力量;然后,中国大陆开始开放经济,而且是透过台商的投资开放了经济;最后,中国实现了军事和经济的崛起,相对削弱了美国对包括台湾在内的保护力,也使西方陷入金融崩溃,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 北京向绿营发出缓和信号? 世界报的文章说,台湾自1996年以来,已经举行了4次总统普选。对于这次普选,北京看上去,不像过去那么紧张焦虑。中国官方的环球时报1月13日发表社评称,随着民主的发展,台湾的理性势力开始抬头,极端势力有所下降。此一说法,被认为是向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发出一个缓和的信号。 世界报说,马英九2008年当选台湾总统后,加快了与中国大陆发展经贸关系的步伐,两岸签署了免除关税框架协定,重启两岸大三通。这些举措使台湾经济增长加快。2010年台湾经济增长率达到10.8%。但马英九表示,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他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世界报说,两岸加快经济合作,是2004年,国共两党在陈水扁连选连任后,展开谈判的结果。因为当年陈水扁的连任,让这两个敌对兄弟–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很受伤”。 对于马英九在经济上的成功,民进党则强调说,台湾很多与大陆的合作协议都是陈水扁执政时期铺垫的。民进党发言人肖美琴表示,他们并不反对台湾对大陆的承诺,他们反对的是,经济成果被少数利益团体和商界占有。 蓝绿共识:尊重台湾主权维持现状 世界报说,台湾民进党当年是从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起家的,他们号称是台湾草民的旗手,对抗那些迁到大陆的大工业集团和商人以及传统拥护国民党的干部。民进党发言人还表示,北京当局更巧妙的方式干预台湾政治,比如通过派遣采购团到台湾采购,或协助大陆台湾人返回投票,来支持国民党。 世界报记者引述法国驻台北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戈尔古夫(Corcuff )说,尽管有分歧,但国民党与民进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尊重台湾主权和维持台湾现状。 今天法国各报头版大多是有关法国丢掉三A债务评级的报道。解放报大标题将法国总统萨科齐名字中的字母A拿掉,放倒在首页最下方,强调法国丢掉3A让萨科齐丢人现眼。费加罗报在头版说,法国丢掉三A加重了欧元区的危机。今日法兰西报则介绍法国丢掉三A后,在那些方面会有变化。昨天下午上市的世界报头版则是说维基百科的可信性受到质疑。  

阅读更多
  • 1
  • ……
  • 4
  • 5
  • 6
  • ……
  • 9

CDT/CDS今日重点

【CDS词条】梅大高速塌方事故

【文章总汇】哥大学生抗议风波

四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香飘飘不是爱国,是爱钱”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