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英政府對海伍德死亡反應遲緩 國會究責

記者林永富/綜合報導 王立軍和薄熙來事件,因牽連到英商海伍德死亡,英國國會利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訪問英國之際,頻頻向英國政府施壓,要求向中國大陸強烈要求查明死因,並且追究政府為何遲不介入的責任。  英國多家報紙連日不斷報導海伍德事件,英國政府對海伍德死亡案反應遲緩已經在英國政界引發質疑。英國議會議員、前自由民主黨領導人坎貝爾質疑,為什麼保守黨領導的政府等了這麼久才要求調查?工黨議員蓋普斯說,政府應該就這一問題向議會做出解釋。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也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英國駐華領事館官員在去年11月海伍德死後曾立即表示對其死因懷有疑問,但是由於一些英國官員認為要求中方進行調查會帶來問題,因此沒有繼續深究。  這一事件如今同樣引發對英國政府的各種嚴厲質疑。英國政府直到今年2月中旬才要求對海伍德的死因進行調查,並反覆聲稱,最初並沒有理由對海伍德的死因提出懷疑。  報導說,在海伍德死亡案引發棘手問題的當口,英國正在加大努力擴大對華出口以及吸引更多中方投資,希望借此幫助英國經濟走出低谷。海伍德在重慶死亡之後一兩天,英國外交部負責亞洲事務的布朗訪問了重慶並與薄熙來見面。 台灣 中國時報

阅读更多

危機與契機:核從核去?

亞洲週刊 加藤嘉一 中日兩國必須警惕「核猜忌」的升級,必須在恐怖主義蔓延的形勢下,展現負責任大國的風貌。 加藤嘉一,一九八四年生於日本伊豆。二零一零年獲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碩士學位,現任北大朝鮮半島研究中心研究員,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訪問研究員,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等專欄作家。中文著作有《中國,我誤解你了嗎?》、《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中國的邏輯》、《日本的邏輯》、《愛國賊》等。   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二日至十三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華盛頓主持了首屆核峰會,並發表了共同聲明。此前一年,奧巴馬在布拉格提倡實現「無核世界」的目標,從而獲諾貝爾和平獎。「核裁軍—無核化」無非是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國際安全目標,帶著一定的「理想主義」色彩。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六至二十七日,第二屆核峰會在韓國首爾召開,奧巴馬很自信地說﹕「美國擁有的核武器已超過實際所需。」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九日,正訪問法國巴黎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曾在與法國總統密特朗聯合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過中國對核裁軍的立場:「中國一貫主張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核大國應率先禁止和銷毀核武器;在核大國不斷進行核軍備競賽和積累大量核武器的情況下,其他核國家保持自己必要的核防禦力量,我認為是有好處的。」出席二零一零年華盛頓核峰會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再次表達了中國對核裁軍的立場:「中國一貫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中國堅定奉行自衛防禦的核戰略,始終恪守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在二零一二年首爾核峰會上,胡錦濤強調說﹕「中國高度重視國家核安全能力建設,嚴格履行核安全國際義務,廣泛開展核安全國際合作,確保大型公眾活動核安全,積極對外提供核安全及核能安全援助。」可見,從胡耀邦到胡錦濤,中國對核戰略的立場沒有變化,只是深化。 日本是人類歷史上唯一遭受過核武器轟炸的國家。作為一名日本公民,我非常清楚,日本普通老百姓對「核武器」持有極為敏感的態度。「核」在日本人眼裏甚至意味著一種忌諱。當年,日本因遭受美國原子彈而投降,國家變成一片廢墟,隨後被美國佔領。目前,在日本的「主權領土」上有著大約五萬名美國軍人,為駐韓美軍的一倍。三一一大危機的核心因素——核洩漏正在加劇日本人的「核恐慌」,反核心理已鋪天蓋地。直到二零一二年五月份,支撐日本百分之三十左右能源供應的核電站,其所有反應堆都要暫停,將降低GDP一個百分點,影響日本未來的能源戰略。 迄今為止,世界上兩個國家擁有「和平憲法」,即在憲法層面限制發動戰爭。日本是其中之一,另一個是哥斯達黎加。日本戰後始終堅持「非核三原則」——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核武器。戰後,日本自衛隊沒有殺一個人,一個自衛隊員都沒有被殺。這是日本戰後「國防政策」的真實。 我知道,中國的有識之士越來越認識到,日本鷹派強力主張「普通國家」,即弱化甚至放棄美日同盟,是為了實現「自主防衛」的新戰略,並斷定「右傾化」是大勢所趨,隨之而來的是「對日核猜忌」。日本是否正在發展核武,目的短期看是針對朝鮮,長期看是針對中國。我不是核專家,技術上需要哪些條件就不展開。只是想指出一點,不管從當今國際形勢的大方向還是從日本民眾對核武器的敏感和忌諱看,日本發展核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不過,近年來日本與美國圍繞普天間美軍基地的遷移問題所展開的博弈,中國人也給予密切關注,畢竟影響到其國家利益。戰後六十多年以來,日本始終在美國「核保護傘」下維護祖國領土,「重經濟—輕安保」,而成為經濟大國,實現現代化的今天,對於「依然被美國佔領著」的現實感到不滿的國民日益增加,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發展核武器及其透明度很低;日本因朝核危機或中國崛起而發展核武器;日本為了對抗中國海軍航空母艦而建造航母;日本軍備介入台灣海峽……這些「猜忌」無非就是在美國奧巴馬政權在安保方面的策略調整、日本新政權成立後在對外政策上的調整、中國持續性的綜合崛起、朝核問題持續性的不確定、緊張與緩和並存的中美關係、合作與競爭並存的中日關係、正陷入信任危機的日美關係等錯綜複雜的地緣政治因素造成的。 必須警惕「核猜忌」的升級。中日必須在國際恐怖主義蔓延的嚴峻形勢下,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風貌。中國當局堅持「全面禁止和徹底摧毀核武器」;日本當局堅持「非核三原則」,這是中日兩國核戰略上堅定不移的「底線」。何況,連超級大國美國的總統也提倡「無核世界」,中日之間盲目鼓吹對方核恐懼,只會造成「雙輸」局面。 與其相互猜忌和防範,不如互相合作和共創。比如,兩國政治家能否以「和諧」與「友愛」——東方智慧為指導思想,在「和平利用核電」等議題展開坦誠對話,在對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來自氣候變暖的壓力日益增大的新形勢下共同探討滿足能源需求的渠道,以及在恐怖主義威脅下保護能源安全的手段,以便向老大美國施加健康的核壓力呢? 日本作為再次遭遇核危機的國家,中國作為即將成為對核能源需求最大的國家,兩國完全有資格引導全球核議題的積極展開與長遠發展。

阅读更多

成立海岸警衛隊?誰來保衛中業島?

【明報專訊】菲律賓在南沙中業島修建碼頭、飛機跑道,外交部照例抗議,抗議之後誰來跟進,南沙以至多處的領海糾紛又由哪一個部門負責,仍然莫衷一是。按道理,保衛領土當然是軍隊的責任,但要動用軍隊去收復失地就是進入戰爭狀態,而以武力解邊界糾紛一旦開先例,整個周邊國家關係都要重整。最近在「兩會」上提出成立海岸警衛隊的建議,又沒有下文,誰來保衛中業島成為疑問。 職責重疊 「五條龍」無首 美國海岸警衛隊是美國5支武裝隊伍之一,除一般民事如航道安全及搜救、緝毒等任務外,還包括國防任務,在戰時由海軍指揮。中國也有公安邊防海警部隊,是武警編制,其任務與美國的海岸警衛隊類似,但就是沒有保衛領土的職責。中國還有其他4個部門在海上執法,包括海監、漁政、海事、海關緝私,號稱「五條龍」,五龍的職責有重疊交叉,也有死角,最終是群龍無首。 解放軍政協委員羅援少將提出成立海岸警衛隊的建議,就是要統合上述5個部門負責不同的領域,但歸根結柢還是要把保衛領土這項工作包括進去。海監過去曾經在南沙跟外國戰艦對峙3個小時,目前在釣魚島附近也增加了巡視的頻率,但如果中日關係緊張,日方出動海上保安廳的船隻來,海監在無武裝支援下,只能棄甲回航。 是否成立海岸警衛隊可以繼續爭論下去,但菲律賓在中業島建碼頭跑道是不會等爭論完才動工的,一旦成為既定事實,更會增添解難度。 阮紀宏

阅读更多

前進國會 翁山蘇姬今料當選

台灣蘋果日報 【張翠蘭╱綜合外電報導】緬甸今天舉行歷史性的國會補選,雖席次不多,但因民主精神領袖翁山蘇姬可望勝選,首度進入國會問政,象徵意義非凡,而這次補選也被視為2015年大選的試金石。不過這是緬甸自1962年軍閥奪權以來第3次選舉,選民缺乏民主選舉經驗,加上許多黨派名稱和黨徽與翁山所屬政黨雷同,恐擾亂選民投票。 這場補選僅從逾1000席中補選45席,卻是首度有執政黨以外的可信賴候選人參選,意義重大;翁山蘇姬就是代表性人物,兩年前大選時,她被軍政府刻意排擠並居家監禁。 今天的補選,是軍政府和翁山蘇姬的民主派人士在歷經20多年鬥爭後,邁向和解的重要一步,軍隊支持的新政府有意藉此擺脫國際孤立,翁山蘇姬陣營則希望緬甸能步向真正民主。 爭取自由和公平 翁山蘇姬雖被認為幾乎篤定拿下席次,她率領的國家民主聯盟(NLD)競逐其中的44席。但分析家認為,哪個陣營能贏得補選並不重要,當局已記取教訓。此次真正考驗是向世界證明緬甸具有合法選舉的能力。 澳洲坎培拉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史奇摩爾說:「此次大選唯一重要的是自由和公平,緬甸人不在乎國家民主聯盟贏多少席次,他們最想知道預計2015年舉行的全國大選,是否也會自由和公平。」 因補選席次佔不到國會的7%,就算贏得所有補選席次,NLD在國會也不會握有實質權力。不過翁山蘇姬希望藉補選,為人民的「渴望」發聲。 若NLD遵照政府遊戲規則,重建黨派,可望在2015年大選前打造相當勢力,對軍方撐腰的政府構成極大挑戰。屆時軍方是否承認翁山蘇姬和支持者贏得大選,還是會像1990年般否認選舉結果,才會是緬甸民主真正的試煉。 翁山蘇姬過去有15年時間陸續被關或軟禁,前年11月才重獲自由。1990年大選,她率領的NLD勝選,她理應成為總理,但軍政府拒絕承認;如今她和NLD競逐此次國會補選,最大挑戰不再是獨裁統治的軍政府,而是品牌辨識度。 黨徽雷同恐誤認 長久以來,傳統竹斗笠是NLD支持者的特色,然而許多黨派不僅有類似黨徽圖案,連黨名也雷同。 此次競逐補選的17個政黨名稱也和NLD撞名,其中9個黨名稱裡有「民主」,8個黨有「國家」。NLD候選人溫敏以「國家民主力量黨」為例,稱「很擔心,選民會誤認」。 翁山蘇姬小檔案 ◎年齡:66歲 ◎出生地:緬甸仰光 ◎背景:父為緬甸國父翁山將軍,1947年遇刺身亡 ◎婚姻:1972年與英籍學者阿里斯(歿)結婚,育2子 ◎學歷: .英國牛津大學文學士 .修畢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博士課程 ◎殊榮:1991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緬甸民主進程 .1948/01/04:脫離英國60多年殖民獨立 .1962:尼溫將軍推翻民主政權,成立軍政府,獨裁統治 .1990/05/27:軍人統治後首次大選,翁山蘇姬率領的國家民主聯盟勝選,軍政府拒承認 .2008/05:制訂新《憲法》,明顯排擠翁山蘇姬參選 .2010/11/07:20年來首度全國大選,軍政府人馬獲勝,掌控國會 .2011/02/04:新國會選出軍政府總理登盛為首任文人總統 .2011/03/30:軍政府移交政權給民選政府 .2011/05/17:特赦逾1.4萬名囚犯,後陸續特赦約1.3萬人 .2011/09/15:媒體解禁,開放緬甸民主之音及YouTube等網站 .2012/04/01:國會補選,翁山蘇姬可望勝選

阅读更多

路透﹕英商挪用薄家財惹殺身禍

路透社首次引述接近重慶事件主角薄熙來與王立軍的消息人士稱,王立軍以握有薄妻谷開來與英國人海伍德(Neil Heywood)之死有關的證據威脅薄熙來,是爆發這宗醜聞的導火線。 這名「大體而言同情薄熙來」的消息人士引述中央仍未完成的調查指出,王立軍向調查人員指證谷開來因「經濟糾紛」而想對付海伍德,雖然目前無法證實王立軍的指控有多少屬真,但王「毫無疑問」曾當面向薄提出海伍德離奇死亡之事。 王自知受查憂遭薄放棄 消息人士透露,王立軍向中央調查人員供稱,谷開來相信海伍德擅自挪用薄家的金錢。王在1月底向薄表明,他相信谷開來與海伍德的死有關係,「他告訴薄,這個問題恐怕無法遮掩」。據稱,王當時之所以這樣做是因中央正對他的過去展開調查,他擔心薄熙來為了保住自己在十八大高升的機會而犧牲他。 美前情報員:王應無申請庇護 然而薄熙來聽後卻大動肝火,數日後便把王立軍調離重慶公安局。王隨後上演闖進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戲碼,令外界對薄王反目的猜測得到證實。王立軍跑進領館的動機仍是疑團,美國國務院前情報官員譚慎格(John Tkacik Jr.)周三(28日)在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稱,王的目的相信是避開追捕及換取和政府協商自己命運的時間,因申請庇護應在中國境外提出,曾任重慶公安局長的王立軍不可能不了解。 路透社同時報道,海伍德去年11月猝死匆匆火化,是應海伍德家人的要求。家人稱,海伍德的父親在2004年喝酒後死於心臟病,因此他們並未懷疑重慶警方對海伍德死因的調查結果,也沒有受到壓力。 香港 明報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