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

北京召开7-21暴雨通报会 发言人念到伤亡人数时改口

原定晚上9时举行的发布会,推迟了半个小时才开始。首先由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新闻发言人潘安军通报灾情,他对着一份书面材料,刚念到“全市因灾伤亡”时,台下记者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但潘安军很快改口:“全市因灾人口160.2万人……”

  此后,在他的介绍中,不再提及伤亡情况的字眼。进入提问环节,有记者问:“气象局在预报时报的暴雨,但7月21日是当天实际下雨的情况远远超出预报的实际程度,这是为什么?”
北京市气象局总工程师孙继松的回答是:当天北京市气象台对于下雨时间的预报是准确的,但预报比实际下雨的强度差了一个量级。

阅读更多

慕容嗷嗷 | 捐款?你妹

北京遭遇了据说61年不遇的大雨,死伤惨重,但就在到底死多少伤多少该谁负责这些都没有弄清楚之前,ZF腆着45度角仰望天空泪流满面的囧脸,开始号召广大市民众志成城踊跃捐款了。
嗷嗷叔无力吐槽,唯有用图表达我对ZF的感激之情。

同时,为在天灾更是人祸中逝去的人们默哀,希望你们走好。

阅读更多

墙外楼 | 北京全市发起救灾捐款活动 遭网友抵制

北京全市将发起救灾捐款活动 昨晚,市委书记、市长郭金龙赴房山区实地检查灾情并慰问受灾群众。当天,本市成立“7·21”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做好救灾善后维稳工作。 本报讯昨晚11时,北京市市委书记、市长郭金龙在赴房山区实地检查灾情并慰问受灾群众后,回到市应急办指挥中心主持召开市委市政府领导干部会议,部署“7·21”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善后工作。郭金龙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为“7·21”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捐款活动。 郭金龙在讲话中指出,“7·21”特大自然灾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罕见的自然灾害,造成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造成的因灾死亡情况,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排查核实,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要认真做好死亡原因和具体情况的分析,为下一步做好善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会议决定,成立由李士祥任组长的市“7·21”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做好救灾善后维稳工作。郭金龙要求,做好救灾信息汇集和报送工作,按照规定及时向中央有关部门报告救灾工作最新进展,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由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为“7·21”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捐款活动,号召和凝聚全市群众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救灾工作中来。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政协主席王安顺,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吉林出席会议。市领导李士祥、牛有成、赵凤桐、鲁炜、傅政华、陈刚(市政府)、刘敬民、丁向阳、夏占义,市政府秘书长孙康林出席会议。 救灾善后重点工作 公安机关和地方政府要密切配合,做好因灾死亡群众的身份认定工作;全力做好道路抢通和受灾房屋清理普查,确保受灾房屋百分之百安全后转移群众返回;摸清各区县因灾经济损失情况,统筹做好救助援助工作;切实加强危险品管理,彻底排除因此造成的次生灾害;进一步做好救灾工作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 □现场在房山区检查灾情并慰问遇难者家属郭金龙:有困难就写信找我 昨晚,市委书记、市长郭金龙赶赴本次强降雨和山洪暴发的重灾区房山,慰问救灾牺牲干部和遇难群众家属,看望奋战在抢险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本市干部职工,检查指导救灾善后工作。 青龙湖镇辛庄村58岁的村民李营21日被洪水冲走,不幸遇难。昨天,郭金龙握着老李遗孀的手说,老李故去了我们很痛心,今天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来看望你们,你们有什么困难,党委政府一定会妥善解决。 21日晚上,韩村河镇副镇长高大辉在驾车前往受灾点指挥群众转移时,被洪水淹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郭金龙、王安顺来到高大辉家中的简易灵堂,向他的遗像深深鞠躬。长时间握着高大辉父母的手,郭金龙双目含泪:感谢你们为党教育培养出这样一个好儿子、好干部,他为人民牺牲了,房山区的群众永远不会忘记他!高大辉的儿子高崧淇今年只有11岁,临走前,郭金龙疼爱地抚摸着他的头,勉励他好好学习,并告诉他:有困难就写信找我,你可以写上是老高的儿子小高! 暮色中的青龙湖镇北车营村,到处是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泥浆和杂物,汽车被山洪冲击到排洪渠中拧在一起。市领导走进安置点的一个救灾帐篷内,村民李淑敏和杨俊英正坐在里头。郭金龙问:遭了这么大的水,村里面有伤亡吗?两人异口同声:没有!我们村里组织得好,转移得快,但这房子怎么盖起来,都愁死了。郭金龙安慰她:你们先找个地方安顿着,下一步镇里、区里、市里都会给予帮助,再加上乡亲们自力更生,一定能克服困难。离开村子时,郭金龙还打开车窗告诉乡亲们:只要人在就都好办! 晚上10点30分,京港澳高速长阳段南岗洼铁路桥区域的抢险救灾工作还在紧张进行,积水已经从最深时的6米下降到1米多。排水集团的防汛应急车正奋力排水救险,后面解放军武警战士迅速清理污泥,郭金龙、王安顺蹚着泥水到最前线察看工作进度。部队领导高声问:同志们,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争取明天早晨通车,有没有决心?有有有!战士们的回答响彻云霄。郭金龙被大家高昂的情绪所感染,他和战士们紧紧握手并大声说,感谢子弟兵的奉献,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你们致敬!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政协主席王安顺一同慰问检查。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士祥一同参加。 ———– @无敌王烁:刚接到到单位的通知,给北京赈灾捐款100块。从下个月工资直接扣了…我真他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傻逼到家了。 那个别有用心的资本主义国家,歹徒枪击死了12个人,总统出面吊唁,全国降半旗哀悼。这里的天朝首都,“下雨死”报道37人,依然歌舞升平,继续为“奥运会”加油,“青京赛”照常直播,没有最高领导慰问百姓一句话,灾难转变成歌颂救灾可以嘉奖,人的生命失去领导不急,高呼:要维稳!要确保十月盛会! 上学要北京户口,今天许多网友在问:捐款要北京户口吗? 【北京将在全市发起救灾捐款活动】短短一个月,中国政府向IMF注资430亿美元,援助上合组织100亿美元贷款 ,无偿援助阿富汗1.5亿元 。中非论坛援助非洲200亿美元。免除越南到期500亿美元贷款。共计1230多亿美元。现在又号召市民捐款,好吧,既然政府出手都如此阔绰,咱也不能认怂,我捐一个亿! 【谁还捐呀?傻了!】看看纳税人的钱都干嘛了——供得起:神九飞天,三公消费;养得起:贪官污吏,小三小妾;建得起:长江三峡,南水北调;还要借钱给美国,援交给非洲、朝鲜甚至菲律宾。谁还捐呀?傻了!脑子进水了,捐钱去养“郭美美”呀! 谁捐款,谁傻逼!若有善心,从身边做起——支助贫穷的亲戚、同事、邻居;从自己做起——别铺张浪费、别破换环境、别随地吐痰,遇到真可怜的乞丐,给他点钱。任何政府发起的捐款,都是一个陷阱:当官的嫌贪污的渠道太窄,希望八竿子打不着的傻逼主动送上门来。特殊党费,倒是个不错的注意,但要分级。 这是一个奇特的国家,素有把丧事办成喜事的传统。这或许和制度有关,落后体制之下,天灾人祸不断,丧事一个接着一个。怎样才能把丧事办出新意,这不愧是一个充满聪明智慧的民族,丧事按照喜事办,很好地解决了在频繁的天灾人祸中依然保持歌功颂德,弘扬主旋律的问题。于是,天灾人祸再也不是问题。越是大灾大难,越是人员伤亡惨重,越是大喜。一句“多难兴邦”,便将巨大的悲痛化为乌有,领导和政府的形象则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灾难中更加光鲜高大起来。一场大地震!一场大的矿难!甚至一场大暴雨!只要死难者多,出的英雄就多,英明的领导就多,庆功会就多,报告会就多! 但是作为正常的一个人,一个国家是理解不了的,大痛之下怎么会有大喜?你们不了解他的脸皮厚度!你们不了解他的道德底线!为了利益他们已不要脸,他们已毫无道德可 慕容雪村:一老骗子,行骗多年,每次行骗,都要自夸正直:「为了那些受苦受难的人,请伸出援手」「经手自肥,天诛地灭」。几十年间屡屡得手,但久而久之,也会露出马脚,老骗子兀自不觉,一见有机可乘就含泪向众人劝捐:请伸出援手!其状甚是感人,不过只换来一阵哄笑,有人道:大哥,你这招早就不灵了,省省吧。 一年税收十万多亿,三公开支1万多亿,军费开支数千亿,对内维稳数千亿,对外馈赠数千亿,对外投资数千亿;老百姓受灾还要我们捐款自救,要你们这帮王八蛋有什么用?养一群猪还能杀了吃肉呢,捐款?我呸,捐你麻痹啊捐!!! @北京市民踊跃: 本人郑重声明:此次市府号召捐款,本人一毛钱都不捐,所有标榜“北京市民踊跃捐款”的新闻全部为虚假报道,本人将保留追究相关媒体侵权的权利。 @阿基里斯的黎明:飓风韦森特正面袭击香港,带来狂风暴雨。大风可以直接把人吹走。全港各处有300多棵树被吹断,甚至大榕树都被连根拔起。在这情况下,全港有108位市民受轻伤。部份地区降雨量达到400-500毫米,远超北京市区7.21雨灾的160毫米。但全港没有街道被水淹,只有新界少数农田积水过多。帝都还要怪老天爷吗? 这妹子确实亮了,捐你妹,太有喜感了,啊哈哈。。。 政府穷到这种地步,因为一场暴雨就需要募捐的地步嘛,这可是北京政府呀,中国的首都,穷成这样了? 上次玉树地震,也有类似的消息,号召群众捐帐篷什么的,我只是觉得,一边给外国捐校车,一边给国外大量经济资助,一边号召民众捐助帐篷,挺搞笑的举动 上次才说,他们每遇一次事情就失分,天灾失分人祸也失分,坏事失分好事甚至也失分。这需要何等的智慧和执政能力啊。 其实这次低调承认错误,虚心听取市民意见,应该是北市政府很好得分的机会。 可惜了,猪一样的领导,以为搞成喜事了就可以向上交待了 真不明白啊,这几天没看新闻,别喷我。捐款干嘛用?车有保险赔,房子还有倒塌的么?捐款给谁啊?用来修下水道? 群众很简单 你(政府)不鸟我(群众) 我也不鸟你 @搜狗CEO王小川: 今晚得知了北京大雨死亡的人数,震惊,10秒钟说不出话来了,超出我任何理性、感性、认知、想象。政府过两日会公布数据,我无胆说出来。就一场大雨,还是在首都。这个苦难的民族。 半夜各大新闻网站放出房山区损失重大是铺垫,会有比较重大人员伤亡的。 不过这时候消息才出来说明中央对媒体管控还是很厉害的。 王思璟:采访过一个灾害现场,灾后存活者和灾前当地居民的差值是官方通报死亡人数的十倍。剩下的人也没计入失踪,算"返乡"了。 //@王冉:他们不报,外电也会报。世界已经改变,只有他们还活在原地。默哀,为死难者,为这座城。 捐款这事嘛,1不要北京户口 2不要纳税证明 3不限号 4不摇号。 那么简单的事,屌丝们还不快去捐?PS:某些人又要有新车开了 刚一网友提意说捐款这个事吧,但要按规矩,比如,凡纳税满五年以上的外地人和北京人可以捐,然后呢,摇号,谁摇上谁捐,摇上了半年不捐自动作废,每个月限摇两万个号,摇中的分周一捐款编号5和0,周二4和9,周三3和8,周四2和7,周五1和6,周六日不限号捐。 都不用。不过根据你身份证尾号,每周有限号!偷笑小心捐款 //@王资寒:是不是得摇号才行啊?//@时事周刊: 弱弱地问一下,没有北京户籍,没有交足5年以上纳税和社保,有捐赠资格吗? 还要单双号限号捐!//@李原: 请求北京市ZF给我个机会,让我为没有资格捐款羞愧一下!//@马猫猫猫: 对的! //@三水是春晖:对对对!得检查清楚,不能瞎弄! @bababybyV微博会员:建议@北京市民政局 在接受群众捐款时,审核他们是否有北京户口、暂住证,是否有五年完税证明,最好设立摇号和资格竞拍,捐款这事儿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捐的吗?

阅读更多

墙外楼 | 北京排水系统为何总是脆弱不堪?

纽约时报中文网财经评论员 王强 在上周六遭遇了61年来最大暴雨后,中国首都北京落后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再次蒙羞。 当天的暴雨导致城市严重内涝,多处路段由于排水不畅造成严重积水,部分立交桥下积水甚至高达四米;多辆汽车深陷积水之中,一个没能及时弃车而逃的车主在广渠门桥下葬身车中…… 据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的消息:截至22日17时,北京市境内共发生因灾死亡37人。其中,溺水死亡25人,房屋倒塌致死6人,雷击致死1人,触电死亡5人。目前,死者已有22人确定身份,其余15人正在确认中。 网友们持续不断地把暴雨和积水断路等灾害照片发到互联网上,批评和热议极端天气下首都的排水系统和应急系统如此脆弱不堪。 一位网友在新浪上发微博说:”一场大雨证明我们始终是发展中国家,连个下水道都弄不好。”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新浪网的官方微博也发布评论说:”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 仅仅一年前,一场同样突然而至的暴雨袭击了北京城,造成了路面积水、交通几近瘫痪,愤怒的市民们同样表达了对排水不畅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和政府的不满,舆论也纷纷施压,要求政府加大城市排水建设规划和投资,提高城市排水能力。然而,一年过去,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 其 实,从全国范围看,北京过去几年里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力度位居全国前列,政府也自称成绩显著。自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市就开始大力投资市政基础 建设。2004年7月10日,一场暴雨造成北京城市内涝,全城交通瘫痪,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要求北京市认真反思在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此后,北京市着 手建设排水管网。随着奥运会临近,北京在改造排涝系统中不断投入巨资,其力度远远超过国内很多城市。 但是,巨额公共投入后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去年暴雨后,市民们才从北京市规划委接受媒体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北京城市排水能力是按照一年到三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建设。面对公众压力,北京市防汛办负责人当时回应称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希望将最低排水标准从最低一年提高到最低三年,达到三到五年一遇的标准。 对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认为,北京市城市排水能力标准太低,给城市安全带来的风险很大。 一位熟悉北京地下基础建设、不愿具名的城市排水专家也认为,北京等大型城市的排水系统在建设时标准偏低。但他认为目前限制北京这样的城市地下排水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资金压力,而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地下空间更多的留给了电力、电信、以及地铁等直接关系到GDP的公共设施,留给下水道的空间很小。 而且,他说:”北京市把市政排水的业务归属北京排水集团也没有几年时间,北京的下水道责权不分,随着城市化发展,在北京进行排水设施规划和建设困难重重,各种成本越来越高。” 但城市问题总要得到解决。结果取决于政府的决心,如果政府有决心和动力挖开路面建设地铁,为何没有决心和动力挖开路面建设下水道呢?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显然并未把地下排水设施规划排在投资清单的前列,以北京为例,虽然去年已经遭受了暴雨袭击,但显然,过去一年时间里,市民们并未感受到北京市在城市排水规划和建设上的大规模行动,城市建设依然只是集中在大规模社区、地铁、地上污水处理项目等可见的政绩工程上面,部分城区甚至还在使用着明代修建的排水设施。 近年来,北京城正以”摊大饼”的方式向郊区快速扩张,宽阔的环路、立交桥和巨型社区出现在曾经的远郊区,但城市规划者并未提供有效配套的基础设施,更不用说规划建设超前于城市化的地下排水管网。 每遇暴雨袭城,人们喜欢引用法国伟大的文学家雨果那句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确实,下水道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自有城市以来,就受到城市规划者的重视,人们愿意把智慧和资金优先投入到城市下水道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之中。 但中国地方政府似乎并没有动力在”良心工程”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资,这导致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与严重滞后的城市地下排水设施建设之间巨大的反差。即使是北 京这样的首都城市,虽然排水管网的建设力度号称位居全国前列,成绩显著,但是糟糕的下水道状况在遇到类似去年和今年这样的暴雨天气时,依然会备受打击。 为何城市管理者没有动力大规模改善城市下水道呢?笔者认为,深层原因可能在于应用于城市下水道的投资不能为政府带来眼前的效益和政绩,地方政府更愿意把公共资金投入到与房地产、工业项目等相关的市政基础建设上去,这些项目能带来快速和可见的收获,有利于政绩评估。 未来,如何让市民住在一个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城市,对于中国城市的管理者们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治理方案,更需要对城市负责任的态度。

阅读更多

土地财政挽歌:部分基层政府不卖地没钱发工资

杭州会成为中国第一个无法完成年度财政预算目标的省会城市吗——现在,这还是一个假设。 不过,这座美丽的湖滨城市的确在煎熬中。今年上半年,在浙江省的11个市中,杭州是唯一一个财政收入负增长的城市。而在去年,它的财政收入还是全省首位。 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杭州的财政收入增速达到29%才能完成年初安排的预算收入目标,从而满足当年财政支出需要。在地产调控不放松、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陪伴下,29%不是一个可以“轻松”完成的增速。 还有更急切的:过去几年,杭州城建资金支出大部分来自土地出让金,城建资金支出是由土地出让金的收入来以收定支的;但现在,杭州正在向浙江省委省政府求助,申请财政补贴。 据了解,今年杭州市预算目标是完成土地出让收入430亿元,不过截至6月底,进账只有106亿元。要知道,三年前,他的土地出让收入曾经创下1200亿元的全国纪录。 两年前,本报头版曾以《杭州病》为题,报道这座城市越来越像一个必须依赖土地财政输血的“病人”,现在,“杭州病”正在蔓延。“地方在吃自己种下的恶果。”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蒋金法直言。 尽管一切远未结束,但告别土地财政的挽歌已隐然奏响。 地方财政对土地收益的高度依赖已引起高层关注。本报获悉,财政部正着手研究地方财政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这首先要对土地相关收入进行全国性摸底,届时与土地相关的出让金收入、土地相关税费甚至土地抵押贷款收入等都要进行摸底统计。 这,似乎是一个信号。 求助 近日,杭州向浙江省委省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中列举了杭州今年的重点项目以及需要的资金投入,其中最重要的一块投入就是交通,包括地铁、高铁和高速公路。此外还列举文化产业、民生保障等,要求省政府在对应的专项资金中拨款给予支持。 杭州市申请的财政补贴主要为专项转移支付,对应具体项目,专款专用。一般转移支付通常按照地方过去几年财政收入、人口等情况按照统一公式计算并发放。据了解,杭州过去几年财力好,一般转移支付很难争取到,中央也很少倾向浙江这样的东部省市。 杭州市发改委一位官员表示,由于政府财力受限,一些计划的建设项目,如铁路等确实是要暂时缓一缓了。 根据杭州市地铁集团的原定计划,地铁一期工程总投资达349.36亿元,计划于2011年底建成通车。由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和地铁4号线部分线路组成。而根据最新的计划,1号线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进入试运营,2号线东南段将于2013年底通车。按照原定计划,杭州地铁2号线西北段2011年9月初开始动工,计划5年后建成。但到今年3月31日,对西北段的拆迁工作才刚刚展开。 一家承揽地铁装潢项目的公司表示,他们承接了一号线7个站点的装潢,装修进度已达70%,但到6月份为止,资金全部由公司垫付,而每个地铁站的装潢费用大概500-1000万。而根据原定协议,“款项拖欠后,对企业上下游生产商都会产生影响。” 据了解,一号线由杭州地铁集团招标,其55%的建设资金由财政拨款。 2011年,杭州市完成公共财政收入785.15亿元,稳居全省首位。“杭州都是自筹资金解决问题,要补助的情况并不多。”一位浙江省政府人士表示。 但今年上半年,杭州公共财政收入只完成了460.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若要完成全年863亿元的目标,下半年杭州财政增速要达29%。 预算目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公共预算收入完不成,不仅影响一些项目的进度,甚至有可能影响与民生有关的一些支出。 “在项目上可以申请专项转移支付,也可以发行城投债、融资等,但如果社保等支出受到影响,那必将进行全国性的统筹,这需要在年度中进行调整,包括减支也包括扩大赤字。”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说。 “杭州病”扩散 一位杭州税务部门官员称,江浙民营企业目前普遍利润下降,而前两年火爆的票据贴现业务因温州民间资金连断裂等原因基本停滞。当地外贸企业虽多,但“外贸出口有增值税退税政策,外贸企业利润并不高,企业所得税也不会有太多。”财政增收困难与此有关。但最关键的原因,是杭州土地出让收入锐减以及房地产业的不景气。 一位杭州国土部门官员感叹,前几年无论是在供地方面,还是在资金保障方面,日子都很好过。但从去年开始,因为房地产市场萎缩导致土地交易量价齐跌,雪上加霜的是土地出让金的回收越来越难。 土地出让整体收入的下降又影响到了政府进一步土地收购和储备的进度,地方政府土地买卖循环变得很不顺畅。上述官员预计,土地出让金欠缴的量可能会逐步增加,开工率会逐步降低,导致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相关税费收缴困难。 回看2009年,杭州土地出让收入全国排名第一,达到1200亿元,而其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仅有500多亿元。大量的基建和公共项目依赖土地出让金,这些基建项目又带来了巨大的相关税收。 土地带来的收益不止出让金,还进而影响到营业税、城建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等多个地方税收收入。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全国税收仍增长11.7%,其中房地产相关税收贡献率达30%以上。同一年,上海以991亿元的土地出让收入荣登榜眼。北京以922亿元收入排名第三。2010和2011年,上海蝉联土地出让收入冠军宝座。 而这几个土地收入大市在今年都面临同样问题,即下半年都要拿出比其他省市更多的努力去完成年初设定的预算目标。 北京在下半年财政收入增速必须超过15.75%才能实现年初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北京财政收入增速为5.3%,低于预算规定的10%。上海则需在下半年完成16.7%的增速。 北京地税部门的一位官员说,下半年收入压力非常大,以往作为地税收入最大增长点的房地产和土地相关税费增速大幅下降,营业税、土地相关税费一度负增长。 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排行中,上海从第一宝座跌落至第九名,只完成了184.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四成。北京则无缘前十,比去年同期下降56%。 一位地方国土部门官员说,“土地财政也就是这五六年突飞猛进发展起来,现在好像离了土地,地方政府各方面都受到影响,包括发工资。” 在一些基层政府,年终要拿一块地卖了以后才能发工资。 成都一位政府官员说,当地有一块土地刚刚整理出来,有很多区县政府表现出强烈兴趣,但并不是开发,而是在银行抵押进行融资,进而进行一些基建项目的开展。 这些现象已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对土地相关收入进行全国性摸底将是可能的行动。一位地方官员担心,摸底可能会使地方违规土地抵押融资等情况一一暴露出来。 破除循环 地方政府对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的表现让蒋金法无法接受。“只是增速下降了一些,政府那个着急那个心疼,接下来的减税也不再有大动作”。 在蒋金法看来,土地财政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走了偏路。他认为,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让中国的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等改革异常艰难。“地方政府卖土地,搞基建,地价高涨,房价就下不去,高房价套牢了购房者,其他消费无法释放,制造业就卖不动商品,这样实体经济就好不了,实体经济不振,税收就上不来,税收少,钱不够花,地方又想办法卖地,再搞基建……现在地方政府正处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在一些专家看来,破除这种循环,中国需要深化正在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 在循环的另一面,依靠土地财政上大做文章的杭州、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从今年开始也已经越来越无法靠土地寻发展。 杭州的土地后备资源非常缺乏,目前杭州市内已经无法做到耕地占一补一的平衡,没有全省的支持,杭州已到了无地可用的地步。 一位上海市政府官员表示,上海的整个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占整个用地比重,实际上已经到了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的上限。而北京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也称,北京土地资源稀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财政主要依靠房地产收入这样一种模式已不可持续。 土地财政和地方经济看似牢固的利益链,已经出现断裂,也许这正是结束的开始。 相关日志 2011/06/30 — 时代周报:土地财政危局 2012/07/06 — 营口开发区卖光土地负债百亿 官员被指中饱私囊 2012/06/12 — 网传无锡部分地区财政破产停发工资 因拆迁不顺利 2012/02/18 — 地方财政遭遇负增长难题 2012/02/08 — 安邦-每日经济-第4105期 2012/01/10 — 市委书记曝基层财政缺口大 直言“天天想钱” 2011/06/22 — 北京土地财政临近破产 2500亿债务难偿还 2011/06/13 — 金融时报:卖地收入下降威胁地方财政 2011/03/14 — 北京某区县新上任一个“一把手”,发现无地可卖了,前任已把地全部卖光 2010/04/05 — 从房地产危局到财税变革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