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

南海核心利益说令中国外交陷入空前被动 | RFI

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中国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南海核心利益”之说,这个已被国内外媒体热炒多时的所谓“新提法”,竟然有可能是一条查无出处的假新闻。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有中国高官在与美国的闭门对话中将中方对南中国海问题的表述,升级为中国的“核心利益”。而在此之前,中国的对外表述中能够被称为“核心利益”的有争议地区,主要是西藏和台湾。 据《联合早报》北京记者韩咏红的报道,对此,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表示,这个查无确凿出处却又被广为报道的“核心利益”之说,是个有待澄清的误解,他并怀疑这未必代表中国最高层的既定政策。

Read More

中国周边为什么烽烟四起- 王一博的日志- 网易博客

日前,中国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做客山东卫视,做了一场题为“ 中国崛起 与国民心态”的演讲。在演讲中,吴建民着重强调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是造就 中国崛起 的原因,并认为中国已经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本文摘编了吴建民演讲现场观众的提问部分。 … 问:我记得还有一本书《中国没有榜样》,也是在强调中国有很独特的发展道路,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 中国模式 ”;但是另外有一些经济学家和思想家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上和西方国家以前的发展,从经济规律以及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制度和各个方面来说没有 …

Read More

杨恒均:从领导人的出访看中国外交的困境与危机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中国领导人的外事活动频繁。如果在各大机场统计一下搭载了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客机与专机,估计平均不到十分钟就有一架腾空而起。表面上看,这无疑是中国外交的黄金时代。然而,这只不过是表面而已。我感觉到, 在热闹的表面之下,中国的外交一直没有摆脱困境,而这种困境,迟早会演变成危机。   我就从中国领导人出访中观察到的三个现象说起。 第一个现象我想大家也都留意到了 :中国领导人出访时飞机里都装满了工商界人士。每一次大的出访,最重要的活动一定是签署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贸易合同,一位西方政界人士告诉我,出访的中国领导人给他的印象是一位商业代表团的领队。   当然,西方领导人来访中国的时候,也会入乡随俗,带来许多资本家。可是大家注意到没有,西方领导人之间互访,就很少带那么多商人随行了。做生意是生意人的事,没必要都由国家领导人来主持,西方领导人跑到一起去的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在政治、军事与人文方面交换意见,或者共同探讨国际上的某个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   第二个现象也很明显。 中国领导人虽然带了那么多生意人同行,但他们并不“在商言商”。他们每次出访,都伸出了扩大交流与合作的橄榄枝——强调的不是工商业领域,而是政治、文化、人文甚至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这说明中国的领导人很清醒,他们看到了中国外交的困境:贪婪的西方人是不会拒绝口袋满满的商人的,更不会拒绝乘坐专机过来的官员与商人(或者“官商”),同中国做生意,何乐而不为?可大家想一下,这些年来,中国同世界,尤其是与西方大国之间,在政治、军事、人文这些层面的关系又如何?   恕我直言:进步不但不大,有些方面甚至退步了。西方国家之间不是没有贸易摩擦,但领导人到一起后很少谈贸易,更多的是谈“政治”,要知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最牢靠的不是“生意关系”,而是“政治关系”。中国目前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几乎都是维系在庞大的贸易之上。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做生意是双赢的,但如果没有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关系作为坚实的基础,这种靠商业维系的外交关系就会经常陷入困境,最终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危机。   举个例子。美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额与中美之间的相比,小得可怜,但这两个国家间却很少有政治、军事与文化层面的摩擦;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大得惊人,可两国之间在政治上貌合神离,在军事上甚至都把对方当成假想敌。政治与军事关系看上去没有真金白银的商业关系实在,可在维系两国整体关系上,却更加牢靠与重要。   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总量增长惊人,西方都不敢小看,也需要中国装满纳税人钱财的口袋为他们扑灭金融危机,可谁能保证中国的经济一直飙升?谁能够保证在下一个十年,西方在经济上依然需要中国?到那时,用什么来维系双边关系?   按说,生意越做越大,哥们你好我好大家好,可逐渐扩大的贸易交流不但没有换来政治等领域的深入合作与相互信任,有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中国威胁论”,而实际上, 中国领导人心里很清楚,让他们担心的不是“中国威胁论”,而是“威胁中国论” ——从政治、军事层面的外交关系来说,中国目前在国际社会是相当孤立的,军事盟友也就北朝鲜等两三个,而政治上能够聊聊知心话儿的,绝对不超过五个。且不说周边国家对中国心存顾忌,西方那些同中国做生意做得热火朝天的,始终在政治、军事与人文层面保持了冷漠的距离。中国领导人有理由担心:等到我 GDP 疲软,等到我口袋鳖下去,等到我人老珠黄的时候,现在同我做生意做得火热的国家不但会见死不救,甚至会落井下石,威胁中国政权的稳定与国家安全……   这一切都是怎么造成的?现在, 让我谈一下中国领导人出访时的第三个现象。 当他们同西方领导人会谈时一定会表达这样的意思:我们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我们的文化与历史不同,让我们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求同存异……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这就是造成中国外交始终无法走出困境,未来潜伏着巨大危机的关键所在。   有人说这是“冷战思维”,显然是把这个词儿当成了贬义词。实际上,在冷战时期,“冷战思维”不但不是贬义词,而且是国家要存活下去必须选择的意识形态。那时你要就是选择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要就是选择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要就是解散军队,宣布中立。现在,冷战是结束了,但我感觉到,只要还存在着政治和军事上相对立的政治与社会制度,“冷战思维”就不可能结束。中国如此,西方也一样。   中国领导人在所有的场合都强调了我们与人家的政治制度不同,要求同存异。 可迄今为止,我也注意到,竟然没有一个外国领导人做过类似的声明 。有时,作为中国人,看到领导人每次都近似“祈求”地要和西方领导人求同存异,那些国家的领导人却从来不接腔,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所以,这些年我很少把精力放在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上,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就目前中国国内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现状,要想在国际关系中走出困境,避免危机,是有很大困难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了这样的共识: 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社会层面的危机很重,而解决的办法必须是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社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重建 。可很少人意识到,我们在国际事务与外交上同样困难重重,甚至潜藏着更大的危机,而解决办法,并不在于北京如何去表达善意,媒体如何到海外扩大宣传,生意与贸易如何进一步扩大,以及用纳税人的钱去扮演圣诞老人和散财童子的角色……   解决的办法依然在国内, 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与价值观的重建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不但扫除了中国在国际上崛起的障碍,而且也将大大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软实力。这两个问题久拖不决的话,中国很难走出外交困境,而当危机到来的时候,后果将不堪设想。   杨恒均   2010-06-28 《外交杨皮书》系列之九 (此文是从日前在智库演讲的部分内容翻译、整理而来)     参考阅读:   《外交杨皮书之一:索马里海盗“持剑经商”》 《外交杨皮书之二:谈谈美国的霸权与“持剑经商”》 《外交杨皮书之三:美国对华政策是基于“稳定压倒一切”》 《外交杨皮书之四:以夷制夷,以美国人的价值观制约美国》 《外交杨皮书之五:我们用什么来制约崛起的中国》 《外交杨皮书之六:李光耀为何要拉美国制衡中国》 《外交杨皮书之七:北京通向台北的路,不应该绕道华盛顿》 《外交杨皮书之八:中国为什么不放弃北朝鲜》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