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思维

朱维铮最后一课:别把自己变成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这是朱维铮先生整整52年教书生涯的最后一堂课,地点是复旦大学第五教学楼5301室,题目是《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复旦各个院系有200多位学生聆听了这堂课。在历史系副主任邓志峰和姜鹏博士的陪护下,先生提前到达教学楼,走进教室时,他仍不让人搀扶,而是用了拐杖走上讲台。授课时,先生的声音微弱,但他仍坚持讲完了这将近两小时的课程。“就到这里!”先生讲完这最后四个字,起身退场,他仍坚持着不让学生搀扶,缓缓走进休息室。就在先生退场时,闻讯赶来旁听并录制上海电视台《大师》节目组的所有编导都落下了眼泪。其实了解先生病情的人多少已明白,这很可能是朱先生与大学课堂最后的道别。

阅读更多

宣传手段

我们总是被裹挟在各种各样的宣传中,从战争时期的宣传到广告和政治宣传。这些宣传使用那些被多次证明行之有效的各种手段来使我们接受被宣传的事物,很多时候不是因为那些事物本身,而是因为宣传手段所施加的其他影响。 还好,这些手段已经被人们发现和总结出来。同时,对付这些宣传手段的方法也很简单:独立思考,收集更多信息,将所宣传的那些事物本身的价值和那些宣传手段提供给我们的其他因素分离开。这些都可以使我们尽量避免受到宣传手段的干扰,而影响我们对于事情本身作出准确的判断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理性选择哲学的失败

根据黑格尔的说法,历史是靠理念驱动的。在差不多其他每个人看来,这个想法很愚蠢。衡量一个地方的热情与痛苦岂能是“理念驱动”可以形容的?就如利比亚。但黑格尔也有自己的理由。比我们脑内的,想法对于他而言是公开的,并且协调了行为。简而言之,它们是务实而有意义的词句。要说历史是“理念驱动”的就意味着像所有合作一样,国家的构建需要共同的基础词汇。

阅读更多

成都茶园里喝出来的“保路运动”

在中国近代史上,“保路运动”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也是最值得史学家和各类人文学者探研的一段历史。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专家和学者多 把研究的热忱及重点放在因“保路运动”爆发才取得成功的“辛亥革命”上,对“保路运动”本身却一直采取相对淡漠的态度。当年“保路运动”的发生背景究竟为 何?现实意义又是怎样?彻底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是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一块敲门砖。

阅读更多
  • 1
  • 2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