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

从《肖申克的救赎》说起

有些鸟儿天生就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明,歌声太甜美、也太旷野了,所以你只能放它们走,否则哪天你打开笼子喂它们时,它们也会想办法扬长而去。你知道把它们关住是不对的,所以你会为它们感到高兴,但如此一来,你住的地方仍然会因为它们离去而显得更加黯淡和空虚。 —–斯蒂芬·金 根据斯蒂芬·金小说《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很多出版社干脆直接翻译为《肖申克的救赎》,因为那个电影实在是太出名了)改编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可谓是一部励志类型的电影。 电影中的主角安迪含冤入狱,但经过20多年之后终于逃离了那个监狱。并把典狱长诺顿送到了法庭。 实际上无论改编的影片还是原著,都体现出了对体制化的批判和对自由的追求。 总体来说,电影改变的很成功。但是原著中很多地方和电影不相同。 比如原著中的安迪身材很瘦小,因为只有瘦小的身材才能从狭窄的排水管道中逃脱。 在观众的心目中,凡是英雄的形象,都应该是潇洒英俊的,至少不能其貌不扬。可见往往在人们心目中对形象的完美要求,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不相符合。正因为安迪身材比较瘦小,所以可想而知,他在被监狱中那些同性恋欺负的时候所遭受的屈辱有多大,也更能反衬出他的自强不息。 图书馆的原管理员,被假释出去的那位老者,原著中并不是自杀而死,而是郁郁而死。 书中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我”,被假释出狱后,已经习惯了监狱中养成的种种习惯,甚至在每个小时的固定时刻上厕所。当然了,上厕所之前要习惯性的向“狱警”报告一下。这也让他的老板很不喜欢他,因为他每次上厕所之前还习惯性的向他的老板请示一下。 其实作者所想展现的,正是体制化对一个人的束缚。“刚开始你很讨厌它,但久而久之,你就习惯了它,甚至离不开它”。 书中并未称监狱为让人厌烦的地方之类,而是几次称它为“幸福的小家庭”。很多重犯刚进监狱,都濒临精神崩溃,甚至有自杀的想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更多的是去适应,直到离不开那种生活。 书中提到了一位犯人在监狱中服刑十多年,他养了一只四五年的鸽子,那只鸽子就是他在监狱的朋友。他刑满释放那天,他也还给了那只鸽子自由,让它飞向天空。不过很多天后,那人在公园的座椅旁发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鸽子:它已经习惯了那种被圈养的生活,失去了自由生活的能力。 电影中的典狱长诺顿,性情残暴,他指使人开枪杀死了知道真相并可能让安迪无罪释放的汤米。但原著中并不是这么描写的,诺顿并不是一直在肖申克监狱,而是在安迪来监狱之后,才调来监狱,诺顿并没有杀死汤米,而是把他调到了别的监狱去。不过原著中的诺顿要比电影中的更贪婪,他利用安迪的帮忙洗了更多的黑钱。而且他最后也不是被警察带走,至于他最后的结局书中没有交待。 不过按照书的作者的思路,我想很可能在那个年代的美国,在那种体制下,很可能他的结局并没有电影中那么惨。 主人公安迪正是通过利用法律的漏洞,让一个狱警把继承的几万美金财产送给他的妻子,才免于捐各种各样的税务,因为法律规定接受的赠送品可以免于税务,最高限额是六万美金。 不过作者想表达的并不是如何逃税,他是借书中“我”这个形象所说出口的对与“山姆大叔”(山姆大叔被用来指代美国政府)的变相敲诈人们手中的财产的嘲讽。 影片中想表达的是对自由的追求,但其实原著想更多的想表达的是对“体制化”的批判。作者通过对浓缩在肖申克监狱的事情的描写,实际上载暗指我们整个社会。肖申克监狱实际上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浓缩。 让我们再回到之前我说过的那个在原著中并未自杀而是郁郁而死的老者,从他的身上我想起了一句话或许可以表达作者对制度化的某种无奈的感情:我不想活着,但却害怕去死。 原著中其实还交待了几个从监狱逃出去的例子,但是和整体相比,我们可以看到那只是几个人而已。真正能逃出那个体制的,显然是寥寥无几的。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制度化之中,刚大学毕业的你我可能刚开始抱怨自己的工作辛苦,累,工资待遇不如意,不过久而久之,你我就适应了这种生活。君不见很多工作了一辈子的人,突然间退休了倒不知道如何生活了,倒不知道每天该做点什么事情了乎? 你我一旦步入了这种生活,鲜有几人能逃脱。一旦坐到了办公室的那张椅子上面,十有七八者就一辈子进行类似的生活了。 你不信的话,我敢和你赌一块钱。 (补充三点:第一、诺顿狱长最后只是辞职了而已。第二、高亚无法忍受诺顿让他爬进去安迪逃跑的那个排水管道愤然要辞职、但最后他又改变了主意、又不打算辞职了、这正如我们想要辞职、脱离体制、但发现脱离不了、顶多是换了个工作或换了家公司罢了、实际上我们还是在这个体制中。高亚在诺顿辞职之后当上了新的典狱长、简单的说这就是他在体制中熬出了职位。第三就是安迪逃跑的客观条件就是那个监狱的墙壁由于质量原因潮湿松软、如果换是正常的墙壁的话、那安迪结果就不一样了。)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749117604&owner=259945225 PS:很经典的一句台词“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梁萧推荐大家都看看这部电影,非常耐看。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12518/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从《肖申克的救赎》说起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1/08/14, 11:30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萝卜网官方论坛“第八区”公测进行中!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永远的杰克船长 每日一歌推荐: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 上海一疯狂女子大闹别克展厅 纪念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团队的能量(中英字幕) 无觅

阅读更多

电影: 中国“熊猫人”打不过美国功夫熊猫

中国“熊猫人”打不过美国功夫熊猫 美国好莱坞动画大片《工夫熊猫2》广告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美国好莱坞动画大片《工夫熊猫2》目前正在大陆上演,它除了要与《建党伟业》政策大片竞争之外,还遭到内地一个声称是捍卫中国文化的艺术家的杯葛。来自北京的艺术家赵半狄分别在北京的《新京报》以及广州的《南方都市报》刊登广告,恳请内地同胞不要看《工夫熊猫2》,因为这出好莱坞制作的3D动画不但要赚中国人的钱,还要向中国人洗脑。   《工夫熊猫2》是继2008年广受欢迎的《工夫熊猫》之后的续集,第一集在中国的票房高达1亿8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创下内地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片中主角本来是一头笨拙懒惰的熊猫,后来在名师的调教下,变成一个功夫高手。《工夫熊猫2》除了秉承上集的东方元素之外,还增添其他中国文化和习俗,包括舞狮、爆竹和皮影戏等。  但同样以熊猫外形表达行为艺术而有“熊猫人”之称的艺术家赵半狄说:「很多同胞对美国在现实世界的所作所为义愤填膺,比如在伊拉克,比如在利比亚,比如对中国发展的抑制和打压,但对美国发动的文化战较为麻木,对没有硝烟的中美之战较为麻木。」  赵半狄于是在5月16日和5月23日分别在《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自掏腰包登广告,以“我不看功夫熊猫2,你呢?”为题,恳请同胞杯葛这出电影。广告中,赵半狄头戴一顶熊猫头的帽子,右手握有一只熊猫玩具。  他说,他的目的是要将《功夫熊猫2》的票房封杀在3亿票房之内,「投广告必然有投广告的诉求,功夫熊猫2片方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广告是促销广告,美国好莱坞在推销其价值观的同时,虎视眈眈的是中国人的钱包,知道美国人的胃口有多大么?不低于6亿人民币。我发誓,要让工夫熊猫2票房减半!,要给片方的收入打个对折」。  支持赵半狄此举的,还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据称是孔子后人的孔庆东表示,好莱坞电影是文化侵略,第三次大战早已揭幕,「我们的领土已被占领,只因为有些傻子被美国电影洗了脑,好莱坞就是美国的文化部和宣传部」。  孔庆东又说:「我们以前看到的好莱坞,是美国题材,美国思想,现在人家连中国的符号都拿去了,连熊猫都拿去了,用你的符号继续征服你,我们不懂好莱坞是什么,好莱坞不仅要赚你钱,还要洗你的脑,还征服你的心。」  另一个声援赵半狄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他呼籲国家要坚定支持国内的动画制作事业,以免这个板块沦陷给外国的入侵者。  不过功夫熊猫2上演9天的票房,已经突破3亿4000万元,赵半狄等人的抵制呼籲,似乎打不过这头美国熊猫的功夫。   关键词 文化

阅读更多

《社交网络》模仿秀——好莱坞的科技公司新题材

摘取美国影评人协会大奖的《社交网络》,让好莱坞的制片人看到了一座金矿。我们认为该给他们搭把手,为即将接踵而来的同类型新科技公司挂电影做些预热筹划。希望以下打包奉送的6部电影,将会能角逐2012年的奥斯卡大奖。请看,这就是来年最热电影的宣传海报、剧情简介以及演员列表……呃……其实它们都尚未“开拍”了。 Deal of the Day: The Groupon Story 交易日:Groupon团购故事 Andrew Mason 是个可爱、逗趣的芝加哥小子,他每天从《芝加哥论坛报》上剪切优惠券以决定自己的行程表。当他计划为一场大型披萨派对订单议价的时候,Andrew发现,自己似乎误打误撞,只需筹划一个新物事就能搞定一切,那就是——交易日。 《交易日:Groupon团购故事》演员表(以下,右图为演员) Seth Rogen(代表作:青蜂侠) 饰演 Andrew Mason Characters 字符 一对互联网企业家夫妇在生活中沉浮,恋爱,分手,找寻天使投资。当其中一人突然罹患语言障碍,只能用140个字符表述自己,于是,只剩下一种可行性疗法,那便是:开公司。 《字符》演员表 Dave Foley(代表作:邮政恐怖分子) 饰演 Biz Stone … Ryan Gosling(代表作:恋恋笔记本) 饰演 Evan Williams … 特邀 Andy Dick(代表作) 饰演 Dick Costolo. Andrey Ternovskiy vs.

阅读更多

《唐山大地震》:触动国人的悲伤记忆

《唐山大地震》:触动国人的悲伤记忆 据说有观众看到第一幕的蜻蜓出场时,就已经控制不住流下眼泪,蜻蜓之于这部电影,是一个明显的隐喻,它们集体地逃离飞行,不只是大地震将要到来的前兆,也意味着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其实如蜻蜓一样轻薄、脆弱。 《唐山大地震》采取了好莱坞灾难片的开头模式:市民们在安静地生活,一切都显得那么甜蜜和正常,大地震却在这个时候悄悄逼近。对于想从片中一窥地震真实面貌的观众而言,接下来的30分钟可以领略地震这只恶魔的狰狞面孔,据亲历过地震的唐山人讲,电影把地震场面拍得很真实。 通常的电影大场面,观众会为视觉效果左右而忽略情感感受,但《唐山大地震》不一样,它从一开始就触动了中国人集体的悲伤记忆,从小对于唐山大地震的耳濡目染,以及汶川、玉树地震对心灵的真实洗礼,让人们对地震中人的状态感同身受。那瞬间葬身于房梁砖石之下的唐山人,让我们拥有了共同的命运感和痛感。母亲仰头咒骂“老天爷,你王八蛋”的一幕,何尝又不是千百年来中国百姓将冤屈、疼痛归罪于老天的真实写照? 地震场面是电影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电影的讲述主体其实是一场灾难引起的“心灵地震”。母亲在必须“二选一”的情况下选择了儿子,被放弃的女儿意外存活并被一个军人家庭收养后,用32年的时间拒绝与母亲联系作为报复,这么多年时间里,女儿和母亲都在承受着一直没有停止的心灵余震。脱离大地震这个历史背景,电影的故事也一样能够成立,因为爱与原谅在中国的家庭中,一直是个大问题。 女儿与母亲之间的隔阂,与养父母之间的冷漠,其根源在于自己的“被放弃”,童年的阴影使得女儿在成年后仍然不愿意原谅,直到汶川地震,女儿在参与救灾目睹一位母亲对女儿失去一条腿的悲恸之后,才开始了她的心灵救赎之旅。因此,《唐山大地震》的最大价值不是以影像的方式还原了那场灾难,而是警醒那些封闭自己、不愿意沟通的家庭成员,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放弃自己的亲人。我觉得,影院里那些哭泣的观众,有很多眼泪是为自己曾经或现在所处在的亲情困境而流的。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六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生我时嫌我多,我生时嫌我少,找工作嫌我老,等退休嫌我小”

【CDTV】中国人民大学女博士生实名公开举报其导师王贵元性骚扰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