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孔子来到了天安门

   孔子来到了天安门   童大焕—2011年1月16日星期日         听说,孔子穿越两千多年风雨烟尘来到了天安门。我没有亲见,室外阳光灿烂但寒风刺骨,所以我没有像一些人一样去跪拜和瞻仰。但那的确是真的,网络上、报纸上都有照片清晰可见。那是2011年1月11日上午(非常巧的五个一),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青铜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孔子成为继毛泽东,孙中山之后第三位进驻天安门广场的历史人物,成为天安门的文化新地标。       这是好事。虽然仅此一点还谈不上广场的开放,但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主流话语从革命话语转向国家认同的一个标志。“国家”稀释“革命”,“认同”高于“对抗”。国家命名的建筑越来越多:国家大剧院在大会堂西侧落成,曾经的中国革命和历史博物馆,也在2003年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       一些人将之视为儒家文化复兴的标志,一些人再次批判孔子的“封建思想”,其实都不必。孔子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众多思想群星中的一个,有他的贡献也有他的局限。既不能以现代的自由、平等观念来要求古人,亦别指望他的思想能够成为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的未来指路明灯。       但雕像还是隐隐地透露了立像者的“野心”。为什么像高不多不少正好9.5米,不正是欲将其树为中国文化“九五之尊”的地位吗?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不久前儒家学者抵制在孔子故里曲阜建教堂一事:去年,有媒体报道了曲阜要修建一座基督教堂,引发激烈反弹,郭齐勇、张祥龙、张新民、蒋庆、林安梧(台湾)等“儒家十学者”联署反对,认为这是对“中华文化圣地”的亵渎,也将造成不同思想精神的恶性碰撞。       可事实上,在曲阜建的那个基督教堂其实是重建,其前身建于1919年,也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年份,而现建教堂的高度和占地面积,其实不过是回复当时的“旧制”。       即使在孔子生活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才是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那个时代也因此成为后人景仰的一个时代。我更希望孔子来到天安门是中国文化包容和多元的一个新起点,而不是终点。       我甚至希望,天安门的孔子塑像,不要那么高大,真人大小即可;不要基座,双脚牢牢立于大地;双手也不要藏在宽大的袖袍里,露出来,让人们可以握一握。因为啊,孔子当年,名为周游列国,实则和今天几亿中国人一样,在中国大地上四处流浪呢!甚至有时也温饱难继,报国无门,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其实,天安门地区,雕塑最好的安放位置是前门大街,那条步行街,可以摆很多很多的雕塑,中国历史文化人物、外国历史文化人物都可以在此有一席之地。群星灿烂,不只是用来景仰和膜拜,更且要让人们知道他们的主体思想。都跟真人一样大小,这样,中外历史文化的伟人们才可以陆陆续续走进来。一边安放中国的历史文化人物,另一边则可安放同一时代世界历史文化人物,孔子可以进来,老子可以进来,苏格拉底可以进来,柏拉图也可以进来。是的,不要放帝王。人类历史上那些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帝王将相的英雄传奇,既不可复制,多数也是争权夺利而致生灵涂炭的代名词。中国历史上这一点尤甚。倒是那些貌似无力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在增进人类福祉、提高人类自由与尊严上,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化包容与多元是文化与民族自信的体现,你容得下它,你比它大;你容不下它,你比它小。    

阅读更多

孔子的幸运与无辜

孔子的幸运与无辜 什么叫一石激起千重浪?孔子入住天安门就叫一石激起千重浪。 自 1 月 11 日 “ 孔子 ” 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侧场东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以来,鲜见叫好声,反对声倒是一大片。 反对者皆齿冷于孔子封建卫道士的勾当。按理说,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本与封建社会无缘,只是他言论主张被封建社会以来的统治者用来当作维护稳定的工具,才使孔子有了封建卫道士的帽子。 孔子走上神坛,始于西汉。董仲舒提出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被武帝采纳,自此儒学在 中国文化 中居于统治地位的 标志 形成。该思想,已非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 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直到 1919 年 5 月 4 日爆发五四运动,孔子的神圣地位才开始出现动摇。五四运动被定性为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的爱国运动,成为中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 的结束和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的标志。在五四运动中,反对中华道德思想文化的人士,推行了新文化运动,更提出 “ 打倒孔家店 ” 、 “ 推倒贞节牌坊 ” 等口号,进一步促进了反 封 建思想 的发展,与尊重中华文化的复古思潮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 此后,孔子再次被提起,是在文革期间历时半年左右的 “ 批林批孔 ” 运动。 让孔子重新走上神坛是,由中国国家 对外汉语教学 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的孔子学院。自 2004 年 11 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 40 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据说建立孔子学院的背景是, 00 多年前 意大利 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由此也把孔子的学说传到了西方。 回顾这段相关历史,除了孔子学院是打的是文化品牌,其余的不管是拥孔还是反孔,都把孔子当作了工具。孔子被当作了工具,谁之过?相信大家很清楚,因此拥孔或反孔的目的也不难理解。 回过头来看孔子 入住 天安门遭质疑现象,应该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很现实的因素。但总体上而言,公众竭力反对的是作为工具的孔子,而不是作为文化现象的孔子。也许是这两者之间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切割,所以会导致在天安门广场上该不该放孔子雕像的莫衷一是。 本人手头有一本袖珍版的《论语》,比巴掌还小,放在包里近二十年,每每是旅途中或上下班路上拿出来看看。有趣的是,《论语》可以从前面读起,也可以从后面读起,或者从其间任何章节读起都没关系。原因就在于《论语》的编辑“毫无章法”,其中反映的孔子思想也很不成系统,其逻辑性、系统性根本无法与老子的《道德经》媲美。孔子之所以被统治者选作工具,可能与其发散性思维、开放性结构有关,可以被按需捏形,可以很放便地塞进一些东西。所谓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肯定是纠结了太多的后人打磨痕迹。因此,孔子是幸运的,也是无辜的。 2011 年 1 月 18 日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男方暴色:史上最伟大的棋子

同时也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棋子牢记在权贵的脑海之中: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用,用完了嫌恶心赶紧扔掉。这看似跟一枚安全套没多大区别,并且绝对安全、可靠、屡试不爽。

阅读更多

孔子像那么多,为何讨厌这一个?

孔子像那么多,为何讨厌这一个? 天安门广场的孔子塑像一出来,就引起轩然大波。这是那些人所没有预料到的。 他们似乎很容易举出反例:且不说山东的曲阜、北京的国子监,也不说台湾,就连国外,也有一些孔子像:比如,纽约唐人街,日本早稻田大学(见下图)。 世界上有多少孔子塑像?这个数字很难弄清楚。为什么偏偏天安门这座塑像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不是成心刁难? 我来解答一下:孔子既没有那么伟大,也没有那么龌龊,他就是一个试图勾结权贵的普通书生。我(不知道能否代表他人,所以用了“我”这个主语)反对广场树立孔子像,客观上不是因为厌恶孔子。 台湾有孔子像,那是因为台湾保留了相当多 …… ……

阅读更多

孔子现世能够说明什么?

孔子现世能够说明什么 ? 许锡良 “我们共产党人,是从批孔起家的,如果共产党也到了自己没法统治或者遇到难处了,也要把孔子请回来,说明你也快完了。” 这段话最近在网络上疯行 , 据说是毛泽东生前说过的一段话,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不过,毛泽东批林批孔,自然有他的政治目的。说出这样的话应该是在情理之理。 不过,先撇开这段话是谁说的,就话语本身来说,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其实,不仅共产党人是从批孔起家,可以说,中国历朝历代的更换,一治一乱的交替,都是以反孔始,以尊孔终。凡造反者,无不是从反孔开始,凡坐江山者,无不是从尊孔而终。里面的道理其实并不难明白。因为,孔子的儒家学说本身,就是起维稳作用的。在《论语》开篇就记录 ……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