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悲哀喀什与悲情中国
2011年 8月 05日 图片来源: AP 中国指责穆斯林极端分子在咯什进行恐怖袭击,警方8月1日加强在乌鲁木齐的警戒 喀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和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新疆接连发生导致多人死亡的暴力冲突事件,而中国官方的报道令中国公众和国际社会困惑不解。 中国官方对有关事件的报道模模糊糊,只是说新疆出现犯罪分子发动恐怖主义袭击,攻打派出所,袭击平民。官方的报道给人的印象是新疆时常有恐怖分子自天而降,兴风作浪,乃至行凶杀人。 *中国外交部的奇怪说法* 在7月底喀什事件发生之后,中国有关当局先是指称一些恐怖分子在巴基斯坦接受了恐怖主义组织的训练,然后潜回新疆发动恐怖主义袭击;但到了本星期三,中国外交部又明显淡化处理巴基斯坦因素。 中国官方媒体报导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 (星期三)表示,巴基斯坦是国际反恐的重要前沿,中巴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所谓‘三股势力’即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从基本的国际政治和外交理念来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这种说法似乎有些奇怪。现在不清楚巴基斯坦将如何跟中国一道打击中国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也不清楚中国将如何跟巴基斯坦一道打击巴基斯坦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北京历来所倡导的外交基本原则是“不干涉他国内政。”现在不清楚北京是否对“不干涉他国内政”有了新的定义,这就是应对民族和宗教问题跟应对恐怖主义问题一样,应当不受国界限制。 *喀什问题·新疆问题·外因内因?* 巴基斯坦的宿敌和战略竞争对手印度率先指称新疆近来发生的暴力冲突跟巴斯斯坦有牵连。印度媒体指出,北京当局和维吾尔族人权益团体都回避提及巴基斯坦问题(参看美国之音“ 世界媒体看中国:新疆反常又正常” )。 与此同时, 路透社 记者克里斯·巴克利星期四(8月4日)发表一篇分析性报道,指出新疆近来频繁出现的暴力冲突根源在于中国内部。报道说: “中国掌控西部边陲地区(新疆)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中国内部的愤怒爆发为暴力,而不是来自以巴基斯坦为活动基地的恐怖主义分子。中国有关官员早先把(新疆)最新的流血冲突归咎于这样的恐怖分子。” “中国当局表示,在巴基斯坦受训的谋求跟中国分裂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策划了星期天在新疆喀什发生的导致6人死亡的事件。在那一地区,很多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人憎恶在那里的汉人。” “但很多观察家质疑最新的袭击事件是‘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策动的。他们说,东突运动处于困境,阵脚早已大乱,甚至完全不起作用了。这些观察家表示,(新疆的)民族冲突的原因以及冲突的解决之道主要在中国国内。” *中国官方和维族权益组织各执一词* 中国官方虽然没有在公开场合对新疆民族冲突的外因内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但从官方公开的报道来看,中国官方显然也是认为冲突的根源主要在于中国国内。 中国官方权威的通讯机构 新华网8月4日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发出的一篇报导 说: “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4日在乌鲁木齐召开全国反恐怖工作会议。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孟建柱强调:坚决打击防范暴力恐怖犯罪活动。” “‘无论是谁,只要是触犯了法律,只要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只要是从事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活动,都要坚决依法处理。对于那些胆敢以身试法、搞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分子,要严惩不贷,绝不姑息,绝不手软。’” 总部设在德国的维吾尔族人权益组织“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简称“世维会”)的发言人迪里夏提星期五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表示,中国的问题就在于这种所谓的“严惩不贷”式的镇压。 迪里夏提说,中国当局以及当局控制的媒体一直在竭力回避近来新疆暴力冲突的基本原因,这就是自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以来,中国当局对新疆维族人的镇压变本加厉;从和田到喀什,都显示了北京当局堵塞了维族人维护自己权益和权利的一切通道,其残酷镇压达到了维族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导致越来越多的维族人绝望,采取了令人担忧的绝望抗争手段。 *喀什古城是一个象征* 喀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喀什事件的底层原因是什么?这是中国公众和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 法新社 星期二(8月2日)发表一篇报道,题目是“新疆暴力冲突扩大了汉人和维吾尔族人之间的鸿沟。”报导说: “最近震撼穆斯林聚居的新疆地区的暴力冲突凸显出当地的讲土耳其语系语言的维族人跟汉族的经济新移民之间的显著鸿沟。许多人担心那里的安全局势恶化。” “喀什城的老城区被毁,已经成为维吾尔族人在北京推行的经济发展和汉化政策下丧失民族地位的象征。在上个周末发生袭击、警方做出反击、21人死亡之后,星期二当地局势依然紧张。” 提到喀什老城区被毁,法新社的报道在这里使用了象征“le symbole ”一词。 无独有偶,7月20日,法国主要报纸之一《 世界报 》发表记者阿罗尔·蒂波尔特有关早些时候发生的新疆和田暴力冲突的分析报道,也提到了喀什老城区被毁,也指出了喀什是一个象征。 蒂波尔特的报道指出,在和田暴力冲突发生的两年前,也就是在2009年7月5日,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发生了大规模暴力冲突,造成197人死亡,1700人受伤。中国当局表示死伤者大部分是汉人;但中国当局一直没有公布有关汉人在第二天对维吾尔人报复的报告。 报导说:“维吾尔少数民族……谴责北京鼓励汉人移民新疆的政策使维吾尔族文化受到淹没,使维族文化传统大受损害。而毁坏喀什老城区则成为这种政策的象征。” *喀什老城区被毁令人扼腕* 美国《纽约时报》2009年5月28日在其头版发表记者迈克尔·瓦恩斯的长篇报道,其反讽意味十足的题目是“为了保护一座古城,中国采取行动夷平它”(To Protect an Ancient City, China Moves to Raze It )。 报导说,“建筑家和历史学者乔治·米切尔在其2008年出版的《喀什:中国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城市》一书中写道,‘喀什老城是中亚地区保存得最好的传统伊斯兰城市的典型。’” 然而,在瓦恩斯到当地采访的时候,夷平喀什古城的行动正在有条不紊地、不可阻挡地进行。瓦恩斯如此这般地描述了喀什古城在国情特殊的中国的特殊命运: “喀什不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城市。中国安全部门的官员认为,喀什是滋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很有韧性的维吾尔分离主义分子的温床。北京声称,那些分离主义分子跟国际伊斯兰圣战组织有联系。因此,对这个古老的伊斯兰文化中心的再开发就带上了一种强迫一律的色彩。 “中国官员对(喀什老城区的重新开发)计划提出的解释有些令人困惑。喀什市副市长徐建荣说,喀什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的典型城市,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旅游城市。’然而,夷平老城区的计划将把喀什主要的旅游热点化为废墟。每年有上百万人被吸引到这里来。 “中国支持一项把丝绸之路上的一些重要地标指定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计划。假如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将会对旅游者构成强大的吸引,也会大大激励有关国家的政府保护历史遗产地区。 “但是,在中国提出的文化遗产名录上却没有喀什。一位害怕损害跟北京的关系而拒绝透露姓名的外国官员说,(毁掉喀什)老城区(建设新城区)项目得到来自中国政府高层不同寻常的坚决支持。” *喀什问题与中国问题” 为什么中国当局要用捣毁夷平喀什古城的方式来保存古城喀什?就像当局最近采取捣毁温州动车事故车辆的手段来保存事故调查证据一样,中国当局至今没有拿出一个对中国公众和国际社会说得过去的解释。 但维吾尔族人权益团体“世维会”的发言人迪里夏提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表示,中国当局捣毁夷平喀什古城,其实是出于一个很简单但又不能明说的目的,这就是“摧毁维吾尔族人赖以历史认同、文化认同的文化遗址,以便对维吾尔族进行文化灭绝。” 在报道喀什古城被捣毁的时候,《 纽约时报 》记者讲述了古城居民对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房屋被捣毁的不满和怨恨。与此同时,报道指出,这不是喀什古城的一个独特的问题,而是全中国普遍发生的问题: “在中国长期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中,城市改造导致很多老城区被夷为平地,其中包括中国首都北京的大部分古老的小巷和四合院住房。” 在当今中国,政府官员和开发商相互勾结,强迫拆迁、强迫征地已经成为泛滥全国各地的严重的社会公害。中国公民遭受非法强迫拆迁,这些中国公民维护自己权益和权利的一切通道被当局统统堵死。中国各地的法院奉命不受理强迫拆迁案件,律师也不能接理这类案件。 一些陷入绝望的人采取了绝望的反抗手段试图引起世人对他们冤情的注意。他们的绝望反抗手段包括爆炸政府建筑,自焚,跳楼,悬梁自尽,在美国大使馆外面喝毒药自杀。(见美国之音中文部有关报道)。 显然,喀什的问题并非喀什或新疆的特殊问题,而是中国各地普遍的问题。但从各种迹象来看,新疆维吾尔族人并没有因为意识到这一点而感到安慰。 * 必须填写 提交对本文发表的评论表示您同意以下条款: 如果评论中出现与所评论文章无关的内容,或者评论中出现中伤、诽谤或粗俗词语,美国之音保留不发表您的评论的权利。由于篇幅或时间等限制,不是所有提交的评论都会被发表。 提交本评论表示您授权美国之音可以在任何美国之音媒体上使用您的评论 免责声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A ‘Malign Intellectual Subculture’ – George Monbiot Smears Chomsky, Herman, Peterson, Pilger And Media Lens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