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改革

刘霞北京家中遭软禁 与外界联系被切断

刘霞探监后返回北京立刻受到软禁。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回到北京后在推特上发出信息,告诉全世界,她已经被当局软禁。 刘晓波在北京的住处门外,周一(11日)聚集了20多位中外记者,但门口有便衣警察把守;刘霞的手机仍然无法不通,也无法会见友人和媒体。 刘霞星期天在推特上说,当局允许她到锦州监狱探视刘晓波之后,就不允许她离开北京的公寓。后来她的网络通讯也被切断,外界见不到刘霞本人,无法确定她是否真的在家里。 刘晓波北京住所小区门口挂有“本小区谢绝采访”的告示,但是仍有大批记者前往采访,几位保安不断驱赶,但是很难奏效。 人权组织“现在自由” (Freedom Now)和“中国人权”都表示,刘霞遭到软禁,呼吁国际社会向北京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应立即释放刘霞和刘晓波,以尊重他们言论自由的权利。 “现在自由”发言人苏宛克 (Beth Schwanke)说,8日传出刘晓波获奖的消息后,刘霞的手机被拿走,并被告知她会遭到软禁。刘霞返回北京后,立刻被禁止离开住所。 争取获释 代表刘晓波的律师莫少平表示,刘霞迄今仍然没有和他取得联络,他希望稍后和刘霞商讨是否提出申诉,要求当局提早释放刘晓波。 刘霞曾表示,如果刘晓波无法出席,她希望赴挪威代为领取诺贝尔和平奖。 接近刘晓波妻子刘霞的北京异议人士在网上说,刘晓波在刘霞探监时表示“心中很不安”,并说“这个奖是给天安门亡灵的”,言罢落泪。 异议人士吕京花在她的“推特”页面上说,刘霞周日探监后已经在警方监视下返回北京家中。 此前刘霞也在“推特”上说:“兄弟们,我回来了,八号我就被软禁了,不知何时见到大家,我的手机被搞坏,我无法接打电话。见过晓波,监狱在9号晚告诉他得奖的消息。以后的事慢慢说。请大家帮我推。谢谢。” 美联社的报道说,已从刘霞朋友处证实这条“推特”的可靠性。 现年54岁的刘晓波2009年12月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处11年监禁,罪名之一是他发起签署要求中国进行宪政改革的《零八宪章》。

阅读更多

中国取消与挪威会晤 欧盟声援刘晓波

抗议者要求中国当局释放刘晓波。 中国针对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采取报复措施,取消了与挪威渔业部长的会晤。 挪威外交部发言人伊梅尔斯伦德证实,中国周一(11日)取消了原定在周三(13日)举行的两国渔业部长会晤,作为对诺贝尔和平奖结果的回应。但是他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挪威渔业部长莉斯贝思·伯格-汉森周一抵达上海参观世界博览会,原计划周三在北京与中国渔业部副部长会晤。 稍早,挪威公共广播公司NRK引述挪威代表团成员的话说,“中国取消这次会晤是对挪威向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颁发诺贝尔和平奖所做出的第一个官方反应。” 在诺贝尔和平奖宣布之前,中国政府就警告独立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不要将和平奖颁发给中国的异见人士,特别是刘晓波。 8日和平奖宣布之后,中国外交部立刻照会挪威驻华大使,抗议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 但是伯格-汉森在周日启程访华之际仍然保持乐观态度。她向挪威新闻社NTB表示,挪威与中国开展很好的合作,停止合作没有必要。 她指出,“诺贝尔委员会毕竟是一个完全独立于挪威政府的机构。” 官媒集体失声 中国网络媒体自8日午后起,陆续撤除原先设立的2010年诺贝尔奖专题,以免暴露和平奖报道空缺的尴尬。此前的文学奖等奖项消息均改以单条新闻形式出现。 中国官方虽于晚间通过外交部官方网站发布发言人马朝旭答问稿,指责授奖刘晓波“是对和平奖的亵渎”,但这一通稿无法在四大商业门户中的任何一家得到新闻首页位置。 中国官方媒体只有《环球时报》发表社评,嘲笑“诺贝尔和平奖又砸自己的牌子”,“通过颁奖否定现代中国,成为诺贝尔和平奖新的偏执狂般的追求”。 10日傍晚,环球网再发一文,题为“诺贝尔和平奖已失真、失明、失信”,指出“2010年以来一直对华找茬的美国是从中作梗的最大因素”。 国际声援 联合国人权专家发表声明,呼吁中国立刻释放刘晓波。 联合国任命的4位独立的人权调查员表示,刘晓波是一位充满勇气的人权卫士,一直坚持不懈地以和平方式在中国倡导尊重人权。 负责调查侵权现象的拉鲁,索伍,瑟卡娅和克诺尔呼吁中国释放刘晓波和其他所有以和平方式行使自由表达权的人士。 与此同时,中国当局阻止欧洲的外交官探望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刘霞自周五(8日)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一直受到软禁。 总部设在纽约的“中国人权”组织说,刘霞被告知,如果要想离开家,必须乘警车,由警察陪同。 欧盟驻华使团一等秘书西蒙·夏普说,他希望在刘霞北京住所看到她本人,并亲自交给她一封欧盟委员会主席的信函,祝贺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夏普当时由来自10个国家驻华使馆的外交官陪同前往,其中包括瑞士,瑞典,波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比利时,意大利和澳大利亚。 但是守候在刘霞公寓大楼门外的3名穿制服的保安人员不让外交官进入,说楼里面有人会出来领他们进入。 夏普在小区门口对记者朗读了欧盟主席巴罗佐的信函。巴罗佐说,决定颁奖给刘晓波是向全世界那些为争取自由和人权而做出个人牺牲的人士表示强烈支持。 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周一说,他将向中国当局表示,澳大利亚当局反对判处刘晓波11年监禁以及限制他妻子的行动。 现年54岁的刘晓波2009年12月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处11年监禁,罪名之一是他发起签署要求中国进行宪政改革的《零八宪章》。

阅读更多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经验教训(刘荻)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经验教训(刘荻) 2010-05-18 彼得•阿克曼与杰克•杜瓦尔合著的《一种更强大的力量》一书中文版的上册即将问世。这本书回顾了20世纪非暴力斗争的历史,并总结了其中的 经验教训。作为译者之一,本人初步整理了书中所总结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够为我们今后的行动提供指导。 一、谈判和妥协 在本书列举的所有案例中,谈判和妥协都很重要。最突出的例子可能就是波兰的团结工会了。1980年8月,波兰格但斯 克地区的工人用总罢工把政府逼到了谈判桌上,迫使政府同意工人成立独立工会的要求,条件是工会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工人必须拥护波兰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不得 反对波兰与苏联的结盟关系。共产党国家中唯一能够合法活动的独立工会——团结工会就此成立。在接下去的十六个月里,团结工会通过不断威胁罢工然后与政府谈 判并达成妥协,成功迫使政府允许团结工会使用官方电台和电视台,以及出版自己的报纸。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团结工会会员就发展到上千万人——而与此同时,执 政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人数只有300万。农民和大学生也纷纷效仿团结工会成立自己的组织。虽然团结工会只存在了十六个月就遭到镇压,但它所取得的成就在 社会主义国家中是空前的,而且它还为若干年后波兰的政治转型奠定了基础。 这方面的反面教材是1923年的鲁尔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 国和比利时为迫使德国支付战争赔款,派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地区,企图夺取鲁尔的煤和焦碳等重要物资。鲁尔地区的德国人遵照本国政府的命令“消极抵抗”。一 开始,德国工人的罢工成功阻止了法国人在鲁尔挖煤,但德国政府却没有在抵抗达到最高峰时及时与法国人谈判达成妥协。后来法国人运来了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工人 代替德国工人的工作,法国人的镇压和节节攀升的通货膨胀也使抵抗陷入低潮。这时德国政府想要谈判,法国却拒绝了,最后德国只好认输。 要想 成功地通过谈判和妥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就必须注意几点: 1.接受对方的让步。1905年,俄国工人通过总罢工迫使沙皇尼古拉二世发 表《十月宣言》,承诺公民自由和宪政改革。但反对派中的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等激进分子却不以此为满足,企图发动暴力革命,结果遭到了残酷镇压。本书作者 写道:“托洛茨基诋毁《十月宣言》,说它‘什么也不是’,并且要求建立人民共和国时,他实际上是对运动已经实现的成果视而不见,并且让获得立即满足的欲望 成为最终胜利的敌人。”“如果有更多反对政权的人士把《十月宣言》当作一项突破——承认人民拥有权力和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不是一套令人鄙夷的权宜之计, 那么宫廷内支持改革的人士就有可能说服沙皇镇压是不必要的。但当时激进派过于狂热,右派的暴力和左派的过于自信破坏了这一良机。”通过民众运动来改变一个 政权往往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很少可能通过一场运动就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我们就必须接受对手做出的较小让步,而不是一律将其视为敌人的诡计而加以拒 绝,让“敌人意识”成为取得最终胜利的敌人。 2.参加对方的游戏。1988年10月,智利军事独裁者皮诺切特为了给自己继续执政制造合法 性而举行全民公决。反对派广泛动员,最终在全民公决中击败了皮诺切特。 3.最重要的一点是:非暴力运动的目的是迫使政府妥协,而不是充当 武装起义的跳板。本书作者写道:“当非暴力运动试图将暴力纳入其战略时,它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一旦一个政权受到致命力量的攻击,它聚合内部的支持 并展开镇压的能力就会提升。”在1905年的俄国、1923年的鲁尔和20世纪80年代的智利,主张暴力的激进派都曾给非暴力抗争造成伤害。 二、 利用国际国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 1905年的俄国工人利用了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失利。反抗军事独裁的阿根廷人利用了英阿马岛战争的失利。争 取独立的印度民族主义者利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国力空虚。波兰工人利用了经济危机。书中讲述的多数非暴力运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利用了国际社会——尤其 是英美的压力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外国独裁者的倒台也是非暴力运动可以利用的因素。 三、大众参与 与主要依赖密谋和策 反武装力量等手段的暴力革命不同,非暴力运动广泛依赖宣传、动员和大众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抵抗德国占领的丹麦抵抗运动成员弗洛德•加科布森 (Frode Jakobsen)指出:“对我而言,争取我们民众的灵魂的斗争是最为紧要的……对我来说,问题必然是:‘一个人怎么才能让大量的民众参与到战斗中来?’ 而非:‘一个人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地伤害德国人?’我敢打赌,如果效果是一样的,让1,000人参与到行动中来比让10人参与更好。”这是对非暴力运动的大 众参与本质的最好描述。 暴力活动会对非暴力运动造成伤害,这不仅是因为暴力可能招致镇压,还因为少数激进分子的暴力活动会吓跑支持者,尤 其是本来可能参加运动的中产阶级和主流人士。暴力行动难以赢得普通民众的同情,更不用说参与了。如果参加运动的只有少数极端分子,而中产阶级和普通民众都 留在家中,那运动就失败了。 四、建设性 非暴力运动不仅是为了推翻一个旧世界,更是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后者甚至更加重 要。与前者相比,后者的任务更加繁重,也更加艰巨。推翻旧世界只是一个单一目标的任务,而建设新世界则是多种目标并存。自由、民主、法治、宪政、人权、公 民社会……都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建设性的工作更加依赖广大民众的参与,对国家的未来也更加有意义。萨尔瓦多反对派集合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前政府官员 和军方人士的支持,成功推翻了独裁者马丁内斯将军。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建设性目标,推翻独裁者并没有给该国带来民主,萨尔瓦多不久之后就再次陷入一种新型的 军事独裁。与之相反的是,印度由圣雄甘地领导的“建设性工作”和“自治运动”,以及波兰反对派的“建设社会”工作,都为在取得胜利之后建设一个新的民主国 家奠定了基础。

阅读更多

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 中国屏蔽消息

中国持不同政见人士刘晓波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在海外华人世界引起巨大反响。但中国大陆的各种媒体,只是新华社发表了一篇外交部发言人的有关讲话,而其它各媒体都把刘晓波得奖的消息屏蔽掉了。 北京时间星期五下午五点,设在挪威的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把今年的和平奖颁发给正在中国服刑11年的作家刘晓波。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消息,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迅速传遍全世界。...

阅读更多

分析: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意义

蒙克 BBC中文网 中国的民主人权活动人士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被中国奉若上宾的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9月11日在成都对大学生演讲时预言,中国本土10年内将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不到一个月,奥斯陆的挪威诺贝尔奖评委就宣布将今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中国的民主人权活动人士刘晓波。 1989年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诺贝尔和平奖就被许多中国评论人士认为是反映了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标准的奖项。虽然诺贝尔和平奖并不属于搞物理研究的杨振宁的预言范畴,但无论如何,刘晓波成了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中国公民。 达赖喇嘛虽然主张西藏在中国里面实现自治,但只有当中国政府同达赖喇嘛代表的流亡藏人就此达成谅解的时候,达赖喇嘛或许才能算作第一位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众望所归” 刘晓波获奖,达赖喇嘛第一时间向刘晓波表达了衷心的祝贺,并说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人要求促进中国政治,法制和宪政改革日益强烈的呼声的承认。达赖喇嘛坚信,目前中国公民为促成负责任的政府的努力必定会荫及未来的中国人。 达赖喇嘛在祝贺中还提到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谈及自由和民主,对中国人争取更加开放的社会的意愿表示乐观。 流亡美国的政论家陈破空说,刘晓波获奖“标志着,这个13亿人口的民族,对民主的追求和贡献,得到世界的承认”的里程碑事件,使中国民主运动“从此有了一个众望所归的代表性人物”。 和平、务实 达赖喇嘛高度赞扬刘晓波的理性和务实 媒体评论说,刘晓波因维护人权,并且在促使中国向和平社会转变中致力于非暴力和渐变,着重说服和折中,体现出同诺贝尔和平奖其他得主达赖喇嘛,图图主教和昂山素季一样的务实与和平精神。因此刘晓波诺贝尔奖提名得到图图主教、达赖喇嘛和捷克前总统,77宪章的签署人哈维尔的支持。 1949年解放军进入西藏后,中国控制和西藏独立成为西藏问题辩论的两个极端。达赖喇嘛提出折中的“中间道路” ,谋求在中国宪法规定框架中实现西藏”高度自治”取代独立建国的诉求。 同样刘晓波获奖也是因为其在抗争中强调务实与和平手段。支持刘晓波获奖的捷克前总统、77宪章的起草人哈维尔说,刘晓波从1989年起就一直采取务实态度,他曾经帮助说服学生在89年六四坦克进入广场前撤离。 虽然达赖喇嘛提出“中间道路”,避免采取对抗,但仍然不能免于来自中国的指责,说达赖喇嘛图谋西藏独立。由于中国当局继续在西藏问题上拒绝协商,越来越多的藏人要求达赖喇嘛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主张西藏独立。 争议、反对 刘晓波去年圣诞节被中共当局判11年监禁,在法庭作“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也招致政治反对派当中许多人的非议。 一些中国的异见人士攻击刘晓波,说他虚伪而且为共产党辩护。也有人认为被囚禁的刘晓波对中共妥协。在诺贝尔和平奖宣布之前,随着刘晓波夺奖呼声增加,异见人士的批评声音也有增无减。 他们呼吁诺贝尔奖委员会不要颁奖给刘晓波,还写联名信指责刘晓波没有善待其他的受迫害异议人士。他们说在中共大肆践踏人权的时候,刘晓波在法庭最后陈述中公开赞扬中共过去20年的统治。 整合分歧? 政治运动中往往又有务实派和激进派之分,政治策略分歧也并非中国民运所独有。有西藏学者说,西藏流亡社区也有“纯洁派”和“妥协派”的分歧,但是很难想象假如哪天桑东仁波切(流亡政府总理)有望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主张西藏独立的派系会因桑东对中国“绥靖”而群起反对。 有人将此归结于达赖喇嘛在西藏流亡运动当中压倒性的团结、统一作用,而中国流亡海外的反对派则没有这样能孚各方众望的领袖。无疑现在中国人第一次得诺贝尔和平奖会将对中国的政治反对运动产生影响,但是否会使中国民主运动“从此有了一个众望所归的代表性人物”,多大程度上弥合海外流亡政治反对阵营中的分歧,尚有待观察。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我们仍缺乏让游戏行业自由健康发展的氛围

【网络民议】“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