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 | 电视剧《知青》带来什么样的记忆?
电视剧《知青》带来什么样的记忆? 徐 贲 由著名作家梁晓声担纲编剧的《知青》放映后,引起了许多不同的批评,大多集中在“真实感”的问题上。有的批评比较简单,如“ 知青衣装怎可能整齐如新? ”与此相比,来自知青观众的批评则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细节。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对青少年思想形成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具有特别清晰、深刻的记忆,以至于终身难忘。知青对自己上山下乡的生活细节便拥有这种性质的记忆。而这种记忆正是他们用以衡量《知青》中许多细节是否真实的实在对照。 网上有一篇《 敬告梁晓声我们还活着》的文章,作者耶子就是用自己亲 身经历的生活细节来对照他在《知青》中看到的种种虚假。例如,“ 连队广场上竟然有成排的自来水,这也虚假得太离谱了吧”。 耶子说,他以前所在的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22 团六连的是全团最大最好的连队,“也只有 3 口井,每口井都至少三、四十米深,水桶是用铁轱辘把摇上来的。老职工告诉我们冬天一定要戴手套,否则因为零下 40 多度太冷,铁轱辘把会把手掌的皮肤粘去。在新建连,为了挖这样的深的井,经常有知青在挖井时滑入井中摔死”。 耶子的劳动记忆更是苦不堪言 , “ 麦收时常常 48 小时连续工作,期间最少时只能睡 2 、 3 小时。即便这样极度困乏疲劳,睡前还要读一下‘老三篇’‘雷打不动’(那时最常使用的词),这时每个人都躲在炕上的帐子里,帐子外成千上万的蚊子在吼叫(那呜呜的声音简直无法让人相信是蚊子的叫声)。在地里割麦子又被漫天飞舞的‘小咬’(一种北大荒特有的小虫子)叮咬得皮肤瘙痒和肿起来。” 与这样的艰苦生活和劳动条件相比,“文革”中的那种“思想革命化”更是给 耶子 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精神创伤,“早请示晚汇报是知青生活中绝对不可能没有的事,剧中怎么没有?” 耶子所记忆的那些政治生活细节是绝大多数知青所极为熟悉的:“ 当时我们进食堂吃饭前都首先在食堂门口按照排、班排好队,喊‘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主席身体永远健康’三遍后才能排队进食堂吃饭,每桌 6 个人,三男三女,站着吃饭,根本不可能有坐着吃饭的事。连里开大会如果是在晚上的话(因为经常有最高指示中央文件发布,就得什么时候到了连队什么时候就得开会传达,一刻不能延误),就搬上长条锯下的木头在食堂一排排横放好,每人就依照排班坐下开会,如果是白天开会,就在晒谷场席地而坐”。 知青的记忆是“文革”记忆的一部分,在“文革”记忆还有许多禁区的今天,知青记忆被美化,本不是一件太令人意外的事情。问题是,这种不真实的美化恰恰是以历史真实的面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有人为《知青》辩护说,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主观的“观众接受”比客观的“历史真实”更为重要,“这部剧显然不是‘老三届’们的专属,不同时代的人看过都会有截然不同的观后感。有的老知青认为剧中表现的知青生活不够艰苦;有的 90 后观众则认为当年的激情岁月值得向往”。 如果《知青》仅仅是让像 耶子这样的观众 觉得虚假,那还至少能勾起他们的对知青生活和“文革”往事的 一些真实回忆,这些刻骨铭心的创伤性记忆中其实已经包含了某种对“文革”政治疯狂的反思。但是,如果这个剧带给观众的不是 这种反思(不管多么间接或模糊暧昧),而是对所谓“激情岁月”的“向往”,那就远远超出了一个故事的细节真实范围,使《知青》成为一部足以令人担忧的作品。 为了不至于营造“激情岁月”的虚幻景象,电视剧的 编剧似乎 有责任明确地告知观众,自己只是在“说故事”,而不是在“记忆”那一段被称之为“知青岁月”的“历史”。故事是在被称为“历史”的时间中进行的,但这个时间的背景并不能等同为记忆,这个历史背景与其说是 编剧者 可靠的知识源泉,还不如说是他自身残缺的象征,然而,它也反映了我们共同生存 状态的种种不足,以及我们无法表达共同记忆的无奈。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