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赖伟行:新加坡 卖地收入不归当届政府支配

  新加坡独立时,市区内破旧房屋连片,如今除了完整保留的几个片区外,纷纷经过改造成为焕然一新的楼宇。成功秘诀之一正在于规划向所有人敞开,并不神秘。而从概念伊始到执行落实,新加坡的规划更处处透着阳光。“尊重规划”更是新加坡人津津乐道的经验之谈。   “关键在要尽早编制具有宏观及远期视角的总体规划方案,这样也好让市民信任政府,在征用土地后,会为市民的福利建造新项目。”曾任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局长与总规划师、被誉为“新加坡规划之父”的刘太格近年来经常应内地城市之邀走访中国各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这样道出自己的心声。    规划公开透明绝无“暗箱操作”   两招防“暗箱”   ●规划变更的过程中,其过程和结果都会及时公开。   ●开发商或市民都可以轻易查阅到每一地块的规划情况,再决定是否可以利用以及如何利用,通过阳光规划以避免规划的随意性、乱规划以及违章建筑的出现。   新加坡城市博物馆与新加坡市区重建局位于同一幢大楼内。除了上网查阅外,所有新加坡的市民和外来游客,都可以自由来到位于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大楼下的展示区内,查阅每一个地块的规划情况。而最新的地块规划一旦有所变动,都会尽快公布出来。   在新加坡市区重建局的展示区,记者随意翻阅了几块最新出炉的市区地块规划,不但每块地块的规划日期写得清清楚楚,地块内各功能区的容积率和周边的道路交通规划都可以轻松地看到。而整个规划全部用文字和图形表述在一张纸上,简单易懂,即使是规划的门外汉也能一看就略知一二。   “亚洲不少城市都有非常好的规划,却没有执行落实。”新加坡市区重建局总规划师兼副局长林荣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规划制定后彻底实施执行,这是新加坡可资借鉴的经验,而在旧区重建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引导私人物业实现规划意图,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10年以上。一般而言,只要确定下来,只有个别地块的容积率会有所变动。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扮演的是一个城市规划者的角色,大至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蓝图,小至一块土地的规划,都要由其承担负责。在新加坡采访的时候,新加坡正就2011年新加坡概念图展开专题讨论,内容就包括生活素质、人口老化、可持续发展、认同感等课题。这一规划每10年制定一次,考虑的是整个国家未来40~50年的发展远景。而每隔五年就检讨修改一次的总体规划图,可以确保规划系统适时地对国家的需要作出及时的回应。林荣辉向记者表示:“概念规划由许多部门一起参与,大家都会有各自的意见。这些都会交给专门委员会讨论,以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在这些大小规划变更的过程中,其过程和结果都会及时公开,绝对没有“暗箱操作”。   另一方面,新加坡规划法规定,在进行土地开发之前,所有的开发提议必须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确保获批提议符合相关政策。开发商或市民都可以轻易查阅到每一地块的规划情况,再决定是否可以利用以及如何利用,通过阳光规划以避免规划的随意性、乱规划以及违章建筑的出现。    不要求每个旧城改造项目都赚钱   四招保证旧城改造财务总体平衡   ●不把城市改造当作一个个分离的项目来经营。   ●可以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定,把地块的住宅功能改为价值较高的商业功能。   ●可以通过容积率高低不同的两个项目搭配改造,达到财务上的总体平衡。   ●不必要求每个项目都实现财务平衡,而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实现平衡。   广州在三旧改造的过程中,改造后的容积率究竟要多高一直是各界关注和争议的问题。然而走在新加坡改造过后的旧城区,几乎随处可见摩天大楼般的住宅。“新加坡国土面积有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填海造地生产更多新的土地外,只有更有效地利用现有土地,也不可能一直把居住功能往外推。”林荣辉表示,新加坡核心区建筑的容积率一般高达13~15左右。   不过,高容积率的模式并不贯穿在新加坡市区的每一个地方。位于市区中心的新加坡河绵延3公里长,曾经,它也受到污染,沿河两岸聚集贫民窟,而今日,这里变成了充分利用其滨水特质和独特历史的生气勃勃的活动走廊,置身其中,有时会感觉回到了昔日河水异常清澈时的广州沙面。   林荣辉告诉记者,通过上世纪60年代颁布的土地征用法,新加坡政府获得部分市区中的土地。不过,为了确保规划落实,一些重要的区域地块可能会采取招标的方式,又或者采取双信封制度:先评估所呈上的设计方案,再从入围开发商竞拍价高者得。更为重要的是,新加坡规定卖地收入不归当届政府支配,这决定了政府在售地的过程中不会偏好于更多的卖地收入而牺牲规划理念,即使在一个较长周期的过程中,也可以确保规划的落实。   而即使改造后的中心区土地可以卖出高价,新加坡政府也没有把成熟区域的地块全部出售完毕。“今天的建筑老化后也可能需要拆除,这就需要预留中心区的其他地块进行周转。”林荣辉说,新加坡不会把中心区全部区域都发展完毕,通常会预留5%的土地作周转之用,而这些地块暂时就可以作为公共绿地,为城市增添亮色。   其实,新加坡并没有把城市改造当作一个个分离的项目来经营。刘太格表示,一方面可以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定,把地块的住宅功能改为价值较高的商业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容积率高低不同的两个项目搭配改造,达到财务上的总体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不必要求每个项目都实现财务平衡,而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实现平衡。    专家访谈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称:   中国旧城改造难在赔偿难定   “中国内地许多城市现在开始的旧城改造,比当年新加坡要难。”被誉为“新加坡规划之父”的刘太格近年经常前往中国内地,参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的他对于广州也不陌生。谈及当前中国各地开展的旧城改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深有感触。   记者:包括广州在内,珠江三角洲多个城市目前都在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新加坡最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刘太格: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新加坡政府并不会犹豫,应该保护的就会把它保护起来,不值得保护就会拆掉。   记者:新加坡河的改造是新加坡旧城改造的一大亮点,中国内地许多城市同样有这样的滨水地带,在进行滨水地带的改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刘太格:新加坡河沿河的改造过程中,破旧没保留价值的建筑物我们予以拆掉重建,同时通过近20年的时间,对河里的污水进行处理。作为滨水地带,沿河不同地段究竟应该发展哪些功能,又与滨水地带腹地的功能息息相关,不能独立考虑。中国不少城市的规划把水系两岸看做是独立的项目,这样往往容易忽视水岸与腹地功能和周边交通的关系。   记者:旧城改造中的补偿非常难确定,新加坡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刘太格:广州和不少中国城市一样,旧城改造难就难在赔偿难以确定,测算不容易。60年代新加坡独立时,总人口有190万人,但是住在破旧房子内的就有130多万人,旧城改造拆迁量很大。政府也清楚拆迁不容易,所以首先通过颁布拆迁法和土地征用法,获得土地。根据新加坡的法律规定,政府如果要征用土地拆迁房屋,被征收人不能反对。法律同时规定,给被拆迁户的补偿要按照市价来补偿,但是补偿土地的市价不是征用时的市价,而是征用之前某年的市价,这样也可以防止有人炒地皮。新加坡的拆迁对于旧房子,按照不同的面积和价值,确定非常明细的赔偿率,双方都没有太大的争议,新加坡政府在这方面具有先见之明,做到一清二楚,才令到拆迁比较容易。    记者手记   规划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   走在新加坡市区的路上,除了多元化的建筑样式,最让人感受深刻的就是无处不在的习习清风,以及路旁的参天大树。新加坡市区重建局的人士解释,新加坡一般不会在滨水区域建设高层建筑,而直径超过1米的大树都需要得到政府批准才能砍伐。旧区重建中除非迫不得已,大树才会被移掉。   在新加坡,这样的细节其实都可以追溯到最初的规划。对新加坡人而言,规划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关乎生活素质、可持续发展、历史认同以及文化纽带的综合工程。   由表及里,新加坡人对待规划的态度其实是把它看做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先行一环,所以从规划时限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概念规划到短期的规划,整个规划体系异常齐全,每一个具体项目或者地块更不会被孤立考虑,而是切切实实作为整体的一元被考虑。    专门委员会决定旧建筑去留   新加坡河两岸的沿河步道,绿树成荫,不时可以看到有外国游人在跑步锻炼。而这个滨水步道网络并不是政府单独完成的,是由政府与发展商合作完成的。私人发展商经指导建设各自发展地段前滨水的部分,而政府则负责其他地段以连接起整个网络。市区重建局协调工作的分期建设以确保按时完工,形成完整连贯的网络。正因为在配套设施上政府也没有大包大揽,所以市区重建局在改造新加坡河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商业可行性,使计划能吸引投资商。   这些都决定了要让新加坡政府包括产业、文化、历史等因素在内的规划意图全部得到落实,政府部门要动更多的脑筋。“售地后地块就属于私人的产业,政府只能通过周边的设置和市场来引导影响,实现自己的规划目标。”林荣辉表示,一些准备改造的片区内部分建筑是属于政府所有的,政府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拆还是留,是各地旧城改造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新加坡同样难以避免。而为了减少拆或者留的争议,新加坡会交由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讨论提议,在充分考虑旧建筑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后,再决定如何进行保留改造。对于新加坡最古老的街区,例如1800年到1900年之间的片区,其取向是全面保留,牛车水(华人聚集地)、甘榜格南(马来人聚集地)、小印度(印度人聚集地)三个区域作为多元文化的见证,被列入完全不准拆除之列。而一些相对次要的街区,例如在1900年至1940年间建成的,一般只保留靠近路边的建筑。而每一个不同的片区都有不同的保留方式。自从新加坡的旧屋保留计划从1989年开始启动后,已经有超过7000幢建筑被保留,其中60%已经被修复。   最近较为成功的案例来自勿拉士巴沙-白沙浮地区。占地95公顷的勿拉士巴沙-白沙浮地区是新加坡多元文化与传统相融合的地带,建筑风格也多样化,因此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当初在策划改造和重建工程时,其中一个重要考量就是如何保留这个地区的独特文化色彩。该地区的改造方式是通过建筑物功能的变更来赋予其新的生命,同时不需要对每一幢旧建筑都全面保留,可以通过容积率的调整实现规划意图。

阅读更多

雾谷飞鸿 | 联邦政府员工联合扶贫行动成立50年取得巨大成就

慈善事业在美国源远流长,无论是腰缠万贯的成功人士还是为一日三餐奔波劳累的打工族,无论是在教堂、机关办公室还是工厂厂房、建筑工地,人们都会向慈善团体捐款捐物,有条件的捐成千上万甚至更多,平常人家捐上几块几十块也会积少成多,用来救济穷人、防治疾病、教育儿童、预防犯罪、法律援助、帮助老兵、支援穷国等。 早在二战之结束不久,就有慈善组织到联邦政府机构里面开展募捐活动。那个时候大家各行其是,对什么样的慈善组织可以到政府部门来募捐没有规定,各部门主管可以任意给员工订立捐款指标,不但给职工带来压力,而且实际效果并不好。后来经过调查,采取了一些协调措施,到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开始建立对获准到政府部门募捐的慈善组织的认证机制,规定不同类型的慈善组织可以在不同季节到政府机关开展募捐活动。 为了进一步协调联邦政府员工的慈善捐赠,同时帮助员工们选择自己认同的合格慈善团体,肯尼迪总统在1961年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建立了一个机构,起名“联邦联合行动”(Combined Federal Campaign, CFC),是联邦人力资源管理局(OPM)的下属单位。 目前在CFC名单上有超过2万合格慈善组织,既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团体,还有国际性慈善机构。它们都必须符合美国税法第503(c)款的免税规定,宗旨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健康和福利,这些组织的管理人员不得与所进行的慈善事业有利益关联,大部分主要决策官员不得领取薪酬,每年用于管理和筹款活动的经费不得超过限额,而且不得将捐款人的名单用于商业目的。 CFC每年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联邦政府部门、邮局系统和军事单位开展数以百计的募捐活动。以9月到12月的年度慈善劝募规模最大。联邦政府员工可以通过认捐方式向自己钟爱的慈善组织捐款,可以捐赠现金,更多的是由单位财务部门从工资里扣除,同时可以享受税务减免。还可以在募捐活动中捐赠食品、衣物和玩具等实物。还有的募捐活动采取销售提成的方式,类似于童子军“高价”卖糕点等物品,就像现在国务院主楼餐厅正在热卖杯糕(cup cake)和图书音像制品一样。 联邦联合行动建立迄今已经50年,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通过工作场所举办慈善活动的机构,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它已经募集了价值将近70亿美元的钱财,最近十多年来,每年都能够集资超过2亿美元。在联邦政府机构比较集中的首都地区,截至到昨天(11月17日),今年已经募集了21394992.64美元的善款。 今年9月13日奥巴马总统为CFC年度慈善劝募启动发表文告,在文告中奥巴马说,我们的国家从来都充满着机遇和乐观精神。作为美国人,我们为自己也为他人,为我们所信奉的理想也为大家共同的未来承担责任。他说,我们国家的人民公仆所表现出来的爱心,反映了美国的同情精神,并提醒我们每个人,当我们为了共同的事业一起努力的时候,我们可以为人类带来的深刻影响。 (图片除注明者外均取自CFC网站) http://www.opm.gov/cfc/html/cfc_hist.asp http://www.opm.gov/cfc/pdf/50thCFC_President_memo.pdf OPM主任在今年的联邦员工向贫困家庭捐赠食品活动的启动与总结仪式上讲话(左图)。右上是一个联邦政府机构员工收集的食品,右下是食品银行将捐得的食品分类,以便在感恩节分发给需要帮助的人家。 联邦联合行动利用募集的资金为灾民重建房屋(左图),为老弱病残提供医疗保健(右上),资助公共图书馆添置计算机和提供网络服务(右下) 陆军医疗队总医官办公室的弗丽女士即便面临外星人的威胁也镇定自诺地填写CFC捐款表(左);CFC在国务院主楼大厅一角设立的儿童玩具和食品捐赠箱,还有杯糕和图书音像制品义卖告示(右,Jianan拍摄)

阅读更多

甘肃政府新闻称“要不惜血本宣传” 遭网友转发评论后删除

来源:新浪微博 经新浪认证的 @甘肃政府新闻办 微博账号与11月18日发布微博称“要不惜 血本 ,进一步加大对宣传工作的投入,营造铺天盖地的宣传氛围。“的微博后引来众多网友评论。转发数量超过七千多后,该条微博突然被删除。   @律法汇:政府微博发出个帖子,不要随便就删帖。删帖是直接、暴虐、恶劣地破坏着政府的公信力。那,@甘肃政府新闻办 ,说的就是你。你说“要不惜 血本...

阅读更多

韦森 | 韦森:政府的作为与不作为

2011年11月18日 10:33:59    大转型时期的政府作为与不作为          ——韦森2011年6月11日在FT中文网青岛国际金融高峰论坛上的主持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教授、各位老总,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今天非常高兴应FT中文网张力奋总编辑盛情所邀来参加这个高峰论坛,也感到非常荣幸被安排来主持这个论坛的第一个panel。       我们这个panel的题目叫“开局之年话开局”,这是个非常有意思和意义的题目。今年是政府“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在来青岛的飞机上,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刚要》。读过这本“白皮书”,感到规划得十分全面,也感到十分振奋。这16篇62章的《规划纲要》,确实为我们国家描述了一幅宏伟且非常美好的蓝图。       中国经济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处在一个高速增长期,还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可能,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在当前的后世界金融危机时代,在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仍然步履维艰的今天,中国经济仍然有一个9个百分点上下的GDP年增长速率,且中国在GDP总量上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乃至在中国工作和经营生意的外国专家和朋友都应该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的事。       然而,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乃至全世界关注中国问题的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均也会同意这么一个判断:经过30年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社会已经走到了一个未来发展方向选择的十字路口。今年,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建党90周年,中国入世10周年。这三大历史事件,均已经记入当代中国历史史册,都是牵动着我们中华民族国运和人民福祉的大事。辛亥革命100年后的中国,改革开放33年后的中国,入世10年后的中国,正在处在一个“great transformation”的时代。未来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未来中国社会向何处去,已经是摆在我们每个中国人面前的必需考虑和需要做出“集体选择”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与其说这个圆桌讨论的议题的核心是“开局之年话开局”,不如说应该是“大转型之年话转型”。       为什么说当今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首先,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来看,我们面临着要由一个高储蓄、高投资、高外贸出口、高能源消耗、高政府税负、高国企投资的“国强”的增长路径转向一条高居民消费、高内需的“民富”增长轨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次,从社会发展层面上来看,在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些社会问题在不断出现和积累,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在增加,就此而论,我们显然面临着一个不得不做进一步集体选择的“社会转型”期。       从目前的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格局来说,目前有大家所常常谈论和担忧的“三荒四高”问题。“三荒”是:钱荒、电荒、用工荒;四高则是:高通胀、高房价、高税负、高成本。这“三荒四高”,看起来似乎有悖经济社会运行的正常机理。譬如,在我们的经济体内有75万多亿广义货币的情况下,银行、金融市场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却特“差钱”,奇缺“流动性”,这其中的机理到底是怎样的?这至少说明我们的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中在哪些方面肯定除了问题。这“三荒四高”,还只是一些经济运行的表层现象。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呢?我这里就不多说了,这里谨留给这个圆桌的6为嘉宾去发表高见、去讨论。       在把时间交给6位嘉宾前,请允许我在这里给大家读一段马克思于1842年2月发表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的一段话:“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第111页).       今天,作为主持人,我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和分享马克思的这段话,是想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希望我们这个panel的嘉宾能争起来、吵起来;用英文讲,大家能“challenge each other”,用我们山东话讲,大家能“热闹一下”。我们这个圆桌的嘉宾,有政府官员,有国际大公司的老总,有大学教授,也有专栏作家;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这么一个panel,大家知识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经济社会问题的认识自然也会有差异,甚至会有完全的不同的看法和判断。两千多年前,孔夫子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且不管“君子、小人”这种两千多年前所用的术语在今天是否还有任何意义,但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在今天好像仍有其现实适用性。市场经济来了,大家观点看法不同,判断有差异,在现代多的元化社会中,应该是常态。观点不同,判断有差异,只有大家争起来,吵起来,谈出不同的观点,发出不同的声音,才能在宽容、友好的对话中慢慢理出点思路,才能有望慢慢辨明未来中国当走之路。       最后,作为今天这个panel的主持人,我想借此机会谈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不一定对,错了请大家批评。我近来感觉到,当今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好像还不是一个有10多万亿财政收入的大政府问题,也似乎不是近来大家批评和议论较多的发改委对市场运行管得太多、太细、太死、且太多变因而实际上是在挤压市场的空间和范围,而是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些重大和根本问题上政府作为与不作为的问题。       稍有一点历史知识,就会知道,在中国数千年王朝兴替的历史周期中,特别是在一个王朝中晚期,当社会内部制度变迁张力太大,朝廷不作为,就会总是会出事情。譬如,没有万历到崇祯年间的“荒政”,会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如果戊戌变法成功,可能晚清历史上会出现一个“光绪中兴”?辛亥革命能否发生,也将是问号。历史不能假设,也不能回溯去改变,但“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经验至少告诉我们,在全球化加速进行的当今世界,中国已是一个有40多万亿GDP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现在中国经济增速还很高,但是在一些在社会深层次掩盖的问题越积越多的当下格局中,在需要改革且其必须转型的情况下,如果政府不作为,我们就有可能失去未来十几年、几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机遇。       这里应该说明,我们这里所说的政府作为与不作为,并不是指单个政府机构或任何个人而说的,而是指政府整体的施政导向而言的。当然,在现代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运作中,每个政府公务员和机构都在做事,都在忙,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都在作为”。这里且不说我们的各级政府在维稳和建设和谐社会方面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源、做了大量的工作,就是我们的发改委,也整天在忙于调增长、控物价、压房价,在忙于实施规划和政府的项目投资;我们的财政部和税务部门则更忙、更有作为,在忙于征税和增加财政收入,结果导致今年前五个月全国的政府财政收入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3%以上。我们的央行无疑更累、更忙,在忙于控通胀、管外汇。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央行不是已经11次上调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和4次提高银行基准利率了?央行的频频作为,不是已经把商业的银行法定准备金提高到21%的历史高位了?由此看来,政府各机构的官员都在忙、都在积极作为,且似乎大家都在大有作为。但是,合在一起呢?在经济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上呢?       在《道德情感论》一书中,英国十八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提出一条至今还仍不大为人们所注意的“棋子原理”:“在人类社会这个大棋盘上,每个棋子都有它自己的行动原则”。在斯密之后的200多年后的中国和当今世界,这一“棋子原理”看来仍然成立,仍然工作。在市场经济来到中国之后,每个人、每个公司、每个机构(包括政府机构),都有着从计算个人利益而产生的行动策略和原则。在此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有民众认可其执政合法性的有限政府,如果政府不是运用“抽象规则”(法律、法制和法治)来管理社会,各个单位乃至政府各机构均自然会按照自己的行动原则自我运行,各自为政,那么,即使是在一个21世纪的社会中,经济社会的运行并不一定就会产生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哈耶克所憧憬的那种“spontaneous order”,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一个“spontaneously disorder”的社会后果。如果政府决策层不作为,一个有40多万亿GDP的大国若出现任何spontaneously disorder,这对有着13亿多人口的中国乃至世界将意味着什么?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且需要关心和对待的问题?       以上发言初步结论是:如果政府决策层不在我们改革与发展的一些重大、根本和整体问题上有所作为,就短期来讲,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落实就有堪忧之处;从长期来看,我们能否在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更甚为令人怀疑。一句话,在这21世纪全球化时代条件下的中国历史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政府不作为,从而种种社会问题还是这样不断地积累和积聚,那么老百姓可能就要作为了。       下面就欢迎我们这个panel的6位嘉宾发表各自的高见!          2011年6月9-10日初草并报告于青岛海尔洲际酒店      2011年6月11日修改于青岛到上海的MU5566航班和地铁中      发言稿已经修改发表于《FT中文网》: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9057      (现在是原文)   上一篇: 重读哈耶克之九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37)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财政部:政府预算里根本没有“维稳”一项

    针对当前引发社会关注的一系列财政热点问题,昨天,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集中解答。   对于“财政收入增加势必会挤占个人收入”的说法,这位负责人表示,实际上财政收入和个人收入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关系;对于媒体报道的部分单位年底乱花钱现象,这位负责人说,要坚决制止“年底突击花钱”。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并不高   宏观税负是指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并不高。   根据国际通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我国政府财政收入,除公共财政收入之外,还应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不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这位负责人介绍,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计算,2010年,我国宏观税负为26.4%,2009年为25.3%,而2009年世界各国平均水平为36.4%,其中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40.8%,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32.9%。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从人均财力水平来看,我国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2010年我国人均财政收入按照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66美元,而根据预测,2010年,美、日、德、法等国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都在14000美元以上。    热点1   此前,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心:财政收入增加这么多,是不是国家收的税太多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太重了?    热点2   “税负痛苦指数”存在缺陷   2009年,福布斯杂志发布了“税负痛苦指数”榜单,其中中国税负痛苦指数为159,在公布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列第二。近期,这一话题再次引发热议。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指出,税负痛苦指数的统计方法并不科学。   按照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的统计方法,各税种都选用最高的边际税率来计算痛苦指数。按照此方法,我国个人所得税痛苦指数为45,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痛苦指数为49,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痛苦指数为23,增值税的痛苦指数为17,财产税的痛苦指数为0,直接加总得出中国内地的税收痛苦指数为159,仅次于法国的167.9,名列全球第二。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种税负痛苦指数在反映税负高低问题上存在缺陷。一是指数选取的名义税率不等于实际税率,实际税率往往比名义税率低。二是最高的边际税率只适用很小比例的纳税人,不能反映一国居民的总体税负状况。三是简单相加的假设前提是对每个税种赋予同等的权重,而这一假设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    热点3   坚决制止”年底突击花钱”   据媒体报道,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力曾感叹:“预算不科学,表现为年底突击花钱。每年年底财政结算,总有部分单位因为钱没花出去,在搞突击花钱。”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历年预算执行情况看,财政支出进度均呈“前低后高”走势,一季度各月支出进度较慢,二、三季度逐步回升,第四季度则进一步加快。   他分析指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每年3月全国人大批准中央财政预算之前,项目支出中一般只有延续性项目按一定的比例预拨部分资金,新增项目大都是在预算批复下达后才开始支出,这样就使一些资金延后支出。   此外,由于项目单位从启动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招投标等管理程序到具体实施有一个过程,前期准备阶段资金需求量小,实施阶段资金需求则明显增大,相应的资金支付也是前少后多。而且,预算项目支出需要据实结算,这部分预算支出往往在年底前结算,因此12月份支出较多。   这位负责人强调,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坚决制止“年底突击花钱”。今年前10个月,全国财政支出完成年初预算的77.4%,比去年同期进度加快5.2个百分点,预计12月份财政支出占全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将比上年进一步下降。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健全各单位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完善预算支出责任制度,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创新财政监管模式,不断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观点   用制度保证财政资金不浪费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在会上表示,当前公众对于财政支出是否合理,以及部分单位年底突击花钱等问题的关注,关键问题不在于花了多少钱,而是办好多少件事。也就是说,财政支出应重视效率,增加高效投入,减少无效或低效支出。   他认为,今后财政大部分的支出都是应该直接或间接投向与民生有关的领域。同时从长期看,有关部门应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将财政投向民生领域的支出增幅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不要出现陡然降低的情况。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在会上表示,目前公众更关心如何用制度保证财政资金用得更好,保证财政资金不被浪费,并保证公众知情权,使公众知道财政支出并非没有约束。同时在财政支出方面,也应降低行政成本,健全预算的绩效管理,即提高投入产出比。   而关于公众关心的减轻税负的问题,白景明认为,这并非是简单减税的问题,实质上蕴含了公众对公平税负的要求。   人大教授朱青也在会上称,对于减税,政府有两个选择,一方面可以实施减税政策,重点应减少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同时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另一方面,如不能减税的话,也可以通过增加民生支出的方式,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热点4   土地收入与财政困难无对应关系   有人认为,近几年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较快,是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财政困难带来的必然结果。   对于上述观点,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较快的根本原因在于用地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地价总体水平稳步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收入的较快增长。   此外,这与我国土地供应主要采取有偿使用方式有关。我国规定,土地供应采取划拨和有偿使用方式,近年来我国在土地供应方面逐步扩大有偿土地使用范围,划拨供应范围日益缩小,土地招拍挂出让比重上升。   另一方面,土地出让收入与地方财政困难程度没有对应关系。如2010年京津沪等相对发达9省市的土地出让收入约占全国三分之二,而中西部财政相对困难,土地出让收入却仅约占全国三分之一。虽然理论上中西部地区更应扩大土地出让规模,但实际上土地出让收入的规模主要与当地经济发展、土地供求关系和市场发育程度相关,与当地财政收入多少和财政困难程度没有对应关系。    热点5   政府预算里根本没”维稳”一项   此前,有文章称,“中国维稳预算首超军费”,维稳给中国带来巨大代价。文章发表后,不少媒体纷纷进行转载。   针对有外媒报道称“中国维稳预算”首次超过军费,这位负责人指出,其所谓中国2011年维稳预算达到6244亿元并首次超过军费,渲染所谓中国社会“不稳定”、“维稳代价高昂”。事实上,在中国政府的预算中,根本没有“维稳”这一项。外媒所称“中国维稳预算”达到6244亿元人民币,其实是中国公共安全支出,它涵盖了公共卫生、公共交通、建筑安全等诸多领域,将其称为“维稳预算”,根本是偷换概念。   另外,在当今世界的主要国家当中,除了美国、法国以外,大多数国家的公共安全支出,都超过军费开支。因此,中国公共安全支出略超过军费非常正常,用不着大惊小怪。    热点6   财政与个人收入并非此消彼长   当前,社会上对财政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关系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在社会财富总量既定的前提下,财政收入增加势必会挤占个人收入。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际上财政收入和个人收入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关系。财政收入只是一个“中间体”。比如,政府取得财政收入后通过安排补贴支出,有些直接增加了个人收入,有些减轻了个人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支出负担,间接增加了个人收入。   国际经验也表明,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较高、财政二次分配能力强的国家(地区),收入分配差距就比较小,如美国、法国等均是。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仅靠一次分配很难较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这就需要财政的二次分配来调节。因此,增强政府在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的调节能力,并通过完善社保体系,增加转移支出等方式,在收入再分配环节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促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