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陽光時務 | 李克強和他的「團派內閣」

  李源潮、周強各有歸處 在國務院以外,中共政壇落拓人李源潮接替習近平擔任國家副主席,興許已無懸念。去年今日,李源潮是手握黨內人事權柄的中央組織部長。相反,即使他這次出任國家副主席,也是個有名無實的虛位,無非是見見外賓政要的迎送生涯,一年之間,釀此巨變,人生無常,在李氏的經歷上可見一斑。 另外,畢業於名望甚隆的西南政法大學的湖南省委書記周強,可望接替已屆 66歲高齡的「首席大法盲」(因以未讀一日法律課程,未做過一天律師,而以政治黨官之姿態出任全國首席法官而得名)王勝俊,出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去年 6月發生於周強治下的民運人士李旺陽涉嫌「被自殺」案,令周強在海外的聲望直插谷底,然而,事件既被內地嚴密封鎖,同時似乎未對周強的仕途造成重大影響。儘管 52歲的周強曾被譽為團派新星,但如斯年輕竟能擠身國家領導人序列,夫復何求? 而 58歲的曹建明,則最有可能連任其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職務。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國家建構、內部殖民與冷戰:台灣國家暴力的歷史脈絡與轉型正義問題的根源

1947 年2 月28 日,聚集在台灣省專賣局台北市分局門前的群眾 文 /吳叡人 我們必須持續耕耘、深化台灣民主,使普世人權的價值成為台灣政治共同體不可動搖的礎石,使普世人權的觀念成為台灣意識永恆不變的核心。 編者按:本刊第 44期刊發了 一文,引起了較大反響。承蒙吳叡人博士寄來關於台灣國家暴力的文章一篇,特全文刊發。 二次戰後 (1947-1987)在台灣發生的長期人權侵害現象,主要是由系統性的國家暴力所造成。我們可以從三個相互關連,乃至重疊的歷史脈絡之中,觀察與理解戰後台灣國家暴力的性質。 第一個脈絡是中國本土的國家建構工程 (state-building) 所涉及的政治暴力。這個脈絡所涵蓋的時間,由 1945年終戰到 1954年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被全面瓦解為止。這段期間出現的國家暴力形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戰後初期中國政府吸收、統治台灣這個新領土過程引發的暴力,主要表現在 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及其後的軍事鎮壓與清鄉,而此種暴力的性質主要是民族或族群的衝突——亦即清除抗拒新國家統治的本地統治階級。第二種是後二二八時期中國本土國共內戰向台灣新領土的延伸,主要表現在1949年到 1954年之間,史稱「白色恐怖」期的整肅與獵殺,其暴力的性質主要是階級衝突,以及隱藏在階級衝突中的民族衝突。 第二個脈絡是國民黨在台灣的國家建構工程,涵蓋的時間從 1949年到 1987年。這段時間出現的國家暴力形式也有兩種。第一種是國民黨外來少數統治體制的確立與鞏固所引發的暴力,其性質主要是民族或族群衝突 (反台獨 )。第二種是前一階段中國內戰的延長所引發的暴力,其性質主要是階級衝突(反共)。 第三個脈絡是全球冷戰,涵蓋時間從 1947年到 1989年。特別在 1950年韓戰之後,美蘇對立的冷戰二元結構確立,國民黨為了鞏固在台灣的統治對台灣社會所施加的種種國家暴力,事實上成為美國霸權所默許乃至鼓勵的作為。 從二二八到白色恐怖 (1949-1954) 從1945年8月15日二次大戰終戰之後,在盟軍的默認之下,台灣被納入中華民國控制範圍。中華民國政府於 10月 25日成立行政長官公署,正式展開在這塊新領土上的國家權威建構工程。這也是自現代國家 (modern state)——亦即建立在「直接統治」基礎上的國家形式——於1911年出現在中國本土以來,中國政權首度將其國家權威延伸到台灣。在此之前,台灣人所經驗的第一個現代國家,不是中國,而是日本的明治國家。從此時起一直到 1954年的十年間,中國國民黨主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本土和台灣,持續進行建構統一的國家權威的政治工程,並且在此過程中,對中國本土和台灣兩地社會都施加,並且誘發了巨大的政治暴力,對兩個社會的人權造成重大傷害。 在這段時間內,國民黨國家先後對台灣施加了兩種類型的國家暴力。首先出現的是二二八事件中對台灣人的鎮壓與事件後的清鄉屠殺。這是中國國家統治並試圖吸收台灣這塊新領土過程中,清除不合作或反抗中央權威的在地菁英以確保對該領土控制的暴力形式。 終戰初期,台灣人不只在文化上本來就與中國本土有明顯差異,在國家與民族認同上也處於不穩定與流動的狀態。在這個認同與文化差異的既有基礎上,陳儀的行政長官公署又繼承日本殖民統治的形式,因此造成台灣與中國本土之間一種「內部殖民」(internal colonialism) 的不平等關係。二二八事件爆發主因之一,是對這種內部殖民主義的反彈,因此具有反殖民的民族/族群衝突性質。與此相對,下令派兵鎮壓的中國中央政府事實上也將二二八事件認知為分離主義,因此鎮壓二二八的國家暴力帶有明顯的民族或族群衝突色彩。 第二種暴力形式是中國國民黨從1949年到 1950年代中期在台灣進行的大規模肅清左翼份子的行動,也就是一般所稱的「白色恐怖」。這是中國內戰向台灣蔓延的結果,因此可以視為中國本土內戰的延伸。在這過程中,有大量台灣本地人與中國大陸籍人士被以「匪諜」名義逮捕、處決或監禁。大陸籍人士涉及白色恐怖案件者,有許多是軍方人士,他們是蔣介石清除非嫡系分子,重整國家機器的犧牲者。本地籍的受害者,絕大多數涉及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在台灣的活動。 中共台灣省工委在二二八之後,利用台灣民間普遍不滿國民黨的心理積極進行組織發展。他們試圖將後二二八期台灣人對祖國的不滿情緒,或者引導向左/右、階級衝突,或者民主/獨裁對立的認知,從而將台灣人反對派收編到中共民族解放陣線之中。在這群涉入省工委及其外圍組織的台灣人之中,有部分知識分子是基於意識型態的自主選擇而加入組織,也有部分人士是純粹為了抵抗國民黨的實際考量而加盟,但是恐怕有更大多數的人,是在國、共兩個國家爭奪台灣人忠誠的慘烈過程當中的無辜受害者。 表面上,「白色恐怖」的暴力形式主要涉及「左右」或「階級」的問題,不過二二八事件誘發的民族/族群衝突並未消失,因為中共省工委並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在台灣人之間塑造廣泛的「紅色中國」認同,因此他們實質上採用了類似結合少數民族所使用的「統一戰線」策略,以「台人治台」連結台人的主要訴求。因此,在「白色恐怖」時期,台灣社會中的民族/族群衝突因素依然存在,它只是被包裹或隱藏在省工委的統一戰線訴求之中而已。 整體而言,我們可以說二二八時期的國家建構暴力創造了稍後台灣被迅速捲入中國內戰的社會基礎。不過,二二八的國家暴力不只在台灣激發了對「紅色中國」的認同,也同時誘發了台灣民族主義的想像,也就是戰後台灣獨立運動的出現。 不過,缺乏外部奧援與組織力量,使台獨運動者無法如中共省工委一般,在台灣社會建立相對廣泛的群眾基礎。他們或者只能以菁英的流亡運動形式存在於島外(如廖文毅、廖文奎兄弟的台灣民主獨立黨),或者只能進行個人式的行動(如郭振純)。這是白色恐怖階段台獨案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8 年8 月9 日,一場集會上展示的白色恐怖受害者群像   遷佔者國家與內戰的延長(1949-1987) 1949年年底,中國國民黨政權在中國內戰中潰敗,正式撤退到台灣。從這個時間開始,國民黨政權一方面持續前一階段的「白色恐怖」整肅,一方面開始進行黨國體制的改造與政權社會基礎的創造工作。1954年,當國民黨完成全面掃蕩省工委會的目標時,它也同時透過土地改革在台灣的農村創造了最初的本土社會基礎(另一種詮釋是:國民黨透過土改建立了對台灣農村的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在經由二二八和白色恐怖時期的整肅,清除了忠誠心可疑的本地籍菁英階層之後,國民黨也透過 1950年代初期的省議員選舉,重新創造一批效忠於政權的新本地菁英,成為其基層協力者。50年代中期,國民黨已經初步建構了一個以外省統治集團為核心的少數統治體制。 作為一種政治學者 Ronald Weitzer稱之為「遷佔者國家」(settler state),或者 Heribert Adam稱之為「移民的殖民主義」(settler colonialism)的統治型態,國民黨少數統治體制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就是依賴軍警與特務系統的恐怖統治。國民黨在 1949年 5月20日起宣告台灣戒嚴,進行清剿共黨行動,但在 50年代中期省工委會已全面瓦解之後,國民黨卻持續戒嚴,並在戒嚴令下凍結憲法對人權的保障。50年代後期以降,在內戰的名義下,國民黨的國家暴力事實上已經悄然由內戰的敵人——共產黨,轉向內部的異議分子。這種以外部敵人名義進行內部鎮壓的國家暴力形式,一直持續到 1980年代後期才終止。 我們可以將這個階段,理解為國民黨在台灣建構與鞏固國家權威的時期。這個國家權威建構工程所涉及的暴力主要也有兩種形式。首先,作為一種具有殖民主義性質的外來少數統治體制,國民黨政權制度化,乃至政治化了台灣的族群認同,因此不可避免地使族群成為最具動員潛力的社會分歧。這是 60年代以來台灣本地反對運動大多以族群,乃至民族主義動員的形式出現的主要制度性因素。 從政治暴力的角度觀之,這種殖民體制不可避免地誘發了以族群或民族為基礎的反對力量,因而用以鎮壓本地反對者的國家暴力,也就不可避免地帶有族群或民族壓迫的性格。從60年代以來,台灣獨立案件逐漸增多,有的甚且頗具規模(如蘇東啟案、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案等),這正是國民黨少數統治體制下的結構性必然結果。 第二種暴力的形式是「匪諜」,這是前一階段國共內戰的延長。正如前述,省工委的瓦解使國民黨將其反共的國家暴力轉向內部的異議者。50年代中期以後,涉及「匪諜」案者似乎大多為外省異議分子(如柏楊案)或冤案(如崔小萍案)。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以來,隨着受到全球左翼運動——包括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洗禮的新生代知識分子出現,於是新的具有意識型態性質,主張「左統」的「匪諜」案也隨之增加(如陳映真案、統中會案、輔大戴華光案、成大共產黨案等)。 整體而言,在這個階段新的國家體制孕生了新的政治反對形式以及相應的國家暴力形式。我們也同時觀察到「台灣獨立」與「左翼統一」兩種反對形式,不過與「白色恐怖」時期剛好相反,涉及台灣獨立的案件逐漸成為這個階段的主流。我們認為,這是國民黨少數統治體制所造成的制度性後果。 作為結構性支持因素的全球冷戰: 1947-1987(1989) 如果放在國際政治的脈絡中觀察,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戰後在中國本土和台灣進行國家建構工程對兩地社會所施加的政治暴力,並不是孤立的國內或區域性事件,而是在二次戰後美蘇兩大集團對峙的冷戰結構中出現的全球性現象。換言之,冷戰結構的出現與形成,是使國民黨(與共產黨)在中國和台灣進行以國家暴力為基礎的政權建構工程可能的結構性條件 (enabling structural condition)。 全球冷戰結構在戰後初期的 1947年左右即已逐漸形成。同一時間,國共內戰也漸趨激烈,這背後當然有美、蘇兩大陣營的介入與支持。美國雖在1949年曾經決定放棄國民黨,然而1950年 5月韓戰的爆發又重新鞏固了冷戰陣營的界線,使美國重新支持敗退台灣的國民黨政權。正是在美國的重新支持之下,在台灣的國民黨政權得以從容進行內部整肅與權力鞏固。換言之,就時間長度而言,對台灣社會各族群都造成深刻傷痕的「白色恐怖」暴力,有三分之二是在美國的默許之下進行的。 「白色恐怖」之後,「自由中國」的「執政黨」國民黨利用戒嚴體制在台灣所進行的長期恐怖統治,也同樣是在美國的默許(甚或同意?)下進行的。正是在這個全球冷戰的結構中,我們觀察到 50年代以後(我們是否應該說「二次大戰以後」?因為國民黨接收台灣乃是得到美國默許,而它在二二八事件的屠殺既沒有引發美國的干預,也沒有導致美國援華的中止)在台灣所發生的國家暴力的國際性格:在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不幸的案例中,人民所承受的國家暴力往往是地緣政治的函數。 幾年前才逝世的歷史社會學家Charles Tilly說,對人民而言,現代國家的起源,是一種「不請自來的強制勒索保護費集團」(racketeering),而二次戰後形成的國際主權國家體系,則是「既有國家合夥創造新國家」的結果。台灣人戰後的國家暴力經驗,以無數人的鮮血、破滅的生命、夭折的青春,謙遜地印證了智者悲劇性的洞見。如今我們經由驚愕、不信、痛心與掙扎的認識過程,終於理解了國家的暴力起源,然而理解之後,我們必須使死亡的悲劇轉化為生命的力量——我們必須嘗試以智慧、信念與行動,努力馴服那潛伏在政治生活之中,潛伏在我們靈魂深處的暴力,讓它永遠不再現身。 因此我們必須持續耕耘、深化台灣民主,使普世人權的價值成為台灣政治共同體不可動搖的礎石,使普世人權的觀念成為台灣意識永恆不變的核心。如此,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永久擺脫那糾纏福爾摩沙的國家暴力陰魂,轉化為真正的自由人的結合。那麼,我們也才會說,我們也才能說:我們因身為台灣人而感到光榮,感到驕傲。 (作者為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納吉為何拖延國會大選?

自稱蘇祿蘇丹的查瑪魯基蘭(Jamalul D. Kiram III)領導一批人數近300 人的 「皇家蘇祿軍」入侵大馬沙巴州,在丹多村駐紮,部署要「索回」沙巴州主權 文 /楊松 納吉拖延選舉以爭取更多選民支持,換來的這段時間,反而爆出不利國陣的醜聞,讓反對派更有機會實現國家史上首次政權輪替。 於2008年3月8日的去屆馬來西亞全國大選舉行過後,國會在該年4月 28日首次召開,以此日期為準,如果現任首相納吉不在本年 4月 28日之前行使權力解散國會,國會也將自動解散。然而,納吉卻始終在大選日期上採取「拖字訣」。 「蘇祿索土」或成拖延大選藉口 從 2月起,一批人數近 300人的蘇祿武裝分子入侵大馬沙巴州,在丹多村駐紮,部署要「索回」沙巴州主權,引發大馬政府出動軍警包圍,雙方爆發武裝衝突。就此,政界、社會輿論已開始盛傳,首相納吉會利用這個「大好機會」宣布沙巴州進入緊急狀態,從而繼續拖延大選。 在這段拖延選舉的期間爆發蘇祿軍「索土」事件,相信只會進一步衝擊沙巴州選情。畢竟,隨着 3月 4日在沙巴州仙本那一個水上木屋區那場駁火造成 8名軍警殉職後(傷亡數字截止 3月 8日,蘇祿亦有 12名武裝分子被擊斃),軍警部門內對「國民陣線」(國陣)政府的危機應變已經相當不滿,認為政府早就應該動用國防軍隊對抗入侵國土的蘇祿軍,而非隸屬內政部的軍警。事件若進一步觸動政府部門情緒,無疑只會讓國陣執政難上加難,更加將打擊其選情。 而且,連同近日才被揭發的 1990年代廿萬菲律賓移民獲國陣發公民證及選民證風波(詳見《陽光時務週刊》第 43期,楊松撰〈大馬沙巴州「種票」風波〉一文),這段期間對國陣選情不利的事件一浪接一浪。現任首相納吉為何要把大選日期一再拖延呢? 納吉必須取得選舉大勝 去屆2008年3月8日的全國大選中,「人民聯盟」(民聯,由三大在野政黨──公正黨、回教黨和民主行動黨組成)不僅保住吉蘭丹州的州政權,還一口氣拿下另外 4個州政權,更在國會議席數字上打破了執政國陣維持已久的三份之二多數優勢。民聯在該場選舉中對國陣的打擊,讓去屆選舉在馬來西亞政壇史上被稱為「308政治大海嘯」。 「308政治大海嘯」除大大打擊了國陣的執政地位,也逼使國陣內部作出重大改變。該場選舉過後,國陣內部上演了一場首相被逼宮下台的戲碼:形象中庸溫和、曾被寄予民主改革厚望的時任首相阿都拉(Abdullah Ahmad Badawi),由於領導國陣競選不力,被以前首相馬哈蒂爾(Mahathir bin Mohamad)為首的巫統高層勢力催逼而下台,成為馬來西亞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提早 2年交棒予納吉。 巫統(國陣的領導黨派)右翼極端種族勢力把阿都拉強拉下馬後,對納吉寄予厚望,希望由他領導國陣收復「308政治大海嘯」後的失地,重振昔日巫統主導國家命運和資源的雄風。可是,國內外經濟欠佳,加上國內非政府組織頻頻推動聲勢浩大的公民運動,包括「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簡稱:淨選盟)於 2007年、2011年和 2012年三度號召大型反政府示威,都讓納吉執政更為艱難。 當年一手提拔阿都拉出任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讓其成為政治明星,為日後當上首相鋪平道路的,正是最終逼迫他下台的馬哈蒂爾。前車可鑑,如今納吉要宣布解散國會,就得先確保選戰成績能超越去屆大選,否則即使國陣能在選舉中「慘勝」,黨內右翼勢力肯定會重演逼迫首相下台的戲碼。 「首投族」手握關鍵選票 讓納吉仍未能掌握選情的是「首投族」(首次享有投票權的年輕選民)和中間選民的游離票。在當下國陣和民聯處於勢均力敵的膠着狀況下,人數達 290萬左右的「首投族」和中間選民將成為決定雙方勝負的關鍵。「首投族」約佔選民總數的五分之一,由於首次投票,沒有政治負擔,也沒有堅定的政黨忠誠度,加上其他一直在朝野兩派之間搖擺的游離選民,一下子壯大了中間選民的力量和影響力。 若國陣能成功爭取較多「首投族」的支持,無疑將大大有助於其收復自去屆大選以來失去的「地盤」;同樣地,民聯要成就馬來西亞政權改朝換代,一舉打破國陣的執政壟斷局面,也必須爭取到「首投族」的選票。不難理解,這股新力量所具有的影響力,將是本屆大選的勝負關鍵,也使朝野雙方都絶不敢掉以輕心。 到底「首投族」會否因年輕人普遍具有的開放、求變態度而傾向支持反對黨呢?國陣援引近年舉行的數次國會議席補選及國立大學校園選舉的記錄,證明年輕一代並非一面倒傾向支持反對派陣營。根據國陣所作的估計,現階段對選舉仍然抱持觀望態度、仍未決定把票投向哪方的選民大約有50%,但隨着選舉臨近,這部分選民的人數已經明顯減少。國陣視此為對他們有利的趨勢,但這也有可能是國陣分析局勢時所作出的錯估,也有可能是國陣對外界堆砌的樂觀態度。 說這可能是國陣錯估形勢或強裝的樂觀表現,是由於近月來國內持續爆出對執政黨派不利的課題,包括廿萬菲律賓移民獲國陣發選民證、新近蘇祿「索回」沙巴州主權引發武裝衝突等。這些課題已經讓今屆全國大選出現馬來西亞選舉史上未見的朝野勢均力敵局面,甚至比較去屆「308政治大海嘯」,更似會實現在野黨派奪得國家執政權力的歷史性時刻。 首相納吉一直採用拖延選舉日期的策略,大抵是希望有更多時間實行針對「首投族」的拉票工作,這也說明儘管國陣一再表現出對「首投族」投票意向的樂觀態度,但實際上他們也明白大部分「首投族」對國陣還心存猶豫。 說到底,拖延選舉只是權宜之計,面對不利國陣的連串風波和醜聞,首相納吉將採取什麼應對策略,如今更備受注目。納吉處理稍有不當,拖延選舉所換來的時間,不僅不能為國陣利用以爭取更多選民支持,反而讓民聯有更充裕時間醞釀反對勢力,一舉實現國家史上首次政權輪替。 蘇祿蘇丹「索回」沙巴州歷史背景 15世紀,蘇祿王國於蘇祿群島建國,與中國明清兩朝及印尼等有貿易往來。16至 19世紀,西班牙與美國先後殖民菲律賓,儘管兩國從未佔領菲律賓南部地區摩洛蘭(包括蘇祿王國),但 1898年兩國交接殖民權的協議中,卻把該區納入美國殖民版圖中。美國接管菲律賓初期,曾與摩洛蘭伊斯蘭勢力達成協議,容許摩洛人自治,承諾北部天主教徒不得進入,但協議在 20世紀初廢除。二戰後,菲律賓獨立,美菲協約中,蘇祿群島納入摩洛自治區,盡歸馬尼拉政府,即否定了蘇祿蘇丹王國的獨立地位。摩洛分離主義至今在菲律賓南部活躍,其中伊斯蘭武裝組織阿布沙耶夫自1990年代起屢與菲律賓政府爆發衝突。 近日,自稱蘇祿蘇丹的查瑪魯基蘭與其「皇家蘇祿軍」堅持擁有現時大馬沙巴州主權的依據源於 17世紀。1658年,蘇祿王國協助汶萊平定內亂,獲割讓婆羅洲北部和東部部分土地作回報,包括沙巴州;直至 19世紀末,蘇祿王國將沙巴州租借予英國北婆羅洲公司。英國與西班牙對菲律賓南部和北婆羅洲區域存在殖民權爭議,直至 1885年兩國簽署協約,蘇祿群島屬西班牙,沙巴州屬英國,變相忽略蘇祿獨立王國地位及沙巴州只是英國向蘇祿王國租借所得的協議。 英國對沙巴州的管治維持到 1963年,沙巴州人民在聯合國主導下公投,結果沙巴州與馬來亞合併組成馬來西亞。這形成今天蘇祿群島歸菲律賓領土,而蘇祿蘇丹一直堅持為「祖地」的沙巴州卻為大馬州份。 至今,大馬每年仍向蘇祿王國繳付象徵式的沙巴州租金。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看不見的全球糧食問題

文/周澄 新一波糧食問題若真在 2013年來襲,東非、海地等發展中地區的政局、人民生活,以至公共衞生、健康等都必遭受嚴重衝擊。 2012年 10月,聯合國向國際社會警告,越趨頻密的極端氣候現象嚴重影響糧食出口國的農產儲備,全球在 2013年很可能面臨繼 2008年以來又一波糧食危機。糧價上漲,亦會加劇受影響國家的社會不穩。2010年,導致爆發「阿拉伯之春」的導火線正是糧食等必需品的物價通脹。根據當時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統計數字,部分主要農產品(如小麥、粟米)的價格就曾迫近 2008年導致全球 25個國家出現社會動盪的水平。有專家亦指出,氣候持續反常、人口增長、水資源短缺等因素將會刺激市場炒賣農地、糧價激增、供求失衡等現象,糧食供應勢將取代石油成為更迫切的地理政治問題。 事實上,近年來聯合國已經屢次作出類似警告。2011年年中,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等東非國家經歷60年來最嚴重旱災,並陷入大饑荒,卻引來不少跨國投資者藉機買入大量土地。2008年,加勒比海國家海地因糧荒爆發大型示威,一直未能走出困局之際,2010年又發生嚴重地震,至今仍然受困於國際援助不足、重建進度緩慢。新一波糧食問題若真在 2013年來襲,東非、海地等發展中區域或國家的國內施政、人民生活,以至公共衞生、健康等都必遭受嚴重衝擊。 全球糧食危機遠近因 全球糧食問題不能歸咎於單一原因,氣候災害、石油價格波動、新興國家需求增長和生化燃料的生產都是明顯的外圍因素,加上部分發展中國家尚未完善保障國內糧食穩定的機制。而專門研究反全球化論述的著名菲律賓社會學家、眾議院成員 Walden Bello曾著《The Food Wars》一書,指造成糧食問題的遠因在於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等國際組織自 1980年代起於近百個發展中國家推行的農業政策「結構性調整」。這種急進的市場「自由化」轉向,最終令不少競爭力較低的農業國不敵傾銷而生產潰敗、轉為依賴入口;這些國家受制於債務負擔和借貸條件,無法為本國農產業作財政支持,也未能建立應對糧食危機的防禦機制。直至 2008年 10月,即農業「結構性調整」推行將屆廿年,世界銀行才於一份獨立委託評估報告中首次承認該場改革失敗。同時,近年全球市場數以億計熱錢流入商品基金和投機炒賣活動刺激短期價格也是影響糧食供應穩定的近因。 糧食生產的可持續性不足 跨國食品公司對農產品供應鏈的壟斷及有違可持續發展原則的生產方式,也是造成全球糧食系統出現危機的原因。自去年起,關注貧窮的國際倡議組織「樂施會」於全球 17個地區的分會聯合展開名為「GROW」的糧食公義運動,呼籲國際社會與公眾關注糧食分配失衡與氣候變化問題。本年 2月底,樂施會發布「GROW」糧食公義運動旗下首份相關報告 ─「品牌背後」,針對全球頭 10大食品和飲品企業,透過量度 7項指標的整合評分,評估它們對社會及環境的影響;樂施會也藉此報告,呼籲大型跨國食品和飲品企業採取重要措施,擔起企業義務,建立公義的糧食系統。 樂施會香港項目部高級經理曾迦慧指出,「現時全球有近 9億人『餓着肚皮睡覺』,其中有大多數是糧食生產者,如小農戶和農場工人」。曾迦慧說:「氣候變化威脅到他們基本收入和生存。樂施會針對這 10大食品企業進行倡議,是因為這些公司幾乎控制全球食物的供應鏈,但其透明度卻又非常低。因此,這份報告也基於它們現有的公開資料而作評分。」 在歐美地區,隨着多年以來消費者組織不斷推行運動、作出呼籲,不少跨國大型企業都定立了一定的「行為守則」,或是公開的「企業社會責任」原則。然而,曾迦慧表示:「很多公司願意作出改變,但守則往往不完善,例如有制訂減少碳排放的指標,卻沒有相關措施幫助農業生產者適應氣候變化;有些企業有回收生產用水的機制,卻缺乏評估使用水資源對當地社區的影響,又或是缺乏指引去保障女工免於同工不同酬的歧視問題。」 近年,不少國際媒體開始廣泛關注糧食危機、以至土地和水資源緊張的問題,但相關議題在中、港、台、澳等地依然為主流媒體忽略。以香港為例,「良心消費」仍未成為主流,消費者也缺乏相關資訊,無從思考消費習慣,更遑論作出改變。現時,樂施會在網上社交媒體推動「品牌解碼」資訊平台,希望能以互動和創意方式鼓勵年青消費者關注「品牌背後」的生產倫理與可持續發展理念。 品牌以外,也是地理政治問題 樂施會和很多外國倡議組織近年都提倡「具社會責任的投資」,鼓勵「股民」不要參與針對糧食、土地等必要資源的投機炒賣活動。也有部分基金公司特別開設了倡議部門,出於社會市場倫理、可持續發展理念等考慮,對不同的投資組合作出社會評估與篩選。 未來一年,假如糧食供應與生產失衡持續、氣候依然反常,預期糧價與相關的氣候與水資源問題,將有機會影響落後地區的社會動盪,甚至影響正值轉型期的國家的政權穩定。 圖表說明: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是衡量一攬子食品類商品國際價格月度變化的尺度, 由5 個商品類別的價格指數(含55 種價格)的加權平均數構成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河南二次平墳再掀高潮 折騰的祖墳

2013 年2 月26 日, 網友在周口市市長母親的墳頭前打出 「岳文海,你媽喊你回家平墳」的橫幅。   文、攝影 /余聲 河南祖墳傷不起。去年被平掉、春節間又被攏起的祖墳被要求「二次平掉」。喊着「平墳面前,人人平等」,民眾組團去平市長家的墳。 2013年 2月 26日,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月河鎮徐寨村。 經過田間勞動的村民再次核實,又對照了網上的圖片,終於確認了周口市市長岳文海母親的墳塋。孟曉東跳下車,招呼齊明利、侯帥等人,在墳前插上鐵鍬,豎起了「岳文海,你媽喊你回家平墳」的橫幅。 此時,由於農民複攏墳頭,嚴重削弱了周口市大規模平墳運動的成果,當地政府正在醞釀「二次平墳」。 被平墳頭春節間紛紛重新攏起 齊明利祖籍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他曾在 1985年的第二次中越戰爭中榮立三等功,後進入媒體界,並以「西部老齊」的名字活躍在網絡上。去年 12月,齊明利接到親戚電話,稱他父母的墳塋在周口市的平墳復耕運動中被政府推平了,不禁悲憤交集。 周口市的平墳復耕運動始於去年3月。按當時全市殯葬改革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 3年內完成農村公益性公墓全覆蓋;火化率 100%;徹底遏制偷埋亂葬和骨灰二次裝棺;不再出現新墳頭,逐步取消舊墳頭。爾後,商水縣在平墳復耕試點工作中,投入1000多萬元在一個月裏將兩萬餘座墳頭全部平掉,成為平墳標兵。當年 6月 25日,周口市在商水召開殯葬改革現場會,市長岳文海稱:「此事已無退路,是一場革命,攻堅戰。」從此各縣區層層加碼,紛紛表態要在年底前平掉全部田間墳頭。 12月,周口市民政局宣布,全市的平墳復耕工作已基本完成,平(遷)墳頭共 300餘萬個。裏面,就包含了齊明利父母的墳塋。 進入 2013年蛇年春節,在外地打工的農民回鄉,周口市被平掉的墳頭紛紛被重新攏起。 西華縣西華營鄉穆莊的老石在天津做泥水工,平墳時沒有回鄉,父母的墳頭由妻子和嫂子兩名婦女鏟倒。大年二十九那天,上墳祭祖的老石扛着鐵鍬,又將墳頭攏起。「別人都在圓墳,俺也就攏了。」老石說,除了親人未返鄉的,本村被平掉的墳頭基本上全被重新攏起。同村的石大爺說,他家的祖墳是初六才攏的,本村幹部的祖墳也都攏起了,尚未有上級要求再平墳的。看到有外人進村,他們就問:平墳到底是不是「中央政策」?攏起的墳頭會不會被再次平掉? 據現場觀察,春節期間,周口市下轄的西華縣、淮陽縣、太康縣等地復攏墳頭的現象比較普遍。淮陽縣曹河鄉石營村就在大廣高速公路旁邊,一眼望去,數十座新攏起的墳頭在麥田裏異常醒目,有的還重新豎起了墓碑,蔚為壯觀。 齊明利春節沒回老家,但他電話裏請親戚也重新攏起了父母的墳頭。 政府要求「二次平墳」 2月 14日,河南省政協前常委趙克羅在微博上稱,周口市要進行「二次平墳」。這個消息得到了當地官員和民眾的證實。但由於各縣主政官員的態度不同,所以執行力度差異很大。 在商水縣,政府開動宣傳車和高音喇叭,下鄉勒令農民限期「二次平墳」。「前幾天宣傳車還在路上喊,不許圓墳,圓起來的要自己平掉,否則罰款。」錢營村的王大爺說,罰款是 1000元還是多少,沒聽清楚,只聽到了「後果和開支自負」。 公路兩邊的樹上,貼有大量新的宣傳標語:「殯葬改革,利國利民」、「鞏固殯葬改革工作成就」、「復攏墳頭,嚴管重罰」。但是,商水縣民政局長李多義在接受電話採訪時否認派宣傳車和貼標語進行「二次平墳」。 淮陽縣的一名官員承認,春節期間復攏墳頭很多,而且是幹部領頭,主政官員低調應對,並不大力宣傳和推進「二次平墳」。 作為周口市平墳的樣板,商水縣重新攏起的墳頭相對比較少。 練集鎮錢營村的王大爺說,本村只有三五個墳頭被攏起,都是村裏或縣裏幹部家的。在幾座新攏起的墳頭前,兩位放羊的婦女相對而笑,不願意指認墳的主人。 真正沒有重新攏起一座墳頭的,只有朱集村。朱集村支書朱偉因帶頭平掉自家的墳頭,成為周口平墳運動中最受矚目的明星。當地流傳說,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視察周口市時,問陪同領導,能否平掉田間的墳頭,都回答太難,但朱偉卻拍胸部打了包票,才引發了商水縣乃至周口市的平墳運動。 2月 24日,朱集村的老朱夫婦正在田裏打農藥。他們說,領導要求墳頭必須與地面平齊,並且種上莊稼,但田主礙於情面, 都會在原來的墳墓處留片空地以備親人祭奠。朱大嫂指着自家麥田裏兩個土包說,那兩個新墳由於埋的淺,平墳後棺材都露出來。在他們的再三要求下,墓主家才剛重新培土蓋好:「那倆人才死幾個月,屍體可能都沒化掉,嚇死人!我自己都不敢上地裏去。」 不過,即使在商水縣乃至練集鎮及朱集村,也在流傳着清明節政府將允許復攏墳頭的消息。 民間逆襲,組團平市長祖墳 「剛攏起的墳還要再被平?!」齊明利徹底被激怒了。2月 24日,齊明利趕到鄭州,與朋友們商量,既然政府那麼急切地要求平墳,「我們就幫周口市領導們把他們的祖墳平了。」 「政府要平墳,那就人人平等。不能只平老百姓的墳,不平官員的墳。」網友孟曉東說,周口市市長岳文海母親的墳在桐柏縣月河鎮徐寨村,被網友人肉出來,他多次在微博上提議,平墳先從岳文海市長平起。 明確了目標,開始商議平墳方式。有人提議,學習周口市政府,僱傭鏟車去推,但這樣激烈的手段馬上被否決,最後決定使用鐵鍬,標語也確定為「岳文海,你媽喊你回家平墳」。 說幹就幹。幾名網友捐助了路費,2月 25日下午,齊明利、孟曉東、侯帥、徐知漢等五名網友組成的「河南民間志願平墳團」從鄭州出發,趕赴桐柏縣。「老齊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次是對『嶽』自衛反擊戰。」 26日上午 9時 30分,志願平墳團找到了岳文海母親的墳塋。這是一座小山的向陽面,正對着大片的稻田和池塘,「風水很好」。墳墓被石頭壘砌的矮牆圈起,周圍有春節祭奠留下的鞭炮碎屑。 掛起「岳文海,你媽喊你回家平墳」的標語,網友們卻沒有下手:「今天河南志願平墳團的代表來到你祖墳前,本想強行平墳卻又放下鐵鍬,你不仁,我們卻不能不義;你踐踏倫理,我們卻沒有喪失道德,請你回家平墳哈!」齊明利在微博中向岳文海喊話。 侯帥將五把鐵鍬都寫上「贈送岳文海市長」的字樣,插在墳頭。同時,他們將寫有「平墳復耕,利國利民」、「平墳復耕、人人平等」字樣的標語貼在岳文海母親的墳頭以及周圍的樹上還電線杆上。「我還寫了個『盧書記,不好意思,你家排在第二個』。」孟曉東說,如果河南省的平墳運動繼續推進,他們計劃到浙江去幫河南省省委書記盧展工平墳。 「河南民間志願平墳團」的行動迅速引爆網絡,轉發和評論短時間內就達到上萬條,絕大多數是讚揚和對河南平墳運動的抨擊:「霸氣,以其人之道還自其人之身」,「挖人祖墳,必被人挖。」 周口市的反應也是迅速的。齊明利當天下午接到電話,得知太康縣政府的官員已找到他的親屬,詢問這次幫市長平墳事件的「背景」。記者撥打岳文海市長的電話,試圖獲知他的反應,電話一直沒有人接。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