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大家谈

美国之音 | 时事大家谈:”两会”是否应该改革?

华盛顿 — 一年一度的“两会”,即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正在北京召开。这两个名字让全国民众耳熟能详的会在中国政治中是否扮演了正确的角色?国家的主人–民众的参与权和话语权是否得到体现?民众对两会机制究竟了解多少?两会是否面临改革的契机?应该如何改?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时事大家谈: 人民币终将挑战美元地位?

华盛顿 — 欧洲中央银行执行董事梅尔施日前在卢森堡举行的研讨会上表示,中国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的重要性正在扩大,人民币最终可能会挑战美元的地位。梅尔施敦促中国政府继续改革其经济和金融体系,因为人民币已经朝着成为国际投资货币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这位欧洲中央银行高级官员认为,如果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获得成功,人民币有朝一日会成为一种主要的储备货币。欧洲金融官员对人民币未来地位的评估是否过于乐观?美元的国际地位是如何建立的?中国经济增长2014年不断呈现放缓迹象,这将给人民币迈向国际主要货币的进程带来何种影响?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看看香港,想想台湾

华盛顿 — 主持人:黄耀毅/吴心欣 来宾: 刘世忠,民主进步党国际事务部主任 巫和怡,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事务学院顾问 近年来香港发生许多令人担忧其治权独立性、新闻与言论自由的事情,而同时台湾也面临许多香港正在面对的问题,如中国经济力以及政治力的影响,经济上的依赖,大量涌进的中国大陆观光客等,而无论香港或台湾的媒体也都感受到压力。台湾与大陆刚刚进行了64年来第一次的正式官员互访,两岸的政治交流越来越热络。是否台湾会成为下一个香港呢? 亚太路德大学的马一龙(Mahlon Meyer)教授在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上发表文章”Save Taiwan”,认为中国大陆先让台湾享受陆客旅游的经济利益,然后在2013年突然减少陆客(他用的词是sanction制裁),才逼迫台湾在今年走上官员与官员的正式会面。根据台湾官方统计,2013年陆客一下子减少26%,但2014年1月,陆客人数暴涨36%。马一龙教授认为这是以经促统。台湾跟香港一样,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中国大陆,中国大陆是否正在以经济力量,迫使台湾进入政治谈判? 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刘世忠表示,民进党一直都在担心这样的情况,比起直接用导弹威胁台湾却起了反效果,现在以软性的经济力量来让台湾依赖中国,光是看中国以控制大陆观光客的人数,或是不让他们到民进党执政的县市,就可以看出以经济逼迫政治的做法。而中国也要透过在中国投资的有钱台商在台湾搜购媒体,影响台湾的新闻,国际人权组织如自由之家等都表示过担忧,而中国国台办可以电话直拨到某些台湾媒体的编辑台,甚至修改新闻头条、新闻走向等,都已经是公开的事情。这些都是中国政府在香港已经行之多年的做法。刘世忠担心许多未受监督的两岸协议如服务贸易协定的实施,将造成更多中国势力渗透台湾。 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成名在2月28号说:《明报》前总编辑刘进图被砍事件,台湾媒体都没有怎么报道,成名说:“香港很清楚感觉媒体自我审查情况越来越厉害,很多报纸都变成很倾中、倾北京,只要不符合中央的报导出现,就会面临抽广告或是总编辑被换掉的情形。中国已经开始透过经济力量来控制台湾,经济控制到最后就会变成政治控制,台湾民主也就不存在了。香港已经是这样,台湾也不会例外。“台大新闻所教授张锦华更警告,台湾的”倾中媒体对中国官员来访一面倒吹捧,对于去年新疆动乱的报导,却全咎责人民,还直指疆独抗暴者是恐怖份子,与中国官媒和中共政权立场完全一致。” 巫和怡举出香港的例子,表示香港回归之后,港人对自身认同反而上升,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反而下降,而许多抗议活动也彰显出香港相对中国大陆自由,所以争取建立普选等民主制度,每年六四也会举办纪念活动。因此巫和怡认为,台湾不会成为下一个香港,反而是香港会成为下一个台湾。 云南周先生认为台湾民主制度是一个宝贵的财富,大陆的改革必须借镜台湾,而以经济力来对台湾进行渗透,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不能有根本的作用。而中国的经济虽然强大,但专制体制是虚弱的,而经济力也不会持续下去。河北韩先生则认为台湾不会成为第二个香港,因为两者客观上不同,主观上台湾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也不多。 刘世忠表示,台湾与香港在民主的进程上不一样,台湾早就有民主选举了,所以对于民主的要求也会不同。他认为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台湾与香港能够影响中国,但若要以执政为出发点考量,也必须考虑到最坏的状况,如中国政府诋毁台湾的民主制度,宣导民主就是混乱等等,进而阻止民主的力量影响中国。他也强调,马英九政府执政7年以来,与中国做了许多和平的交流,但中国依旧没有放弃武力犯台,这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并没有改变。 巫和怡认为自由民主是普世价值,所以两岸越交流,对中国政府越不利。而中国也已经开始地方选举,所以他对于未来抱持乐观。他表示,台湾两党必须先取得共识。 北京郝先生质疑每年人大会当中,都有台湾省,还有省长与书记,他质疑这是如何选出来的。湖南左先生必须开放台湾媒体,让全大陆人都能听到、看到台湾媒体,才能让台湾人的声音面貌完整呈现。他认为即使节目当中有立法委员的争吵,也体现了民主。 刘世忠举例,本次王张会(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与中共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两家台湾媒体要前往采访却被拒绝,体现中国政府对媒体的打压。而不论是哪一党执政,台湾与中国交流时都必须谨守台湾的国家利益。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中国崛起,美国撤退,台湾拜拜?

华盛顿 — 主持人:黄耀毅/吴心欣 来宾:刘世忠,民主进步党国际事务部主任/巫和怡,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事务学院顾问 不管中国是否和平崛起,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力一定会涵盖全亚洲。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在“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双月刊中发表文章,做出上述论断。这篇题为"Say Goodbye to Taiwan" 的文章说,未来,美国将主导西半球,中国将主导东半球,并将拉大与印度、俄罗斯和日本之间的实力差距。而美国大幅削减军事预算的计划,更叫人担心美国能否维持对整个亚太地区盟友,包括对台湾的承诺。台湾如何在大国博弈中不成为一粒“弃子”,如何维护自己的民主制度,并影响两岸关系的历史进程? 民进党在今天(03/04)公布了自己的”国防政策蓝皮书”(take book shot),蓝皮书的名称为”2025年中国对台军事威胁评估”。在这当中说到” 中国解放军继于2007年达成建置对台应急作战能力、2010年质量超过我国国军之后,将持续迈向于2020年具备对台大规模作战的决胜能力。民主进步党向来主张台湾的强固国防为两岸和平共存、保障台湾人民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所不可或缺。”民主进步党国际事务部主任刘世忠表示,中国到目前尚未放弃武力犯台,所以两岸不论签订何种和平协议,台湾都必须保有自己的国防 而中国若主导东半球,台湾是否毫无抵抗力?米尔斯海默教授提出如果台湾想要保持目前政治独立性,可以做的三点建议,一个是发展核子武器的吓阻,二是发展传统武力的吓阻,三是干脆走香港模式,甘愿被中共政府统治,然后夹缝中求生存。不过美利坚大学国际事务关系学院顾问巫和怡则认为,这一厢情愿的认定中国经济会持续发展,而忽略了中国内部诸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也忽略了”中华民国在台湾2千300万人民的意愿”,目前90%以上的台湾人民是希望保持现状的。而另外台湾不一定要走香港模式,而有和平的可能性,若国民党执政,则可能成为邦联,民进党则希望维持兄弟之邦。 巫和怡认为,台湾的自由民主制度正是中共心中最痛的刺,所以才积极想要统一台湾,将台湾的民主制度消灭,才不会与中共的一党专政成为对比。刘世忠认为,中国将崛起成为区域霸权,但并不会带来稳定与和平,如之前中国径自宣布东海防空识别区,就显示中国不是一个负责任的霸权。台湾在这样的局势当中,无论未来是民进党或国民党执政,应该继续维持人民与官方”对等公开透明、受到国会监督”的交流互动,而且台湾必须要更主动,告诉中国要改革体制进行民主化。 天津张先生寄托于台湾的民进党和国民党,要有一个长远的大计,除了在台湾执政,也要放眼中国大陆,将民主自由平等正义散布到中国大陆。 刘世忠表示,美国学界对于台湾过于亲近大陆有些疑虑,担心台湾经济上过度依赖。他也认为台湾的政党轮替并不会只决定于大陆政策,更重要的是治国能力,而目前马英九总统的能力就受到质疑,所以他对民进党再度执政很以信心。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时事大家谈:乌克兰二次民主革命前途之盼

华盛顿 — 2月23号,乌克兰议会通过决定,在新总统经由选举产生并宣誓就职之前,由议长图尔奇诺夫履行总统职责。另一方面,行踪成谜的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因为下令在基辅对抗议民众大开杀戒而遭到通缉。 时事大家谈: 乌克兰二次民主革命前途之盼 有分析称,乌克兰民众近三个月的反政府抗议促使该国再次巨变,二次革命将推动民主进一步完善。那么,乌克兰为什么发生二次民主革命?前政府为什么走向失败?乌克兰民众的诉求是什么?二次革命前景如何?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