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推荐

共识网 | 倪玉珍:有节制地热爱民主

  法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皮埃尔·马南(PierreManent)的《民主的本性——托克维尔的政治哲学》堪称研究托克维尔的众多著作中最精彩者之一。马南深受美国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的影响,在这本薄薄的却很有分量的小书里,读者可以领略到马南“解经”的深厚功力,以及他以古典政治和基督教为参照全面审视现代性的宏阔视野。不过在如何应对现代性的危机这个问题上,马南表现出了与施特劳斯的重要不同:马南不像后者那样,把“回归古典政治”视为解决现代性危机之道。在这个问题上,马南是托克维尔的追随者,他用一种富于张力的论述表明了自己对民主的希望和忧虑:民主是正义的和不可阻挡的,接受民主这一现代人的“命运”因而是反思民主危机的前提;然而民主自身中存在的侵蚀公民德性的、妨碍人变得卓越和伟大的因素,又使民主需要不断地克服其内在危机。有意思的是,马南这本初版于一九九三年的著作,恰恰是在东欧共产主义政治神话幻灭之后、民主话语在欧洲大获全胜的时刻面世的。马南这位赞同民主的自由派,在民主得胜的时刻对民主的内在危机进行的清醒反思,显示出他具有和托克维尔一样的“超越党派激情”的能力。这种以比较不偏不倚的态度直面问题本身的能力,在有着“学术政治化”传统的法国学界,并不多见。因而对于想要了解民主的本性的读者而言,马南的这本小书十分值得一读。   马南的著作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展开:民主何以既是正义的,又倾向于侵蚀公民德性?对于不少爱好民主的中国读者而言,前半个问题几乎是不言而喻和无需论证的,后半个问题又是令人奇怪和不解的。在他们看来,现代民主政制不仅不会侵蚀公民德性,它恰恰通过一整套符合人性的制度安排,保障了底线道德。当他们这么说时,往往隐含的另一个意思是:前现代的政治(无论它是古典的、基督教的还是其他的)由于用不切实际的道德理想规定了人的目的和政治生活的目的,往往导致强制和虚伪的盛行。很显然,持这种想法的民主的爱好者不容易体会到托克维尔关于民主的论述的独特价值。他们多半会把托克维尔对民主的忧虑当成敌视民主的保守派的胡言乱语弃之一旁。然而马南提醒我们,不要轻视托克维尔关于民主的论述,不要想当然地以为,一位在一个多世纪之前逝世的思想家,不可能在有关民主的问题上说出什么有新意的东西,不可能帮助今天的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处境。在马南看来,托克维尔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他既能激发对民主的明确期望,同时又能深究民主的痛苦奥秘”。那么,就让我们暂且放下党派的激情和现代人的骄傲,和马南一起领略托克维尔所揭示的民主的“奥秘”吧。   要读懂托克维尔关于民主的论述和马南对托克维尔的阐释,首先要了解托克维尔对民主的定义。马南用整个第一章来讨论这个问题,这表明他认为这是理解托克维尔笔下的民主的一把“钥匙”。托克维尔关于民主的定义的最为独特之处,就在于他突破了民主的传统定义——人人享有平等权利的“政体”。根据马南的阐释,托克维尔一共给出了三个有关民主的定义:一是作为“政治”的民主,概言之,即人民主权原则;二是作为“社会状况”的民主,概言之,即身份平等;三是公共舆论。第一个定义是与传统的民主定义一脉相承的,后两个定义则是托克维尔的创新。在马南看来,人民主权原则、身份平等和公共舆论被托克维尔共同视为民主的“源发性事实”,而《民主在美国》要考察的,正是这三个民主的“源发性事实”给现代人的各个生活领域——包括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家庭等带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进一步对现代人的思想、情感、趣味、心态结构发生的形塑作用。从这种独特的民主的定义出发,托克维尔在对旧制度的法国和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做了经验观察之后,构想出了两种理想类型的社会——贵族社会和民主社会,以及与之相应的两种理想类型的人——贵族和现代人。他反复考察比较这两种社会和两种人的好处和坏处,从而得出了他关于民主的基本论断。   与卢梭一样,托克维尔不仅把同情视为一种善德,还颇为赞赏个体的“自我统治”。自我统治意味着个体不服从他人的意志,除非这个意志同时也出于他自身。由于民主承认了平等的权利,因而自我统治同时还意味着追求自我统治的个体不应把“己所不欲而他人亦不愿的事强加于人”。自我统治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而成了民主加诸现代人的两种“苦行”(马南语)。前者意味着不能因为怯懦或懒惰而屈从于未经我的意志认可的他人意志,否则我就失去了自尊;后者意味着需要凭借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节制我的权力欲,不对他人施行强制。这两种“苦行”中蕴含着“公民雄壮自豪的美德”。自我统治的个体之间实现自由的联合,这是托克维尔对民主的期待。如果托克维尔关于民主的论述到此为止,那他就只是一个民主的爱好者,然而事实上,托克维尔同时还是一个民主的批评者。他既看到了民主的积极面向——激发现代个体产生“公民雄壮自豪的美德”的可能性,又看到了民主的消极面向——侵蚀公民美德的可能性。这种反转是如何发生的呢?   托克维尔对民主的消极面向的病理性诊断,是马南格外关注的,他因而在《民主的本性》的多数章节中贯穿了对民主的消极面向的分析。在马南看来,托克维尔之所以敏感到民主的消极面向,得益于他对贵族社会与民主社会、贵族与现代人的深入比较。罗马城邦中的贵族是作为享有特权的公民存在的,他们在荣誉的指引下参与城邦的政治,并由此培育其公民德性。现代民主的降临,意味着这样一个假设成为一切事务的前提:所有人在权利上都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和平等的。持各种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家们把人从各种传统的关系、影响中抽象出来,假定他们是自由和平等的个体,并在此基础之上重新构建他们之间的关系。由此,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取代了“德性”,成为首要的原则。追问人存在的目的和寻求有德性的生活,这在现代社会并没有消失,但它已经退居私人领域,成为平等的个体自由选择的对象。现在的问题在于:现代个体被赋予了“自我统治”的权利,他只服从他自己加诸自己的律法,但他会加诸自己什么样的律法呢?怎样才能避免“自我统治”成为自我意志的任意统治呢?民主的教义的几乎全部道德内涵就在于对个体独立或自主的肯定。民主的教义因而是一种“令人眩晕地空洞”的形式性的教义(马南语)。它必须与某些被“继承”的道德内涵达成一种妥协。只有这样,个体才能成长为公民,民主才不至于堕落。托克维尔在美国观察到的民主与宗教生活之间的妥协,就是这样一种“幸福的妥协”。反过来说,托克维尔在法国大革命中看到的民主与宗教传统之间的敌对,则促成了法国民主革命中的种种不幸。   既然民主要保持健康,或者说,个体要成为公民,其条件是个体自愿地与某种道德内涵达成妥协,那么现代个体是否“愿意”或“能够”这么做,就关乎民主的命运了。这就是为什么托克维尔会用《民主在美国》的几乎整个下卷来考察现代个体的思想、情感、趣味、心态结构。那么,在托克维尔所描绘的现代个体的画像里,哪些方面可能妨碍公民德性的养成呢?   与贵族时代的人相比,民主时代的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个体主义。它是民主的社会状况最直接的产物:民主社会的降临意味着原本从属于不同等级的人们,从传统的社会纽带中脱离出来,成为身份平等相互独立的个体。托克维尔定义的个体主义不同于利己主义。后者是“对自我的一种充满激情和夸张的爱,这种爱使人把一切都只与他自己关联,视自己先于一切”。个体主义则是个体对其“自足”的肯定:他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影响,也不愿意影响他人。前文提及过“自我统治”原则的一个比较积极的后果:自主和不强制他人。不难看出,当托克维尔谈论个体主义时,他担心的是“自我统治”原则会导致一个消极的后果:个体的自我封闭和对他人的漠不关心。如果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处于这种状况,将给民主政治带来威胁:个体的相互疏离将给觊觎权力的专制者可乘之机;同时公民美德也将受到致命打击,因为公民精神需要在个体经常的相互往来和共同行动中才能得到培育;更重要的是,当个体封闭于自身之内时,他是难以获得成长的,因为要认识世界和自我,他需要走出自我,需要他人的影响。   热衷于追求物质财富,这是现代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也可能妨碍公民德性的养成。对物质财富的爱并非民主时代的人独有的特征,然而在贵族时代,追求物质财富不会成为支配整个社会的激情,因为贵族社会的两种人——生来拥有大量财富的贵族和没有希望获得财富的民众都缺乏热切追求物质财富的动力。而在民主时代,由于人人都有机会获得财富,同时每个人都面临和所有其他人的竞争,因而穷人渴望获得财富,富人害怕失去财富,大多数人都把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追求物质福利,并为此焦虑不安。托克维尔担心,现代人致富的激情,将限制其视野,使其只关注私人事务而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并将降低其趣味,久而久之使其对于美、崇高、神圣和其他精神性的享受不再有感受力。这最终将妨碍个体成长为公民。同时,它还会使自由处于危险之中:由于自由并不总能给人带来实惠,追求和保持政治自由甚至需要牺牲一些个人的时间和财富,那些只注重实利的人因而会轻视自由,甚至乐意用自由换取物质福利。而当人们不爱好自由时,自由是难以争取或维持的。   托克维尔关于现代个体的特性的另一个著名论断,是现代人有屈从于多数的意志的倾向,从而使“多数的暴政”成为可能。乍看起来,这个论断与托克维尔关于个人主义的分析自相矛盾。既然现代人爱好独立和自主,并且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影响,他又怎么会轻易屈从于多数的意志呢?在托克维尔看来,爱好独立自主和屈从多数的意志这两种相反的倾向,同时存在于现代个体身上。因而现代民主是否能够保持健康,部分取决于现代个体身上这两种倾向拉锯的结果。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现代人为什么会有屈从于多数的意志的倾向。一方面,用民主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现代社会内部存在着一种“社会权力”,它代表着多数的意志,并为多数所认可,因而比任何一个“欧洲已有的所有其他权力”更加强大。这正是托克维尔在美国观察到的情形。相比之下,在旧制度下的法国,由于存在着独立于王权的中间团体——贵族、自治市镇、高等法院等的掣肘,绝对王权即便在其如日中天的时候也没有民主时代的“社会权力”那么有影响力。另一方面,现代个体虽然感到“自足”、努力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思考和行动,但同时现代个体具有的某些特点又会妨碍他最大程度地获得这种力量。在妨碍现代个体变得强大和卓越的因素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现代人身上、同时也构成了现代社会之动力的“对平等的激情”。在马南看来,托克维尔对平等的激情的刻画,是他关于民主的思考中最深刻和最具原创性之处。在第六章“民主时代的人”里,马南区分了平等的激情的三种表现形态:首先是由它激发的某些普遍的情感,从积极的方面说,例如正义感,从消极的方面说,例如嫉妒心。其次是“每个人与每个人以及所有人之间”的相互认同。第三是驯服“自然的不平等”的无止境的努力。马南对平等的激情的第三个表现形态的概括乍看起来了无新意,因为它像是同语反复——对平等的激情自然意味着对不平等的驯服。不过这一点恰恰值得读者注意,因为马南认为它最为重要。他在第七章“民主与人性”和第四章“社会权力”中着重探讨了这个问题。民主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是平等的。尽管民主并没有在原则上否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天资上的“自然的不平等”,但它严格要求这种不平等不能使弱小者屈服于卓越者。民主致力于尽可能地减弱智识或德性较高的人对其他人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包含着前者对后者的权力。民主严格要求人们依据平等原则相互交往,个体因而必须遮掩他们自己身上“所有可能违背这一平等的情感、品质和行动”。民主的这一教义产生了相互矛盾的结果:一方面,平等相待使人与人的距离拉近了,另一方面,它又使每个人小心翼翼地封闭在自我当中。这种状况有利于个体变得卓越么?马南认为并非如此,因为这种自我封闭只是一种“自负”的表现——相信我和其他人一样优秀。然而,对于个体而言,他要获得成长,获得支撑他的独立和自主的内在力量,他必须走出自我,而只有一个在某些方面比他更为优秀的人,才能给予他成长的阶梯。由此,托克维尔揭示了民主的一个悖论:民主认可了个体独立自主的渴望,赋予了他追求自我超越的自由和权利;但民主固有的对平等的激情恰恰又妨碍了个体的自我超越,进而损害了他抵御多数意志的力量。民主时代的个体“只能相信自己,可是他却对自己没有信心”。他因而既不信赖自己也不信赖他人,而是信赖由他们共同构成的多数:“既然所有人的才智都不相上下,那么真理不可能不在大多数人这一边。”

阅读更多

北京老夫妻为房两次离婚 称30年过得步步惊心

3月30日晚,刚锻炼回来的吴新存(化名)坐在沙发上,老伴梅艳艳(化名)端来煮好的棒渣粥,俩人还没聊上两句,电视中有关北京“国五条”细则落地的消息立刻让老两口陷入了沉思。 1个月前,老两口因担心自家两套房会因国五条被征重税,两人琢磨着去民政局办理了“假离婚”,从而通过分割房产实现避税,而这已是两人第二次为房离婚了。 过去的三十年,老吴和老梅因为家里的房子已折腾了四次,离婚、复婚、再离婚,两人的婚姻着实成了房产的累赘。 结婚/为分房闪婚 三十年前,同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两人经同事介绍相识,仅仅1个月后,吴新存所在单位就开始登记福利分房,当时的条件必须是已婚且没有住房。 就这样,为了尽快拥有自己的房子,在同事朋友的劝说下,两人完成了“闪婚”,不久顺理成章地拿到了新房钥匙。“刚开始大家都觉得‘早结婚、早分房’是好事,很多人都为房闪婚,没多久问题就出来了。”梅艳艳说,分房3年内,就有3个同事离婚。 离婚/为房改分房“闪离” 婚后五年,梅艳艳的单位也进行福利分房,政策规定夫妻双方拥有住房不能参与,收入微薄的两人为了能够多得一套房将爸妈从平房接来,选择去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 就这样,两人顺理成章地获得了第二套住房,“有一天,孩子自己在家翻到了我们的离婚协议书,孩子当时信以为真甚至离家出走了2天,后来想想都后怕。”梅艳艳说,当时只能骗他说是“写着玩的”。 梅艳艳说,为了避嫌,后来一直没有复婚,而且在单位都宣称自己离异,有些同事也猜测到我是假离婚,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20年,很长时间感觉在单位里抬不起头。 复婚/为孩子出国担保 “直到5年前儿子要留学担保,中介建议先复婚再担保更容易获得签证,我们才决定复婚。 ”吴新存说,当时去民政局的时候,碰到了当年的老同学,他们也是为了孩子出国留学办理复婚。“同学老李说,当年国企福利分房时,很多人闪婚闪离,我们真的是折腾的一代人啊。 ”吴新存说。 为了怕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老两口从开始到现在都一直骗他,没有告诉他整个过程,很担心父母如此复杂的婚姻经历,让他对婚姻产生偏颇的理解和认识。 再离婚/为避税卖房 由于复婚时两套房都限定为夫妻共同拥有,因担心“国五条”新政落地后两套房会缴纳更多税,两人又往返民政局2次,办理离婚的相关手续,“虽然是第二次办理离婚手续,不过走进调解室时还是很不好意思,排队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投来异样的目光,看着一对对年轻人开心地领结婚证,我们两个确实不好意思。”梅艳艳说。 二次离婚后,两人通过中介代办了财产分割等手续,一连串排队缴费后,终于在3月底确认了财产分割等事宜,而就在3月30日晚,北京史上最严“单身限购”政策着实让喝粥的老两口再也难以下咽。 这意味着两人费尽周折地办理了离婚手续和一系列缴费等于做了无用功,唯一的效果就在于明确了每人都仅有一套房,在未来出售的时候可以不缴纳20%个税,“这一趟下来,不仅两个人满北京城跑了两周,还交了近5000元的中介加急费,真是得不偿失啊。 ”吴新存说。 再复婚/卖房就复婚 “新政尘埃落定,这次政策很明确,我准备把名下的房子卖了,换购一个稍大的户型,复婚后就不折腾了。 ”吴新存说。虽然老吴和老梅没有承认,不过户口簿上婚姻状况显然成了他们争取和保护财产的障碍。 老两口现在的关系很融洽,不过梅艳艳也承认,曾经吵架时两人都说过“反正都已经离婚了”这样的话,而且过去20年里两人的心理压力都很大,不仅处处提防被揭发假离婚的情况,还要时刻注意言语和隐藏文件避免被孩子发现,“这三十年真是步步惊心啊!”吴新存说。 从闪婚到假离婚,一对夫妻三十年两次离婚,也许不久后老两口又将复婚,看似圆满的结局背后,是三十年分分合合的“婚房长跑”,当婚姻成了房产的累赘,希望三十年楼市戏剧在赚取眼泪时,能收获反思后的安宁。 来源:http://politics.caijing.com.cn/2013-04-04/112645086.html 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38061/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北京老夫妻为房两次离婚 称30年过得步步惊心 发布时间:2013/04/04, 16:21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北京出租车账本:七年未调价,油价涨七成 当北京遇上美国 北京三年 30年之后 群居屋顶:他们的北京故事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声优井上和彦疑似第四次离婚 (@hexieshe) 《另一个北京》(转自中国周刊2012年第2期) (@fun4hi) 刘晓庆,1955年10月30日生,女,四川人。现年58岁! (@fanjian) 30张有趣的2010年南非世界杯摄影照片 (@uuhy) 30张2010年10月优秀的iPhone壁纸 (@uuhy) 无觅

阅读更多

特级教师蒙冤 | 转载林昭:不要作梦!决不可能!——癸巳清明英烈祭与林昭就义四十五周年纪念

原文地址: 林昭:不要作梦!决不可能!——癸巳清明英烈祭与林昭就义四十五周年纪念 作者: 祭园守园人         林昭:不要作梦!决不可能!       癸巳清明英烈祭与林昭就义四十五周年纪念      随着鲍彤、戴晴踏进铁玫瑰园,癸巳清明英烈祭与林昭就义四十五周年纪念庄严启动。鲍彤先生为圣女双雕的题词是一首五绝:       头颅捐国中,脱手掷元凶。      心事分明在,悯怜照凡蒙。      林昭《灵耦絮语》第一部的结束语——1965年最后一天子夜她挂在牢房铁门上的一张“血的告白”,成为癸巳清明英烈祭的主题辞:             林昭:不要作梦!绝不可能!     “啊哈,原来你们是这样的! 绝不可能! 不要作梦!绝不可能!”   在这血的年份里我凭着自己的血再一次向你们确切地—— 最后地宣告: 绝不可能!   试探不能得到任何实际的效果,除了加强仆人的警觉:绝不可能! 绝不可能!血要求它的代价! 绝不可能!主人已作了允许!   绝不可能!再说一遍:绝不可能!  

阅读更多

女子微博举报婚外情 温州市委秘书长被免

香港    @FionaX Y Z hang在微博上发布的举报帖。网页截图    温州市委原常委、秘书长吴开锋。    南都讯 昨日,来自浙江省有关部门及温州市委的消息称,温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吴开锋涉嫌违纪,已被免去现任职务,接受调查。之前,有张姓女子在微博上爆料称,她与吴开锋有婚外情,吴在其怀孕后离她而去。这位女子还对媒体表示,吴开锋给过她堕胎和分手封口费共39.2万元。    经中间人联系后认识    3月27日,微博名为@FionaX Y Zhang的网友发了多条微博,自称与温州市委秘书长吴开锋有婚外情,并为其堕胎,并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称“欢迎纪委给我来电,下班后我会一一回复”。    她在微博中说,“是谁在流产后不顾我离去!是谁装虎装兔哄我说是一辈子知己,你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你的官位,考虑过我的安危没有,每晚都做着噩梦的我,你又体谅怜惜过吗?你以为我只会举报,你要真的一身清廉,又为何害怕我说真相!”另一条微博则写道,“以为分开了都会开心点,但再找我依然是问我有没有举报你。原来你再找我做朋友只是想哄住我,要我住口。如果之前真做得有情有义我又怎么会想揭发事实真相。吴开锋,吴王芳,你们真的好小人!”这些内容发布之后很快引起网友注意。    @ FionaX YZhang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她姓张,今年28岁,是上海一家公司的白领。张女士称,去年7月份,她通过微信结识了一个名叫吴王芳的女子,“她专门给官员介绍女朋友”。去年10月初,吴王芳向她介绍了吴开锋,并让其给对方打电话,吴开锋出来后,两人就这样认识了。    秘书长一度否认此事    张女士坦言,去年10月17日,吴开锋到上海开会让她去酒店,两人第一次发生了性关系。此后,两人你来我往多次发生关系。去年12月底,张女士发现怀孕。“12月31日,他给了19.2万元作补偿,让我一定要把孩子打掉”。张女士说,今年2月2日,她在温州一家医院做了流产。    张女士觉得吴开锋没照顾好她,两人后来常为此吵架。3月19日,吴开锋到上海提出分手,并给了张女士20万当作封口费。“他说我拿了这20万,就一定要分手,我不能去举报他。”    对于为何举报吴开锋,张女士说,“3月19号后,本来说好不联系的,但他加我的微信,还像朋友一样关心我。他昨天问我有没有举报他,我本来没举报,觉得他不信任我,他对我的意思都是假的,那我索性就举报他了”。张女士还对媒体说,“我也不想这个人真有事,但是我觉得他应该履行他以前的诺言,一辈子做我的好朋友,他现在这样是我不能忍受的”。张女士称,吴多次给她打电话让她删微博,她就删了。    3月27日晚,张女士的微博两度改名,再次转发与此事相关的微博,不久后则全部删除。目前,张女士当初留的电话已关机。3月30日,吴开锋曾对媒体称,微博举报内容不属实,是虚构的。    但在昨日下午,有关部门证实,温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吴开锋涉嫌违纪被免职,接受组织调查。    南都记者 张书舟

阅读更多

Solidot | CCTV在四月二日报导了愚人节新闻

据《南华早报》报导,中国官方媒体CCTV四月二日晚间新闻报道了英国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的一条消息,称维珍的飞机将使用玻璃地板,让乘客能体验一下腾云驾雾(如图所示)。问题是这个消息是维珍官方博客在4月1日放出的愚人节新闻。此前,《人民日报》曾引用洋葱新闻报导说朝鲜独裁者是全世界最性感的男人;而新华社上月引用假消息说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破产了。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麻辣总局】人民日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该有人出来担责了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