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推荐

墙外楼 | 令中国人诧异的德国物价

□杨佩昌   德国是欧洲商品价格的洼地,连精明的瑞士人也开车到德国加油购物   一   2012年凤凰网组织十大著名博主前往澳洲考察并与前总理陆克文对话,离开澳洲的时候,大家都想买些礼品带回国。由于我对国外情况多少有些了解,所以带队买东西的事情就落在我头上。我们在墨尔本街道上寻找商店,突然看到了一家超市:ALDI。我眼睛一亮,毅然决然地告诉大家:走,去这家商店!你们要买什么东西,在这里一次性买完。   大家都听我的话,大包小包地购买。从这里出来之后,我们又去了几家普通的澳洲商店。经过比较,发现同样的商品,澳洲商店的要贵很多。大家这才叹服:还是老杨的决策正确。   我为何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呢?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家知名的德国连锁超市。以我对德国的认知,德国商店卖的东西,价格一般都是很公道的,怎么也贵不了。   去年12月,我带几个企业老板去欧洲考察。一位朋友托我帮他带双运动鞋回来,在巴黎的一个体育用品商店偶然看到运动鞋打折50%!我内心一阵狂喜,毫不犹豫地买了三双。到了德国把我气得差点吐血:此牌子的运动鞋,在巴黎打折后的价格竟然是德国的原价,而且德国在此基础上又打折30%。   内心虽然不爽,但我知道,法国商店并不是欺诈,只是巴黎价格比德国的要贵而已。经常在欧洲各国游走,我得出的结论是,德国是欧洲商品价格的洼地,需要什么东西,尽可能到德国购买。我这点经验欧洲人都知道,就连精明的瑞士人也开车排队到德国加油、购买食品。   汽车、房子、名表比中国便宜,能买5万欧元以上的汽车就是富人   二   那么,德国商品和中国比较,它们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汽车比中国便宜。   对中国人而言,德国最知名的产品莫过于汽车了,不仅质量、性能好,而且安全可靠,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德国汽车售价比中国至少便宜两倍,有些还能到三倍以上。十几年前,我带队到欧洲考察,一位旅居德国的中国导游闲暇时向团员们展示他新买的豪华宝马跑车,红色,顶篷能升能降。据行家介绍,这款车在国内至少卖150万元人民币,但导游告诉我们,他只花了4.8万欧元。   欧洲人特别是德国人工资虽然高,但并不存钱,所以能买个5万欧元以上的汽车就是富人了。德国人也和中国人相同,都羡慕有钱人。我一个好朋友是企业培训师,他两个学生分别买了保时捷和法拉利跑车,我几次去德国他都叫上这两个学生过来,开车带我去兜风。虽然对汽车价格有些好奇,但我对汽车没有研究,所以也没有准确记住车价,但可以肯定的是并没有超过10万欧元。   高档跑车比中国便宜,中高档的宝马、奔驰、奥迪轿车也不过几万欧元而已。一般的大众汽车、法国雪铁龙、日式低档车也不过几千欧元,高档点的也就上万欧元。到了二手车市场,价格之低更令人吐血,几千欧元的汽车比比皆是,而且还都是好车。中国人开个奔驰就不知道姓什么了,但奔驰在德国普通人就能买得起,甚至连出租车都是奔驰。在德国上学期间,广告栏上居然有同学打出这样的广告:“二手车转让,五成新,100欧元。”刚开始以为他少写了一个零,后来才发现,一两百欧元转让的旧车多的是。   房价比中国便宜。   准确地说,德国房价比中国三线城市贵,比二线城市便宜。如果和中国的北上广相比,德国人的房价就成乡巴佬的房子了。以德国首都柏林为例:一套位于市中心区域的两居室(50平米)的楼房报价7.3万欧元,一栋建筑面积120平米、土地面积403平米、拥有5个房间的别墅报价22.99万欧元。我曾在柏林的夏洛特宫附近看了一栋商用楼,一万平米的简装修大楼,居然只要350万欧元。而我在杜塞尔多夫的朋友推荐了一座庄园,13万平米的面积,其中建筑面积1.3万平米,售价也才500万欧。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太空旷了,晚上会害怕。我们几个人过去看房子,晚上出来没有路灯,道路两旁是一排排几个人合抱的参天大树,吓得连汗毛都立了起来。   而租房价格就不等了,一套两居室、70平米的住房大约在350-600欧元之间,和北京一样,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是地理位置。德国人大都愿意租房,原因很简单,德国房价连年不涨,把钱压在房子上面不合算,也就是说没有投资价值,所以还不如租房。而租房很规范,房东不会随便涨价,更不会随意撕毁合同。只要租房者愿意,可以商谈租赁期限,十年二十年都不是问题。当年我在莱比锡租的房子是60平方米,价格是150欧元,当然这栋房子专门租给学生的,对学生有优惠。后来作为访问学者到了弗莱堡,租住的公寓也是60平方米,一室一厅带厨房,也才230欧元。需要说明的是,弗莱堡是德国房租最贵的地区之一。   名表比中国便宜。   我每年都会带老板和官员去欧洲考察,最令人疑惑不解的是,每个人见到高档表都两眼发光。也许是导游会忽悠的缘故,团员们见到百达翡丽直接就抢购,把店里的这款手表全都买光。导游说:你们真的很幸运,竟然碰到了百达翡丽,说明你们是有福之人。我心里暗笑,这个导游比赵本山都厉害,同时也纳闷,跟我来的都是些精明商人,怎么会上导游的当呢?价值几十万、少则十几万元的百达翡丽,竟然眼睛不眨一下就买好几块?   印象也很深的一次是带一个企业代表团去德国学习,其中一个浙江老板共买了8块手表,包括价值8万欧元的卡地亚镶钻手表以及江诗丹顿、格拉苏蒂、劳力士等。我实在忍不住了,问她:“你买这么多,不知道导游吃回扣吗?”她反问:“回扣能吃多少?如果我在国内买,价格要比这里贵两三倍!”从此之后我不再纠结于导游吃回扣的问题,放手让他们购买。   在欧洲购买高档手表,除了价格低廉之外,还可以在出境时退税。欧盟规定,短期来访者购买的商品均可退税,税率为10%-15%之间,至于退多少,要看商品种类,越高档的东西退税越高。为什么呢?因为欧盟比较讲理,他们认为,你不在他那里消费,所以要退回消费税。   食品、饮料比中国便宜,最贵的葡萄酒约30欧元   三   咖啡比中国便宜。   星巴克咖啡在美国本土卖得比中国还便宜,这个消息一经央视报道,几乎尽人皆知。   那么,德国是什么情况?德国高档餐馆的咖啡价格如下:普通咖啡1.7欧元、卡布基诺2.5欧元、纯奶咖啡2.8欧元、拿铁咖啡2.8欧元、浓缩咖啡1.8欧元。而普通咖啡馆,价格基本上在1-2欧元之间,如果按照人民币与欧元纸头1:8的汇率来计算,大概合8-16元人民币。由此看来,德国咖啡价格是要比中国低一些。要知道的是,德国普通人的平均月工资大约为三千欧元,相当于2.4万元人民币,德国人收入比中国人高十倍。这样比的话,内心就不平衡了,哪还有心思喝咖啡?   德国咖啡这个价格几乎没有大的变动,现在如此,前十年也是这样。当年在德国喝咖啡,多少觉得有点贵,但现在的心情却有些不同:每次喝咖啡就想,与国内相比,相当于德国人给打了5折。不是吗?中国咖啡馆里的咖啡30-50元一杯是不是很正常?   回过头来看,星巴克咖啡在中国为何卖得比其本土贵?这个问题应该去请教中国的税务局和海关了,此外还有工商、城管、消防、卫生检疫、建设等部门,它们的回复最为权威。其中建设部门最关键,它们非常清楚中国的房租比国外贵多少,毕竟他们也是经常出国考察,见过世面的人。   面包等食品比中国便宜。   德国除了咖啡价格比中国便宜,另外一个更便宜的恐怕就是生活必需的食品了。一个内含十片的普通大面包0.35欧元,好一点的也就大概一两欧元。超市里的食品大都以欧分计算,只有肉类才以欧元为单位。通常10-20欧元就可以买到一大筐的食品,足够一星期食用。如果节省点,每月拿100欧来购买食品应该绰绰有余。   一袋足够吃一天的面包才卖几毛钱,显然连成本都不够,为何在超市卖得如此便宜?答案是,德国政府给了补贴。政府认为,税收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所以税收的一部分用于农业补贴。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反映的就是这一思想,农民种地的时候就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帮助。尤其是在必需的生活食品上,德国政府的补贴力度更大,因为政府要让生活必需品低廉到任何人都可以购买,不让一个人有饿饭的危险。所以,即使乞丐也不会有生存的压力。乞丐之所以去要饭,只不过他们认为这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饮料比中国便宜。   不带气的矿泉水一般是0.5欧元左右一瓶,和中国相比差不多。而带气的就很便宜了,大约0.15-0.3元之间。不带气的依云矿泉水在欧洲是平民价格,1000毫升一瓶(大瓶)的依云,价格才0.58欧元,不到5元人民币。据说国内售价20多元人民币,这个价格真不知道是如何定出来的,如此高的价格真敢想。如果不是商家的暴利思维在作怪,那就只能去问问税务和海关部门了。   果汁、可乐等也很便宜,大都在0.5欧元左右。牛奶也如此。一升牛奶最便宜的就0.18欧元,常见的也仅仅0.35-0.5欧元之间。当年在德国读书的时候,渴了就喝牛奶,因为牛奶比矿泉水便宜。啤酒和葡萄酒的价格就更低廉了,在普通超市里,啤酒就几毛钱一瓶,葡萄酒则价格不等。便宜的0.99欧元,一般的在1-5欧元之间,好的也就10欧元左右。到了专卖店才会看到10-30欧元的葡萄酒。我多次在德国和法国葡萄酒专卖店询问,是否有拉菲葡萄酒,竟然没有人听说过。我又问:你们这里有100-1000欧元左右的葡萄酒吗?他们很迷茫地看着我说:你想让我们除了葡萄酒之外还加送小姐吗?   德国饮料不贵,这和德国税收不高有关。也许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德国税收不高吗?表面上看很高,但实际上并不高,因为德国对于消费品只在销售环节收税,即征收7%-19%不等的增值税,而不像某些国家在生产环节收一次税、在流通和销售环节再次分别收税,造成多重收税的局面。   中国货便宜,涨了价的中华烟才40欧元一条   四   最不可思议的是中国货,其价格可以用惊喜来形容。一次笔者和德国培训协会的特鲁沃博士逛街,他买了三件T恤衫,共花10欧元,他送了我一件。打开包装一看是“made in China”,我们两人相视大笑。当然质量还是很不错的,10年过去了,至今还在穿,如果不说出来,没有人会相信是10年前购买的衣服。   中国生产的茅台酒更为便宜。当茅台在中国已经卖到1000多元的时候,德国商店里的茅台才卖到几十欧元。一位德国酒商从中国进口了几十箱茅台酒,可惜在德国卖不出去,十多年过去了还在地下室保存。他问我要不要,如果要的话每瓶按30欧元甩卖。当时不知道茅台酒在中国的价格,最重要的是缺少经济头脑,所以没有答应购买。回到中国听说茅台的价格后想买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德国人早已出手。   还有中国的中华牌香烟,在普通免税店仅卖15欧元一条,在机场免税店相对要贵一些,也才30欧元左右。不知道是中国哪位出口商心疼外国人的钱包,把价格降得如此之低?好消息是,上个月去欧洲,发现免税店里的中华牌香烟终于涨价了,每条40欧元,大约折合人民币330元。   至于中国产品在德国为何卖得这样便宜,实在没法深究,也很难搞明白。那么,德国商品为何普遍便宜呢?根本原因是德国政府进行了大量的补贴。这样做的理由是,必须保证每个人的生存,让民众不会为基本的生活用品发愁。他们的税收不会用于三公消费,更不会偷偷放进自己的腰包。   其他商品价格低廉的原因比较多,首先,他们只是单边征税,而不是在所有环节上重复收税。其次,没有隐形费用,所以他们的价格基本上能反映出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第三,德国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在透明而有序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自由竞争。如果商家故意抬高价格,其后果只能是被消费者抛弃。这也反映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价格最高、最混乱的地方莫过于火车站和机场,因为商家认为这些人不过是匆匆而去的过客而已,宰掉一个算一个。而德国火车站的价格最低,而且非常稳定,也不会因人而异地乱喊价格(德国商店一般不讨价还价)。奇怪的是,在一个没有工商部门检查的国家为何如此呢?原因很简单:成熟的经济体制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以及诚信的威力制约着每一个妄想一夜暴富的商家。   铁路有点贵、理发按摩价格贵,女人吹洗头发需65欧元   五   德国铁路有点贵。   德国比中国便宜的东西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交通问题比较复杂。德国人主要的出行方式是开车。虽然汽车便宜,但油价略贵,价格在1.2-1.5欧元之间浮动,这是德国人对石油课以重税的结果。但他们的公路没有收费站,不需要交任何过路费,这样也能节约不少银子。   最贵的是火车,因为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而且不收费,所以乘坐区间火车的人并不多,往往一节车厢只有几个人或十几个人。显而易见,德国火车是亏本的,但火车必须运营,怎么办?唯一办法是提高价格。因此,德国火车票价比中国大概贵一倍以上。当年我在德国生活,感到最大的生活压力是交通,每周前往其他城市游玩,花费不菲。即使购买周末票,也需要29欧元。虽然周末票可以5个人享用,但你哪能随时就找到其他4个人呢?相对而言飞机价格就比较公道,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票价大约在50欧元左右。如果能提前预定,往往会得到更为便宜的折扣,有时还能发现29欧元的优惠票价。   理发按摩价格贵。   未出国之前,发现很多国外华人喜欢留长发,当时不明就里,还以为是欧洲流行这种发型。到了德国之后才发现,华人留长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理发太贵。男人剪发加吹洗45欧元,即使最便宜的发廊,至少也得25欧元,这种便宜的地方往往还不容易找到。而女人剪发就更贵了,加上吹洗竟然65欧元,定型则需要80欧元,对中国人而言简直是贵得离谱。   一个大姐嫁给德国人后,在柏林市中心租了一套位于二层的房子。一位中国女士找到她说:“咱俩合作吧!我做按摩,你提供一间房子。”大姐同意了。没想到生意相当红火,每天都有5-6个德国人过来按摩。而她们的宣传方式很简单,也很古老:在门口的大街上立一个简易的海报架,上面写:中国按摩。如此做法,德国人居然来了。可惜德国没有城管,否则海报架就有可能被没收。她们这种非正规的经营方式不用交税,所以价格比较便宜,每小时60欧元。   对德国物价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从中可以看出,但凡是能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商品,便宜;政府提供补贴的生活必需品,便宜;未经过中国海关的奢侈品,便宜;出口到德国的中国货,便宜。   相反,德国只要无法机器生产,花费大量人工的,例如理发、按摩,很贵;为了支撑某个产业发展,即使亏损也必须经营的,例如火车,也很贵。 Shop Amazon Gift Cards – Perfect Gifts Anytime 相关日志 2014/02/18 — 西班牙前法官批政府限司法权使人权倒退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4 — 歐洲動態:西班牙閃電修法限制環球司法權息中國怒火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4 — 在四线城市当公务员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2 — 土耳其博客与互联网审查的搏斗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2 — 面对中国压力 西班牙拟限制涉外人权案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2 — 《纽约时报》欧洲奢华购物之旅专为中国豪客私人定制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1 — 德汽车俱乐部造假排挤中国轮胎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1 — 西班牙法官下令发布对江泽民李鹏逮捕令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3/12/17 — 高安华:文明的差距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3/06/12 — 篱笆网:说说我在欧洲的见闻,真心不能和上海比,真不知道怎么会有中国人留在那里的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阅读更多

网易 | 人民日报谈”人均万元税负”: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

制图:张芳曼 【核心阅读】 所谓“人均万元税负”,实际上就是“人均财政收入”,这个指标中国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过分追求低税负、高福利,可能面临极大的财政风险,也是不可持续的 日前,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3/2014》。发布会上,有学者称目前我国已经迈入“人均万元税负阶段”。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对此广泛关注并展开热烈探讨,更有网友惊呼:“一口饭就有半口以上缴了税。” 人均万元税负,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这样的水平是高还是低? 九成以上税收来自企业 “人均万元税负”的计算并不复杂。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2.9万亿,被我国13亿人口一平均,便得出了“人均宏观税负接近万元”这一结论。 “人均万元税负,是不是说每个人一年平均要缴1万元的税?那真是太高了!”在北京朝阳区新光天地商业区,一位公司白领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感受。上网翻看留言,不少网友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按照上面的算法,将公共财政总收入平均到13亿人身上,得出来的‘人均宏观税负’实际上跟‘人均财政收入’是一回事。同一个指标两种叫法,但给人的感受却大不相同。”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解释说,当人们听到“人均税负接近万元”,大多数人的反应肯定是负担太重了;而听到“人均财政收入万元”时,则会感到我们的人均财力还是太少了。 这份报告的数据显示,九成以上的税收来自企业缴纳。刘尚希说,一般而言,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条件下,税收主要来自于企业部门;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来自于家庭部门的税收会扩大,微观税负将会向家庭部门移动。从世界上看,高收入国家来自于家庭部门的税收远远高于中低收入国家。 国际上,通常将“人均财政收入”作为客观反映一个国家财政实力的指标。从人均财政收入水平看,我国的人均财力水平远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 根据财政部网站数据,按照国际可比口径计算,2011年我国人均政府财政收入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28美元,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均在14000美元以上,我国人均财政收入只相当于这些国家的1/10左右。2010年,我国这一指标世界排名处于100位之后。 这意味着,如果将公共财政收入的2/3用于保障民生,欧美发达国家花在每个人身上的保障支出超过9000美元,而我们只有1000美元,相差了9倍。这也就不难理解,我们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宏观税负水平处于合理区间 跨入新的一年,收入多一些、税负轻一些、保障高一些,几乎是我们每个人对未来的期盼。 一般而言,收入是支出的来源,国家财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人均税负”和“人均财力”作为一个硬币的两面,只能共进退。“人们普遍认为福利多多益善,我反对这种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主张。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政府多给,就要多收。收得过头了,发展就没后劲了。”刘尚希指出,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必须平衡两个钱袋子:一个是国家的“钱袋子”,一个是老百姓的“钱袋子”。 如果硬要搞低税负、高福利,那么国家所需的财力只能靠负债来解决。这要面临极大的财政风险,而且是不可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经济增长乏力,财政赤字高企,债务压力巨大,一些被当作高福利“样板”的欧美国家,面临财政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窘境。有的国家甚至引发了“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政府部门“停摆”。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国家推行的高保障与高福利制度,远远超过它的经济增长水平,最终导致政府收入与支出严重失衡。这样的教训需要我们警醒。 专家介绍,一个国家税负高低,一般用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即宏观税负来衡量。从政府部门和一些研究机构测算的结果来看,由于采用的政府收入口径不同,测算出来的宏观税负结果也不尽相同。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中, 2012年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2.59%,全部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5.33%。 “宏观税负世界平均水平约为40%,应该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处于合理区间。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稳定税负,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制。” 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稳定税负,意味着财政收入不是政府想收多少收多少,而是要与经济增长大体“合拍”。如何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报告,以及参与报告起草的专家学者们,给出了不少好建议和好“点子”: —预算管理真正实行全口径,推进政府收入体系改革,探索新的基本财政模式,以全口径预算管理为依托,调整规范各类政府财政收入。政府支出方面稳定规模,同时要转换结构。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制。 —国有资本红利应该是为全体国民所共享的,现在分红比例偏低。国有资本应真正为公共支出、公共服务发挥作用,这方面改革的空间还很大。 —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与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两个碰到一起,是我国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国情,这在发达国家历史上没有过。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已经进入尾声,未来中国财政支出重点必然向社会福利性支出倾斜。今后应当适度控制规模,压缩建设性支出以及政府投资,继续加大社会福利性支出比重。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李丽辉 责任编辑:NN102

阅读更多

译言 | 中国的年轻一代有胆量关心政治吗?

作者:亚历克•阿什   在深圳东门商业街一个热闹的十字路口,位于肯德基和麦当劳之间的位置,一个21岁的小伙子刘仲秋(Liu Zhongqiu),坐在一张像是马上要垮掉的白色折叠椅上,每当有行人往他的钱桶里扔钱时,他都会像改变信仰者那样紧握双手表示感谢。   他膝盖以下的腿部肿胀得像是气球,皮肤满是褶子,遍布灰色斑点。他的脚从下面伸出来,已经没有用处,而且畸形得像是脱落后又重新错误地粘上。他得的是象皮病,这让他落得跛脚以及经常的酸痛之中,这可以从他在肉肉的脸颊、高挑的眉毛和咖啡色眼睛上面紧皱的眉头看出来。   残疾并不是多坏的差事。在我停下来与他攀谈时,他告诉我,一天下来,如果运气好的话,他可以赚到1000块钱(160美元)。我心里想,有些农民一个月几乎还赚不到这么多。他一定是注意到我脸上的表情,因为他补充说,这些钱刚刚够他的医药费以及他和姐姐的生活费,姐姐负责全职照顾他。为了赚这些钱,他必须忍受围着他的那些看客们,搞得他好像真的是维多利亚畸形表演秀中被展示的象人(the Elephant Man)一样。   刘仲秋没有观看11月举行的十八大,会议选举了国家的新一届领导人。他甚至没有听说过政协会议,今年三月会宣誓新一届领导班子履新。他知道习近平这个名字,他是中共总书记,却不知道副总理李克强或者薄熙来,他的丑闻被中国媒体广泛报道,尽管事件细节被轻描淡写地带过。他既背不下来他的国家的全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也——至少,在现场——不能说出一个自他诞生以来实施的政策。   他为什么应该知道这些?像许多人一样——不只在中国——他的心中已经有千斤重担,因而没有功夫了解他的国家的政治。尽管他的麻烦看得见摸得着,就是压在他的脚踝上的重量,让他寸步难行,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关注的却是具有隐喻性质的无形枷锁。   他也没有沉默地对待他的不幸。他没有像那些年老的残疾乞讨人员只是发发牢骚,他选择向地方健康部门请愿,希望他们补偿他的医药开支——毫无结果。当城管告知他,他只能在那个商业区一周乞讨两天,一次只有三个小时,他日日到他们的办公室去投诉。他们心生厌烦,于是允许他使用这块风水宝地一周三天。一次小小的胜利。   让刘仲秋最愤怒的是,因为他没有深圳户口(出生登记文件,在中国依然是一个人的福利或者祸害),因此不能申请当地的福利。他从他的出生地辽宁,寒冷的东北地区搬到南方,因为那里的冬日严寒让他腿部的疼痛无法忍受。为什么他就该因为出于必要去寻求一个温暖的地方而受到惩罚?为什么权利要由户口来定义?他没有默默忍受这种不公,他将事情贴到因特网论坛,即时信息服务网站和社交媒体,这些都是他打发大量空闲时光的地方。   我询问他,他认为这些行动是否涉及政治。“不涉及,”他回答。“它们是我个人的问题。”   尽管他本人不认可,但是我认为他已经涉及政治。他采取行动,以从权力部门争取想要的结果。他说他并不关心国家大事,但是他会传播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让人不可忍受的不公平。由于他对国家欠他的有所期待,而且在他的期望不被重视之时,他用于寻求解决办法,他因而政治化了。他也同样因此为他的同代人树立了榜样。   ×××   在中国,二十几岁的这一群体被共同称为80后、90后。降生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是竞争与消费主义的中国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全球化是有目共睹的。他们的经历迥异于他们的父辈,正如我们不同于祖辈与曾祖辈一样。他们也相当多元化,无法一概而论。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他们的上一代人把他们描绘成自私,不负责,空虚和宠坏了的——“愚蠢一代”,一位知识分子曾这么说。如今的孩子没法说了!   相当确实而又让人忧心的是,中国的年轻一代与他们国家的最近的历史的断裂。没有对毛泽东的记忆,又处在严格审查的大环境之下,他们根本了解不到什么信息。教科书也无济于事,因为过去和现在它们都是由相同的政党执笔。而他们的父辈在总体上又闭口不谈他们遭遇——生活在一个勇敢新世界,畅所欲言并无困难,他们为什么要让孩子承受黑暗?   去年我在伦敦一个文革海报展览上闲逛,我的一位二十多岁的中国朋友总结说,“这些好像离我很近,”他一边指着我们周围的红色标语与图片一边说道,“但是,这仍然只是历史,并非我所经历的事情。这都是五十年前的事,但是也像是一两百年之前的事。就像是在你三四岁的时候,妈妈给你得奖的童话故事一样,但是,在我长大成人之后,现在又看到这些故事。”   ×××   要是年轻一代对于过去没有深刻的参与或理解,对于现在又如何呢?这个共同的假定“年轻人不关心政治”有任何根据吗?   表面上看来,这有大量的根据。去年秋天,中国十年一度的权力过渡正赶上美国国家大选。上周我与和我同代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人进行交谈,我发现一种对于前者的普遍冷漠,对于后者的兴趣索然,却主要关心它们的娱乐价值。一位27岁的攻读北大(中国的牛津)语言学哲学博士学位的学生用同样的话来描述这两件事——“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至于美国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我敢打赌概而言之,他们对于自己的选举要热情得多。甚至那些不投票的人,对于其中胜负攸关的关键问题和候选人背景都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假如少年巴拉克•奥巴马在他父亲被清洗并控为反革命分子之后,被送到乡下劳改,他们都会知道。这些正是习近平的遭遇,但是大量中国年轻人都不知情。   在我们拷问这种表面上的冷漠能否与真正的政治参与共存之前,对于过去和当前年轻人明显不关心政治这种现象,其背后有四个理由值得一提。   第一,政治无聊。媒体总是单调乏味地报道政治的结果,而非其过程。领导人如此地千篇一律,毫无特色,以致于在经历过胡锦涛十年一本正经的面孔之后,习近平的莞尔一笑已经让外国记者们精神为之一振。每个学龄儿童一个月都要接受大量课时的思想政治必修课教育。课程模块名称包括“毛泽东思想”,“江泽民经济理论”,如此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一辈子不碰政治。或许,这正是当权者的目的所在。   第二,政治很危险。在一个由专制权力来决定是非对错的体系里,人会自然发展出一种内在的晴雨表,以告诉自己什么可说可做,什么不能说不能做。当然,现在情况有所好转——没有批斗会,没有强制的意识形态,没有孩子揭发父母这种事。但是,这一代的父母却的确经历了这些风雨,因此他们会设法灌输给孩子这样的教导,政治最好离远一点。   第三,政治没有优先性。老一辈的人看到涉及核心政治特权的阴魂仍然强大有效。有太多的竞争——学校,工作和配偶。有太多的经济压力——买房,买车,赡养父母。还有太多的分心之事——无度的性爱,娱乐毒品,以及无力承担前两者的群体迷恋的魔兽世界。其他事情都归于被远远甩在后面的第四类。   最后,政治无望。既然知道自己无可奈何,为什么还要自讨苦吃?假如请愿,散发宣传册,自立组织这些都只会自惹麻烦,却不会在社会掀起任何微弱的波澜,大多数人就会默许其牺牲巨大,有勇无谋。你不是无意于此,也不是没有胆量——你只是正视现实罢了,正如你会对朋友建议的那样。   甚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年轻人并无任何偏好政治的迹象。他们之所以在大学里申请入党,不过是为了将来有个好饭碗罢了。   我对一个中国相识(刚进而立之年,做石油方面的工作)说,我觉得在中国的外国人反而比本国公民谈论政治要更多。她表示同意。“生在民主国家的人民谈论政治更多,”她说,“因为他们生而赋有这种权利。我们则相反,因而我们就不去考虑它。”她说,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年轻人来说,政治“毫不关己。只有对他们有影响的东西,才会提起他们的兴趣。超出于此,他们并不在意。”   但是个体却与政治息息相关。回到深圳街头,刘仲秋只对影响自己的事有兴趣,他在抗议个人的不公平时与国家问题产生摩擦。我的朋友说,这就达到了他们关心的水平——可是,这一水平已经足够推动改变了。让我们跳出80后90后一代声称他们所不考虑的事情这一藩篱并转移到他们所作所为的坚固基础上来。   对于遍布中国的越来越多的抗议声浪,年轻人在其中起到了受到低估的关键作用。示威活动往往因为特定问题或者地方事件而引燃——恶劣工厂条件,地方腐败官员,“别在我家后院搞”[注释]游行。问题挑动了社区一个人的神经,于是一个人或一组人的不满转而发展为整个群体的事情。而如果最初的肇事者不是年轻人,那么后来的群体一定以之为主。   2011年8月,在大连由于对化工厂会产生的安全问题的抗议,导致其建设被叫停。数月之后,远在南方的武汉,数年当地居民质疑地方权力的滥用。还有今年早些时候,由于对广州一家报纸《南方周末》的审查,让数百人走上街头抗议。查一下这三起事件任何一个的相关照片,并数一下其中的年轻人面孔。最后,抗议者肖像本身——源自电影《V字仇杀队》的盖伊•福克斯(Guy Fawkes)面具和圈起来的V字——都直接出自年轻人文化。   这部分是因为大量年轻人备受压榨,失业或充满愤怒(据最近的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失业率约为10%,而53%的人对现有工作并不满意)。部分是因为他们承担的风险更少了。这些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熟悉的因素,并不新鲜。但是,这些年轻人同时还对国家抱有他们的父辈从来没有的期望与要求。他们具有更高的权利意识,而当他们的权利被粗暴破坏时,他们有更大地勇气去伸张,反之,那些50后、60后则学会了忍辱偷生。最重要的是,这一代人敏锐地意识到通过大规模抗议来争取正当结果的那种可能性,就像大连发生的那件事一样。   在玛丽•伯格斯特龙( Mary Bergstrom)2012年出版的着作《世界瞩目东方——教给中国年轻一代的来自中国市场前沿的教训》(All Eyes East: Lessons from the Frontline of Marketing to China’s Youth)中,她描述的一个小例子支持了这个大论点。2010年肯德基进行了一个优惠券促销活动——热门菜单食品限时五折优惠——北京鸡肉卷(Dragon Twister)和烤鸡翅的粉丝们兴奋起来。但是,当全国范围内的店面不堪其重,无法辨别优惠券是原始打印还是复印出来时,他们于是违背促销协议。消费者开始愤怒。他们拿出手机,通知朋友,并且将他们的愤慨发布到网络。不久之后,支持者们加入愤怒的队伍,尽管他们并不在意促销活动。有些人开始订购麦当劳外卖,却在肯德基店食用。麦当劳趁机进行一个类似的促销活动,让肯德基雪上加霜,于是,它吸取了教训。   技术显而易见地为此盛会添柴加火。发声最大的一代也是关联最为紧密的一代,这并非出于偶然。中国的推特新浪微博的用户几乎清一色地是有良好教育的都市年轻人,其内容总是得到病毒式传播的信息。去年春天出现一张可怕的照片,23岁的冯建梅躺在床上,旁边是她被强制流产的血淋淋的七个月大的胎儿。数以万计的愤怒的微博用户转发或评论了这张图片,每一次鼠标点击或键盘敲打都暗含着对于粗暴放肆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批评。   这些80后、90后在用他们的拳头和苹果手机进行投票。但是,地方性的义愤抗议行动很少能够具有规模,网络的声张也不能坚持到底。真正的问题在于,是否有人追求的是系统的改变,而不是一个特定的结果或者压力阀而已。   ×××   尽管这个国家有年轻一代的历史遗产,但是,今天你很难在中国大陆找到一个年轻的革命者。至于那些直接批评这个国家的人往往是流亡华人,部分激愤的少数民族群体或是已经在国外学习生活的人。颇为吊诡的是,最具革命性的群体是愤青一族,他们对于日本的傲慢或者西方媒体的偏见充满着原始的愤怒,如果政府被视为软弱,他们倒可以颠覆这个国家。   大多数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处于中间地带——不信教条,警惕中国的问题,赞成法治。他们在观念上接受民主,但是却不愿意奋力争取使之成为中国政府系统的原则。在去年秋天人民网所做的一个民意调查中,问到网民最关心的重要问题,“民主”取得压倒性胜利(“反腐”次之)。但是,却没有人为政权改变奔走呐喊。   这并非出于恐惧。而是说,他们想望的是个人化民主——代表权,权利保护,个人自由。为了实现这些,改革每次都胜过革命。多党选举普遍认为不现实(大多数人未受教育,选票会受金钱操纵,看看印度就知道了)。革命因为其不可预测性与危险性而不受信任,有可能导致残酷的派系林立的领导。美国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辉煌典范。所有这些的背后都是对于混乱的恐惧。   他们会耸耸肩膀,并且演绎温斯顿•丘吉尔的话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恶劣的统治形式,但是,换到其他形式情况会更糟。   ×××   在北京市东城区一家位于中国银行和成人用品店之间的拥挤小餐馆内,25岁的王定南(Wang Dingnan)坐在太后木椅上,用筷子像做手术一样精心地从白菜中挑出零星的蘑菇。   他与刘仲秋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干净利落,打扮齐整,高人一等,见多识广,开明进步。我和他在四年前初次见面,那时他还是北大国际关系的一名本科生。在伦敦取得硕士学位以后,目前他就读于开罗大学,学习数学与政治,来北京是为了看望家人。   正是王定南让我第一次了解到,中国的80后庆幸天安门抗议没有成功。“年轻一代,”他在为我的博客写的一篇文章《中国的春天?》中说到,“甚至为天安门的镇压辩护,主张政治秩序的重新确立为经济的繁荣铺平了道路…革命被视为过时,危险,而且最重要的是妨碍社会进步。”   如果说他以前并没有对革命的这种不信任,那么,在他亲历了埃及的动乱之后,他就有了。“阿拉伯之春运动”( the Arab Spring)自开始两年以来,没有产生任何成果,使他认为,解放广场(Tahrir Square)的抗议者只是喜欢混乱罢了。他们伟大的民主时刻又把他们带向何处了呢?如果你“看到阿拉伯国家的叛乱没有产生什么进步,却只待了安全形势和经济状况的恶化,”王定南写道,那么你就“想把‘阿拉伯之春运动’与前苏联的解体对比,并视之为中国的前车之鉴。”   “像这样的民主变革,”在我提起那篇文章时他对我说,“将会对中国造成伤害。”   我们还谈论了一会儿别的事情——故交,新知,租金上涨。然后,我问他开罗之后的打算,他说,可能去德国攻读哲学博士,轻描淡写如同又点了一盘菜似的。但是,回到为国家之变革而奋斗这个问题。——“只能靠草根的力量了。”   注:   亚历克•阿什(Alec Ash)是北京的自由作家,同时还是《洛杉矶时报书评》(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的记者。他是《中国脸谱》( Chinese Characters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的贡献作者,目前正在为骑马斗牛士出版社(Picador)写作一本书。   邻避症候群(英语:Not In My Back Yard,NIMBY),或称邻避效应、邻避情结、保家症候或宁避症候群,是一个形容新发展计划受到该区或邻近地区居民反对的贬义词语。这个词语于1980年代由当时担任英国环境事务大臣的英国保守党政客尼古拉斯•雷德利所创。 本文免翻墙链接: 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2014/02/17 — 但开民智不畏死 —— 赞大陆“新公民运动”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6 — 糟糕法律制度下的进退两难——兼谈死磕派律师的困境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5 — 豬的命運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5 — 许知远:爱人同志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4 — 王利平:一群不怕坐牢的人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3 — 说说老啃族 人生都被老家给毁了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2 — “领导说它是马,法院也不敢说它是鹿” —— 访张庆方律师谈许志永案一审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05 — 潘晴:论革命和改良——兼与韩连潮先生商榷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3/09/07 — 指望80后90后若干年后走上政治舞台能给中国带来民主化完全就是痴心幻想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3/09/02 — 大陸青年歪歪聲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阅读更多

墙外楼 | 公务员盼透明加薪:收入太少 同学会羞于现身

在公务员普遍抱怨工资偏低时,一些公务员则对职业自豪感产生质疑。公务员李辉说,连着好几年春节的同学聚会都羞于现身,“我的收入与很多其他行业的同学差距越来越大,以前是他们羡慕我,现在情况不同了,差太远也不好意思聚会了。” 今年春节,在中央八项规定下,一些公务员的“额外福利”没了,着实体会了一把“过裸年”的感觉。各地公务员关于待遇差、收入低的吐槽也随之而来。 广州一家市直机关副科级干部陈铭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晒出自己的收入:每月拿到手的钱大概6000元,加上每月住房补贴600余元以及住房公积金约1800元,总共算下来月收入为8000多元,一年总收入约为10万元。 陈铭说,近10年来自己的工资几乎没有什么上涨。十一年前刚做公务员的时候,每月拿到手的工资就已经达到5000多元,而现在每个月也才6000多块钱。“十一年了,这其中的通货膨胀不知道是多少倍,广州工资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 不过,这样的诉苦却很难得到外界的认同。原因就是公务员除了明的收入,还有一些“暗的收入”。这种“暗收入”既包括原来单位内部的隐性福利,也包括以“灰色收入”面貌存在的另一种“福利”。当然,在八项规定下,各地显然都受到不小影响。 一年几万外快没了 在湖北西部某县当副镇长的王志键说,禁令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公款吃喝不能随便享用、领导用车也没那么方便。“俺们年终的两箱柑子、年夜饭也没有了。” 长三角某地级市局级机关公务员张伟说,原来一个季度有300元的购物卡,年终年货有个四五百元,新年红包有1000元,节日红包有1000~2000元,现在这些全没了。以前到外面吃饭都是到酒店,现在都不敢去。 相比这些内部隐性福利,外部的“灰色收入”变化也不少。曾经在执法一线工作的张伟说,以前一年能有1万元左右,现在这块没了。 春节期间,长三角某富裕县级市一位法警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以前,他所在法院的法警们经常受下面乡镇之邀前去“撑台面”,比如维护拆迁秩序。往往一月能从乡镇政府拿到2000元左右的红包。八项规定出台后,这种任务基本没有了,“一年少了这么一笔收入,心里空落落的”。 湖北某地级市公安系统一位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坦言,“风声”太紧,现在不仅现金不敢收,就连千元面值的购物卡也不敢接受了,“顶多拿点烟酒”。 不过,据本报记者观察,烟酒价格却不菲。尤其是香烟,一般而言,在湖北官场,送礼只有“黄鹤楼1916”才拿得出手。这款奢侈品香烟售价高达1800元/条。 这样的变化对部分商贸行业也产生了影响,以往不管是单位发放的福利还是外部送礼,购物卡是很重要的一块,如今在禁令之下,购物卡的发行方——百货企业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早在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便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等7个部门制定的《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一次性购买1万元及以上不记名商业预付卡(即购物卡)的单位或个人应进行实名登记,且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5000元。 尽管对购物卡实行实名制可以精准打击“购物卡腐败”,但当时的成效并不明显。以武汉商界发卡大户鄂武商A为例,公司2011年年报显示,当年预收款项为19.6亿元,这一数据到了2012年不降反增,并猛增至30.2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报表显示的预收款项主要是未消费的预付卡余额,而已消费的则转为销售收入。 鄂武商A2013年三季报显示,其预收款项为35.7亿元,与2012年全年数据相比,去年前三季度,购物卡销售额仅增长了5亿元,增速有较大幅度放缓。 一位工程建设商对本报称,近年来,几乎每年要购买20万元左右的购物卡“打点”各路官员,但今年以来,明显感觉官员们都忌讳接受购物卡馈赠了,“去年初购买的20万元武商一卡通购物卡目前仍有12万元没送出去”。 不过,在广东省人大代表、广百股份副总经理谭燕红看来,禁令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一样的,并不会专门对某个企业造成特别大影响。“大家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现在就算是亲戚之间,也有送卡的,因为用起来方便。” 制约几何? 在采访中,不少公务员认为,八项规定虽然杜绝了内部的一些隐性福利,但要完全禁绝额外收入也很难。 “如果你说现在都没啥灰色收入了,那肯定没人相信。”长三角一名公务员说,在一些系统,上头来检查工作,除了吃喝住玩,红包自然也是必不可少。“被抓到的是运气差。” 王志键说,去年其所在镇接待前来考察的帮扶单位30多批。“原因无外乎想人家给点帮扶资金。在体制不改的情况下,跑部钱进,送礼等就在所难免。” 南方一家中小企业负责人说,逢年过节给相关监管部门的人送红包仍然照旧,“跟这些执法、监管部门搞好关系没坏处。” “该送的照送,因为本来这东西就是隐蔽的。只是这送礼不是谁都会送的。要送也是送领导,送手中有权的人吧。”前述长三角公务员说。 王志键说,相比单位内部的隐性福利,外部的灰色收入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般而言 ,拥有执法权和审批权的单位灰色收入才会多,而一些普通政府部门尤其是“冷衙门”的普通公务员,不大可能有外部的灰色收入。 “社会对普通公务员和掌握权力又搞腐败的少数人应该分别对待。”广州市直机关某公务员陈刚说,人们只有理性看待公务员群体才有利于推进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陈铭则表示,灰色收入存在着地区差异,在法治环境较差的地方,公务员的灰色收入空间较大。“我有在小地方当公务员的朋友,虽然每月工资只有四五千块,但却能开价格不菲的车。”陈铭说,在广州这样政府管理走在较前面的地方,公务员要有灰色收入其实很难。 几位公务员均认为,中央的禁令是立竿见影的,但要完全规范住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队伍在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仍需要在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改革公务员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陈铭认为,公务员的收入应当公开透明化,“这样能消除外界的猜忌和误会,也能加强监督。”他说,很多考公务员的人实际上并不熟悉这个行业,和社会上很多其他民众一样,认为公务员的收入高、灰色收入多。应届毕业生容易受这种观念误导而选择从事这一行业,但很多人真正进来后,会发现并非如想象中的那样。 “我想如果公务员一天到晚干活,一年拿多少钱,有哪些权力,都在阳光下,哪怕年薪二十万,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张伟说,社会上对公务员有很多非议,一是权力太不透明,二是收入不透明,而且很多人还不干事。“所以基本思路就是减员、增薪、加压及加强监督。” 相关日志 2014/02/14 — 公务员加薪的最大阻力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3 — 肖雪慧:呼吁公务员加薪的神逻辑 —— “公务员涨工资”热点之外的问题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2 — 公务员工资高?!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0 — 从官方数据看中国公务人员工资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22 — 基层法官的吐槽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21 — “禁令之年”哪些公务员受损最严重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21 — 上海官员:很多公务员想办法进国企 因待遇更好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21 — 草榴社区:观“一个公务员的自白”帖有感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20 — 人大代表呼吁为公务员加薪 称企业给五六十万(这是哪个位面的企业?)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20 — 该怎么骂《人民日报》?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阅读更多

法广|宵节烟火加重中国城市雾霾

据联合网报道,在中国多个城市,人们欢庆元宵节放烟火,却导致雾霾指数爆表;中央气象台从元宵节傍晚发布雾霾黄色预警,北京、天津、南京等地PM2.5浓度上升。其中,北京、南京的PM2.5浓度爆增近两倍,达严重污染等级;专家表示,空气污染要到16日晚间才会改善。 中国贵州居民庆元宵节 REUTERS/China Daily Standard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