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化

余杰 | 中國進入美麗島時代

二零一五年七月十日,是中國的“黑色星期五”——我指的不是七月以來中國的股市災難,對此我一點也不關心……我指的是短短兩天之間中國安全部門對數十名人權律師和人權活動人士的綁架和抓捕行動。儘管今天中共用封鎖若干社交媒體的方式讓他們的名字不能廣為人知,但我深深地相信,在歷史的天平上,這幾十個人比兩億股民更重——他們是一群中國最優秀的公民,他們是中國起死回生的希望。

阅读更多

东网|李宇晖:沈大伟的文章特殊在哪?

美国的知名中国政治学者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最近在《华尔街时报》上出人意料地刊发了一篇预言中共统治即将崩溃的文章。一般情况下我不太关注国外的中国政局研究,总觉得有隔靴搔痒之感。一开始在微博上看到很多人讨论,我并没有在意。但没想到我的导师也把此文链接发给我问我感想。我的导师主要研究选举规则和选举政治,平时很少关注中国的消息,如果他都重视此文,可见影响是相当大了。但是看完以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上面的内容并无惊人之处,很多都是微博上的异议圈已经经常讨论的问题。沈所列举的五大证据,其实从实证研究方法论的角度看,也都算不上非常过硬,更像是某种猜测。虽然我同意他的现体制时日无多的结论,但是对于论证过程并不完全赞同。但即使如此,这样的文章从专业研究中国政治的知名学者嘴里说出来还是有非常不同的意义。正同沈教授所说,无论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基本上都没有学者在发生之前做出过预测。这一方面跟社会科学预测模型的精确性有很大关系:毕竟都是小概率事件,又受极多变量的影响(如国际环境、社交媒体的发展、国内经济状况、执政党内部状况等等),既然目前还没有任何技术能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预测政治变革当然也很困难。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纯功利上的原因:即使一个学者真心相信某个小概率事件有可能发生,他未必会愿意拿自己的学术声誉做赌注去预测。如果这样一个事件出现了,而学者们事先没有预测出来,并不会太难堪,反正众多同领域学者共同承担责任。但是如果一个学者做了某个吸引眼球的预测,而最终所预测的事没有发生,那么对他的职业生涯可能有很大影响,同行可能会认为他是为了吸引媒体关注度而故意炒作。国外的学者和国内不一样,没有那么多灰色收入,媒体稿费也只占一小部分,主要收入还是来源于较高的工资。而一个学者的工资水平,归根结底是同行的评价(而不是大众的青睐)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研究某个国家政治的学者,即使对该国再不看好,也不会轻易做出此国即将崩溃的预测。在这种情况下,沈大伟敢于发表这样一篇文章,而且发在一份发行量极大的大众媒体(而非学术刊物)上,就显得非常惹眼了。他自己也表明这是在赌自己的学术声誉。为什么他愿意这么赌?唯一的可能是他对自己的结论已经非常自信。单看他列举的诸多论据,很难直接看出这种自信从何而来。比如他举的一个例子是:习的作品放在党校书店白送都没有人拿。这个论据对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很难有吃惊的感觉。实际上,这种书如果有人拿才真是咄咄怪事。但这并不说明沈的自信没有道理。只是这种自信并非学理上的,而是直觉上的。对于一个长期跟中共官员打成一片的善交际的人,其实不难从官员的神情、语气中感觉到气氛的变化。只要看看两会上那些每年出现按时捧场的娱乐明星的照片,你就可以很容易地感觉到气氛的诡异,居然连这些政治戏子都装不出该有的笑脸了。沈接触的人以体制内的幕后知识阶层为主,感觉到的差别想必比镜头前的表演更加明显。很难想像在高层斗争如此白热化的情况下,官员们还能闲庭信步──他们只要别像王立军那样坐着轮椅出来受审,就该值得庆幸了。当然,沈提出的这些现象终归还是外在表象。如果中共的问题仅仅是谁打压谁的问题,那么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博弈重新达到新的均衡,继续统治。中共的最根本问题,也是沈教授没有提到的,归根结底还是当局失去了物质资源不断增长的手段。之前所依靠的毛时代积累起来的农村剩馀劳动力已经越来越少,且由于计划生育平均年龄越来越大;靠大量烧煤大量炼钢的高污染增长模式,也因为雾霾而难以持续。过去的污染(如水污染、土壤污染),危害主要针对底层,高层可以不闻不问,而雾霾却伤害了包括外籍经理人群体在内的精英、中产群体。这些人的不满,甚至用脚投票离开中国,等于掏空了当局的主要支持者群体。此外,房地产泡沫也因为大量空置房而面临拐点,更是断了各级政府的一个巨大财路。赖以统治的经济收入开始捉襟见肘,才是中共以及一切专制政权的真正危机。而这种危机具有强大的周期性,虽然无法预测何时发生,但是最终是无法避免的。在民主国家此类危机通常会引发政党轮替,而在无政党轮替的国家,将无可避免演变为反体制的运动。之前的第三、四、五波的民主化浪潮,都是在学术界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但是这些革命所积累的大量实证材料,或许可以帮助学者们预测下一次,也将是人类历史上涉及人数最多的一次政治变革。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分类: 新闻, 观点标签: 共产党

阅读更多

李根政:二二八這個放假的日子

文/李根政這是去年,林義雄先生在義光教會禁食行動現場,我寫的書法字。由於林先生禁食,加上這幾年反核運動的累積龐大壓力,迫使國民黨政權宣布核四封存,這是2014反核運動的重要成果。但這場禁食行動,還讓我及許多關注反核運動的朋友重新喚起林宅血案的傷痛,連結從白色恐怖到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教育的空白,了解到台灣民主之得來不易。台灣歷史(人文史、人地史、自然史)有很沈重的一面,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討論,本應在教育體系內建立基礎。但由於台灣主體教育的欠缺,台灣老、中、青,乃至孩子,常常都必需在許多空白、斷裂、扭曲的基礎上,重新學習,每年這時候,也是我重讀歷史的時候,今年,拜FB好友之推文,我增加了對幾位受害者的認識,同時,也重讀了古寧頭戰爭的書,試著從國共戰爭的脈胳,了解我的出生成長地和這個大時代的連結。對於二二八和白色恐怖,我的認知和體驗是:這是外來政權(蔣家政權和國民黨)有系統屠殺社會精英,不惜濫殺無辜,滲透到社會每個層面的恐怖統治。馬英九將二二八事件定調為「官逼民反」,雖承認了錯誤,但卻沒有為國民黨政權的暴力統治有真正徹底反省,當國民黨人繼續向蔣介石、蔣經國「謁陵」時,國民黨的道歉都是玩假的。我出生、成長於金門,一座花崗岩島,一個六百多年的老聚落叫古寧頭。因為國共戰爭而聞名於世,關於國民黨的白色恐怖,我個人也有個小故事讓我感到屈辱和遺憾。1988年我從新竹師專回金門教書,軍管的氣氛給我一種無孔不入的壓迫感,老家古寧頭的海邊矗立著一棟播音牆,隨時播放著鄧麗君的音樂和宣傳著「共軍止戰員弟兄們,請你們起義來歸吧!」,一直伴隨著我們到晚上10點的晚安曲,到處是不淮攝影、繪圖的禁區,這真是一種長期的精神虐待。當時的金門處於軍事管制狀態,金防部司令官最大,縣長不過是國防部指派一名上校擔任,更沒有民選的縣議會,國民黨黨工系統和軍管政府相輔相成,對這個小島進行著實質的治理和思想管制。我任教的第一所學校旁邊就是國民黨的民眾服務站,好心的校長為了我的將來,三番二次請我去填寫入黨申請書,但我堅持不加入國民黨。不過軍管當局為了表示重視教師的聲音,每次校務會議都派出代表聽取民意,1990年,剛回鄉第三年的我,在校務會議上提出「民進黨在台灣已是合法政黨,金門可不可以成立民進黨黨部?」這個問題惹惱軍管當局,文教科長陳昆仁當場喝斥:「不愛國,怎麼可以領政府的薪水卻在批評政府?」暑假期間我到台灣進修,調查局和人二室都派員到學校調閱我的資料。從此,我被金門教育界同儕封為「民進黨金門縣黨部主委」。1989年,同學的哥哥楊成家參選立委與國民黨提名人打對台,我曾到競選總部幫忙佈置,選舉當天,我拿著照相機習慣性的拍攝風景照片,不料卻被國民黨特工認為是在蒐集對他們不利的情報,當時的國民黨特工無孔不入,結合著金門建立於血緣關係的宗族體系,形成綿密的人際控制網絡。於是這位特工便找上宗族長老,要求我到李氏宗祠,在列祖列宗前向他們下跪道歉,我那肯接受這麼蠻橫的壓迫,然而,想到父親擔憂我的前途受影響,更恐怖的是如不善了,來自國民黨特工和宗族的壓力將永無寧日,於是有一天父親陪著我步上李氏宗祠,強忍心中的憤恨,被迫下跪道歉,那一刻,我了解什麼是「恨」,一種想用暴力報復始得平復的心情。從此,我與家鄉綿延600多年的宗族永遠有著疏離感,當世人頌揚其保存最佳之閩南宗族祭祠文化時,我卻視之為集陳腐、威權、禮教束縛之大成,為黨國一體助紂為虐的體制。說實在的,相較於二二八到白色恐怖幾十年之間,那麼多政治受難者及生者的痛苦,我個人這一點屈辱實在很微小。但至今,當腦中浮現這一幕畫面時,心中仍有一種心跳加速的茫然,尤其是對已過世父親的不捨與懷念。台灣民主化至今已超過20年,但是有關轉型正義的三個環節:對受害者的賠償、對加害者進行法律或道德上的追訴,以及對真相的發掘,卻只停留在對受害者的「補償」,其他都還沒有開始。國民黨令人絕望,民進黨執政八年在轉型正義的作為則令人失望,否則何以民間要組織「台灣民間真相和解促進會」? 一個沒有轉型正義的社會,不會有真正的和解,那道心裡隔閡將持續數個世代,而且阻礙國家在人權、法治上的進步。這幾天許多蔣介石的銅像被「裝置」,只是青年世代表達對蔣氏及國民黨政權憤怒的溫和挑戰,朱立倫倡議的「和平」,必需在轉型正式體現的前提,才可能實現。否則,了解歷史真相後,國人心中的不平、憤怒,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而民進黨該做,可以做的事太多,不能一天到晚說:等我們執政了再說!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阅读更多
  • 1
  • ……
  • 5
  • 6
  • 7
  • ……
  • 10

CDT/CDS今日重点

【CDS】六四馆

五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主因是什么?主因就是您啊主席!

【网络民议】“今年夏天,你想收到什么礼物?”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