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

蔡英文称对大陆不会采取极端或激进路线

  东南网9月14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民进党参选人蔡英文13日发表谈话,称处理和中国的经贸关系,“并非单纯要或不要的问题”,两岸经贸关系密切是既成事实,“无论哪一党执政,两岸经贸都无法单方面喊停。”   蔡英文13日下午在美国企业研究所发表“未来十年台湾的安全挑战与战略”演说,根据截稿前记者取得的书面稿,蔡英文强调,大陆已是台湾最大的投资目的地与贸易伙伴,刻意漠视此一现实,或因政党轮替就威胁要中止往来的话,都是不切实际的。   蔡英文坦言,民进党在一开始对ECFA有很多保留,并表达反对意见,但ECFA已完成签署并实施,当民进党重新执政后,“我们会定期检视它对台湾经济的冲击”;如果有任何需要修正调整之处,将依民主程序与国际贸易规范进行处理。   她表示,民进党对大陆的政策将稳健而平衡,民进党不会采取极端或激进路线;两岸关系的未来不必然是零和情势,“我们希望寻求符合现实的战略理解,使两岸能在此理解下以和平稳定的方式互动”。   她说,民进党对大陆人民从未有任何敌意,民进党也欢迎大陆人士前来访问;近年已有不少民进党民代及首长官员组团访大陆,这些交流互动均有助于增进彼此了解。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马英九若连任台湾总统 或以国民党主席身份登陆?

马英九若连任台湾总统 或以国民党主席身份登陆? (2011-09-13) 早报导读 [中国早点] 对中产阶级异动的正面理解 [中国政情] 央行数据显示 中国货币政策未见宽松 [台海局势] 绿营「南社」反对陈致中参选立委 [全球反恐] 中国不是“九一一”的“大赢家”   (华盛顿综合讯)马英九若连任台湾总统,是否会以国民党主席身份访问中国大陆,引发各界关注。正在美国华盛顿访问的马英九竞选办公室执行长金溥聪对此表示,两岸之间,不排除一切可能性。   维基泄密日前传出,台湾新北市市长朱立伦说,马英九如果连任成功,可能考虑以国民党主席身份到中国大陆访问。对此,金溥聪上周六在华盛顿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表示不排除一切可能性。   据凤凰网报道,金溥聪说:“彼此有了默契,希望能够搁置争议,务实地解决两岸问题之后,很多的可能性都是有它发展的空间,两岸未来还有很多事务性的、文化上的、体育上的、经济上的、甚至政治上的对话的需求性。”   不过,金溥聪稍后也补充说,自己并非主管两岸事务,至今也未参与相关的讨论,这仅是个人意见。   根据最新维基泄密电文,朱立伦曾告诉当时的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他认为马英九连任后,很可能以国民党主席身份登陆,并逐步取消国共论坛。金溥聪接受专访时则说:“朱市长有没有这样说,我持保留态度。” 民进党: 总统代表国家 不可仅代表政党   对于金溥聪的这番言论,台湾民进党发言人陈其迈表示,马英九如果连任成功,将依宪法行使“中华民国”总统职权,对外代表“国家”,不论出访何处,唯一身份就是“中华民国总统”,不可能仅代表特定政党,“不是别人不叫你总统,你就不是总统”。   陈其迈说,如果马英九真想以国民党主席身份访问中国大陆,唯有明年落选,失去总统身份以后才能如愿以偿。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维基解密又一波 多名台湾政要被卷入(视频)

在台湾,一般认为政治立场偏向台湾独立的民进党,和中国共产党向来少有交集。然而,根据“维基解密”(wikileaks)网站披露的一份文件显示,民进党资深党员、后来接任海基会董事长的洪奇昌,二○○五年曾经秘密和香港中联办台湾事务部长邢魁山会面,研商建立两岸共同打击金融犯罪的合作机制。 “没有这回事,这个是完全错误,在那个时间我已经答应担任马总统的副手,怎么还会看衰他?这样的资讯完全是错误的,不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我要是对马总统没有信心,怎么会同意当他的副手?!”上头这一段谈话,是副总统萧万长日前针对维基解密的一篇电文做出的回应。根据这篇二○○七年五月,美国在台协会(AIT)发回的电文中描述, 萧万长向当时美国驻台办事处处长杨甦棣分析,马英九在○八年总统大选的胜率只有五成,民进党提名的谢长廷,很可能击败马英九。 萧万长日前在一场公开活动结束后,被记者问道维基解密的内容,平时被称为“微笑老萧”的他,顿时失去笑容,几乎是板着脸,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说,当年自己决定与马英九搭档参选后,  就全力冲刺、争取胜选,看衰马英九选情的说法逻辑不通、不符事实,有违经验法则。 在这一波维基解密引发的风暴中,萧万长只是许多被卷入的台湾政治人物的其中之一。这阵子最受注目的,莫过于现任新北市市长朱立伦。在维基解密所披露美国在台协会的电文中,大量引用朱立伦的谈话,揭露了许许多多国民党高层政治人物之间的心结与斗争。 例如,朱立伦告诉杨甦棣,马英九对中共政权不会太天真,和连战大不相同;根据电文,朱立伦也向杨甦棣透露,马英九执政后,希望连战、吴伯雄等党内大老都能相继放手退位。 除了国民党外,维基解密也披露了民进党的诸多高层秘辛。例如二○○五年,洪奇昌向美国驻台办事处副处长葛天豪透露,民进党主要派系之一的新潮流与大陆国台办早自一九九七年起,即建立秘密对话管道,而陈水扁一直被蒙在鼓里。洪奇昌也说,在○七年和邢魁山在香港会面前,他也曾在北京会唔国台办官员,以及中共中央书记处代表。那一次会谈的话题,除了两岸合作打击金融犯罪外,主要聚焦于大陆颁布《反分裂国家法》后,台湾方面的反应。 但洪奇昌本人周六接受媒体访问时,对上述情节完全否认。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李潼台北报道。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叶鹏飞:考试题目与生活经验的距离

叶鹏飞:考试题目与生活经验的距离 (2011-09-11) 早报导读 [中国早点] 爱台湾 / 爱电影 [中国政情] 搀扶老人 中国亟待重建诚信社会 [台海局势] 民进党“蔡苏配”正式成军 [全球反恐] 恐怖主义阴魂不散、美国淫威凋残 ● 叶鹏飞 得鱼忘筌   9月6日上午,在家边烫衣服边收听广播,突然播出普通工艺源流华文口试会考题目,一时好奇,就继续收听下去。离开学校太久,原来现在的中学会考口试,是通过广播电台向全国考生播放。这样一来,考生的家长也可以同步收听,确实是个不错的做法。   当天口试广播的部分应该是考听力,内容分四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由一篇文章,以及针对文章的四道选择题组成。第一题是说一名学生升上中学后,同学之间因为分数而竞争激烈。学生的父亲劝告他别追求分数,只要考75分就可以,应该利用时间多阅读课外读物,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学生的父亲表示,追求考试100分,接下来又会追求每一次考试都要100分,那会丧失学习的乐趣。   文章的寓意当然很正确,追求高分本来就不应该是学习的目的。关键是,这样立意良好的考题,听在现场的考生耳里,不知道会让他们作何感想?课堂本来就应该是个强调理想的地方,让学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日后去到私欲横流的社会大染缸,还能端正做人。但是,课文(乃至考题)内容在强调理想之际,也必须与现实保持适度的距离——距离太大,恐怕将适得其反。   考试原来的作用,是让教师和家长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至少在中小学的阶段。我派驻海外工作时,女儿念的国际学校,正是如此对待考试的。年底成绩公布时,校方只会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学习进度,是否落后或超前于同年龄的孩子,可是绝对不会透露班上的排名。   但是在东方社会,考试却反客为主,考取高分成为了学习的目的。本地教育虽然在一些国际排名榜名列前茅,却始终无法摆脱分数主义的魔掌,学生从小到大便不断按分数分流,自小就被分数界定为三六九等,所谓的“精英”,也就是考试能手(记得自己求学时,有老师便调侃:“会考会考,就是会不会考试”),过五关斩六将,拿各类奖学金到海外知名学府留学,考获一张镀金的文凭后,就能在本地社会平步青云了。   教育部虽然试图克服魔咒,至今似乎还无法完全自由。分数主义的烙印之深,简直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潜意识。最近有总统奖学金得主就因为不是“全A”而成为新闻焦点。超越只凭分数来选贤与能的做法,无疑是个大进步,希望这样的想法,能尽早渗透整个教育体系,让天真的学子能延长学习的乐趣。   当局这样的尝试改变,当然有积极意义,但是根深蒂固的分流教育和精英意识,让人怀疑我们的教育制度能否挣脱分数主义的桎梏。只要看看连以往让学生放松的课外活动,也因为开始算分而变得功利化,不少学校基于比赛得奖的考虑,不鼓励有兴趣但“缺乏天分”的学生参加特定球类或体育活动,便可以一窥分数主义病入膏肓的程度。   回到口试题目:别太在意成绩,快乐学习是好的、对的;但是,参加口试的普通工艺源流考生,不就是因为之前的成绩不够理想,才需要比同龄人在教育征程上多走一些冤枉路吗?对这万多名吃了成绩不好的亏的年轻学子,大唱“分数不必太重视”的高调,其中的反讽,恐怕也太让人难堪了——与现实距离太远,要不显得迂腐,要不更糟的是产生道德上的虚伪感。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周文龙:911与外星人

周文龙:911与外星人 (2011-09-11) 早报导读 [中国早点] 爱台湾 / 爱电影 [中国政情] 搀扶老人 中国亟待重建诚信社会 [台海局势] 民进党“蔡苏配”正式成军 [全球反恐] 恐怖主义阴魂不散、美国淫威凋残 ● 周文龙 漂流记   911那一天的事情,我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楚。   夜晚时分,我正看着电视剧,电视荧幕却一直闪烁着一条新闻字幕:“两架飞机冲撞了纽约世贸中心,一架飞机撞向弗吉尼亚州的五角大楼 ,还有一架飞机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附近……”   起初,我还以为这是新电视剧的宣传手法。直到10分钟后,妈妈从屋里走了出来,紧张地跟我说:“快!快转到新闻台,美国好像发生大事了!”我才震惊地发现——飞机真的撞击了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   看着飞机撞入双子塔、高楼浓烟弥漫,美国电视播报员现场报道表情惊恐,以及人群慌乱跑动的画面在电视前反复出现,时间仿佛定格在惊讶刹那。这一切电视画面来得如此突然,如此震撼,令我也目瞪口呆,脑海浮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不是世界末日?外星人是不是来了呢?   回想起来,当时我会把眼前一切事物都归咎到不知是否存在的外星人身上,也许是因为我不愿相信,有人会像奥萨马这般疯狂,想到骑劫飞机去撞毁大厦的极端行径。我也不愿相信有人对宗教的狂热能达致如此非理性的地步,用残暴方式去对付手无寸铁的搭客。   在飞机撞向大厦或地面,当所有人面临死亡的刹那间,这些恐怖分子会不会发现,原来宗教的是与非并没有差别,他们和乘坐在飞机上的搭客都是同样渺小无助的一群人呢?在奥萨马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击毙,临死前的0.01秒,他会不会想到死于911的2700多人,意识到生命的尊严与卑微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呢?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日日夜夜》(Day Night Day Night),叙述一名女性自杀炸弹客,企图背着装满炸弹的背包,在人潮聚集的时代广场引爆自杀。   片中女孩没有明显的口音与种族,也没有特定的政治意图,她为什么要牺牲自己,影片也没有加以说明。导演只是冷静地诠释了这女生在被动与主动选择之间挣扎的过程,间接地表现宗教对教徒身体和精神的控制。在严密和有组织的宗教教化中,女生渐渐也丧失了精神自我。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