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意见|8月成都缺电,10月上海缺水,12月……
能源短缺、极端天气等挑战正在发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且可以预见会越来越频繁。中国总体来说是一个缺油、缺气的国家,我们的能源供应,我们的手机、电灯、空气炸锅、暖气,都高度依赖和平的国际环境。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10 月 13, 2022
能源短缺、极端天气等挑战正在发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且可以预见会越来越频繁。中国总体来说是一个缺油、缺气的国家,我们的能源供应,我们的手机、电灯、空气炸锅、暖气,都高度依赖和平的国际环境。
阅读更多发布者不忘初心 | 10 月 5, 2019
一年多前,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的Instagram账号看起来还很普通。照片中,这位瑞典少女凝视大自然,日落时分在雪地中和开阔的田野上遛狗。 除了几篇关于气候挑战的贴文外,没有任何贴文表明,她会在短短几个月内成为全球青年反气候变化运动的领导者。但她在瑞典当地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暗示了未来。 “激进气候主义者”...
阅读更多发布者不转不是中国人 | 11 月 25, 2018
大卫 ·舒克曼(David Shukman) BBC科技事务编辑 2018年 11月 25日 中国在远离本土之外的国家资助大量煤炭项目。...
阅读更多发布者亚克蜥 | 12 月 12, 2015
作者:林起林 雾霾再袭京城!连马云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调侃道“要回外星去”。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乃至共同命运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巴黎气候大会已是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每一次气候大会的结果自然牵动人心,但到底是谁在主导气候问题的谈判?中国是否拥有领导权? 11月30日,巴黎,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如期举行。...
阅读更多发布者网眼恢恢 | 3 月 22, 2015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认为,气候变化对中国影响巨大,威胁三峡水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战略工程。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上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气温平均每十年升高0.23摄氏度,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高温、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增强。他透露,本世纪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是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8倍。郑国光认为,气候变化对中国影响巨大。“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单产下降,主要河流径流量减少或变化不稳定,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物种迁移等生态恶化程度加深,大气环境容量降低,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制约,青藏铁路、三峡水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北防护林等重大战略性工程的安全生产和运营遭受严重威胁。”中国气象部门过去多年一直都在研究气候变化对包括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战略性工程的影响。早在2007年,中国气象局的专家就曾警告全球变暖,特别是局部地区温度的升高,可能会加速冰雪融化的速度,导致长江径流量增加,另外加上降水增加,就有可能形成强烈的洪涝灾害。郑国光的这一讲话发表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之前,适逢中国民众近期因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公开播放更加关注环境问题之时。实际上,中国的三峡水库、南水北调等工程从筹建之初就倍受争议。环保组织国际河流(International River)2012年也曾警告,气候变化不宜建坝,破坏河流将加剧气候危机。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