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法国/中国: 萨科齐:世界需要中国应对重大挑战

法国总统萨科齐和中国主席胡锦涛

路透社

法国总统萨科齐将于今天起开始对中国展开国事访问,并参加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在访华前萨科齐接受中国官方新闻社新华社的专访。萨科齐高调肯定中国的作用,他指出:当今世界需要中国一起应对21世纪的重大挑战。萨科齐说,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绝对不可或缺的一员。

萨科齐说:当今世界的任何重大事件,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将无法处理。我们需要和中国一起应对21世纪重大挑战,如防止气候变暖、国际经济危机、全球治理改革以及重大的地区危机”。
在接受这个新华社专访时,法国总统还高调评价法中关系。萨科齐表示,法国在46年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时,“就已经前瞻性地看到了中国的未来。而现在对中国未来的坚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这正是法国将强化法中合作伙伴关系作为法国外交政策重点的原因所在。他说,我们两国之间曾有过误解,但是今天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法国总统还谈到这次专程参加的上海世博会,认为,选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使2010年上海世博会必将成为一次坚定面向未来的盛事”。

 

阅读更多

法国/社会: 穿罩袍开车事件在法国引起连锁反应

各种形式的伊斯兰头纱

图片来源:路透社/法新社
作者 安德烈

一个穿戴伊斯兰蒙面罩袍的妇女开车应该不应该受到处罚?是否要取消她的据称是一夫多妻的丈夫的法国国籍?这本来是两件事,但又交织在一起,发生在一个家庭,加之法国政府的干预,在法国社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一个穿戴伊斯兰蒙面罩袍的妇女开车应该不应该受到处罚?是否要取消她的据称是一夫多妻的丈夫的法国国籍?这本来是两件事,但又交织在一起,发生在同一个家庭,加之法国政府的干预,在法国社会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这件事发生在法国西部,一名戴着黑色蒙面罩袍的穆斯林妇女开车被警方罚了22欧元,理由是她的穿着限制了视野,有碍交通安全。但是这位年轻的女子并不甘心受罚,她向媒体揭露说这种做法是对整个穆斯林社团的压制。她这一说法的背景是,法国总统萨科齐不久前决定,要让他的政府在年内向议会提交一个取缔穿戴蒙面罩袍的法案。

但是,这件事刚刚发生,她的丈夫赫布巴蒂,一个专卖清真食品的老板就成了这一风波的主角。赫布巴蒂出生在阿尔及利亚,后来通过结婚拿到了法国国籍。法国内政部长奥尔特弗表示,此人属于一个激进伊斯兰组织的成员,并且过着一夫多妻的生活,有四个妻子和12个孩子。而且他和他的妻子们享受着一种只有单亲家庭才能得到的社会补助金。奥尔特弗强调一夫多妻已经被禁止多年,因此建议法国移民部部长考虑是否取消赫布巴蒂的法国国籍。

这件事一下子在法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法国过去有不少主要是从马里等非洲国家来的移民曾经拥有几个妻子,法国当局从人道角度考虑让他们在法国团圆,但后来明令禁止多妻的情况发生。
但是内政部长的干预反而使法国政府陷入了尴尬。原因是根据法国法律,只有那些对法国利益构成威胁,犯有恐怖主义罪行的原籍外国人才可以被取消国籍。因此要取消一个多妻的人的国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而且,被指是一夫多妻的赫布巴蒂居然出面宣称:“据我所知,找几个情妇,既不会在法国被禁止,也不会被伊斯兰教禁止”。

的确,要证实一个人多妻非常困难,因为只有到市政府登记结婚才算合法,按照宗教仪式结婚的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也不能认定是夫妻关系。

不过,法国南特检察院4月26日晚间宣布,对有关赫布巴蒂是否一夫多妻的情况和几个女子被指滥领社会补助金的情况开始司法调查。

法国颇具影响力的『世界报』就此发表社论指出:无论如何,穿罩袍驾车和一夫多妻这一事件显示,用法律禁止穆斯林妇女穿罩袍不但未来难以有效实施,本身对政府也是一个政治陷阱。该报说,其实,大多数穆斯林希望通过教育和说服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 : 伊斯兰教法国社会

阅读更多

法国/巴拿马: 前巴拿马领导人诺列加被引渡法国受审

前巴拿马领导人诺列加

图片来源:路透社

前巴拿马领导人诺列加周二抵达法国巴黎,他被引渡从美国监狱来到法国接受法国司法制裁。法新社引述法国官方消息证实诺列加乘飞机被引渡抵达法国。

美国一名执法官员表示,前巴拿马领导人诺列加周一下午离开在美国迈阿密,被引渡至法国。法国法庭曾在1999年缺席裁定他犯有洗钱罪,应当被监禁10年。法国法庭认为他利用从哥伦比亚毒品走私团伙获得的大笔钱财,在巴黎购置豪华住宅,价值数百万欧元。但诺列加在离开美国前表示,他在法国购置房产的钱是他的个人财产和美国中央情报局支付的款项。

诺列加的律师认为,诺列加在美国受审的身份是战犯,他必须被送回巴拿马。诺列加两年前在美国服完毒品走私的刑期,但依然呆在佛罗里达的一间监狱,避免被引渡至法国。
 

关键词 : 司法法国

阅读更多

从法国性工作者想到中国

作者:王馨语 | 评论(1) | 标签:, 法国, 性工作者, 歧视, 民主

说明一下,本文中所提的性工作者都是真枪实弹的,什么跳艳舞之类的soft的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这话从何谈起呢?从法国。最近看了点材料,说目前在巴黎有200个左右的年龄在60到80岁之间的女性性工作者,还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保护她们的权益(工会性质),叫ANA。ANA的主席曾经也是妓女(现62岁),她说这些高龄妓女几乎每天都是全日工作的;这些高龄妓女中有做了四五十年的,也有刚入行的老龄新手。ANA中的一些负责人也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属于业余爱好者,据说也是因为要在前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好的保护高龄妓女的权益。

在这些高龄妓女中,什么情况都有,简单说就是生活所迫。比如其中有一个老太太,男朋友以前蹲监狱,她就靠卖淫赚钱,坚持了许多个年头后,男朋友终于出狱了,老太太用自己攒下的钱买了一个铺面(用男朋友名字买的),准备过正常的日子了,结果男朋友卷了钱,甩了她,找了一个年轻的结婚了。还有的年轻时候靠此贴补家用,年纪大了,赚钱少了后就被家人抛弃了。这些人中有单身的,有的有家庭,有的有子女。作为高龄妓女,她们主要面对以下问题:

-首先是活少,在街上站一天也有可能没有一笔生意。

-安全观念越来越淡薄,工作时根本没有保护措施,她们的理由是:“我黄土都埋半截了,怕啥?”

-暴力,这是家常便饭。仔细想想,能找奶奶级别的妇女做这些事的男人,能是正常人吗?

-贫穷。她们没有政府补助,没有免费的医疗保险,没有退休金。道理很简单,没有退休金就无法退休,只能一直干下去。

上面这些是引起我跨越8000多公里的意淫的主要原因,真正想说的还没开始说,现在也并不准备就说,我要先说说法国。在法国,卖淫是合法的,不合法的是组织卖淫。也就是说法国政府仅仅把这个行业控制在手工业范围就够啦。道理很简单,当然,这是他们的道理。我之前有一个帖子,帖子中我提了10个有关生死的问题让读者回答,我说政府对于生死问题不宜多管,对于性也是一样,手工业的性是个体间的你情我愿,不宜干涉,对于这种极端问题,许多政府只能把它控制在不危害社会的范围内,对个体保持宽大。很明显,组织卖淫绝对是危害社会的,理由不用多讲。当然,有人认为允许个体卖淫也危害社会,我不否认,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会知道,不允许个体卖淫也会危害社会。总之,法国就是这么规定的。哦,对了,法国还有一个规定很有意思:一个女人如果成家了,她如果想卖淫,需要征得丈夫同意。这个规定对男人一样生效。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确实有不少妓女是有家庭的,也确实会有丈夫会同意。我这里说的不是丈夫卖老婆的身子,自己享受利益,不,这些人大多都是相爱的,而且家庭幸福,夫妻同做一行的也不少。

虽然没有退休金,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行业,跟任何其他行业一样。在法国,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什么年纪都有,有上面提到的高龄的,也有未成年的(法国国家足球队最近就有几个人涉嫌“碰”了未成年的妓女)。由于不允许有组织,自然也就不会有妓院,作为个体经营,她们的经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站大街的,有电话预约的,有送货上门的,还有每天开着房车跑道荒郊野外的国道线路上服务旅人的,等等。不过,对于年轻漂亮的,以及未成年的,没有组织不可能,凡是能卖上价钱的,自然会吸引黑暗组织,而具有卖高价的资本的妓女如果想真正卖上高价,身后也必须有组织,因为三七开也比单干赚的多。年轻漂亮的,在被组织剥削到没有油水了之后,就会被抛弃。有了经验,这些人也自然走上了个体经营的道路,一干就是一辈子。

究竟我想意淫什么?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困扰我,为什么会出现高龄妓女。涉及到买卖,这也算是市场经济,如果没有买的自然不会有卖的,可是一个如此在乎年纪和长相的行业怎么能允许高龄妓女存活下去。要去碰一个老奶奶,这些买的人都是变态吗?也不全是,或者说只有少数是,因为也有相当一部分高龄妓女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做的很开心。回想所有我对法国的了解,我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答案,这是一个民情的问题,不是国情,是民情,一个发达国家的民情,一个民主国家的民情。这个民情不仅仅涉及性行业,它涉及一切行业,所以这里要说的并不是对性行业的看法,而是行业跟从业者的关系。回想一下,法国学校里的秘书(相当于大学导员)几乎都是老太太,好像不只是学校,公司也是一样,法航空姐年纪较大也并不美丽,银行柜台小姐不少是残疾人,活跃在电视上的明星,主持人也是老的居多,就连妓女都可以干一辈子。这让我不得不意淫一下行业跟从业者的关系。

一个民主国家,一个公正的国家,一个让人有起码尊严的国家,任何歧视都不应该存在,即便存在也要不断的抵制。人既然生来平等,那么先生后生都应该平等,好看不好看也都应该平等。对于一个行业而言,选择从业者的标准应该是这个人是否有相关的能力,而不是其他。西方国家向来抵制8种歧视:种族,性别(包括孕妇),年龄,宗教信仰(包括政治取向和个人习惯,比如吸烟),性取向,是否残疾(包括健康状况),长相,身份(国籍,社会地位,所拥有的财富)。可以说在法国,哪个公司招聘的时候如果敢要求五官端正,那真是活腻了。当然,歧视也并没有消除,一个名叫默罕默德的人求职会吓到老板,房主不愿意把房子租给老人,脑袋上带头巾的学生会被同学疏远,一个女人做完月子之后可能一切都变了,等等。但是总体上来说,所有这些歧视都很有限,而且每当发现都会严肃处理。上面说的8种歧视没有先后之分,一样重要,只是有一些很具有隐蔽性。

现在我该意淫到中国了。怎么说呢?我敢说,上面8种歧视在中国都很普遍,只是没有人提,没有人管。种族这一条可以被民族这一条代替,要是再有一点民族习俗就更严重;某些地方,是不是党员很重要;有不同性取向的人,基本上不敢让别人知道;身份歧视中的国籍可以被户口代替,这种歧视在教育上也表现明显;一个有钱人跟一个民工同样到同一个饭店消费100元,会受到同样的接待吗;说不说普通话或者说普通话说的好不好重要吗;有多少女人生完孩子后失业,有多少职业根本就不接受女人;残疾人能正常工作吗;有多少招聘启示上要求五官端正,在面试中有多少人因长相被淘汰;清华北大毕业的一定比其他学校毕业的好吗;中国香烟的价格为什么等级分化那么大;多少公司的前台,多少饭店服务员,多少主持人,多少秘书等首先要有好的长相;在医生面前,病人是否完全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了什么程度,残疾人是否可以一个人上街… …?

这不是国情的问题,禁止和鼓励什么东西很容易,但是如果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从心里接受不了跟自己不同的人,尊重无从而来。社会性是人的相似还是人的不同,只能说,在一些普世原则上人应该相似,在其他方面应该尊重多样化。在一个甚至不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地方,这不只是国情,更是民情,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很可笑,一些整天张口闭口都是民主的人本身的行为就像一个暴君。

中国不需要80岁的妓女,那很可悲,但是对于一些现象,所有人都应该警觉,警觉自己的行为是否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是否是不接受别人跟自己不同,同时也警觉自己是否被别人如此对待了?当然,无法在中国立竿见影,但是每个人的努力都会对最后的成功起到作用。

====================================

王馨语私人博客:http://yourongnaida.com/wangxinyu/

王馨语语言教学博客:http://yourongnaida.com/wxylanguage/

王馨语1510文章分类: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00025484f84138b3

====================================

王馨语的最新更新:
  • 中国矛盾(二) / 2010-04-20 21:16 / 评论数(3)
  • (1510)头条,专栏,其他 / 2010-04-19 15:54 / 评论数(4)
  • 回答我几个问题 / 2010-04-18 15:32 / 评论数(30)
  • 吓策 / 2010-04-17 06:14 / 评论数(3)
  • 外语 / 2010-04-16 06:16 / 评论数(7)
  • 阅读更多

    法国报纸摘要: 北京与德黑兰蜜月的背后

    Fri, 2010-04-02

    1

    RFI

    本星期五的世界报和费加罗两大报相关中国的文章铺天盖地,中国的高出口又加上中国国内消费增长的支持,中国经济增长今年第一季度高达百分之12,创世界纪录,费加罗今天(2日)的头版头条图文并茂的大标题题目就叫作:中国经济的腾飞;世界报发表五篇关于中国的报道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包括分析评述中国同意参加联合国安理会研究起草制裁伊朗决议的态度变化还有书评。

    关于伊朗核问题,世界报认为中国的立场仍然希望不要孤立德黑兰;费加罗驻北京记者拉格兰日和驻中东记者密努伊联署文章评述“伊朗与中国蜜月的背后”。

    费加罗文章强调指出,伊斯兰共和国和中国才相识十五年,然而,中国在国际上孤立的国家——伊朗,成功地扬长避短,从而成为伊朗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国。

    伊朗与中国同病相怜

    费加罗文章强调指出,对西方人所视为威胁的伊朗核威胁问题上,中国人感觉的威胁并不是迫在眉睫或是并不那么强烈, 而西方人则极为敏感。从地缘政治角度讲,中国人对伊朗的崛起并不看坏,原因是这样的一个可能的盟国可以干挠美国控制海湾资源的意志,而伊朗则利用亚洲蜜月来扭转被制裁的居室的同时转向东方;有着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身份五年历史的伊朗希望最终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众所周知,在人权问题上,北京与德黑兰也同病相怜。

    至于中国捍卫伊朗是否能够不顾危害美中关系而准备捍卫伊朗到底的问题,费加罗记者尹树前中国驻德黑兰大使华黎明的分析说,伊朗问题使中国受到压力,但是同时又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良机,如果中国能够摆脱“三明治”的地位,又能提供走出僵局的办法,那中国将获得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双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施尹鸿认为北京最近发出的信息表明北京准备“多走一段路”。

    北京在保护德黑兰的同时避免受孤立

    仍然由世界报驻京记者布吕诺菲利普撰发的相关中国改变在伊朗问题上的立场报道评论文章指出,中国被迫改变立场,转而同美国以及西方国家保持一致,以避免在国际外交舞台受到孤立。但是,中国的战略战术,将是采取拖延办法,尽量地让联合国安理会制定的制裁伊朗新决议对伊朗产生尽可能小的约束和影响。

    世界报的还说,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同时也标榜反对核扩散立场。在伊朗问题上,中国显然以德黑兰还不能立即制造而拥有原子武器为由一直不同意制裁伊朗,而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不过,中国在2006到 2008年之间已经三次支持联合国制裁伊朗。最近中国立场发生了变化,美国驻联合国大使3月31日肯定,中国今后将认真考虑支持制裁伊朗。恰在同一天,伊朗核 谈判首席官员贾里里到访北京,但伊朗驻北京大使拒绝透露贾里里会见中国哪个级别的官员,在此之前,中国少有的敦促伊朗进一步与国际原子能总署合作,以便消除国际社会的疑虑。

    世界报还认为,伊朗对中国十分重要,伊朗不仅是中国石油第三大供应国,也是中国大量提炼石油产品进口国。而且伊朗距离新疆不远,对中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国虽然不至于动用否决权阻止再次制裁伊朗,但北京一直表示反对制裁伊朗。

    狡猾的民主与中国的申冤抗议

    世界报还发表两篇关于中国的论著的书评,中国经济崛起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冲击影响,是世界报一篇书评的中心内容。书名可暂译为 “大间隙”,书评围绕中国经济强大最终将打破西方原有经济霸权展开。另一篇书评是关于中国的上访制度是不是民主制度的体现的研究讨论。

    这一篇书评文章是由世界报派驻中国北京记者布吕诺菲利普撰写的,题目是中国人抗议的道路,评论的是法国历史学家伊莎贝尔蒂萝和中国历史学家华临山合著的书,书名叫作:“狡猾的民主与中国的申冤抗议”。布吕诺菲利普简单 介绍这本书说,在中国存有一席百姓伸冤诉苦的地方,这种做法源自中国封建皇朝,在毛泽东时代经过改进,成为上访办公部门。含冤的人递交申诉信,口头表达冤情和不满,也成为伊莎贝尔蒂萝和华临山合写这本书的研究内容。

    中国的上访制度,正在经历重要变化,由原先的疏通行政改进管理,越来越变成警察式的阻碍民众上访的管制机制。中国历史上的民众层层上告,直到朝廷所在地的中 央衙门前击鼓喊冤,在今天由各个级别的上访办公室处理。但是,当中国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县级机构都设立了上访办公室之后,控制民间不满, 把抗议和不满限制在最低一级基层行政管理机构便成为处理上访的主要政策。

    中国今天的上访者本身已经含冤,却要遭到阻止上访的警察迫害和镇 压。上一级的上 访办公室把上访者的责任归咎给下一级的上访办公室,因此在中国出现下一层级别的上访办公室总是极尽办法严厉阻止民众到上一级行政单位去伸冤。上访办公室阻 止上访甚至采用监禁判刑的强制手段。世界报评论认为,原本表面上是给民众伸冤的通道,就这样反而变成制裁民众申诉的警察机制,这样的表面上的民主机制备受质疑。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