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

自由亚洲 | 《南加华人30年史话》在洛发表 海外声援民运未入编引憾

全书多达96万字的《南加华人30年史话》在洛杉矶举行新书发布会,这一本书结合图片和文字,记录1980年到2010年华人在美生活和事业成就。代表大陆旅美社团参与编辑的马大维,对洛杉矶华人在海外声援中国民运的事迹没有编入书中表示可惜,直说这是新书面世最大缺憾。 历时四年才完成采访编写的《光大传承:南加华人30年史话》,以3000多位华人异乡拼搏经历、1300页和96万字篇幅,记录华裔新移民在美圆梦成就自我的生活点滴。 领头发起编写史话的陈十美表示:“这本书虽近百万字,若要说尽在美华人长达半世纪的历史仍觉不足,这本书只是开卷版,希望新书面世广获各界反馈,让我们有能力再以历史纵向视角记录华人史,为华人留下系列丛书。” 本书主编陈十美尤其感谢来自中港台和东南亚华裔移民,踊跃提供个人成就和家族迁徙历经30年的故事,从中体现华裔人口在美国南加州地区分布现况、海外传承中华文化、保存汉语教育,以及侨社运作和在美参政、维权发展。 陈十美说:“书中还是有错落之处,期盼大家看过书之后把错误告诉我们,编委在出版电子版之前再行校正勘误,以更完整和更完美的史料面世。” 编委之一马大维表示:“1980年到2010年期间,正是在美华人打破限制个人生涯发展的’天花板’,直上云霄的关键时期,这一本书回看华人从早期来美从是铁路工、在餐馆和洗衣铺打零工,经过多年努力,今日已见美籍华裔被派往中国担任驻华大使,这三十年值得我们大书特书。在美华人走过三十年,社会地位从早期的最低点走到今日最高点,我认为,在美国多元族裔之中,华人的成就不亚于其他任何族裔。” 《光大传承:南加华人30年史话》全书依不同主题分成17章编写, 翻开厚重书页,新移民如何挥别百年前华工血泪,自1980年代在南加社区和专业领域逐渐走向跨世纪成就高峰。但是,代表大陆侨团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马大维,对书里只字未提华裔移民自1989年开始在海外声援中国民主事业种种事迹深表遗憾。 马大维指出:“我向编委提出这问题,编委群没有勇气将这段历史纳入,我很坚持,因为这是华人在海外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我们应该为远在家乡的亲人争取民主自由,虽然我们人不在大陆,但是,我们可以不顾亲人吗?可以不同情他们吗?你不想要帮助他们吗?海外华人的这段历史不容抹煞,只是我无法说服编委们。” 马大维视海外响应中国民运历程未能纳入本书为最大缺憾,对编委群虽不忍苛责,言谈间已见情绪。他已着手整理相关材料,尝试通过其他渠道以保留海外华人心系中国民主进程事迹。 他表示:“华人没有勇气去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是这本书最大缺点,很可惜。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已经和我联系,要将我手中所有和海外民运有关的文献资料纳入校内东亚图书馆,这也是一个补偿的机会。虽然我提供的史料仅是历史一角,并非全面,至少我在海外曾参加了中国民主运动,应该可为史话未能纳入海外民运略做补偿。”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萧融在洛杉矶报导

阅读更多

网易另一面 | 海外华人如何薅资本主义羊毛

导语:昨日,加拿大电视台曝光2名华裔妇女坐宝马领救济食物卡,再次使华人滥领福利救济成为舆论焦点。虽然不是所有海外华裔都滥用社会福利,但华人社区存在大量福利欺诈也是不争的事实。在侥幸心理和不拿白不拿的心...

阅读更多

许知远:在北京读哈维尔

建造这长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人们模糊的觉得是为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尽管他们从未见过这些野蛮人;人们也觉得,或许正是为了同胞手足,他们才如此齐心协力。也没人真的有兴趣探究原因,这是居住在遥远的京城中的皇帝才应思考的问题。但也没人真的在乎皇帝的心思,甚至搞不清现皇帝是谁、又处于那个朝代,更不在乎他们的命运与生死。人们被一种模糊、抽象的忠诚连接在一起,既渴望、又嘲笑这种忠诚。 撰文:许知远 一 亚当·米奇尼克深感困惑。...

阅读更多

美国进行时 | 「海外华人」和「美籍华人」是歧视用语

几个月前看「美国种族简史」,突然想起一个问题: 美国是移民国家,大家都是「外来人」,为什么英国人、爱尔兰人、德意志人、荷兰人、意大利人、爱尔兰人(和他们的后裔)在美国安顿下来之后,都被称作是「美国人」,而第二代、三代甚至 N 代中国移民,还是经常被称作是「美籍华人」,而不是理直气壮的「美国人」? 我认识 Liz 有四五年,一起工作过两年、一起吃过很多顿饭、 一起 hash ;我知道她来自北卡罗来纳,然而从来没有问过她「你的祖先是哪里人?德国?荷兰?挪威?爱尔兰?」因为,她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理所当然是美国人,至于她几代之前的祖先,who cares? 然而,国内的同事、中国朋友看到 Raymond 的相片后,都问,「他是中国人吧?」我纠正,「Ray 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哦,」对方恍然大悟,「他是美籍华人啊。」 (我和 Ray、Wendy 在公司 party) 「美籍华人」、「海外华人」是歧视用语。 这是我在 Quora 上看到另一个美国土生土长的 「华人」吐槽 后得出的结论。 「美籍华人」的含义,就是「你虽然是美国国籍,但你仍然是『中国人』,因为你的祖先是中国人」。这种逻辑,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以及中国很多公务员「我当官,所以我儿子自然也要当官,和你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一样魂淡。 「海外华人」的含义更加悲惨:「『中国』才是你们的家乡,你们因为某种原因远离家乡、流落海外,是无根的浮萍」,而丝毫不顾及一个事实:这些人很多都出生和成长在一个(也许比中国更好的)国家,这个国家才是他们的祖国和家乡。即使对于许多第一代移民来说,他们虽然出生在中国,但是已经在另一个(也许比中国更好的)国家生活多年、甚至归化入籍,可能已经有了新的朋友、工作美满、家庭幸福,一点也不悲惨。 然而,中国人、中国政府、 中国媒体 还是叫他们「华人」;中国政府还设有专门的「 华侨事务办公室 」。华侨者,「侨居海外的『中国人』」。 前几天我讨论「 为什么美国没有华裔总统? 」,认为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华裔人数少(全部亚裔只占美国人口4%;按 2010 年的统计数据,华裔美国人不到 380 万,只占美国人口的 1.2%)。 华裔普遍重视提高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收入,对政治没有兴趣(或者缺乏参政、议政的能力?),没有政治声音。 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其实华裔在美国比较受歧视,地位甚至不如同为「少数民族」的黑人和 Hispanic。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华裔美国人缺乏对祖国(美国)和自己(美国人)的身份认同。中国人、中国政府和媒体叫他们「华人」、美国其他种族、美国的媒体也叫他们「Chinese American」,而不是「American」,虽然美国的这些种族也是几代以前才从欧洲、非洲移居美国。 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是中国人。中国难道是条上不得的贼船? 然而, 为什么没有人称奥巴马总统是「海外肯尼亚人」或者「美籍肯尼亚人」? 为什么没有人称布什总统是「海外英国人」或者「美籍英国人」? 为什么没有人称罗斯福总统是「海外荷兰人」或者「美籍荷兰人」? 为什么没有人称乔布斯是「海外叙利亚人」或者「美籍叙利亚人」? 那么,为什么大家说骆家辉是「 美籍华裔政治家 」,中国媒体称他是「 海外华人的骄傲 」,甚至他自己在接受南都采访的时候都说自己是「 美籍华人 」?作为驻华大使,他在中文媒体的公开采访中说自己是「华人」,可能是工作需要套近乎、打亲和牌,中国人和中国媒体又是为什么自作多情? (Gary Locke 1950 年出生于西雅图,他的祖先 1890 年即已离开大清帝国、移民美国。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他和中国基本上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是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 有人说了,「不管身在何处,祖国强大、人民才有尊严」;或者说,「你可以是美国人,但你同时也是『华裔』,多一重身份不更好么?何况中国还那么强大?」 扯淡。 对于 Gary Locke 和 Jeremy Lin 来说,美国才是他们的祖国。何况,1998 年印尼排华、 上万华人被杀 ,咋没见中国出来说「他们是华人」?中国政府的态度是,「 不干涉印尼内政 」! 至于第二个自作多情的反问,首先,中国是否强大、有多强大且按下不表;其次,如果有一天我有钱了,是不是我叫你一声儿子,你就必须得认我这个爹?「你可以是你爹的儿子,也可以做我的干儿子嘛!多一重身份不好么?何况我还挺有钱!」 让我最终得出「『海外华人』和『美籍华人』是歧视用语」结论的,是 Quora 上这个 「华人」吐槽 里的一段话: 把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称作是「华人」,暗示他们只是暂时性地滞留在这个国家,他们的心里梦想着有一天会回归中国、为中国服务, 这是非常危险的。 历史上只有犹太人被称作「永远的外国人」(所以犹太人在欧洲上千年来寄人篱下)。唯一与犹太人不同的是,很多「海外华人」,自己也非常认同这一身份。  在和平时期,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身份认同也许没有大的问题,一旦社会矛盾激化、甚至战争时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恐惧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近的有 1998 年的印尼排华暴动,远的有二战期间 被美国政府无辜关押的 11 万「日裔美国人」 。在欧洲战场上与德国、意大利浴血奋战的美军将士,有很多是德意志和意大利后裔,然而因为祖先的血统而被大规模怀疑为「美国的敌人」、被关押收监的,只有来自亚洲的日本人。 从这一点来说,「日裔」和「华裔」一样失败;他们始终没有真正溶入这个「自由」、「平等」的国家,变成其中的一分子。 首发于 美国进行时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链接: 「海外华人」和「美籍华人」是歧视用语 。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部分海外华人表达对胡耀邦的感佩之情

今年4月15日是前中国领导人胡耀邦逝世23周年纪念日;海外部分华人表达对胡耀邦的敬佩之情。 23年前的今天胡耀邦的逝世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中间造成的失落、怅惘与痛惜,对于亲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来说,至今难以释怀。斯人已逝,口碑尚存;在美国的华人中间,大凡谈到中国国内政治人物的时候,好像还没有听到过任何有关胡耀邦的微词。 26年前在北京会见过胡耀邦的美国西东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杨力宇在谈到他印象中的胡耀邦的时候,称他为中国人的“极端理想主义的领袖”。杨教授说: “那是1986年,他那个时候做总书记,在中南海跟我谈了一个多小时,差不多两个小时,给我的印象有三点:第一,他是一个非常开明、非常务实的、非常理性的领袖,他反对文革,反对反右那种偏激的政策;第二,他非常关怀民众、民间的疾苦、人民的痛苦、人民的困难;第三,他对知识分子非常同情、非常尊重,完全不赞成所谓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而且他同情学生反对贪腐,同情学生要求自由民主。因为这一连串的原因,他在第二年垮台。所以我对他的印象可以说是一个极端理想主义的领袖。” 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谢家叶博士表示,胡耀邦作为一位政治人物,当得上“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不管是民间也好,中国政府内部或者是党内也好,对胡耀邦个人的工作以及在思想方面的作风大家都是非常缅怀的。首先就是他的工作作风,他能够不计个人的安危得失,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升迁,或者自己的家里的情况。可以说是两袖清风,为国为民努力工作,他的一切给了这个国家,一切以国家为重。” 谢博士表示,胡耀邦对于不正之风从来敢怒敢言: “第二点,他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改革,敢于跟官僚作风、跟党内政府内的官僚体制作斗争,敢说一些别人不敢说的,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对于党内的不正之风,对国家的一些疾病敢于批评,得罪了不少人,这也最后导致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这个结果。” 杨力宇教授表示,但愿胡耀邦的改革意愿得以实现,官方对胡耀邦的纪念作得到位: “2005年,本来中共是要大规模的纪念胡耀邦的90冥寿。本来胡锦涛是要参加的,但是后来因为中共党内的保守派坚决反对,所以胡锦涛就回避了。有两个人出席,一个是曾庆红,一个是温家宝。温家宝对胡耀邦是非常尊敬的,非常钦佩的,温家宝在2009年写过一篇纪念胡耀邦的文章。所以基本上现在中共对胡耀邦是肯定的。” 记者:“您多次在我面前提到温家宝总理主张政治改革,今天还有一个新闻就是他在明天要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让权力在太阳光下运行》。” 杨力宇教授:“这就是政治改革,温家宝公开提出要推 动政治体制改革,讲了三十四次。” 据台北中央社报道,逾百名香港民众为纪念胡耀邦逝世23周年举行23公里长跑活动。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