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

金融时报 | 药家鑫的“不朽”

当药家鑫绝望地在终审裁定书上签字时,我知道我们胜利了。一个月前,我曾写过《我们为什么害怕药家鑫不死?》,以为能否判处此凶手死刑并立即执行,事关中国百姓对法律的最后信任——若连捅数刀受害者的药家鑫不死,则法律正义皆死。当时,有一些智识者在非常人道地讨论废除死刑的问题,我对此回应道:即使废除死刑,也不应从药家鑫始。 但此时此刻,我却高兴不起来。 一条罪恶的性命去殉一位无辜的生命,天经地义,正义彰显,我应该高兴才对。近八个月来,内心一直处于深度焦虑状态,唯恐药家鑫被庇护他的背景免于死刑……终于了结了,抑郁之气尽扫,我应该快慰才是。 我的高兴不起来绝非商人潘石屹的不高兴,他阐发的似乎是一种本能的人道主义情怀,一个年近五旬的父亲的感受,他的慨叹也确实传达出了那个瞬间人们的共通感受: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去了,可惜了!人们总是不忍目睹一个生命的结束,特别是这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这是值得尊敬的一种美好的感情,谁又能不理解呢? 于我,那只是瞬间的迟疑与惋惜。我在内心惋叹一位年轻母亲和妻子张妙的命运,她人生的悲剧是药家鑫一手制造的,在他的激情手刃下,她不甘地离开了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但因为有亲人在,丈夫和两岁的儿子,这样的人生还值得过下去。药家鑫活得相当自在,这个钢琴过十级的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世界正在他眼前徐徐展开,有车,有女友,他不能容忍任何破坏自己甜蜜生活的事情发生。我设想,他持刀捅向张妙的时候,几乎是下意识的,那个时候如果像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那样沉思,悲剧就无从发生了。在杀死记自己车号的女人时,他颤抖了吗?快刀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在他看来只是解除一个麻烦而已,那女人不是与自己一样的生命,仅仅是当下必须克服的一个小障碍。如果思想停顿,想到杀人偿命的话,他绝不会下手的。 我希望他死,是因为杀人偿命才能彰显正义,这当然很不合乎人道主义者的原则。刻意怜悯施害人的人道主义,在我看来,都不免透出一股高尚的虚伪气味,疑似智,实则愚。他们有一个机智的说法,药家鑫杀人乃心魔使然,本人是无辜的,无须为了正义和一口愤怒之气,而让中国再失去一个更年轻的生命。 这已经不是一个值得惋惜的生命的丢失,因为药家鑫不再是一个正常的生命,而是魔鬼。恕在下愚钝,不能把魔鬼和药家鑫这个肉体分开——药家鑫就是魔鬼。你可以寻找他变成魔鬼的理由,但不能为他开脱,他必须为自己的残忍付出全部的最高的代价,那就是命。 高滔的开脱宏论,之所以令人愤怒,就在于发声者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他们用一种虚无的人性替代真实的人性,从而巧妙地得出生命无辜的结论。或许不能说他们蛊惑人心,但以此用来为罪犯辩解也够天真的了。以宗教情怀视天下之人,无所谓罪与非罪,惩罚在灵魂而不在肉体,则一切皆可宽恕。但在尘世化的中国,则一定是错的,而且错得离谱。惩罚不是睚眦必报,而是为了实现公平正义。看似不怎么现代的古老伦理,其实远比喧嚣的理论合理且有力。为了让罪犯活下来,他们不惜使用有点泛滥的怜悯心,若能用在受害人身上,该有多么完美。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Read More

东莞时报:潘石屹的SOHO小报猝死

虽为公司内刊,但9年间俨然已成当代济世者思想前沿阵地,期发行2万余册 主编许洋拒绝透露停刊原因,称“还不是时候” 《SOHO小报》死了,死得很突然。 10月17日,SOHO中国高级副总裁、《SOHO小报》主编许洋在其微博上写道:SOHO小报第9期“回到常识”向全体读者告别谢幕。 这份地产大亨潘石屹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内刊,“在这个热衷谈论成功、财富和时尚的年代,安静并执着地走完了她的路。” 此前,《SOHO小报》办了共119期,300多位作者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言论和思考。 许洋的微博一语激起千层浪,网友们开始疑问,《SOHO小报》为何而死? SOHO高层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18日,在接受东莞时报采访时,许洋表示,“肯定有一些原因,但现在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 潘石屹老婆定名字 《SOHO小报》的前身是《现代城客户通讯》,专为现代城的期房业主通报工程进度、施工情况等。 后来,期房变成现房,为业主提供工程进度、施工情况等的《现代城客户通讯》就显得有些落伍。甚至,有业主直言不讳地告诉潘石屹,每期收到客户通讯就会不开封地直接扔进垃圾桶。 这对当时的潘石屹多少有点打击,就决定停办客户通讯。但《现代城客户通讯》停办后,却引发许多老朋友给潘石屹打电话,质问他“为啥不给寄内刊了,是不是出事了”。 重复的解释让潘石屹很烦,他觉得,内刊还是得办下去。但潘石屹觉得,得“改主意,不要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打转转,也不要老给自己的公司做广告,也不要老是自己公司奖励、提拔,领导的讲话,受某某领导的接见,你自己觉得是大事,别人并不关心”。 很快,《现代城客户通讯》复刊。当时,潘石屹决定把通讯彻改成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刊物。但在刊物名称的选择上,争论异常激烈,周刊、文苑,不论起什么名字都显得特别正规,有悖于红石公司所提倡的文化自由。 最后,还是潘石屹的太太——张欣拍案:“就叫小报”。 2002年6月,《红石小报》诞生。当时,做IT的人认为网络可以改变世界,各行各业都在都在想办法与网络接轨,潘石屹觉得房子也应该跟着变,“我们所建的房子的本质是空间,所改变的应该是空间。” 于是,潘石屹就提出了SOHO的想法。此后,红石公司变成了SOHO中国,《红石小报》也适时调整为《SOHO小报》。 潘石屹说,《SOHO小报》更注重的是知识,是思想的东西。因此,《SOHO小报》渐渐成了一个讨论城市文化的平台。记者 曹林华 大家云集 思想深刻 《SOHO小报》便从此定位与企业内容无关。因此,有人把《SOHO小报》称为“非媒体”。它更像公司办的一份同仁刊物,“武断地讲,就是免费派发的《万象》、《书城》或《天涯》”。 《SOHO小报》联络了许多中国当代有想法、有思想的人来写文章,包括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教授崔卫平、《公共论丛》主编《读书》杂志执行主编王焱在内的众多知名人士都曾向其供稿。 这里每期都集中一些有分量的思想和言论,使大家在热热闹闹的商业社会中能安静下来,听一听真正有见地的声音。 当时,《SOHO小报》有2.4万册的发行量,其中客户只占六千,媒体三千多,其余的读者“都是主动索取滚上来的量”。 《SOHO小报》红得一塌糊涂,让潘石屹也有些意外。“每天我们都得到朋友写来的信,打的电话,要求给他们寄,也经常能够收到一些读者朋友给我们寄来的小礼物、土特产。”潘石屹说。 此时,许洋建议潘石屹,是不是可以把《SOHO小报》公开发行。但这却遭到潘石屹的拒绝。“我想我们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盖房子上。” 潘石屹不但没有把《SOHO小报》扩张,而且还要求控制在一定的发行量,不要做大,不要公开发行,“因为目前杂志的产权还不是非常的清楚,还是有法律风险的。” 主编许洋:还不能说 《SOHO小报》终究逃脱不了死掉的命运。许洋似乎早有预想。十年前,许洋说,“就这么一点点往前做,它对人的影响应该是长远的,参与和记录了 社会发展的进程。我觉得就像植物一样自然生长,不适应就死亡,无所谓,不用特别替他操心。”一语成谶。十年后,《SOHO小报》“死了”。 10月17日,SOHO中国高级副总裁、《SOHO小报》主编许洋在其微博上写道:SOHO小报今年第9期“回到常识”向全体读者告别谢幕。 此前,SOHO小报办了共119期,300多位作者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言论和思考。“在这个热衷谈论成功、财富和时尚的年代,SOHO小报安静并执着地走完了她的路。” 许洋在接受东莞时报采访时表示,尽管《SOHO小报》停刊了,也不存在人员失业的问题。因为,该报就他和李楠两个人,“业余时间做的,李楠还是继续回到推广部。” 然而,包括《SOHO小报》的读者,以及网友的人在内,大家都想知道,《SOHO小报》为何而死? 18日,许洋在接受东莞时报采访时表示,“肯定有一些原因,但现在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 “小报对中国的贡献不止一份读物那么简单” 博友罗振宇:Soho小报停刊。它对中国的贡献不止一份读物那么简单。在另一个方面,它还是中国企业自我价值观表达的一次长期、卓越的努力。不料,竟成绝响。 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杨锦麟:当一切归零之后,我们留下的并不只是遗憾,它的存在和结束,都是一个时代的记录,祝福所有为这份小报洒过汗水的朋友。 作家“安妮宝贝”:很少给杂志写稿子,在小报上却写过不少。李楠上次邀请去聚会,因为旅行未成行,原来已是为了告别的聚会。《SOHO小报》是立意笃定的一本杂志,如今停刊,纪念。 潘石屹夫人张欣:《SOHO小报》谢幕了,9年来这份薄薄的小报一直承载着SOHO中国的文化追求。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纸媒杂志似乎不再适应我们的节奏,而怎么在更大更广更有影响力的新媒体中继续我们的文化追求就成了我们的新课题。 潘石屹却选择了沉默,手机关机。 © 鬼怪式 for Oh My Media!!! , 2010/10/22. | Permalink | 光荣之路 Post tags: 东莞时报 OhMyMedia@新浪微博──“ OMM通讯社 ”,欢迎关注! 另: OhMyMedia@Twitter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Related posts 东莞时报:开天窗(电子版) (2) 东莞时报:世界这么乱 装纯给谁看 (1) 东莞时报:致禹晋永的公开信 (1) 东莞时报:自由有价 (0) 东莞时报:艾晓明:这个社会有很多变态的审美 (0)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