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破坏

冯永锋:唐骏在帮黑金企业造假吗

据说“世界第一昂贵经理人”唐骏,到陈发树底下工作之后,苦口婆心地说服陈大叔出资83亿元,成立了新华都慈善基金。2009年底,这个基金会成立的消息让全颇多人迅速眼红,让不少职业骗子快马加鞭地聚焦到这块超级大瘦肉边,准备一举分食而尽。 福建人陈发树何许人也?他是新华都集团的董事长,而似乎也是紫金矿业的私人大股东。现在在紫金矿业担任董事长的陈景河何许人也?看名字就知道应当是陈发树的至亲。而如今被另外一个福建人方舟子给弄得声名日隆的唐骏何许人也?据说仍旧是新华都集团的总裁。 陈发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大肆表彰其慈善公益之心的时候,我正在隆冬天气里,拼命写我的公益组织如何发展的各类文章。这样的文章写得如此之多,写得如此之频密,以至于我的朋友们建议我出版一本《有钱人成立公益组织指南》。他们相信有钱人看了这本书之后,会像读了经典教材一下,学会如何洗心革面,学会如何忘本改性,慢慢地潜入NGO的频道和营地,慢慢地成为这个营地的合格营员。 然而我虽然在写,内心里却不抱任何的指望。我非常清楚,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伤害,往往都是有钱人尽情糟蹋的后果。至今的中国,虽然富人众多,据说总数额已经像手机、电视机、网民、电脑一样,稳定世界第一位。然而,如今的中国,能够让我看得上眼的有钱人,却几乎没有。因为很简单,富人多半靠了三点致富,一是忽略员工利益,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有血汗工厂的嫌疑,或者铁证。二是忽略消费者利益,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属于粗制滥造、低质劣质之品。三是忽略生态利益,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属于黑心企业,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在无视资源价值、无视生态价值、无视环境价值、无视公众健康价值的瞒天过海中制造出来的。 假如这三大方面的利益都得到兼顾,员工得到好的福利,消费者使用上精致高贵的产品,生态环境得到了上佳的保护,那么中国现在的有钱人,绝大部分会“重新回到解放前”,沦落为需要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他们的所有资产拿来返还这些社会成本和自然成本,绝对远远不够。 当然,有钱人致富的原因还有其他因素,比如通过投机倒把,比如通过贿赂收买,比如通过大大小小的太子党特权,但整个来说,在这三大领域频繁犯罪却频繁被“无罪释放”,是很多人顺利致富的主要原因。 我想陈发树大叔荣登“发财榜”前茅,想来也是主要依靠这三个方面。他们上万吨的污水污染了汀江之后,先是长时间的隐瞒不报;被中国证监会通报之后,又是长时间的拒不承认错误。现在呢,全世界的人都把眼睛盯在他们身上了,他们又开始组团到各个媒体去做功德,准备出手给各种主流媒体大额“封口费”之后,让媒体把对焦的镜头从“黑金矿业”身上移开。他们甚至会鼓动福建的一些官僚宣传机构,出面替黑金矿业去封杀各媒体,封杀意见领袖,封杀当事人群体,进而再一次把真相给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这一切都是唐骏的主意吗?或者这是陈发树家族企业本性的忠实反映?一个连基本环境保护措施都不尽职的人,居然舔着脸想做“慈善”,只会让公众笑掉所有的大牙。一个在环境灾难发生之后只知道“围封堵截”,而不敢坦诚应急的公司,居然还想继续发家致富,显然也只能让一波又一波的公众失望。 但这事儿真的和陈发树、唐骏有关吗?也许未必。如果我们细细分析一下,这一切可能与唐骏无关,与陈发树无关,而与我们所有人公然漠视环境权益和公众权益正相关。 中国证监会把“黑紫矿业”停牌,说明环境保护正严重影响企业前途;而黑金势力当前的全盘反扑,又可能证明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黑金矿业这样的“财富英雄”继续作恶。中国人迷信金钱已经太久,中国人沉迷财富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环境的幻想已经太久,虽然当前,每一天都有无数的黑金企业在向国人证明这些企业是重创环境的罪魁祸首,但我们仍旧要出面替他们辩护。政府要替他们出来封杀真相,股民希望他们赶紧复牌、趁大市利好使劲升值,而那些指望黑金企业带来工作岗位的人,此刻可能准备到政府去上访,要求尽快开禁,让黑心企业继续在黑暗中前行,直接世界末日。(2010.7.14)     

阅读更多

法广:闽紫金厂漏毒水致千吨死鱼

工厂渗出的毒水流入汀江流域,沿江永定、上杭等地鱼塘和水库千吨的鱼中毒或死亡。地方人士透露,光是永定棉花滩库区的死鱼,达到1980吨。事件引发养鱼户和周遭居民示威抗议,而福建省环境保护厅12日在通报会上,承认福建紫金乃属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必须停产改善。 受到有关事件的影响,紫金矿业在香港市场上的股票交易12日突然叫停,董事长陈景河晚上发出公告,承认福建上杭县紫金山铜矿厂水池发生渗漏,约9100立方米含铜酸性污水流入汀江,又指污水主要含铜、硫酸根,但没有毒。陈景河向遭到损失的养鱼户道歉,而上杭县政府已向渔民回收死鱼,每斤补偿6元人民币,但渔民投诉指这些钱连付给银行的利息都不够。 福建环保厅在通报会上指出,紫金矿业湿法厂污水池7月3日下午发生渗漏,毒水流入汀江,部分江段出现死鱼,事发后,当地的龙岩市政府、福建环保厅已启动应急预案,并成立联合调查组赶赴上杭县监测调查。 但据内地传媒和网民早前透露,上杭紫金矿早在上月底已发生一次污染事故,但因上月中当地暴雨成灾,媒体将渔民损失主要归咎于江水暴涨,令鱼产受外来污染而死。有网民爆料指因紫金矿排污,造成江中养鱼死亡,当地政府包庇矿商隐瞒事件,渔民哭诉无门。 有自称是上杭县下都乡渔民的网民称,地方政府对今次污染刻意隐瞒,到出现大量死鱼,才在本月 4日通过手机短讯通报渔民;目击者形容,江河水塘死鱼上浮,臭味笼罩整条河,河水变成墨绿色。网民还将近本月初拍江河死鱼的惨状放上网,死鱼挤满鱼塘,惨不忍睹。 紫金矿业是大陆知名企业,数年来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宣称矿区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多年来曾获得多项大奖,包括被科技部评为「含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的「优秀火炬计画专案」、「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连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数年前考察时,也称讚紫金矿业「体制活、效益好、环保有创新」。 汀江是广东第二大河韩江的上游,从福建上杭流经广东梅州、至汕头出海。据了解,汀江一带养鱼户的渔获,大多供应福建内销市场。   tags: 生态

阅读更多

破局:中国颠覆性创新的启示 (1)

对创新的盲目追求,导致已有的技术被当作新发明一样追捧,田大卫、金珺和陆泰来认为,这有可能夸大我们对抗气候变化的能力。 大型水力发电、大型太阳能光伏、大型风能……说起中国的低碳技术, 通常关注的焦点 就是这些。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创新,从云南的农业合作,到北京农村的刨花秸秆,再到杭州和深圳只用盐和水的空调。对于中国乃至世界低碳经济和社会的构建来说,这是更加光辉的范例。 中国的低碳创新是一个具有全球性意义的问题。这不仅因为中国经济整体的碳足迹 规模巨大且日益增长 ,而且也因为中国惊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意味着低碳创新发展和推广的独特良机。中国的科学和创新能力也在迅速提高,而且由于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国日益扩大的地缘影响显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中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 然而,我们决不能忘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知道,美国 经济 (更不必说军事了)相对其它国家仍然占有压倒性优势,经济规模是中国的两倍多,而人口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小心,不要夸大中国目前的科学和创新力量。 尤其是高技术创新能力,这一能力无疑正不断提高,但在大多数部门仍然 相对低下 。尽管(或者说正是由于)能力低下,中国目前的低碳创新相关政策大力强调的是高技术创新。当然,这种强调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比如中国的 全球性太阳能光伏企业 和先进的 煤燃烧技术 。但只靠这些,即使在已经广泛采用的地方(况且中国90%的光伏都用于出口),也无法实现 所需 的低碳体系整体性转型。 有一种形式的低碳创新能带来无法想象的机会,这就是经常遭到忽视的“ 颠覆性创新 ”。颠覆性创新挑战着我们关于创新的许多常识。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学教授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提出, 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 (NESTA)在一份报告中将其用于低碳创新。根据他们的定义,颠覆性创新即“更经济、更易于使用的现有产品和技术的替代品,通常由非传统主体向以前被忽视的客户提供”,并/或在全新的背景和组合下使用,与技术发展的既定轨道相反。颠覆性创新的效用可能达不到既有定义中的“最尖端功能”,但却具有截然不同的用途,服务于被忽视的用户。 英国皇家工程院 3月发表的一份 报告 指出,由于必需的低碳转型时间的极度急迫,“只有已知的低碳技术才能为 2050年目标 的达成作出巨大贡献,它们已经进入市场、接近市场或者接近大规模应用”。简而言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 但是从只是利用既有技术的颠覆性创新角度来说,这个气候影响的最大化不能被局限于对这些技术的现有利用和熟悉的行业定义。颠覆性创新提供了一条切实提高低碳技术社会影响的潜在路径,不需要依赖根本性的技术升级。 这一观点在中国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因为中国的高技术低碳创新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主要低碳技术的知识产权 仍然掌握 在OECD国家(或者说发达国家)的企业手中;而且因为中国企业已经在通过其低成本的颠覆性创新改变全球竞争的版图,就像管理学者曾明(音)和彼得·威廉姆森所 指出 的那样。 比如,海尔通过相对低技术的调整开发出一系列针对小规模高利润市场(包括学生宿舍和酒窖)的冰箱。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 (CIMC)通过低成本战略赢得了无与伦比的全球优势地位。其它的低成本颠覆性创新成功例子还包括 奇瑞 汽车、 珠江 钢琴、 TCL 电气、 曙光计算机 和 振华港口机械 。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 曾明和威廉姆森列出的上述和其它例子并非低碳创新者(至少不全是或者还不是),但中国低碳创新者的光辉典范正在不断增多。 比亚迪汽车公司 利用其在电池生产和技术上的全球领先地位,开发低成本的电动汽车,已经吸引了投资界的传奇人物 沃伦·巴菲特 的关注和资金。 皇明太阳能集团 现在已经成为太阳能光热方面的全球领军者,这一行业整个被中国企业所统治。 通过针对中国市场的低成本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企业所掌握的技术开发优势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全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由于总成本可以减少 70% 以上,而且到2050年全球的低碳投资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服务于这个市场不仅仅可以名利双收,获得间接资源和需求,还将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如果能出台一项政策,大力支持中国在颠覆性低碳创新上的竞争力量,也能加速中国低碳体系的转型,以应对时间上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反过来说,由于体制、社会和文化情况的改善很难找到实现的捷径,资金主要用于提升高技术创新能力的话,将大大延缓低碳转型。 类似的,把颠覆性创新上升为政策可以促进公众对低碳更广泛的再认识,脱离必须有昂贵设备的现有认知。这可能在低碳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埋下一个可以感知的对立,从而导致前者的减速,但很清楚,二者都必须实现低碳转型。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强迫中国在“环境”和“经济”之间进行选择,颠覆性的低碳创新是绕过这一错误抉择的重要途径。 最后,颠覆性创新为世界性企业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最有希望的路径,仅仅简单地沿着既有道路追求高技术改进只会带来永无尽头的“追赶”。要想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技术公司,与其专注于高技术本身,不如开发颠覆性低碳创新更加有效。这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经营战略一样具有重要意义,而它对中国的低碳转型也至关重要。 下一部分:从范例中学习 本文为报告《破局:来自中国的颠覆性低碳创新启示》的概要。该报告由 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 (NESTA)发表,作者为田大卫(兰卡斯特大学)、金珺(浙江大学)和陆泰来(牛津大学)。本网站的概述和使用经过授权。 首页图片来自 bzuberi

阅读更多

法广:2009年中国人均碳排放偏高

荷兰环境评估局7月1日发表年度全球环境研究最新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长,中国等开发中国家碳排放量抵销了已开发国家的减排量。环保人士说,随著中国持续经济成长,人均碳排放量还将居高不下。 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偏高,达6.1吨,比2008年增加9%,而1990年中国人均碳排仅2.2吨。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工业化国家2009年人均碳排放量都比1990年下降,其中欧盟15国人均碳排放7.9吨,1990年9.1吨;美国2009年人均碳排放17.2吨,1990年19.5吨。 除中国外,印度2009年人均碳排放量1.4吨,在快速成长的开发中国家里仅次于中国。 全球环境研究报告说,2009年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和2008年持平,但没有达到国际能源机构提出的2009年碳排放总量比前1年减少2.6%的预期。 另据报道,在墨西哥坎昆年底举行联合国气候大会之前,全球最大排污国中国将在10月份在天津举行有关气候问题的会议。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