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薄瓜瓜現「聲」 負面批評多

記者唐嘉麗波士頓報導 外傳薄瓜瓜曾駕駛紅色法拉利跑車接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的女兒瑪麗安,被薄瓜瓜發聲明否認。圖為瑪麗安2011年上電視接受訪問。(美聯社) 哈佛大學校刊Harvard Crimson24日晚間9時許,在網站上刊出薄熙來兒子薄瓜瓜以電郵寄送該報的聲明後,點擊率大升,一個多小時後即發生網路塞爆、網友無法上網的情況。但隨後跟貼都以負面批評為多。 最多人按「讚」的電郵, 是要求薄瓜瓜「告訴我們你得到哪些獎學金,拿出成績證明。如果真的沒有開法拉利,或與美國大使女兒約會,立刻對華爾街日報提告」。 Harvard Crimso24日晚以發言人社長「剛出門」為由,婉拒記者詢問電話,留言也未回覆。 該報25日在薄瓜瓜的聲明後,也刊出一篇相關報導,文中引用薄瓜瓜為自己辯護的聲明文字,並說明薄家背景和中國局勢。 報導指出,薄瓜瓜曾與該報人員通電話。他在電郵中提到,他仍是哈佛甘迺迪學院的註冊學生,也有意完成學業和畢業,但他拒絕透露自己目前身在何處,也未回應他畢業後是否有意回中國的問題。對於有關他父母和中國政局的問題,他也保持沉默。 24日晚,網友發現隱匿多時、行蹤神秘的薄瓜瓜在哈佛校刊上現「聲」,大為興奮,消息迅速傳播,哈佛社區、各地及中國網友紛紛搶上網站,評論欄也以每小時數以百計的留言速度跟貼。 一封跟帖感嘆美國名校犧牲成績、換取影響力的做法,讓許多優秀學生被摒棄於錄取名單外的悲哀,獲得許多網友按讚認同;此留言還有「如果薄瓜瓜的學費證實是髒錢,哈佛是否應該退還?」之語。 同情薄瓜瓜的人則呼籲「別再打擾他了」、「給他一點空間」、「不能想像他現在如何生活」、「別讓他背負尚未在法庭上被證實的父母罪行」、「他明顯就是政治犧牲品」、「他還是個孩子」、「何必這樣…」。 眾多網友質疑薄瓜瓜有關獎學金、成績優異的說法,「拿出證據才有說服力」、「如果錢來自父母的生意往來對象,那也叫獎學金嗎?」 也有人直斥他「說謊!」、「一派胡言」、「中國納稅人要求薄家還錢!」 有中國網民抱怨薄瓜瓜的英文聲明,「這年頭,搞政治鬥爭還得用英文」。 該聲明上網後兩小時,便有人將全文譯成中文,在留言板上公布。 一位哈佛甘迺迪學院的學生表示,大家關注國內局勢,但平日彼此間不談政事。薄瓜瓜與一般隱姓埋名、甚至改名換姓的官二代、富二代不同,確實比較高調,與一般中國留學生也走不到一塊。大家同在一個校園和校舍,有時見他出現在籃球場,有時也見他參加演講會。 他說,大家都知道他是誰,不會有什麼特別感覺。倒是他有次在演講會後發言,一口英國腔,十分引人注目。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

阅读更多

柴静: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1 “我是踩着尸体上船的”高秉涵说。 十多万人在金门的海滩上等船,来了两艘,每艘最多一艘能装一万人。他13岁,拖着一根棍子,瘸着腿站在人群里,他不知道这是哪儿,也不知道要去哪儿,他离开山东老家逃难6个月了,他妈妈说,跟着人流走,要活下去。 天亮的时候登陆艇靠岸,人像海水一样往上冲,刚开始没有一个能进去,全都卡在门口,“挤不进去就往下踩呀,就这么踩着人上满了” 他肩膀一沉,身后有个兵拿枪托往下拼命压小孩子的肩膀,准备踩着他上船,一个军官一枪把士兵从他肩上打下来,救了他,“我上了船两只脚都没有鞋子了,鞋子老早就掉了,踩的都是人,都没有走路,是被推上去了。你不走都不行。” 船要关门,门还卡着很多人,关的时候,有的人从颈部一下切掉了,有的人是切断一条腿,比起那个场面,孩子更害怕的是声音—–船刚刚离开岸,没有上船的人喊的声音,“那就是鬼叫一样,大声叫。听不清楚,都在叫。” 有些没上船的兵,拿着枪就对着船上的人打,机枪打过来,甲板上的人死了一大片,都是血。一个炮弹落到船上,又死了一大群人,如果是大炮弹,船就会沉了。 他躲在船舱的厕所里,里面挤了七八个人,“站的地方动都不能动啊,就是这样到台湾来了。” 这是1949年最后一艘开往台湾的登陆艇。 2 高秉涵的外祖父叫宋绍唐,清末最后一批公费生留学生,在日本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是资深的国民党元老派,后任东昌府知府。 高秉涵母亲叫宋书玉,与丈夫在山东荷泽农村创办新式小学,发展乡村教育。1948年,内战激烈,一个家庭就此分崩,高秉涵父亲是学校校长,在地方冲突中被枪杀,姐姐失踪,后来才知道是去了延安“我父亲死的时候,我大姐正在高喊口号,毛泽东给她颁奖,她是模范女青年”。 母亲担心十三岁的儿子安危,在他包袱里放了二十块袁大头,一根父亲死亡时身上的绳索,一张初中新生入学证明,在父亲坟前磕了三个头后,让他离开家,去投奔设在南京的流亡学校。 母亲送他到东关外上车,马车上是木板,两个车轮是汽车胎,一二十个同学,都坐在自己行李包袱上。上了车天就亮了,母亲怕他记不住,拧了一下儿子的耳朵,“跟着帽子上有太阳的部队走,他们回来你才能回来,如果你早回来,就跟你父亲一样了,知道了么?” 五月石榴刚熟,外婆摘了一颗,塞在他手里,大石榴已经熟得裂开了口,小孩子看着鲜红晶亮的榴籽,忍不住低头吃了一把,这一口的功夫,同学推他:‘你妈喊你” 他一扭头,车已经拐过弯,他妈再也看不到了。 77岁的高秉涵说:‘我这一辈子再也不吃石榴” 3 他把裤脚卷起来,小腿上全是黑色的伤疤,他一生不能穿短裤,没有进泳池。 知道是陈年的疤痕了,但我还是不敢来回摸,只把手轻盖在上面,上面没有肉,只是一块一块黑色的皮。 他微笑“都被虫子吃完了”。 六十年前,南京学校解散,学生们一哄而散,他无处可去,不敢返家,跟着人流走,走了六个省,2000多里路,稻田里也全是人,汽车,骡马,伤兵,难民……军队扎营做饭时,他扯一个芭蕉叶,窝一点粥喝,前面排着两个士兵,刚盛的热粥,突然有人喊“共匪来了”,第一个士兵荒促转身,一缸热粥全泼上他腿上,第二个士兵磕在他身上,手里的粥又泼了上去。没人顾得上,他自己也只能跟着逃。 天气很冷,深山里面慢慢就落下了他一个人,部队都走过去了,难民都走过去了,他一个人走,下着小雨,山上猴子野猪叫,他拿着个木棍,披着个蓑衣,都是棕叶做的,腿已经肿得爬满蛆虫了,没有鞋子,拿破布在脚上裹,雨越下越大,伸拳不见五指的晚上,有一个土地庙,他就到里面摸摸,一踢有人在睡觉,他就往边上一躺就睡了。 第二天,天还不太亮,山老鼠在他身上在跑。他醒了以后,看到山老鼠在吃躺在他旁边的人的耳朵,那是一个人的尸体。 他再往前走,遇到一个兵,背着个红十字的包,高山边是悬崖,弯弯的路上有水流,“他拉着我,说小朋友过来,拉着我腿就冲,我把你虫子冲掉,冲完以后,他就给我用救急包把我包住。我就仔细看他的帽子,是个星星是共产党” 一个礼拜后,伤口流的脓,加上人的温度,救急包都变成打石膏的盔甲了,硬壳揭不开,他又遇到一个帽子上有太阳的士兵,用刺刀给他挑开,里面都腐烂了。 我问他,这一路上你想起你妈么? 他说,不想,只想活着。我活着,就是为了她。 4 他跟着两百多万人迁徙到了台湾,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小岛涌进这么多人,无可安置,没人顾上他的死活,他睡在火车站的凳子上,一瘸一拐地和野狗在垃圾堆里抢吃的,群狗欺负小孩,他要趁一只狗落单时,才能把它从西瓜皮边上赶走。 他说:‘那时候没有将来呀。我怎么活,今天怎么活,明天怎么活都不知道呀。”他看着我:“你能不能体会我那时候?那时候真的是没有明天了。” 我只能无力地说“我能听明白,可是我体会不到……” 他摇摇头,这次是自言自语“没有明天了。” 他能够生存,是他妈在包袱里放进去的初中新生录取证明。 那是一张棉纸,他递给我让我摸,稀软绵薄,居然没有破损,逃难中他把所有的家当都丢了,有一次扒上了军车,车上的军官让士兵把他扔下去,士兵说,现在是石子路,扔下去小孩子就死了。等到过河的时候,两个人把他推了下去,他掉下水,全身都湿透了,但这张棉纸居然后来一直完整无缺,他怎么也记不起来,想不明白。 靠着这张纸,高秉涵在铁路局当小贩的时候,才有机会考上台湾“国防管理学院”的法律系,1963年毕业后被派往金门任审判员。 我问:“您刚到台湾生活那么孤独的时候,逢年过节怎么过?” “大年初一早晨,天不亮我就到山上去了,一个人。大声哭,对着淡水河口对着大陆痛哭一场。我平常不掉泪,掉泪是弱者,所以我不掉泪,我就大声叫。” “叫什么?” “叫娘,大声喊娘,娘,我想你” 他一直说普通话,只有说这句时,还是浓重的山东口音。 5 他审的第一个案子是金门逃兵案,一个姓郑的士兵在值岗时冒险抱一只轮胎穿越金门海峡想游回厦门的家,第二天一早终于登了岸,举起双手对走过来的持枪者说:“不要杀我,我是回来看我妈的”,他不知道他游了一夜,海水回流,自己又被冲回了金门。 这个逃兵当年并不是军人,他是厦门渔民,出门给半身不遂的母亲抓药时被强抓入伍的,仅在1950年,舟山撤退的四天,为了补充兵力,国民党军队从舟山一地带走一万三千人,岱山两万多人口中,带走四千人。明知危险,这个被强征入伍的渔民还是要逃亡,因为他驻岗的地方,天气晴好时能看到自家村庄的屋顶。 按照当时台湾《陸海空軍刑法》第九十七條,他被判处死刑。 我问高秉涵:“你给这个人下死亡裁决的时候,你有没有在内心问过自己,假如换作你是他那个位置,你会怎么样?” 他想都没有想,“我比他还逃得快,还逃得早。” 姓郑的士兵对他讲,希望能够早一点枪毙,“他说早一点枪毙,他说他的灵魂可以去看他妈了” 临刑前,这名逃兵把十几年前买的药交给了高秉涵,希望有一天他能带给自己的母亲,如果不能,就把药装进瓶子里,写上“郑贺氏”漂去海上,也许能够漂到家乡。这些药片已经几乎已成粉末,高秉翰拿着药回到家中,忍不住痛哭流涕。“我变成是一个……我是杀死一个回家探母想妈妈的人的刽子手。” 临刑前,有一个细节,高秉涵从没跟任何人讲过,因为每次想起,都内心刺痛难忍 “临枪毙以前我叫士兵给他准备了肉,准备一盘菜,准备一大瓶高粱酒,我说很快你就要走了,你吃一点吧,他说我吃不下,我就拍拍他的头,我说把这个酒喝下去。他看看我,咕咚咕咚就喝了,喝了以后马上要枪毙了,叫我离开。我说等一下” 他说到这儿,难过得说不出话,用手扶着头。 过了一会儿,他继续说:‘为什么呢……因为还有几秒就要枪毙他了,我怕酒还没有发挥作用,我希望他不要太痛苦,因为高粱酒很浓,喝下去以后几分钟大概就醉了。我就用“等一下”三个字使他减少痛苦。” 说到“等一下”,他捂着脸,下颔无声地抖动。平静下来之后,他说两岸开放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厦门,想能找到这个逃兵的母亲,替这个逃兵行孝。但那位母亲和那所房子,早已不在。 6 1979年,高秉涵去国外开会,有大陆代表与会,他写了家信,想请他们转交又又不敢“当时要求我们六不,不接触,不交流,不拍照……而且一起出去的人要你监视我,我监视你”,日后这封信还是委托同学,经由英国,到美国,终于寄到:山东菏泽,西北35里路,小高庄,宋书玉。信中写:“娘,这么几十年,我还有这个毅力,还要活着,就是为了最后能够活着见你一面,娘,你要等我活着回来”。 第二年5月12日,高秉涵收到来自故乡的第一封家书。他的信到的时候,妈妈已经去世一年了。弟弟说:“自从你离开家以后,我们家里几乎没有笑声。除夕晚上这一餐,妈妈几乎没吃过饭。都是泪流满面,在妈妈旁边,餐桌上放一个碗放一个筷子,留给你,‘春生,不管你活着没活着,过年了,你就陪妈妈再吃一餐吧。’” 妈妈去世后,在她枕头底下有两件东西,一个是他幼年的小照片,一个是为他做过的小棉袄。 当年给高秉涵做这件小棉袄时,母亲常哼唱的旋律,高秉涵唱给我听“冷风兮兮,冷雨凄凄,流浪的人儿需寒衣。 ” “你怎么老记得这几句呢?”我问。 “我需要寒衣,我需要妈妈,寒衣就是代表妈妈是不是?冷雨、冷风代表大时代洪流冲击,冲击着。我需要温暖,需要妈妈。 这个快八十岁的老人,说“妈妈”时,是娃娃才有的声调。 7 没有了母亲,高秉涵能够寄托的只有故土,他说:‘原来蒋介石总说要反攻大陆,后来看着看着没有希望了”,他觉得永远也回不去了,就在台湾结婚生子,结婚的条件是找一个“铁饭碗”,我不明其意,他说:“那个时候怕有战争,我随时会死,要找一个有工作的女人,可以独自把孩子带大”。 他写了15本日记留给后代,记述他童年印象中的万事万物:白马尿、小茅草,羊角蜜、白兔最喜欢吃的花、隔壁二狗爷家的黑狗,门口槐树上的喜鹊,童年最好的伙伴粪叉子—-之所以叫粪叉子,因为他最爱偷吃桑椹,一脸的蜜汁,风一刮一脸土就糊上了,总有苍蝇围着乌黑的嘴转,被奶奶打得鸡飞狗跳…… 日记被同乡们翻得都快散了,后来毁于洪水。去往台湾的老乡里,很多没有受教育,没有工作技能,也没有娶妻生子,有几位开了“北方馒头店”或是“河南牛肉面”,靠一点乡土滋味,就这么生存。 80年代初,曾有一位已经移民阿根廷的菏泽老乡回乡探亲,路经台湾,带了一些家乡的泥土和小吃来,三公斤的土,分给一百多个荷泽老乡,只能一家一调羹,高秉涵怕小偷“不识货”把“宝贝”偷走,就把一半土拿塑料布包起来锁到保险箱里,另一半分七次冲水喝下。“水是从我嘴里面进去了,但是水一刹那之间又从我眼里出来了。掉的泪呀何止七壶呀。元朝有一个作曲家,说是断肠人在天涯。只有真正流浪在外,无归期的人才会断肠。” 28年了,在他家冰箱里,还放着那包山东的芝麻糖,和一包袋装的胡辣汤。他舍不得吃,孩子不愿意吃,都已经硬结成块了。 8 1987年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1991年5月高秉涵回到故乡,在村口,他一个人呆了半个小时,走不进去,“我怕,怕进去。那种心情,用文字没办法形容,近乡情更怯,老祖宗真是伟大,那真是形容到家了。” 村口一个老人就问,先生你找谁呀,他说“我找高春生”, 那是他的小名。 “哎呀,高春生他死了好多年了,几十年死到外地了” 这时他才认出,说话的人是他童年的玩伴,他问“粪叉子”还在吗,过一会远远看着有人柱着拐棍一点一顿来了,喊“春生哥”,他搂住已经鬓发皆白的童年玩伴,说“粪叉子,我不嫌你臭”,两个老人笑泪交加。 家里的房子都不在了,亲人也都已经离开了村庄。他看到老树犹在,拉了一把树上的榆钱,晶绿的铜钱一样,只有口中这一点新鲜的苦涩滋味没变。这个十三岁离家,年过花甲的老人,最终站在母亲的墓前,大哭一场。 我问:“她当年希望你活下来,后来你已经可以生存了,我觉得母亲对你的希望是什么? “我想她当年一个大家庭的女儿,去农村教书,是希望让黑暗的地方有一点光,那她对我的希望也是一样。我认为不要恨,因为这个大时代不是让我痛哭流涕吗,让我遍体鳞伤吗。那我竟然是已经活下来了,我已经冲上岸来了,我这一生我要发一点光呀,我要使这个死的人减少一点痛苦,不能恨呀。” 他是同乡会会长,当了律师,年纪最小,老友一个个逝去,死前说“如果反攻大陆成功”,他能把自己骨灰归乡,从1992年开始,他把这些故人的骨灰从花莲公墓一个个接回,有的时遇到大台风下不了山,他抱着骨灰在公墓四面漏风的亭子里蹲一夜“没事,真有鬼,他会帮我打”,第二天被直升机救回。 骨灰罐是大理石的,一个七八斤重,他只有四十四公斤体重,一年带两只,放在拉杆箱里,上飞机运回大陆。安检的人员以为他运的是毒品,要他开箱检验,他次次都要解释。 骨灰四五十坛,日渐无法安置,他就放在办公室,放不下,就带回家,家人有顾忌,他把骨灰搬去地下室,母亲的遗物也放在那里,他放张小床和书桌,住在那里,写字画画,陪着他们,有时候跟他们说说话。梦里见到,醒了,再闭上眼,想再回到梦里去—-那里是最相亲的人。 9 送回大陆的骨灰,很多已经没有亲人,他找到村子的大槐树或者玉米田,一边撒跟他们说话:‘我把你交在这儿啦,落了土,你安心吧” 边上村里人说,这老头,神经兮兮。 我问:“这点念想就那么重要吗?” “在我们来说,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因为我们流浪过,曾长夜痛哭过。所以我们人生跟一般人感觉不太一样,也是心灵的一个归依吧” 他为长孙女取名佑轩,庇佑母亲之意,小孙女取名佑荷,如果还有小孙女出生,想叫佑华,我问一个普通人为什么要有家国的情怀,他说“就等于一个小狗,来了一个新的,里面有电器设备冷气,很漂亮一个狗窝,你放心,到晚上那个狗他要去他原来的狗窝。为什么?他闻闻味道,那个不是他的味道。” 他说“家国,就是一个人的窝” 10 一期节目从始到终,有无数的事情,让我常想起高先生的话:“不要问值得不值得,价值观的事是没有办法讨论的,只是直觉。我母亲的老花眼镜已经快风化了,值得吗?那是我的宝”。 这个片子的结尾,他把母亲用过的蓝绿镶金的胸针,滴玉小耳环,已经粉化的眼镜,用来捣蒜的小钵子,都装在小盒子里,留在身边,他用手轻轻触着胸针上面的青锈,怕蹭掉。 地下室的侧墙上,母亲穿过的湖蓝色绸衣,一直挂在墙上,衣襟胸口处有当年留下的一粒斑点,他连洗都不舍得,怕丢掉一根丝。 他说:‘我是每天,每天都到地下室用头顶顶我母亲那个衣服,这样等于在她怀里一样,因为我现在已经快80岁的人了,还是像小孩儿一样。” 老范把罗大佑的乡愁四韵放在这里,一声叹息后唱出:‘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愁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很多事不用问值不值得,只用问,它对你来说,是不是有如珍宝。 (《归去来兮》,主编范铭,编导郭小龙,策划余阿水 导视天舒) 来源:柴静博客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23858/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柴静: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2/04/25, 19:03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柴静 :记得当年 柴静:不在北京买车的六个理由 柴静:我能做的就是尽量诚实 柴静:青春是十九岁时身无分文在雨中的记忆 柴静:花了好多年才学会平常说话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神奇!摄像机+水+低音炮,即可让流水静止,甚至回流! (@ipc) 一些值得你记住的人生歪理 多图 (@ipc) 30个有趣的人生定律,值得你一看! (@ipc) 生活中简单的高招 – 传说中的留面子效应 (@ipc) N条大实话绝对没人告诉你,这就是生活! (@ipc) 无觅

阅读更多

中國國家體委前隊醫揭國家隊普遍使用興奮劑的黑幕

國家體委(現稱體育總局)前隊醫薛蔭嫻向傳媒揭露中國體育界長期使用興奮劑、並以各種名目逃避檢查的做法,她的一套工作日記完整記錄興奮劑使用之普遍,透露當局美其名曰「特殊營養藥」以避人耳目。她兒子楊偉東早前被北京公安禁止出境前往美國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指他離境會「妨礙國家安全」, 而他本來正打算聯絡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Jacques Rogge)和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主席法赫(John Fahey),向他們披露事件。明報記者 「我們不用就虧了」 「醫務處值夜班1985.1.22 體操班有2名男運動員自己帶來『絨毛膜促性激素』1000U/L,肌肉注射」這是現年74 歲的薛蔭嫻工作日記的其中一段,她原籍江蘇沭陽,1963 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系,是中共建政後第一批運動醫學畢業生,後進入國家體委(現國家體育總局)工作,先後任田徑、籃球、排球及體操隊等多個國家隊的隊醫。兒子楊偉東說,母親上世紀70 年代初曾到法國學習有關興奮劑的知識,發現「國外人人都在用,我們不用就虧了」,但外國的興奮劑使用一般是運動員的個人違規,但在中國則成了政府行為。 美其名「營養藥」避耳目 薛蔭嫻保留了一整套工作日記,詳細記錄了興奮劑使用的普遍, 包括「大力補」、「可的松」等,當時還將其稱之「特殊營養藥」,對外比較好聽,對運動員也比較能接受;此外還記錄了規避國際大賽檢查的辦法,例如提前數個月服用興奮劑,到尿檢時已經驗不出,但仍有效果。或是用中藥合成興奮劑,用西醫的檢測方法很難驗出。其間雖然有部分運動員在國際大賽被測出違禁,但多數都沒有被發現。 中藥合成西醫方法難測出 薛蔭嫻的一些大學同學目前仍然在一些省市的體育界任職高層,據她獲知,當年使用的方法至今還一直在用,技術更高明、更難測出,因為一旦不用,成績就會下降,故只能靠不斷使用興奮劑來保持。楊偉東透露,一些80 年代拿過國際金牌的知名運動員也是靠興奮劑,都詳細記在母親的日記中,目前這套日記已經轉移到美國,他要把這套日記捐贈給位於瑞士洛桑的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 自上世紀70 年代末開始,薛蔭嫻因為反對在運動員身上使用興奮劑,受到單位不公待遇,原本也進入體育總局的幼子也無故被炒。2007年,丈夫楊克同剛剛動完手術,受國家體育總局來人上門圍攻,於12月2日辭世。 欲向奧委會披露事件  被禁出境    據楊偉東自述,他外婆魏效春的妹夫呂鎮中的侄女呂繼英是李源潮的母親,所以他是李源潮的表弟,也就是說,薛蔭嫻是李源潮的姑媽,但李源潮(小圖)否認他有這麼一個表弟。 4 月18 日,楊偉東應美國民運人士楊建利的邀請參加一個學術研討會,被北京通州警方在機場攔下,稱「根據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指示禁止他離境。「他們問我出去幹什麼,說我的邀請方是敵對勢力。」楊偉東強調自己是藝術家,與政治無關。 圖採訪薄網絡手機被屏蔽楊偉東早前向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和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主席法赫發出採訪邀請,邀請他們加入自己從2008 年拍攝的系列紀錄片《需要》,並向他們講述母親的故事。 今年2月,他剛剛發出對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採訪邀請,家中的網絡和固網電話就被切斷,至今未恢復,手機也遭屏蔽,現時家門外也被安裝閉路電視。楊偉東向中共九名常委都發出過採訪邀請,但並無回應。他已採訪過300多名中國左中右派各界人士,包括已逝的憲政學者蔡定劍、經濟學家茅於軾、左派評論員司馬南等,首批訪問集結成《立此存照:500 位中國人的心靈記錄(第一卷)》去年在香港出版,今年下半年將出版第二卷。 孟浪,《明報》

阅读更多

向着明亮那方

她们没有交集,除了出生年份相近,各自拥有一段非凡的经历,再就是,与她们相关的书一并立在我的书架上。一日,我翻翻这本看看那本,忽然发现,她们之间有些共同的东西。 【一】 金子美铃,1903年出生于日本山口的一个渔村。成年后,她在继父的书店打工,又嫁给书店的店员。丈夫无良,将她传染上淋病,离婚后,又把女儿带走。1930年3月,万念俱灰的她选择自杀。 这不是一出寻常的悲剧,金子美铃的另一重身份是上世纪20年代日本童谣运动中的“巨星”。她被诗人西条八十誉为“拥有日本女性罕有的想象力的飞跃”。 “罕有”没能让她摆脱庸常的命运,却在有限的生命里,带给她超越庸常的欣喜。 比如,20岁,她的第一首童谣《鱼儿》发表,有人描摹那时的她,“越写越开心,越写越好……写童谣渐渐成了她的第一大乐趣。”彼时,她的生活与诗毫无关系,她正帮着家里打点下关小书店的生意。 又比如,1929年,她在笔端温柔映照的《麻雀》—— “我有时候想:我要给麻雀喂好吃的,把它们养乖了,给它们取名字……” 晶莹文字背后,没人猜得出,这时,她生活困顿、婚姻出现危机。 她的作品中文译本《向着明亮那方》,书名取自她的同名诗—— “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摸着诗句,我无法将向着明亮的诗人与绝望自杀的少妇统一,能统一的只有后人的分析:童谣“是她的小花园,她被丈夫退回来的灵魂可以永久居住的地方,她的小世界”。 【二】 那么,没有童谣呢? 伊莲娜·内米诺夫斯基与金子美铃同龄。 她是俄国一户富贵人家的女儿,26岁在法国用法文写作成名。此后,十年文学路,坦荡无阻,直至二战爆发。因为是犹太裔,法国政府拒绝她加入法国国籍,剥夺她出版作品、工作的权利。一夜之间,天翻地覆,她不得不戴着代表其身份的黄色星形标志躲在小乡村。 面对浩劫,她以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为摹本,构思一部史诗型的作品《法兰西组曲》。她的时间只够完成其中两部——《六月风暴》和《柔板》,30年后,她的女儿整理其手稿时发现,写至《柔板》,纸张不够,窘迫的她只能用小字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挤着写。 “为了举起如此沉重的负荷 西西弗斯,我需要你的勇气 我并不缺少完成这项工程之心 但是目标长远,时间却如此短暂。” 她这样激励自己。 “我的周围是松树,我坐在我的蓝色粗羊毛衫上,在一片腐烂的枯叶的海洋中央,前一夜的暴风雨浸湿了叶子,我双腿盘坐,好像坐在救生筏上。” 她在拉麦森林里写作时这样写下。这是1942年7月11日,两天后,她被送进奥斯威辛集中营,一个月后行刑。 我不知道,是她的勇气促成《法兰西组曲》,还是《法兰西组曲》赋予她勇气,行至生命最后仍保留尊严,使她异于那些仓皇应对变故的世人。 【三】 张瑞芬,比她们小一岁,家在广东恩平。 17岁赴美,27岁,响应孙中山“航空救国”的号召,成为林肯航空学校唯一的女学员。《航空女杰》记录了她在中国航空史上创下的八个第一、六个唯一:第一个中国女特技飞行员、第一个滑翔降落的中国女子、取得三种飞行执照(私人、商业、国际)的唯一中国女子…… 1942年,面对弥留之际的父亲最后的要求,她发誓再也不飞了。 我关注的是她停飞后的经历—— 她在机场附近开了家花店,每隔一段时间,就带着女儿去看飞机。每次去机场,她总隔着铁丝网往外看,说:“看一看飞机,看一看那些戴着飞行帽,精神抖擞的飞行员。” 1995年,她的曾孙在学飞机驾驶。一日,她赶去机场观摩,91岁的她登机,摩挲着驾驶杆,对教练说,我曾是个飞行员。而后,独自驾驶,飞了半小时。 想来半个世纪,真正的她只活了这半小时。但如果没有这“真正的”存在,一个寻常耄耋老太如何保持在高空航行的心、力? 【四】 她们都是传奇。 成年后,我一直思考,所谓理想、梦想抑或基于原始冲动追求的“明亮那方”,于普通人等、庸常人生究竟何益。 没有更多益处。生老病死诸多苦,无一能消除。 除了,生命短时,它让其显得好。 除了,遭遇相同时,它让你“退回来的灵魂有个可以永久居住的地方”。 除了,你秉着“calling in life”,完成你的使命时,有逢山过山,逢水过水的勇气,如一张“救生筏”,渡一切苦厄。 (摘自《中国青年报》)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23471/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向着明亮那方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2/04/17, 09:01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人生的无用功 过得去就是免疫,过不去就是生死 他们的世界——记我在沱沱河半个月的志愿者生活 中国,美国,欧洲,非洲,中东,印度,朝鲜人的一生图解 人生压力图网上热传,网友直呼活不起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来自iPc.me 证人保护计划帮你人间蒸发!如果是你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吗? (@ipc) 分享外婆的人生哲学,值得学习啊…… (@ipc) 赢家 – 筷子兄弟继《老男孩》后又一部感悟人生的电影作品 (@ipc) 30个有趣的人生定律,值得你一看! (@ipc) 当生活是一团乱麻时,请关掉自己的心情! (@ipc) 无觅

阅读更多

英國商人海伍德的母親心煩意亂

英外交部就薄案調查通知海伍德母親 更新時間  2012年4月10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59 Facebook Twitter 分享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薄熙來妻子涉嫌謀殺英國商人海伍德 在重慶神秘死亡的英國商人海伍德的母親對媒體說,她剛剛得到了英國外交部就其子死亡一事最新情況的通報。不過她本人目前過於心煩意亂因此不願做更多評論。 早些時候英國外交大臣黑格對北京宣佈複查海伍德死因表示歡迎並說,海伍德的死亡原因「需要在不考慮政治因素的情況下就事論事的進行調查」。 周二早些時候,中國官方新華社報道,薄熙來的夫人穀開來及其子過去同海伍德關係良好,後因經濟利益關係惡化。在英國商人海伍德死亡原因生疑在網絡流傳之後,海伍德母親曾對媒體的詢問表示其子「死於心臟病突發,不知道為何會有這麼多謠傳」。 新聞還說,經複查,現有證據證明尼爾·伍德死於他殺,有證據證明穀開來和薄家勤務人員張曉軍有重大作案嫌疑,涉嫌故意殺人犯罪,已經被移送司法機關。 中國官方新華社並宣佈,薄熙來涉嫌嚴重違紀,中央決定停止其擔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職務。BBC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