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

熊培云:我们需要怎样的知识分子?——从“战略知识分子”说起

以下是培云写在《中国新闻周刊》上的专栏文章,谈“战略知识分子”。 ——思想国评论( www.21pinglun.com )   没想到师爷、幕僚、谋士、智库等词都不够用了。有学者、网站审时度势,推出了“战略知识分子”之新词与专题。论其特征: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具有远大抱负、远见卓识、学贯中西,深刻洞察时事变迁;他们是国家公民的优秀代表,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人民利益为旨归、以国家兴盛为己任、以国家振兴为关怀;他们是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精英中的精英,真理往往掌握在他们手中…… 读来让人激动。不过这与其说是有关群体特征的描述,不如说是一封万方来朝的表扬信。未见半点事迹,却被告知可以横扫千军万马!信中多是国家至上、道德至上的评价,与知识更无关系。 同样奇怪的是,“挺战派”竟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诸葛亮视为战略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恕我愚钝,可以“违令者斩”的蜀国军师,掌握百万军队的重臣,诸葛孔明几时回乡做起了知识分子? 提笔之前,我还特别在微博上问及此事。谁料竟有超过九成的人对此概念持反对意见。有人建议,我们是不是还要“战备知识分子?”有人嘲笑,这里只有“有机会知识分子”。有人直言,这不过是知识群体给自己推个战略产品,只等标价上市。也有人悲叹,回顾中国历史,只有站对与站错的知识分子,哪有什么战略知识分子? 据说首次提出“战略知识分子”概念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陶文昭教授。在他看来,中国社会中大部分知识分子属于战术性的,局限于解决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即技术性的、对策性的问题,所以中国还要有一批“务虚的、踱方步”的战略知识分子。他们“有鹰一般的宽广视野、鸭一般的敏锐先知、鸡一般的社会关怀”。 战略知识分子横空出世,他们是知识分子中的战斗机,他们的功绩远在战术知识分子之上。上述排比同样充满喜感——以战略眼光看,就是要求战略知识分子能够以禽为师,具备禽界空军的视野与禽界步兵的敏感。 说中国需要政治谋臣,需要国家智库,我都不反对;希望他们有些战略性的思维,不鼠目寸光,也在情理之中。但若硬要贴个知识分子的标签,并且分出战略知识分子与战术知识分子,我就要打问号了。 喜欢对号入座的知识分子一定犯难了——“我究竟是‘一战知识分子’呢,还是‘二战知识分子’?”所谓“一战”,是说他要么属于战术,要么属于战略;而“二战”,则是说他能同时写两类文章,能两线作战,既在战术上批评过宜黄县两位“建国”大人强拆民宅时的胡作非为,又在战略上大谈下一个千年中美关系如何。 推衍开来,我所熟知的评论界要不要为中国装备一批战略评论员?而像章子怡那样被外国媒体用来解读中国形象的演员,是否也该由“战术演员”转向“战略演员”?国家战略为重,以后两栖明星指的当是既懂战略又懂战术的明星。 我一直相信,能让知识分子安身立命者不外乎三样东西,且缺一不可:一是知识,知识分子以思考为业,不仅捍卫常识,对社会、对世界更要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二是独立,他不应附属于任何战略。这种独立并非一种姿态,其价值正在于保护上述思考不被扭曲。三是对推进美好人生、社会进步与人类福祉的参与,正如左拉一样,他从自己的参与中找到知识的意义,其所体现者即公共精神。 而知识分子一旦被拉上战略的战车,只为了某个战略而生,为其私用,就像诸葛亮一样,他便不再是知识分子了。若是非要命名收编,你不妨称之为“知识战略分子”。在平常的争论中,这样大谈战略的人我也是见过一些的。他们的世界被简化为两种东西:一是“我者与他者”的思维模式;二是一张代表“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地图。在“地图知识分子”的世界中,只有“我们的利益”“他们的利益”,而无共同的利益。“我们的利益”至高无上,却也只是隐藏在地图上,而不是在我们的房舍、田地、街道以及收成之中。 由此“战略”二字被赋予了两种内涵:一是“因战而略”,为了达到“战”之目的而不计其余。二是“有战无略”,只知夸夸其谈。做起事来,上不接天,下不接地,自己站不稳,却要中国站起来,要做中国人的精神导师。 回想历史与近年周遭的种种,我以为当下中国最需要的绝非“战略知识分子”“战术知识分子”这样华而不实的概念,而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凭着自己的学识与良知,以独立之精神,做合群之事业,参与社会建设与政治改造,关心每个人的具体的命运。得此精神与担当,增进中国福祉的什么“战略”“战术”都不会缺少;无此精神与担当,再神奇的“战略知识分子”,在世人眼里也只能是——“战战兢兢,略知一二”。 分享本文

阅读更多

每周一推(56):秦耕:为知识分子寻找尊严

冉按: 推荐这篇文章,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为作者秦耕兄,秦兄我见过两次,并一起喝酒。其实未见面之前,我们在关天茶舍等BBS已经有一些交流。他是异见人士中进过监狱的人,因此其经历比不少人坎坷,但你从他爽快的话语和笑容里,不大看得出来。我的一位诗友,是他的师弟,有次我们一起喝酒说起了秦兄,才知道他早年求学的一些经历,这次在他读康正果兄《我的反动生涯》里再次得到了一些印证。《为了知识分子的尊严——阅读黑皮书札记》,是由四篇小读书札记所组成的,应该说读出了这四本书的滋味和要点。 为什么叫黑皮书呢?因为这四本书没有任何设计,全黑色装帧,故尔叫黑皮书。但这只是表面上的黑,骨子里的“黑”,是因为这四本没有出版社,也没有内部准印证,在一个出版不自由的国家,这是典型的“黑书”。这四册黑书,除了汪建辉的可能稍微有可能在国内出版的可能外,其余三本书基本没有在国内出版的可能,因为这三本书不是指陈中国当下的弊端,就是回忆过去不堪的历史,这都是官方脑袋上的疮疤提不得的,提了就官方“阿Q”们的忌讳。据说出原社会主义国家波兰的段子:“社会主义的5条原则:不要思考;如果思考了,不要说出来;如果说出来了,不要写下来;如果写下来了,不要签名;如果签名了,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惊讶。”依据这个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法令”,那么王怡等人不仅不应该有思想,即令不小心有了思想,也不应该写出来,写出来了也不应该出版。出版了还要非赚钱式的交流,在独裁者那里,就一定是罪过。 于是2005年3月21日下午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去奔马快递公司封存了四本黑皮书,共906册。王怡精通法律,当然不服,于是对官方“非法出版”的定罪申请行政复议。最后好像是不了了之,专制政权这个庞大的怪物,你再精通法律,它根本就不跟你玩这些,你其奈它何?本来印量就不多,又被官方封存了如此之外,那么流入朋友手中和市面的就一定不多。像秦耕兄这样认真读了,还写了读书札记的就更少。因此特地推荐这篇文章,让大家知道这套书背后的许多故事。 2010年10月3日于宜居乡。     秦耕:为知识分子寻找尊严——阅读黑皮书札记        1、阅读《美得惊动中央》     读王怡的文字,免不了勾起许多网络回忆。因为收在这本《美得惊动中央》中的文字,90%以上我此前已经有机会在网络上陆续读过了。以前听人家说瞪大眼睛在电脑上读书和捧着一本书躺在沙发上阅读,那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现在总算亲身体会到了。尤其是在阅读这几本黑皮书之前,还因此被抓到公安局讯问过一番,现在更凭空产生一种雪夜闭门读禁书的痛快。比如说,在网络上听王怡说那么宪政制度就是人民想套在国家头上的一个安全套,违宪审查是对立法者的“计划生育”,分权制衡就是对独裁者施行的绝育手术。民主呢,民主就是上床之前的自由恋爱,宪政是上床之后的避孕措施,如果在网络上,你觉得是些很平常的文字,无甚新奇,但在一本印刷出来的书本上读到这样的文字,就别有一番感受了。因为也许在此之前,你从未有过类似的阅读体验,你还从未见过谁用如此无所谓、如此轻薄、甚至放浪的语言谈论国家领导人通常在重大场合才谈的问题,谈论知识分子以前总是用道貌岸然的表情、装腔作势的语言谈论的问题。这样世俗化、甚至庸俗的语言,让你觉得政治很亲切,让你觉得政治也可能成为你自己的事情。当然,王怡是严肃的,他说82宪法的序言是“奉天承运”,具体条文则是“皇帝昭曰”,他说这是最严肃的解释,我认为同时也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准确、最精辟的学理解释,至少是最接近事实的解释。     记得2002年7月的一天,我上网发了一个呼吁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帖子,几个小时不到,我差不多就被口水淹死、砖头砸死。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终于打响了,我中午特意出去喝酒庆祝。但王怡硬是睁大眼睛说他的智慧无法对拥战与反战作出判断,在海湾打仗的同时,惹得很多人为他也在网络上打仗。结果三天后,在网络看到他写的《连日来观看伊拉克战争》,看毕,我哈哈大笑,原来王怡这厮看美国人扁萨达姆,看得比我还高兴、还来劲、还兴奋!现在重读他的这篇文字,我还是忍不住乐。王怡这小子很不老实啊! 遗憾的是,本人终生不屑阅读武侠,以为那不入流,在一个中文系毕业生眼里,甚至不能算是文学,所以至今还保持着不读一本武侠的良好记录。但不快的是,王怡喜欢拿武侠说事,使我不免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还好,王怡也有上到当上的时候——书里错别字太多,甚至标题和书名中也有错别字,他的印刷费一定是被印刷商骗去的吧。        2、阅读《中国冤案录》第一卷 现在来说说廖亦武的《中国冤案录》。    从技巧和写作方法的角度,似乎无甚可说,他用的是“谈话体”或“对话体”,平淡无奇。一问一答,顶多有时穿插几句问者的谈话,勉强算是对谈吧。但在几本黑皮书中,这是最震撼我的一本,使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得不经常停顿下来,去思考。也许我是在不自觉的回避什么?也许是我缺乏直接面对的勇气和信心?但在把书放下之后,我心里仍然有沉重的东西无法放下。    这是真实的吗?这是确实存在的现实吗?这些人和这些事在我们阅读之前,原来就一直和我们的生活平行着、并存着吗?就好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隔壁吗?是的,这是真的,是千真万确的,廖亦武就是用他几乎没有技巧的笔法记录了生活,他并未创造什么。他仅仅是一个记录者。就像米盖郎基罗没有创造什么,他只是把雕像上多余的石头去掉,让雕像自己从石头中显露出来。廖亦武也仅仅把真实生活上堆积的谎言拂去,让真实内容自己从我们眼前、从我们身旁突然显露出来而已。    阅读结束后,我不能忘记的是那些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人和事,但我无法原谅的是书本外的其他人和其他事!当严打幸存者左长钟历尽折磨、还在日复一日的上访、伸冤;当三轮胡小松为自己花300元买的三轮车被没收而上告;当政治犯刘德在川北某新华书店的仓库里抗着沉重的麻袋……当这一切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并且继续存在时,作为一个有起码阅读能力的人,我们如何让我们的生活继续保持平静?我们如何坦然的继续管理一家企业、或者编辑一本书让它出版?我们如何坐在会场听先进性教育演讲?我们如何在写作之后去接受一份鲁迅奖或者接受来自官方的任何荣誉?是的,生活的力量无比强大,这一切肯定会继续的,但问题是,我们如何还能继续维持自己在进行这一切时的心灵平静?我们在盘算取舍、掂量轻重时,如何在不丧失知识分子尊严的前提下保持心安理得?不能!我们绝对无法做到!    但事实是,我们做到了,我们像创造人间奇迹一样做到了!我们在罪恶与苦难面前保持着平静和心安理得,我们不但以惊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创造了人类精神生活的奇迹,甚至还为自己的心安理得找到了完美无缺的理论说辞。我们得到了许多,但我们仅仅失去了尊严;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缺了,金钱、]地位、名声、学术成果、著作等身和肚皮下厚厚的脂肪,我们现在唯一缺少的就是羞耻!    廖亦武的笔不是在记录生活,他是在为中国的读书人寻找精神出路,挽回颜面。        3、阅读《我的反动生涯》    这是第一次接触康正果先生的书,甚至也是第一次知道康正果其人。    他这本书几乎是用陕西方言写成的,读他的书和读许多陕西作家的书一样,使我生出无穷的亲切感。比如说劳改窑的队长讲话时说:“你是龙给我盘着,你是虎给我卧下”,我从小就是伴随着这些语言长大的,所以这些方言总是把我拉到康正果语言所描写的现场,产生“现在进行时”的奇妙的阅读效果。尤其我从书中了解到,1975年春,康先生到我故乡的农村取了一个几乎是文盲的女青年为妻,使我无形中成为康太太的娘家人时,更是拉近了阅读距离。    美中不足的是,康先生不是小说家,他缺乏驾御题材的技巧。全书从1949年他5岁时解放军进西安写起,到2004年他儿子从美国回上海打工结束,跨度55年。整个书只有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经历,再按时间进程一路写下来。虽然也进行了许多取舍和编辑,但阅读起来还是很沉闷的。如果陕西以外的人阅读,少了方言的吸引,能否读完就成问题了。我的建议是,康先生不如舍去前边童年生活的描写,直接从陕西师大开除他的学籍写起,再把全书腰折为四段,同时并行叙述四个故事。这四个故事分别是反动学生康正果、农村青年李春来、西安交大教师、耶鲁大学教师 zhengguokang,第一个故事从开除出大学写到三年劳改结束,第二个故事从劳改结束落户农村改名为李春来开始,写到再考上大学读研究生结束,    第三个故事则从大学老师写起,写到出国结束,第四个故事直接写在美国的部分.这样,人们在阅读中可以同时并列阅读四个毫无关系、反差很大的故事,产生时空交错的感觉,但在阅读到结尾时,才发现四个故事原来首尾相连,浑然一体.巴尔加斯.略萨的《绿房子》就是这种结构.如果作者再给四个故事赋予不同的语言色调、风格,就像交响乐的不同乐部,那就更棒了。    关于这本书我说的太多,主要是把话题扯远了。.         4、阅读《有没有》    汪建辉在写作的,是一本实验小说,我猜想不是他故意要这样写的,是他想要表达的内容,逼迫他非选择这样一种表现形式不可。所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以前在关天茶舍时,因为老汪做版主,有所联系,也领教过他前卫的语言艺术,这次阅读他的书,更是接受了他的一次语言盛宴的狂轰滥炸。但我固执的认为,语言不过是他的伪装,他是想在语言的朦胧夜色掩护下,把内容偷渡给我们。所以我关注他表达的内容,更甚于关注阅读中语言带给我的体验。    我终于明白了,老汪是一个感情丰富、甚至感情脆弱的写作者,他要诉说,他甚至要带着眼泪诉说,否则他无法入睡、无法平静。甚至,他如果不通过写作进行突围,他就会被自己内心细菌一样滋生的感受淹没、窒息。他的看似古怪的写作风格,正是他无法向人正面直接表达的求生需求所导致的结果。    如果你是一个好奇者,也可以从老汪的书中得到许多你想得到的东西。    我不赞成的,是他从头至尾所渲染的悲剧气氛。让我好几次在阅读时,悲从中来。    2005-7-20

阅读更多

1949 知识分子的抉择

但这些远走的知识分子怀着花果飘零的精神,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几十年如一日沉潜于学问,或整理国故,或阐发宏论,继承传统,发扬学术,卓有建树。傅斯年把北大的自由主义校风带到台湾大学,把其办成台湾最高学府与学术中心;钱穆“千斤担子两肩 …

阅读更多

崔卫平:知识分子在自我淘汰

崔卫平:知识分子在自我淘汰 书是一个人的基础 没有比阅读,更加令人愉快的了。有可能,我宁愿不写作,也一定要阅读。但是事情越来越多。现在一般上午写作,下午和晚上用来看书和看电影。而很多情况下,这个日程也是不能得到保证的。 ( http://www.aisixiang.com ) 阅读会不断拓宽你已有的视野,拓展你头脑和思维的疆界,令你的世界更加广阔深邃,也令你的语词更加丰富和生动。这个过程是很愉快的,新东西不停地进来,与已有的东西产生互动和交换,吐故纳新,激发出你的新想法,于是你被一次又一次地升级。 ( http://www.aisixiang.com ) 读书需要心 ……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