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

民主的印度或许终能超越中国

民主的印度或许终能超越中国 文章原标题:印度崛起:从贫民窟到购物中心;纪思道 文 郭承斌 译 作者:纪思道 来源:纽约时报 来源日期:2011-5-28 本站发布时间:2011-5-31 10:25:15 阅读量:1565次   我第一次造访加尔各答的时候还是一名来此徒步旅行的法律系学生,暂时居住在位于豪拉(Howrah,印度东部西孟加拉邦城市)贫民区里的一家青年旅馆里。当时我的相机只能拍下那里的影像,无法记录同样让人难以忘却的恶臭。   我在之后的25年里曾多次访问加尔各答以及印度的很多地方,不过,这些地方似乎都没有多少变化。中国每隔一两年就会有非常大的变化,有人开玩笑说中国的国鸟都成鹤了(注:鹤的英文crane也可指吊车);而加尔各答则还是那副老样子:城市残破衰败,打着赤脚的人在散发恶臭的河道旁拉着人力车。   对于我们这些信仰民主的人来说,这便是印度为什么令人感觉有些难堪的原因之所在,尤其是把它和中国相比较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在消除贫困这个问题上比印度民选政府的表现要好得多。印度能够接纳不同意见,但它同样也能容忍效率低下、疾病和文盲。   然而,在我今年去了印度和中国之后,我认为所有这些或许正在发生着改变。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步伐放缓,但印度经济如今正在突飞猛进,每年增长幅度超过8%。现在的印度就是一种”老虎经济”(tigereconomy)。   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Bangalore)周围的技术园区已经蓬勃发展了好多年,不过,正在发生改变开始走强的则是印度全国各地–甚至包括加尔各答。加尔各答的超高层塔楼、备有空调的新购物中心以及正在修建的基础设施让人目瞪口呆。   在本月举行的选举中,长期执掌西孟加拉邦(WestBengal)的共产党政府败选,该邦新当选的首席部长是一位名叫马马塔·班纳吉(MamataBanerjee)的精力充沛的妇女。身具超凡魅力的女性政治家在印度引领新潮流。在经历了最近数次选举之后,班纳吉也选出了自己的女性领袖。印度人口中现有三分之一处于女性首席部长的领导之下。   印度北部比哈尔邦(Bihar)过去的情况更加令人难堪。多年来,黑社会对当地政府的影响甚巨,致使政策法律形同虚设。我曾经造访过比哈尔的一家卫生所,那里的员工都将药品扔在地面的坑洞里,这样他们就不必去做分发工作了。我参观过比哈尔的一所学校,那里的教师向来都懒得露面。我还访问过一些村落,那里的匪徒可以随心所欲地奸淫妇女、掠夺财物和支配他人。商家纷纷撤离该地,绑架活动日益猖獗,比哈尔似乎已是无可救药。   然而,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比哈尔的状况从2005年逐步实现了逆转。那一年,一位名叫尼提什·库马尔(NitishKumar)的改革者成了当地的首席部长。尽管政府工作依旧效率极低,但是犯罪现象得到了遏制,贪污腐败也有所减少,当地经济正以两位数的速度蓬勃发展。如果说比哈尔邦能够使情况得到扭转,那么印度其他任何地区都可以和它一样。   印度依然远远落后于中国,它面临着巴基斯坦极端主义势力带来的威胁,它需要更加深化自己的经济改革,而且它还是乐意接受效率低下乃是宇宙的自然法则。印度的教育体系和医疗体系都是一种耻辱,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虽然孟加拉国相对更为贫困,但是她在这方面要比印度做得好很多。尽管如此,印度对这些方面进行改革已经开始。婴儿死亡率在逐渐下降,选民们也在努力争取更好的治理;从经济竞争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印度在未来几十年里拥有三项优于中国的有利条件。   第一,印度拥有独立的新闻媒体和联系基层群众的公民组织(这些在中国几乎不存在),它们正在渐渐成为打击腐败和效率低下的监督机构。我预感印度的政府腐败已经达到了它的最高点,其状况正处于逐渐减弱的趋势,但在中国,贪腐则是在持续恶化。我曾经尖锐地披露过印度的人口贩卖以及欺压妇女的陋行,不过,公民社会正在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可能会被人口老龄化问题拖慢发展速度,而印度人口年龄结构更为年轻的特点将会为其带来”人口红利”(demographicdividend)。印度人口过多依然是一大难题,所幸每名妇女现在只平均生育2.6个孩子,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下降。同样地,中国已经从允许妇女参加工作当中收获了经济利益,而印度才刚刚开始引导占其人口半数的女性成为正式劳动力。   第三,除开2002年在古吉拉特邦(Gujarat)爆发了不光彩的反穆斯林流血冲突外(注:这是发生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一场教派冲突,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事件中的死亡人数近1000,失踪人数超过1000,伤残人数超过2000,15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无法估算。),印度在处理涉及宗教和民族的紧张态势方面都表现得相当出色。在旁遮普邦(Punjab)滋事的锡克教教徒已被驱散。穆斯林已三度当选印度总统,并且在商业和电影业方面均有杰出表现;也许正因为如此,印度才成为了世界上穆斯林人口居第三位的国家(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不过她也拥有少量的圣战分子。当印度有时在克什米尔(Kashmir)表现恶劣之时,公民社会的监督机构便会迫使其端正行为。相比之下,中国内部的民族紧张形势还在继续恶化。   中国的领导人具有非凡的能力,而印度的民主主义者可以说还不具备这般能力。不过,在印度旅行的这段日子是一次鼓舞人心的经历:我预感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政体将会越来越令人引以为豪,而不再让人尴尬窘迫。   作者简介:纪思道(NicholasD.Kristof)是一位来自美国的新闻从业者、撰稿人和专栏作家,曾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他从2001年11月起在《纽约时报》开设评论专栏,因其揭露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的侵犯人权事件而备受外界广泛关注。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美国企业研究所:剖析中国失败的茉莉花革命

核心提示: 阿拉伯世界的 “ 茉莉花革命 ” 在中国的版本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网络上要求反抗中国共产党统治的呼声从可能的示威者那里获得的响应寥寥。然而北京的反应迅速而且夸张 —— 骚扰记者、关押异议人士、大力加强其原本就很严厉的网络审查。这些措施让中国内外的人感到困惑。为什么中国的领导人要过度反应?也许他们并没有。如果不解决在这场运动背后的那些因素,它们有可能会给政府带来的致命影响。未来的挑战将让矛盾的解决更为棘手。 来源:美国企业研究所, 2011 年 4 月, http://www.aei.org/outlook/101046 作者: Dale Swartz 联系电邮: dale.swartz@aei.org 译者:匿名 校对:南山   本文重点摘要: ・   中国共产党在过去的几个星期内已经严厉镇压了异议人士和活动家,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逮捕了言论无忌的活动家和共产党的批评者艾未未,这是中国出现了 “ 茉莉花革命 ” 呼声的后果。 ・   尽管中国短期内不大可能出现阿拉伯式的抗议,但这二者在一些底层的结构上却存在着令人惊讶的类似之处。 ・   虽然中国每年都会发生成千上万起的群体性事件,这场新的运动却让中共胆寒,因为它来自一个能量强大的源头,即:因为缺乏机会和政治自由而被阻碍的核心中产阶级。 ・   中国必须解决这些不满,否则其政权将面临致命的危险。 正文   4 月 3 日,中国的艺术家艾未未从北京机场消失。艾未未因为设计了如 2008 奥林匹克 “ 鸟巢 ” 体育馆这样的标志性建筑而闻名,他也是一位推动中国言论自由和对台上的中国共产党发出激烈批评的著名活动人士。当局后来确认他是因模糊不明的 “ 经济问题 ” 而被拘押。多数的观察者怀疑逮捕他是为了压制人权活动,而艾未未不是唯一一个 “ 被失踪 ” 的抗议者。身为异议人士在中国举步维艰,这个国家因为肆无忌惮地运用其政治和司法权力而名声在外。在过去的几个星期 —— 当世界的注意力集中在别处的时候 —— 中国政府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镇压。但是镇压的背后逻辑却相当令人不解。 镇压的起源很简单。在 2 月初,就在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权进入戏剧化的垂死挣扎的时期,开罗解放广场的照片在全球传播。其中有一幅照片,一名年轻人所举的标语上写着: “ 埃及人民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 ” 这并没有什么非同寻常 —— 只不过文字是用中文写的。 在埃及的阿拉伯文中,中文就象是天书一样,因此这则标语有一部分也是讽刺穆巴拉克对于其人民的呼声无动于衷。但是这幅标语被直接摄入了电视镜头,埃及的年轻的民主革命者们清楚地看到了他们的行动所具有的蔓延可能。许多人猜测,象中国这样一个强大的专制政体可能是 “ 茉莉花革命 ” 的下一站。【 1 】(艾未未在 2 月 11 日的推特上写道:“今天,我们都是埃及人。一个维持了 30 年,貌似和谐稳定的军事政权的坍塌,只需要 18 天, 60 多年的玩意儿,需要个把月呢。 ” ) 很快,在好几个中文网站上就出现了匿名的呼吁,希望在几十个中国的大型城市举行一系列抗议。这些 “ 散步 ” (因为所有的 “ 抗议 ” 活动必须预先通过当局的审批 —— 而且极少获批,散步是对 “ 示威 ” 说法的一种中式变种。)本来是声讨党没能为人民提供足够的福利和自由的最初步骤。 在第一次预定的周日散步中,在北京有几百人聚集在了京城最繁华街道的一家麦当劳的门口。但是多数只是好奇的旁观者和想要抢新闻的记者。除了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的出现让人意外,这场 “ 散步 ” 对中国内外来说,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都勉为其难。【 2 】真正在抗议的不超过几十人。在上海现身的人则更少,而在其他的城市就根本没有人出现。基于网络的组织者鼓励持续地进行散步,每个周日都去,积少成多。但是一周接一周过去了,没有人来。到三月的时候,很显然这场 “ 革命 ” 是一场可怜的失败。 在媒体的注意力转移到利比亚和日本地震上之前,评论家们已经认可了一种干巴巴的、简单化的论调,来解释中国为什么缺乏革命的热情: “ 中国不是埃及。 ” 【 3 】其逻辑就是,在阿拉伯世界政权就是问题所在,而中国政府已经主导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和社会变革,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数千万人从深刻的贫困中摆脱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中国人民会要推翻 —— 甚至只是质疑 —— 政权呢? 北京压制抗议者 —— 为什么? 中共一开始想要完全忽略这一事件,最终它在权衡之后,还是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社论,称中国 “ 绝对不是 ” 中东: “ 【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大国,全世界都刮目相看。这一切,是哪个政党领导的?是中国共产党。 ” 【 4 】 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结论不能涵盖整件事的复杂内涵。其实,整件事最令人意外的不是为什么人们的参与程度这么低,而是北京的迅速和夸张的反应。 在开罗的起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就发现所有的 “ 埃及 ” 相关信息被屏蔽或删除了。潜在的 “ 散步者 ” 们发现了数百名身着制服的警察和便衣警察,他们的数量(还有他们的设备)每周都在增加。在多数的抗议地点设置了路障。在北京,在学生们占多数的地区,地铁服务也被停止,以防止任何人前往其他地点。有影响力的人权和民主活动人士被拘押;根据一家宣扬人权的组织计算,政府已经逮捕了约 30 人,另有差不多的人 “ 被失踪 ” ,还有超过 200 人被 “ 软禁 ” 【 5 】。正象在埃及等其他地方,记者们受到了骚扰,有些被殴或拘押【 6 】。 对于外国专家和媒体来说,这样戏剧化的反应无论是从中共的公开声明中,还是从传统常识来看都显得奇怪。如果中国 “ 绝对不像 ” 埃及,为什么整个安全机构都为这样刚刚萌芽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运动而大动干戈? 天安门后遗症   有证据表明,北京的偏执狂式的行为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解释。首先是中国对于国内稳定的处理方式:它以它一以贯之的方式来应对。所有的示威都被视作是 1989 年天安门示威和后来的镇压的折射。最近的事件暗示党在那段动荡的日子里曾差点崩溃。从那以后,对待所有群众运动和未经认可的政治想法的经典反应都是镇压 —— 迅速且坚决地镇压。 阿拉伯人民的起义,特别是埃及的反抗在许多地方都和中国 1989 年的示威有着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针对无动于衷的政府而举行的大规模示威;拥挤的人群在国家广场前搭帐篷露营,针对腐败和统治者而高呼的口号。 在后天安门时代,中国的国安机构就已经变得非常复杂,并在镇压如茉莉花抗议这样的未经允许的异议行动方面颇为高效。这部分要归功于国安部门获得的天量投资上;根据中国的财政预测,在这部分所花的费用超过了军费【 7 】。但是其高效还因为政府有大量的机会进行实践。中国每年都有超过 9 万起群体性骚动; 2008 年的西藏和 2009 年的新疆穆斯林暴动在严重性上尤其引人注目。也是这些锻炼让国安在限制记者接触 “ 敏感 ” 区域和有选择地关闭互联网及移动电话服务方面走在 [ 世界 ] 前列。 虽然在今年的中东革命中,媒体与互联网在时机选择和扩散方面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中国这两者都没能获得同样的影响。象半岛电视台那样的阿拉伯地区卫星网络,根本无法抗衡北京管理的中共宣传垄断。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外国媒体圈中人发现他们对中国的接触被切断了(尤其是在北京)。当然还有中国闻名于世的互联网审查系统 —— 在这里西方的社交网站(如脸书和推特)都被屏蔽了,很多其他的站点受到严格限制。对 “ 茉莉花 ” 的搜索结果也被屏蔽。(一些中国的网民发现在一则被禁播的视频中,胡锦涛唱起了一首爱国的很受欢迎的民歌,歌名就是 “ 茉莉花 ” 【 8 】。)据报道,象 Gmail 这样的受欢迎的 email 服务受到了防火长城的干扰。总体上来说,这些行为看起来不像是短暂的限制,而是对于信息控制的更为收紧的做法。一个特别令人吃惊的例子是,中国最富盛名的大学宣布他们将对 “ 有激进思想 ” 的学生进行 “ 会商 ” 【 9 】。 更深层的困境   审查和压制媒体造成了信息匮乏,武力展示让那些可能的抗议参与人避而远之。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不管不问,这场运动会扩散吗?政府的反应清楚地表明中共担心会是这样。这就引出了对强力镇压的第二种推理:中国面临的问题比当局公开承认的要大得多。 考虑一下示威者建议提出的口号:“我们要吃饭、我们要工作、我们要住房!”和“我们要公平、我们要正义!”这些要求机会和法治的呼吁既不极端,也没有颠覆性。但是,这些却和埃及、突尼斯、利比亚和其他地方对变革的呼唤非常接近。 这些问题反应了中国的什么情况?一些是短期的。上涨的食品价格因为北方持续的旱情而恶化,这仅仅是高涨的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标。通胀侵蚀了中国普通老百姓这些年来所增加的经济收入【 10 】。中国沿海的房屋价格飙升,远超过了收入增长的幅度(在 2005 年 -2009 年期间翻了三番还多【 11 】。)房地产 “ 泡沫 ” 尤其让男青年们烦恼,因为能找到一个好媳妇的由来已久的前提是要有一套房子。 中国的体制上的结构弱点也是一大挑战。外国报道常常把这个国家描绘成名副其实的繁荣之国,有着大量的工作机会,收入也很高。但是这种传统想法只在很少一部分人口身上有效。中国每年毕业的 600 万大学生中的大部分都要费尽心思才能找到工作,因为他们受训可以从事的白领服务业规模太小,无法接纳所有的毕业生。过剩的劳动力也就影响了他们的潜在收入;在过去的十年中,这群人的收入基本保持未变。奇特的对比是,没有经验的农民工在同期内的收入却翻番了【 12 】。 从内陆的农村转移到繁荣的沿海城市的动力是强劲的。尽管政府频繁干预,农村居民的收入只是城市居民的 1/3 多一些。但是户口制度限制了农村居民合法地向东部迁徙,因为他们必须获得合法的许可才能得到必要的入学、住房和其他重要的 [ 城市公共 ] 服务。即使这样,还是不断地有人愿意承担这种风险。政府最新的统计是,这种 “ 流动 ” 人口现在已经达到了 2.2 亿。这一统计数据既反映了社会不稳定的风险,也反映了中国人口中严重的不平等。 在一个不均衡的社会中必有人占据顶层 —— 中国的情况是,没有人比党员们更适合成为顶层人物了。毕竟是他们控制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国有企业,在拉动中国 9% 的 GDP 年增长率中,国企是一个重要因素。(新出现的创业型的中产阶级的利润则不丰厚。)但是要说既能加强权力,又削弱其合法性的利器,没有比腐败更强大的了。腐败对中国政治来说可谓司空见惯;传统的关系总是由丰厚的贿赂和回扣作为润滑剂。公然的盗用及挪用公共资金等行为耗费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学者裴敏欣估计中国至少有 3% 的 GDP 被用于此【 13 】。(为了便于理解,这个数字相当于越南和孟加拉的经济总量相加。)中国的许多公共抗议和不满可以追溯到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特别是与房地产相关的案例上。 对政权的新威胁   腐败、分配不均、失业和通胀都可能给中国埋下动乱的种子,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足以完全解释北京对茉莉花的恐惧。第三大原因更能说明问题:这种抗议运动是从根本上不同往常的。历史上来说,中国最为经常的威胁是来自于周边,和蒙古、满族、俄罗斯在中亚边境上的交战都是例证。这种趋势一致持续到如今新疆的穆斯林骚乱、西藏暴动,(在许多中国人的眼中)这都是由外国媒体鼓吹的煽动引起的。 阿拉伯之春和这些都不同因为它完全是一种内部的现象:公民中对于政府的运作和代表性的不满。中共那套中国经济的发展会保护自己的论调被埃及发生的一切否定了 —— 毕竟埃及的生活水准在过去几年中显著提升了。但埃及人民认为这太晚了,也是不够的。 党从来还没有处理过来自于核心族群,占 90% 人口的汉族对其统治的挑战。毕竟上一次发生的时候是在 1949 年 —— 血腥的、历时 20 年的内战的高潮。与之对比,天安门事件则是一个很小规模的事件,主要由身为党员们的孩子们的精英学生所主导。阿拉伯之春很大程度上是由两种人推动,一是受挫的经过教育的年轻人(中国也有不少);二是因为缺乏自主权力而感到沮丧的中产阶级。(正是中共竭力想拉拢的群体)在将近 30 年中,中共和中国人民之间的社会契约相当简单: “ 让我们掌握政治权力,我们可以让你们富起来。 ” 这一政权是否真的为了遵守承诺而提升了所有人的生活水准?它是否能保持这种增长速度?如果不能,它所依赖的支持者们可能会认为它没做的事太多了 —— 而时机也已经错过。 而且,对中国政治来说,这也是一个敏感时刻。胡锦涛这一代领导人在明年将下台,白热化的权力斗争在 2012 年的人大会之前已经上演【 14 】。过去的经验证明中国的领导层需要努力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保持步调一致,如 1989 年的天安门抗议和 1966-76 年的文革当中表明的那样。主要的派别都觉得地位不稳,而努力想发挥影响;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这个政权的行为说明它有相当程度的不安全感,而且也不愿修复局面。 结论 最终,中国必须学到导致苏联解体的教训:在处理当前非常困难的问题时,一味地拖延最终只会出现不可想象的结果。 事实上,可供中国解决 “ 骚乱苗头 ” 的窗口期正在很快关闭,因为若干长期的趋势都不利于这种解决。 从人口学上来说,中国的工作适龄人口在三年后就会达到峰值,然后就会下降,这会严重影响到中国最大的竞争优势(便宜、充足的劳动力)并减缓经济增长。中国不断减少的在职年轻人将被迫照顾越来越多的老龄父母和祖父母;从现在到 2030 年,超过 65 岁的人群数量会翻番【 15 】。而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意味着中国能提供的退休金或健康保险寥寥无几。当中国不断消耗自然资源、污染河流和空气的时候,环境问题也会大量出现。收入不均和腐败也不会自己消失 —— 如果置之不理的话,它们会继续扩散到不可控制的程度。 这并不是说中国的未来已是命定的悲观结局。几十年来,中国的确挫败了许多崩溃论者们提出的预言。中国在抵御由茉莉花革命提出的挑战方面是成功的 —— 至少从短期来看是如此。但是未来数年内严重的、正在逼近的问题意味着中国的统治者必须立刻行动,应对中国人民面临的问题。否则,即使是无穷无尽的安保资源也不足以延缓这个政权所面临的严重挑战。   注释(略) 1. In the mold of the “color revolutions” that swept across the state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in the early 2000s, Tunisia's uprising was frequently labeled the “Jasmine Revolution.” (This year's Middle Eastern uprisings first began in Tunisia.) While most people now refer to the Middle Eastern phenomenon as the “Arab Spring,” referring to “jasmine” in China has persisted, owing to the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affinities for the term. 2. “Jon Huntsman, US Ambassador to China, Spotted at Jasmine Revolution Protests in Beijing [Video],” Huffington Post, February 24, 2011. 3

阅读更多

《外交政策》:第四波民主化浪潮真的来临了吗?

核心提示: 阿拉伯世界在这段时期里的变化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界限分明。在即将到来的数年里,我们会看到多个循环 —— 持续起伏的斗争会塑造出阿拉伯世界的未来政治格局。 来源:《外交政策》, 2011 年 5 月 22 日, http://goo.gl/AmiP4 作者: Larry Diamond 译者:匿名 校对:南山   【作者简介:拉里 ・ 戴蒙德( Larry Diamond )是胡佛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和弗里曼・斯普吉利( Freeman Spogli ) 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斯坦福大学“民主、发展与法治中心”主任,《民主杂志》的共同编辑之一。】 今年一月,突尼斯总统本 ・ 阿里和二月份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倒台似乎融解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冬天。看起来腐朽不堪的阿拉伯独裁者们正在所谓的 “ 阿拉伯之春 ” 中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很快这就和 1989 年形成了类比,那是另一个政治空间——东欧的解冻期,那里的独裁政权一个接一个地垮台。而现在,阿拉伯世界出现类似的民主转型浪潮的可能性终于有了可能,尤其当你考虑到以前的转型都是在某个地区性的范围内发生的:葡萄牙、西班牙和希腊都在 1970 年代中期实现了民主化;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在此之后不久实现了民主化;韩国和台湾很快在 1986 年的菲律宾政治开放后步其后尘;接着 1990 年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也出现了改革的浪潮。所有这些都是全球民主化 “ 第三波 ” 中的一部分。三月,许多学者和活动家理所当然地认为 “ 第四波 ” 开始了。 但是,两个月之后,一股 “ 倒春寒 ” 似乎又席卷了这一地区的某些地方。这可能会是持续性的。当然,以前的地区性民主化浪潮肯定也曾遭遇专制体制的强硬派、反对势力和引向歧途的民族主义势力。但是,多数的阿拉伯政治转机和其他地区的相比,收紧得更快也更猛 —— 除了前苏联,在那儿大部分的新兴民主政体都快速地回到了独裁。 如果说突尼斯还可以作为谨慎乐观的基础的话,那么埃及的情况就已经很令人担忧。埃及的高级军官阵营当前控制着政府,并不想协助进行一场真正的民主转型。他们试图通过在当地制造状况来诋毁民主,让埃及人(和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乞求强人回归。统治官员们对堆积如山的宗教和党派纷争(还有大量爆发足以令人紧张的犯罪行为)视而不见。军队努力地逮捕成千上万的解放广场的和平示威者,并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在军事法庭上对他们进行审判。(四月份,一名被拘押者、博主 Miakel Nabil 被判入狱三年,因为他 “ 侮辱军队领导 ” 。)但同时它却宣称对不安全感的蔓延无能为力。许多埃及人认为这是军方有意为之,想要在民主落地生根之前就削弱它。 预定于 9 月份的议会选举不大可能有所帮助:新的政治势力没有机会能及时建立起有竞争力的党,以及构建出进行竞选活动的机构。穆斯林兄弟会最初说只打算参选议会的三分之一席位,现在则宣布其目标是获得半数席位,还为此专门成立一个新的政党(自由正义党)。如果选举制度仍然保持多数获胜的原则,穆斯林兄弟会可能会赢得所参选席位中的大多数(可能达到议会总席位的 40% ),其他席位则会由地方势力代言人和前任穆巴拉克的民族民主党的中坚分子瓜分。 在这一地区的其他地方,巴林的逊尼少数派君主政体选择镇压和平抗议,逮捕和折磨那些有可能与其达成未来权力分享协议的人。有伊朗的积极支持和美国、以色列在某种程度上的莫名允许,叙利亚的总统阿萨德发动了一场缓慢的屠杀,这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在也门,政府已经瘫痪,食品价格在飙升,国家正在放任自流。也门的总统萨利赫看到了穆巴拉克的下场,于是玩起了拖时间的游戏,但是他的合法性无可挽回地流逝了,而他也缺乏阿萨德那样的发动镇压的能力。 当然,不是所有的该地区的国家都被这股显而易见的寒流笼罩,一些国家仍然可以躲在避风港。约旦和摩洛哥还没有陷入危机,但可能很快会陷入。这两个国家都有着和突尼斯和埃及一样的、能把看似稳固的独裁政权推翻的条件 —— 对腐败、事业、社会不公、封闭的政治体系高居不下的挫折感。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目前还没有面临大规模抗议,因而处于可以发动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进程的位置:修正选举法、遏制腐败、给予人民更大的自由。但是,少有证据显示他具备通过这一途径将国家带入现代化的远见或政治自信。 摩洛哥的国王默罕默德六世在国内仍受到尊重,在国际上则被认为是改革者。但是他甚至比阿卜杜拉更为虚弱、有气无力。他不愿意制止围绕着君主政体的既得利益群体,也不愿意放弃该国高度集中的财富和商业所有权。相反,他的卫队、皇家的小圈子和商业寡头们反对要求信任和改革的呼吁,进一步将国王孤立起来,激化了在表面的平静下正在聚集的政治风暴。 目前,这两个君主政体正在走上老路:成立委员会来研究政治改革而不是真正迈向政治变革。这个游戏不可能一直玩下去。正如前约旦官员最近向我私下里评论的那样: “ 每个人都希望国王在统治方式上能出现真正的变化。如果这些变化没有发生,这个体制就会深陷危机。国王不能一直只空谈改革,而不行动。 ” 多年来阿拉伯世界的学者们都在说,这一地区的多个压制性政权(不仅仅是为数千名王子们捞油水的沙特王朝)要么是寻求民主改革,要么就内部一直腐败下去,直至被推翻。最终,今年避免了革命的那些政权也面临这相同的选择。那些重新加强的专制体制只能苟延残喘。理论和政治实践都告诉我们,缺乏合法性的政权是无法长期维持的,而利比亚、叙利亚和也门的独裁者们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即使现在不被推翻,在未来的数年中也在劫难逃。但是, 如果约旦和摩洛哥的君主体制能够把自己残存的政治合法性用于进行民主改革,它们仍有可能幸存 。这就是说,即使阿拉伯之春乍暖还寒,最终它还是会带来根本性的政治变革。但是民主是否是最终结果,则部分取决于这些事件会如何演变,以及这些政权和国际角色与反对力量的互动。 除了在这一地区不时爆发的短暂战争时期之外, 美国还从来没有面临过更迫在眉睫的一系列机会和挑战:民主发展的可能前景,和非常实际的伊斯兰掌权、政治混乱和人道灾难等风险同时并存。阿拉伯世界的各个国家在政治结构和社会情况上大相径庭,美国找不到一种包治百病的 “ 万灵战略 ” 。但是有几条基本原则应当在所有地方都适用。总体上来说,以及在许多特定案例上,奥巴马政府必须明确地、持续地谴责所有对和平抗议的暴力镇压。这些言辞应当与后果联系起来,以加强它们的可信度。例如,在利比亚,美国发现了并冻结了对暴力镇压应负责的高官的海外资产。另外,禁止了他们及其亲属赴美,并让欧洲也如法炮制。在过去的几天中,奥巴马政府采取了行动,冻结阿萨德和其他高层叙利亚官员的个人资产。在极端情况下 —— 利比亚是其中一种,现在叙利亚正在成为另一种 —— 美国可以对联合国安理会施压,将一些人送上反人类的国际法庭。 当阿拉伯政府对和平示威者采用武力的时候,美国和欧洲应当停止向他们提供武器。西方国家一直都在向这些政权,比如说也门的萨利赫,销售(或赠送)镇压工具,包括:催泪弹、炮弹、狙击步枪、近距离攻击性武器、火箭炮和坦克。虽然萨利赫在某一时期可能是对抗恐怖分子的有价值的资源,现在他已成为了负担。这种交易的告终让美国对巴林(另一位受赠者)和也门的领导人发出明确的信息,如果他们想要以武力骚扰或随意逮捕和平的民主示威者,至少他们不能用美国的枪炮来干这个。 现在迫切需要以调停来打破统治者和反对派之间的僵局,找到办法让本地区剩下的独裁者逐步交出权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意识到联合国在阿拉伯的反抗运动中应起到积极作用,于是他开始派遣有经验和有能力的联合国官员参与也门和其他地方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对话。这些外交官可以协助提出抗议者能接受的政治妥协方案。美国应当鼓励联合国的这些冲突调停努力,弥合对立政治派别之间的不同势力,帮助政府扫清通往可信赖的政治选举的道路。因为联合国更为中立,它的国际角色最适合进行调停,也可以召集专家进行机构设计,为起草宪法提供技术支持。 美国的外交家们有自己的事要做:他们可以打通资金和实际支持的通道,为不同的角色提供会面和讨论分歧的机会。他们也应该为人权、公民社会和民主进程而呼吁。这种道义上的表达和实际的支持在其他国家,比如智利、菲律宾、波兰和南非的转型中都起到重大的作用,虽然阿拉伯世界有着独特的敏感性,但是持续进行的反抗运动对美国的大使来说提供了非同寻常的机会,与其他民主政体的代表一起向阿拉伯的独裁者施压,支持阿拉伯的民主人士。 美国应当帮助阿拉伯的民主人士进行培训和资助,让他们得以保存实力,同时督促他们互相合作。这不仅仅意味着要对公民组织提供更多的拨款。当然会有对资金方面的需求,但是,如果美国给它们太多的钱,会使得它们被人认为是 “ 美国爪牙 ” 从而失去信用,或被腐败吞噬。援助应当有多样化的来源,提供核心的(而不是基于项目的)资金给有着可靠的推进民主变革历史的组织,还必须被仔细监督,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最后,考虑到埃及对整个阿拉伯地区有着巨大的地理重要性和政治影响力,在针对整个阿拉伯世界民主变革的宏大战略中,与埃及的互动将是至关重要的。除了援助和积极监督政治局势的变化,美国必须对埃及军方发出明确信号,美国不会支持对民主进程的故意破坏,回到专制体制对美埃的双边关系来说会有严重的后果,包括影响美国未来军事援助的流向。美国不能让埃及军方玩巴基斯坦军方的 “ 两面派 ” 游戏,否则埃及就会在两个层面上变成又一个巴基斯坦:军方在民主的假面下统治国家;以及军方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一会儿是我们的朋友,一会儿又和我们的敌人 —— 埃及内部的极端伊斯兰势力和外部的哈马斯 —— 搅到一起。 阿拉伯世界的这段时期的变化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界限分明。在即将到来的数年里,不会仅仅是持久的暖阳或寒风,我们会看到多个循环 —— 持续的起伏斗争,塑造出阿拉伯世界的未来政治格局。这对美国的利益影响重大。 [ 美国 ] 从未如此地急迫地需要稳定的原则、清晰的理解和长期的战略思维。  

阅读更多

要不要给独裁者留条退路

要不要给独裁者留条退路 ○本报特约撰稿 陆马 段欣毅 2011年05月27日   01 版 青年参考)   埃及示威者将脚踩在前总统穆巴拉克的画像上    □图片来源 CFP     与更早被推翻的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选择流亡国外不同,穆巴拉克下台后,与家人继续留在埃及,从开罗来到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      两种选择的结果截然相反。      如今,本·阿里和妻子在沙特阿拉伯过得想必不错,批评者说,在逃跑时,他的妻子已经收集了1.5吨黄金(价值7100万美元)。而穆巴拉克则受到警方监控,躺在沙姆沙伊赫一家医院的病床上,并面临指控。      倒台以后,独裁者应何去何从?国际社会对此事争论已久。一些人认为,为独裁者留条出路将有助于解决一些僵局并减少流血冲突。近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题为《你可以逃,但你能躲哪儿呢?》的文章,文章称,随着国际法和国际条约大量涌现,加上国际刑事法庭地位上升,对下台的独裁者来说,安全的避难所越来越少。      为独裁者留退路可使变革更平缓      《经济学家》文章称,这使那些下台的大人物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留在国内有很大风险,穆巴拉克的例子或许可以证明这一点;另一方面,过去曾被认为是“安全”的避难国家,如今大多因引渡条款和人权公约的约束,会选择把这些“大坏蛋”送回原籍或是交给海牙国际法庭。      过去,比利时的滑铁卢就是一个深受退位专制者喜爱的天堂,也有一些人会选择到法属里维埃拉地区游荡。像法国和比利时这样为独裁领袖提供避难所的国家一度表示,为独裁者提供一条可以走的活路,可以防止流血,并使他们所在国家的变革更平缓。      但如今,位于这个列表上的国家越来越少了。      对于阿拉伯世界的专制首领来说,沙特阿拉伯仍然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除了本·阿里之外,乌干达名声不佳的前独裁者伊迪·阿敏一直生活在这里。这个王国长期以来都对穆斯林统治者怀有宗教上的责任感,而不管他们犯过什么罪行。虽然阿敏从没有获得正式的避难手续,他却获许到处旅游,包括在吉达港旅馆和别墅里度过23年。      也有人认为,接受这些不光彩的客人,是一些国家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纽约大学政治系教授布鲁斯·布诺的新书《独裁者手册》9月份将会出版。在书里,他建议建立一套妥协机制:如果独裁者面对反对时能保持克制而不屠杀平民,国际法应该为他们提供某种形式的退出机制。如果有这种退路,他说,当初西方也许能说服萨达姆离开伊拉克。此外,如果西方国家能提供除审判之外更有吸引力的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也许也会更快下台。      流亡比起留在国内更“实惠”      通常情况下,政治强人倒台后,如果不流亡国外,极有可能遭到国内反对力量的政治清算。遭到清算的后果轻则私人财产严重损失,重则面临牢狱之灾,甚至连个人生命也无法保障。      环顾世界,这样的前车之鉴,各国比比皆是。1999年,前南斯拉夫领导人米洛舍维奇抵挡住了多国部队78天的空袭,但在隔年选举失败后仅数月就遭逮捕。2006年,他在审判尚未结束时猝死于海牙国际法庭。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也在巴格达沦陷后数月被美军擒获,关押两年多后被送上绞刑架。      比较起来,流亡国外对他们来说,倒是一条更实惠的路。      2006年,泰国前总理他信因国内兵变流亡海外。即便如此,泰国国内的亲他信力量仍多次组阁或发动“红衫军”示威,对他的对手形成强大的政治压力。在今年即将举行的新一届泰国大选中,他信的妹妹又被推选为总理候选人。      与他信类似的,还有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以及被他发动的政变赶下台的巴基斯坦前总理谢里夫。前者在2008年被迫辞职后一直流亡海外。但目前,他仍然遥控国内亲信筹组政党,并盘算着在2012年回国参加大选。而谢里夫也曾在海外流亡多年,在穆沙拉夫政权难以为继时,又回到巴基斯坦,凭借其组建的政党成为巴政坛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而穆巴拉克则在没有和反对派达成豁免协定的情况下,选择留在埃及。这为他受到清算埋下伏笔。此外,有评论称,穆巴拉克受到清算,可能会成为独裁者拒绝主动下台的一个诱因。       往哪里逃是个难题      目前,敘利亚阿萨德总统与也门总统萨利赫、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都属于被认为应该下台并受到驱逐的统治者。      卡扎菲的问题最受关注。据法新社报道,早在3月,欧洲国家的政客就提出了默许卡扎菲流亡的计划。英国《独立报》网站则透露,英国愿意与卡扎菲做交易,允许他逃过指控,前往庇护地避难。据说,英国有不少人支持让卡扎菲离开利比亚并结束冲突,允许他享受诉讼豁免权,并在另一个国家度过余生。此后,美国《纽约时报》也在4月18日报道了美国官方的相似态度。      卡扎菲看上去有很多选择,但不包括沙特阿拉伯。《经济学家》称,当该国国王阿卜杜拉还是王子的时候,卡扎菲曾经试图暗杀他。      乌干达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的发言人第一个公开表态,欢迎卡扎菲移居到这个东非国家。这也许将受到西方国家的欢迎和喝彩——他们正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发愁。      此外,西方国家老对手,比如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和尼加拉瓜总统的丹尼尔·奥特加,也纷纷强调了他们对卡扎菲的支持。由于白俄罗斯被怀疑向利比亚提供了武器,因此有分析认为,它也许会为卡扎菲提供避难。      此外,据《经济学家》报道说,经采访过很多被驱逐的独裁者的意大利记者里卡多·奥利奇奥建议说,如果阿萨德和萨利赫举棋不定,他们可以考虑一下那些“几乎没人承认的小国”,比如自己宣布独立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通常被认为是摩尔多瓦的一部分)。他说,这样的地方很少需要为什么国际责任操心。      [链接]      “清算”穆巴拉克们      ◆4月13日,穆巴拉克及他的两个儿子被埃及检察机关以涉嫌贪污、挥霍公款、滥用职权谋私等罪名逮捕。      ◆5月5日,前内政部长哈比卜·易卜拉欣·阿德利贪污及洗钱罪名被判成立,获刑12年。      ◆5月10日,前旅游部长贾拉纳被判腐败罪名成立,获刑5年。      ◆5月13日,穆巴拉克的妻子苏珊遭拘捕,数日后,在将价值约400万美元的财产上缴国库后,才得以获释。      ◆5月18日,有媒体报道,穆巴拉克已宣布将其名下1.43亿美元银行存款捐献给政府,以期获得特赦,但埃及军方随即否认了这一传言。   来源: http://qnck.cyol.com/html/2011-05/27/nw.D110000qnck_20110527_1-01.htm 等待食物:本周早些时候,位于苏丹南北分界线上的阿卜耶伊地区爆发激烈战斗,以致成千上万南苏丹民众逃离家园。图为周四,在南苏丹Mayan Abun村的一个难民安置点,妇女们正在排队等候领取分发的食物。 前逃犯:周四在塞尔维亚,被起诉犯有种族灭绝罪的前波黑塞族(Bosnian Serb)部队总司令拉特科·姆拉迪奇(Ratko Mladic)在逃亡十余年后被捕。姆拉迪奇被指控策动了1995年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杀害了约8,000名穆斯林男子。图为周四,一个男孩从姆拉迪奇头像的涂鸦旁走过。 寻找:上周日,一场强劲的龙卷风席卷了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市,造成至少125人死亡。图为周四,安吉·埃尔伯特(Angie Elbert)在她祖母位于乔普林、已被损毁的家中寻找可用物品。 类别: 转贴   查看评论

阅读更多

商业巨子王功权“私奔”真相曝光

商业巨子王功权“私奔”真相曝光 身患重疾被迫现身 2011年05月27日 19:11 郭蓬蓬 周斌 21世纪网   从一位受人景仰的投资界大腕,到万人唾骂的“道德败坏分子”,需要多长时间?   对于王功权来说,这样的转变,只需要一天。   私奔只发生在那一天,但是私奔的种子,20年前就埋下了,一个成功男人,出轨之后,与发妻离婚、再婚后,遭遇第二任妻子的不信任和家庭暴力、最后无奈之下,选择私奔。   私奔之后,由于手机遭遇定位,不敢开机,又怕朋友和合作伙伴猜测是莫名失踪,便选择通过微博公告天下。   这是一个无奈的困局。作茧者自缚。   很多人将此事当做一个娱乐事件,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却能够看到其中的悲剧成分。在王功权的身上,体现了一种纠结和矛盾,一方面,他身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者的优质企业家形象,另一方面又在家庭生活中沦入道德困境,徘徊于两个极端,在煎熬中度日,可能也是最终迫使他义无反顾,孤注一掷走上“私奔”道路的原因之一。而公众如何看待他在公德与私德上的背离,是否会因此对他彻底否定,恐怕也是他一直无法释怀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哪怕在遭遇铺天盖地的指责之后,王功权仍然试图为自己辩解。   从王功权身上,其实应该引起的反思,是关于公德和私德边界的辩论:一个私德有问题的人,到底有没有权利来呼唤公德?公众又该如何看待和对待这类人自身的矛盾与困境?我们是否必须要求,那些致力于推动公益和社会进步的人,必须是道德上毫无瑕疵的君子?    一场昭告天下的“私奔”   5月16日23:21,王功权在他的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各位亲友,各位同事,我放弃一切,和王琴私奔了。感谢大家多年的关怀和帮助,祝大家幸福!没法面对大家的期盼和信任,也没法和大家解释,也不好意思,故不告而别。叩请宽恕!功权鞠躬。”   这条围脖引发了欣然大波,作为私募股权投资界的顶尖人物,竟然在围脖上发布“私奔”这样的消息,实乃惊世骇俗之举,这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当时猜测纷起,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场恶作剧,甚至有人怀疑王功权微博被盗号。还有人怀疑,王功权是为了和王琴合作成立一家新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将“私奔”演绎为“投奔私募”。   不过这些猜测,最后却都被王功权自己推翻了,两天后,他再度在微博上发言:很多亲友担心我是因长期发表敏感言论和参与许志永等发起的争取教育平等权等活动而被政府失踪,奔走打探,甚至要报案、请律师、呼吁抗议等,再加上有太多不能再履行的会议约定或各种责任承诺,不便开机一一道歉,只好以微博方式一并告知私奔真相,以解众惑。至于被大家谩骂谴责致身败名裂,我无所谓。   这则当事人的确认声明,把私奔从一个猜测变成了事实,并且真真实实地挑战了人们的心理底线。网络上气势汹涌地、迅速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是批判谴责王功权、违背道德观念以及缺乏社会责任感,不顾对妻小的伤害,只求自己快意。另外一派,则认为王功权是为了爱情,放下数十亿身家,若非真爱,焉能如此,这在当下实属难得。他的微博被转发数以万计,评论更是数万计,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参与这个事件的讨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却很难说服对方。   如此喧嚣的争吵,在延续一周之后,终于渐趋平静,慢慢地,私奔事件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私奔背后的真正原因,以及当事人的种种心理历程,人们似乎也已经不去关心。   5月26日晚,在中国南方某大城市,王功权和他私奔的爱人王琴以及另外一位朋友,奔波在这个城市里,寻找一个落脚之处,他们害怕媒体发现行踪,也害怕被公众发觉,为此他们不敢用自己的身份登记入住酒店,他们的朋友陪着他们先后转悠了四间酒店,终于在一个偏僻的招待所住下。   但是王功权不得不露面,在私奔之前,他已经身患一种名为“红斑狼疮”的重疾,在宁静的乡村呆了一段时间后,携带的药物已经用完,而这位朋友从北京带来的药物,对他已经失效。他不得不寻找一家医院,继续治疗。   这种疾病,最早在中国公众当中广为人知,是源于台湾一名网络作家——痞子蔡那部著名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小说描写了一个大学生在网络上认识一位名为“轻舞飞扬”的女子,然后,最后却发现这位年轻的女子身患“红斑狼疮”的疾病。这个故事最后以悲剧收场,感动了无数的人。   没有人想到,这样的情节,竟然会在王功权身上上演。生活如此充满着吊诡。让一个坐拥身家数十亿的人,患上这种疾病,然后与自己所爱的人私奔。   这不是童话故事,这是活生生的现实。若非亲眼所见,绝难相信。    他为何私奔?   王功权私奔的原因,一直是众人猜测的一个谜,直到5月20日,王功权在他微博上又发布了两条信息,将其婚姻状况做了交代。这两条微博内容如下:   5月20日 09:48   王功权:刚和前妻杨雪峰通了电话。她提醒我注意安全、处理好各方面待办问题。她是我吉林工大的校友,我和她1982年相识,1983年相恋,1986年结婚,1987年生一女,1988年随行海南,1991年参与创办万通,1994年始赋闲相夫教子。2005年因我犯生活作风错误严重,她开车把我拉到民政局离婚处,坚决地把我开除家籍。   当天晚上10点,王功权再度发微博   5月20日 22:04   王功权:我有第二次婚史,有现妻。她爱我多年,人也不错,深情、俭朴,教子有方,曾在国泰君安[99.28 0.00%]证券公司工作,也曾为营救民权人士而和我东奔西走。但在控制丈夫问题上她义无返顾,手段先进,不惜代价,做事出手又狠又快。我非常怕她。   这两条信息,一方面交代了其婚姻状况,另外已经隐隐约约地透露了他私奔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我非常怕她”。   后来,我们从王功权的好友处确认了这一点。实际上,这位王功权的好友,随后在自己的微博中已经将部分情况公诸于众。   但是,也许是公众的热情已经消退,又或许是大家已经对这个事件表达完了各自的看法,他们不愿意再去为这个事情伤脑筋,所以,本该是再度引发争议的事件真相被还原后,反而被遗落在信息的海洋里。   这位王功权的好友,实际上已经把这个故事的过程做了细致的梳理,一个成功的男人,出轨,有了私生子,后被结发妻子发现,坦白后离婚,第二任妻子,从贤惠到猜疑,严加监控、甚至遭遇家庭暴力。因为被怀疑外遇,导致男主人公数次在公司出现时脸上带伤,这位男人“很怕她(妻子)”,后来遇到新的知己,可以倾诉,最后选择私奔,并且昭告天下。   (注:以下内容引自“冬眠熊2010”——天下公言文化传媒研究员李伟东 《中国改革》杂志社原社长的微博,已获其授权转载。)   这位王功权的朋友,以十二个猜想的方式,完成了这个故事的叙述,“私奔”,的确是在5.16那一天发生的,但是,“私奔”的种子,在二十年前就埋下了。   1、20年前,在那个企业家都有点成就也有点出轨的年代,你犯了个”生活作风错误",犯同类错误的很多人都平安渡过了那个躁动的年代,现在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而你却为这个行为的后果付出了20年,因为有了一个孩子,你决定为这母子终生负责。   2、但这位母亲并不想麻烦你也不愿破坏你的家庭,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生活。直到发生了一个意外,这个不幸的男孩儿脑袋受伤成了弱智儿童。你向发妻坦白了这事,发妻很大度。你给孩子安排了特殊教育学校。   3、但是,随着这位女朋友年龄增长,她越来越觉得自己将面对一个残破的人生,单身女人带着一个弱智儿子,过年回老家得撒谎说丈夫在国外。她终于向你提出了一个要求:不要婚姻但再要一个孩子,于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出生了。这个女儿5岁时就在香港获得全国少年儿童音乐艺术大赛唯一金奖。   4、女儿出生后,女朋友慢慢改变了态度,开始争夺你,经常到你家门前迫你出来或到公司把你劫走带回她的家(经常是大庭广众面前截你,你是知名企业家不便挣扎),发妻忍无可忍把你开除了。离婚后你等发妻三年期待复婚,但发妻很决绝。后来你终于和女友结婚并去了她家乡成为一个久别归乡的丈夫。   5、新婚后妻子很贤惠,孝顺长辈,教子有方,对你很爱,多年磨难修成正果,只有一条要求:你已年龄不小,不能再出轨,要看住你。她每天定位你的手机,天南海北都会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出差上了飞机突然发现邻座是她,你在宾馆她会半夜敲门进来。你接受女记者采访她会悄然出现在邻座。   6、你的卡她都绑定,你花钱她就知道,并记录你的所有行踪让你说清楚都做了什么。直到开始厮打,而且你不便下重手所以每次你都被打败,多次脸上带伤出现在公司。你有悔意,想念前妻,你不想让女儿看到这场面,你数度离家出走。开始又有了可以倾诉的女友,一位企业家。   7、妻很快发现了,而且证明了紧盯的必要性,数度搜截,愤怒出手。你说,离婚吧,形成了协议,签字那天,面对孩子和多年追随你的她,你心软了。但你很快发现囚徒般的生活依旧,你无法放弃新的希望,再次找机会和新女友见面,但又被定位了,你不敢回家面对厮打,这次你私奔了。   8、拔掉手机卡,躲进乡间,让她找不到并不再回头。但亲友同事还有一大堆业务等待,你必须有个交代,你想到了微博,你只好在私人空间公告了~~轩然大波!!!你本不想炒作,也不想让公众舆论伤及妻子,你认为都是自己的错。但必须说明为什么,你尽量简化说,辞不达意,还是被口水淹没了。   9、困守乡间,不知怎么办,偶尔在微博上辩解几句,换回无数痛骂。新女友也被父母和家人责备并不同意她的选择。开始互问:是不是爱情,是。能不能再回头,不能。互相信任和决心面对未来吗?是。好,给律师打电话,提出离婚,再次清身出户。   10、你会和前次离婚一样,再次把全部钱财都给妻子,并征得新女友同意提出将弱智儿子接来抚养,并对小女儿尽可能承担父亲责任,同时对妻子公开道歉,以此赎罪并在未来以亲人待之,并认为是由于自己原因导致妻子过度紧张的行为。   11、至此,如果妻子同意离婚,这私奔就可以落幕了。问题是,怎样面对公众的道德责问?这场私奔所引发的社会心理冲击和文化反思能随之落幕吗?既然公众化了,你是否有责任对一系列困扰给予回答呢?等待你的回答。   12、一个伴随三十年改革开放历程的个人情感遭遇,折射出大变革时代人生的跌宕起伏和人性由单纯到复杂的蜕变,你有道德缺失但人性总体是向善的,你是有缺点的好人。同时作为中国创投行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业绩辉煌的基金领军人物以及公民社会的倡导者和力行者你无愧于这个时代。祝福你,你们!   是非王功权   私奔之后的王功权,总是摁耐不住,试图通过微博来发声,为自己辩解。   这其中的原因外人不得而知,但是,王功权与一般商人不同的是,他不仅仅是一位赚钱有术的商人,这位商人的身上,还闪现着一种公民精神,热心公益,为弱势群体奔走。而这些独特的气质,决定了他的与众不同。   财新传媒[0.69 -4.17%]的记者周凯莉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商人公民王功权》,文章的开头写道:“在利益诉求至上的商圈,王功权无疑是一个坚强而固执的存在。   2011年1月1日晚上10时多,北京市丰台区某偏僻角落的一幢三层小楼门口,王功权混迹于一群素不相识的访民中间。这里是关押了几十名上访民众的“黑监狱”。   没有人辨识出这位50岁的成功商人。他和戴着风雪帽、抱着上访材料的访民一起,敲击“黑监狱”的大铁门,高喊:“开门,快放人!”小楼的一层没有窗户,三层的窗口则全部蒙上了坚硬的铁丝网。楼里,隐约传出几声妇女的尖叫声和保安的训斥声。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随着一家名叫“安元鼎”的保安公司参与截访的黑幕被揭开,越来越多的上访民众选择主动维权,来对抗像“黑监狱”这样的“维稳”机器。   不过,以王功权之身份,夜探“黑监狱”,依然成为令人惊叹的商界奇闻。多年来,人们在提起他时,仍旧习惯于将他与冯仑、潘石屹、易小迪、刘军、王启富等人并称为“万通六君子”。他更为人熟知的形象是天使投资人。2005年,王功权创办鼎晖创业投资基金,参与投资的一连串企业后来在国内或国际资本市场上市,业绩亮丽。”   这篇文章很受王功权本人及其周围朋友的认同,实际上,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公民气质,让他在做很多商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比如说他身体力行参与社会公益,比如说,2010年12月25日,浙江省乐清市蒲圻镇寨桥村前村委会主任钱云会遭遇离奇车祸死亡,继而发酵成为一桩重大公共事件。第二天,王功权在微博上首倡成立公民观察团,他建议一批具有公信力的公共知识分子“观察调查事件、处理真相,监督和推动政府解决寨桥村相关问题”。又比如说,从2008年底开始,王功权在各个场合提出,解决在京外地籍学生的教育平等权问题。长年来,大量在京外地籍学生不仅遭遇借读费、奖学金等不公待遇,在高考前往往还要回到原籍参加考试。他抨击这项不合理的制度,是户籍制度在就业、医疗保障之外带来的严重问题之一。   这种特殊的气质,可能来源于其内心的理想主义追求。王功权 1961年出生于吉林公主岭市响水镇湾龙村,小村落不足千人,王父是当地的小学校长,王家兄妹六人,王功权排行第四。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文化大革命”荒废多年的高考制度刚刚恢复,王功权在1980年考上了吉林工业大学。   我们无从考证,家庭的教育和成长于农村,对其日后人格的培养有什么样的作用,但是毫无疑问,在对公共事件普遍保持沉默的中国商业界,王功权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的存在是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的。   然而,现实的纠结却在于,一方面他身负社会公益推动者的优质企业家形象,另一方面又在家庭生活中沦入道德困境,徘徊于两个极端,在煎熬中度日,可能也是最终迫使他义无反顾,孤注一掷走上“私奔”道路的原因之一。而公众如何看待他在公德与私德上的背离,是否会因此对他彻底否定,恐怕也是他一直无法释怀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哪怕在遭遇铺天盖地的指责之后,王功权仍然试图为自己辩解,他说:“一个人即使在道德上再不堪,他也有呼吁社会重视自由民主人权的权利,他也不应该放弃这一权利。在道德上把人击垮,进而剥夺他的公民权利,这是非法治社会习惯玩弄的巨大阴谋。中国很多人就这样被绑架了。应知,如果说堕落,蔑视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社会里最大的堕落。”   “我是私奔了,但并不意味着私奔的过程中我就没有权利写微博。即便我犯罪了,在没有被法庭宣判剥夺政治权利之前,我依然有权利关注公民社会。社会不能因为谁犯过错误,就嘲讽他……,逼他妥协甚或是要挟他放弃什么。一个人对自由民主人权的追求和渴望,是他在任何情况下的天然权利。”   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两端受着煎熬的男人,从王功权身上,其实应该引起的反思,是关于公德和私德边界的辩论:一个私德有问题的人,到底有没有权利来呼唤公德?公众又该如何看待和对待这类人自身的矛盾与困境?我们是否必须要求,那些致力于推动公益和社会进步的人,必须是道德上毫无瑕疵的君子?   来源: http://finance.ifeng.com/stock/special/wgqsb/20110527/4080454.shtml   伸出双臂:周四在印度斯利那加郊区的一座寺庙,克什米尔穆斯林们为第一位伊斯兰哈里发(旧时穆斯林国家统治者的称号)艾布·伯克尔·西迪克(Abu Bakr Siddiq)的祭日举行了特殊祈祷仪式。图为仪式中,一位大阿訇(图中未显示)展示一根被认为是先知穆罕默德胡须的遗物时,穆斯林们伸出双臂祈祷。 覆盖:周四在冰岛维克镇附近,格里姆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覆盖了大片厚厚的苔藓。这周早些时候,火山灰云导致英国、德国和欧洲西北部其它一些国家的机场关闭,数百个航班被取消。 飞机失事:周三,印度法里达巴德市,一架运送一名病人去新德里一家医院的小型包机在一个居民区坠毁。政府官员称,这起事件导致10人死亡。图为楼房屋顶上的失事飞机残骸。 类别: 转贴   查看评论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