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立法促子女经常探望父母
中国农历新年的前夕,大批在外地上学或工作的人纷纷乘汽车、火车或飞机赶回家与亲人团聚。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民政部提议,让政府强制规定成年子女必须经常探望父母。 中国有首在春节期间十分流行的歌曲,叫做“常回家看看”,大意是希望成年子女能够经常回家看望父母,也就是保持中国尽孝的传统。可是,这首歌曲的作者当初也许万万没有想到,现在有关部门打算把“常回家看看”提上立法议程。 *民政部近期将向国务院上报这项议案* 中国多家媒体报道,最近,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民政部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法制办。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有关人士解释说,这意味着今后子女如果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的话,老人可以诉诸法律。 *姜向群:该议案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姜向群教授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他赞成这项提案,因为该提案适合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姜向群教授指出,尽管这项法律提案不一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作为一项法律,它有一种宣传和倡导的作用。 姜向群说:“在中国现在的社会中,社会的变化很快。传统的‘孝’的观念,传统的这种尊老的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经济转型,人们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人大部分外出,中国现在有2.1亿流动人口,其中90%左右都是中青年人。这样可能跟老人分开居住这种情况非常多,对老人关照的不够,特别是农村的一些留守老人,照顾他们的问题很多。鉴于这样一种情况,在修改老年法的时候,增加了这么一条。” *议案不具有可操作性* 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景军教授对美国之音表示,提出这项议案的用心当然是好的,因为在10年前,中国就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中国老龄化程度非常高,特别是在大城市。例如在上海,五个人里就有一个是老人。因此,老年人的孤独问题、健康问题以及需要情感交流的问题都凸显出来。然而,景军教授并不赞成用法规强迫子女看望父母的方式。 景军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老人需要一个情感上的抚养,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质上的抚养。所以看老人呢,作为一个社会需求来说,是一个现实的存在。但是我本人的看法就是说,通过法规和条例的方式要求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去看作为老年人的父母,作为一个要求来说,实际上是不合适的。” 另外,一些专家认为这项立法的可行性存在问题,因此在执行时必然遇到一定的困难。例如,应该如何界定“经常”,是一周、一个月还是一年看望父母一次?再者,有多少父母会选择将子女告上法庭的方式来督促子女回家? 清华大学的景军教授也认为这项议案的可行性实际上是非常差的。他说,比如说看望父母,现在有两亿多农民工,他们每一年只能是春节才能看望一次父母,相当于将近一年时间没有看望父母,这应该怎么从法律上作为衡量的标准呢? 景军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很多法律,但是真正执行起来是几乎不可能的。像这样的法律怎么去执行,谁去执行家庭矛盾呀?除非父母将孩子告上法庭,由法院来裁决。不告的话,就没有任何执行的可能性。而父母又有多少人去告自己的孩子,除非自己的孩子迫害他。对不对?一般的冷淡,或者一般的由于工作的繁忙,不能见到父母的话,他告上去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我估计这个所谓的立法提案会变成一种社会的倡议和倡导,而不会变成真正实施的法律法规。” 对于那些在春运旅途中奔波的人们来说,“常回家看看”只是一首温馨的流行歌曲,一首让人更加归心似箭的催人旋律。在他们看来,无论在这个问题上是否立法,回家过年都是他们在春节期间最大的心愿。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