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六四24周年

美国之音 | 十万港人六四夜暴雨中唱响自由花

香港 — 六四之夜,10多万香港市民云集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参加由香港支联会主办的纪念八九民运六四屠城24周年的年度烛光晚会。   从下午4、5点开始,市民陆续前往维园,到7点半时,维园的6个足球场已经爆满,随后主办方开放周围草坪,而大批市民仍在拥至。据报道,今年参加烛光晚会的年轻人明显增加,另外还有许多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和民众。支联会宣布有15万人参加,而警方则称有5.4万人。   在烛光晚会8点开始前,天空突降暴雨,全场涌起雨伞的海洋守护烛光。绝大多数市民在狂风暴雨中仍然坚守,并自发高呼“平反六四”,全场还唱响“自由花”的歌曲。由于大会音响设备遭雨淋失灵,且部分地方出现积水,支联会被迫宣布烛光晚会提前结束。   “无论雨,怎麽打,自由仍是会开花”,唱了多年“自由花”的香港人,六四之夜在维园亲历了歌词的意境。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香港数万人纪念六四

数万香港居民冒着倾盆大雨,参加了纪念北京血腥镇压天安门广场民主抗议活动24周年的烛光守夜晚会。 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办的年度守夜晚会的组织者说,有15万人参加了晚会,警方的估计数字是5万4千人。 聚集在公园的一些人在开始下雨之后离开,但还是有很多人留了下来,他们依偎在雨伞下,高呼口号,要求中共领导人平反1989年64事件。 1989年6月4日,中国军队在坦克的支援下,镇压了学生领导的示威运动,打死数百人,有可能数千人。中国政府把抗议活动视为“反革命暴乱”,并阻止民主人士每年对那场血腥事件的纪念。 自从香港主权1997年回归中国以来,这个前英国殖民地的居民保留了抗议示威的权利。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天安门母亲和中国梦

“六四事件”24周年之际,在1989年六四事件中失去17岁独生子的天安门母亲发起人,前人民大学副教授丁子霖女士和天安门母亲组织新的代表尤维洁接受了美国之音的采访。   “六四”这两个阿拉伯数字,在中国已经化为一段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民族记忆,一个仍在流血尚待愈合的伤口,一个经历了几代中共领导人的换届仍然无法绕过的历史沟坎,一串听到这两个数字就会在天安门母亲眼中滚动的泪珠。   丁子霖的儿子蒋捷连,就是24年前的这个晚上,被一颗从背后穿透心脏从前胸钻出的子弹夺去了他17岁年轻的生命。   *悲痛* 丁子霖含泪说:“二号是我儿子的生日,三号是他的忌日。四号凌晨还杀了那么多人,都是同命运的人。所以这三天都是我每年最伤心的日子。”   有观察家注意到,以往,每逢中共召开党代表大会和两会,在中外记者会上,外媒记者必向中共领导人提到六四问题。而在十八大和今年的两会上,被选中的外媒记者首次没有对六四平反问题发问。   我们对丁子霖教授的采访,也就从这个观察开始。人们对六四已经忘记了吗?   丁子霖说:“绝不可能,我觉得绝不可能。因为它已经卷入历史了。八九民运(学运),百万市民参加的,我觉得是一场伟大的民主运动。它的伟大意义不容抹杀。六四屠杀是邓、李、杨搞的,应该说是一场政变。违反他们共产党的党纪国法,杀害平民。这样的血腥屠杀同样卷入历史,所以不可能抹去。至于人们有的选择淡忘或者缄默,那是他们的选择。但我觉得总是一时的,因为整个世界在往前走。现在不光是中国,中国以外的世界,包括拉美、亚洲等等,都在变,中国能自绝于世界之林吗?不可能。所以对这点,我是有信心的。” *新的希望* 前人民大学教授丁子霖已经77岁,她的丈夫,前人大美学研究所所长蒋培坤也已经年过八旬。他们已经经历了六四后的第三次中共领导层换届。习近平和李克强的新政权给这两位老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吗? 丁子霖说:“我们有一个期望,期望习近平等人能摆脱体制的束缚,能够启动政治改革,我们的期望就在这里。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不启动政治改革,六四问题绝对不可能孤立解决。那么要解决六四问题,必须要开始中国民主化进程,开始政治改革,哪怕有少少的真正的起步,我们就会有希望。我们并不寄希望于一朝一夕来解决六四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确实牵扯面很大。”   *患难之交* 蒋培坤是中国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导师之一。在六四之后,刘晓波经常到这两位饱受丧子之痛的老教授家里探望安慰。提到刘晓波,丁子霖眼中泪珠滚动:“刘晓波被捕还没判刑的时候,我真的……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如果把我抓进去,我老了,我起不了更多作用,把刘晓波换出来我都愿意。现在刘晓波实际上是中国手里的人质。中美谈判的时候,如果能放刘晓波,把我换做人质,我都愿意。他可以做很多事,在推动中国民主的道路上。刘晓波真的是一个很难得的、真诚的人。”   丁子霖在接受美国之音VOA卫视采访的时候表示,在即将到来的美中首脑峰会中,她希望美国总统奥巴马能够要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释放刘晓波。丁子霖教授提出的放刘晓波出来,让她顶替刘晓波坐牢的提议几乎不可能会被采纳,但是丁子霖教授有关刘晓波等中国持不同政见人士已经成为人质的提法,仍然引人深思。   *宣传普世价值* 丁子霖说:“我建议奥巴马要利用这次难得的见面机会,向习近平宣传普世价值,重点提醒他,拿出勇气面对24年前的六四屠杀。”   丁子霖教授向美国之音记者介绍了每年六四,她和老伴如何在家中纪念儿子。我们看到,蒋捷连的骨灰,仍然被放在屋子的正中。   丁子霖说:“我每年就是这么过的。2号我给儿子过生日,给他个蛋糕。然后3号夜里,就在家里纪念他。很简单,做几道他生前爱吃的菜——红烧肉,生黄瓜,生西红柿,红烧鱼,虾,扁豆……这个孩子……”   丁子霖并没有失去希望。她表示,儿子的骨灰,将来一定会安葬在六四纪念碑里。丁子霖也相信,将来也会建立一个六四纪念馆,她会把儿子的遗物捐给这个纪念馆,让世世代代的人都记住这段历史。   *母亲的心愿* 丁子霖表示:“如果说,以前我没有去木樨地纪念他,是因为他没有墓地,他就在家里。我倒不是买不起墓地,我是舍不得。我觉得中国人讲入土为安,现在没有为他们讨回公道,那么明显的黑白对错、是非分明的事情,都没有讨回公道,就算为他入土了,他也不安啊!再说他17周岁还未成年……,“所以……我和我老伴早就想好了。我们个人的身后事是这样……孩子那天遇难是不听我劝告,硬从我手中挣脱走的。所以将来我也要了他的心愿,他未成年,骨灰在这里面。把他骨灰的一半,和与他倒下的人埋在一起。另一半,随我们父母。这个孩子……他不是那种感情外露的(人),他很含蓄的……他离不开爸爸妈妈……所以我个人是这么安排的。我们难属,近三年,有一些人接连离开了我们,我们不得不做安排。我们一直有个愿望,讨回公道以后,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建六四纪念馆和六四陵园。把他们都埋在一起,这就实现了我儿子最后的愿望……(当年)我说你不能去,你去了是白白送死……但是他就是知道开枪,知道危险……我想他用他的生命实现了5月19号游行的(标语)‘你们倒下了还有我们’,但是他们先倒下了……”   *心中所有嘴上所无* 虽然中国官方媒体至今表示出选择性遗忘和沉默,但是,从当局对这个日子的严加防范就可以看出,六四并没有被淡忘。当一个中国知名演员在一部电影中说出:“六子,四爷一定给你报仇”的时候,当八一篮球队和美国乔治敦大学篮球队发生球场冲突,比分牌上显示出89 和64 的时候,当中国进入网络时代,中国网民用几年五月三十五日代替纪念六四的时候,当众多网民在六四这一天上传一根点燃的蜡烛的图像的时候,当丁子霖老师打开橱柜,向我们展示来自美国各地的一叠一叠的圣诞卡的时候,丁子霖教授知道,她不是孤立的。在道德和民意的领域和舞台,她不是弱势群体。   丁子霖说:“美国各个州寄来圣诞卡。寄到雅宝路国家邮局,一个纸箱,通知我去领。那时快到圣诞节了,我刚从南方回来。我去后邮局的负责人当我面打开检查,她一看,是这些(卡片)。她说这些你不能领走。我问为什么,这些都是美国不认识的人手字签的,对我们六四难属的慰问卡……她说你等我请示领导。我说,我坚持要,这是无价的……”,“对我个人来说,儿子没了,给我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但我,也作为遇难者母亲,我在遭难的时候,得到了世间的大爱。我有时候老这么想,我超脱自己,站在旁边看,有几个人能得到这样的关注?尤其我是个普通的人啊,以前我就是个普通的母亲,普通的教师,普通的知识分子……但在我经历了这些以后,能够得到了政府、非政府方面的帮助,我想我不能不提这些……” *异象和天意* 丁子霖向美国之音记者介绍了,她今年看到了有很多异象。很多24年从来没有来往过的研究生,朋友,突然像老朋友一样,和他们夫妇续上了关系。   丁子霖:“我就觉得好像是天意……有个20多年没见的女学生,一直关心着我,我们都在一个北京城。她的电话打到我家。我说你不要来,也不要给我打电话。因为她是外地到北京读书的女生,好不容易本科、研究生毕业。20多年没见,他们现在都事业有成,都很忙。有一次他们凑一天,一起到我无锡乡下住了一夜,第二天又都飞机回到北京。回到北京后,很多人都来找我……20多年了,老师们都老了。我老伴今年也80多岁了。几十年不见的学生,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说不完的话……”   *父与子* 有消息说,当年六四屠杀时,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是公开反对六四开枪镇压的。在问道如果习仲勋的儿子习近平面对面地和丁子霖坐在一起,您想向他说些什么的时候,丁子霖表示,目前地位悬殊,这个对话是不可能发生的。不过,丁子霖提到了关于习近平的两张照片给她的印象。   丁子霖: “我对习仲勋,是非常敬重的。我看到两张网上传的照片。一张是他(习近平)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儿上幼儿园还是小学的。另一张是习仲勋坐着轮椅,旁边彭丽媛牵着女儿走。我觉得很温馨……一种人文的气息传递给了我。当年他做梦也没想到他能做国家元首,但是他是这么对待父辈和自己的孩子的。所以说,他也是人啊,为人父、为人子。而且我听到老领导跟我说,习家不整人的。他不能做他父亲不孝之孙。从他家族来说,都不能这么做。更何况,他担着民族的希望。” *天安门母亲的梦* 中国梦,近来成了热门词。天安门母亲有中国梦吗?如果有,她们的梦又如何定位和诠释呢?   丁子霖说:“天安门母亲没有梦,梦是虚幻的,无论噩梦美梦。对于天安门母亲来说,醒来都是更加痛苦的现实。我们日夜面对的,是冷酷的、活生生的现实。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切实的——为亲人讨回公道,重新评价六四。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们没有梦。”   丁子霖如今已经77岁,他的丈夫蒋培坤也步入81岁的高龄。丁子霖知道,她和一些已经去世的难属一样,也许此生见不到天安门事件被平反的一天。不过,丁子霖介绍说,他们对天安门母亲运动的接班人做出了安排,这个运动薪火相传。 *薪火相传* 丁子霖说:“今年公开信,你看第一个不是丁子霖,是尤维洁。她是我们群体找到的第三家。今年这个事情,我不能给你们挡在前面了,你(尤维洁)是第一个,你要有思想准备。5月31日,中英文同时公布,中国人权帮我发新闻稿,帮我们翻成英文,你(尤维洁)就要准备接受采访了。” 尤维洁女士谈天安门母亲运动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x 尤维洁女士谈天安门母亲运动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在六四事件中失去了丈夫的尤维洁女士接受了美国之音的采访。她说:“现在来讲,有些母亲们年龄大了。我们要后继有人。我是失去丈夫的。这不仅是母亲的事情,也是做妻子的事情。担当这个责任,我知道责任重大。我相信公道自在人间,真的。” *真相赔偿问责* 天安门母亲在六四事件24周年发表的声明中重申,要求重新调查“六四”事件,公布死者人数、死者名单;就每一位死者向其家属作出个案交待,依法给予赔偿;对“六四”惨案立案侦查、追究责任者刑责”(即“真相、赔偿、问责”)。声明说,“天安门母亲定将绝处逢生,永不放弃,永不停息,直到最后“六四”获得重新评价,死难者的亡灵得以安息。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美国国会中国事务委员会发表天安门声明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席布朗(Sherrod Brown)和共同主席史密斯(Chris Smith),星期二对六四天安门事件24周年发表声明,表达与受难家属团结一致,并敦促中国政府在人权和法治上采取具体作为。   布朗在声明中说,“对于24年前在天安门广场要求基本自由的那些中国公民,中国政府已经拒绝他们一段很长的时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他支持改革,支持法治,也支持终止腐败,但一次又一次地,这些话最后都被证明只是空话。”   布朗说:“中国若想要被认真看待、被视为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习近平主席必须采取具体措施,停止打压工人、维吾尔人、藏人、消费者维权人士、政治活动人士、家庭教会、法轮功人士和记者,并诚实和公开的告诉中国公民,24年前那场悲剧发生的经过。”   委员会共同主席史密斯在声明中说,“中国政府不仅持续引起它自己人民不可言喻的悲痛和苦难,对于天安门屠杀的掩饰,更是在现代历史上创下了先例。尽管记者、电视和广播的现场直播都记录了那场屠杀,但是中共官方说法仍然是持续否认、模糊焦点并带着威胁。”史密斯敦促习近平“改变方向,将中国带向一条尊重人权和法治的道路,以透明和公正的方式,来处理镇压天安门事件所遗留的历史问题。”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事务委员会在六月四号的声明中指出,它对中国遵行和违反国际人权标准和法治有大规模的记录。中国至今仍未认可它在1977年签署的国际公民及政治权利公约,并持续拒绝给予中国公民言论、宗教和集会等公约中所规范的基本权利。   声明还说,委员会最近也调查了中国改善劳教制度的前景,以及中国人民在没有基本权利的情形下,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和环境威胁等问题上所受到的影响。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姚监复:外国人能讲六四,中国人为什么不能?

北京 — 六四事件24周年之际,北京时间 6月4号早上,中国著名公共知识分子,前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姚监复接受了美国之音驻北京记者东方的专访。姚监复在采访中呼吁中共中央借鉴苏共的经验和教训,重新评价六四。他还谈到了他撰写的一本在外界饱受争议的书《陈希同亲述﹕众口铄金难铄真》。   *突破禁区* 姚监复首先对六四遇难的所有同胞表示哀悼,他还谈到了最近傅高义出版的《邓小平传》公开谈到六四,是突破了禁区。呼吁中国政府能够在允许外国人谈六四的同时,也能够允许中国人谈六四。 姚监复说:“今天是六四24周年了。我向24周年不幸遇难的所有同胞表示哀悼,对他们灵魂至今没有安息,我感到遗憾;对他们的亲人,包括天安门母亲,我表示慰问;对于国内外,特别是流亡者为了坚持民主自由而坚持斗争的勇气,我表示敬佩。对于中国到现在还没有突破六四禁区,不能公开谈论,我佩服“傅高义”教授的工作,他的邓小平时代,终于公开的,在北京新华书店出现。我觉得是突破了六四的禁区。既然外国人能讲六四,为什么中国人不能讲六四呢?” 姚监复:外国人能讲六四,中国人为什么不能? “所以我想傅高义,第一个突破了禁区以后,我希望这一点,能够当局允许大家公开谈论。我很荣幸成为傅高义这本书的researcher  assistant,等于协助他研究。他在序言里讲了三个人,其中就指到我。但他只说我看了他的经济方面的手稿,实际上我在他家里看了他政治方面的手稿,当然有些观点他没有完全同意和接受我的观点。但是去年我跟他说了,如果要说是删掉六四的话,你这本书在北京就没有价值。他就说:’我一定坚持这一点。’因此,在这一点,我佩服和钦佩傅高义坚持原则的精神。我希望中国能在这一点更开放一些。而且六四是绕不过去的一条坎,网上书面上把六四做个敏感词,把它删掉。但是,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六四能绕得过去吗? 所以今年六四周年,还得讲六四。”   *男儿与苏东* 针对近来中国媒体报道习近平对前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阵营倒台发出的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的感慨,姚监复以亲身经历谈到了前苏联的变化。他呼吁中国领导人能够接受前苏联的经验和教训。 姚监复说:“另外一个,苏联819时,我正在莫斯科。我觉得苏联没有出现毛泽东担心的千百万人头落地的事情。另外,后来,赫鲁晓夫最后, 生有退休金,死有葬身之地,得到人民的原谅。主要原因是苏共 20大时他赞成公布斯大林的错误。当时政治局委员都不同意,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20大我们公布斯大林的错误是请求人民宽恕,到21大就晚了,我们将接受人民的审判。’ 德国的昂纳克后来受到了人民的审判,而赫鲁晓夫是得到宽恕了,人民可以谅解他。我想这个鲜明的对比,对共产党是值得学习参考和比较的。如果说不能否定过去,这三十年也要肯定 ,那么现在的三十年肯定就出现矛盾了。如果那样的话,中苏两党争论 要不要肯定?九评要不要肯定?批判习仲勋反党集团 要不要肯定? 如果都肯定的话,那就是自己把现代修正主义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   *政治智慧* 姚监复呼吁领导人对待六四应该有政治智慧。他对中共当局允许傅高义谈六四的书能够在北京公开出版和出售表示欢迎。同时他呼吁更多的关于六四真相的书能够出版。 姚监复称:“我想我们的领导人应该更有智慧地对待六四。我希望能够平反就平反,能够道歉就道歉,能够做到那个给那些无辜的死难者,像赵紫阳同志一样,给他送别也可以,尽量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等到最后一爆发的时候,得到很难堪的清算。我想今天呢,我作为一个在原中共中央农村政治研究 工作过的工作人员呢,我不希望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出现一片混乱,因此我觉得赫鲁晓夫采取的办法是正确的。就是该认错就认错,这也是马列主义的原则,有错就承认,公布事实。所以我欢迎当局予以,允许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出版,允许他讲六四,允许市场上销售五十万或者百万更多的这样的书。但是我希望中国有个言论自由,首先在这一点给予受委屈的人们,受冤屈的人们申诉的权利。”   *持久战* 姚监复在谈到给六四平反的时候说:“至于给六四平反,我认为是非常长期的艰苦的任务。因为2011年习近平管党务处。中共党史研究室出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里面还把六四认为是反革命暴乱,所以我想现在要完成彻底平反是个长期的事,要进行韧性的斗争,希望取得一步一步的胜利。我再一次对六四的死难者表示哀悼, 为六四平反或者进行斗争, 为中国的民主化进行斗争的所有志士仁人和他们的家属,表示最高的敬意。”       *陈希同争议*                                                                                                                                                                                                                                                                                                                                                                                                                                                                                                                                                                                                                                                                                                                                                                                                                                                                                                                                                                                                                                                                                                                                                                                                                                                                                                                                                                                                                                                                                                                                                                                                                                                                                                                                                                                                                                                                                                                                                                                                                                                                                                                                                                                                                                                                                                                                                                                                                                                                                                                                                                                                                                                                                                                                                                                                                                                                                                                                                                                                                                                                                                                                                                                                                                                                                                                                                                                                                                                                                                                                                                                                                                                                                                                                                                                                                                                                                                                                                                                                                                                                                                                                                                                                                                                                                                                                                                                                                                                                                                                                                                                                                                                                                                                                                                                                                                                                                                                                                                                                                                                                                                                                                                                                                                                                                                                                                                                                                                           姚监复写的一本关于六四和陈希同的书引起很大的争议。一些六四难属认为陈希同是六四事件的罪魁祸首,对姚监复在书中对陈希同的描写和评价有不同看法。 对此,姚监复解释说: “我想如果要是付诸审判,通过法律惩罚六四事件的罪魁祸首,也许会给陈希同处以惩罚或判刑,严重程度甚至会超过他的贪污案件。不过陈希同讲,他不是戒严 指挥部的正指挥,他说,他也不是 邓小平能够在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因为邓小平有他的渠道。另外,他念的报告,只是让他念。他说,实际上,北京市长怎么能代替军方来作为总指挥让二十万大军进北京呢?另外,我觉得他讲的事实可以更清楚地看见六四的真相。很遗憾,由于书要尽快出,我后来没有来得及跟陈希同继续深谈。 这一点很遗憾。”  “另外一个呢,我谈了他不是贪污犯而被定成贪污犯。所以对这本书,有两种评价,一种颇有微词,另外一种呢,例如有在中南海工作的人,给我说,他看到了三个黑:一个是这本书让他懂得了中共中央相当黑;另外一个中国的司法制度相当黑;第三个呢,中国反腐败本身也是相当黑。” “还有王军涛也说了,(这本书)让他懂得了,中共的上层领导,实际上最高领导,是一个幽灵式的群体在领导。这个揭露了上面领导的复杂性,阴谋诡计的一方面。所以,我不后悔我写这本书,给他做记录。而且可以补充一点,为了出这本书,国保大队派了四个组,找了陈希同,让他否认授权给我出这本书。他们还通知鲍普不准出版这本书, 而且还去了人到香港 ,叫鲍普不要出。所以,我认为这本书,戳到了领导者某些痛处。李锐先生也跟我说,他说: 你把陈希同说李锡铭的两句话写上了没有?我说:“写上了。”他说写上了(这本书)就有价值。”   *李锡铭:投机分子和大混蛋* “这两句话就是:陈希同问李锡铭:你对江泽民怎么看?李锡铭的回答是:江泽民是个政治投机份子,李鹏是个大混蛋。这句话在书里也写了。”   *监控升级* 姚监复最后还补充说,以往他可以到香港,或者出国去开会,不过今年五月24号香港有一个学术会议,当局正式禁止他参加,禁止他去香港。现在也限制了他的自由。对他的监控现在也升级了。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