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土地财政挽歌:部分基层政府不卖地没钱发工资

杭州会成为中国第一个无法完成年度财政预算目标的省会城市吗——现在,这还是一个假设。 不过,这座美丽的湖滨城市的确在煎熬中。今年上半年,在浙江省的11个市中,杭州是唯一一个财政收入负增长的城市。而在去年,它的财政收入还是全省首位。 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杭州的财政收入增速达到29%才能完成年初安排的预算收入目标,从而满足当年财政支出需要。在地产调控不放松、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陪伴下,29%不是一个可以“轻松”完成的增速。 还有更急切的:过去几年,杭州城建资金支出大部分来自土地出让金,城建资金支出是由土地出让金的收入来以收定支的;但现在,杭州正在向浙江省委省政府求助,申请财政补贴。 据了解,今年杭州市预算目标是完成土地出让收入430亿元,不过截至6月底,进账只有106亿元。要知道,三年前,他的土地出让收入曾经创下1200亿元的全国纪录。 两年前,本报头版曾以《杭州病》为题,报道这座城市越来越像一个必须依赖土地财政输血的“病人”,现在,“杭州病”正在蔓延。“地方在吃自己种下的恶果。”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蒋金法直言。 尽管一切远未结束,但告别土地财政的挽歌已隐然奏响。 地方财政对土地收益的高度依赖已引起高层关注。本报获悉,财政部正着手研究地方财政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这首先要对土地相关收入进行全国性摸底,届时与土地相关的出让金收入、土地相关税费甚至土地抵押贷款收入等都要进行摸底统计。 这,似乎是一个信号。 求助 近日,杭州向浙江省委省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中列举了杭州今年的重点项目以及需要的资金投入,其中最重要的一块投入就是交通,包括地铁、高铁和高速公路。此外还列举文化产业、民生保障等,要求省政府在对应的专项资金中拨款给予支持。 杭州市申请的财政补贴主要为专项转移支付,对应具体项目,专款专用。一般转移支付通常按照地方过去几年财政收入、人口等情况按照统一公式计算并发放。据了解,杭州过去几年财力好,一般转移支付很难争取到,中央也很少倾向浙江这样的东部省市。 杭州市发改委一位官员表示,由于政府财力受限,一些计划的建设项目,如铁路等确实是要暂时缓一缓了。 根据杭州市地铁集团的原定计划,地铁一期工程总投资达349.36亿元,计划于2011年底建成通车。由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和地铁4号线部分线路组成。而根据最新的计划,1号线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进入试运营,2号线东南段将于2013年底通车。按照原定计划,杭州地铁2号线西北段2011年9月初开始动工,计划5年后建成。但到今年3月31日,对西北段的拆迁工作才刚刚展开。 一家承揽地铁装潢项目的公司表示,他们承接了一号线7个站点的装潢,装修进度已达70%,但到6月份为止,资金全部由公司垫付,而每个地铁站的装潢费用大概500-1000万。而根据原定协议,“款项拖欠后,对企业上下游生产商都会产生影响。” 据了解,一号线由杭州地铁集团招标,其55%的建设资金由财政拨款。 2011年,杭州市完成公共财政收入785.15亿元,稳居全省首位。“杭州都是自筹资金解决问题,要补助的情况并不多。”一位浙江省政府人士表示。 但今年上半年,杭州公共财政收入只完成了460.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若要完成全年863亿元的目标,下半年杭州财政增速要达29%。 预算目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公共预算收入完不成,不仅影响一些项目的进度,甚至有可能影响与民生有关的一些支出。 “在项目上可以申请专项转移支付,也可以发行城投债、融资等,但如果社保等支出受到影响,那必将进行全国性的统筹,这需要在年度中进行调整,包括减支也包括扩大赤字。”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说。 “杭州病”扩散 一位杭州税务部门官员称,江浙民营企业目前普遍利润下降,而前两年火爆的票据贴现业务因温州民间资金连断裂等原因基本停滞。当地外贸企业虽多,但“外贸出口有增值税退税政策,外贸企业利润并不高,企业所得税也不会有太多。”财政增收困难与此有关。但最关键的原因,是杭州土地出让收入锐减以及房地产业的不景气。 一位杭州国土部门官员感叹,前几年无论是在供地方面,还是在资金保障方面,日子都很好过。但从去年开始,因为房地产市场萎缩导致土地交易量价齐跌,雪上加霜的是土地出让金的回收越来越难。 土地出让整体收入的下降又影响到了政府进一步土地收购和储备的进度,地方政府土地买卖循环变得很不顺畅。上述官员预计,土地出让金欠缴的量可能会逐步增加,开工率会逐步降低,导致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相关税费收缴困难。 回看2009年,杭州土地出让收入全国排名第一,达到1200亿元,而其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仅有500多亿元。大量的基建和公共项目依赖土地出让金,这些基建项目又带来了巨大的相关税收。 土地带来的收益不止出让金,还进而影响到营业税、城建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等多个地方税收收入。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全国税收仍增长11.7%,其中房地产相关税收贡献率达30%以上。同一年,上海以991亿元的土地出让收入荣登榜眼。北京以922亿元收入排名第三。2010和2011年,上海蝉联土地出让收入冠军宝座。 而这几个土地收入大市在今年都面临同样问题,即下半年都要拿出比其他省市更多的努力去完成年初设定的预算目标。 北京在下半年财政收入增速必须超过15.75%才能实现年初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北京财政收入增速为5.3%,低于预算规定的10%。上海则需在下半年完成16.7%的增速。 北京地税部门的一位官员说,下半年收入压力非常大,以往作为地税收入最大增长点的房地产和土地相关税费增速大幅下降,营业税、土地相关税费一度负增长。 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排行中,上海从第一宝座跌落至第九名,只完成了184.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四成。北京则无缘前十,比去年同期下降56%。 一位地方国土部门官员说,“土地财政也就是这五六年突飞猛进发展起来,现在好像离了土地,地方政府各方面都受到影响,包括发工资。” 在一些基层政府,年终要拿一块地卖了以后才能发工资。 成都一位政府官员说,当地有一块土地刚刚整理出来,有很多区县政府表现出强烈兴趣,但并不是开发,而是在银行抵押进行融资,进而进行一些基建项目的开展。 这些现象已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对土地相关收入进行全国性摸底将是可能的行动。一位地方官员担心,摸底可能会使地方违规土地抵押融资等情况一一暴露出来。 破除循环 地方政府对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的表现让蒋金法无法接受。“只是增速下降了一些,政府那个着急那个心疼,接下来的减税也不再有大动作”。 在蒋金法看来,土地财政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走了偏路。他认为,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让中国的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等改革异常艰难。“地方政府卖土地,搞基建,地价高涨,房价就下不去,高房价套牢了购房者,其他消费无法释放,制造业就卖不动商品,这样实体经济就好不了,实体经济不振,税收就上不来,税收少,钱不够花,地方又想办法卖地,再搞基建……现在地方政府正处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在一些专家看来,破除这种循环,中国需要深化正在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 在循环的另一面,依靠土地财政上大做文章的杭州、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从今年开始也已经越来越无法靠土地寻发展。 杭州的土地后备资源非常缺乏,目前杭州市内已经无法做到耕地占一补一的平衡,没有全省的支持,杭州已到了无地可用的地步。 一位上海市政府官员表示,上海的整个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占整个用地比重,实际上已经到了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的上限。而北京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也称,北京土地资源稀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财政主要依靠房地产收入这样一种模式已不可持续。 土地财政和地方经济看似牢固的利益链,已经出现断裂,也许这正是结束的开始。 相关日志 2011/06/30 — 时代周报:土地财政危局 2012/07/06 — 营口开发区卖光土地负债百亿 官员被指中饱私囊 2012/06/12 — 网传无锡部分地区财政破产停发工资 因拆迁不顺利 2012/02/18 — 地方财政遭遇负增长难题 2012/02/08 — 安邦-每日经济-第4105期 2012/01/10 — 市委书记曝基层财政缺口大 直言“天天想钱” 2011/06/22 — 北京土地财政临近破产 2500亿债务难偿还 2011/06/13 — 金融时报:卖地收入下降威胁地方财政 2011/03/14 — 北京某区县新上任一个“一把手”,发现无地可卖了,前任已把地全部卖光 2010/04/05 — 从房地产危局到财税变革

阅读更多

《华尔街日报》中国人投资之怪现状

想壮阳的中国男人一直迷信传统中药冬虫夏草。现在,中国投资者正试图利用这种稀有真菌来提振另一样东西:投资回报。虫草价格过去两年翻了一倍,顶级的达到每磅11,500美元以上。 在中国股市下跌、房地产市场停滞、银行存款回报微不足道的情况下,中国投资者一直在一些奇怪的领域寻找帮助。除了传统中药产品,还把资金投到艺术品份额、国产烈酒、红木家具及玉石等产品上,所有这些都与西方的资产类别格格不入。 为利用这一热潮获利,中国各地涌现出各种花样迭出的交易所。南京去年设立了一个鹿角等中药的交易所。允许买卖单件艺术品份额的交易所也已出现。茅台现在每瓶价格在300美元以上,比一年前翻一番。去年12月一场拍卖会上,江苏商人花8300美元买了24瓶年份不明的白酒,接近起价的4倍。自2010年以来,红参等中药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原因就在于投机。专家认为,从微观层面看投机已经显现。中国的银行也开始参与其中。工商银行建立了让客户投资高端普洱茶的基金,招商银行正打算允许客户在其网站上进行钻石交易。 中国投资者面临的问题是,来自更加传统市场的回报已消失。房地产曾是中国人最青睐的投资项目,但政府控制导致房价停滞不前。上海股票交易所从2011年初开始下跌了约20%。银行存款利率也赶不上通胀步伐。投资当代艺术、古董及金银的媒体企业家任军(音)说,投资的渠道真是太少了,“正因为如此,我在一定程度上强迫自己大胆尝试新的投资选择。” 中国中央政府对这场投资盛宴则没那么兴奋,表示将加强对资产交易的监管,提出要警惕一些人的投机和价格操纵行为,还说一些经理已携客户资金逃跑。但一些大起大落的艺术品交易的倒霉故事并没让人们放慢寻找下一个大投资项目的脚步。 相关日志 2012/07/18 — 草榴社区:我理解的中国经济 2012/07/17 — 美联社: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中国不再成为拯救世界经济的英雄 2012/07/17 — 德国《世界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坠落 2012/07/15 — 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排华? 2012/07/14 — 华尔街日报:中国将把世界经济拖入衰退? 2012/07/13 — 美国媒体质疑 中国经济数据造假严重 2012/07/12 — 德国之声:“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失灵” 2012/07/12 — 201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2012/07/12 — 华尔街日报:中国增长数据令人怀疑 2012/07/12 — 中国经济为何“不平衡” ?

阅读更多

600民企上书 政府救还是不救

杭州600家民企近日联名上书向浙江省政府“求救”,请政府帮助度过因银行催贷而引起的资金链危机。 这600家民企中,不乏行业龙头和中国民企500强企业,他们向政府提出了两点诉求:一是希望浙江省政府成立专门小组尽快处置危机,二是希望政府出面协调银行暂停收贷,并将银行近期所收贷款暂时发还给企业,3年之内不削减相关企业的贷款额度。 这类举动并不多见,危机之深重可见一斑,或许对上书求救的许多企业来说,这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时刻。政府救还是不救,是一个问题。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要不要救华尔街,曾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在美国民众看来,华尔街的投机金融家们,在光景好时,赚得盆满钵满,并没有分给社会一分钱,现在深陷在自己造成的危机当中,却要政府花纳税人的钱去拯救,既不公平也不合理。这个事也成了“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导火索之一。结果我们都知道,美国政府还是出手救市了。 中国与美国不可简单类比,从中凸显的问题却值得深思。就中国来说,倘若在计划经济时代,出现上述情况,政府很大可能会出手救企业,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不是个容易做出的选择。 在一种主张市场自由的经济理论看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最好不要去干涉企业经营,“政府之手”伸得越短越好;企业经营不佳乃至要破产倒闭,那也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结果,无须政府过多操心。 如果这次要求政府救企业,很可能意味着,企业状况好时要“自由”,企业遇到了危机就要政府出手干预,那么上述经济理论便难以自洽,将面临理论困境。救的困境还不止在理论层面,也牵涉到社会现实层面的公平问题,毕竟政府救市的钱属于公共资金,不完全来自被救企业的纳税。 政府不救,这个选择同样不轻松。那么多企业若出现“三长两短”,对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引发的失业等连锁效应,也很可能演变成社会问题,影响到社会稳定,这是任何国家和政府都不愿见到的局面。特别是对于那些资产规模很大,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重量级企业,一旦出现危机,社会影响更大更广,政府其实很难选择旁观态度。 此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企业家个人正常所得之外,也为整个社会创造了财富,提供了就业机会,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履行了社会责任。既然企业经营有其社会性一面,当企业面临危机,政府或者说社会救不救,也是问题。 我们认为,面对600家民企的联名上书,政府救还是不救,需要充分认识到其复杂性。这个问题不仅关系这些企业的命运,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企业关系的重大命题,需要在实践中审慎而行,也需要在经济理论上作出判断和回应。 相关日志 2012/07/18 — 东方早报:“民企本就有权进入所有市场” 2012/07/15 — 水木社区:东莞某个镇一个家庭作坊+一个小厂的经济情况 2012/07/14 — 胡释之:许小年进中南海说明经济到了很紧要关头 2012/07/13 — 《财经》史玉柱:除了垄断企业 现在企业普遍资金匮乏 2012/07/13 — 破产工厂回忆录 2012/07/12 — 电价比国家电网低1/3的山东魏桥集团旗下自建电厂被关停 2012/07/12 — 浙江民企破产牵出建行30亿烂账 两支行行长被停职 2012/07/07 — 比亚迪出台4个月全员降薪措施:员工称裁员不可避免 2012/07/07 — 近期某民营企业家的谈话 2012/05/24 — 永康市现在一落千丈了

阅读更多

草榴社区:我理解的中国经济

第一次发帖如有违规之处,还请见谅。 早上怀里揣着日复一日的麻木心情来到公司上班,打开草榴,看见一篇讲述微小企业倒闭的一文章。感触良多,故发此文。 谈到中国经济,很多人都会提到高房价,高物价,高通胀等关键字。 鄙人愚见,关于超高的房价现已成既定事实。成因很多,不胜枚举。我对国家现行政策的理解是,为避免房价硬着陆导致中国经济大崩盘,势必会让房价保持在现有标准不做大的动摇。通过上调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来提升居民工资收入,用房价不动,工资上涨的方式来间接化解高房价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可能有人要说:工资涨了,物价也再涨,这等于没涨嘛。其实不然,物价上涨是为楼市泡沫,和工资上涨所带来的必然问题。但是只要国家对房地产政策捂住不松。那么相对来说,房价实在跌的。有人会质疑自己的工资根本没涨。好吧,其实我的也没涨。这是因为国家上调得是最低工资标准。你没有涨工资,证明你的工资比这个标准高。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可能大家会解读这个最低标准有点低的可怜,才千把块钱,没用。其实不然。宏观经济的调控,改变一分钱的规则就会改变整个市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贫富差距(当然这个差距相当大)。所以鄙人认定。国家势必还会持续不断的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这点通过种种迹象已经得到初步证实。 大家其实可以预见的,当若干年过后,在计划生育的大背景下,城市独生子女开始主导社会时。个人固定资产的数量那就会有大量的富余。举个例子,00后的爸妈有一套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两套房。当他结婚后,可能对方家里爸妈有套房,爷爷奶奶外公外皮也有两套房。那么这个00组成的家庭就有6套房子(不要钻牛角尖,这只是例子)。所以城市独生子女手头势必将有大量的空房。还有大量的炒房,屯房的。也势必会有买卖,租凭的大量出现(这是可以预见的,只要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所以我认为国家必然会逐步加重房产税政策,房产越多税收越重。通过对房产税的逐步提高(一定是逐步),在维持房价的基础上,迫使大量持有房产的居民能有一个体面的价格出手(但事实上是贬值了的),只要那个乡镇居民的入城比例还在基本线以下(好像是通过城乡居民人数比算的吧,有个学名忘了。标准的百分之70多,中国好像只有百分子50多吧,所以对二手房还是有很大市场空间的)。 上面是我个人对房价,市场,政策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见解,无脑喷的就算了。 对于用工荒,用工难。微小企业纷纷倒闭,其实很大程度上说明国家的人口红利在逐渐萎缩。国家势必会调整经济发展策略。这种策略可能会有很多潜在的客观因素干扰(贪污腐败等),但更多的是体现一个自然法则。优胜劣汰。举个身边的例子,国家造船行业产能过剩。沿海,沿江船厂纷纷倒闭,但是还是会有船厂每年接到多少亿的订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些问题,值得每一个自认为是企业家的人反思!产能过剩,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优胜劣汰是必然,跟造船行业息息相关的钢铁页。小工厂,小企业没有技术水平,比如别人一吨钢可能只需要5吨铁矿石,你一吨钢需要7吨(别钻牛角尖,比如)。这样的企业势必会淘汰。淘汰的原因还有很多,管理不善等等等等。(在中国大背景下,也包括上级关系打理不善吧!)其实这都是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所在!这样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整顿了国内现有的市场经济,说个套话,恶心话,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看你怎么理解! 在中国出于大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大力扶持企业发展是必然。但到现在,人口红利即将过去,世界经济萎缩。势必会让国内企业优胜劣汰,实现企业自我的更新换代。这是大趋势! 说这么多只是想让大家在个人理财和企业发展上有所帮助。 上面都是个人观点。不喜你就且看且笑,过了算了。至于你如果非要具体的去说贪污腐败。我也没办法。 转型是被逼的,优胜劣汰是必然的。只是这个过程如果太快,太急,太不公平那么就不是优胜劣汰了。楼主的论调总体是乐观的,乐观的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还会有至少十年的稳定。平稳过渡当然是好的,但是未来形势实在难以预料。苏联解体的时候也是瞬间风云突变的,中国能否在未来十年平稳过渡实在很难讲。实际上,民国时期中国就有黄金十年,若是没有日本侵略,那么中国早就变成发达国家了。此时此刻,同样是世界经济萧条,同样是发展遇到瓶颈,同样是一党独裁山头林立,同样是二十多年民营企业纷纷倒闭,其实借鉴性还是很强的。 我没有预言未来的能力,只是我知道一个国家,用所有人都不相信的主义来治国,终归是没有希望的。 我也坚信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政权的变革,但我也确信中国人的承受、忍耐能力是强大的。况且其中还充斥着大量的公务员、媒体、军队、利益集团等等以及他们的直系亲属算起来将近5亿人。说白了只要在体制内占有绝对利益的必然不会出头干事。而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其忍耐程度之高,政治觉悟有限,大多不能担起大梁。决定因素还要看中产阶级!又在经济形势的大背景下,所以小微企业,必然需要整顿洗牌。不可让其做大。利益集团也不允许其做大。这是经济趋势。也有一定政治趋势。另谢绝跨省! 用所有人都不相信的主义来治国 毛主席的那个年代,吃糠咽菜都过来了。现在天天有酒喝有肉吃还骂娘,仔细想想确实说不过去。只是朝廷留下的多了。分到个人手里的少了。大家心理不平衡。现在过的日子比当年好太多了。但是现在还是很多人不满,这就是主席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所以,有时候想想,六七十年代,买件新衣服都要等过年,穷得叮当响,买个缝纫机都是大件了。有个手电筒都算家用电器。也都没觉得啥,现在起码公交车坐着,电动车骑着。都还心里骂娘。虽然这一切不是党和朝廷给的。但是至少朝廷也在努力改变,当年骂朝廷会被判刑,反革命之类的。现在呢?骂两句还是可以的。只要不上街。总体上还是在进步。朝廷还是在修正很多问题,只是有很多问题是它自身无法修复的。比如太子党带来的很多官商勾结。是无法指望内部修复的。除非狗咬狗,把薄咬倒了。。毕竟这是个案。。吾非五毛,不喜误喷。 相关日志 2012/07/17 — 美联社: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中国不再成为拯救世界经济的英雄 2012/07/17 — 德国《世界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坠落 2012/07/15 — 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排华? 2012/07/14 — 华尔街日报:中国将把世界经济拖入衰退? 2012/07/13 — 美国媒体质疑 中国经济数据造假严重 2012/07/12 — 德国之声:“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失灵” 2012/07/12 — 201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2012/07/12 — 华尔街日报:中国增长数据令人怀疑 2012/07/12 — 中国经济为何“不平衡” ? 2012/07/12 — 许小年:为何中国经济被拖入今日困境

阅读更多

王思想:中国政府收入10年暴涨5倍

只能用疯狂一词来形容:2012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63795亿元。这样算下来,2012年全年财政收入可达12万亿以上,是2002年的6倍,增长率500%。 官方公布的这个数字值得商榷,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5项,考虑到除了高高在上的税收之外,中国权力部门创造各种机会疯狂收费、罚款,数目惊人,所以总收入远不止12万亿。 考虑到这10年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尤其今年,所有人都说中国经济不景气,可政府的收入依然疯狂增长,实在是令人佩服中国政府的生意头脑。我想到了十字坡的孙二娘,更想到了“为人民服务”那5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与现实结伴而行,谎言从不脸红。 政府收入暴增,那民众呢?大家可以想想,这10年间,月薪2000元的应该增长到12000元,月薪5000元的应该增长到3万元,否则你就是拖了国家的后退,惭愧去吧。四处张望了一下,公务员、军队、垄断国有企业的人有可能达到500%甚至更高的增长,其他人,自己心里有数。 好,就算咱拖了国家的后退,咱政府收入增长了,如果能分给咱一杯羹,也算。那么,大家想想吧:10年间,上学费用是在增长还是在降低?看病费用是在上涨还是在降低? 再看看房价,10年间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了500%。 暴涨的政府收入被谁花了? 先看政府花了多少。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透露:中国政府自身消费大约占财政收入的20%左右,而日本仅占财政收入的2.8%左右,欧盟国家平均占5%左右。(这还是比较保守的估算,有人认为中国政府自身消费了财政收入的25%) 剩下的80%呢?公款吃喝、公款养车、公款旅游每年要花1万亿以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花了几千亿,2009年国庆庆祝花了几千亿,2010年上海世博会花了几千亿,广州亚运会花了几千亿。神9上天了,义和团们2呼唤,却忘记问问花了多少钱…… 至于在政府的“民生投入”中,有多少成为了回扣、洗钱,成了赤裸裸的利益输送,更是惊人。 再看全国各地那些豪华办公楼。财政收入暴涨的10年,正是各地大修豪华办公楼的10年…… 各国政府财政总收入中的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开支的比例,美国人42%,英国49%,加拿大最好,是52%.中国是8%。 中国政府已经成为世界第2富裕的政府,而中国百姓则明显地感觉到:这10年来,收入貌似在增长,生活却越来越艰难。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中美比较:美国政府的官僚只花税收的不到5% ,而给老百姓提供的福利占税收比例的40-50%。而中国政府的官僚花税收的40-50%,是美国的8至10倍,而给老百姓提供的福利占税收比例的8%,是美国的1/5-1/6。 …… 就在这种强烈对比下,中国官方媒体居然还在宣传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富裕的政府必然膨胀,必然成为大政府。这与民间所要求的、官方所答应的“大社会,小政府”的改革方向越来越远。 政府钱太多,花不出去怎么办?已经有某些忠臣献计献策了:把中国划分成50个省,这样就可以多出很多首长,替纳税人花钱。 我觉得这个方案太保守了,应该设计一个更长远的:先划为50个省,然后80个,100个…… 我所要提醒的是:政府的富裕程度与百姓的自由程度成反比:政府越有钱,百姓的自由度越低。 相关日志 2012/07/12 — 地方财政出奇招突击增收 甘肃永登要求20天增收6000余万(我们鹅城的税已经收到90年以后啦!) 2012/07/03 — 口惠而实不至:结构性减税缘何变增税? 2012/06/25 — 国税总局:免除1元以下应纳税额 减轻纳税人负担(谢主隆恩~五毛不用纳税了!) 2012/06/20 — 如果“风能太阳能属国有” 2012/06/17 — 马靖昊:税前工资10000元的详细图解 2012/06/01 — “企业不逃税无法生存”中国经济敲响警钟! 2012/05/24 — 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税到底重了还是轻了? 2012/05/23 — 广州市税收收入连续4个月负增长 2012/05/19 — 部分地方财力吃紧:小企业被要求有无收入都要缴税 2012/05/14 — 库克访华 苹果水货产业链被清洗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