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

美国之音 | 对比新闻 : 对比新闻:新闻监督网成立 左派网站被关闭

中国成立了一个新闻监督网。与此同时,《北京日报》批评微博缺乏诚信,要求实名制,受到网络工作者质疑,另外,个别亲毛主义的网站被关闭。 中国一个“民间”新闻监督机构—-新闻监督研究中心,除了自己有官方网站外,最近又主办了一个新闻监督网(xwjd.org)。该机构的上级单位是中国行为法学会。该网站说,这个行为法学会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钱学森倡导下“首都法学界部分学者”发起成立的,后来得到了司法部的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属于国家一级学会。” 该网站报道说,研究中心主任是孙永鲁(新华社记者、CCTV栏目策划人)。而该中心的研究任务是:“致力于为建立中国新闻立法何中国新闻宣称事业健康、良性、科学地发展献计献策。” 网站介绍,该中心组成人员有“知名学者、司法工作者、律师、新闻界学者、媒体精英。”顾问则包括政府、军界、学术界“老领导和著名学者” 但是,该网站关于这个新闻监督网的报道中,除了主任孙永鲁,没有提到任何一个领导和顾问的名字。报道也没有提到,这个网站是依靠什么法规和法律来“监督新闻报道”的。 与此同时,《北京日报》10月17日发表署名甄言、晓刚的文章,题目是:“网络微博诚信缺失将无以立足。” 文章提到了网络微博迅速发展的积极正面意义,但同时也说这一新的传播方式带来了重大”社会问题:虚假信息、过激言论、恶意炒作、低俗之风以及非法营销等充斥其中,令公众莫衷一是,对社会有害无益。” 文章认为,微博的最大特点,就是“某种意义上具有独立通讯社”式的“自媒体”特性,每个人都想用自己的信息和观点去影响别人,进而影响社会。” “这一特点极易导致社会对立,引发思想混乱。当前,一些微博上充斥着不负责任的谣言、谎言、传言、许多都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或者故意误读、恶意曲解,不少人还以编造、传播这些信息为乐。同时,恶毒的攻击、谩骂随处可见,暴人隐私的八卦、低俗的炒作、功利的营销泛滥成灾,令人生厌。” 文章说,“大量事实说明,互联网尤其是微博正在成为虚假信息、非主流思想文化的主要集散地和负面舆论的放大器,滋生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文章还说,微博缺乏诚信,而建立诚信的根本措施,就是“微博全面实行实名制,提倡博主亮明身份,光明正大地发布信息、表明观点。” 密切关注互联网和新闻管制的网络工作者北风在自己的推特上发表推文说:“北京日报:网路微博诚信缺失将无以立足 这篇文章之牛逼在于,举了抢盐风潮、释永信30亿存款、假“国税总局公告”及假冒马来西亚官方新闻发布会四个例子来说明微博的负面作用,但除了释永信外,其他三者与微博都没半毛钱关系。 ” 北风还说:“微博实名制,中国警方或许会开放身份信息供运营商验证,海外用户咋办?如果海外用户不用身份验证,那只要不选中国就可以了,如果要加以IP限制,VPN或代理之类的也能解决。我实在想不明白微博实名制如何操作。” 另外,多维新闻网报道10月17日报道援引网友的帖子说:“根据有关部门通知,乌有之乡和毛泽东旗帜网暂时关闭整顿。” 到美国东部时间星期二早晨(7点),记者试图登陆毛泽东旗帜网,发现无论使用海外的谷歌搜索引擎还是使用中国的百度搜索引擎,都无法登陆。而乌有之乡网站,则可以进去,而且流览各个栏目和文章,没有问题。 毛泽东旗帜网,顾名思义,是宣传毛泽东思想、高举毛泽东旗帜的。而乌有之乡照中国的百度百科条目上的说法是:“一个政经评论网站,2003年开设于北京。由于长期发布左倾类文章,被公认为是政论网站中的左派,中国崇毛派的一个重要社区,亚洲周刊认为邓力群是乌有之乡的高层背景之一。 在内容来源上乌有之乡允许一般网民注册,但文章和文章评论都需经过审核,乌有之乡的首页为人工编辑。 根据Alexa的数据,乌有之乡的网站流量排在中国前2000名以内。” 海外的维基百科这样介绍说:“乌有之乡是中国大陆一个带有政治左翼与毛泽东思想色彩的中国政经评论网站,于2003年由北京乌有之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创办人包括范景刚、韩德强等人。 该网站在中国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其内容来源有网民投稿,学者文章和网站采集三个渠道;对该网站的评价因浏览者立场不同而两极分化,一部分认为它的内容纯属胡编乱造,一部分认为它的内容揭示真理、切中时弊。根据Alexa的数据,乌有之乡的网站流量排在中国大陆前2000名以内。在专题历史类网站排名第三。” 北京曾有另外两份有影响力的杂志的办刊方针和宗旨都和乌有之乡和毛泽东旗帜网差不多。这两份杂志《真理的追求》和《中流^》都在本世纪初被关闭。 有网友“真理的追求”在新浪网发表博客文章,要求为“真理的追求”和“中流”平反和复刊。 这篇文章说:“还应当看到,两刊爱憎分明,对于“美国之音”诋毁我党我国的无耻谰言,推行“和平演变”的卑劣图谋,都予彻底揭露。挑起“****(八九年六四事件)”叛乱的那些反革命头目和资产阶级自由化那般“精英”,在美国的策划下,叛逃国外。“两刊”穷追不舍 ,以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对他们的新老罪行揭批到底,决不估息。对于那些毒化社会空气的“汉奸发生学”、“妓女文化”,“两刊”也决不放过。”

阅读更多

被打飞 | 对贺卫方老师“劣迹”的个人小研究

@被打飞 旁观方舟子和贺卫方两位前辈的争议好几天了,一直没发言。不过确实关心这事,因为这二位的东西我都常读,受益良多。昨天看到老方贴出 一篇东西 ,为某位北大师弟(法学院)所书。很明显这位师弟对贺老师有意见,列出若干条。我读了之后,感觉他有误解。好在这些事情中很多并不难独立查证。无法查的也可以从常理做些判断。于是做了点功课,请方舟子,贺卫方两位老师及广大网友指点。 指控一:贺老师上课“自由有余,思想不足”。 分析:这条因本人没上过,没法发表判断。不过里面描述的这种大家自由讨论的气氛我可能会喜欢。 指控二:A老师评职称郁闷,怪贺老师没帮他说话。 分析:我也不知此事内情,但我知道贺老师在学术委员会任职过,对评职称确实有发言权甚至是决定权。如果是这样,那在某些情况下也许真的不能随便去帮别人。因为评职称名额有限,存在竞争,得让强的人先上,如果A老师是因为遇见了更强的对手,那贺老师也只能秉公办事。如果A老师实力明显强于其他人,但因为其他“政治因素”受到不公平待遇才没评上,贺老师没帮他说话就不对了。但原文并没细说这些背景,我们外人也没法判断,只能存疑了。 指控三: 原文: “又比如,B老师说,有一年年底,他在最高院组织的新春团拜活动上遇见了贺老师。他远远的与贺老师打招呼:老贺啊,一年到头在学校里见不着你,在这里见着了。贺老师笑而不语。B老师爱开玩笑,直说道:老贺,这可是你成天批判的地方啊,你来这里,不是有损你的清誉嘛!贺老师怎么答的呢?他说:人不能和钱过不去嘛。在讲这故事的那堂课上,B老师后来表达了对我们的一个希望,他是这么说的:现在在中国,如果你想出名,很容易的,不管对不对,你就拼了命,像你们的贺老师一样,朝着一个方向搞,总能搞出点名堂。但是,你们都还年轻,一切都还没有开始,我希望你们不要这样。(B老师希望我们知道有些事情不可为。)” 分析:此条莫名其妙。贺老师的确常批评最高院,但别忘了他思路一直是“哄”他们进步,表扬的也不少,甚至是能表扬就表扬。连法官换上法袍都要表扬。以至于我都批评过他自作多情。他这种思路,参加个最高院活动,有啥不正常?而且天知道贺老师那天说了什么,就算有说「不能和钱过不去」那显然也是跟着B开玩笑。拿这个来搞文字狱,不对头。 指控四: 原文:再比如,前几年,贺老师自己在媒体上鼓吹了好一阵,说“华北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要到浙大去。 分析:这一条会引起很大误解。原文中说贺老师在媒体上鼓噪“华北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不给上下文,很多人看了会以为他的意思是说有人(例如北大法学院)迫害他。但贺老师接受南周采访的原文很容易找到: ********** 贺卫方原话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341028/ 原话是:南方周末:熟悉你的人有两种猜测,一种是说,这几年当明星当累了,这下要归隐做学术了。  贺卫方:这些年来,我是比较外在化,比较愿意去跟媒体交往,比较愿意接受记者采访,觉得别人采访我,总是认为你可以并且应该对于公共舆论产生影响。  但久而久之你会觉得这个学校在给你带来太多出头机会的同时,也让你变得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做事情。所谓“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好像就有这样一个感觉。  一个学者不是不可以有政治的追求,但是政治追求的基础是学术研究,所以我觉得,也许我应该找一个可进可退的地方,能够为自己的一些政治或者宪政论证奠定更坚实的学术基础。  ************************************ 很明显,他的意思其实是说北大给他太多出头机会,自己也比较愿意和媒体,记者打交道,心静不下来,所以好像有了“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感觉了。去浙大,正是为了静下心来做点学术。这里一点没有责怪谁的意思,反而是赞扬北大给了他很多机会。这里我怀疑原作者没仔细看老贺原话上下文,误解了。 指控五: 原文:北大当年或许是因为他要离开,所以新招了一个教外法史的海归博士。 后来浙大改了主意,不要他了,可是这边北大的手续已经办完,成了无业人士。据我所知,当时吴志攀校长、朱苏力院长以及其他人士都出了不少力,让他顺利地回到了北大。就我的想法,教课的位置已经由新人取代,那么,去石河子支教或许就成了选择,总不至于叫那新人去支教吧。 那段时间,媒体网络一片莫名其妙的声音,说北大让贺老师去新疆其实是迫害、是流放——难不成之前去石河子的孟二冬教授也是被流放?长期以来,因为支教政策而去石河子教书的教授们都是因为流放和迫害才去的?别的教授去得了,而贺老师就去不了么?在我的印象里,贺老师那段时间没有做任何澄清和解释,任凭北大在舆论中面临误解。直到当年年底,他放假回来参与院里的新年活动,才又是感谢学校又是感谢学院又是感谢领导又是感谢同事。当我读到院网上新闻稿中关于贺老师感谢的这段话时,心里真的非常不是滋味。 分析:这一条是指控的核心内容。作者指出两件事:1. 去石河子支教不是对贺卫方的迫害。2. 贺卫方在外界有这种谣言的情况下仍然不澄清解释,让北大承受误解,不厚道。3. 贺卫方直到新年放假回来才感谢学校。太晚了。 原作者说的第一条,我愿意相信。从贺老师自己的博客来看,他在新疆过的也挺愉快。第二条里原作者提到外界当时的误解,也的确存在,从这点看,贺卫方老师没有澄清,好像确实有点不够意思。但是如果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当时贺老师没出来说话,反而是最合理的选择。为什么呢? 首先,有证据表明,去石河子支教,并不是贺卫方本人主动或愿意的。例如在这篇博文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663200100hytd.html 贺老师说:“一年下来,我想,无论当初派我到石河子大学支教的决策背景如何,都应该说,这是一段极其难得的经历。” 这说明,这确实是北大希望他去的(和迫害无关),他可能也有点疑惑,但这种疑惑,当然也不是认定北大迫害他,而最多是“这事为啥正巧轮到我”这类。当时法学院刚帮了老贺,这时候希望老贺去新疆支教,就从报恩角度讲,老贺当然也不会犹豫。 这一条弄清了,当时老贺的做法的原因就自明了。那时外界传说老贺是受迫害了,但老贺并未受迫害,却也不是主动去的,那如何对外澄清呢?如果对外说:是我自己主动要求去的,那是说谎,贺老师做不出。如果据实相告:是北大让我去的,我没意见接受了。这么一说只能做实了“北大迫害”的指控。左右为难,最后也只好不说。 另外,原作者说,贺卫方老师直到新年放假回来才感谢学校,这不是事实。从维基百科看,贺老师回到北大法学院,是08年12月下旬的事情,在12月31日,贺老师在博客发表的打油诗中就已经感谢了北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663200100c5ps.html 他写道: “归位北大续我一生的缘。 兼容并包, 良非虚言。” 这话感情真挚,谁也不能否认。 指控六: 原文:如果留意一下贺老师的博客,便不难发现,在新疆的时候,他也是非常不安分的,不仅常常在新疆各地采风,而且还常常回内地参与有关方面的各种活动。这里面自然有不少时候得到了各地政府的支持,用一个非常通俗的话说,贺老师在花纳税人的钱游山玩水呢!但如同批评高院却可以去参加高院的活动,拿高院的好处一样,贺老师是非常实际的,批评是一回事,做事是另一回事了。 对于这条不用多说。教授参加各种这类活动是很正常的。 指控七: 原文:而关于贺老师的和稀泥,我倒是亲眼见过一次,那是两年前,学院有几个老师上纲上线叫嚣计件工资不合理,在内部邮件里吵成一堆。贺老师的回复非常有意思——他表示,部分老师的意见他觉得很有些道理,然后又就发起人信中莫须有的事情表达了意见,希望领导能够多听取各方意思,拿出一个好方案来,最后不忘说自己对院内事务不太关心,与大家交往不多,希望原谅——游刃有余,各方都照顾到了,谁也不得罪。 分析:这封“和稀泥”的邮件,在豆瓣原帖后的评论中别人已经给出了,大家可以读一读,这到底叫不叫和稀泥。 ****************贺老师“和稀泥”邮件*********************** 尊敬的各位同事:          我十分赞成龚刃韧兄在这封信中表达的观点,很不赞成用计件工的方式确定所谓绩效工资。我觉得我们的法学院应当有点特立独行的精神,要遵循学术自由与独立的准则,不可以跟风,尤其是跟教育部的指挥棒。我一直反对把教授分作三六九等,不仅仅人为地制造了许多矛盾(其实不少矛盾也让院长书记们头大),而且为虎作伥,最终会毁了我们法学院应有的一种以真学术为唯一追求的风范。说到底,你要对于我们的法学院和你们决定留下和引进的教师们有基本的信赖,你应该自信,身处这样一所大学,每个人肩头都有着很大的压力,我们必须追求卓越,我们必须追求独立,我们必须在学生们面前表现出这所大学教授所应有的水准。任何制度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我们付不起的是那种一味地追求数量,让全院都逐渐沦入平庸的代价。          从刃韧的来信中才知道根林主持《中外法学》后居然承受了某种政治压力。在兄弟主持的八年期间,从来没有任何部门任何人对于刊物应该发表什么文章、不能发表什么文章说三道四。我希望院长、书记等要关注这个问题,应该帮助梁根林教授和编辑部抗拒对于学术和出版自由的任何干预。          我曾因为贪恋杭州美景而决定离开这里,在遭遇政治干预、调动处在骑虎难下的时候,我无颜请求我院重新接受我,于是萌生往更南部走的决心。是院中的同事们以及志攀苏力守文等向我伸出了温暖的手。有了这次经历,我真的特别感恩,深切地热爱我们的法学院。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爱,所以才愿意表达对于某些不合理做法批评。我觉得龚刃韧教授的这封信里也是充满着爱的。          因为支教石河子的缘故,所以自己为学院所做甚少,也与大家交往不多(这倒是个老毛病了),请各位原谅。          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 我看来也就是说话和气罢了。一帮同事,都是知识分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点和气,算个基本礼貌吧。更何况,这符合贺老师一向的风格,对当权者,批评归批评,但有机会也表扬,“哄”他们进步。贺老师不就是因为这点被很多人(包括我)批评嘲笑过吗? 指控八:原文:关于贺老师到底为什么去浙大,C老师有回上课讲老师也是人,人才也是要往条件好的地方流的,举的就是贺老师。C老师说:比如贺老师去浙大,当时可是许诺要给他一栋海边别墅的。(C老师的本意自然是从人出发,条件好可不光是贺老师所说“累了,想图个清净,读读书”那么简单。) 分析:有的网友提示说杭州不可能有海景别墅,但我觉得关键不在这里。浙大提供的物质条件肯定不错,但因此就下结论说,贺老师是因为这些去的,那也太没逻辑了。 指控九:原文:前段时间和一些人聊二十年前的事情,那时候法大算是个主力了,也出了些领袖。我突然觉得非常好奇,问道:“不对啊,当时怎么没有贺老师呢?”D老师笑道:“那时还真没有他,他老婆逼他下海赚钱去了。”(D老师是在我的追问下说的这句话,他本人更主要的观点是,不管怎样,贺老师让社会关注北大法学院,让法学院走进了舆论里。当然,在我看来,贺老师走得太深了,而且不见得是好事。) 分析:这里扯到20年前的事情,我不知道那时详情,但贺老师不管那时去了没有,这二十年来的参与,恐怕是当年参加过的前辈们也都会肯定的吧。 本人总结:贺老师显然不是完人。我以前多次批评甚至嘲笑过他的迂腐。不过,批评任何人,也要就事论事。用最近被提的很多的一句话:对事不对人。

阅读更多

被打飞 | 奥巴马夫人一年度假挥霍公款一千万美元?

奥巴马夫人一年度假挥霍公款一千万美元? @被打飞 最近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低调上任引起国人关注。骆家辉这种做法对美国官员来讲本属常规,但和中国的父母官们就形成了对比。大概是有的爱国青年觉得因此脸面无光,于是开始想方设法找回面子。昨天上新浪围脖就看到有人热炒“美第一夫人花千万美元公费度假”的新闻如下图。 ”微天下“所发围脖称: 【美第一夫人花千万美元公费度假被批浪费】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和家人分乘2架专机先后抵达玛莎葡萄园岛度假,引来媒体批评如潮。媒体还批评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在过去一年中共花了1000万美元公费度假,还披露米歇尔爱喝好酒,购物成瘾,让奥巴马感到恼火。 这条围脖一看就让人感觉荒唐,报道此事及”一千万“数字的,能找到的只有”每日邮报“,”national enquirer“两个八卦媒体。各大严肃媒体如纽约时报等完全没有相应消息,谈何”批评如潮“?但令我不解的是,连我一直敬仰的一些资深媒体人都被蒙住,而没一个人去做点简单研究来查证。无奈之下,本人虽非专业人士,只能再次披挂上阵。但本文证伪”一千万美元“的数字远非仅仅为”辟谣“,而是要以此入手,窥斑见豹,理解美国民主制度下如何透明处理这类公款使用。 本文估计结果是,从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奥巴马全家度假花费公款约为330万美元。而这部分中绝大部分还是因为两次旅行有总统本人参加,安保,座机等规格大大升高造成的。如果单算因为第一夫人及子女而增加的公款支出,则连50万美金都不到。这和”一千万美金“的数字,相差实在太远。 美国总统本人出行涉及费用,如空军一号,安保等花费,的确不低。但因其家人所发生的费用并不高。这表明美国制度对公款使用很有规范。另一方面,这类款项使用具有较高透明性,普通人即可通过公开资料研究后得出较准确数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美国政府有独立的会计办公室(government accounting office)进行审计,他们还专门在98年应议会要求,统计了克林顿总统出国访问花销,形成权威报告,任何人均可下载查阅。 http://www.gao.gov/archive/1999/ns99164.pdf 相比而言,目前中国政府公款使用透明度还有较大差距。例如,仍然无法给出”三公“消费准确数字。预算经常是”机密“,纳税人无从检查。因此,中国网民与其想方设法的去挑具有高透明度美国政府的毛病,还不如敦促自己父母官及早公布自己所纳税费如何使用的详情。 本文具体分析由三部分组成: (一)八卦媒体消息可信度分析 (二)美国总统及第一家庭出行涉及公款费用简介 (三)对第一夫人去年(10年8月-11年8月)度假设计费用的估计。 只对第一夫人到底花了多少钱具体数字感兴趣的可直接看(三)。想多了解美国领导人公款开销情况的看(二)。想知道为何原消息源不可信的看(一)。 (一)八卦媒体消息可信度分析 首先看“第一夫人千万美元公费度假”的消息来源,英国《每日邮报》。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029615/Michelle-Obama-accused-spending-10m-public-money-vacations.html 一个重要原则是,看到这种令人吃惊的消息,第一步要检查消息源的可靠性(credibility)。用维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ily_Mail ) 简单搜索即知,每日邮报是英国一家著名八卦小报(tabloid)。因此上面的消息如无其他消息源证实,是不能轻易相信的。 然后仔细阅读《每日邮报》就会发现,所谓“一千万美元”的数字,来自于一位未公布姓名的”白宫顶级靠谱消息源” (“top White House source”)透露给另一个八卦媒体“national enquirer”的消息。 http://www.nationalenquirer.com/michelle-obama-disgusting-10-million-dollar-spending-spree-vacation 阅读便知,national enquirer”消息源“着实把第一夫人骂了一通。 看到这里,就已经基本肯定这位消息源及他的消息都是不靠谱的。首先,前面已经提到,这类八卦媒体的东西本来就不能当真,然后这”消息源“又连个实名实姓都没有,让你连查都没法查,这类连确认手段都没有的东西可信度只能相当于UFO。不过最重要的是,从常识判断,就算这位”白宫消息源“真的存在,他也无法得知”一千万“这样的数字。原因是美国第一家庭出行用到的公款涉及很多部门,各自有预算,并没有针对具体一次行程的统计。另外,这些预算中有些属于机密,例如总统或第一夫人出行安保方面需要花费多少,此事涉密的理由是如果一旦公开,外人就会准确估算出总统的安保规模,从而对总统安全形成潜在威胁。负责总统安保的secret service部门属于国土安全部,能知晓具体数字的,必然是相当高级别的官员。请问这种高级别的安保官员,不顾职业规范,向八卦小报大骂总统夫人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他的目的真是为了引起百姓对乱花公款的重视,又为何不联系”纽约时报“等大报呢? (二)美国总统及第一家庭出行涉及公款费用简介 在美国民主制度下,预算公开,因此估计设计总统,副总统及其家人等的公款支出并不难。taxpayertreasurerhunter网站估计,一切和总统有关的公款支出(包括各种迎来送往,安保,白宫修缮费用,各种人员工资等等)总量约为每年18亿美金。大家有兴趣的可考察其报告。 http://www.taxpayertreasurehunt.com/ebooks/1.8BillionDollarMan.final.9.18.2010.pdf 综合各种资料,下面对美国总统或第一家庭出行会涉及的公款费用做一简单总结。 1. 飞机。总统出行可使用专机”空军一号“,并可带总统夫人及子女。其实有两架”空军一号“,均为波音747-200B。空军一号涉及费用较高,能查到的最高数字,包括维修费用等在内,为平均每小时飞行花费18万美元。 http://www.ntu.org/ntuf/incredible-journey.html#_edn7 如果总统夫人单独出行,总统不在场,则不能使用空军一号。但可使用另一架专机(有时被称为”空军二号“),其费用是平均每小时11351美元。但总统夫人需要缴纳相当于民航头等舱票价的费用。这部分与总花费相比较小,故忽略不计。 http://www.nytimes.com/2010/08/08/us/politics/08vacation.html 另外,如果总统本人出行,也需要其他运输机载入总统专车等物资。 2. 安保。由国土安全部下属的美国秘密服务局(US Secret Service)负责,该部门其他职能还包括犯罪调查等等。 http://www.fas.org/sgp/crs/homesec/RL34603.pdf Secret Service的安保包括范围: 总统,副总统及当选总统,副总统及其直系亲属。 前总统,副总统,其配偶及小于16岁子女 到访国家元首 到访外国贵宾及代表美国出访人员 主要总统,副总统参选人。大选120天内也保护其配偶。 秘密服务局2010年总预算约为一亿五千万美金,其中用于人员保护方面的为七千六百万美金。前面已经提过,为不暴露总统安保规模,具体某次总统或其家人行程引起的费用属于机密。但能找到的一些估计数字,例如,第一夫人2010年西班牙度假的安保总人数为70人,当时平均每人住房费用为270美元。 http://www.politicsdaily.com/2010/08/06/michelle-obamas-lavish-spain-vacation-sparking-criticism/ 3.总统随行官员涉及费用。例如秘书等。但若第一夫人自己出行,则多不涉及此类费用。除非有公事。 4. 住宿费用。原则是若总统协家人出行,则住宿费用公款报销,若第一夫人或子女出行,则需要自己掏钱。但安保人员的住宿费用使用公款。 (三)对第一夫人去年(10年8月-11年8月)度假设计费用的估计。 实际上,在《每日邮报》文章最后,的确也对第一夫人一年内出游花费做了估计。按其说法,第一夫人一年间度假共42天。比较容易查到的行程共4次:西班牙,夏威夷,马莎庄园,科罗拉多,共33天。这也正是《每日邮报》列举的”重点“。其中西班牙之行正是受到批评较多的一次。因此可以认为,这四次出行花费应为主要部分。下面逐一进行统计。 1. 西班牙。去年10月奥巴马夫人去西班牙度假5天。此次形程因正值美国经济危机高潮,被不少媒体严厉批评。有媒体甚至称其为当代的玛丽安东尼(法国末代皇后)。有人称奥巴马夫人和亲朋好友共40人游山玩水,浪费纳税人大量金钱。但据纽约时报调查, http://www.nytimes.com/2010/08/08/us/politics/08vacation.html 此种说法过于夸张。实际上,这是奥巴马夫人的私人旅行,一起去参加的只是她的两名朋友,再加子女4人。第一夫人的朋友们自然全部自费,奥巴马夫人涉及的公费部分也只有: a. 使用”空军二号“,总费用约为$160,000

阅读更多

北斗 | < 玉衡>预言家与怀乡病

她并不是去改变什么世界拯救什么人民,她是去想找那一个或者若干个在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的男人而已。她患上无可救药的怀乡病,觉得在眼前得不到的东西,在一个美化的故土中可以寻觅。在怀乡之中,就像皮普一样,她拒绝意识到她的X爷让多少姑娘怀了孕(种马!),手染多少鲜血。     预言家与怀乡病   文/ E姑娘(中国人民大学)     Cassandra’s Homesickness 预言家与宿命论 穿越的唯一最特殊的意义在于知道未来。没错,她很美,但每个女主角都很美,她也很聪明,但大多数女主角也都很聪明。也许她凭借她的未来人的技能能做出一些更好吃的食物,绣出一些更独特的花纹,但是大长今和黄蓉一定也都能做到。 她的唯一最特殊之处在于,她其实是特洛伊的卡桑德拉(Cassandra of Troy)。她预言,而且预言悲剧--如果你愿意相信的话,一切预言终必预言悲剧。在古典神话中,卡桑德拉是特洛伊城主普里阿摩斯的女儿,赫克托尔和帕里斯的妹妹,美人海伦名不正言不顺的小姑子。一说是因为卡桑德拉美貌出众,阿波罗赐予了她预言未来的能力,一说是因为她夜宿阿波罗的神庙,神庙的蛇舔干净了她的耳朵,从而使她能够预言未来。然而由于她拒绝了阿波罗的求爱,阿波罗一怒之下诅咒卡桑德拉,使她的预言不会被任何人相信。果然卡桑德拉预测了特洛伊的战败、奥德修斯的木马、阿伽门农和她自己的下场,不过没有一个人相信。 卡桑德拉成为一个浪漫主义和富于悲剧色彩的文化标签,是因为,维基百科如是说,“她了解一切却无力改变,这正是人生之讽刺性所在”。 这其实指出了卡桑德拉的神话以预言家为变式叙述了宿命论的主题,而流行穿越小说与之并无二致。一个穿越到过去而不能改变历史事件的主角,将宿命论及其无可避免的悲剧性推向极致。如果小说的作者将时间的发展描述为固定不可改变的,那么穿越者只能做一个无法改变历史的先知。于是,就像以先天性疾病和错抱婴儿为桥段的电视剧一样,这种宿命论母题很自然会引发罗曼蒂克的无奈感,正是言情故事的温床。     时间旅行小说纵览 和古希腊神话相比,以时间旅行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并不那么古老。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康涅狄格州的美国佬在亚瑟王朝》(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下略为《康州》),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时间旅行小说之一。在这部被中国读者遗忘的美国文豪代表作中,男主角从近代美国穿越到亚瑟王朝以后,凭借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从阶下囚一步步爬上国家首相的高位,并将萎靡不振的君权神授的国家变成现代化强国。吐温一来有意挖苦讽刺当时流行的缅怀冷兵器时代的文学作品,二来,尤其从马克思主义文论看来,吐温或许是一个资本主义的理想主义者,试图描述科技文明的强大力量。 《康州》一书将历史描述可以改变的“平行空间”,并未进入宿命论的范式。时间旅行小说的一种主要分类方法,即根据历史是否能够由穿越者认为改变,分为改变历史走向的小说和不能改变历史走向的小说。这也关系到小说内容的选材:前者往往有悲剧倾向,而后者适合描写主角如何“建功立业”。 与马克·吐温同时代的英国科幻作家威尔斯(H. G. Wells)也出版了著名的时间旅行小说《时间机器》(Time Machine)。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作品反映出时间旅行小说之间另一种分类方法。在《康州》一书中,男主角脑袋被打,一睁眼就发现回到了从前,而全文到底也没有给出他穿越的原因。因为此书并非科幻题材,吐温醉翁之意不在穿越,只希望获得穿越的结果。而威尔斯详细地描写如何制造物理上可能的时间机器进行时间旅行。这成为欧美时间旅行小说的主流模式,此后的时间旅行小说大多是科幻小说,都试图为穿越提供科学解释,浪漫传奇式的穿越小说未成气候。 汉语文学,在当代之前,并不把时间旅行视为一种主题。值得一提的穿越小说可能只有黄易的《寻秦记》,与《康州》一样这也属于一部建功立业型的作品,不过黄易更为巧妙地用焚书坑儒解释了为什么项少龙不在历史上闻名。 流行穿越作品及其代入-愉悦机理 但是在网络时代引发通俗文学群众性创作的高潮之时,在那个神奇的绿色的网站上,穿越小说迎来了空前的繁荣。这些作品大多属于通俗言情题材,以女主角第一人称叙事,就连穿越回到的历史时期也呈集聚性分布。康乾盛世是一个主要的题材,九子夺嫡更是屡见不鲜。它们也具有网络文学的通病,例如成为作者的门槛很低,导致作者的平均水平下降,作品的淘汰率极高。一个经典的笑话是,水平不高的作者很容易写出自恋的第一人称主角,诸如“我看着镜子里我倾国倾城的容貌”。这类作者就像是低龄儿童未能区分“自己”与“他人”一样,想不明白男主角对女主角说“你倾国倾城”可能是赞美,而女主角自己说“我倾国倾城”就是神经病了。 然而,大众作者所写出的浪漫传奇式的穿越小说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文学批评界的认可,因为其最大的弊病在于,事实上,一切网络穿越文都是“我倾国倾城”的文章。哪怕女主角不会自称自己倾国倾城,穿越文的默认设计就是其主角惊才绝艳、鹤立鸡群,被许多男性追求。这样的小说主角,由作者的代入感而始,并满足了读者的代入欲望,可谓皆大欢喜。 我们不得不承认,文学的代入意义,哪怕再不堪一提,也是促使文学繁荣并历久弥新的力量之一。就连高雅文学中也不乏具有代入感的作品,我们有一切理由相信托尔斯泰把自己的很多方面投射到《战争与和平》的彼尔和安德烈之中。 同人文学,即以既有作品进行衍生创作的文学,最早在日本和欧美国家产生,近年来在我国也很流行。同人文学理论(如果同人文学也能有文学理论的话)中有一个经典的概念“玛丽·苏”(Mary Sue),即指作者创造出一个原著没有的角色,而这一角色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被认为是作者在创作时进行了自我代入。玛丽·苏体现了一个小说作者的不客观和自恋情绪,因而遭到评论的强烈反感。 世界上各种语言的同人创作层出不穷,但是最“登堂入室”者恐怕要数英国ITV在2008年播映的电视剧《迷失奥斯丁》(Lost in Austen),它描述了一个当代英国的年轻女性穿越到了《傲慢与偏见》的世界中去,最后——显然必须如此——与达西先生喜结连理。本来,简·奥斯丁小说受到女性读者广泛喜爱的机理之一就在于它提供了代入感,而穿越题材更强化了这一可能性,让每一个当今时代的诸事不顺的姑娘都能轻易把自己想象为贝内特家的不速之客。 从某种程度来说,穿越小说都可以视为历史事的同人小说,其中都有一个玛丽·苏女主角,而且受众产生愉悦感的机理也类似,都与代入感相关。一个批判性的读者应该意识到,代入感作为愉悦感的来源,终究是短视的。通俗文学必然要在一定意义上满足大众读者的愉悦感诉求,但是文学不仅在于愉悦感——它还有许多其他历史使命。这也是为什么这一类顾影自怜般穿越作品很难受到文学批评的认可。 当代女性的怀乡病 尽管涉及许多历史背景,就像大多数通俗言情小说一样,我国当代的流行穿越小说更关注两性关系,专注于政治历史题材者并非没有但也乏善可陈。一些作者情愿犯下很多历史错误,譬如在康熙晚年,他的儿子怎么可能还未娶妻?哪怕不犯历史错误,穿越小说关于历史人物的叙述也都呈虚构姿态。在小说作者和读者的想象中,彼时王公贵族的男性一律一副温文尔雅文武兼修的模样,日理万机却也风花雪月,妻妾成群却愿意对你山盟海誓。 在此,我们最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作品所折射出的历史虚构与现实生活的强烈反差。今非昔比,你想找个富二代却恨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找个凤凰男还不情愿进他家的门。现实无奈,房子车子婆媳小三逼出一群大龄剩女。就像清朝时文字狱盛行,逼出一群人搞小学——他不是不想搞“大学”,你也不是不想嫁刘易阳。只是他怕写两首诗就没了脑袋,你怕遇到一个假刘易阳真陈世美结果赔上大半辈子。     可是想象只是一种自我意淫的世界而已。以前上英国小说课的时候,讲到狄更斯《远大前程》,我们打趣说在皮普在离开家乡之前,村里尽是些泼妇(他姐)恶棍(Orlick),而在他离去之后,家乡似乎变好了,变得只剩下最和蔼的兄长和最懂事的妹子。教授笑了笑说那就是因为他离开了。皮普的村子也许并没有变好,只是他从恨不得离开变成留恋童年。怀乡病是偏颇的,是罗曼蒂克的,是非现实的。他家铁铺的恶棍死了,隔壁肉摊的恶棍说不定还在。一个泼妇死了,还有千千万万个泼妇站起来了。 在那些罗曼蒂克的想象中,古代大抵是美好的。穿越文的作者不会写那时候贫富差距有多大,路边冻死骨如何形状;也不会写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如何血腥,人民如何生灵涂炭。她不会让她的主角穿越到茹毛饮血的蛮夷部落或者落后挨打的晚清,更不会让她跟那陈胜、吴广、洪秀全之流,而偏偏只选择像康雍乾这样的盛世,九子夺嫡这样传奇事件。 她并不是去改变什么世界拯救什么人民,她是去想找那一个或者若干个在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的男人而已。她患上无可救药的怀乡病,觉得在眼前得不到的东西,在一个美化的故土中可以寻觅。在怀乡之中,就像皮普一样,她拒绝意识到她的X爷让多少姑娘怀了孕(种马!),手染多少鲜血。 其实这又是一种典型的伪女权而已。你受不了公婆为难,却受得了豪门算计?受不了小三,却又受得了皇后贵妃答应宫女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还有从小青梅竹马的风尘才女?你老公是皇帝,所以他爱怎么三妻四妾草菅人命也无所谓。他要只是一个小职员,他敢多看路上的姑娘两眼?敢不把薪水通通交来?你其实不是受不了小三和公婆为难,你只是觉得,从古到今都这么忍来了,我不是不能忍,只是,嘘——现在我要价高了,你多给点什么好处伐? 有评论把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称为一部社会学意义的电影,因为影片试图将两性关系描述为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换关系。一方提供美色提供家庭服务,另一方提供经济保障。妓女就是妻子,妻子就是妓女。或许在封建年代,在清朝,大多男女关系真可以描述为这样的交换。 说到底,似乎在这个可怕的世界,两性关系为一种物物交换关系从未根本改变。在怀乡病的那个世界里,这种交换是名正言顺的。如今我们试图解放,试图推倒男权的广厦,但却发现这座楼太高太坚固,弄得你精疲力竭,于是你退缩了,你想倒不如回到旧世界里。就算实然不是应然,物物交换也真是一种很稳定的形式。女性主义是一种让女性更累的事情。然而累,并非因为旧世界比新世界更好,而是因为我们所有人的懒惰和路径依赖。 噢,我犯了个巨大的写作错误。这片文章里的所有“你”,都不是“你”,应该改成“她”。 不过话说回来,你和我和她又有什么区别?     (采编:陈锴;责编:陈锴) 您还可能想阅读…… 本期主题:四喜忧国张大春 无产皆鸡的矛盾 人性就是一杯墨汁:关于哈利波特

阅读更多

北斗 | <天璇>我是怎样走出困惑的

确立一个理想可能就在一念之间,但真的想赢得一些自己认可的东西可能需要很久,甚至一生的时间,这之间可能不断有亲人朋友姑娘抛弃你,亲人抛弃你,如果能解释就尽量的解释清楚,然后继续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喜欢看结果,虽然当初阻碍你的可能有他们,但是你最终的结果如果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他们也就放心了,虽然他们此时可能还是没有意识到当初的阻止和放弃是多么的愚蠢。     我是怎样走出困惑的   文 / 王猛(北斗撰稿人)     曾是集体里的一员 离开义务教育已经5年半了,我已经记不清中国足球队又连续几年叉腰肌不好了,曾经暗恋的姑娘也在我的记忆中变模糊了,但有一件事情却非常难忘:高二因为上课指出老师的用词错误而被班主任和学生们投票,罪名是“接话茬”,全班70多个人,我以50多票胜出,更神奇的是第二名和第三名票加起来都没有我多。下课后几个和我平时不错的同学“安慰”我,算了,谁还没有过做错的事情……在回想这段往事的时候,我像那些官员开会一样总结了两点:第一,出来混,难免有踩到朋友大便的时候;第二,在某些学生的眼中,老师做的事情永远是正确的。 初中那会儿我还不曾怀疑一些东西,学校、教师、恋爱、语文、作文,英语等等,我和班上的孩子一样,是集体的一员,傻呵呵的听老师傻讲、傻呵呵地做看似有用的笔记、很用心在背诵老师说应该背诵的课文,却不曾问为什么一定要背过一篇课文、学校不让做的事情就一定有合理的地方、老师交代的事情一定要做好、被安排在座位的第一排是被老师重视,都是好好学习的孩子、被安排到最后一排的学生都是不学习的,很愉快的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小学生守则到现在都背诵的很流利,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来才知道,原来热爱一个人或者事物是不需要背的,也不需要让别人说了算的,要热爱什么,不要热爱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热爱或者不热爱,是个人的意愿,不能强加给任何人一定要喜欢什么,就像你热爱橘子,我热爱梨子,大家各有各的热爱,更不能说你热爱橘子比我热爱梨子要高尚。 高一以前,我一直都是一个“优秀”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以及团员,这个优秀的标准是:要么在班里的考试名次靠前、要么是班干部、要么会拍老师马屁、要么会帮老师做事儿、要么父母有在本校当老师的。或者干脆是主任或者校长。这个优秀无关你的人格,无关你的人品,也无关你有没有思想。我一直都认为自己一定能做集体里最好的那个,尽管成绩不怎么样,但我总是认为:只要能和老师,同学们处理好关系,我就很牛了。只要能认真做好老师安排的每一项任务,一步一步的走,没准到大学就能成为学生会主席,将来当个优秀的管理者,这样的目标一直伴随到我高一。     翻开初中写的日记,首页这样写道“新的学期新的打算,这一学期的学习,估计我要拼了,真的,该放下的始终要放下,这个阶段不是我谈恋爱,应该懂得怎么去奋斗,怎么去努力,这样别人才能让别人看得起我,才能有所作为。”后来我用王朔的话总结这段日记要阐述的观点,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挣点钱,让傻逼们知道,并且热衷于让别人知道我是在努力,整段日记都透着钱的味道,这是我初中对“成功”的理解。   独立意识的形成 上高一的时候我问一个老师,为什么一定要热爱中国共产党呢?那个老师一脸的不耐烦“要是没有共产党,我们还吃不上饭呢,你也不会有学上,明白吗?”我当时并没有想别的,因为很多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后来才开始思考,难道中国人都是傻子?连基本的种地养家糊口都不会?一定要让共产党人来指挥? 在没有严谨的启蒙书籍之前,我上过一年的广播电视编导课,这一年对我很重要,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土鳖,本来只有老老实实学教科书考大学的命,但当我把学编导这件事告诉我父母的时候,他们竟然同意了,这在一个处处都不尊重孩子意愿的国度里已经算是奇迹了,与之对比,我经常能听到很多父母对孩子说出类似“学这个没前途”、“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原来,在这些“成熟”的大人眼里,一个人懂什么是用年龄来衡量,一些人之所以被称为“成熟”,只是因为年龄比别人大,而成熟和年龄大是否能划等号,还有待商榷,而他们眼中的前途,竟然和我初中写的日记中对“成功”的定义颇有几分相似,在他们眼中,有前途和是否成功都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有钱。 高三那一年算是我被启蒙的开始,这一年的重要性就像一个从来不做身体检查并且得了早期肿瘤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检查出了肿瘤并顺利的做了手术。那一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看电影,然后看影评,写影评……在胡乱看了几十部电影和一些影评后隐约感觉这个社会并不像老师和周围长辈说的那样,但这种感觉并不是很明显,将信将疑,要知道,独立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偶然性在里面,对那些思想已经僵化的,任何启蒙已经不再起作用了,因为这种人深信爱国主义是对的,是高尚的,深信“一个男人不抽烟,他就不像男人。” 独立意识的培养只对那些思想处在游离状态的人管用,因为思想没有被固定,还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疑问,但一时又不清楚到底哪边是对的,这一点很重要,我高三思想就处在这种游离状态,这个时候绝对需要一些文字的东西帮忙解答一些疑问,但那个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是刚好碰上了,读了第一本书,韩寒的《通稿2003》,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帮助,产生的那些无法总结的,半信半疑的疑问都解答了,高三,我毕竟不曾接触过太多事儿,又没有阅历,问题都是关乎我周围的,学校里的那些琐事,所以这本书可以解决我当时面临的一些问题。 在一个普遍“你这是叛逆期,很正常,过了这个时期就不这样了。”的环境中,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怎么了,其实这是折磨精神的,因为当意识到自己可能和别人不一样,而这种不一样又无法自我判断是对是错,真是折磨的,于是开始问那些大人们,问那些长者,他们的回答惊人的一直,“你这是叛逆。”长期在没有理性可言的环境中成长导致的结果是,我到16岁脑子里还没有形成对错意识,更不要谈理性的看待一件事情,甚至对什么是“叛逆”,什么是“批判”都无法分辨。记得高三玩手机,外边下雪了,我在学校的贴吧发了一个帖子,写的是“今年第一场雪,你想起了谁?”,结果不到30分钟班主任就气哄哄的直冲我的座位,让我把手机交出来,我当然不承认自己带了手机,要知道高中是严禁带手机的,然后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看贴吧,问这个有你头像的号是不是你?我有个“坏”习惯,填写很多网站资料都用真名和真头像,这个“坏”习惯到现在我都没有改掉。结果手机被没收,我被押送到年级主任那里接受教育改造。这样的经历迫使我想知道学校政教处是怎么知道我上贴吧和学校凭什么不让学生带手机的,其实说白了最初的独立意识是跟自己利益有关的,就这样查了几个小时的相关内容,其实这个时候独立思考已经形成了,当然,不是查了一次就形成的,而是对那些你发生在你身边并且认为对自己不公平的事情的不断自问和查阅。 高三下学期,我的主要任务就是逃课,上网,找自己想要的资料。现在每当有弟弟妹妹问我高三是怎么学习的时候,我都努力在这些逃课记录中搜索一些我认为在努力学习,并且他们也在认为我努力学习的桥段说给他们听。上学和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没有确定他们的确能分清楚它们的情况下只能这么做,第一是不掉面,第二总不能告诉他们我在逃课,上网,在高三这么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些词汇在他们眼里就跟“不务正业”“不学习”,甚至“坏孩子”挂钩,而当他们看到我写的一些文章的时候又会觉得你不可能是这样度过的,这会让他们更加矛盾,而父母经常又会在这么一个“重要”时期里不断的提醒他们,“你想多了,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别的都不要想。”实在不想让这个事情的弟弟妹妹夹在中间不知如何是好,我宁愿他们顺利结束了高中生活,再花时间告诉他们一些事情。 对我而言,高三下学期这段经历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个独立意识的开始,这个意识的出现很重要,没有这个意识,也便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虽然那时我不清楚这是独立思考意识,更不清楚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这段时间主要就是看一些文章,我记得我上百度查的第一个词就是“叛逆”,什么是叛逆?然后把这个词的解释放到自己身上对比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叛逆,发现有点像,但也有点不像,像的地方是都有反叛的思想和行为……但不同的地方是我并没有强烈的表现欲,也不想标新立异,我开始怀疑那些长辈们告诉我的那句“你是叛逆。”     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18周岁,来到北京,进入了所谓的大学,不断有长辈告诉我“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你要懂得适应,这样到了社会中你才不会吃亏。多和老师同学们搞好关系,他们都是你以后的关系网。”就在这几句话不断在我耳边环绕的时候,无意中在网上知道到了罗永浩,那是大一上学期,看了他的演讲视频,听他讲自己的经历,我就把他演讲过程中看过的书名都记下来,我记得他推荐过王怡老师的书单,于是也开始找那些书,却发现很难看懂,那些难以下咽的文字总让我犯困,干一件事情总是处在“硬着头皮”总不是好办法,其实这个时候对于文字里的东西热爱程度并不强烈,只是认为牛人都是多读书的结果,并幻想自己也要成为一个牛人,后来同样是在罗永浩的演讲视频里知道了牛博网,这个网站都是一些精短的文字,篇幅都不长,却很精髓,那些牛逼的作者,那种感觉会让我感觉非常过瘾,读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我很庆幸自己在没有读过成功学,言情小说的前提下就读了那些优秀的文章,少走了很多冤枉路,这个时候我再反过来去看一些成功学大师写的成功学书籍已经很难下咽了,那些穿越小说,那些内容空洞的风花雪月,着实让我难受。越是看那些文章,越是容易对一些问题提出疑问,而有一些问题总不能让我顺利想通,并且不断有人在你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打击你,这些人多数是一些有一定阅历的长者,在理想破灭之后转而打击有理想的人,“中国的现状就这样,你改变不了的,你看国外就一定好吗?,一定要学会适应环境,要不然你会吃大亏的,像你这样愤世嫉俗的人,走到哪都不会成功的。”而胡平的《犬儒病》却是一个例外,这是为数不多的让我能突然就明白了一个团体的意识形态的,这种感觉,就好好像有人给了我一个耳光,而我又不想躲。 神奇的国度,总有这么多神奇的事情,而总有一些疑问困扰着自己,强制拆迁,城管施暴等等,梁文道的《常识》帮我解决了一些疑问,《常识》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乃因此为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一个优秀的时事评论员总会给我意外的收获,在看了众多的评论员写的时政评论后,然后由自己来分辨哪个是合乎理性的,这样默默的关注了一年多,这个时候再去翻阅一些系统的书籍就容易的多了,因为感觉到自己已经不是因为文字写的有却而喜欢,而是文字里的思想和那些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和最求,最先接触的就是王小波,最先读的就是《黄金时代》,在一个人性受压抑的时代里,处处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不断的盘问“性爱”的本质,一层一层的盘问下去,然后开始读王小波全集…… 在不知不觉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实已经形成了,已经不再是独立思考的意识有没有的问题了,只是这种能力非常小,独立思考能力多数是被我们的教育剥夺没了,或者就没想让你有这种能力,如果想用简单的方法判断自己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要看看央视的新闻联播,有多少是你觉得很假的,就能基本判断自己有没有这种能力了。 后来,当我想了解美国的制度,美国的一些事情的时候,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和易中天的《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又给了我新的启示,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华盛顿打跑了英国殖民者又跑回了种植园,3年后才回来当了总统,这才是那句“不是我想当总统,是大家选我当总统。”真正的解释,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运行,一件刑事案件的诉讼和审判过程,然后又是刘瑜的《民主的细节》等一些介绍美国的书,和教科书里的说法截然不同,甚至是颠覆性的。 我俗称是文科毕业的,在充满谎言和广告的政治和历史教科书中,实在不敢称呼自己真是文科生,即便这样,学文的也应该都知道,高中历史教科书里关于孟德斯鸠的《论法精神》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一笔带过的,只给出了两个人名,两个书名,殊不知,这两本书里的内容才是值得阅读和学习的,即便是国人翻译的,也是值得一看的,在阅读一些有关“主义”的书的时候,出现大量的关于“主义”的词汇,这个时候,维基百科就派上用场了,帮助我提前了解各种主义的基本定义和特征,我高中那会是用百度百科的,但在做了很多搜索后发现百度百科是给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区使用的,维基百科才是世界性的百科。前面说了,我对于这种怀疑的意识已经形成了,只是并不知道有批判性思维,反正知道这不是“叛逆”,在查了大量有关“主义”的词汇后,逐步开始分辨他们的区别,这个过程同样很重要,不用担心,你在搜索维基百科有关“自由主义”这个词汇的时候,下面会有各种别的“主义”的链接,什么“保守主义”“无政府资本主义”“自由意志主义”“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等都是成串出现的,为了弄清楚这些东西,我曾经痛苦了很久,这个时候再去王怡老师推荐的书单就比较容易一些了。     因为一种神奇的力量,导致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对于类似“批判性”伴有生理上的反感,只要一提“批判”就自动跟“愤青”、“愤世嫉俗”联系起来,当我提到“批判”一词的时候,我能看到他们在皱眉头,足可以看出他们对“批判”一词的误解程度。这逼迫我不得不换了另外一个相通词性的词,我们也可以称这种思维方式为“明辨性思维”,或者叫“严谨的思考”,当对方真的理解并且看过了这本书后再回来使用“批判性思维”效果要好很多。很多父母经常给孩子说,“你要听话。”这里有个疑问,难道只要是父母说的话就一定要听?我们到底是要听父母的话,还是要听从父母口中说出的正确的话?《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这本书就是在培养这种分辨能力。而“要孝顺”这句话也就不攻自破了,孝怎么理解?顺又怎么理解?难道孝就一定要顺着父母?不顺着他们就一定是不孝吗? 虽然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能理解我在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他们喜欢让你按照他们认为“幸福”的路走,回家考公务员,做一个为高墙填瓦和小人有关的人,我一直都在努力用通俗的济南方言让他们明白人们对“幸福”定义不同,路应该怎么走要问我,这是我的自由和权利,在努力做了很多次的努力之后,他们终于隐约明白,他们的儿子已经长大了,自己能做主了,虽然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并不是由年龄说了算的,但总比他们整天逼迫我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要好一些。 确立一个理想可能就在一念之间,但真的想赢得一些自己认可的东西可能需要很久,甚至一生的时间,这之间可能不断有亲人朋友姑娘抛弃你,亲人抛弃你,如果能解释就尽量的解释清楚,然后继续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喜欢看结果,虽然当初阻碍你的可能有他们,但是你最终的结果如果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他们也就放心了,虽然他们此时可能还是没有意识到当初的阻止和放弃是多么的愚蠢。 不是为了让别人看才去做这样的事情,而是做成了,你爱看不看。 努力实现自己认为正确的理想,朋友抛弃你,可能他们本就不是有理想的人,也理解不了你在做的事情,但我相信总是会有有理想的人愿意跟你顺路,做你的朋友,一起去实现理想。 当我坚持不下一件事情了,就会看看上面的话,理性并且激情的为理想活着。 做不了陈光诚,但也不做为高墙添瓦的小人,这就是底线。     (采编:徐毅磊   责编:麦静)     您还可能想阅读…… <摇光>你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故乡民俗杂记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