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名制

魏英杰 | 对韩寒事件表个态

比微博版多几句话。 对韩寒事件表个态 文/魏英杰 开学了,许多大V纷纷就韩方事件表态,收心回归工作。虽说我的工作就是看新闻热点,然后写点不痛不痒文章,不过也表个态吧。作为疑似骑墙派,有人可能会认为其中存在自相矛盾之处,但这是我真实的看法。 1,我支持麦田、方舟子、mad(疯了)等人对韩寒的质疑。 这首先是对批评精神的肯定,没有批评就没有正常的舆论;其次,十几年来对韩寒多少存在夸大和神话之处,如路金波的“天才说”,王小山、梁文道的“鲁迅说”,虽说这未必是韩寒的问题,但与韩寒休戚相关,韩寒有必要面对这些质疑;更重要的是,韩寒是公众人物、名人、偶像,也从这个身份中获取巨大利益,并对大量受众形成影响,因此他应承受相应的和相关的批评质疑。 2,我支持韩寒通过打官司解决这桩疑案。 言论自由是一种权利,打官司当然也是一种权利啊。不能说我批评你是对的,但你打官司就是欺负人了。这是“江湖规矩”,或者说只有在道德层面上站得住脚。但从法律角度,打官司是每个人维护自身权益的合法途径,这怎么就不行了?特别是,韩寒是否由人代写,打口水仗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无论谁占上风,当事人都可能遭受名誉损失,而打官司或许没法解决所有问题,却可提供一个法律的说法。这桩官司还有个好处,可以让参与各方进而关注言论自由的边界,以及对名人的质疑批评,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未必是合理的。 虽然从情感上不希望出现这个局面,但我支持韩方起诉。但对于李其纲起诉麦田,我觉得既然双方已经互作声明(后来才看到李其纲接受麦田道歉),再行起诉就没多大必要了。这个官司,法院也不一定会支持。 3、我不同意麦田、方舟子、mad等人的质疑方式,或者说下论断的方式。 麦田是因为以前就对韩寒有所怀疑,又因为韩寒在三篇文章中对哈维尔有不敬表述,所以站出来质疑韩寒。方舟子,正如他在接受凤凰网采访中所说,一开始并未关注,只是在微博回复调侃几句,结果韩寒很当回事,并在接受麦田道歉的同时对他有所挑衅,这才把他给拉下水了。 麦田第一波质疑韩寒的时候,我就对他说,你这种搞法只会把自己逼入死角。结果第二天他就道歉了。为什么,他找了一堆材料,然后直接下判断李其纲肯定和韩寒爸爸是同学,因为是同学所以在这件事情中必然有勾结。而实际上,他那些材料最多只是证明有这种可能性,但事实完全也可能不沾边。结果呢,当事人一站出来说双方压根不是同学,甚至不认识,麦田只能歇菜了。而这样妄下判断,你说别的大家也未必会信了。 方舟子比麦田好些,但质疑韩寒依然是方舟子水平较差的一场论战。刚开始还好,他试图戳破韩寒天才神话,这个方向是对的,而且只有胜不会败。因为这是个价值判断,因人而异,而且经过这轮风波,稍微理性点的人也会认可这个看法。这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天才啊。可后来估计是信心倍增的缘故,方舟子分析韩寒文章的时候越发觉得,这哪里是十七岁小男生可以写出来的文字,因此就开始和麦田一样下论断,认为有人代写了。这种排他性论断,既对自己不利,也有违批评的精神实质。因为在没有足够证据情况下,做这种判断其实和猜题一样,蒙对的概率是一半半。如果质疑批评一个人是靠蒙的,当然损人损己。特别是对那两封家书的分析,让人笑逗了,这完全不是方舟子平时的水平。 但还要加一句,我对方舟子在质疑中表现出来的理性依然表示赞赏,韩寒拐弯抹角骂他秃头,他却还很认真地做科普,这种涵养让人佩服。 Mad包括彭晓芸也存在这个问题,而且更加严重。无论她们怎么看文本,最终答案都不是封闭式的。一旦妄下论断,就会闹出张放那种“走出爱的禁区”式的笑料。特别是彭晓芸所谓的文学批评,简直不知所云。对比她之前和韩三篇后对韩寒的评论,也可看出她根本没有一个稳定的价值立场。至于mad,虽然她很懂英语,但这并不必然导致质疑正确。比如她翻出那么多视频,证明韩寒不仅口才不行,而且还有阅读障碍。问题是,你可能这么觉得,但人家根本没那么觉得。比如我觉得韩寒在公共场合的口才不算一流,但还是有些和他文章里透露出来的那种机灵。和王朔见面那场,韩寒事前就说不想见,王朔来了后,他没有多说话,完全合理。这种饭局式见面,许多人是不愿意多说话的。Mad是我的朋友,但我完全不赞同不认可她这次论战中的表现。 4、我理解但不欣赏韩寒一开始对对手的辱骂,同样理解但不赞赏韩寒父亲的表现,完全不赞赏路金波等人的表现。 受到这么大质疑,愤怒可以理解,但韩寒一开始没能克制住这种情绪,这比较让人遗憾。玩过论坛都知道,争论一旦进入互相辱骂,就会变成意气之争,也就变得没啥意思。不过,他后来基本做到了克制。 韩寒父亲是个老网虫,但肯定也没见过这么大阵仗。话说太多,可能反倒体现了真实。但他不应该跟着辱骂对手。因为他不仅是个父亲,而且是韩寒的父亲,他说的每句话都可能影响韩寒和自身形象,也会对舆论产生不好影响。等这件事情过去,他应该会明白这个道理。当然,换作是我,我可能也做不到理性。 路金波在这场论战中完全是个大赢家,无论局势对韩寒有利不利,对他都有利无害。但也不该这么得瑟,这么不谦虚啊,表现得这么兴奋,别以为大家都看不懂不是。他是骨灰级网友,泡网上跟人掐过来的,可在这次事件中,他更多表现出的是“奸商”品格,而不是网友精神。遗憾啊。其实,这场论战从原因来说,一小半是他引起的。没有他对韩寒的“包装说”,麦田不一定会那么肯定地认为有人帮韩寒代写。所以,一早就断言,等这件事情过去,(按照常理啊)韩寒会和他闹掰。现在由韩夫人代理韩寒对外事务(马日拉也退出),也许是个开始。和路金波吃过一次饭,采访过他,照理不该说这些,不过我说的是真实看法,麦田、mad是我朋友,我也没隐瞒自己的观点。如果说的不对,请多包涵。 5、说半天还没说到重点。韩寒到底有没有人给他代写啊?这我哪知道啊,那么多人都没搞清楚。事实是怎么样只能等待结果,也可能没结果。但就我这么看下来,我相信韩寒作品不存在代写问题。特别是韩寒父亲翻出那两封家书,更让我确信这点。 那两封家书基本可以看出一个少年的成长轨迹。青少年时期的韩寒应该偏好文史,也受了他所阅读作品的影响。譬如那个humor,我记得钱钟书散文中确实演绎过。凑巧我初中高中阶段(90年代初)也喜欢现代文学,啃了一大堆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现代散文系列,接触过林语堂、梁实秋、徐志摩、胡适、沈从文等人作品,读了这些书的人,不受其文风影响很难。 一个人文风转变也很正常。这个写过不同类型文章的人会更有感触。比如我以前写随笔,后来写时评,再回过头去写随笔,完全不是那种味道了。专栏编辑就说,你写随笔还有时评的味道。没办法,这就是风格转变所致。 所以,我相信韩寒最近关于这部分的自述真实可信。 6、关于韩寒读书的问题。他始终接触的可能文史类的东西多些,西方学术理论相对少些。这符合一个作家的阅读偏好。这一点,从他最近的博文也可窥探一二,比如他说那些民主理论著作基本都是一战二战前后面世,这并不符合事实,也可说明韩寒在这方面的欠缺。比如,罗尔斯《正义论》和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都发表于1970年代,查尔斯-蒂利的多部民主理论著作如《抗争政治》《社会运动》《民主》都出版于2000年代,这些都是涉及民主政治的重要作品(我只是列书单,都没好好读过)。 7、回过头来再说这场论争。表面看,这是麦田、方舟子等人发起的口水战,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韩三篇才是这场论战的起源。麦田和方舟子的思想光谱没那么明显(可能稍微偏左),但如果光是他们摇旗呐喊,下面没有追随者,没有起哄的,也没办法闹出这么大声势。麦田几年前就质疑过韩寒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为什么这时候才引起注意,当时却没什么人理?这就是因为,那时候自由派(包括革命派)还把韩寒当作主战将,或者对他寄予厚望。 8、韩寒的“公知神话”,可以说是自由派和自由派媒体人联手烘托出来的。比如,王晓渔兄(包括在下)都曾赞扬过韩寒的“公民精神”,而读了韩三篇后,晓渔是比较早站出来指责韩寒“不读书”的。当然,我至今仍坚持这个意见。不能说,韩三篇一出,韩寒就不是个“公民”了。此外,梁文道兄(他是个热心温和的人,“腰封小王子”的美名说明这点)说,假以时日,韩寒会成为下一个鲁迅。王小山兄说,鲁迅比韩寒差多了。这些话,说者未必当真,或者只是出于赞赏的一种表态。但对“韩寒神话”的烘托却起了很大作用——你不信,他信。 9、韩三篇出来后,等于是韩寒自翻底牌。这惹怒了自由派里的革命派。所以,倒韩就从那时候开始酝酿了。到目前为止,倒韩力量成色复杂,但还是可以大致看出一二。比如,革命派是最坚决与韩寒切割的,自由派的温和派对韩寒仍持回护态度,如笑蜀兄,还有许多持中间立场人士也是如此。同样的,有的左派情不自禁地向韩寒伸出了橄榄枝,却遭到了无情拒绝。再加上极力维护韩寒的韩粉,以及方舟子加入战团后死心塌地追随的方粉,还有骑墙派、搭车族、太太团都各自发出声音,所以就搞那么大了。关于站队问题,好像不少人分析研究过了。 10、我对韩三篇的看法,微博上写过:“赞赏韩寒在公共事件上的参与和表达,从不认为他是什么天才。认同韩三篇否定暴力革命,赞同改良,但同时认为,保持压力是促进改良的前提。改良不是一厢情愿,而是互相博弈所致。英国大宪章的产生,是在暴力和反复中确立,国王刚签下宪章,回头就反悔了,修改再签,如是几次。” 11、再补充一点:看待韩三篇,应该从韩寒是个作家而不是学者、理论家的角度,那样就比较公允。韩三篇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缺乏理论素养,而在于他给那些民主大腕提供了吐槽点,有人可能认为他捞过界了。当然,有的大腕并不放在眼里,或放低姿态专门撰文批驳,只会三言两语藐视而过。实际上,作为一个作家和个人,发表对民主的意见,没有任何问题。把韩三篇定位于一个作家的表达,去关注他想说什么,那就够了。何况韩三篇文章本身并没那么不堪,还给大家提供了关于民主自由的讨论热点——没功劳也有苦劳嘛。 12、有人认为韩方大战纯粹无聊,不值得关注,如张鸣老师就持这种观点。这种想法千真万确是错了。这场论战(从韩三篇开始)的价值就在于,韩寒翻出底牌,有人不答应了,有人笑了有人哭了,还有人暧昧地说“韩寒成熟了”。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完全是当下国内思想状况的一场集体演出。从这可以看出多少事情来。比如,一个持温和立场的人竟然那么不受人待见,可见当前社会的思想对立是何等严重。 13、忘记一点了。有人始终认为,抹黑韩寒或者说韩寒论战完全是背后有力量想转移话题。说白了,这太瞧得起这股力量了。如果一种力量可以完全主导网络舆论,还用得着网络实名制吗?呵呵。网络的作用就在这里,谁都可以插上一脚,但谁也没办法刻意主导舆论方向。想做也做不到啊。不否认其中有推波助澜的,但要说这个事件有股力量在把舵,这种可能性等于零。 14、韩寒风波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说得更明白些,这是近年来很重要的一场思想事件。这并不因为缺乏思想理论界学者的介入而失色,反倒因为引起民间强烈争议而变得更具重要性。这次事件引发国内各思想派别及其拥护者重新分化组合,是关于中国未来走向的一场民间思想演练。微博上有人不是说了,韩寒事件让许多人互相拉黑,甚至还导致男女朋友分手。这就是对各自理念的一种确认,以及对个人社交圈的一次重组。当然,更多人是借助事件反思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这也是网络讨论的一个特点。很少人会在论战中改变自己的观点,而只可能变得更加固执。(关于网络导致极化思维,桑斯坦相关论著多次涉及,有实验支持) 好了,吐槽完毕。早就想把俺拉黑的朋友再忍耐下,发完这个东西,俺也该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了。也希望上面提到的朋友们把这看作一个观点表述,体谅则个。我觉得,思想尽可多元,大家不妨求同存异。不管怎么说,彼此间还有一个最大的共识基础,这就是咱们在这里胡思乱想的,远远还没变成现实。 2012年2月2日 凌晨

Read More

美国之音 | 焦点对话(二):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为何冲奥失败?

 2012年 1月 27日 焦点对话(二):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为何冲奥失败? 美国之音宁馨   焦点对话每个星期五邀请四位嘉宾来讨论各种热点话题。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和金里奇孰优孰劣?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为何冲奥失败?中国在许多领域广泛推行实名制的利弊是什么? 今天我们的四位嘉宾分别是:马里兰大学国际中国事务中心主任戴博(Robert Daly);乔治梅森大学教授章天亮先生;美国之音中文部主任龚小夏女士和美国之音中文部资深编辑宝申先生。 焦点对话节目第二部分: 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为何冲奥失败? 2012年1月25日,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汤姆•施拉克与女星詹妮弗•劳伦斯的风趣对话中,第84届奥斯卡奖电影提名名单新鲜出炉。各类电影争奇斗艳,但却独独少了中国电影,包括此前明确表示了冲奥意图的“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为什么冲奥失败? 中国电影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到底还欠缺什么? 焦点对话节目第一部分: 罗姆尼和金里奇的区别何在?» 最新的盖洛普全国性民意调查显示,原本领先共和党候选人支持率的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现在只有27%的支持率,被支持率为31%的金里奇超越。 本来预计1月底就可以见分晓的共和党初选看来要延长几个星期,甚至数月。罗姆尼和金里奇与奥巴马相比,优劣何在? 焦点对话节目第三部分: 中国在各领域推行实名制的利弊何在?» 从网络实名制到车票实名制,再到上个月出台的微博实名制,中国民众现在做很多事都要受到实名制的限制。中国广泛推行实名制,尤其是网络和微博实名制的目的是什么?

Read More

美国之音 | 焦点对话(三):中国在各领域推行实名制的利弊何在?

 2012年 1月 27日 焦点对话(三):中国在各领域推行实名制的利弊何在? 美国之音宁馨   焦点对话每个星期五邀请四位嘉宾来讨论各种热点话题。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和金里奇孰优孰劣?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为何冲奥失败?中国在许多领域广泛推行实名制的利弊是什么? 今天我们的四位嘉宾分别是:马里兰大学国际中国事务中心主任戴博(Robert Daly);乔治梅森大学教授章天亮先生;美国之音中文部主任龚小夏女士和美国之音中文部资深编辑宝申先生。 焦点对话节目第三部分: 中国在各领域推行实名制的利弊何在? 从网络实名制到车票实名制,再到上个月出台的微博实名制,中国民众现在做很多事都要受到实名制的限制。中国广泛推行实名制,尤其是网络和微博实名制的目的是什么? 焦点对话节目第一部分: 罗姆尼和金里奇的区别何在?» 最新的盖洛普全国性民意调查显示,原本领先共和党候选人支持率的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现在只有27%的支持率,被支持率为31%的金里奇超越。 本来预计1月底就可以见分晓的共和党初选看来要延长几个星期,甚至数月。罗姆尼和金里奇与奥巴马相比,优劣何在? 焦点对话节目第二部分: 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为何冲奥失败?» 2012年1月25日,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汤姆•施拉克与女星詹妮弗•劳伦斯的风趣对话中,第84届奥斯卡奖电影提名名单新鲜出炉。各类电影争奇斗艳,但却独独少了中国电影,包括此前明确表示了冲奥意图的“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为什么冲奥失败? 中国电影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到底还欠缺什么?

Read More

美国之音 | 焦点对话(一):罗姆尼和金里奇的区别何在?

 2012年 1月 27日 焦点对话(一):罗姆尼和金里奇孰优孰劣? 美国之音宁馨   焦点对话每个星期五邀请四位嘉宾来讨论各种热点话题。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和金里奇孰优孰劣?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为何冲奥失败?中国在许多领域广泛推行实名制的利弊是什么? 今天我们的四位嘉宾分别是:马里兰大学国际中国事务中心主任戴博(Robert Daly);乔治梅森大学教授章天亮先生;美国之音中文部主任龚小夏女士和美国之音中文部资深编辑宝申先生。 焦点对话节目第一部分: 罗姆尼和金里奇的区别何在? 最新的盖洛普全国性民意调查显示,原本领先共和党候选人支持率的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现在只有27%的支持率,被支持率为31%的金里奇超越。 本来预计1月底就可以见分晓的共和党初选看来要延长几个星期,甚至数月。罗姆尼和金里奇与奥巴马相比,优劣何在? 焦点对话节目第二部分: 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为何冲奥失败?» 2012年1月25日,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汤姆•施拉克与女星詹妮弗•劳伦斯的风趣对话中,第84届奥斯卡奖电影提名名单新鲜出炉。各类电影争奇斗艳,但却独独少了中国电影,包括此前明确表示了冲奥意图的“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为什么冲奥失败? 中国电影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到底还欠缺什么? 焦点对话节目第三部分: 中国在各领域推行实名制的利弊何在?» 从网络实名制到车票实名制,再到上个月出台的微博实名制,中国民众现在做很多事都要受到实名制的限制。中国广泛推行实名制,尤其是网络和微博实名制的目的是什么?

Read More

胡泳 | 媒体称网络实名制仍处探索阶段

http://news.sina.com.cn/c/2012-01-20/041623828665.shtml 媒体称网络实名制仍处探索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12 年 01 月 20 日 04:16   中国青年 报    近日,全国多家网络社区和门户网站的负责人在三亚的一次论坛中发表意见,认为目前我国全面推行网络前台实名制为时尚早。   这次论坛被命名为“首届互动网络社区高峰论坛”,由人民网和天涯社区主办,全国各大网络社区和门户网站的 50 多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发表了对当前一些网络热点问题的看法。   新浪互动中心副主编汪江认为,目前我国的网络实名制只能看作是一个提法,一个敲门砖而已,别的不说,单是网络用户的真实身份和其注册使用的身份证信息就很难做到真实合一。网友很容易用别人的身份证信息做到前后台实名,可能给黑客开方便之门,而目前关于网络实名制的相关法律保障还相当不健全。   腾讯网常务副总编辑李方介绍, 2011 年我国大概有 3 亿用户进入微博平台,而且增速不减,预计 2012 年增幅将达 80% 。面对如此巨大的微博互动平台使用者,用户信息安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基本上各个大型门户网站都有数百人的网络安全工作人员,尽管如此,还是不敢完全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   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用户信息安全压力,李方认为,网络实名制一定要慎之又慎。作为网络服务商,只能承诺给广大网友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和方便的产品,提供一个声音均衡的平台和表达便利的渠道。   西祠胡同社区运营总监赵峰觉得,网络安全不单是一个网站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网站本身在技术层面所能做的很有限,主要还是要靠网友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   天涯社区副总裁陈勇认为,全面实行网络实名制,仍需一个过程。目前我国的网络实名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只能做到部分后台实名,而且还是分层次推行。从天涯来看,版主、意见领袖已经实现后台实名,而普通用户目前只能推行手机注册这一网友认为相对安全的实名认证形式,天涯已有几百万用户接受了手机认证。   陈勇认为,网络运营商首先是商人,首先要考虑自己的长远发展。全面实行网络实名制后繁杂的实名认证流程,可能使其失去大量潜在用户,这就要求网站必须辅以实名制的网友一些特权激励,再加上实名身份认证后的安全系统投入,这些都增加了网站的运营成本。   搜狐副总编辑方刚比较支持互动网络社区用户后台实名制。他认为,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网友的言论,而且可操作性比较强。他认为,实名制后网友发表负责任的言论是义务,但同时也要享受相应的权利,例如网络言论作品的版权保护等。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不同阶层利用新兴电子和技术来争取自己权利的时代,这就要求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时做好服务和沟通,培养责任型网民。   凤凰网副总裁邹明认为,十年来中国网民的觉悟和素质已空前提高,网络环境的改善本质上还是要靠社会的进步。   三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简秋雄认为,网络用户实名制主要是为了规范网络秩序,让广大网友对自己的发言负责,对政府舆论监管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正反映问题的都是实名发布而且还留有电话。网络是社会事件的发酵剂,政府应该重视网络舆情,也要懂得利用网络早说话、敢说话、会说话,但更应该将重点从消除网络舆论回归到解决实际问题。先有事件才有舆论,及时把事情解决了也就没有舆论了。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