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广 | 中国观察: 陈光诚风波是北京当权者自取其辱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 “陈光诚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被形容为中国地方政府的‘烫手山芋’,现在终于美国政府也变得十分难受了。”“每个国家都积累了一些民怨,谁也都知道中国一些人上访的复杂性,如果上访失败者转去向美国驻华使馆‘上访’,这决非仅仅是中方的尴尬,美方的尴尬只会更多。如果美国政府把陈光诚的要求当成很正经的东西拿到对华谈判桌上,大概他们自己都会不好意思。况且美国政府很清楚,具体‘指挥’中国人如何如何做,这犯了干涉中国内政的大忌,北京断不会理睬它。” 台湾《中国时报》的社论称:“在这次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前,由于王立军事件,双方已经弥漫着猜疑的气氛;”“从事后薄熙来被双规,可以窥见在十八大之前,此事对中共高层的冲击有多大,美国介入,更让北京耿耿于怀。就在美中两国筹备第四轮高层对话,又发生了陈光诚事件,这次不仅是人主动进入大使馆,大使馆还出来接应;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如果未来政治上有不同意见的人,全都到美国使领馆要求庇护,或者是美国大使馆成了推动异议的中心,这是不能容忍的。但是从美国来看,陈光诚与王立军不同,即使不是在大选年,美国总统都不可能把政治异议者交出来,更何况共和党的对手罗姆尼还在虎视眈眈的挑欧巴马的毛病,美国必须要提供协助给陈光诚,中国要认清这一点。”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卢峯的评论称:“往下来陈光诚先生及家人能否正常及安全的在中国生活仍是未知之数,并要视乎中美两国的关系与默契。不过,一个中国公民要到美国大使馆才能无惧的说话,一个中国公民要倚赖美国政府及官员保护才能在中国过正常生活,这不但清楚反映中国政治情势的荒谬与可笑,更反映中共的窝囊与无能。要是北京当权者不是为了维稳而赶尽杀绝,要是中国的政体能真正容纳不同声音,根本不会发生本国国民要向外国使馆求助的情况。”“今次陈光诚进入美国使馆风波完全是中国政府一手造成,完全是北京当权者自取其辱,与人无尤。” 台湾《旺报》的社论称:“问题在于,陈光诚事件并非单纯的个案。中美目前虽找到缓解人权冲突的方式,却未必能成为双边未来处理类似争端的模式,陈光诚事件的后续发展,仍有可能冲击中美关系。北京面对陈光诚案的柔性响应,并不表示将适用于其它的维权案例,最起码这次中方承诺美方的同时,并未放过协助陈光诚逃脱或公开表态支持他的人。陈光诚原本是默默无闻的律师,他从未主张推翻中共政权,只因为揭发山东临沂当局贪腐而被判刑,出狱后仍受地方政府的软禁,因而逐渐受到全球媒体的关注。陈光诚事件虽暂告落幕,但其间纷扰的过程,不仅导致北京多年来提升国际形象的努力功亏一篑,也成为中美关系最脆弱的一环。” 香港《信报》的社论称:“陈光诚的遭遇,再次暴露中国‘权威政治’制度对异见分子的压制,这种靠压制进行社会控制的管治制度结构,与开放社会、自由和民主善治的国际主流价值背道而驰,因而令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睦邻外交政策,往往事倍而功半。退一步说,即使能够以压制维持短期的政治稳定,但此举也同时为社会埋下深层的长期不稳定因素。可以说,中国改革向外引资开放,是执政共产党对西方文化和社会经济制度的重新评价,并在观念和制度领域重新作政策选择,但改革迄今,以经济成长和利益作支撑社会系统发展的价值,从近年反体制力量此起彼落看,可谓走到尽头,加快落实政治改革已逼在眼前。”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