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斗

财政部规定买正版CPA教材与考生诚信挂钩 赤裸裸啊

他们要求网上报名同时购买原价教材 还美曰其名免费配送 如果你别的地方购买教材 需要去指定地点登记 利益集团已经无法无天了 方方面面拉米 ——— 2011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注会考试”)正在报名。日前,考试教材的出版社给考生发邮件,称购买正版教材行为将记入考生诚信档案。众多考生质疑此举是强卖教材。   昨日,出版社表示发邮件只是“建议”买书,并无强迫之意。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简称“财政部考办”)回应称,是防盗版的一项工作,希望借此引导考生的诚信意识。   考生   买教材挂钩诚信“太霸道”   林力(化名)通过网络报名了2011年注会考试。4月8日,林力突然收到一封“致已网上报名但未网购考试用书的考生”的邮件,大致内容为推荐考生网购正版辅导教材。其中有一段话称,“根据财政部考办有关规定,购买正版教材行为将记入考生档案,作为考生取得全科合格证后申请入会、注册的重要诚信记录参考指标”。邮件署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即教材的出版单位。   “这就是强买强卖!太不合理了。”林力说,注会考试非常难,需要考6门专业加一门综合。他去年买过税法、经济法等三本正版教材,但没通过,今年要再考一遍,但教材每年差别不会太大,所以未打算买新教材。“可现在把购教材与考生档案联系到一起,让人很难不‘服从’。”   据介绍,注会考试教材及考题汇编共13本,总价463元。   除林力外,在中华会计网校论坛、中国会计事业论坛,均有网友贴出这封邮件,多人称“看到以后很郁闷”。   “如果我的书是朋友以前用的,留给我用,我不用买也不行吗?跟诚信挂钩,太霸道了吧。”网友“卓尔飘逸”称。   考办   是防盗版工作的手段之一   昨日,记者拨打该教材的出版社电话,对方承认信是出版社所发,但称只是建议考生通过网络购买教材,并无强迫之意。   记者随后又联系设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财政部考办,对方证实这项新规定。“(能否取得注册证件和购书)肯定不是挂钩的,只是一个诚信的参考。”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解释称,这几年考试用书盗版情况特别严重,因此从今年开始,考办制定了这个指标,是防盗版工作的开头,也希望通过此举引导考生“在跨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有一个诚信意识”。 相关日志 2011/03/29 — 叶檀:日化巨头涨价:谁之过? (0) 2011/03/08 — 胡星斗:建议对垄断性国有企业坐地自肥进行违宪违法审查 (0) 2011/01/05 — 安邦-每日经济-第3836期 (0) 2010/12/29 — 工信部公告:互联网电话属非法 电信、联通除外 (0) 2010/12/29 — 安邦-每日经济-第3832期 (1)

阅读更多

xinxide: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之积重难返

首先目标定位:中农工建,别不敢说,四大这问题是挺严重的 症状:装蛋上市后头几年走的还可以,于是逐渐自以为是,官僚作风日渐风行,权利上收倒三角、鸭梨下放压死人,银行效率变得极端低下,不思解决之道,却只会一味地压迫一线员工,辞职率居高不下。 装了几年孙子总算是把上市的关口混了过去,四大的领导们开始欣慰了,总行的中层们开始放松了:反正上市圈到的钱足够保证银行被造到俺退休也未必会破产倒闭了!因此一切行为开始以“保全自己”为唯一标准,银行盈利?跟我有P关系。 各家行总行的领导们英明地将业务鸭梨下放,财权人权上收,把脑袋埋进总行大楼的文山会海中,对市场中稍纵即逝的市场商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每年开开会花光津费,抄抄书算搞了科研,自己不干活儿不说还勒紧了缰绳不让下面的分支行紧跟市场脉搏,美其名曰控制风险,我去!您是不是就只想做三大油和电信的买卖吧?您老想做,人家想不想您还指不定呢好不好?不担风险还要高速发展,您YY小说看多了脑残了吧? 前线战壕里的士兵们有心杀敌,后方的弹药粮饷却迟迟供应不上,我想开一炮都得跟后方的指挥部打报告写请示接受审计等待N多领导签字同意开炮,等你那炮弹落下来的时候敌人早就回家洗洗睡觉了,然后我还要接受您无尽的训导:TM没敌情你瞎要什么炮火支援啊,你不知道炮弹值钱,领导时间宝贵,耽误了全行的发展影响了几十万员工的效益,你担待得起么??? 我去,我罪该万死…… 二线服务一线的口号喊了多少年了,二线依然是一线的爷!我把70%的时间都用来严格遵照银行的规定走程序、巴结各层的办事人员上峰领导让他们别忽视我请示的工作、接受无边无际的内外部审计(监狱犯人都不带这么来回反复审着万的好不好?我算明白了,为什么银行要用铁栅栏圈起来,不光防贼,还同时暗示银行员工:防你们丫呢!)、给N多知道或不知道平常在忙些什么的部门上报各种有用没有的报表、参加各种乱七八糟的会议,然后就剩下30%的时间去拜访客户、调查市场、发现机会,然后再占用30%的休闲时间来整理各种各样的案头工作!等我通过层层把关阻力把千辛万苦设计出来的营销方案摆在您案头的时候,您没看三分钟,扔出一份文件告诉我与文件有不符的地方,OUT! 我不生气,我理解您!业务办成了是银行获益,和您有P嘛关系呢?倒是一个业务都不办对您最合适,没有风险啊,安全啊!您死抱着文件就安全了,您什么都不干就把所有的风险都控制住了,您功德无量啊!也好,上市圈来的钱应该怎么都够您造到银行破产倒闭呢,更何况还有增发的机会呢,不急,您不急! 时代在进步,人们在学会生活,我工作是为了生活的更好,而不是被你们骑在脖子上装模作样、耀武扬威、侵害着银行的整体利益满足自身私欲。 我想跟您说一句:玩去吧,您! 相关日志 2011/03/14 — zhuhit:地方金融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 (0) 2011/03/08 — 胡星斗:建议对垄断性国有企业坐地自肥进行违宪违法审查 (0) 2011/03/01 — 刘志军完了 敢不敢抓秦晓,可以检验中国是否决心反腐败到底 (0) 2011/02/17 — 一位已全家移民美国的国企老总自白 (0) 2011/01/25 — 宽带山:关于房地产走势和银行坏账问题的讨论 (0)

阅读更多

叶檀:日化巨头涨价:谁之过?

市场传闻,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商品下月将集体涨价,掀起轩然大波。从法律到消费者权益维护方面,都有人提出质疑,新华社更是连发五篇文章,指责大型企业窜通涨价——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企业的道德谴责无法代替理性的分析,责怪企业涨价不如责怪全球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宽松的流动性是石油等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罪魁祸首。 到目前为止,全球流动性仍在泛滥,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全球原油价格站稳在每桶100美元附近,而中国到现在都处于负利率状态,宽松的流动性直接导致两大结果:通胀预期挥之不去,所有与石油相关的原材料价格全部都大幅上升。期货市场绝大部分是不交割的交易单,说明目前的石油价格上升是流动性过剩的产物,而不是实体经济的真实需要。 日化产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联合利华大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向媒体表示:“日化行业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石油的副产品,目前国际油价已从去年的50美元/桶涨到了现在的100多美元/桶,石化类产品价格上涨了60%,植物油价格上涨了50%~60%,无机盐价格上涨了40%~50%,而运输物流成本也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不少。” 笔者恰巧在上周与某家中型日化产品的董事长见了面,被告知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50%以上,大宗的洗发水等产品如果不涨价,就是赔本赚吆喝,目前之所以还能支撑,主要是因为去年囤积的原材料消化了部分成本。可见,这一轮涨价是大企业涨价在先,随后中小型日化企业必然跟涨。 上一轮日化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是在2008年年中,恰好处于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的通胀全面恶化之时,而现在,我们显然又看到了全面通胀的阴影。 下游的日化企业日子难过,上游的原材料巨型企业过上了繁花似锦的好日子。根据2010年年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巨头,总利润达到2651亿元人民币,其中中石油净利约1400亿元、中海油544亿元、中石化707亿元,涨幅分别为35.6%、84.5%和12.8%。 并不奇怪,在中国成品油价格已经到达历史最高点的时候,石化巨头们仍然以原油价格上涨、炼油亏损为由,继续游说成本油价格上升。上月,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发改委已宣布上调汽、柴油价格,汽油价格升幅约为4.5%,柴油价格升幅约为5.0%。据兴业银行测算,此次油价上调效应在工业生产中完全传导、释放后,将带动PPI环比上升约0.3个百分点,带动CPI环比上升约0.2个百分点。 事实上,不仅成品油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位,石油衍生品价格也在大涨特涨,如丙烯、环氧丙等产品的价格也在节节上升,直接推高了下游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一轮由货币流动性过剩推导的通胀已经传导到下游产业链,包括粮食、日化品等在内的所有企业的价格都处于上升通道之中。 此时,最应该受到谴责的是包括美联储、中国央行在内的全球主要央行,正是这些央行不负责任地大规模货币发放行为导致全球流动性失控,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恶化。其次,应该受到谴责的是中石化、中石油等石化巨头,这些巨型央企存在的最大理由是在关键时刻保持经济稳定,但现实已经证明,这些企业往往在通胀预期恶化的时候火上浇油。 不指责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指责石化巨头们火上浇油,一味指责下游的日化企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无疑是杮子单捡软的捏。因为他们不敢指责央行,不敢指责大型央企,却对下游企业的价格说三道四,难道是想让下游企业扛住所有的通胀成本?如此欺软怕硬的结果是让全部的下游企业破产。 当然,我们不怀疑有些巨型企业在价格方面可能会互相通气,但在这方面法律有严格的约束,照章办事即可。《反垄断法》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如果有确凿的证据,严厉处罚就是。 发改委在对窜通上涨农产品价格的经销商进行了处罚。没有不怕发改委的商家人,除非是放弃中国这个大市场。 去年7月,发改委通报了山东省某经销商囤积大蒜,哄抬价格被处以10万元罚款;河南省中牟县当地冷藏保鲜协会组织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大蒜冷藏收费标准被处以8万元罚款;广东省广州市大鹏物流2号仓西一库某经销商哄抬绿豆价格,被处以2万元罚款。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企业相互串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操纵绿豆市场价格,被处以法定最高处罚额100万元。发改委的重拳出击让价格短期下降,但此后绿豆仍存在小幅上涨,说明除了窜通涨价之外,还存在货币与成本因素。 处于产业链后端的企业不掌握营销渠道,窜通涨价成本极高,并且,产品替代效应强,即使大品牌窜通涨价,质量好的民族品牌就可以逢低扩大市场,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竞争性强的下游企业不会使出涨价的招术。 斥责企业必须分清原委,否则,我们就是在处罚市场本身,而放过了制造通胀的部门与企业。我们指责市场行为,很有可能是在为损害市场的货币与垄断行为脱罪。 相关日志 2010/10/10 — 牛刀:房价没有降水电汽价格不能涨 (0) 2011/03/14 — 订单猛增发货延迟 部分日本代购商开始涨价限购 (0) 2011/03/08 — 胡星斗:建议对垄断性国有企业坐地自肥进行违宪违法审查 (0) 2011/03/08 — 中國時報:上海物價高漲 台流也難存活 (0) 2011/03/03 — 天涯社区:棉花暴涨背后的真相(新版的种桑误国) (0)

阅读更多

离自由迁徙越来越远的户籍改革

中国现有1.5亿农民工跨省流动,大多从中西部流入东部沿海地区,这被认为是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程旭亮/CFP 在中国自由迁徙的梦想何时能够实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均表态推进户籍改革。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2月底,一份名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通知》,已获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并内部下发。 自2008年以来,最高决策层和有关部门有意再度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开现有制度对于自由迁徙的束缚。但囿于地方政府的财务约束,究竟放开多大尺度,争议仍然强烈。这份文件则明确划定了未来各地的“户改”原则,可谓给户籍改革定调。 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鉴于各地已不同程度推进“户改”,步调和尺度不一,还需逐步向文件的规定过渡。 中央收权 针对近几年各地自发的试点,文件遵循一条重要原则,即基本户籍制度由中央确定。“基本户籍制度是中央职权,不是哪个城市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 陈锡文说,有些地方自行制定了自由迁徙的政策,但自由迁徙显然是基本的户籍制度,地方如何实现自己的自由迁徙?因此是否放开自由迁徙,应由中央决定。 在谨守中央划定的原则基础上,文件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陈锡文表示,“分类改革”是这一轮户改的核心精神。文件规定,只要有“稳定就业、住房,社保缴纳一定年限”,城市政府应允许落户,并在社保、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市民化待遇;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城市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现有资源承载能力,设定允许落户的不同年限,逐步让外来人口落户,“分类”推进改革。 至于具体分类原则,陈锡文指出,重点是给予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更大尺度。这主要基于对城镇化策略和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考虑。小城市和小城镇人口规模小,可以尽可能放开;在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之外设区的中等城市,人口环境压力大一些,则要适当放开;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面临水资源等城市承载力的问题,要加强人口管理,但对常住居民,也要尽可能提供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 陈锡文解释,所谓“稳定的工作”,主要是有工作,就业时间比较长,长期有稳定收入,并不专指“国企等铁饭碗”之类;“稳定的住房”并不一定买房,也可以租房;“社保缴纳年限”则由地方根据情况决定,中等城市要缴纳两年-三年的社保,“北京、上海这种特大城市,会设定更严格的要求,缴纳五年社保也不敢说能落户”。 他表示,城市政府根据社保缴纳年限,允许农民工落户并享受到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适用,“否则政府承担不起”。 有意思的是,有关官员在提到此轮文件所指向的改革对象时,均更为强调有着农村身份的“农民工”。对于同样需要面对身份认同问题的城市人口迁徙,他们并未过多提及。这显然也与自由迁徙的尺度有关。陈锡文认为,现阶段自由迁徙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例如城里人想迁到农村去,是不允许的”。 陈锡文说,中国现有1.5亿农民工跨省流动,大多从中西部流入东部沿海地区,这才是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 终结路径争议 因户籍与诸多社会福利挂钩,学界的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剥离附着在户籍上面的各种附加功能,回到登记人口信息的基本管理功能;推进户籍改革,应该让公共服务与户口脱钩,“对公民,不对户口”,无论其来自城市或是乡村,都应一视同仁,采取“准入制”,让具备条件的常住公民自由落户,并享受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由迁徙”。 对于彻底放开户籍限制,近几年来民间呼声不断升温。不过,根据文件精神,未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已经十分清晰,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尚无法实现“自由迁徙”。可以期待的变化是,落户门槛会根据城市容量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放宽。这次文件的出台,不但标志着“渐进式”改革的道路仍将继续,也可看作对“激进路线”明确的回应。 实际上,早在1992年,以公安部为代表的部门就有意推动户籍与福利彻底脱钩,甚至开始起草相关的方案,但始终遭到不同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质疑,方案至今未能面世。 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空前频繁,各地政府的支付能力也有了大幅提高,户籍限制在一些地方开始松动。借此契机,新一轮的户籍改革方案在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新纳入议事日程,并被作为发展城镇化、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 参与文件设计的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2010年上半年,公安部门和发改委牵头制定一份全国性的户籍制度改革文件,该文件主要从人口管理的角度,对户籍改革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核心内容仍沿用最初的思路,即户籍回归户籍登记和自由迁徙功能,在全国实行居住证制度。这一思路最终形成一份原则性的方案,在征求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部等部门意见后上报国务院,一直在等待批复。 与此同时,各地以“打破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为出发点的地方户籍改革试点,一时成为主流,去年以来发展尤其快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户籍改革当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和农民工有关。他指出,长期的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差距扩大,农民只能通过进城打工增加收入,但他们享受不到城市的公共服务,这个问题不解决,长期看将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当务之急是解决已经在城市工作、生活多年的农民工及其家属,令其能够被城市的公共服务所接纳。 较早试点的有广东、重庆等地,其落户限制大为放宽。如2010年6月7日,广东省首先提出“积分入户”的思路,对农民工入户城镇的条件进行指标量化,当指标累计积分达到规定分值时,农民工即可申请入户城镇。重庆则在2010年7月28日,启动全国最大规模的户籍制度改革,并明确表示转户农民要享受“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城市待遇。 陕西、吉林、辽宁、宁夏、昆明、河北、四川也相继出台以放开农民入户城市为重点的户籍改革文件,户籍制度改革似乎又驶入一条快车道。 不过,这些地方的试点隐约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农民入户城市要以交出土地为代价。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户籍改革专家王太元分析,农民进城需要城市提供社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开支不菲,如果失去土地收益的支持,地方政府恐难兑现。据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调查,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10万元人民币。正因为此,在许多地方,为获得资金平衡,土地成为撬动户籍改革的“杠杆”。 一些进行试点的地区,出现了为获得农民土地,强迫农民“上楼”的现象。这引发了新的担忧。一参与文件制定的人士对财新《新世纪》记者分析,农村稳定是决策层考虑的头等大事,中央担心农民进城没有就业,一旦经济增长减速,不但城里的社保“保不住”,失去土地后农民无法再回农村。 这一担忧促成了目前户籍改革方案的出台,“渐进式”改革再度成为现实选择。同时,无论地方设定怎样的户籍改革策略,文件要求户籍改革必须和土地脱钩。 距离自由迁徙有多远? 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士分析,短时间内国务院不会再出台让户籍和福利彻底脱钩的改革方案,要等待各地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后,真正的“迁徙自由”才有实现的基础。 知情人士称,中央认同户籍跟福利脱钩的大方向,但又惟恐一旦彻底放开,地方政府财力难以承受,会导致出现流民和贫民窟等“城市病”。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政府担心,一旦允许自由迁徙,人口会无限度涌入。2003年,郑州试验放开落户限制,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教育资源无力承担,试验被迫中止,诸如此类的失败案例更加重了上述担忧。陈锡文认为:“如果仅是表面上统一了城乡居民户口,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福利,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李铁认为,在沿海发达地区城镇,就业机会多,虽然可以吸引农民工落户,但会给当地政府造成巨大的支出压力,很难提供和当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在中西部中小城市,则面临“没有就业机会、交通不发达、产业过不去”等问题,没有就业机会,即便想放开户籍约束吸引人口流入,也并不现实。 他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可以首先为一部分长期在城市就业的居民,农民、外来人口提供“本地化”的公共服务;但更长期的做法是逐步缩小教育、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的差别,这样才能最终消除“自由迁徙”的真正障碍。 在不少学者看来,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障碍是资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袁崇法说:“中央始终不投钱,地方只能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现在的户籍改革,就像地方政府给开的门,只是门开大开小的问题,并不能敞开。” 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马力测算,中国农村和城市福利待遇人均相差33万元,就其中最基本的几项公共服务如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公共设施共享以及就业服务而言,农村和城市费用差约为每人3000元,一般来讲大城市是50万元以上,中小城市是十几万元。 如何尽快拉平投入差距?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认为,中央政府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外来人口提供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帮助地方政府解决财政难题,中央和地方结合。从根本上,需改变现在行政分配资源体制,实行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将资源向需要发展农村基层、县级小城市分配。 一位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厘清中央和地方的责任,明确进城农民享受的市民化服务哪些属于中央负责、哪些需要地方承担;同时,对外地人落户城市设定具体的步骤和框架。 王太元则指出,任何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变革,只要不变革公共财政制度,就不可能成功。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但要依法规范公共财政支付与公众自身支付的关系,还要科学范定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同时更要科学界定本地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就目前的制度现状来看,他认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41036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阅读更多

中国成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国

普通话主页 > 亚太报道 中国成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国 2011-03-16 美国一家咨询机构的研究表明,中国在2010年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略超过保持了110年的世界最大制造业产出国美国。有专家表示,中国制造业目前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下面请看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援引美国经济咨询机构HIS环球透视发布的一项研究说,去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这意味着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恢复了中国历史上曾一直保持到19世纪初期的地位。 报道说,经济史学家认为,中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份额在1830年几乎达到30%,在1900年降到大约6%,在1990年进一步降至大约3%。自1990年开始,中国在劳动力成本较低、外来投资强劲,以及经济快速扩张等因素的支撑下,一直在快速追赶美国。 北京理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认为,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的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一方面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连年上升。从过去的8%,我记得前几年是8%,后来15%,后来9%。现在据说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已经超过美国。这只是看数量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中国的制造业大多数都是低端的制造业,日常用品的制造。” 胡星斗教授说,尽管中国在制造业总量上领先,但美国的高端制造业优势明显。从竞争力而言,中国制造业仍在科技、质量控制、专业技术以及其他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因素中落后。 “我们的成套设备80%以上是靠进口。我们的高端产品的制造和出口是非常有限的。即使有一些其实也大多数是外资企业的制造和出口。中国的出口60%是外资企业在出口。”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还说,虽然经济史学家、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罗伯特艾伦用“经济史上一个500年的周期走到尽头”来形容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业从此将高枕无忧。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上仍然没有太大突破。2010年全球最有价值的500个品牌中,中国制造业品牌只有17个,没有一个中国品牌在世界前100名之内。 胡星斗教授说:“我们中国的制造业数量很大,但是利润率极其微薄。主要是因为我们缺少品牌、缺少自己的技术、缺少自己的销售渠道。所以未来中国在制造业方面恐怕存在着发展战略的转型问题。” 报道说,HIS世界工业服务主管马克基奈说,中国的制造业产出中,尤其是在电子等领域,很大一部分时来自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子公司,产品基于源自美国的技术。美国在2010年的制造业产出略低于中国,但美国制造业只有1150万工人,而中国制造业则雇用了1亿工人。 美国纽约的中国劳工活动人士刘念春认为,在中国的制造业突飞猛进的同时,中国的民工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农民工在劳动密集生产过程中付出巨大代价,可他们的福利条件、他们的工资却没有得到逐年提高。中国农民工好像是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底层,是最不受当局重视的这么一个团体。” 中国沿海省份最近已经出现民工荒。刘念春说,要改变这一局面,中国必须改善劳工的生产条件,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允许工人成立自己的独立工会,维护自身的权益。 “农民工他必须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团体。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他们自身的利益和资方进行谈判。当他们的权利受到损害的时候,工会就可以出面来解决这些不合理的问题,比如说要求增加工资、要求改善劳动条件、要求在解雇他们工作的时候,要得到合理的补偿。”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底下。统计表明,中国制造业2009年的成本利润率仅为6.91%。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产品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中的中下游。与此相对的是,2009年,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7.7%,超过其他国家。“中国制造”已经走到了从量到质转变的关键时刻。 胡星斗教授建议,中国政府将“质量强国”列入国家战略,逐步从“中国制造”过渡到“中国创造”。只有这样,中国制造业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的霸主。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Copyright © 1998-2011 Radio Free Asia. All rights reserved. 打印本文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