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西方的“新闻自由”观
在中国,比起“ 新闻自由 ”,“ 舆论监督 ”的提法更加常见。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吹响了电视新闻改革的号角;1994年的《焦点访谈》更是将“ 舆论监督 ”落到实地。《焦点访谈》的节目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是有目共睹的,许多难点问题在《焦点访谈》 …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6月 3, 2010
在中国,比起“ 新闻自由 ”,“ 舆论监督 ”的提法更加常见。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吹响了电视新闻改革的号角;1994年的《焦点访谈》更是将“ 舆论监督 ”落到实地。《焦点访谈》的节目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是有目共睹的,许多难点问题在《焦点访谈》 …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5月 13, 2010
宁浩新作《无人区》再次“黄了”,上映日期无限推迟。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老同志赵葆华说“影片里没有英雄净是坏蛋,违背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由于广电总局审片委员会历来作风神秘,能够确切透露“干掉”一部片子的理由,也算难能可贵。对于这样的理由,暂不论能不能站得住脚。先来看“审片委员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它的成员来自何方,它自身又是如何运作的。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5月 12, 2010
首先,中国人对越南国情不了解,是越南人憎恨中国人的原因之一。中越虽是近邻,文化传统和习俗相近,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了解越南。越南国家弱小,政府财力不足,甚至政府的运作每年还需要国际上的援助,但是,政府的贫困不代表民众的贫穷。中国人的观念是,只要看到这个国家到处破破烂烂,基础设施不完善,街道不够宽阔华丽,就认为这个国家不行。其实,看到表象,不代表就看到了实质。越南一直奉行藏富于民,只要的去到越南百姓家中感受一下,就会对越南的印象就会有所改观。越南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自己的法式小洋楼,各类家电和设施并不比中国民众少,再穷的家庭也有一辆把摩托车。越南民众家庭不算富裕,但也绝不贫穷。绝大多数去过越南的中国人,看到的大多是越南表象,而不是越南普通人的实质生活,造成对越南的误解;反之,越南人也从骨子里看不起一部分中国人。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5月 4, 2010
身兼中共中央对外宣办主任和中宣部副部长王晨讲话中,对中国互联网舆论管制的现状和做法做了详细介绍。中国官方媒体摘要报道了他的观点,讲稿全文发布在中国人大网上,但现已被认为是敏感材料,被国新办下令删除,几个链接都无法打开。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