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

“我们终于把他解决了”

美国总统奥巴马、副总统拜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以及其他安全官员正在观看刺杀拉丹行动的实时视频。 美国海豹突击队(资料图)。 文_Mark Mazzetti  Helene Cooper  Peter Baker  编译_郜艺 奥巴马的脸“像石头一般” 多年来,美国对本·拉丹的搜索一直一无所获。直到去年7月,受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雇佣的巴基斯坦人盯上了一辆穿越在白沙瓦街道中的白色铃木,并记下了车牌号。 坐在这辆白色铃木中的正是拉丹最信任的信使谢赫·阿布·艾哈迈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CIA人员开始在巴基斯坦中部跟踪他。最后,他们跟踪艾哈迈德来到位于巴基斯坦阿巴塔巴德的一所豪华建筑前。 2011年5月,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承载着79名敢死队员的直升机降落在这所建筑前,顿时枪声大作。被蒙在鼓里的盟友巴基斯坦还未清醒过来召集兵力,40分钟内,敢死队就已经完成任务并撤离现场。在被击毙的人中,有一人个头很高,胡子很长,满脸鲜血,头部还有一颗子弹。一名海豹突击队员迅速拍下了照片,传给分析员,将照片输进一个面孔识别程序中。 就这样,历史上最荡气回肠的一场追捕终于结束了。美国的头号敌人拉丹,再也不会被人们看到。对于一个被批评连续失败10年的情报机构,拉丹的死是一次弥补;对于一支卷入两场(如今三场)棘手战争的军队,这是一场绝对的胜利;而对于一个被质疑没有国家安全指导能力的总统,这是将其载入史册的一刻。 这次袭击是多年艰苦情报工作积累的结果,包括CIA对东欧秘密监狱拘留者的审讯,情报机构对信使在波斯海湾国家的家庭电话和邮件的窃听、监视,以及对阿巴塔巴德居住区的卫星图分析,才最终判断出是否值得铤而走险执行这次行动。 十几位白宫、情报局和五角大楼的官员称,他们为这次行动伤透了脑筋,过去的几周里一直设想各种消极情况。一位官员表示,每次开会大家都提到1993年索马里战争中两架美国直升机被击落的“黑鹰坠落”事件,人们害怕上次失败行动的悲剧会再次上演。 政府官员在是否实施这次行动中分成了三派:立即袭击;继续监视以确认拉丹是否在那里;选择一次风险较小的爆炸袭击。最后,在不确定拉丹是否在那里的情况下,奥巴马反对损伤较大的爆炸袭击,而是选择派遣直升机运送海豹突击队的形式。 5月1日下午,直升机飞向巴基斯坦领土。奥巴马和他的顾问们一直在白宫监察着这次行动。其中一位人士透露,大家大部分都在沉默中度过,奥巴马的脸“像石头一般”,而副总统拜登的手指一直放在他的念珠上。“几分钟时间,感觉像过了几天。”白宫反恐顾问John O. Brennan回忆说。总统和顾问们都认真观看着视频中的中情局局长帕内塔,听他解说正在遥远的巴基斯坦发生的一切情况。 “他们已经抵达目标了。”帕内塔说。 几分钟过去后,帕内塔接着说:“‘格罗尼默’行动开始了。” “行动成功了!” 当传来拉丹在行动中死亡的消息时,奥巴马和顾问们所在的办公室没有一丝声响,大家依然沉默不语。最后,奥巴马说了句:“我们终于把他解决了。” 作战方案一波三折 在长期的追捕过程中,许多CIA内部人士对拉丹的追捕工作已经变得麻木。很多人一直想象着拉丹的藏身之地是在山间的洞穴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2010年7月,他们跟踪信使看到的却是一栋三层楼的房子,被18英尺的高墙环绕着,顶部还有铁丝网和两层安全网。一位白宫官员说:“他在众目睽睽下安然生活。” 在华盛顿,帕内塔秘密会见了奥巴马和他的最高级国家安全助手,包括拜登、国务卿希拉里和国防部长盖茨。会议上,帕内塔讲述了他对拉丹藏身之地的推测。 “就像触电一样。”一位参加会议的官员回忆起当天的会议,“这么长时间,我们一直在找这个人。突然之间,天啊,他就在那儿。” 但是拉丹是否真的在那栋房子里却还是个未知数。当帕内塔主张以进攻的方式确认拉丹的住所时,CIA官员担心房屋的保镖会起疑心,导致基地领导秘密转移阵地。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安全局试图拦截从房屋内发出的一切通信。但是这十分困难,因为建筑内没有一根电话线,也没有网络。里面的人安全意识非常强,连垃圾都自己焚烧。之后,帕内塔召集五角大楼的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威廉·麦克雷文,到弗吉尼亚的中央情报局总部,开始策划一场军事袭击。 麦克雷文花了几个星期在中央情报局了解工作,然后提出三个方案:派遣美国敢死队进行直升机突袭;使用轰炸机将建筑整体轰炸;或与巴基斯坦情报人员采取联合突击行动。2011年3月14日,帕内塔带着三个方案来到白宫。这时,CIA已经有足够的卫星照片描述建筑内人们的生活习惯,所有证据都指向一点:拉丹就在里面。 在讨论进行时,人们的情绪因为雷蒙德·戴维斯的逮捕而变得紧张起来。戴维斯是CIA雇员,在今年一月因为在拥挤的街道中射死两名巴基斯坦人而被捕。奥巴马的几个助手担心,任何军事突袭都会引起巴基斯坦政府的愤怒,导致戴维斯在监狱中丧生。幸运的是,戴维斯3月16日被释放了。 3月22日,奥巴马总统向顾问们询问对方案的建议。盖茨对直升机袭击表示质疑,认为风险太大,并指示军方官员研究空中轰炸方案。但几天后,官员反馈说这将需要32枚2000磅重的炸弹。“这会留下一个巨大的弹坑,却留不下一具尸体,怎么能肯定拉丹是否死了?”一位情报局的官员表示。 最终,直升机突袭的方案脱颖而出。于是,海豹突击队作为冲锋小组开始在美国两个海岸的模拟建筑基地进行训练,但他们刚开始并不知道自己要袭击的目标。 4月28日,奥巴马公布了自己的出生证明表,证明自己确实出生在夏威夷。后来他表示,那是为了让国民分心,以确保袭击拉丹如此重要的任务可以秘密地顺利进行。之后,奥巴马再次会见高级国家安全局官员。帕内塔将情报拿给其他没有参与到其中的分析员,他们一致认为拉丹就在阿巴塔巴德。这意味着,作出选择的时候已经到来。 会议上,官员们一遍又一遍想象着可能发生的糟糕局面,一次又一次陷入冗长的沉默。最后,奥巴马说:“我现在不会说我的决定,我要回去再想想。”然后又加了句:“我会很快作出决定。”第二天早晨,四名高级助理被召集到白宫。他们还没来得及向总统汇报,奥巴马就打断说:“行动必须执行。”本来执行最早可以是周六(4月30日),但官员警告说周六多云,周日是更好的选择。 4月30日,奥巴马在白宫记者会晚宴排练中途休息时,给麦克雷文打了个电话,祝他好运。 第二天,白宫取消了所有游览,主要是为了避免参观游客不小心闯入监测前方作战情况的观察室。下午2点零5分,帕内塔最后一次向小组讲述操作方案。不到一个小时,帕内塔开始通过视频报告:“他们已经过境到巴基斯坦了。” “他是被美国子弹打死的” 海豹突击队小组从位于阿富汗边境贾拉拉巴德的基地出发,来到巴基斯坦。他们的目标是在巴基斯坦当局没有发觉自己的领土被不明武力侵入之前偷偷潜入、执行任务并最终撤离。 彼时的巴基斯坦,刚过午夜。当第一辆直升机低空俯冲时,邻居们听到一阵爆响和枪声。一位住在两英里外的妇女以为这是一次对巴基斯坦军队设施的恐怖袭击。她的丈夫说自己从来不知道拉丹藏在这个安静、富裕的地方。 随后,海豹突击队冲进建筑。一位情报官员说,这场突袭惊醒了屋内的人群,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枪战。在双方交火过程中,海豹突击队在三楼发现了拉丹。他穿着宽松的外衣和一款名叫“shalwar kameez”的裤子。白宫官员透露,在突袭进展到40分钟的时候,拉丹的左眼上方被击中,此前他一直尝试反抗。美国政府并没有给出太多关于他最后时刻的细节,但一位五角大楼官员肯定:“他是被美国子弹打死的。”美国官员坚持说,如果拉丹不反抗,他们会将他关押审理,虽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拉丹的其中一位妻子确认了他的尸体。一位官员表示,根据面孔识别软件,海豹突击队员拍摄的照片确认是拉丹的可能性有95%。之后,DNA检测再次确认样本和拉丹亲属的符合度为99.99%。 海豹突击队在当地时间凌晨1点10分撤离,他们还带走了屋内的一系列文件和电脑硬盘,基地组织的主要机密被一网打尽,只留下了一群女人和孩子。此时此刻,巴基斯坦军队正在召集兵力,准备应对这次对自己领土的侵入事件,不过美国海豹突击队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是谁,”美国总统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布伦南十分庆幸地说,“谢天谢地,巴基斯坦军队没有参与到这次行动中。” 奥巴马政府决定遵从伊斯兰的土葬传统,在24小时内埋葬尸体,但拉丹的尸体是被执行海葬,因为没有国家愿意接收他的遗体。此外,美国也不希望拉丹的追随者们为他建立神社。根据传统,基地组织领袖的遗体被清洗干净,并放置在一块白色的布上。在“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上,遗体被放到一块平板中,缓缓进入大海。 只有一小群站在航母升降机上的人们,见证了这位美国头号通缉犯的最后一刻。  美军击毙拉丹过程 1. 在美国打算袭击拉丹的时候,他正位于巴基斯坦阿巴塔巴德,该地位于伊斯兰堡以北100公里、喀布尔以东350公里,距离巴基斯坦陆军军官学校仅有百米之遥。 2. 拉丹藏身的地点是一座三层豪宅,规模是周边同一区域住宅的八倍大。豪宅向外一侧极少有窗户,被3到5.5米高墙围蔽,上面安装了带刺铁丝网。豪宅市值约100万美元,却没有接电话线与互联网。 3. 海豹突击队一支小分队乘坐两架直升机从低空潜入巴境内并降落在拉丹藏身的院中,其中一架美军直升机因为受到地面袭击而出现故障,后被美军自行炸毁。 4.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中美合作有利区域安全

中美合作有利区域安全 (2011-05-13) 早报导读 罗文丽将出任非选区议员 阿裕尼输在选民希望国会有替代声音 再诺:李资政言论可能产生一些影响 十字街头的新加坡民主 全国大选是怎样的一个分水岭? 社论 2011年5月13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4月共同倡导建立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刚在华盛顿结束了第三轮的对话,两天会议的成果是双方共同签署了“中美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方高度评价这一协议是中美经济合作进程中一个“里程碑”,“是本轮中美经济对话最核心的成果”。 在经济领域之外,双方也进行了首次战略安全对话,对话的目的包括“增进互信、管控分歧,避免对对方的战略意图产生误读误判”,中方也认为这是“本轮中美战略对话的一大亮点”。 中国对此轮对话的成果是有理由感到满意,因为过去数个月来中美在几个课题上:商贸和人民币、人权以及区域安全等等多次博弈。所幸中美关系并未出现逆转,这轮对话更对世界肯定了中美双方要在多方面加强合作的决心。 美、中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的经济体,中国几时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议题一直受美国政界、商界和学界所关注。对中国来说,中美关系保持良好势头对进一步巩固其强国地位是很重要的,中国一路来都担心美国及其西方和亚洲盟国有遏制中国崛起的企图心。尽管美国不断在人民币课题、人权问题上纠缠不清,但中美之间存在更大的核心利益,即在区域安全课题上,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合作。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说:“中美双方迄今为止都未同第三国签订过如此全面、涵盖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框架”。中美战略对话取得48项成果,清单涉及能源,科技、环境、交通、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中国是加拿大之后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美两大国在许多方面的利益互相交织,彼此都不能不重视对方的重要性。 过去两个月来,中美之间的许多问题不断浮出台面,3月份美国国务院发表世界各国人权报告,指中国“人权恶化、网络信息自由限制受到强化”。中国也跟着发表美国人权纪录报告加以反击,这虽然已成为两国之间的“例行公事”,但最近中国的一连串逮捕事件,使得中国人权课题又被炒得火热,美国国务卿希拉莉甚至形容中国人权状况“很糟糕”(deplorable),语气强烈,显见两国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人权对话并未拉近双方在这课题上的距离。 在军事方面,中国海军今年以来在太平洋水域的活动频繁,美军太平洋司令威拉德上将在上个月说,自从美国和太平洋地区其他国家提出抗议后,中国“已有所收敛”,区域形势不再像去年那样剑拔弩张。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今年夏季有可能出海试航的消息也引起广泛的关注,美国认为该舰的部署将显著改变人们对太平洋地区力量平衡的看法。 在经济领域方面,即将出任驻华大使的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Gary Locke)最近批评中国没有公平对待美国在华投资公司,对相关企业造成严重困扰。而中国商务部近日终裁,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小轿车和越野车存在倾销和补贴,使中国国内相关产业受到实质损害。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对新的政治格局的期许

对新的政治格局的期许 (2011-05-12) 早报导读 陈惠华宣布不再参选 下届大选结局如何 取决于很多因素 不及杨荣文受欢迎 陈惠华不感失望 刘程强将负责勿洛蓄水池榜鹅区 海外选民投票趋势 与国内选民一致 ● 李 影 杨荣文部长的新闻发布会后,一场纷纷嚷嚷的大选才终于在全国人民的心中落幕了。人民的感性与理性的诉求揭开了多赢的局面,李资政的选区不战而胜,总理选区得票比上届高,反对党开创新纪元,部长为了大局而披甲,为了全局而谢幕,年轻人的政治魅力让人惊艳,中英文媒体都力求中立,这一切并不是在很多国家能够看得到的善果。 今天,一切尘埃落定。往前看,一艘是承载了我们渡过风风雨雨的航空母舰,一艘是扬帆起航的小快艇,我们对新的政治格局有怎样的期许呢?工人党这次的口号喊得响亮,要让新加坡拥有第一世界的国会。虽然执政党质疑究竟哪一个具体的国家是工人党想要效仿的榜样,工人党也没有真正和盘托出,但毕竟工人党所在各区的得票数,证明了这句口号所引发的大众想象力是不可小觑的。 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格局,不外乎一党专政与民主执政。虽然一党专政在一定的社会空间里是高效率的代名词,但要建立起数百年的国家竞争优势,民主的力量似乎才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保障。然而环顾所谓当今第一世界的民主制度,又真的是完全代表“人民的声音”了吗?其实我们看到的真相时常是让人泄气的,欧洲多党制,常常是各政党为了凑齐执政的席位,私下进行权力和利益的分配与妥协;两党制的大国,控制议会的党时常为了选票而拖总统的后腿,浑水哪能自清?这也许就是工人党无法说出具体的效仿国的原因吧。 既然当今世界并没有完美的样本,我希望执政党与反对党都能够把睿智和理想放大,不要局限于哪一国的模式,要敢为人先,敢敢为自己的国家,这里的人民,甚至为其他的国家摸索出一条良性的民主政治格局。 我所期盼的这种格局就是:用良心和创意来竞争,用实效和诚意来参选。简化起来就是四个字:良性竞争。现在执政党与反对党都有了各自执政的地域(甚至可以说成是疆土),也有了共同的五年的期限,希望他们千万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相互找茬上,反对党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执政党也不应该为了反击而反击,而都应该常怀忐忑之心,各自励精图治。 下情上达能做得更好 我们的国家在各方面都是区域的佼佼者,但如要谈到人民的期望,除了最近大家都在谈论的各种民生问题,其实可以着墨的地方还是很多。首先,收集民意的渠道可以更宽阔。各区的领导人为什么不可以对区内的各种设施或服务,做一次区内的民意普查呢?邀请上网或主动上门,提出多个具体的问题来收集民意。例如:“你对区内的哪一项设施意见最大?”等等。这种民意的收集,应该始于执政之初,行于执政之中,而不是敷衍于执政之尾、投票之前。另外,联想到这次选举期间执政党人士说后港区市镇会的账务不清,之后工人党反驳自清。那在今后的岁月里,在新的执政区域内,如果可以将市镇理事会的账务全部公开,这不正是清者自清,塑造清廉执政的先驱吗? 其实即使不谈执政党的政府资源,新时代的执政人士可以动用的资源都是空前的。其中创意的理念和生机勃勃的经济就是最好的双翼。我时常到勿洛蓄水池散步,黄昏的夜景美轮美奂,可惜我每每因为靠水的煤灰路上灰尘碎石袭脚,而不得不走远离水岸的水泥路。我常常想为什么不可以把那条跑道用更干净更舒适的建材来改造呢?为什么不做呢?是市镇理事会的人不知道吗,还是资金有问题?如果下情无法上达,现在就是执政团体应该咨询民意的时候了。如果是政府资金不到位,那可不可以勇敢地尝试创意的方法,例如鼓励区内居民义捐,加上寻找企业捐助或与企业合作。我相信只要执政团队有为民服务的决心,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另外,许多新加坡的父母都一直在抱怨孩子的学习负担太繁重,虽然总理描绘了少教多学的蓝图,但实际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学校当补习中心,把补习中心当学校,身为父母,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越来越少时间玩乐,压力却越来越重。要知道太繁重、太紧张的教学只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二十年后,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是学习好,他们在世界创新经济的格局中依然无法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芬兰、香港等等小经济体都在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为学生松绑,减少考试,减少压力,我们可不可以也在积极引进外来人才之余,更积极思考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未来新经济体的缔造者而不是跟随者。如果新的政治格局可以有效并迅速地引入对这些新方向的讨论与探索,这何尝不是国人的福音?毕竟,孩子才是国家的未来。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法广 | 北京官媒担心:中共步本.拉登后尘(陈破空)

5月5日,中共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发表社论,题为《现实将压垮“中美敌对”的狂想》,发出警讯:中国(中共)将面对更加敌对的中美关系。 该文开章就承认,国内外“大量分析”表明,美国格杀恐怖巨头本.拉登之后,“将投入更大精力对付中国崛起”;并说:“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有一种担忧,即有一天美国会‘集中精力’对付中国。” 作为障眼法,该文一律把“中共”混称为“中国”;又一律把美国对付中共,偷换成美国对付“中国崛起”。明于此,上述两句的原意,实际是:美国将投入更大精力对付中共;中共一直担忧,美国会“集中精力”对付中共政权。 出于对中国民众的洗脑与控制,中共喉舌需要精心造句。然而,中南海不会不清楚,中国人并不担忧什么“美国对付中国”,如果开放互联网,只会见证中国人欢迎美国人的巨大声浪。就像去年,就在中共高调反对美国航母开进黄海的同时,众多中国网民却巴不得“美国航母开进中南海”。 《环球时报》的这篇文章(以下简称《环》文),暗示,过去10年的反恐战争,阻止了美国对付中共。无形间承认,本.拉登及其恐怖集团,攻击和牵制美国,为“中共崛起”(被宣传为“中国崛起”)制造了难得机遇。难怪,本.拉登被杀,中国那边,有人哀叹连连,如丧考妣。令他们最惊骇的是:美军居然将本.拉登就地处死! 文章接着论述:“中国早已是影响美国未来霸权地位的头号因素。无论是拉登,还是卡扎菲,或者叙利亚、伊朗的统治者,他们能给美国带来的纷扰,决不可能挡住美国对中国的‘特殊关注’。” 这段论述,等于不打自招地承认,中共政权,与本.拉登、卡扎菲、以及叙利亚和伊朗的独裁者并列,属于同质的“黑色素”(此处,出于不便,《环》文暂时没有提到屡受北京唆使,不断给美国和国际社会制造纷扰的北韩金氏政权);中共喉舌用掩饰不住的骄傲口气,宣称,中共是其中的头号“黑色素”,带给美国(和文明世界)最大的“纷扰”。 事实如此。专制主义与恐怖主义,从根本上具有同质性,一党专政,本身就是国家恐怖主义的代名词。过去10年,趁美国缠身于中亚与中东,中共积极插入世界各地,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公开推销其独裁、腐败、金钱至上的意识形态,刻意抵消民主、法治、人权优先的普世价值。 《环》文把“中美敌对”归结为“美国右派的政治狂想”。然而,论及中美敌对及其“政治狂想”,始作俑者,却是中共头目毛泽东。 二战时期的中国史,就是美国援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史。二战中,中美本为生死盟友,共同敌国是日本;二战后,中美竟反目成仇,日美倒成为盟友。历史倒错的根源,完全在于毛泽东恩将仇报,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置于民族利益之上:中共夺取政权后,实行“一边倒”政策,全面倒向红色苏联,全面推行反美政策,甚至与美国在朝鲜半岛直接交手,大干一场。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虽然建交,关系缓解,甚至间断呈现表面和谐,但意识形态的对立,依然是其中最大块垒。中共固守独裁、持续迫害异己,并自称“内政”,不容干涉;美国坚守自由价值、推进全球民主化,并认定:尊重人权,各国都不例外。论中美之间的对立、冲突、摩擦,这才是首当其冲的要害。其他,诸如贸易摩擦,各国之间都难免;军事对垒,则是意识形态对立的直接后果。 中南海把共产党政权的安稳,置为其“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利益,不惜,内与中国人民对立,外与文明世界为敌。中美敌对关系由此延伸,并随时趋于激化。 《环》文声称:中共“有足够多的资源和力量”去对付美国。“最根本的一条是这些年持续发生作用的中美经济联系,它的规模之大和程度之深”,让美国不得不奉行“更为现实”的对中政策。 这段话,本身就立即戳穿了中共所谓“美国阻挡中国崛起”的弥天大谎,试想,没有如此“规模之大和程度之深”的中美经济联系,没有如此巨大的美国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天量消化,中国又何从“崛起”? 中共企望,美国最好对中国人权问题不闻不问,只埋头与中共做生意,“闷声发大财”,就像俄国那样,甚至对中国人民的苦难,幸灾乐祸。面对这样的恶邻——俄国,中共不仅不会恶语相向,连历史上被侵吞的中国领土,也都可以默许、默认。 《环》文结尾处,引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对美国人说的话:把中国当敌人,中国就会是敌人。之后,倒过来提醒中共内部:把美国当敌人,美国就会是敌人。这段话,连同该文题目,无疑是某种自我安慰,也流露出中南海不愿成为美国主攻目标的虚弱心态。 然而,只要中共一天不放弃独裁、一天不停止迫害中国人民,它就是美国和文明世界的天敌,必然遭受围堵、围困、孤立;步本.拉登后尘,最终招致毁灭性打击,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死守一党专制与既得利益的中南海,对此心中有数,故而加紧扩军、备战,穷兵黩武,无休无止。要为共军官兵不断加薪,要让盗版的隐形战斗机上天,要让买来的航空母舰下水,总之要吓阻美国,告诫后者:不得冒犯中共独裁政权,否则同归于尽。在《环球时报》这篇社论里,已经把话挑明了、说绝了:“随着中美关系的船越造越大,它一旦倾覆的后果已经是噩梦。” (2011年5月10日)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