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

艾未未是中国知名的艺术家、活动家和评论家。他以其大胆的艺术创作和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批评而闻名于世。

艾未未是中国著名诗人艾青的儿子。他曾在中国电影学院学习,并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事艺术创作。艾未未的作品涵盖了多个艺术形式,包括雕塑、摄影、装置艺术和建筑设计等。他的作品常常具有政治和社会意义,批判了中国政府的权力滥用、人权问题和社会不公。

艾未未的艺术作品和活动吸引了国际关注,他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展览和举办个展。然而,他的政治立场和对中国政府的批评使他成为中国政府打压和监控的目标。在2011年,他因为对政府的批评而被拘留数个月,并受到持续的监控和限制。最终,他决定离开中国,目前定居在德国。

艾未未也在社交媒体上积极发声,通过推特等平台表达他对社会问题和人权的关切。他经常利用艺术和社交媒体来揭露中国政府的不公和违反人权的行为,并呼吁民主、自由和言论自由。

艾未未的作品和言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他被一些人称赞为勇敢的艺术家和人权捍卫者,但也有人批评他过于激进和偏激。无论如何,他的存在和艺术作品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对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数字空间收藏

时间馆公民行动馆真理馆
人物馆

CDT视频 CDT播客 CDT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CDT征稿 版权说明

中国数字时代收录文章

【装聋作哑之48】每日新报:艾未未 前卫,但还得过日子(2002)

艾未未 前卫,但还得过日子 2002年8月19日 每日新报 马驰      艾未未:诗人艾青之子   1957年8月生于北京   1978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   1981年赴美国纽约留学   曾任《北京人在纽约》副导演   1993年回京,现任“艺术文件仓库”艺术总监   作品屡次参加国内外重要艺术展览   采访手记:与他作品中的尖锐恰恰相反,艾未未是一个非常平和的人。   他的院子里有一条大黑狗和几条小狗,我小心翼翼地经过那些狗的时候,他憨厚地告诉我:没事儿,我们家狗不咬人。走进他的工作室,木案上有只大白猫,警觉地注视着我,他又一次憨厚地告诉我:没事儿,我们家猫也不咬人。   他说自己是一个没有计划、没有目标,生活随意的人。   有趣的是他不会开车,他太太也不会开,所以他没有汽车。他说还行,出门时总能打着车。   讲起他父亲以前的故事,他笑得很真实,就像我们刚刚聊起的话题:关于善良,关于温暖。      问题背景: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前卫艺术家之一,艾未未近来的曝光率很高,包括他给潘石屹现代城做的小区雕塑所引起的争议,包括他在京城近郊著名的大房子,包括他对艺术与生活的理解,频频出现在媒体的时尚栏目中,使人觉得他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很时尚的。   马驰:你的许多作品无论在语言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着很鲜明的先锋、前卫的姿态。许多杂志在介绍你的作品和你的生活方式上,背后的潜台词也都是时尚,比如《时尚》和最近一期的《青年视觉》,你觉得你是一个时尚的标兵吗?   艾未未:我的工作和生活与时尚完全是两回事儿。先锋或者说前卫指的是艺术范畴里的东西,它是文化轨迹。而时尚概念是商业范畴里的东西,也可以讲是大众的一种生活态度。先锋与前卫是艺术家自己在创作中的追求与喜好。而时尚的受众面可能是整个社会中的所有人,而且根据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追求,你比如说工人有工人的时尚,农民有农民的时尚,城市里十几岁的孩子又有他们自己的时尚。   有人会觉得我现在住的房子是很时尚的,可是我的出发点仅仅是符合我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满足我工作上的需要而已。   问题背景:现在艾未未主持并经营着一家叫“艺术文件仓库”的画廊,这里主要展示并经营着前卫艺术家的作品。但这里的光顾者寥寥无几。关于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能卖多少钱,对于公众来讲一直是一个神秘的,但又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马驰:在中国,前卫艺术家的作品好卖吗?如果没有人愿意购买他们的作品,那他们的生活以及你的画廊的生意岂不都成了问题,还有我冒昧地问一句,您自己的作品能卖多少钱?   艾未未:如果一个艺术家被称作“前卫艺术家”,那就说明他的作品是背离了公众的审美趣味的,是很自我的,很个性化的。在这个基础上,让别人愿意拿出时间来去欣赏,去理解它就已经很困难了。在国内几乎没有人来花钱收藏这样的作品,来我们这里购买作品的大多是国外的专业收藏家。中国目前前卫艺术家的生活也是各有千秋,就像那些匆匆忙忙走在街上的人们一样,每个人都有维持自己生活的不同方式,有些人会碰上许多好事情,有些人会碰上一点好事情,还有些人终生碰不上好事情,我自己算是碰上好事情的人,这让我很满足。我的画廊现在是赔钱,但我不会降低它的水准,我认为我应该维持它的品质与尊严,这也是我的乐趣所在。   我自己作品的价钱没有一个范畴与标准。这完全要看我自己对待那件作品的态度与收藏者的心态。关于我的作品被售出的价钱,有时候我自己都会觉得很荒诞。   马驰:有些画家取得了很大的商业成功,比如丁绍光,比如陈逸飞,你怎样看待他们和他们的作品?   艾未未:其实“商业成功”四个字就已经说明一切了,商业成功就是商业成功。就像“麦当劳”可能是世界上商业最成功的餐馆,但你不能说它是世界上食物最有营养的餐馆。我认为一个人的乐趣在哪儿很重要。有人认为挣钱就是乐趣,我祝福他们。   问题背景:艾未未在建筑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艺术文件仓库”和他居住的带院子的大房子都是他自己设计的,建成后连德国的专业媒体都前来采访。潘石屹也是看过他的房子才决定与他合作。艾未未也参与了潘石屹“长城脚下公社(建筑师走廊)”的策划。   马驰:现在许多人对买什么样的房子,装修成哪种风格都颇为头疼,你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能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47】中国文化报:T3航站楼:艾未未对话诺曼•福斯特(2008)

T3航站楼:艾未未对话诺曼•福斯特 2008年8月25日 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张晶晶 8月8日,艾未未和诺曼福•福斯特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他们就首都新机场T-3航站楼及相关建筑问题和现场听众进行了愉快的交流。   在诺曼•福斯特为北京首都机场扩建方案登门拜访艾未未之前,艾未未并不知道来访者是谁,直到他被赫尔佐格邀请担任鸟巢设计顾问时,他才知道这是一位国际建筑界的大腕儿。   诺曼•福斯特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和贝聿铭有许多狭路相逢的故事。20多年前,福斯特在香港设计的汇丰银行,以其开创性的内部空间设计成为经典建筑。就在汇丰银行的旁边,由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以节省三分之一钢材的记录和蓝宝石般的外观,成为香港的新地标。同样的故事又发生在德国柏林。两德统一后,福斯特执笔德国新议会大厦的设计,在一个老建筑的顶上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玻璃穹顶,成为德国统一的标志,每年吸引300多万游客。贝聿铭也来到了柏林。他应德国总理科尔的邀请设计另一座代表德国统一的建筑——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这座新馆开业时,当地一家报纸的标题是《柏林为贝聿铭欢呼》。德国文化部部长在开馆致辞中称赞,这座建筑物证实了贝聿铭是建筑史上不辱先贤的继承者。   艺术家艾未未1999年才介入建筑,他的第一个项目是自己的工作室兼家,这个房子建成以后被很多专业和不专业的杂志报道,让他在建筑界一举成名。此后他做了很多建筑,用他的话讲:“我成了最忙的人,比国外建筑师一生做得都多。”在众多他参与的项目中,鸟巢、运河岸上的院子等项目引人注目。 福斯特:设计的出发点是方便乘客   1998年启用的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是福斯特个人建筑生涯的一次辉煌,在过去10年中,香港机场连续7次名列世界最受欢迎的十大机场之首。有不少人甚至专门坐地铁去看香港机场,而不是为了坐飞机。   与多数由一群航站楼组成的机场相比,福斯特设计的首都新机场将多个航站楼集中在一起,乘客不用在不同的航站楼之间找来找去。福斯特的体会是如果机场有六个航站楼,六个停车场,六个通道,走进这样的迷宫简直是一个噩梦。比如伦敦希思罗机场有五个航站楼,乘客必须在不同的航站楼之间来来去去,非常麻烦。换个体会,如果将六个航站楼集中在一起就方便多了。机场是城市的大门,不应该那么麻烦,经常换楼。   福斯特设计的出发点很简单,主要是方便乘客,给他们最好的旅游体会。建设一个机场要考虑很多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乘客。当然可以谈很多细节的东西,比如行李处理系统传送带有50公里长,在幕后运作,人们对它高效率运行有很高期望。而飞机场非常大,飞机落地10分钟,行李要到位,不仅仅是公共部门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技术上的组织问题。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机场设计不仅仅关乎机场,福斯特看到的是对基础设施、对未来的投资。英国伦敦1860年按当时的伦敦人口数量建了下水管道,但如果是现在设计,则要对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期,按高于两倍或者更多的人口数量来设计这个管道。 艾未未挑刺儿:机场要能看电影   尽管艾未未本人表示福斯特设计的机场非常方便、功能性很强,他非常喜欢,但他依然提出了批评,用他的话讲“我总是尽可能地挑刺儿”。   艾未未的质疑不是建筑、艺术方面的问题,他反问:如果乘客运输体系的特点变化了怎么办?不需要飞机怎么办?这时候机场应该怎么办?它应该能很快适应变化。比如冷热,可以根据外面的采光来调节。除了便利之外,我们还需要机场有其他的目的,因为人要花很多时间在机场呆着。它可以有很多的活动,比如会议;它可以有休闲交流的地方,从一种形式的运输到另一种形式的运输;同时有娱乐的地方,比如电影院。   福斯特对此的回应是:艾未未的问题背后存在更为广泛的问题,也就是我考虑到的这个机场的最大不同之处。很多机场进去之后,会感觉是一个大的商场,这个问题是可取的吗?难道机场要变成掏空钱包的地方吗?   福斯特也认为,如果运输的特性产生了变化,机场下一步应该有潜力做很多事情,比如机场是不是可以接近居住环境?不妨将大大的机场做得很温暖。艾未未设计的小院是完全崭新的地方,有很多这方面的品质。对于机场,一直有各种不断增添的新要求,有的问题设计师不能解决。比如技术方面,安检带来很多麻烦,浪费很多时间:比如飞往世界的班机一旦一个班次误机,其他的航班同时被延误。对于这些问题,福斯特的方法是,提高技术性能、方便大家安检,这样乘客提前五分钟到机场即可。而作为一名设计师,则尽量做出一个人性温暖的环境,不妨考虑多加一个电影院,这样即使在机场等待,也会令人愉快。 城市的性质并不取决于几座大楼   北京新机场和鸟巢、CCTV办公大楼等与众不同的建筑一起吸引了世界眼球,有人认为,这些新建筑的存在改变了北京的性质。对此,两位一致表示异议。   艾未未觉得北京有独特的建筑是好事情,北京也有政策支持盖楼,但这只是城市组成的一部分,比如机场。众多施工地上崛起了很多新楼,但很少看到真正有意义的建筑,从设计方面来讲,城市是盖楼最多、浪费空间最多的地方。   福斯特的看法是,作为一个建筑师很容易认为建筑至关重要,崭新的楼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很容易忘记城市的性质并不取决于几座大楼,而是取决于各种公共设施及居民的生活体会,比如交通包括开车、打车、坐公交是什么样的感觉。在福斯特看来,自行车专用道路、绿化工程等,都是具有提高公共空间品质的地方,最能决定市民的生活质量。 现场交流   观众一:建筑设计和风水有什么样的关系?学术界传统的哲学家批评这些新盖的楼有悖于传统的建筑,你怎么看?   艾未未:说到传统和现代的区别,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就是现代的世界,自己去诠释世界,自己诠释来自何处?人生的意义何在?所以说传统只是一个审美学的态度而已。   诺曼•福斯特:传统在永恒中变化,某一个时间段很先进的东西,后来变成了具有历史意义、受保护的东西。就风水来谈,从历史方面它主要是民族艺术,它其实更多的是看微观的环境,比如安全的海港放在什么位置合适,当时更多是选址的问题,现在我们将它神话了。比如机场的天窗全是朝南的,是为了便于取暖。   观众二:外星人会喜欢你的建筑吗?如果我是外星人,不会喜欢你的机场。   诺曼•福斯特:外星人不喜欢我的机场,这没问题。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很好,我想很难测量任何建筑物的影响,如果没有时间的考验,我们没办法对它进行评估。唯一能衡量机场的就是乘客是怎么考量的。我们已经尝试将我们所有的经验迈出一步或者好几步,对北京来讲最近的一个成功例子是,运行八年的香港机场在全球排名很高,但是我们肯定有些人会不喜欢,这是百花齐放的。   观众三:艾未未为什么拍新机场建设中的照片?   艾未未:我认为你在照片中看到的内容,在我们的最后成品中看不到。建筑学讲使用和便利,但是还要讲到人们付出的努力,这是合理的思考的过程,而大多数的努力付出在最终的作品中都被忽视,这反映了建筑中的一种挣扎。不仅仅是说最终看上去怎么样,还有谁来使用、谁来建筑、如何建筑等问题,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这些照片可以作为明证。   诺曼•福斯特:对我来讲,艾未未的照片揭示了很多东西,这不是机器人能做的事情,任何一个行为都包括价值评价,比如光、形式比例,这方面艾未未想捕捉的东西也是价值判断,讲的是角度、解释,甚至图片转换成书本中的内容。   观众四:你是不是在航站楼的设计使用了龙的象征?从空中往下看,新建的3号航站楼被设计成中国龙的形状,但龙被切成三段,你认为这样中国人会开心吗?   诺曼•福斯特:昨天我们去故宫看了看,难以置信有这么一块3米宽17米长的石头竟然能运过来,石头上刻的龙是一个整体,但是上坡的时候需要停下,在中间有个东西将龙切成一半,我觉得将龙切成三半是很好的传统,悠久的传统。   观众五:我是香港人,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是世界排名很高的机场,你个人回头看这个设施有什么价值?   诺曼•福斯特:我作为一个设计师,每个项目最好当成一个空的电脑屏幕。当然内心没办法忘掉过去的经验。北京也是一种回顾,回顾各种世界上优秀的机场。所以当然我们新设计的楼会参考过去的经验,但这个航站楼和其他不一样,比如乘客的体会、机场轮廓的色彩等等。我们力图对数字时代的机场做得更人性化一点。   观众六:如果机场有一个艺术区,在我看来它更有意义,而不只是一个出去进来的中转站。   诺曼•福斯特:作为一个目的地,而不是一个中转地,这是机场的延伸。就像艾未未设想的,我们本来应该去机场开展这个对话。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就成为一个目的地,有的人坐地铁就想去看看这个地方。公民所存在的公共空间,这是城市的内在因素取决于这些空间,大机场是其中的一个,它的规模不比任何少。 [日期] 2008-8-22 [编辑]晨轩 来源:http://goo.gl/tLJRk

阅读更多

德国艺术学院邀请艾未未成为会员

艾未未已被北京警方拘留超过一个月。(BBC中文网资料图片) 位于柏林的德国艺术学院宣布,学院理事会通过邀请中国艺术家艾未未成为会员。 艾未未自4月初被北京警方带走以来,一直下落不明。中国当局只曾表示他涉嫌“经济犯罪”。 学院星期六(5月7日)发表声明说,虽然中方提出了“经济犯罪”的指称,但理事会认为艾未未被拘留“毫无疑问”与他的人权工作有关。 艾未未此前已获柏林艺术大学聘为教授。他在被拘留前曾表示,希望在柏林设立新的工作室。 德国艺术学院表示,只有在艾未未接纳邀请之后,其会员资格才会生效。他们希望能向艾未未传达邀请的信息。 学院声明提到,在艾未未证实被抓捕之后,学院的主席就曾发表声明,要求中国马上释放艾未未。 德国艺术学院早于17世纪普鲁士王国时期创立,作为艺术家们交流意念的场所。其学术部门后来独立发展,成为目前的柏林艺术大学。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本周投书《经济学人》杂志称,中国公安机关依法对艾未未进行调查,与人权和言论自由问题无关。 大使馆的函件称:“那些自以为是,对中国诽谤谩骂的人不妨扪心自问,到底是谁在搞‘镇压’?谁在搞对抗?” 点击 页首

阅读更多

作家马健谈茉莉花革命和艾未未

作者 索菲   阿拉伯世界掀起茉莉花革命之后,在中国开始出现礼拜天茉莉花散步,近两个月以来,某些维权律师,自由知识分子,博客作者甚至像艾未未这样的持不同政见的艺术家遭到拘捕,就此本台东西南北节目对旅居伦敦的华语作家,自由笔会创始人之一马健进行了专访。 法广:马健,你觉得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起义真能波及到中国吗? 马健: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国的经济正处于上升的阶段,中国的老百姓正陶醉在变得越来越富有,越来越自信。这和埃及不一样,埃及的大部分中产阶级和青年人大部分也是感到有点穷途末日,这和国内人的心态不一样。 法广:那么为什么近两个月以来,中国的政策明显收紧了呢? 马健:我觉得政策收紧可能跟中国明年的经济要出问题有关系;因为如果根据西方的大部分分析文章来看的话,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的问题,他们要 确保不产生因经济问题引起的社会波动,采取了一些手段,茉莉花革命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象抓艾未未也是为了吓住那些有启蒙意识和自由意识的人,不要捣乱, 他们需要一个安定的社会。 法广:自从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刘晓波以后,中国认为存在着一个反华大阴谋?你怎么看? 马健:中国的宣传部必须要找出今年的一个大的主导思想和概念,因为在所谓的经济腾飞以后,他们要占领舆论,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建立电视台,电 台,办报纸,这种很大的举动他们需要在舆论上占优势。“西方”在他们的概念里就是反华势力,所以你无论说了什么,他们都会反着说。这次对埃及,叙利亚和利 比亚这些国家的茉莉花革命,以及本拉登被击毙,中国的报道都是反面的。 反华大阴谋当然不存在,现在世界上警惕的是共产党的集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并不是反华。从这么多年的历史来看,其实人们是很欢迎中国人的,中国人在全世界的移民基本上还是非常本分,勤奋,而且也没有宗教的压力,和阿拉伯世界的移民不一样。 西方社会方感的是共产党的经济崛起以后,很快他的意识形态就表现的越来越军事化,有扩张意识,不仅是让亚洲人反感,欧洲人也开始警惕。恐怖主义得到一定的控制之后,人们会更多地关注中国的军事扩张,因为这也是一种恐怖主义。 法广 :全球各地都在呼吁中国释放艾未未等中国持不同政见者,你们曾在艾未未伦敦展览时采取了一次撒传单活动,给我们的听友讲讲? 马健:这是四月九号,艾未未被羁押之后,得不到任何消息,而且我们也看到他的母亲在到处寻找儿子;艾未未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展览的重量是150 吨,就是一亿颗瓜子,用了三年的时间,共有三百多工人把这些陶瓷的瓜子做了出来;这是一个很令人震惊的作品,但是作者却像瓜子一样消失了。所以我们就思考 如何能对艾未未表示支持,最后就在他的作品上放了他的头像,也就是说人们在看这个作品的同时可以看到作者被消失了。这个行动也确实起到了作用。因为他的作 品本来就是要表现沉默的大多数。而在中国,瓜子是象征这毛泽东,而且也是可以被任何人放到嘴里吃掉的,当一亿颗瓜子放在一个展览馆的时候,无论是他的重 量,还是造型都全变了,就能感受到这些沉默的大多数还是有力量的,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放艾未未的图像把作品激活,让人重新感受到每一刻瓜子被消失的悲剧不 断重演。 法广:艾未未的雕塑展本周一才在纽约开幕,你了解艾未未的这次参展的作品吗? 马健:不了解,伦敦最近也有一个他的作品展。他的被捕实际上激发了很多博物馆,美术馆,甚至是政界的反感。因为艾未未是一个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中国 官方没有承认他的身份,而且一些中国官方的艺术家都在骂艾是个无赖。这就造成中西文化和价值观的对比,中国的一些艺术家很反感自由,认为在没有自由的情况 下,他们的作品也同样了一赚钱,获得名誉。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一个官方的“御用文人”出来为艾未未说一句话。 法广:你了解的艾未未是怎么样一个人? 马健:我对他还是很了解的,星星画会这批人的性格和风格基本上都有一些雷同的地方,他们都有一定的反叛精神,要寻找自由。和那些在国外待了很短的时 间就回国的艺术家不一样的是,他在国外待了十几年,在纽约哦社会里活了下来。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在纽约慢慢修复了在国内失去的东西—–在国内他感 觉不到自由的需要。这十年他有了很大的改变,回到中国以后,他就更感觉到艺术家的独立的个性是不应该和体制合二为一的。 法广:艾未未本来还参加设计北京举办奥运的鸟巢,怎么一下子又成为北京的阶下囚了呢?这反差也太大一点了? 马健:这在中国不奇怪,因为当时选择方案的时候有一些外国人,或者说他也是这个圈子里头脑很活跃的一个人,那时侯所有的人,可能包括艾未未自己对下 一步要做什么都不清楚。他的作品很多都是即兴创作,包括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或他最喜欢裸体艺术,自己都不知道有一天会走到政府的对立面去。他也许已经感 觉到危险就在眼前,但他并没有在意,因为他认为需要自由和独立精神是必然的。他把这些都想成了理所当然。  法广:中国言论自由的前景何去何从呢? 马健:现在就很麻烦,艾未未很有名,但是有很多(包括独立笔会的人)有十几个人都被抓进去了,而且也判了刑。有很多人被警告,约谈 。这么多逮捕,所以说明中国的言论自由正在倒退,中国政府对言论自由的控制越来越科学化,专业化,有大量的财力支持,短期不会有言论方面的突破。 温家宝最近的讲话说应该给中国人自由和尊严,但是全中国可能只有他一个人这样说话不犯法。别人在网上这样写也会被封掉。同样会被警察叫走。  来源:http://www.chinese.rfi.fr/%E4%B8%AD%E5%9B%BD/20110507-%E4%BD%9C%E5%AE%B6%E9%A9%AC%E5%81%A5%E8%B0%88%E8%8C%89%E8%8E%89%E8%8A%B1%E9%9D%A9%E5%91%BD%E5%92%8C%E8%89%BE%E6%9C%AA%E6%9C%AA

阅读更多

德国/中国: 艾未未当选德国艺术院成员

艾未未当选德国艺术院成员 中国艺术家艾未未 图片:(CC) Flickr 作者 法广 被中国当局秘密拘押的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当选德国艺术学(Académie allemande des arts)成员。该艺术院邀请艾未未参加将在柏林举行的学院成员大会, 而艾未未始终下落不明。德国艺术院昨天(5月7日)在声明中指出, 尽管中国官方的表态说艾未未是因经济犯罪而被关押, 但毋庸置疑, 艾未未被抓肯定同他的人权活动有关。 据法新社7日发自柏林的报道,德国艺术院(德文名称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当天宣布了艾未未当选的消息。德国艺术院是一家公立学院, 其宗旨是鼓励艺术家的创作。该机构邀请艾未未参加将在柏林举行的艺术院成员大会, 而艾未未始终下落不明。中国当局曾于本周呼吁外界不要评论艾未未事件。 德国艺术院声明指出,尽管中国官方的表态说艾未未是因经济犯罪而被关押,但毋庸置疑,艾未未被抓肯定同他的人权活动有关。 艾未未被关押后,在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但德国的反响尤为强烈,艾未未本来准备前往德国访问。此前,艾未未已经被聘为柏林艺术大学教授。德国总理默克尔亲自向中国政府过问艾未未的情况。 另据报道,英国《经济学家》读者来信版刊登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驳斥4月16日该刊有关艾未未评论的信函大部分内容。称这一刊物借艾未未案无端攻击中国,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不尊重和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信函说,艾未未曾发表过很多言论,他的微薄在网上很活跃,还经常接受西方记者采访并到国外举办展览,中国政府未予限制。现在由于艾未未因涉嫌经济犯罪,中国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进行调查,这既不是人权问题,也不是言论自由问题,而是要不要法治的问题,任何人,不论他是什么“家”,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