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历史评论 | 穿越时空之旅:寻找阿列克谢耶维奇
撰文:刘怡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白俄国内的微妙处境,她的著作主题与年轻人之间的代际疏离,乃至弥漫在白俄罗斯全国的‘政治冷感’,使得我们完全无法像描述奈保尔、帕慕克或多丽丝·莱辛那样,细致而精妙地勾勒出她与她居住的国度及其动荡历史之间的有机关联。我们被迫前往三个国家,从三个不同的维度重新寻找她的生活和创作轨迹。” ...
阅读更多7月 20, 2020
撰文:刘怡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白俄国内的微妙处境,她的著作主题与年轻人之间的代际疏离,乃至弥漫在白俄罗斯全国的‘政治冷感’,使得我们完全无法像描述奈保尔、帕慕克或多丽丝·莱辛那样,细致而精妙地勾勒出她与她居住的国度及其动荡历史之间的有机关联。我们被迫前往三个国家,从三个不同的维度重新寻找她的生活和创作轨迹。” ...
阅读更多7月 15, 2020
20世纪70年代,苏联勃列日涅夫统治下的“再斯大林化”时期,苏联作家叶甫图申科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在西伯利亚的夏令营和一群青少年坐在篝火边,一位年轻姑娘提议“为斯大林干杯”。 “为什么要为斯大林干杯?” 叶甫图申科问她。 “因为那时候所有的人民都相信斯大林和他的理想,他们战无不胜。”她说。 “你知道在斯大林统治下,有多少人被逮捕吗?”叶甫图申科问。 “嗯,大约二三十人吧。”她答道。...
阅读更多4月 27, 2020
苏联这台机器笨重臃肿,反应迟钝,经常找不到正确方向。但是一旦你给它设定一个明确的、可操作性的目标,它会用惊人的效率扑向这个目标。不惜代价,不惜成本,眼里只有这件事。
阅读更多11月 14, 2019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结束了赫鲁晓夫开始的改革和有自由化色彩的承诺,加强了国家集中控制。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军力空前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
在勃列日涅夫后期,庞大的军费开支和计划经济低效已经令苏联经济进入停滞期,但那个时期被许多俄罗斯人看作是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去世时,苏联人均GDP达到3710美元,达到美国同期的1/3。
中外评论都有把习近平时期同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相比较,认为习近平加强国家控制,强调增加军力会令中国经济窒息,走勃列日涅夫的老路。
周二(11月12日)《金融时报》的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评论说,美国可能无法阻挡中国经济崛起,只有中国自己失误才能阻挡这个进程。习近平治下中国有可能走上勃列日涅夫的老路。
阅读更多11月 12, 2019
2017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百年纪念,纪念日两周前,在被问到是否会有官方活动时,俄罗斯联邦政府发言人佩斯科夫的态度很不耐烦。
果然,纪念日当天例行的阅兵仅由莫斯科市长出面主持。
而且,受阅部队是二战时期苏联红军的装扮,看不到十月革命的任何痕迹。
是的,阅兵其实早已和十月革命无关。
2005年,俄罗斯政府重新开始在11月7日举行红场阅兵时,就已经更换了纪念的对象——从1917年的革命,换成了1941年的莫斯科保卫战。无论高调纪念苏德战争,还是冷处理十月革命,最重要的不是让人们再听一遍陈年往事,而是要服从当下秩序,爱现在的国。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