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少平

刑辩律师李庄再受审引法律界质疑

刑辩律师李庄再受审引法律界质疑 记者: 莉雅 | 香港  2011年 4月 20日 重庆涉黑案辩护律师李庄因“妨害作证罪”被判入狱后因为另一起案件而再次在重庆受审,引起广泛关注。中国著名的刑事辩护律师莫少平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中国司法当局对李庄的审判、定罪和判刑缺乏基本的程序公正,也给法律界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李庄“漏罪案”在重庆开庭审理* 备受关注的原涉黑案律师李庄的所谓“漏罪案”19号上午在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到晚上9点多休庭,星期三继续审理。 在星期二庭审当天,法院允许媒体和有关人员旁听。据报导,有一些人在法院门前拉起“打倒黑心律师”和“李庄还钱”的横幅标语,但是他们在媒体以及来这里旁听案子的一些律师的追问下都匆忙走开。 原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庄2009年在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高调进行的“打黑除恶”运动中为涉黑大案嫌疑人之一龚刚模进行刑事辩护,但是随即被当局以“伪造证据和妨害作证罪”逮捕。李庄一审时被判2年半的监禁,他提出上诉,坚称无罪。二审开庭时,李庄当庭认罪,但是当他听到二审将他改判入狱一年半后反口不认罪。 就在李庄今年6月即将刑满出狱之前,重庆当局再次追究他的“遗漏罪行”,以2008年7月他在上海为一宗挪用资金案件辩护时,引诱、教唆证人作假证,控告他犯有“妨害作证罪”。 有法律界人士推断,李庄在出狱后肯定会说出当时与当局交易的内幕,而中共18大的召开离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重庆当局不希望在权力交接过程中出现杂音,因此对李庄穷追猛打。 中国著名的刑事辩护律师、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的主任莫少平不愿对这个案子做出政治性的揣测。他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从法律的角度对这个案子进行了分析。他首先说明了重庆对这个新案子是否具有司法管辖权的问题。他说,虽然案发地在上海,但是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由于李庄最初是在重庆被判的刑,在判刑后发现有漏的罪,最初对他进行审判的法院有权对他提起诉讼和进行审判。 *莫少平:李庄案审理程序缺乏公正性* 不过,莫少平律师认为,由于重庆司法当局对李庄最初案子的审理缺乏基本的程序公正,因此再由这个法院来审理这个案子仍然没有程序的公正性。 他说:“李庄他原来那个案子就是涉嫌重庆警方刑讯逼供,甚至构成刑讯逼供罪。那么最后反过头来,你要由重庆的警方去侦查作为辩护人李庄的所谓涉嫌的罪行,由重庆的检察机关提出诉讼,由重庆的法院进行审判。那么,这个我认为,就连基本的程序公正都不存在了。那么由此引伸到他现在这个漏罪,还是由重庆来提取起诉并进行审理,我认为它的逻辑结论在程序公正方面仍然是存疑的。” 这位在中国接手了许多人权大案的辩护律师说,对李庄的案子进行的审理也突出反映了中国刑事诉讼审判工作里很突出的一个弊病,这就是关键证人不出庭作证。 他说:“关键证人不出庭作证,就缺少控、辩、审三方的交叉询问,那么它无助于把事情了解清楚,特别是这些证人在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单方取证的情况下,那么他是不是受到威胁,是不是受到胁迫,这都很难说。” 莫少平律师说,在李庄“漏罪案”的审理上,法院很有可能会采信公诉方在法庭上宣读的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并根据这些证词对李庄定罪。 *李庄案引起法律界对中国法治的担忧* 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英雄并获得法国和捷克人权奖的莫少平律师表示,尽管一些人可能对李庄的人品或是道德操守有微词,但是他认为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他认为,当局对他的判刑给中国法律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破坏了中国律师制度的发展。 他说:“一个国家的法制是否完备,并不是看它有多少警察、有多少检察官和法官,而是看它的律师本身能不能起到它拥有的作用,或者说律师制度是否完备,律师能否在这个国家发挥应有的责任,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一个国家法制是否完备,或者是法治状况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 一直非常关注李庄案件的北京律师浦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和其他一些律师都认为,李庄在上一次案件中不构成犯罪,对他的判刑是服务于重庆运动式打黑的政治性迫害行为,是中国律师业发展中的一个恶例。 南京大学研究刑事诉讼法的一位学者虽然以李庄案子以及美国之音的敏感性为由拒绝接受采访,但是表示他认同一些维权律师对这个案子的看法,也支持北京大学法学教授贺卫方的观点。贺卫方上个星期发表了致重庆法律界的一封公开信,表示在重庆这个城市里已经持续两年多的“打黑除恶”,“令人恍然有时光倒流、文革重演之感”。他说,在这里发生的种种,已经危及法治社会的基本准则,因此作为一个法律学者尤其是一直参与司法改革的学者,他觉得公开的把自己的一些困惑和批评意见发表出来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义务。他在公开信中说,其实尊重独立司法对于手握大权的人一样重要,因为没有独立的司法,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 在贺卫方教授发表了这封公开信之后,《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之一刘仰发表了致贺卫方的一封公开信,对他进行驳斥,说他故意把重庆的打黑除恶歪曲成“文革”。他的这封信又引起了更多的论战,引发了一场有关重庆打黑的所谓“公开信之战”。 贺卫方星期三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李庄的案子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中国司法改革走了多远的一个标志。他说,这个案子使中国的司法改革倒退了30年。 电邮此文   打印此页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0) 提交评论 * 必须填写

阅读更多

威廉姆斯:滕彪——被迫走上它途的文学小子‏

威廉姆斯:滕彪——被迫走上它途的文学小子‏ 作者: 威廉姆斯 文章来源: 动向 点击数:86 更新时间:3/23/2011 3:13:08 PM 图为滕彪在德国柏林参加大赦国际组织的人权活动(2007年12月7日) “造成他们恐惧和冷漠的制度,正是我和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普通维权人士所试图改变的。我不会放弃。哪怕有一天我失踪以后,再也无法回来。” 我做好了坐牢的准备 2008 年 3月 6日晚,第一次遭到秘密绑架的滕彪博士,在他获得自由后写下了一篇《我无法放弃——记一次“绑架”》的博文。上个月的 19日,也就是说,距他第一次被强行戴上黑套头从家里绑架走后差不多正好三年时间的那个下午,这个总是留着板寸发型的法学博士,再一次被带走了。这一次被 抓走后,时至今日,音信杳无。   对此结果,滕彪其实早在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都已预测到了,那时,他曾在推特上发出了如下推文: 和女儿玩丢手捐儿。她输了表演《蜗牛与黄鹂鸟》,我输了表演《采蘑菇的小姑娘》。她乐的直捂肚子。从几个渠道获悉,我离监狱越来越近了:这让我感到更加丰富和喜悦。 滕彪想坐牢吗?非也!这条“海拔高度”一米七五的东北汉子,看似英雄气概十足,实则柔情似水。他热爱生活,忠于家庭,迷恋文学。他既非天生的英雄好汉,更非受虐狂。尽管 “我不准备坐牢,但我做好了坐牢的准备。”  在 北京大学法学院一泡就是十一年的法学博士滕彪,原本无心与法律打交道,他之所以走上了法律这条人生道路,纯粹是时代造就的大误会。即便站在了高校法学课堂 的讲台上、坐到了法庭辩护律师的座位上了,然而,在他心灵的深处,供奉的却是缪斯的神位。他爱文学,远甚于法学,他的文学素养与才气,也远远超过那些头上 顶着“诗人”与“作家”桂冠的人士。某日,当一位推友向滕彪发出了一个不祥提问:“李敖在�中�完了老�先生的作品,你��提前���的?”时,他不假思 索地回答道:“ 少读政法,多读文学。” 少 年时代的滕彪,最爱并最想学的是文学。可当他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近距离站在了中国大陆一流大学门槛外时,他没报考中文系,却选择了法律系。若干年过后,他是 这样解释的:“当时没有很明确的想法,只是说不能甘于平庸,要做一些大的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事情,写东西也要写有影响的大作品。” 在公民维权斗争的第一线 他 还说:“有人把中国80年代以后分成几个时期,一开始是哲学,就是学马列哲学的人有话语权;然后是文学,寻根文学,小说和朦胧诗的影响比较大。九十年代是 经济学,那时候经济学占有最主流的话语权。但是到了90年代末期,经济学家和其他学者发现改革没有办法继续推进,很多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不了,也解决 不了,它们都会归结到法律和政治。……九十年代之后,该法律人登场了,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以来,依法治国、人权入宪,这些都在呼唤法律人登场。” 从他的上面的自白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青年滕彪是基于知识对时代、对国家与人民的作用之大小,而选择了未来的求知与人生道路的。 这种选择,对于滕彪的国家与人民而言,是一种欣慰与幸运 ;而对于滕彪自己与他的家人来说,实则是一种巨大的人生灾难或不幸。 这么些年来,滕彪在促进中国社会法治化,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形成的道路上所作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2003年的暮春,刚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没几天的滕彪,便与他的两位博士同窗——北京邮电大学的许志永、华中科技大学的俞江一起,针对那一年5月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事件,发出了提请全国人大对国务院《收容遣送条例》进行违宪审查的公民建议书。 “三剑客”的此一行动通过互联网,获得了全国性的广泛支持,最终,迫使当局自行废止了这一严重侵犯人权的恶法,并开创了中国公民挑战公权取得胜利的先例。当年底,滕彪被选为中国十大法治人物之一,而且还获得了美国格雷兹曼基金会的“社会成就奖”。 滕彪与许志永等人在维权领域里的卓越表现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之后,那些多年来坚持在京上访的访民们,便纷纷找上门了,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经过十几年申诉上访仍然无果的案件,他们不免感到望洋兴叹与无能为力;这以后,就有了那个后来非常著名的民间NGO组织——公盟。 近 年来,滕彪参与了一系列人权案件和公益案件,比如:蔡卓华牧师案、一塌糊涂网站事件、临沂暴力计划生育调查、陈光诚案、陕北石油案调查、江西乐平黄志强、 方春平、程发根、程立和死刑冤案、奥美定事件、王天成诉周叶中案、青岛河西拆迁及错埠岭拆迁案、王博信仰自由案、廖亦武护照案等。 鉴于滕彪在人权运动领域里的巨大贡献,2007年12月10日的国际人权日那一天,他还与莫少平和李劲松二律师一起,荣获了法国国家人权谘询委员会颁发的人权奖。就这样,滕彪便被时代与互联网一步步推到了中国公民维权斗争的第一线。 拙于修辞却厚于真情 在 不同的场合,滕彪曾多次坦言,他是一个被迫走出书斋的维权律师,他说:“我的兴趣不在公共和政治领域,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民主化后,我都希望自己做一名独 立知识分子。如果这个体制没有如此严重地侵犯人权,同胞们不是这么容易遭到伤害,我根本不会参与维权,连律师都不会去做。对我来说,看书、写作最为快 乐。  可 以使人精神变得更为宁静、更为丰富、更为美好与浪漫的文学,永远像多情的妙龄女郎一样,纠缠着先前的文学青年滕彪。这个1973年出生于吉林农村一个贫穷 农家的法学博士,有个姐姐,她也是文学青年,既写诗,也写小说。或许,正是在她的影响下,弟弟滕彪也才会有了一个作家的梦想。从中学起,这个内心世界极其 丰富,文字表达力极富灵感的农家小子,便开始涉足文学了。他偷偷写诗、也偷偷写散文,即便在终日东奔西走、经常被当局迫害与恐吓的日子里,他也没放弃过文 学写作。在未名湖畔从本科读到博士的十一年时间里,他除了深受贺卫方的影响之外,著名的文学教授钱理群先生也给了他巨大影响。 萧瀚教授是这样评价他的文字的:“滕彪的评论、记事文是这个时代少见的美文,不是因为他善于作文,而是因为他的文字像他的人,拙于修辞却厚于真情, 看他的文字,会想起杜甫。” 这个季节,枫叶红了、银杏黄了,美得让人心醉。我想约上你和几个朋友去山上,听一听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听一听鸟儿在空中滑翔、溪水在山间流淌的声音,多美。这一天不会很远,是吗? 这段抒情味道浓得化不开的文字,是他《致光诚》一文的结束语。而另一段文字,则更让人为之而感慨万千: 现在我面对狱中的墙壁     为你作一首情诗,我的爱人     今夜,星星依旧在寒寂的夜空闪烁     萤火虫仍在低矮的草丛间时现时隐         请告诉我们的孩子,这次来不及     和她告别,爸爸就要出趟远门     请你每天在她入睡之前     和醒来之后,给她暖暖的一吻 是的!这是他第一次遭到绑架后在狱中写下的诗歌《狱中致爱人》的前两段,柔情绵绵、直指人心。 今天,滕彪又再一次遭到了国家暴力机器公然迫害,不管前景或结局如何,但愿这个 “文学青年”,在他历经铁窗生涯后,能够回到温暖宁静的书斋中去……                                               2011年3月4日下午 ——《动向》2011年3月号刊出时有删节

阅读更多

刘晓波连续数月音信全无…

刘晓波连续数月音信全无 20.03.2011 去年10月中国异议人士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评奖之后便音信全无。中国政府禁止包括其妻子在内的任何人探视。因此外界几乎没有了任何有关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消息。中国的政治空气愈发紧张。 诺贝尔和评奖得主刘晓波已经连续几个月毫无音信。可以肯定的是,他还被关押在辽宁的监狱中服刑。刘晓波被判刑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参与起草了要求中国进行全面政治改革的08宪章。但是连月来,他的妻子和家人被禁止探监。对此,刘晓波的律师莫少平也爱莫能助,称这种做法违背法律。他说:”按正常来讲,亲属每月可以探视一次。但是由于当局禁止他的妻子和其他家庭成员探视,因此刘晓波的近况就很难得知了”。刘晓波的妻子也被严格软禁在北京的家中。刘晓波的朋友,对政府持批评态度的作家余杰说:”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话。每周只允许其兄弟或者其父母看望她一次。长期以来,刘霞的身体不好。由于长期被软禁,与外界隔离,她患有严重的忧郁症和失眠。我对她非常担心。” 刘晓波获奖 中国加紧对异议人士施压 去年10月宣布刘晓波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之后,余杰本人及其妻子也被软禁数月。如果他们需要购买生活必需品,只能将购物单交给警察,由他们代买。他说:”我个人的体验就是从1989年以来,还从没有过类似情况,压力这么大。我的很多朋友,大概几百人都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人的处境更糟糕。例如北京维权律师腾彪已经失踪几个星期。” 自刘晓波获奖以来,中国的政治气候更加紧张,尽管中国总理温家宝去年还警告说,不进行政治改革,经济就不会获得持续的发展。接着中东发生起义,中国出现举行茉莉花革命集会的呼吁。所有这一切尤其令中国领导人神经敏感。他们比从前更加担心中国出现不稳定。 多党制新闻自由是雷区 对政府持批评态度的司法工作者江平是签署公开信,要求解除新闻封锁以及释放刘晓波的退休干部之一。他说:”涉及到民生问题,法律问题,人们的反应还很镇静。但是多党制和新闻自由等问题属于雷区,在这个问题上人们还是很害怕的,不敢说。” 中国政府谴责将诺贝尔奖颁发给刘晓波,认为这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在他们看来,刘晓波是被判刑的罪犯。刘晓波的书在中国始终被禁。其名字也在互联网上被严格屏蔽。所以刘晓波在国内的影响不大。江教授说:”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后,国内对此很少议论,政府禁止进行报道是原因之一。我没有认为他在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 无论是江平还是余杰始终认为对刘晓波的判决非常不公正。对其妻子进行软禁也违反中国的法律。尽管他们对中国以及中国目前的境况持批评态度,但是他们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仍对中国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民主是不可阻挡的。北非已经做出了榜样。 作者:R.Kirchner 编译:黎京 责编:王雪丁

阅读更多

博讯评选2010年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组图)

海外中文新闻网站“博讯网”评选出2010年一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博讯认为,中国“独立知识分子”众多,但“公共知识分子”却是凤毛麟角。 博讯新闻网自2009年开始每年评选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的活动。今年这100名被评选出来的华人公共知识分子有维权律师、维权组织负责人、新闻传媒人、政论作家、网络主办人、研究机构学者、政界、工商业界人士和文艺娱乐人士等。 *中国的脊梁* 刚刚被评选2010年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中不乏大名鼎鼎的知名人士,其中不少人在其他机构评选的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名单上也榜上有名,他们有莫少平、腾彪、江天勇、王力雄、余杰、茅于轼、崔卫平、贺卫方、徐友渔、范亚峰、艾未未、金钟、蔡咏梅等。他们当中还有初出茅庐的活动人士留美学生孔灵犀和青年作家韩寒;当然百人当中还有零八宪章发起人与主要执笔人、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界传媒界人士胡舒立、展江、杨继绳、姜文、长平、钱钢、闾丘露薇、梁文道、高战、柴静、王克勤、笑蜀、龙应台也榜上有名。 *评选标准:“五识”* 博讯2月1日在发布2010年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名单时表示,他们在评选过程中参考了对公共知识分子提出的“五识”标准,那就是知识、常识、见识、胆识和赏识。博讯说,够标准的人很多,难免挂一漏万。根据网友推荐和国内外20多位专家的评选讨论,博讯推出他们认为的华人公共知识分子中100位佼佼者。 *悲悯天下的人文情怀* 中国广州中山大学教授艾晓明曾经被中国读书网站“政左经右工作室”推选为2009年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之一。正在忙着过春节的艾晓明从美国之音得知她再次被评选为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的消息。艾晓明表示深感惭愧。 她说,中国有那么多正直敢言的知识分子被关押在监狱里,她却无法为他们做些什么,令她深具无力感:“像我拍了几部片子都与四川谭作人有关,我用纪录片证明了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而且关他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改变他的处境,所以从这个季度来讲很有无力感。” 已经数次被评选为华人百名公共知识分子的中国近代史学者章立凡表示,希望评选机构今后挖掘更多新人,因为他在微博上发现了很多与他观点有共鸣的志同道合人士。章立凡说,这些人是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后备军,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的成长,他认为关注公共事务的公民,也就是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人会越来越多。 *何谓公共知识分子?* 章立凡说: “现在有一个说法,就是说知识分子分三类,第一种叫‘公共知识分子’,第二种叫‘公公知识分子,就是太监, 还有一种就是所谓‘沉默的大多数’,有人做这样一种比较调侃的分类。实际上我个人感觉,这个沉默的大多数的队伍正在分化,随着社会矛盾的尖锐,有很多人站出来发言,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 四川网络作家冉云飞也被评选为2010年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他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当局在89民运后对知识分子实行收买政策,这令很多知识分子失去了批评政府的视角。 冉云飞认为自己并没有做更多的事情,只不过是在重复英美等民主国家的国民日常在说的话,在做的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事而已:“评出一百名公共知识分子其实是整个中国人的悲哀和耻辱。一个正常的国家,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公共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正常的、自由的批评政府。” 赵达功是中文网络主办人类别中被评选的4人之一。他对美国之音说,所谓公共知识分子应当是站在弱势群体一边,为公众和社会服务,而不是为某一个政党或某一个政府服务。他说,这次也被评选为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的刘飞跃、“民生观察”网站的创办人和负责人正是这样一位为社会大众服务、敢于为弱势群体出声的公共知识分子。 *独立知识分子不是公共知识分子* 根据博讯的界定,所谓“独立知识分子”并不是“公共知识分子”。中国有很多独立知识分子,但在他们当中,“公共知识分子”却是凤毛麟角。如果你有独立的见解却明哲保身,不敢为天下先,充其量你是“独立知识分子”。只有当你为国、为民勇敢探求真相与真理的时候,你才是“公共知识分子”。

阅读更多
  • 1
  • ……
  • 6
  • 7
  • 8
  • ……
  • 13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