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

马宏涛:四平保卫战的得失考衡

马宏涛:四平保卫战的得失考衡 进入专题 : 四平保卫战    ● 马宏涛        [摘要]抗战胜利后,内战一触即发,国共首先在东北展开较量。四平保卫战拉开了国共内战的序幕,这场战役由于处在特殊的地理方位和历史时期,因而格外引人注目,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各自希望能够在停战谈判上占得优势。今天以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这场战役,对于我们更翔实的弄清1946年内战的肇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四平保卫战,中国共产党,国民党,苏联,东北      1.抗战初期的东北形势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盼和平,一致反对内战,这是因为“在严酷的战争岁月中,人民学到了平时多少年都难以学到的新东西,觉悟程度和团结程度得到很大提高”[1](p.182),同时,经过八年抗战血与火的洗礼,“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2](p.182),国共两党力量变化尤为显著,一方面是战后的国民党一心企图垄断抗战胜利的果实,但是由于自己政治上长期不得人心的统治,各方面的弊端已深入膏盲;另一方面是,中共由于坚持八年的抗日战争,自身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在国内政治建设上的话语权得到极大增强。还有国民党统治区内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组成的第三极民主力量也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但主导中国前途命运的仍是国共两党,“如果深入一层地考察,一方正蒸蒸日上,一方已危机四伏”[3](p.183)。长期坚持反共和迷心独裁的蒋介石,迫于各方压力和自己不可告人的打算,三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取得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等五项主要成果。双方按照双十协议,于1945年12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两党最高领导人在1946年1月10日,同时下达停战令。“这样,战争的确在全国范围内(除东北外)停止了一个时期,使经历了长期战乱的中国人民一时燃起了新的希望:内战有可能制止”[4](p.191)。国际上,苏美英大国通过了雅尔塔协议,重新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苏联领导人巧妙的利用了美国急于要求苏联出兵对日作战的心理,顺利的通过了美国这层障碍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使苏联恢复了沙皇俄国时期曾在中长铁路等方面所强占的权益,在条约的限制下,苏联政府在外交上只能承认国民党政府。“他们不赞成中国人民向美国支持的国民党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要求中国共产党随着美、苏间的妥协,在国内斗争中向国民党妥协”[5](p.85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崛起的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倚恃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由美国主宰的世界秩序。因此,美国在对华策略上采取扶持国民党的反动政策,“把正在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视为实现其目的的一大障碍”[6](p.856),积极帮助国民党向各战略要地大规模运兵,中国的和平前景蒙上了一层阴霾。   在此复杂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长远计,把目光瞄向了具有核心战略意义的大东北。日本宣布投降不久,中共即争分夺秒的向东北派出了大量干部和士兵,以抢占先机。其实这也是执行党在1945年9月就已提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步骤之一。而实施这一战略方针的核心就是控制东北。陈云就曾指出:“东北不仅是国内而且是国际革命和反革命争夺的一个焦点。如果我们能在东北完全站住脚,中国革命就能立于不败之地”[7](p.236)于是,中共中央从山东军区、新四军及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等军区和延安总部,先后派出2万名干部和11万人的部队迅速开往东北。人民军进入东北后,获得很大发展,但为了尽一切努力争取和平,并照顾苏联履行中苏条约,11月20日以后,中共中央连续给东北局发出指示,决定东北部队让出中长路沿线及大城市,将主要力量迅速转向东满、北满和西满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并加强热河、冀东的工作。“只要我们能争取广大乡村及许多中小城市,依靠着人民,我们就能争取胜利”,“你们今天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可靠的根据地,站稳脚跟”。[8](p.49)在此思想指导下,东北局先后组织部队撤离沈阳、长春等大城市,并派出大批干部深入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发动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生产运动,建立地方武装和人民政权,很快在东满、北满、西满及南满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根据地。“到1945年年底,东北人民军队总兵力发展到27万余人。”[9](p.873)   中共力量在东北的迅速膨胀,极大的刺激了蒋介石的敏感神经,他在全国人民面前装出一副拥护和平的假面孔背后,开始磨刀霍霍,将其兵锋指向大东北。国民党把抢占东北作为发动全面内战的重要步骤。抗战结束后,它收编伪满洲国军队,组成保安支队、保安总队,为其在东北占领地盘。蒋介石凭借其强大的武装力量体系,根本就没有把中共领导下的近三十万东北民主联军放在眼里,认为“中共除一部分外,本属乌合之众”。随着苏军撤离日期的逼近,他也加快了向东北调兵遣将的速度,从1946年1月停战协议生效到同年4月,蒋介石利用关内休战的机会,在美国的帮助下,先后将五个军20余万人的兵力自关内增调东北,使东北地区的兵力达到七个军近30万人。而其中的新一军和新六军乃是国民党五大主力军之二,由于新一军在入缅作战中屡立奇功,被称为“天下第一军”,由此可见蒋介石对东北是下了血本的,而此时主政东北的中共方面大员为“常胜将军”-林彪,国共之间在东北的争夺注定要异常激烈,东北格局充满了变数。      2.四平保卫战的起因      中共起初制定的方针策略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为何到后来演变成了与国民党军的激烈角逐与拼命厮杀,这是不是违背了自己的最初设计?战争本来就是风云变幻,谁也无法预料。这固然要与当时一变再变的形势有莫大关系,归纳起来,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2.1苏方态度的急度转变   本来苏联囿于中苏条约的限制,是不大赞成中共在东北直接和国民党诉诸武力的,曾一度逼迫中共军队退出苏军所占各大城市,不配合中共在其控制范围内运输军队,乃至要强迫缴械,使东北的高层人物高岗大为恼火,但又无可奈何。后来形势转变,国民党发动反苏运动,显示必欲取消苏联在东北的特殊地位,美国则试图借门户开放之名,深入东北。由此,苏联又和中共开始了一系列默契的配合行动,这在接受北满各大城市时得到了应证。1946年3月8日,苏方突然开始撤军,但却不给国民政府任何通报,使国民党无法运送部队,完成接收工作,同时却为中共顺利接受和夺取苏军撤出的各大中城市提供种种便利。[10](p.615)中共在此有利条件下迅速开展一系列攻势,一举夺得了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北满大城市。   2.2重庆谈判中蒋的咄咄逼人   作为中间调停人的马歇尔,不停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在关内已经暂时停战的条件下,也希望通过努力避免关外战火的燃起。经过多次与双方的磋商摸底,马歇尔拿出了他的停战方案,起草了一份东北停战令草案,共四点:一、双方军队必须于接到命令后24小时内停战。二、根据整军方案确定双方军队在东北的位置,国民党第60、93军继续调入东北。三、国民党军接收东北必须根据三人小组(周恩来,马歇尔、陈诚)的专门指令进行。四、东北的政治问题由国共协商解决,目前暂维现状。马歇尔的调停方案最终还是要归到一点,也就是核心问题-长春的归属问题。蒋介石坚持中共先退出长春,交由国民党军接受,然后停战谈其他。周恩来的要求是无条件谈判,当然无条件的谈判也是有条件的,即承认长春的归属问题。作为中间调停人的马歇尔当然是主张立即停战,然后再谈其他,“立即停战”还是意味着要无条件停战,这是为蒋介石所不能接受的。蒋介石认为凭借其优势兵力,完全可以较快的攻占四平、长春,乃至最后占领整个东北。因而,在谈判中寸步不让,把中共逼到了绝路。并且拒不执行早先签署的《调处东北停战协定》,“和平建国”理应包括东北,“地方自治”亦当然包括东北,《停战协定》虽言东北除外,但规定:军队不能再增加,调动需经军调执行部同意。这些都是国共双方同意的,可是蒋介石不但拒不执行,还多加阻挠,并抽调五个军的兵力运往东北,迫使中共方面不得不准备应战。   2.3中共方面高级将领力主一战   蒋介石的大举推进,给身在东北的中共力量造成了很大压力,纷纷上书,不惜一战,以求改变当前局势,认为这也是配合周恩来重庆谈判的必要步骤。苏联与国民党关系交恶后,开始光明正大的向中共频频示好,这种再也明显不过的暗号,当然会被身处一线的中共东北局领导人所捕捉,东北局领导人的态度自然会影响到大后方的中共中央。国民党肆无忌惮的大举推进,终于使中共军方领导人态度强硬起来。1946年3月10日,西满军区的李富春、黄克诚最先提出,应控制四平一线,阻止国民党军队北进。电称:“苏军突然北撤,国民党一时因情况不明,不敢冒进接受,我军应以一部兵力乘机控制长春路沿线城市,以阻止顽军北进,并吸引顽军于长春沿线,你们如同意,我们即派队进占四平、昂昂溪。”3月14日,东北局坚持认为:“绝不能允许国民党接受整个长春路与矿区。所谓长春路,包括大连至哈尔滨及绥芬河到满洲里,而矿区则遍地皆是。、、、、、、如国民党驻兵整个长春路及矿区,我不仅完全丧失优势,而存在亦将发生严重困难”[11](p.616).3月16日,彭真致电中共中央:苏军代表表示,凡苏军撤退之地,包括沈阳、四平街,我都可以放手大打,并希望我放手大打。为此彭提初:“在军事上可能的条件下,在国民党公开宣传东北军事调动在外,拒绝与我谈判,不承认我之地位的前提下,于苏军撤退时,可否在辰兄(苏军-引者)同情下,消灭四平以北各大城市之顽军,并占领上述各大城市,逼使国民党与我谈判,必要时再让出一部给国民党以换得和平?”[12](p.618-619)。本来,毛泽东在七大召开时就一心想在东北背靠苏蒙,建立革命根据地,彭真等人的上述提议显然极具诱惑力,东北开打具备了必要的主观条件。      3.四平保卫战的战后思考      在战争已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双方矛盾的解决最终还是需要枪炮的较量,此时,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中共的防御力量沿四平一线摆开,长达百余里,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第一次战役决战即将爆发。国民党方面调入东北的七个军中,有四个军(新一、新六、第十三、第七十一军)全部为美械装备,且主力均曾在缅甸作战中取得过骄人战绩,因此,蒋介石深信靠这些部队足以打垮或消灭“乌合之众”的中共武装。中共方面毛泽东明确提出,要不惜任何牺牲,以战争换和平。称:“坚决彻底歼灭国民党进攻军队,愈多愈好,不惜重大伤亡(例如一万至两万人)”,如此才能“求得大胜利利谈判与将来”[13](p.623)。四平战役是根据事态的逐步发展,尤其是根据政治要求的逐步强化,而渐次演化为决战的。大体上讲,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初战阶段,此时苏军仍滞留长春,战役意图是控制四平以取得对长春的控制权;4月中旬至5月18日为决战阶段,在中共进占长春的背景下,战役性质演化为决定两党地位的决战。4月14日,苏军最后撤离长春,4月18日,中共进占长春,长春市长赵君迈等被俘,23、28日相继进占齐齐哈尔和哈尔滨,至此,蒋介石试图依据中苏条约接收东北的计划完全失败。4月18日,国民党军对四平发动猛攻,四平保卫战开始。在四平保卫战第一阶段,双方攻防不断,27日到5月14日双方对峙,进入全线停战状态。病愈复职的杜聿明,发现四平、本溪两点平行进攻效果不好,随即调整作战部署,首先集结兵力进攻本溪,在敌人强大火力的进攻下,兵力严重不足的本溪防御部队,终于无法达成死守任务,于5月2日全部撤出防御阵地。本溪陷落,国民党主力之一新六军得以加入四平方面的作战,18日,国民党军全线猛攻四平,并以陆空火力狂轰滥炸,战斗迅速白热化,当天下午制高点塔子山陷落,四平保卫战的整个防御体系立即动摇。至此,林彪不得不组织部队迅速后撤,四平战役告一段落。现在历史的审视四平保卫战,此战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思考呢?   3.1遏止了国民党军的长驱直入,保住了北满根据地   从初期蒋介石的战略意图来看,他是想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一举攻占整个东北的,四平保卫战毫不客气的粉碎了蒋介石的这一野心,有效的遏止了国民党军的长驱直入。根据中苏条约的规定,苏军各驻地本来是交由国民党接受的,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如果不将国民党军停滞在四平以北,那么,这对中共拔掉大后方的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这三颗大钉子都是极为不利的。四平保卫战大大打击了国民党军自从进占山海关以来的猖狂态势,(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共 2 页: 1 2    进入专题: 四平保卫战   

阅读更多

云之 | 一个港漂的心里话(转)

转按: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是言说,如果不能真实地言说,人就没有尊严,还不如动物,即使锦衣玉食,也与奴隶无二。作者这样的年轻一代,令我尊敬和抱有希望。   一个港漂的心里话 / tracy可宝 2013-01-08 16:55 我是一个港漂,在香港已经生活了四个年头。我看到的香港,既不是小时候警匪片里遍地黑社会红灯区的堕落之地,也不尽是理想主义者描绘下富足荣华的人间天堂。这个城市,在很多方面,与我出生成长的地方并无二致。比如富裕和贫穷的天壤,比如权力与民意的制衡,比如政治与民主的角力。我常问自己,是什么让我心甘情愿留在这里? 我成长在体制中。从小学开始,每一篇课文都有着非常明确的中心思想。老师怎么教,我们就怎么背。背错就扣分。我至今记得备战高考的那个学期,我在语文模拟考时写了一首批判内容的新诗。那是我第一次不仅挂了科,还被整个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叫到办公室谈话。他们对我循循善诱:你写得好不好我们不予置评,但高考考场上绝不能写新诗!你怎么知道阅卷老师喜不喜欢新诗体??从那次开始,我知道了无论内容还是形式,迎合阅卷老师的喜好才能拿高分,才能进好学校,才会有好的未来。我不知道如今的领导是否也经过那样对刻意逢迎和自抒己见的筛选,我不确定对权力卑躬屈膝的人进入社会后,报纸上说的和谐安稳是否已是粉饰太平,我不清楚若民与官斗,执法者会致力于探究真相还是第一时间考虑站队。我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后来,我来到香港。 我成熟于体制外。2012年,我有幸经历了国民教育一役,政府门前嘹亮的『天与地』至今在我的心中延宕。我惊见话语的力量原来可以撼天动地。我们平凡渺小,我们无权无势,但我们为同一个诉求而发声时,政府所谓势在必行的决策也变得无力。我知道我说的是我真实所想,我清楚或游行或示威的活动,很快就会见诸报端,我知道我身处的是怎样的社会怎样的氛围。这让我觉得安全。 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大功能。能够说话,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我觉得自己更像个人,更有安全感。这就是我愿意留在香港的原因。 2013年的第一天,由媒体挖出了「派钱撑梁」事件,各种线人材料图片报道,看报纸比看TVB台庆大戏更过瘾。立场不同的媒体做出角度不同的报道,就算是最底层的市民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在报纸上寻找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宣传部修改稿件,没有审读员举报负面信息,更没有微博老秘书压抑民众的声音。报不报道在我,相不相信在你,由始至终,只有媒体和民众在传播管道的两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哪怕,梁振英已经是香港政府最高领导人。 可是,在新年的同一天,隔着体制栅栏的那一边,一个省委部长,可以用几通电话,几个短信,就改变一个拥有全国甚至世界影响力的报纸的声音。连一个如此地位的媒体的话语权都可以随意剥夺,我不敢想象,平头百姓该如何发声。大人喜欢的话就天花乱坠地说,大人讨厌的话就吞牙落肚只字不提,一旦时间磨去了为人的骨气和思考,剩下的怕只有摇尾的奴性。靠阿谀奉承来获得生活的保障,把学习实务的时间与精力拿去猜度人心,这样的人,有朝一日登上高位,掌握了那高高在上的话语权,除了给更高层溜须拍马,还会做什么?你不能奢望,一个习惯于看人脸色说话做事的人,可以有多少自己的想法与决策,顶多是带着一班听他话的人一起向上献媚而已。这才是基层话语权被剥夺的真正可怕之处! 我深深的爱着我的国家。我希望我爱的人可以自由的生活在自己的国度,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凭自己的真本领在社会里生存,而不是或自欺欺人委屈求全,或处心积虑机关算尽,只为拿到一纸移民书逃离这里,永远离乡背井。 好在,寒冷的夜晚我们并不孤独,还有那么多人愿举灯同行。许多年前,先辈用血肉筑起的长城保住和平的家园,许多年后,我们的后代会也会记得,曾经有人为了他们说话的权利,死死抗争。 一切终将归于平静,但真理会在记忆中长存。虽然我只是无数港漂中最平凡的一个,但如果港漂组织有任何声援活动,我必加入。 这一次,我愿竖起鲜明旗帜,为公平与正义站队。

阅读更多

BBC | 南方周末事件 网络风暴去无痕吗?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后将如期出刊避免了一场尴尬和危机 《南方周末》2013年新年献词被广东省委粗暴撤改的事件在持续了一周之后,似乎有点曲终人散的意思。 各方消息确认,《南方周末》将在周三(9日)晚间按流程付印,读者将在周四读到这份刚刚经历过网络风暴的刊物。 据报道,事件得以平和解决是因为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亲自介入,承诺将不会对编采人员秋后算账,并暗示将对报社以及广东省宣传部门相关官员有所处理。 与此同时,在此次事件中一直扮演官方“喉舌”作用的《环球时报》也在周三刊登了事件发生以来的第三篇社评《在动态梳理中重现中国新闻实景》,称新闻管理机关实际是“摩擦的协调人”,似乎有意调和中共宣传部门在本次事件中的负面形象。 平息 香港浸会大学传媒学院黄煜教授在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认为,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事态是在朝着平息的方向走,但是这个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并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宣传部门用钳制的手段要求媒体驯服。 曾经任香港《南华早报》中国编辑的林和立也认为,新上任的广东最高层以及中共最高层都不希望事件继续恶化,因此促成了事态向平息的方向发展。 不过,林和立预计,虽然《南方周末》事件局部地在广东有所平息,但是在全国范围,媒体人士、公共知识分子和自由派学者争取新闻自由的抗争或许才刚刚开始。他们可能将在今年三月中国人大召开之前继续从立法等方面争取话语权。 根据黄煜多年对中国媒体的研究分析,本次在处理《南方周末》事件时出现了一种新的做法,那就是用党报子报媒体《环球时报》发表观点立场,试图说明当局做法的合理,以及造成媒体内部相争的假象。 黄煜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产生了一批新的喉舌型的管理人才,他们认同民众的知情权和对真相报道的要求,但是在如何解释真相和捍卫当局做法方面他们却与前辈不同,所以他们的观点、语言和理论都有很大的蛊惑性。 他说,《环球时报》的最新社评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在顺应事件降温的条件下,它的说法比较温和。 分水岭 本次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撤改事件被评论人士认为“掀起了一场堪与北京暴雨甚至温州动车事故相提并论的舆论风暴”。 在官方一片沉默,喉舌《环球时报》高调施压的气氛下,以媒体界人士和公共知识分子为主、包括商界、影视界以及各界人士响应的微博舆论反击战异常激烈。 林和立因此高度评价本次的南方周末事件,认为这是中国各界人士争取新闻自由的一个分水岭。 不过,黄煜的看法却没有那么乐观,因为最后众多媒体被要求转载《环球时报》的周一刊登的社评。 诸如《新京报》、《潇湘晨报》等有影响力的都市报虽然多番抗争,最后也都屈服在铁腕之下。 黄煜说“《环球时报》(周三)社评或明或暗地讲了一个铁的事实,在目前的情况下党管媒体是理所当然,胳膊当然扭不过大腿。” 黄煜认为,本次在网络上出现的反抗能量今后恐怕很难继续维持。 政治意义 中国官方在过去一个星期没有就《南方周末》引起的网络舆论风暴发表任何置评。因此也引发了中共高层在这一问题上存在分歧的揣测。 黄煜就此评论说,究竟是改革开放还是继续走老路这两种意见一直都是存在的,否则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也不必在就任不久即前往广东宣誓继续改革开放的决心和立场。 然而,在林和立看来,习近平在广东发表的改革开放讲话都只局限于经济改革,在政治改革方面习近平仍然保守。 他说“在最高层的哪个派系都不喜欢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在处理新闻自由的问题上,他们之间是没有差异的。对于具体解决某些问题可能有些不同的看法,但是总体来讲,中共高层对保持稳定这一点是完全一致的。”

阅读更多

陈世和:统计数据中的政治生态命门(一)

陈世和:统计数据中的政治生态命门(一) ——从“同比”与“环比”说开去 进入专题 : 统计数据    ● 陈世和        忍不住,终于还是要说。   有关“同比”与“环比”看起来是一个无关宏旨的小问题,其实这里面大有讲究,甚至关乎社稷的安稳与政治生态的面相。因此,多费些口舌很有必要,因为公布数据的人似乎只考虑政治业绩什么的,并不在乎小民们的感受,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倘若继续人云亦云或者装聋作哑,恐怕对自己的良心说不过去。   一个多月前,2012年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10月份CPI(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7%,连续下降创33个月新低。   我对这一组公然宣称物价“新低”的数据甚感疑惑,因为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命题,须知同比上涨不可能连续下降超过一年。但各大纸质媒体均已刊载,似乎板上钉钉。甚而有专家学者看后在央视上振振有词,大谈CPI连续下降已创新低,央行有降准(降存款准备金率)降息的空间。言下之意,央行可以加大释放货币的力度,暂时不必顾忌通胀。这些人是否受利益集团或行政权力的诱引没有证据不便瞎猜,但倒逼央行放弃稳健的货币政策走向宽松的意图还是十分明显的。只不过,央行的信贷政策之宽松已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如若再受此蛊惑,已经泛滥的流动性将汹涌澎湃!一旦信贷的洋流越过资金堰塞湖和民众脆弱的神经堤坝泻入“油盐柴米酱醋茶”的生活洼地,恐怕哭都来不及了。当然说这些那是后话,花开两朵单表一株,先来说一说我为何满腹狐疑。   大地枯荣,时光轮转,我们这个对数字不太感冒的民族如今却有人在数据方面得心应手,他们念兹在兹,对统计数据的运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水平之高、变化之快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如2011年6月,CPI已达到同比上涨6.4%的历史高位,通货膨胀的恶魔已露出狰狞的面孔,一时舆论纷纷。但在几个月后,统计数据像变魔术似地一下子将CPI拉下至2011年11月的4.1%。更有甚者,到了2012年8月竟下滑到2.0%,而9月份又稳扎稳打地按部就班地只下降到1.9%,10月份则下降到无以复加的“低位”即1.7%。对这一急剧下滑的CPI数据的蹊跷,一些专家们兴奋莫名,他们关在象牙塔里对统计数据公布快速下降的数字过于乐观,甚至对这悬崖式的下滑数据是怎样产生的也不作分析的深信不疑,宣传机构和个别专家似乎忘记了使用“同比”或“环比”必须是两个月份的数据相加或对比过后才能得出结论,但他们哪管这些,他们关于物价已经平稳下降的论调害人害已。君不见,那些已经通胀起来的餐饮价格、物管价格、房租价格、停车费价格、油价、民工劳务费、装修费、搬运费、水电费、运输费、幼儿入托费、少儿教辅费、少儿教育服装费、中小学生课外辅导费、医疗就诊入院费、医疗仪器检测费、银行手续费以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行等价格上涨后根本没有回落,更不用说“住”即高得离谱的房价了。这些与民生问题攸关的价格并不会因白菜与猪肉的暂时下调而平抑羊肉、牛肉的疯涨,平民百姓的生活也不会因统计数字的平均数下降而感到生活压力减轻。在所谓CPI 数字“下降”之际,老百姓每月的开支正在恐怖性地增加。人们逐年逐月增加的生活成本之大难以想象,这种“被平均统计数据”的反复宣传危害甚大。有人调侃地说:“楼上住了一个张千万,楼下有九个穷光蛋,如果平均算,一共有十个张百万”。用这种平均数据计算,“张百万们”根本不在乎猪肉价格的暂时下降与羊肉、牛肉的永久性上涨。   也不知统计机构的这些数据是怎样形成的,吊诡的是统计机构公布数据时玩弄的所谓专业术语十分洋派时髦。你统计机构公布本年本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数据。你总得给一个基数或底数,你一上媒体就“同比”、“环比”的,让人云里来雾里去,怎样看得懂?老百姓对所公布的数据普遍质疑,于是,手机短信出现了“房价被统计降低了,收入被统计提升了,物价被统计拉下来了”的戏谑性说法。小民百姓由于没有话语权,他们对统计机构公布的脱离汉语语境的洋名词与洋数据似懂非懂,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对统计机构公布的2012年10月份的CPI下降到2%以下的数据虽然没有反驳的机会和能力,可小民们心知肚明,2012年10月份最低的“物价回落”情况不能真实反映自己的消费水平。以一千元人民币为例,在所谓2012年10月份CPI最低的时候,消费起来(指油盐柴米酱醋茶及服装等日常支出)怎么比2011年6月份CPI“同比”上涨达到6.4%的通胀高位还要难以承受呢?可见有关方面公布的是一种故意让人看不懂的数据。既然是向公众公布,而公布的数据又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价格,为何不在公布之时,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翻译一遍呢?为何非要“同比”、“环比”、“百分比”的装饰一番呢?明明是在说“下降”,却“同比”上涨?明明是在说“上涨”,却偏要说“环比”下降。甚至还要套上几个洋名词让小民百姓“像雾像雨又像风”地坠入五里云雾。   为什么有关方面要在媒体上公布数据时煞有介事地大谈而谈“同比”、“环比”呢?   所谓“同比”与“环比”,不要说小民百姓听不懂,知识分子大多也看不懂。比如说“环比”,意思是指同年的某一个月“环比”同年的上一个月数据,举例而言:即2012年10月比2012年9月称为“环比”。但是,你作为专业的机构公布“环比”,为何不公布上一个月的具体数据呢?否则你“比”什么?你把上一个月的数据公布出来,再把本月的数据列举,老百姓就知道是涨是跌,你不给底数,也不给基数,一味公布“环比”的百分比,谁看得懂?这不是忽悠人是什么?   再说“同比”吧,“同比”是指某年的某月“同比”上一年度的同一月份。举例而言:即2012年10月比2011年10月称为“同比”。既然是“同比”,你就应该给一个去年10月份的CPI数据?但有关方面不给数据,甚至也不给基数或底数,怎么办呢?笔者只有查询2011年10月份的CPI数据,该月的CPI“同比”上涨5.5%。但查下来也没有基数和底数,怎么办,总不能永远“同比”下去?暂且以2011年10月份CPI同比上涨5.5%为据,那么2012年10月份CPI“同比”上涨1.7%,两项相加应该是7.2%,可见统计方面也没有“错”呀,物价是在上涨了,但为何个别人偏偏要在媒体上说是连续33个月下降呢,这是在犯常识性的错误还是权力的傲慢与偏见?明明是在“上涨”,可个别统计人员和专家偏要说是下降,你能奈他何!你若不服,要发表不同看法,这些专家们还可以利用公共资源和行政资源的官方媒体发表强有力的自我辩护和解释。小民百姓们没有话语权,被所谓的专家们指出“不懂数据的含义和计算的方式”后也只有干瞪眼,但小民百姓是“哑子吃汤圆心中有数”的。   需要强调的是,忽悠百姓已经成为习惯,反正普罗大众历来顺受,对物价的上涨和对统计数据的被下调即使内心不满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但误导领导就不一样了,因为,对于统计机构的个别人员所公布的数据,上级领导历来深信不疑,这些专家毕竟是自己人。多年以来,统计机构及其专业人员报喜不报忧,经常获得上级的奖励与表彰,因此,统计方面对报功报喜乐此不疲。加之,公布物价下降,既能帮助上级领导完成调控物价的重大任务,又能为国企利益集团、地方政府打开银行紧闭的货币大门立下头功,真是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由上推知,有关统计方面的专家具有对物价价格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要高就高、要低就低的能力。当前物价是否上涨,几乎可以人为控制。所谓CPI数据是可以根据政治上的业绩需要设计的,如领导们感到老百姓怨声载道,有关人氏便察言观色的公布当月CPI数据的上涨趋势;如领导们立下军令状,要完成物价下降的调控任务,相关人员又看风使舵地公布CPI下降的数据,物价很快就平稳下降了。   如果说统计机构的专业人员感到自己已经华丽转身而成为行政官员闪亮登场,自持行政威权而怠于对技术性问题的重视,似乎还可以让人感到此种常识性失误有药可救;但倘若一心一意取悦领导形成习惯并深入骨髓,不惜将“讨好领导”发展到精细化的细微程度,甚至将外国人看来是普普通通的经济数据融入政治生态之中,就害苦了领导,领导哪有时间和专业知识来分析这些五彩花环下数据内涵中蕴藏的奥秘,领导只看数据的结果。于是,虚置的CPI数据实实在在地进入了政治轨道的命门,在抽离了通胀的闸门之后,铺天盖地的货币如潮水般涌来,最为奢华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首当其冲,因为这里的生活工作成本最大,可以想象,生活成本的压力之大足以让科级以下的公务员、个体户、小业主、白领、工人、城市干居民们在蔓延至胸部的通胀潮水中奄奄一息、苦苦挣扎……   可见,“吹牛不犯死罪”这句话是不对的!   如果说谎已经从“脸红”迈向了“理直气壮”,那么我这篇文章等于没有说。    进入专题: 统计数据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